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血清胱抑素C及血尿β2-微球蛋白联合检测在H型高血压早期肾损害中的意义

    作者:陈婷;谢宜红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 C(Cys C)及血尿β2-微球蛋白(β2-MG)联合检测在 H 型高血压早期肾损害中的意义。方法对109例 H 型高血压患者及55例对照组联合检测血清 Hcy、CysC 及血尿β2-MG。结果 H 型高血压患者血清 Cys C、血尿β2-MG 明显增高, P <0.01。结论联合检测血清胱抑素 C 及血尿β2-微球蛋白水平对 H 型高血压患者早期肾损害有着重要积极的意义。

  • 叶酸片治疗H型高血压的临床效果分析

    作者:王妮妮

    目的:观察分析叶酸片治疗 H 型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110例 H 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5例,对照组患者予依那普利片;观察组患者予叶酸片,治疗后分析两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血压改善情况以及随访期间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 HCY 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血压改善情况也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观察组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叶酸片用于 H 型高血压的治疗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 探索H型高血压对肾功能不全患者的影响

    作者:梁君铭;骆雪梅

    目的:探索高血压伴有血同型半胱氨酸增加对患者尿蛋白、血肌酐以及尿素氮等肾功能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明确诊断为H 型高血压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同期相匹配的非 H 型高血压患者80例作为对照,对比两组患者尿蛋白、血肌酐以及尿素氮等肾功能指标的差异。结果H 型高血压组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血肌酐以及尿素氮均高于非 H 型高血压组( P <0.01);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数值升高的等级随着同型半胱氨酸数值增加而增高( P <0.01)。结论H 型高血压患者随着血同型半胱氨酸的增加,对肾功能的损伤及影响程度逐渐加重。

  • H型高血压患者颈动脉超声分析

    作者:王宏

    目的:通过对 H 型高血压患者颈动脉超声的分析,观察空腹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对颈动脉的影响。方法对192例 H型高血压患者运用超声诊断仪观察血管走向、管壁、管径、内膜中层厚度及有无斑块形成。结果高血压患者动脉斑块检出率为25.25%,其中非 H型高血压患者动脉斑块检出率为48.54%,H型高血压患者动脉斑块检出率为53.64%,H型高血压患者动脉斑块检出率高于非 H型高血压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型高血压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厚度大于非 H型高血压患者,动脉内径要小于非 H型高血压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可导致颈动脉粥样硬化形成,而 H型高血压患者斑块形成速度增加,动脉 IMT厚度增厚,内径缩小。

  • H 型高血压与冠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李黎;章红梅

    目的:探讨H 型高血压与冠脉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根据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将95例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患者分为H 型高血压组和单纯高血压组。所有患者均行冠状动脉造影,并对其粥样硬化程度进行Gensini 评分。结果:H 型高血压组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浓度及冠脉病变积分均显著高于单纯高血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的Hcy、hsCRP水平可能反应了其冠脉病变程度,高血压和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对冠心病的发生有协同作用,H 型高血压与冠脉病变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 H 型高血压与颈动脉斑块的相关性分析

    作者:任晓佳;段淑荣

    目的:探讨 H 型高血压与颈动脉斑块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3299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行颈动脉超声检查及生化检测,将患者分为三组,A 组:H 型高血压组;B 组: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组;C 组:高血压组。采用 Logistic 回归分析方法,比较 A 组与B 组、A 组与 C 组对颈动脉斑块的影响。结果:A 组与 B 组比较,两者对颈动脉斑块的影响有差异,OR=1.127(0.954-1.332),O=0.1609;A 组与 C组比较,两者对颈动脉斑块的影响无明显差异,OR=1.246(1.024-1.516),O=0.0281。结论:高血压合并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对颈动脉易损斑块的影响两者具有协同作用,其中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影响尤为重要。

  • 血压负荷对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PCI 患者预后的影响

    作者:范金爽;李焕明

    目的:观察24小时平均动脉血压正常、血压负荷增高对伴有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增高(hyperhomocysteine-mia,HHcy)且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冠心病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09.10至2011.10期间经冠脉造影证实冠心病并行 PCI 治疗的患者共300例,均满足 HHcy 基本条件(大于10umol/L),根据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分为 H 型高血压组(100例)和平均动脉血压正常组(200例),根据血压负荷将平均血压正常组分为血压负荷增高组(104例)和负荷正常组(96例),H 型高血压组常规服用降压药物,观察1年及3年 MACE 事件(心源性死亡、非致死性心梗、血运重建)发生率。结果与负荷正常组相比,负荷增高组及 H 型高血压组在观察1年及3年非致死心梗及血运重建、观察3年心源性死亡方面均有统计学差异(P <0.05)。与 H 型高血压组相比,负荷增高组观察1年心源性死亡、非致死心梗均无统计学差异(P >0.05),血运重建方面存在统计学差异(P <0.05);3年心源性死亡、非致死心梗及血运重建均有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在 PCI 人群中,伴有 HHcy 的血压负荷增高有不良预后,与药物干预的 H 型高血压相比,“H 型高血压负荷”更值得关注。

