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牙周组织再生中的一些影响因子

    作者:赵晓一;孟焕新

    过去10年的研究证实,破坏的牙周组织再生在生物学上是可能的,同时治疗牙周炎的目的也逐渐变为牙周组织的再生.引导性组织再生(GTR)技术是利用不可吸收膜或可吸收膜阻止上皮向根面迁移,来促进牙周组织的再生[1].

  • 引导骨再生在人工牙骨内即刻种植中的应用

    作者:何亮;杨楠;余洋;郑金曙

    目的: 在人工牙即刻种植术中将多孔骨无机质以及复合自体骨植入种植体周骨缺损区,覆以可吸收膜的引导骨再生技术(Guided Bone Regeneration,GBR)进行骨内即刻种植,以探讨即刻种植术中引导骨再生的应用,以促进种植体骨融合,确保种植成功和良好的临床效果.方法: 在新鲜拔牙创内即刻植入ReplaceTM根型螺纹纯钛种植体,采用与植体类型配套的扩骨器的骨挤压法制备种植体窝,在种植体与拔牙窝之间的骨缺损区植入Bio-OssTM颗粒多孔骨无机材料以及复合自体骨植入,覆以Bio-GideTM可吸收膜.结果: 所有13例即刻种植18枚植体,均达到临床和放射学上的骨融合,植骨材料及自体咀嚼粘骨膜瓣也正常愈合.13例患者即刻种植义齿修复临床效果满意.结论: 即刻种植中种植体周的骨质缺损区不大,骨量不足的情况也较轻,较适合多孔骨无机质膜下植入的应用,能达到充填骨缺损、引导骨生成、与种植体和自体骨相骨性结合的作用.本组病例随访时间短,虽远期成功率无从谈及,但种植体及植骨材料的成活,软、硬组织的成功保护,较满意的临床效果,增强了术者对即刻种植临床应用的信心,并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可以相信,本组病例即刻种植中所采用的骨引导再生技术是成功的.

  • 聚-DL-乳酸可吸收膜对兔膝关节术后肌肉周围组织黏连的影响

    作者:金文杰;胡小鹏;刘永章;陶海荣;吴玉杰;傅智轶

    目的:以往膝关节术中放置硅胶膜减少术后肌肉黏连是预防关节僵硬的有效方法,但术后需二次手术将膜取出.实验拟观察聚-DL-乳酸可吸收防黏连膜在减少关节术后肌肉黏连的作用效果.方法:实验于2006-03/08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三人民医院动物实验室完成.选择雄性成年新西兰兔3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5只.在兔的左膝关节内侧切口,切除髌骨上方股直肌股骨面的薄层肌肉和大部分滑膜,实验组将聚-DL-乳酸可吸收防黏连膜修剪至合适大小(0.8 cm×1.2 cm),完全覆盖在股直肌下方滑膜切除处,对照组不放膜.术后用石膏管型固定将兔膝关节固定在屈膝90°,持续3周后拆石膏,在术后8周将所有兔麻醉后处死,行病理学检查.检测损伤前及损伤后3,8周的膝关节被动屈曲角度;检测膝关节的局部黏连,组织变化,生物膜的吸收情况.结果:①大体观察结果:术后8周对照组黏连较严重,呈致密的纤维性黏连,限制膝关节被动活动.实验组黏连呈松散状,无关节强直发生.②组织学观察结果:术后8周对照组有较多的厚而致密的胶原纤维形成,与骨皮质或肌肉组织黏连,实验组有较薄而松散的胶原纤维存在,无致密黏连存在.③兔膝关节屈曲角度比较:实验组术后3,8周膝关节屈曲角度均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 < 0.01).两组兔中,术后3,8周膝关节屈曲角度间比较,术后8周时的角度均小于术后3周,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 < 0.01).结论:用聚-DL-乳酸可吸收防黏连膜可减轻术后肌肉周围组织间的黏连,有效预防关节僵硬.

  • 负载布洛芬的生物可吸收膜预防鸡肌腱粘连的实验研究

    作者:李旭军;刘珅;汪春阳;王伟;何宁;夏震;阮洪江;范存义

    目的 探讨负载布洛芬的生物可吸收膜预防鸡肌腱粘连的疗效及降低局部炎性反应的有效性.方法 成年雌性Lehorn鸡54只,随机分成3组,每组18只.制备左、右爪第3趾趾深屈肌腱横断模型,A组为肌腱横形切断后原位缝合,B组为不载药纳米纤维修复组,C组为使用载布洛芬的纳米纤维可吸收膜修复组.术后2、4、6周每组各取6只鸡第3趾行大体及组织学观测、肌腱的功能评价及生物力学测定.结果 6周后,A组:致密粘连组织存留,锐性分离困难,肌腱已愈合,组织结构仍能辨认;B组:肌腱与周围组织有中度纤维束粘连,有透明的膜状物质覆盖其表面;C组:假鞘结构与周围组织颜色一致、假鞘变薄,钝性分离仍可完成松解.组织学观测显示C组肌腱断端腱细胞及胶原纤维渐多且排列整齐.假鞘中含有少量血管和炎性细胞,但较B组明显少.各组肌腱屈曲总角度评定组间相比,C组优于B组,A组差,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物力学测定B组和C组均优于A组,B组和C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负载布洛芬的生物可吸收膜可以有效防治肌腱粘连,同时抑制局部炎性反应,为预防肌腱粘连提供一种新的方法.

