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外泌体在大肠癌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杨晓;罗燕;李勇敏;罗吉;唐蔚;马荣丽;蒋益兰

    大肠癌是发病率高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总体5年生存率不高,且近年来随着饮食结构等的改变,大肠癌在我国发病率逐年上升,严重威胁着人类生命健康,故研究大肠癌发生、发展的机制及有效防治方法有重大意义.外泌体是一类由细胞分泌的直径约30 ~ 100 nm的有被小泡,表面携带特定分子,可通过受体-配体结合方式或通过内吞作用被内在化,或与靶细胞膜融合,将囊泡中的物质释放至靶细胞胞液中,诱导靶细胞生理状态发生改变,在细胞与细胞间的交流中发挥重要作用.在肿瘤组织中,外泌体作为肿瘤微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可通过促进肿瘤新生血管形成、促使结直肠癌细胞上皮-间质转化、引导肿瘤细胞器官特异性转移、诱导结直肠癌细胞耐药及参与抗肿瘤免疫效应等影响结直肠癌的发展,对结直肠癌外泌体进行深入研究,有利于寻找防治结直肠癌的有效方法.同时,由于外泌体自身通常包含多种特异性分子,有望作为理想的肿瘤标志物用于结直肠癌的诊断及预后判断.中医药治疗以“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为基本原则,可通过多环节、多途径、多靶点起效,在降低大肠癌的复发转移率、改善大肠癌患者预后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已成为我国大肠癌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外泌体对大肠癌发生、发展过程影响的广泛性,与中医药防治大肠癌的多环节、多途径、多靶点性相契合,以其为切入点,或许可更全面地研究中医药防治大肠癌的作用机制.

  • 胞外囊泡在恶性血液病患者骨髓微环境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作者:费成明;常春康

    骨髓微环境在恶性血液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骨髓微环境中各种细胞间交流不仅可以通过直接接触和可溶性分子,还可以通过分泌胞外囊泡来实现.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胞外囊泡是介导恶性血液病骨髓微环境异常的重要媒介.本文就胞外囊泡的生物学特性、作为生物标志物的临床价值、与恶性血液病骨髓微环境、耐药的关系以及在恶性血液病治疗中的前景等新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细胞外囊泡生物标志物研究现状与筛选策略

    作者:郑磊;李博

    细胞外囊泡(EVs)是细胞释放的微小囊泡,其中包含蛋白质、核酸等生物标志物.EVs生物标志物可灵敏反映疾病发生发展情况,与组织活检相比,其检测具有无创、取样简便、可实时监测等优势,故EVs生物标志物的研究与临床应用已成为国际研究热点.本文对EVs生物标志物研究现状与筛选策略进行梳理总结,鼓励加快EVs生物标志物的筛选与检测技术的研发以及EVs生物标志物研究成果向疾病临床诊疗应用的转化.

  • 2型糖尿病患者尿液胞外囊泡中转化生长因子β1和CD2相关蛋白与糖尿病慢性肾脏疾病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贾懿劼;关美萍;郑宗基;张倩;唐川;许文伟;肖知周;王玲;薛耀明

    目的:探讨尿液胞外囊泡(EVs)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CD2相关蛋白(CD2AP)能否作为糖尿病慢性肾脏疾病(CKD)的生物标记物。方法收集 T2DM 患者48例,其中,单纯 T2DM者18例,微量白蛋白尿者18例,大量白蛋白尿者12例。RT‐PCR检测EVs中 TGF‐β1和CD2AP的表达水平。结果 T2DM 组尿液 EVs中 TGF‐β1 mRNA 表达水平低于其他两组(P<0.05)。CD2AP mRNA表达水平高于其他两组(P<0.05)。TGF‐β1表达水平与UAER、Scr、及胱抑素C(Cys‐C)呈正相关(r=0.491、0.351、0.468,P<0.05);CD2AP水平与 UAER及Cys‐C呈负相关(r=-0.605、-0.385, P<0.01)。结论尿液EVs中,TGF‐β1和CD2AP能反映CKD的进程,可作为其生物标记物。

