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兔急性视网膜坏死模型的建立及对侧眼发病途径的探讨

    作者:李继鹏;陈惠茹;付晶

    目的 建立兔急性视网膜坏死模型并探讨该病对侧眼发病的感染途径.设计实验性研究.研究对象 41只成年青紫蓝兔.方法 经睫状体扁平部将单纯疱疹病毒(HSV-1)注射于兔视乳头旁的视网膜下,建立急性视网膜坏死(ARN)动物模型.在注射病毒后1、3天开始对模型动物分别用更昔洛韦玻璃体腔注射、静脉注射以及玻璃体腔注射联合静脉注射三种方式治疗.通过PCR方法检测血液中是否存在病毒.部分动物做眼球和脑组织病理检查.主要指标血液的PCR病毒学检测结果,眼球、视神经、脑组织的病理改变.结果 10只兔在接种病毒后10~18天双眼先后发生ARN,15只兔出现神经系统损害.双眼发病的动物中,5只兔在对侧眼发病前后(病毒注射后9~19天),血液PCR中均未检测到病毒存在.眼球、视神经、脑组织均有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结论 可于兔视网膜下注射HSV-1建立ARN模型.在兔ARN模型中双眼病变者未发现病毒通过血液感染的征象,是否经视神经途径感染有待进一步研究.(眼科,2009,18:124-127)

  • 玻璃体切除术治疗急性视网膜坏死的疗效分析

    作者:张丽娜;格日勒图

    目的 分析玻璃体切除术治疗急性视网膜坏死的效果.方法 急性视网膜坏死施行玻璃体切除术24例(24眼).其中视网膜脱离者13例,未脱离者11例.均行常规玻璃体切除术,其中3例联合白内障手术,15例行玻璃体切除术+硅油填充,4例单纯玻璃体切除术,2例联合巩膜外垫压.5例硅油取出后再次出现视网膜脱离,进行二次玻璃体切除+硅油填充术.结果 24例中7例术后视力较术前提高两行,8例视力无明显改善,9例术后视力继续下降.其中有5例硅油取出后出现视网膜脱离复发,再次玻璃体切除+硅油填充术,术后视力未见明显改善.结论 玻璃体切除术在治疗急性视网膜坏死长期效果差,我们期待高效抗病毒药物及有效抑制眼内免疫反应的药物能够早日在临床上应用.

  • 玻璃体切除术治疗急性视网膜坏死中皮质类固醇的应用效果

    作者:刘海洋;管莉娜;李甦雁;张正培

    目的 探讨急性视网膜坏死(ARN)早期玻璃体切除术治疗的基础上联合皮质类固醇治疗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ARN 22例(22只眼)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皮质类固醇治疗组13例和非皮质类固醇治疗组9例,统计分析治疗前的佳矫正视力(BCVA)、确诊至行玻璃体切除术的间隔时间、术中玻璃体填充物、出现视网膜脱离(RD)的眼数、低眼压的眼数、末次随访时BCVA及并发症等.结果 患者入院一般资料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皮质类固醇组与非皮质类固醇组患者相比,确诊至行玻璃体切除术间隔时间更长(P=0.042),硅油填充率较高(P=0.018),末次随访BCVA≥0.1的眼数较少(P=0.041).结论 ARN患者建议早期行玻璃体切除术治疗,但是皮质类固醇治疗需慎重.

  • 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15例临床治疗回顾性分析

    作者:郭霞

    急性视网膜坏死是一种由病毒感染所致的致盲性眼病,以急性葡萄膜炎,视网膜血管炎,急性视网膜坏死以及后期伴发急性视网膜脱离等病变为主要特征的眼部综合症,若治疗不及时则引起急性视网膜组织严重的不可逆的损害.现将我院收治的急性视网膜坏死患者15例16眼临床资料回顾分析如下.

  • 急性视网膜坏死4例漏诊原因分析

    作者:石一宁

    1 病例报告例1,患者,男性,29岁,主诉右眼视物不清20天余.20余天前无明显诱因忽觉右眼视物不清,无眼痛,眼前黑影,恶心呕吐,以"右眼视网膜坏死"收住院.

    关键词: 视网膜坏死 漏诊
  • 急性视网膜坏死1例

    作者:郎妙兰

    急性视网膜坏死是严重累及视网膜、损害视功能导致失明的眼科疾病.临床并不多见.本文报道1例单眼急性视网膜坏死的病例,就其发病原因、病情演变及并发症进行简要的分析总结.

  • 病毒性脑炎合并视力障碍6例临床特征分析

    作者:王黎;高乐虹;詹淑琴

    目的 分析病毒性脑炎合并视力障碍的临床特点及随访情况,为其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1月—2016年5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病毒性脑炎合并视力障碍患者6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患者颅内损害主要集中在颞叶、岛叶、海马等皮质结构.病原学检查结果:单纯疱疹病毒DNA阳性1例,EB病毒DNA阳性1例.眼部损害/受累11只,诊断为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5例,累及双眼;诊断为视神经乳头炎1例,仅累及右眼.6例患者均给予激素治疗,2例行视网膜光凝术治疗,随访结束时仅有4只眼基本完全恢复视力,其余均有不同程度视力损害,其中3只眼完全失明.结论 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是病毒性脑炎合并视力障碍的常见病因,但容易漏诊.本病眼部损害较重,治疗效果差,早期诊断和足疗程的抗病毒治疗是关键.