  • 不同几丁糖-胶原膜物理性能的比较研究

    作者:王新木;董研;徐量;章卓鸣

    目的 以几丁糖和胶原为主要材料制作可吸收膜并对膜的物理性能进行比较.方法 从牛肌腱中提取胶原.将2%几丁糖乙酸溶液风干成膜,在其上流延0.1%胶原乙酸水溶液,风干后制成复合膜;不同量的胶原乙酸水溶液与2%几丁糖乙酸溶液混合,风干后为混合膜;将混合液冷冻干燥制成冻干膜.测定膜表面结构和成分、吸水性及抗张强度.结果 复合膜质地不均而混合膜和冻干膜质地均匀.随着胶原量及膜厚度的增加,膜均匀性更加.复合膜表面不平整、无孔隙、有胶原聚集,而混合膜和冻干膜表面均匀呈多孔状.与几丁糖膜比较,复合膜的红外透射光谱与几丁糖膜基本一致,但混合膜差异较大.冻干膜的吸水性较其他两种膜高.同样比例的复合膜与混合膜抗张强度无明显差异,但均大于冻干膜;随着胶原量的增加膜的强度增加.结论 几丁糖与胶原有良好的成膜性.混合膜和冻干膜适用于引导骨再生膜.

  • 摩尔比对三元共聚物和GBR膜的性能影响

    作者:刘阳;赵瑾;董浩;王宪朋;马丽霞;朱爱臣;王传栋;张卫平;王勤

    本研究合成了一系列不同摩尔比的丙交酯/乙交酯/三亚甲基碳酸酯(DLLA/GA/TMC)三元共聚物(PLGTMC),并用于制备引导骨再生(GBR)可吸收膜.通过凝胶渗透色谱和核磁氢谱对共聚物进行表征,并进行差示扫描量热、X-射线衍射和拉伸测试,研究了摩尔比对共聚物和GBR膜热性能、结晶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共聚物和GBR膜玻璃化转变温度和拉伸强度随TMC含量增加呈现降低趋势,结晶性和断裂伸长率随TMC含量增加呈现增加趋势,其中TMC含量为25%的GBR膜有望用于下一步的动物及临床试验.

  • 可吸收膜联合口服塞来昔布防止兔肌腱粘连的实验研究

    作者:陈帅;姜士超;范存义

    [目的]观察聚乳酸聚乙二醇共聚物[poly(l-lactic acid)-polyethylene goycol,PELA]可吸收膜与口服塞来昔布联合应用对预防兔肌腱粘连、降低局部炎症的有效性.[方法]成年雌性新西兰大白兔36只,体重2.0~2.5 kg,随机分为三组.制备双后足第3趾屈肌腱损伤模型:A组原位缝合作为对照,B组采用防粘连膜包裹肌腱损伤区,C组应用防粘连膜并术后口服塞来昔布[10mg/ (kg·d)].术后3周行大体及组织学观察、肌腱功能评价和生物力学测定.[结果]3周后,肉眼下:A组腱周大量致密粘连组织,锐性分离困难;B组中度粘连,锐性分离见肌腱表面“假鞘”覆盖;C组仅少量粘连,“假鞘”薄,钝性可完全分离.镜下,C组断端愈合良好,腱周粘连少,局部炎细胞少于其他组.肌腱屈曲总角度:C组优于B组,A组差,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物力学测定示三组大抗拉力无明显差异.[结论] PELA可吸收膜联合口服塞来昔布能有效防止肌腱粘连,抑制局部炎症,为防止肌腱粘连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 医用生物可吸收膜在指屈肌腱修复术中的应用

    作者:汤金城

    肌腱粘连是导致肌腱修复术后疗效不佳的原因,自2002年1月~2002年8月,我院急诊收治31例屈肌腱损伤患者,其中14例修复手术中使用医用生物可吸收膜,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 聚-DL-乳酸可吸收医用膜防止鸡肌腱粘连的实验研究

