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老年髋关节周围骨折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作者:乔建红;王波

    目的;探讨老年髋关节周围骨折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我院骨伤科自2005年7月--2012年12月应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闭式复位空性钉内固定术;切开复位DSH、PFNA 治疗老年髋关节周围骨折123例,根据患者具体病情,制定恰当的护理方案.进行围手术期护理,监测并控制血糖,血压预防术后并发症及功能锻炼等.结果123例患者除1例因并发肺栓塞死亡外,切口均甲级愈合,好转出院.结论加强老年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对于行髋关节置换的老年患者可减少卧床并发症,促进患者康复.

  • 抵当汤合四妙勇安汤对髋关节周围骨折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作用分析

    作者:刘三元

    目的 分析抵当汤合四妙勇安汤对髋关节周围骨折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作用.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8年1月治疗的髋关节周围骨折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所有患者术后均给予相同的基础治疗,对照组给予低分子肝素治疗,疗程为2周;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抵当汤合四妙勇安汤治疗,疗程为2周.观察2组患者术后和治疗2周后的D-二聚体(D-D)水平、纤维蛋白原(Fbg)、血浆黏度与血沉指标;记录2组患者术后24 h内、治疗2~14 d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的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D-D水平、Fbg水平、血浆黏度与血沉指数均低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术后24 h、治疗2~14 d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概率无明显差别(P>0.05),观察组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总概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抵当汤合四妙勇安汤对髋关节周围骨折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效果比传统西医治疗效果更好.

  • 老年髋关节周围骨折围手术期应用低分子肝素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研究

    作者:王强;盛伟斌;姜曙祥;吴兵;王鑫;周朝君;王春辉;朱瑞罡;王自刚

    目的 探讨应用低分子肝素围手术期预防髋关节周围骨折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发生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髋关节周围骨折患者7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行物理方法预防;实验组行物理方法加低分子肝素预防.比较两组DVT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对照组术前7例DVT形成,发生率为18.42%,试验组发生率为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31例中术后8例DVT形成,实验组32例中术后2例发生DV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一例发生出血.结论 应用低分子肝素能有效预防髋部骨折患者围手术期DVT的发生.

  • 利伐沙班对于髋关节周围骨折手术后预防深静脉 血栓形成的疗效分析

    作者:刘焱

    目的:分析利伐沙班对于髋关节周围骨折手术后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疗效.方法:随机将80例髋关节周围骨折手术患者分成对照组、观察组各40例,术前分别给予低分子肝素、利伐沙班治疗,观察对DVT的预防作用.结果:术后20天,观察组D-二聚体水平、肿胀积分、DVT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2组术后伤口引流血量、术中出血量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伐沙班属于新型抗凝药物,能有效降低髋关节周围骨折手术后DVT发生率.

  • 关节假体置换术治疗老年髋关节周围骨折效果观察

    作者:吕波;刘宝戈

    目的:观察关节假体置换术治疗老年髋关节周围骨折的效果.方法:选择髋关节周围骨折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关节假体置换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髋关节评分量表(Harris)评分、Lysholm膝关节评分量表(LKSS)评分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3个月、6个月,两组VAS评分均显著下降(P<0.05),且观察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Harris评分、LKSS评分均显著升高(P<0.05),且观察组Harris评分、LKS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关节假体置换术治疗老年髋关节周围骨折,能够显著减轻患者疼痛,改善关节功能,减少术后并发症.

  • 锁定钢板加钛缆治疗髋关节假体周围骨折

    作者:刘珂;郑稼;金毅;赵永强;曹臣;杨彬

    目的 进一步了解髋关节假体周围骨折的分型、治疗原则,并观察其早期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锁定钢板、锁定钢板+钛缆、钛缆+长管状同种异体骨治疗髋关节假体周围骨折,对其固定方法 、临床疗效、X线资料进行评估.结果 本组根据Vancouver分型,A型1例;B型5例;C型3例.采用手术治疗9例均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结论 髋关节假体周围骨折是影响人工髋关节置换的严重并发症,正确的分型和术中处理是治疗的关键.