  • 胞外囊泡中linc-VLDLR表达与食管癌发生及耐药的关系

    作者:刘亮;胡月阳;巨英超;周荣秒

    目的 探讨胞外囊泡(EVs)中linc-VLDLR的表达与食管癌的发生及耐药的关系.方法 以不同浓度阿霉素(ADM)作用于食管鳞癌Eca109细胞24h,采用MTT法检测ADM对Eca109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以IC50浓度为基准设置3个ADM浓度干预Eca109细胞24h,提取培养液中EVs.荧光定量RT-PCR检测EVs中linc-VLDLR mRNA表达.以EVs干预Eca109细胞48h,随后以不同浓度ADM再作用于细胞24h,MTT法检测IC50;EVs干预Eca109细胞48h,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荧光定量RT-PCR检测Eca109细胞中linc-VLDLR及三磷酸腺苷结合转运蛋白G2(ABCG2) mRNA表达.结果 ADM作用Eca109细胞24h的IC50为0.44±0.02μg/ml,选取0、0.2、0.4、0.8μg/ml ADM浓度作用Eca109细胞24h后提取上清液中的EVs(EVs1-4).EVs4中linc-VLDLR表达水平明显高于EVs1-3(P<0.01).EVs1-4干预Eca109细胞48h,EVs4组IC50值明显高于EVs1-3及对照组(P<0.05).流式细胞术检测显示EVs4组Eca109细胞增殖指数(PI)明显高于EVs1-3及对照组(P<0.01).EVs4干预Eca109细胞48h后,Eca109细胞中linc-VLDLR及ABCG2基因表达水平明显高于EVs1-3及对照组(P<0.05).结论 linc-VLDLR及ABCG2基因在食管癌细胞中高表达,参与了食管癌耐药形成.耐药细胞释放的EVs可以上调食管癌细胞中ABCG2表达,调控细胞耐药性,其作用与EVs上携带的linc-VLDLR基因有关.

  • 间充质干细胞来源的胞外囊泡的研究进展

    作者:杨佳;范恒

    胞外囊泡(EVs),曾经被误认为是细胞垃圾碎片,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它在细胞间信号传递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通过介导配体-受体反应或传递胞质成分(蛋白、mRNA和microRNA)等方式与靶细胞发生联系而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近年来研究发现间充质干细胞(MSCs)来源的EVs在多种疾病中发挥着重要的生物学作用,有可能成为替代干细胞治疗的新型物质.随着对EVs研究的深入,将来有望利用其特有的作用方式阐述疾病的发生、发展并研发新型的药物载体,达到诊断和治疗更多疾病的目的.现就EVs的生物学特性、与靶细胞的作用方式及MSCs来源的EVs在多种疾病中的治疗作用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 胞外囊泡的分离与纯化

    作者:谷振阳;王利;高春记

    胞外囊泡(extracellular vesicles,EVs)的定义及临床研究价值一、EVs的定义EVs是一种由细胞来源的脂质双分子层包绕的球状膜性结构,包括通常所说的微泡和外来体.EVs是一组直径介于40~5 000 nm间的囊泡状小体,多种细胞均可向其生存的微环境中分泌EVs[1-2].EVs可携带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如蛋白酶、各种生长因子及受体、组蛋白、mRNA、miRNA及起源细胞的分子标志等,并把这些生物活性物质由起源细胞转移至靶细胞[3].

  • 胞外囊泡在寄生蠕虫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张小凡;巩文词;沈玉娟

    胞外囊泡是由多种细胞分泌的囊状小体,内含大量的蛋白质、脂类和核酸等生物活性物质,广泛参与细胞间物质交换和信息传递.已有研究表明,寄生虫可利用胞外囊泡进行细胞间通讯,并通过胞外囊泡将一系列生物活性分子转移到宿主细胞,调节宿主免疫系统.本文对胞外囊泡在寄生蠕虫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为其在寄生虫领域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 外泌体的生物学作用及其在口腔疾病中的研究

    作者:甘飞鸿;宫苹;姚洋

    本文从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的角度分析了外泌体生物发生、胞内转运与释放、胞间作用等过程,以及外泌体在口腔疾病诊断、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探讨外泌体内包含的蛋白质、mRNA、miRNA作为潜在口腔疾病诊断标志物的临床价值,为后续的研究者提供参考.

  • 内皮祖细胞来源的胞外囊泡研究进展

    作者:张小媚

    内皮祖细胞(EPCs)是循环中特征性祖细胞,在血管新生和组织修复中有重要作用,已成为各类以促进血管新生、改善器官功能为治疗策略的疾病的"种子"细胞.近年来,越来越多研究表明胞外囊泡(EVs)是细胞的重要旁分泌成分,其携带母细胞来源的蛋白质、mRNA、miRNA等生物活性物质,介导细胞通讯,是干/祖细胞功能的重要执行者.内皮祖细胞来源的胞外囊泡(EPCs-EVs)在心血管、糖尿病、肾损伤修复等领域已得到广泛关注,文章主要就EVs的生物学特点、EPC-EVs在上述疾病中的研究现况进行综述.