  • 血栓抽吸与替罗非班对急性心肌梗死伴 H 型高血压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的影响比较

    作者:张超红;代国方;王学惠

    目的:比较血栓抽吸与替罗非班对急性心肌梗死(AMI)伴 H 型高血压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的影响。方法随机双盲法将85例急性心肌梗死伴 H 型高血压患者分为血栓抽吸组与替罗非班组,45例血栓抽吸组先行血栓抽吸后行 PCI治疗,40例替罗非班组则于造影后采取替罗非班联合 PCI 治疗,比较两组慢血流或无复流发生率、ST 段回落率、手术前后心肌标记物、心功能及随访6个月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血栓抽吸组慢血流或无复流、ST 段回落、随访6个月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分别为2.2%、84.4%、14.3%,较替罗非班组的15.0%、62.5%、3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治疗后1周 CK -MB、TnI、Hcy、LVEF 水平较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血栓抽吸组治疗后 CK -MB、TnI 水平分别为(14.6±5.2)、(34.3±21.0)μg? L-1,较替罗非班组的(20.2±6.4)、(45.2±22.4)μg? L-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血栓抽吸、替罗非班对 AMI 伴 H 型高血压患者 PCI 术后心肌及心功能均有保护作用,但血栓抽吸相比替罗非班随访心血管事件明显少,且更能有效预防或减少慢血流或无复流发生。

  • H型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昼夜变化节律性的研究

    作者:邹双近;李克乐;黄满昌;纪荣庄;林添辉

    目的:比较 H 型高血压患者与非 H 型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变化节律的差异性。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2月—2015年12月门诊、住院的200例 H 型高血压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时选择200例血清 Hcy 水平正常的非 H 型高血压患者作为对照组,均符合诊断标准。比较两组患者血压昼夜变化水平,观察 Hcy 水平与高血压程度相关性;根据患者24 h 动态血压监测结果将其分为杓型、深杓型、非杓型、反杓型4个亚组,观察高血压曲线类型差异性。结果 H 型高血压组患者昼夜血压平均值高于正常对照组(P <0.05),提示 Hcy 水平与高血压水平呈正相关;对比四组数据,H 型高血压患者勺型血压、深杓型血压例数少,非杓型血压为高血压病患者主要表现血压形式,两组间无统计学意义;反杓型血压例数发生率较多,比较两组反杓型血压曲线所占比率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说明 Hcy 升高对高血压程度及高血压曲线类型有影响,具有明显的协同作用,可作为高血压病危险因素之一;依据24 h 动态血压血压程度、曲线类型及 Hcy 升高程度进行个体化治疗对高血压靶器官损害及并发症发生防治更为有效。

  • 药物联合干预H型高血压临床疗效的研究

    作者:李海燕;李红

    目的:通过观察非洛地平、卡托普利、叶酸及 B 族维生素联合干预 H 型高血压患者血压、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AIMT)及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变化,探讨药物联合干预 H 型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对86例 H 型高血压患者实施非洛地平、卡托普利、叶酸及 B 族维生素联合干预8周,对比分析干预前后血压、CAIMT 及血清 Hcy 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干预前收缩压( SBP)、舒张压( DBP)、CAIMT 及血清 Hcy 水平[(168.9±10.4)mm Hg,(92.5±11.3)mm Hg,(24.7±5.3)μmol/ L,0.98±0.19]均显著高于对照组[(123.5±6.6)mm Hg,(71.8±7.9)mm Hg,(9.8±2.7)μmol/ L,0.57±0.14)( P <0.01)],干预后 SBP、DBP、CAIMT 及血清 Hcy 水平[(130.2±8.9)mm Hg,(78.7±8.6)mm Hg,(10.9±4.2)μmol/ L,0.76±0.13]均显著低于干预前(P <0.01)。药物联合干预 H 型高血压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4.2%(81/86)。结论非洛地平、卡托普利、叶酸及 B 族维生素联合干预 H 型高血压患者,可显著改善血压、颈动脉粥样硬化及血液 Hcy 水平,临床疗效显著。

  • 通心络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 H 型高血压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疗效分析

    作者:侯永兰

    目的:分析通心络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 H 型高血压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新乡市中心医院2013年9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122例 H 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成阿托伐他汀(ATV)组、联合组,各61例。联合组采用 ATV 及通心络治疗,ATV 组仅给予 ATV 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两组的血压、Hcy、CAS 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 DBP、SBP 及 Hcy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联合组患者血压、Hcy 水平及 CAS 分级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 ATV 组(P <0.05)。结论联合应用 ATV 与通心络治疗 H 型高血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能够协同降低血压及改善CAS 症状,值得临床推广。