  • 药物预防和治疗老年髋关节周围骨折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的效果观察

    作者:任超;郭景芳;陈焱

    目的:探究药物预防以及治疗老年髋关节周围骨折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效果。方法选取98例老年髋关节周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物理方法、物理方法+低分子肝素注射,探究治疗后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例数的差异性。结果通过本文研究结果可以看出,观察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老年髋关节周围骨折患者采用物理疗法以及低分子肝素注射预防以及治疗,能够有效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几率,提高治疗效果。

  • 低分子肝素预防老年髋关节周围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研究

    作者:王强;盛伟斌;吴兵;姜曙祥;王鑫;李子辉;王春辉;朱瑞罡;王自刚

    目的 探讨低分子肝素预防髋关节周围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发生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年龄大于60岁的髋关节周围骨折患者76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0例行物理方法预防;实验组36例行物理方法预防+低分子肝素预防.分别于入院时,术后1d、10d查血常规、凝血四项;于入院时,术后10d、1个月、3个月行下肢静脉彩超检查了解有无下肢DVT,记录术后引流量,2组进行比较.结果 对照组术后10例发生DVT,发生率25%,实验组术后2例发生DVT,发生率6%,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选取病例数较多的股骨头置换术患者进行术后引流量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且无一例出现出血并发症.2组患者血红蛋白、血小板、凝血酶原时间及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变化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 应用低分子肝素能有效地预防髋部骨折患者术后DVT的发生;对血小板、血红蛋白、凝血机制无影响,未明显增加术后引流量.

  • 中药穴位贴敷联合红外线照射预防髋关节周围骨折术后患者便秘的观察

    作者:郑伟;冯建书;刘健

    髋关节周围骨折包括股骨颈骨折、粗隆间骨折、粗隆下骨折等,临床多见于老年人.患者由于受多种因素(如卧床、疼痛、精神紧张、饮食改变等)的影响,易发生腹胀、便秘等问题,不但增加患者的痛苦,而且影响骨折的治疗.目前,临床上多采用口服轻泻剂、开塞露塞肛、灌肠或肛管排气等方法对症治疗,缺乏有效的预防手段.我们对髋关节周围骨折术后患者采用中药穴位贴敷联合红外线照射,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在石家庄市第三医院骨科住院髋关节周围骨折行手术治疗患者113例.骨折类型:股骨颈骨折39例,粗隆间骨折56例,粗隆下骨折18例.随机分为试验组62例和对照组51例.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 低分子肝素预防老年髋关节周围骨折围术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研究

    作者:李文龙

    目的:研究低分子肝素对老年髋关节周围骨折患者围术期DVT(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效果。方法:抽选90例老年髋关节周围骨折患者,参照组:物理方法预防;观察组:低分子肝素预防;对比两组围术期DVT事件和凝血指标变化。结果:术前,两组患者血红蛋白含量较为接近(P>0.05),术后,观察组DVT发生率相对更低,但凝血指标缓解情况不明显(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有助于预防围手术期DVT事件;对血小板、凝血机制等影响较小。

  • 低分子肝素预防老年髋关节周围骨折患者围术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效果

    作者:罗彩娥

    下肢深静脉血栓(DVT)是下肢深静脉血管内部有血液凝结,从而对管腔造成阻滞,干扰静脉回流[1].本院通过采用低分子肝素对髋部骨折患者围术期DVT进行预防,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丹参川芎嗪联合低分子肝素预防老年髋关节周围骨折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价值研究

    作者:杨媛媛;郭蕊;孟丽娟

    目的:对在预防老年髋关节周围骨折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丹参川芎嗪联合低分子肝素的应用价值进行探讨,以期为进一步改善老年髋关节周围骨折患者预后提供参考.方法:将我院于2016年8月—2018年7月间接收的84例老年髋关节周围骨折患者纳入本次研究观察范围,采用抽签的方式将患者等分为对照组(42例)与观察组(42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单一低分子肝素治疗,给予观察组患者丹参川芎嗪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对两种治疗方案下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情况进行对比,并观察患者治疗前后血红蛋白、血小板、血D-二聚体值及凝血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在术后3个月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率上,观察组明显较低(P<0.05);治疗前两组血红蛋白、血小板及血D-二聚体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血红蛋白、血小板及血D-二聚体均明显下降(P<0.05),与同时期的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后血红蛋白、血小板差异均不明显(P>0.05),血D-二聚体明显较低(P<0.05);治疗前后两组凝血指标均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将丹参川芎嗪与低分子肝素联合应用于老年髋关节周围骨折患者的治疗中可有效预防其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降低血D-二聚体值,对血小板、血红蛋白及凝血机制均无明显影响.