    作者:刘宇洲;劳杰;赵新

    目的 探讨鸡肌腱断裂修补后,聚-DL-乳酸可吸收膜预防肌腱粘连的可行性及其有效性.方法 将100只实验用鸡随机分为2组,A组为实验组,B组为对照组,各50只.对每只鸡的左足趾总深屈肌腱进行断裂修补.A组修补后放置可吸收膜,B维修补后不放置可吸收膜.修补术后3周、6周、2月、3月、5月分别进行大体观察、组织形态学、生物力学及功能恢复的测定.同时进行2组间比较的统计学分析.结果 死亡20只鸡,可吸收膜组和对照组各10只,80只进入实验结果统计中.肉眼下可吸收膜组同周围组织粘连较少,光镜下可吸收膜组未见明显坏死组织,与周围纤维组织粘连较少,胶原纤维排列整齐.电镜下可吸收膜组3月后以未成熟的成纤维细胞增生为主,对照组以成熟的成纤维细胞增生为主.生物力学结果无明显差异,3月后可吸收膜组的屈趾功能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聚-DL-乳酸可吸收医用膜具有防止肌腱粘连的效果.

  • 可吸收膜在引导骨再生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冯凯

    引导骨再生(Guided Bone Regeneration,GBR)是指利用屏障膜引导骨组织再生防止周围纤维结缔组织过早长入骨缺损区,改变骨创愈合环境,从而促进骨组织再生修复.本文对临床常见的可吸收膜做一综述,研究其在引导骨再生中的作用.

  • 可吸收膜预防鸡肌腱粘连的实验研究

    作者:

    目的探讨鸡肌腱断裂修补后,可吸收膜预防肌腱粘连的可行性及其有效性,为预防肌腱粘连提供一种新的方法.方法将30只12周的Leghorn鸡随机分为2组,A组为空白组,B组为可吸收膜组,每组15只.对每只鸡的左、右足第三趾(长趾)进行断裂修补.A组修补后不放置可吸收膜,B组修补后放置可吸收膜.修补术后2、4、6周分别进行组织形态学、生物力学及功能恢复的测定,同时进行两组间比较的统计学分析.结果肉眼下可吸收膜组同周围组织粘连较少,光镜下可吸收膜组未见明显坏死组织,同周围组织之间的瘢痕较少.6周后两组肌腱的生物力学结果无明显差异,但可吸收膜组近节趾间关节及掌趾关节的屈曲功能明显优于空白组.结论可吸收膜可作为一种预防肌腱粘连的新方法.

  • 几丁糖胶原可吸收膜的体内埋植及降解实验研究

    作者:王新木;董研;张存宝;刘宝林

    目的:研究几丁糖胶原膜组织相容性及降解性.方法: 在家兔背部肌肉内埋植几丁糖风干膜、几丁糖冻干膜、几丁糖胶原复合膜、混合膜及冻干膜.埋植术后1、 2 周、 1、 2、 4、 5 月时取材,观察组织相容性;秤取膜材料植入前干重,术后1、 2、 3、 4、 5、 6 月时取出膜,计算膜的埋植降解率.结果: 家兔背部植入区肌肉组织无明显炎症反应.膜材料在体内3 个月时吸收率小于20%; 植入后6 个月,吸收达50%以上,膜基本破碎.结论: 几丁糖胶原膜材料有较好的组织相容性,在体内可保持完整3 个月以上,其组织相容性及降解性能适宜作为引导骨再生膜.

  • 钛网、可吸收膜与rhPDGF-BB联合应用于垂直向牙槽嵴骨增量的一种新的手术方法:回顾性病例研究

    作者:Funato A;Ishikawa T;Kitajima H;Yamada M;Moroi H;薛珍珠;柳慧芬

    本回顾性病例研究的目的在于报道将钛网、可吸收膜和重组人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B (rhPDGF-BB)联合应用于垂直向牙槽嵴骨增量的临床结果和组织学评估.以1 9名采用自体骨和无机小牛骨为移植材料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术中将移植材料与rhPDGF-BB充分混匀后,放置于骨缺损部位,恢复骨缺损区骨量与邻近牙槽嵴顶等高.随后将预塑形的钛网固定在移植部位,覆上可吸收胶原膜,严密对位缝合伤口,确保伤口无张力.术后,17名患者软组织愈合良好,1名患者在组织愈合早期发生了伤口裂开,1名患者在组织愈合后期出现胶原膜暴露.进行取出钛网手术的时候,随机收集3名软硬组织愈合良好患者的骨组织进行活检,对钛网下的再生组织进行组织学分析.结果显示,新生的骨组织平均高度为8.6±4.0mm.该研究表明在引导性骨再生术中,将钛网、可吸收生物膜与rhPDGF-BB联合应用对实现垂直向牙槽嵴骨增量具有显著效果.该方法扩大了种植手术的适应证,也使牙槽嵴伴严重骨缺损患者的三维美学结构能够恢复成为可能.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