  • 胞外囊泡作为药物传递天然纳米载体的研究进展

    作者:张欢妍;汪雪峰;马永宾;李莉;舒扬;汪毅

    细胞释放膦脂膜的小囊泡在细胞交流、抗原递呈、感染物的传递等方面起关键作用.胞外小囊泡携带各种蛋白、mRNA、microRNA (miRNA),象一个卡车运载"货物"一样,将携带的各种分子运载至远端的细胞.而且,被小囊泡包裹的分子可避免被体液中的酶降解,使胞外囊泡成为天然的、新颖的药物传递系统.该文综述了胞外囊泡的分类、组成、生物药物应用、以及作为药物传递载体在临床实验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为寻求新的药物传递系统治疗相关疾病提供理论基础.

  • 间充质干细胞在骨性关节炎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毕懿康;亓建洪

    骨关节炎(OA)是一种以关节软骨变性、破坏及骨质增生为特征的慢性关节退行性疾病.作为全球公共卫生的一种代表性疾病,其患病率随着人口老龄化而迅速增长.近年来,随着间充质干细胞(MSC)作为可行性治疗的发现,其在骨性关节炎治疗中修复破坏软骨的潜能正在研究中.但仍需要进一步前瞻性研究来证明其在临床试验中的功效.本文复习了MSC功能特性和分泌滋养功能,以及MSC衍生的胞外囊泡的作用,并对前期临床试验中的治疗方法和结果进行综述.

  • 胞外囊泡及其促进胰腺癌侵袭转移的机制

    作者:刘保瑞;吴永娜;周文策

    胞外囊泡(EV)由原核生物及真核生物所分泌,广泛存在于血液、尿液、腹腔积液、胆汁等各种体液及肿瘤微环境中。EV 在细胞生长、运动、信号传导以及肿瘤细胞的侵袭转移中发挥重要作用。胰腺癌恶性程度高,侵袭转移能力强,EV 可通过促进细胞增殖、抑制免疫反应、促进血管形成和基质重塑等机制促进胰腺癌的侵袭转移。

  • 胞外囊泡在血液系统肿瘤中研究进展

    作者:夏利群;周晋;吕成芳

    胞外囊泡是当细胞活化或凋亡时分泌的膜性囊泡.胞外囊泡包含能反映亲代细胞起源的遗传学和蛋白组学成分,可作为预测肿瘤进展的一种新标志物.本文就胞外囊泡在肿瘤诊断、预后评估,及其在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肿瘤微环境、肿瘤血管生成的作用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胞外囊泡在恶性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作者:丁宏达

    通过胞外囊泡(extracellular vesicles,Evs)进行的细胞内信号转导是一种被低估的细胞间的沟通方式.EVs携带很多生物活性分子、表面受体以及基因信息,例如蛋白编码基因和miRNAs,lncRNAs以及mRNAs都可通过EVs在细胞间传递并且影响受体细胞的功能.本篇文章阐述了EVs,尤其是EVs相关的miRNAs如何影响恶性肿瘤的发生、侵袭、转移和复发.

  • miR-143-3p和BCL2在早发性帕金森病患者血清胞外囊泡中异常表达

    作者:刘郁;张静静;吕荣祥;王文盛

    目的 明确帕金森病(PD)患者及健康个体血清胞外囊泡(EVs)中差异表达的miRNAs及影响PD进展的可能机制. 方法 收集自2015年1月至2017年11月于宁波市第六医院神经内科确诊的早发性PD(EOPD)患者(起病年龄≤50岁)20例,晚发性PD(LOPD)患者(起病年龄>50岁)36例,以及门诊体检健康对照个体10例,分别定义为EOPD组、LOPD组和对照组.采集3组受试者血清并提取EVs,采用miRNA表达谱芯片及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分析并验证PD患者和健康个体血清EVs间差异表达的miRNAs.采用Cytoscape分析差异表达miRNAs间共同调控的靶基因,采用String数据库分析靶基因间相互作用及其功能.检测并分析差异表达miRNAs及靶基因在EOPD及LOPD患者中的相对表达水平及相关性. 结果 与对照组成员相比,LOPD患者血清EVs中miR-143-3p和miR-1180表达水平上调,miR-451和miR-500a-5p表达水平下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iR-143-3p在EOPD患者中表达水平显著高于LOPD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888,P=0.018).miRNAs靶基因及其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分析结果显示,B淋巴细胞瘤-2 (BCL2)和AKT1是miR-143-3p的关键靶基因.EOPD患者EVs中BCL2表达水平显著高于LOPD患者及对照组成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OPD患者血清EVs中BCL2和miR-143-3p表达水平呈负相关关系(r=-0.556,P=0.025). 结论 miR-143-3p与靶基因BCL2在EOPD患者血清EVs中表达水平呈负相关关系,其表达水平变化可能与突触结构可塑性和神经细胞凋亡有关.