  • 电针配合血栓通注射液预防老年髋关节周围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临床研究

    作者:叶林景;李路浩;胡哲;梁伟军

    目的:观察电针配合血栓通注射液预防老年髋关节周围骨折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骨科2010年1月-2015年12月治疗的老年髋关节周围骨折手术患者114例,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试验组、对照组、综合组,每组38例.试验组术后第1d采用电针配合静脉滴注血栓通注射液治疗,对照组给予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配合足底静脉泵治疗14d,综合组给予电针配合血栓通注射液、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综合治疗.结果:综合组治疗后D-D二聚体水平优于对照组、试验组(P<0.05);综合组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优于对照组、试验组(P<0.05);试验组有效率为92.1%,对照组有效率为89.5%,综合组有效率为97.4%,综合组优于对照组、试验组.结论:电针配合静脉滴注血栓通注射液能有效预防髋关节周围骨折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

  • 桃红四物汤加减配合西药预防髋关节周围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22例

    作者:马拥军;蔡伟

    髋关节周围骨折术后由于骨折本身创伤及手术创伤可引起肢体水肿而损伤或压迫静脉,加上术后卧床及患肢制动造成静脉内血流速度减慢、血管内膜和内皮广泛损伤、凝血系统激活,且创伤后的炎症反应及炎性因子释放也可以引起血液的高凝状态,此外髋关节周围骨折往往失血量较多,应急状态下外周动、静脉血流量减少,血流速度减慢,使血小板聚集、附壁,加重血液的高凝状态,从而诱发深静脉血栓形成.2009年1月-2010年1月,笔者采用桃红四物汤加减配合西医预防髋关节周围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22例,总结报道如下.

  • 利伐沙班预防髋关节周围骨折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

    作者:苗向丽

    目的 观察利伐沙班对于髋关节周围骨折手术后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我院自2009年9月至2011年9月行髋关节周围骨折手术治疗的患者100例,随机将其分成利伐沙班组和低分子肝素钠组,每组各50例.利伐沙班组给予利伐沙班片10 mg/d口服,从手术后6h后开始,持续用药14 d;低分子肝素钠组给予低分子肝素钠40 mg/d皮下注射,从手术后24 h内开始,持续用药14 d.于术后14 d对两组患者进行双下肢静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比较两组深静脉血栓形成情况.结果 低分子肝素钠组发生深静脉血栓8例(16.00%);利伐沙班组发生深静脉血栓2例(4.0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利伐沙班组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利伐沙班能有效地预防髋关节周围骨折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具有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

  • 不同药物对预防骨折围手术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对比

    作者:张辉良;梁俊生;张洪斌

    目的:比较利伐沙班、低分子肝素对预防老龄患者髋关节周围骨折围手术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方法:老龄髋关节周围骨折的患者共150例,其中41例应用利伐沙班,109例应用低分子肝素,入院后次日及术后10 d行双下肢深静脉彩超检查,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双下肢深静脉彩超检查发现:入院后次日利伐沙班组2例存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占4.9%;低分子肝素组5例,占4.6%.经统计学处理,两组DVT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10 d利伐沙班组4例存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占9.7%;低分子肝素组10例,占9.4%.经统计学处理,两组DVT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利伐沙班和低分子肝素对老龄患者髋关节周围骨折围手术期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效果相当,都具有很好的安全性.利伐沙班每日用药费用较高,部分患者不愿采用.

  • 利伐沙班预防髋关节周围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50例

    作者:郑崇武;毛建水;叶积飞

    目的 探讨利伐沙班预防髋关节周围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方法 选择2009年5月至2011年5月在医院行髋关节周围骨折手术的患者100例,随机均分成利伐沙班组和低分子肝素组各50例.于髋关节周围骨折术后6 h内,低分子肝素组给予低分子肝素钠40 mg/d皮下注射,持续用药2周;利伐沙班组给予利伐沙班片10 mg/d口服,持续用药1周.于治疗第1周、第2周后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两组患者深静脉血栓的形成情况.结果 低分子肝素组发生深静脉血栓8例(16.00%),利伐沙班组发生深静脉血栓2例(4.00%),两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利伐沙班组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利伐沙班能有效预防髋关节周围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