  • 小剂量叶酸治疗老年 H 型高血压的临床效果观察

    作者:刘琳

    目的:探讨小剂量叶酸治疗老年 H 型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4年10月平顶山神马医院门诊及病房收治的140例符合标准的 H 型老年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70例)和对照组(7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常规降压治疗基础上给予叶酸0.8 mg/d 口服。治疗12周后观察两组血浆 Hcy 水平、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变化情况。随访12个月,观察主要心脑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治疗12周后血压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 <0.05),组间血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试验组治疗后血浆 Hcy 水平及 IMT 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 <0.05);对照组治疗前后血浆 Hcy 水平及 IMT 无明显变化(P >0.05)。试验组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叶酸干预治疗可以明显降低老年 H 型高血压患者血浆 Hcy 水平及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并可减少心脑血管事件发生。

  • 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对 H 型高血压患者预后影响的临床研究

    作者:黄鑫涛;庞学民;李之恒;白保强;李小红;李中原

    目的:探讨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对 H 型高血压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于驻马店市中心医院心内科诊治的 H 型高血压患者1391例,随机分为 A、B、C 三组。A 组采用依叶片疗法,B 组采用安慰剂疗法,C 组采用依那普利疗法。随访1年后比较两组一般情况和指标、终结局。结果 A、C 组治疗后同型半胱氨酸(Hcy)、叶酸、总胆固醇(TC)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 <0.05)。组间两两比较示 A 组和 C 组治疗后 Hcy、叶酸、TC均与 B 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A 组 Hcy、三酰甘油(TG)、TC 与 C 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A 组、C 组脑梗死、冠心病和病死率显著低于 B 组(χ2分别为5.107、5.342、4.784,P <0.05)。多因素 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影响 H 型高血压患者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 Hcy、TG、TC;而依叶片对 H 型高血压患者预后起到良好的治疗效果。结论将降压药物和降 Hcy 组合,长期应用能够控制 Hcy 水平,可以有效地降低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

  • 依那普利叶酸对 H 型高血压治疗的影响效果分析

    作者:吴舫;窦艳霞

    目的::评定 H 型高血压治疗中推行依那普利叶酸方案的临床有效性。方法:随机选择某院呼吸内科2014年6月~2015年7月接收的 H 型高血压共72例,随机分成两个组:治疗组36例,均接受依那普利叶酸方案治疗;对照组36例,均接受常规疗法,观察两组入选患者疗效。结果:随访发现治疗组入选患者血浆水平(16.00±2.16)umol/l,对照组(18.98±2.11)umol/l(P<0.05)。结论:在 H 型高血压患者治疗中,推行依那普利叶酸方案,可进一步提升患者预后水平,促进患者康复,建议推广。

  • 叶酸对老年H型高血压病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及血压的影响研究

    作者:张鹏

    目的:探讨叶酸治疗老年 H 型高血压(HBP)患者时对 BP 值和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的影响。方法:本次实验对象共计病例数为150例,均为2014年11月~2015年11月间收治的老年 H 型 HBP 患者,按照数字双盲分配方法以1:1比例将150例患者分为2组,即对照组(CG 组=75例)制定科学的饮食-作息方案,同时给予常规降压治疗;观察组(OG 组=75例)在 CG 组基础上使用叶酸进行治疗,2组患者均持续治疗0.5年,采用血压检测仪和循环酶法实时检测患者 BP 值、HCY 值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 CG 组、OG 组患者 BP 值和 HCY 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M 后两组患者的2种指标均显著改善,CG 组 HCY 值平均下降(1.70±0.33)umol/L,OG 组下降(6.22±0.40)umol/L,BP 值 OG 组患者下降幅度同样高于 CG 组,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结论:叶酸药效温和、安全性高,在治疗老年 H 型高血压时能够更高效的降低患者的 BP 值和 HCY 含量,因此值得普及使用。

  • 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与依那普利治疗H型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比较

    作者:郭健康

    目的:比较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与依那普利治疗 H 型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4例 H 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依那普利治疗,实验组采用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 SBP、DBP 及 Hcy 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相比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治疗后 SBP、DBP 及 Hcy 水平明显降低,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半年期间对照组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为28.1%,观察组为9.3%,两组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相比于依那普利治疗,采用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治疗 H 型高血压能明显降低患者血压及 Hcy 水平,减少心脑血管事件发生,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 H 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血清 Hcy 含量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程度的相关性