  • 胞外囊泡与骨再生研究进展

    作者:魏诗敏;汪媛婧;黄雯;屈依丽

    胞外囊泡(extracellular vesicles,EVs)是一种由多种细胞分泌的,内含核酸、蛋白质等的脂质双分子层.其可作为细胞与细胞间通讯物质传输的载体.而骨再生的相关研究中,如何将再生信号传导于靶细胞从而达到预期的成骨目标,已经成为了至关重要、有待攻破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因此,本文从骨免疫、成血管、成骨及矿化四个方面探讨间充质干细胞及成骨相关细胞来源的EVs在骨再生中的作用,为基础及临床研究提供新思路.

  • 胞外囊泡在肾癌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王绍江;陈洁

    肾癌(Renal cell carcinoma,RCC)是泌尿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较为隐匿,缺乏早期临床表现,确诊时多为晚期且预后较差,亟需寻找更有效的肾癌诊疗手段.胞外囊泡(Extracellular vesicles,EVs)是由多种活细胞分泌的膜性囊泡,通过转运多种生物活性分子影响受体细胞.近年来发现胞外囊泡在肾癌的发生发展中具有关键作用,在肾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具有巨大潜力.本文将对EVs的主要特点和功能及其在肾癌诊疗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3T3-fGFP细胞摄取神经干细胞胞外泌囊泡的途径

    作者:陈曦;赵从健;阴正勤

    目的 以超速离心方案提取胞外囊泡的鉴定为基础,初步探求小鼠神经干细胞C17.2胞外囊泡与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3T3-fGFP细胞之间的通讯交流通路.方法 分别用超速离心法获得胞外囊泡(EV)和Total Exosome Isolation Kit试剂盒获得外泌体(EXO);用透射电镜和原子力显微镜分别对两种样品进行形态学比较;用SDS-PAGE和Western blot分别对两种样品进行生物化学比较;用染料标记超速离心法获得胞外囊泡;将标记的胞外囊泡与3T3-fGFP细胞共孵育,对3T3-fGFP细胞摄取胞外囊泡进行研究;通过药理实验筛选3T3-fGFP细胞摄取胞外囊泡的主要通路.结果 C17.2细胞生长良好,形态规则未出现明显分化现象.在透射电镜下两种样品均观察到圆形双层膜结构和“杯状”外形的囊泡,直径分布多集中在300 nm以内,并且发现胞外囊泡的平均直径大于外泌体.原子力显微镜的结果显示,两种样品的高度分布多集中在2~20 nm以内,直径分布多集中在300 nm以内,并且外泌体的平均高度和平均直径均大于胞外囊泡.SDS-PAGE结果显示两种样品所含蛋白种类、表达丰度接近.在相同上样量下HSP70的表达强度两者接近,但CD63、CD9和CD81 3种蛋白在胞外囊泡中表达更强.摄取实验表明C17.2细胞胞外囊泡可以被3T3-fGFP细胞内化,被包裹在囊泡内,转运到细胞核周围的区域,并且摄取数量随着时间延长而增加(P<0.05).通过药理实验确定网格蛋白(Clathrin)介导的内吞通路为3T3-fGFP细胞摄取C17.2细胞胞外囊泡的主要通路.结论 小鼠神经干细胞外泌体可能主要经网格蛋白介导的通路参与了神经干细胞与3T3-fGFP细胞的通讯.

  • 内皮祖细胞源性胞外囊泡的研究进展

    作者:陈春媛;李青;汪泱

    目的 对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EPCs)源性胞外囊泡(extracellular vesicles,EVs)(EPC-EVs)的分离纯化、生物学特性和功能方面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方法 广泛查阅近年来国内外EPC-EVs相关文献,进行综合分析和归纳总结.结果 目前用于分离纯化EPC-EVs的方法主要为差速离心法.EPC-EVs在透射电镜下为形态较均一的球形颗粒,直径多为60~160 nm.EPC-EVs表达其来源细胞EPCs的表面标志物,如CD31、CD34和CD133;不表达血小板相关标志物P-选择素和CD42b以及单核细胞标志物CD14.研究发现,EPC-EVs具有对缺血性损伤、抗Thy-1肾炎和心肌肥厚的修复功能以及对心脑血管疾病的预测价值.结论 EPC-EVs的研究前景广阔,但其所含成分、生物学功能和作用机制等还有待深入研究.

23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