  • 计算机辅助导航髋关节周围骨折及骨盆前后环骨折微创固定

    作者:项舟;魏代清;刘明;段鑫;马俊;方跃;孔清泉;黄富国;岑石强

    目的 探讨计算机辅助导航技术在髋关节周围骨折及骨盆前后环骨折微创固定中的应用及技术要点.方法 回顾分析2010年5月-2011年5月采用闭合复位、计算机辅助导航微创固定治疗髋关节周围骨折及骨盆前后环骨折,且随访达2年以上的39例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21例,女18例;年龄15~64岁,平均36岁;交通事故伤23例,重物压伤6例,高处坠落伤10例.髋臼骨折6例,股骨颈骨折6例,骶髂关节骨折脱位18例,耻骨联合分离及耻骨支骨折15例.均采用闭合复位或小切口撬拔复位,计算机辅助导航下空心钉内固定.结果 术中共植入空心螺钉89枚,其中髋臼8枚,股骨颈18枚,骶髂关节33枚,耻骨联合及耻骨支30枚.每枚螺钉植入时间11~38 min,平均20 min;术中出血10~50mL,平均20mL.术后骨盆X线片及三维CT示骨折均获良好复位,螺钉无错误植入.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无感染及内固定失败发生,无神经、血管及其他脏器损伤等并发症发生.39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27~33个月,平均29.6个月.患者于术后6~ 12周,平均8周开始完全负重行走;末次随访时患者平地步行、单足站立、下蹲等功能恢复良好,均回归正常生活及工作.结论 计算机辅助导航微创固定治疗髋关节周围骨折及骨盆前后环骨折具有创伤小、术中失血少、并发症发生率低、术后无需输血、无需使用抗生素、患者恢复快等优点,是治疗髋关节周围骨折及骨盆前后环骨折的一种较好方法.

  • 关节假体置换术在髋关节周围骨折中的应用及对骨折愈合与患肢疼痛的影响

    作者:赵亮亮;李利夫;袁京伟;李永恒;吴卫国;王冰

    目的 探讨关节假体置换术在髋关节周围骨折中的应用及对骨折愈合与患肢疼痛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5年6月~2016年10月北京市丰台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96例髋关节周围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抽签法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实验组采用关节假体置换术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术进行治疗,所有患者均给予术后常规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中骨代谢分子及骨细胞因子含量,治疗前后血清疼痛介质含量,治疗前后关节功能评分(Harris评分及LKSS评分)及术后并发症.结果 两组患者接受手术治疗1个月后,实验组患者血清中PINP、PICP的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26.43±3.54)vs(12.56±1.43)、(19.45±2.32)vs(10.12±1.55)],TRAP5b、GatK的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17.62±2.11)vs(29.21±3.67)、(9.53±1.11)vs(22.32±2.8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血清中骨细胞因子(BMP、TGF-β、FGF、IGF-Ⅰ、IGF-Ⅱ)的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9.32±1.12)vs(4.39±0.71)、(36.64±4.75)vs(16.56±2.23)、(11.52±1.52) vs(5.13±0.65)、(8.66±0.98) vs(4.14±0.62)、(14.32±1.79)vs(7.89±0.9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6个月后两组患者Harris评分、LKSS评分均明显提高,且实验组较对照组显著提高[(68.53±11.61)vs(56.02±12.51)、(80.01±3.82)vs(74.32±4.41);(87.14±12.72)vs(78.53±10.43)、(94.27±4.79)vs(84.11±3.2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0.42%)明显低于对照组(27.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关节假体置换术治疗髋关节周围骨折,能够明显改善患者髋关节及膝关节功能,促进骨折愈合,明显减轻患者疼痛,减少术后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髋关节周围骨折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术前预防

    作者:王强;盛伟斌;吴兵

    目的:观察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前应用低分子肝素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年龄大于60岁的髋关节周围骨折病人8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4例,试验组38例.对照组行物理方法预防(踝关节被动或主动运动,按摩下肢,下肢肌肉等长收缩);实验组行物理方法预防+低分子肝素预防.分别于入院时、术前常规行下肢静脉彩超,了解有无下肢静脉血栓形成,记录术中出血量.结果:对照组术前7例DVT形成,发生率为15.9%,试验组发生率为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选取病例数较多的股骨头置换术患者进行术中出血量比较,统计学上无差异性(P>0.05),且无一例出现出血并发症.结论:在老年髋部骨折术前应用低分子肝素进行干预,可降低DVT的发生率,且无明显的出血的不良反应.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