    作者:李晓妹;刘福元

    目的::分析 H 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血清 Hcy 含量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方法:48例 H 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作为观察组,57例常规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超声心动图测定冠脉病变参数,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及冠心病病情相关指标水平,进一步分析 Hcy 水平与冠心病病情的相关关系.结果:观察组的血清 Hcy 水平高于对照组(P <0.05),超声心动图下 GLPSS 绝对值、E/A 值小于对照组,E-DT、E/e 值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 APN 水平低于对照组,P-selectin、ADMA、OX-HDL、MMP-2、MMP-9、Lp-PLA2、Resis-tin 水平高于对照组(P <0.05);Hcy 与 GLPSS 绝对值、E/A 值及 APN 水平呈负相关关系,与 E-DT值、E/e 值、P-selectin、ADMA、OX-HDL、MMP-2、MMP-9、Lp-PLA2、Resistin 水平呈正相关关系(P <0.05).结论:H 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血清 Hcy 含量与冠心病严重程度存在直接相关关系,可以作为早期筛查冠心病并评估病情的可靠手段、也是冠心病病情干预的新靶点.

  • 中年 H 型高血压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与 Hcy、Cyst-C、UA、Lp(a)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茹建平;杨庆华;贾贤达

    目的::探讨中年 H 型高血压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cIMT)与同型半胱氨酸(Hcy)、胱抑素 C (Cyst-C)、尿酸(UA)、脂蛋白(a)[Lp(a)]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6年7月收治的中年H 型高血压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进行二维超声检查,依据颈动脉粥样硬化(AS)诊断标准分为正常组、增厚组、斑块组各40例。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各组血浆 Hcy、Cyst-C、UA、肌酐(Scr)、尿素氮(Bun)、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乳胶浊度法测定脂蛋白(a)[Lp(a)]。结果:Hcy、Cyst-C、Lp(a)、UA 水平随 cIMT 增厚而升高,HDL-C 浓度随 cIMT 增厚而降低。结论:中年 H 型高血压患者血清 Hcy、Cyst-C、UA、Lp(a)水平与 cIMT 呈正相关,是导致颈 AS 独立危险因素,可作为判断 AS 发生发展的早期指标。

  • 高龄H型高血压患者脑梗死的复发相关因素及药物治疗分析

    作者:严志芳

    目的:探讨高龄 H 型高血压患者脑梗死的复发相关因素及药物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4月至2013年4月收治的高龄 H型高血压患者164例,按就诊顺序编号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82例。对照组采用依那普利治疗,观察组使用依那普利叶酸片治疗,随访1年,比较两组患者的脑梗死复发率、血压及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浓度。按复发情况将所有患者分为复发组和非复发组,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于急性发病3 d 内测定患者的 Hcy 水平。结果对照组治疗前后 Hcy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治疗前后 Hcy 水平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治疗后 Hcy 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05)。对照组脑梗死复发29例(35.37%),明显多于观察组的13例(15.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复发组共42例,非复发组共122例,其中复发组具有高血压病史的患者35例(83.33%),非复发组具有高血压病史的患者80例(65.57%),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复发组 Hcy 水平为(22.40±9.54)μmol / L,明显高于非复发组的(16.95±9.80)μmol / L( P <0.05)。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高龄、H型高血压、Hcy 及高密度脂蛋白是导致高龄 H 型高血压患者脑梗死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高龄 H 型高血压患者脑梗死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主要有高龄、H 型高血压、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cy)及低高密度脂蛋白。采用依那普利叶酸片进行治疗可降低患者的脑梗死复发率,值得临床推广。

  • H型高血压患者颈动脉弹性变化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吕洋;马琳;阚艳敏

    目的: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 H 型高血压患者颈动脉弹性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4年6月河北联合大学附属医院门诊及住院收治的53例 H 型高血压患者为病例组,按照 Hcy水平升高的不同程度将其分为两组,Hcy15~30μmol/L(25例)为 B 组,Hcy 30~100μmol/L(28例)为 C 组,并选取同期的25例 Hcy 水平正常的高血压患者为对照组(A 组)。检测所有受检者的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并应用血管回声跟踪(ET)技术检测评价颈动脉弹性功能的各项指标:僵硬度(β)、压力-应变弹性系数(Ep)、顺应性(AC)、增大指数(AI)及单点脉搏波传导速度(PWVβ),对各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3组患者颈动脉弹性参数β、Ep、AC、PWVβ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且β、Ep、PWVβ:C 组>B 组>A 组,AC:C 组<B组<A 组;AI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3组 IMT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且 C 组>B 组>A 组。Hcy 水平与β、Ep、PWVβ均呈高度正相关,与 IMT 呈正相关,与 AC 呈负相关。结论 H 型高血压患者颈动脉弹性减低;Hcy 水平与 H 型高血压患者颈动脉弹性有一定的相关性,即 Hcy 水平越高,颈动脉弹性减低越明显。

22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