  • 23G高速玻璃体切除术联合抗病毒药物对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的治疗

    作者:郑惠

    目的 分析23G高速玻璃体切除术联合全身抗病毒药物对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acute retinal necrosis syndrome,ARN)的治疗方法及治疗效果.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至2015年1月北京华德眼科医院收治的16例(16眼)ARN患者临床资料.视力:光感-指数/眼前9眼,4眼0.03~0.07,3眼0.1~0.3.16例患者来院前均未确诊.玻璃体均灰黄色致密混浊,6眼隐约见视网膜灰白的坏死灶、视网膜片状出血、视网膜血管闭塞,周边部视网膜成筛网状裂孔,1眼上方视网膜缺失、脉络膜暴露,9眼眼底窥不入.6眼牵拉性视网膜脱离,1眼伴有黄斑区裂孔.入院后均常规给予抗病毒及激素治疗.16眼均行微创23G高速玻璃体切除手术治疗,其中15眼联合玻璃体内硅油充填,1眼联合全氟丙烷(C3F8)充填. 结果 术后随访1年,16眼中光感2眼,指数/眼前2眼,8眼视力0.05~0.1,4眼视力0.1~0.5.16眼中有1例虹膜炎症反复发作.联合硅油充填的15眼均不同程度并发白内障,10眼术后6~8个月行硅油取出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16例患者术中、术后均未发生玻璃体手术并发症. 结论 23G微切口高速玻璃体切除手术联合全身抗病毒及激素治疗可有效控制病情的发展,视力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同时23G微切口手术联合高速玻切行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的玻璃体切除可有效预防术中、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 玻璃体切除术治疗晚期急性视网膜坏死临床分析

    作者:纪惠谦;吴虹;张霆;张昱;阎晓然

    目的分析探讨玻璃体切除术治疗急性视网膜坏死(acute retinal necrosis,ARN)晚期并发全视网膜脱离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例(4只眼)ARN晚期并发全视网膜漏斗状脱离、周边融合性视网膜坏死、蜂窝状裂孔患者行玻璃体切除术,术中彻底切除玻璃体,并经巩膜外顶压切除基底部玻璃体,360°切除坏死视网膜,复位赤道部视网膜,在正常视网膜上做360°3~5排眼内光凝,注入硅油.3只眼联合行晶状体切除.4只眼均未行巩膜外环扎及加压.结果4只眼随诊6~34个月,术后视力0.02~0.2者4只眼,视网膜在位.随访期间3只眼已行硅油取出术.结论视网膜脱离是ARN晚期常见且严重的并发症,是导致失明的主要原因.玻璃体手术是该类视网膜脱离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

  • 急性视网膜坏死动物模型的初步研究

    作者:李继鹏;陈惠茹;杨新吉

    目的 建立一种改良的急性视网膜坏死动物模型,探讨治疗急性视网膜坏死的治疗方法.方法 将不同剂量的单纯疱疹病毒(HSV-1,KOS株)通过不同途径,注射于青紫蓝兔眼内的不同部位,同途径不同剂量注射,比较术后玻璃体混浊程度、视网膜坏死的过程和形态,从而确定操作简便、视网膜坏死灶可以量化的动物模型.结果 经玻璃体将病毒直接注射于视网膜表面简单,但是玻璃体混浊严重,不利于观察视网膜坏死的程度:经后极部巩膜视网膜下穿刺,将病毒注射于视网膜下,可以产生4级的视网膜坏死,且玻璃体较清亮;经玻璃体将病毒注射于视网膜下,视网膜坏死清晰、玻璃体清亮,且操作简单.8 500 PFU的HSV-1是合适的接种剂量.结论 8 500 PFU的HSV-1经玻璃体视网膜下病毒接种可以建立良好的急性视网膜坏死动物模型.

  • 巨细胞病毒性视网膜炎三例

    作者:李国栋;杨华;李燕;蔡斌;程玉霞;袁援生

    2007年8~10月,我科连续诊治3例巨细胞病毒性视网膜炎,报道如下.病例1,男,31岁,公务员.因左眼无痛性视力下降1个月来诊.右眼视力0.8,左眼微弱光感/眼前,眼压右眼14 mmHg,左眼15 mmHg(1 mmHg=0.133 kPa).双外眼及眼前节正常,玻璃体透明,未见炎性细胞.眼底检查左眼视盘高度水肿,视盘周围可见火焰状出血,病灶沿左眼颞下支视网膜分支静脉走向,可见大量出血及黄白色视网膜坏死灶,病灶的边缘可见颗粒状病灶(图1).右眼底未见异常.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右眼鼻下周边部可见点状高荧光,造影晚期右眼视盘高荧光;左眼视盘及颞下支视网膜血管壁渗漏,造影晚期呈现病变区弥漫性高荧光.

  • 急性视网膜坏死5例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探讨

    作者:刘斌

    目的 探讨急性视网膜坏死(ARN)的中西医结合有效疗法,旨在为临床医学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方法 对5例(5只眼)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结果 随访6~12个月,5例患者视力均有提高,眼底情况稳定.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ARN疗效肯定,值得临床推广.

  • 艾滋病合并巨细胞病毒性视网膜炎误诊葡萄膜炎1例分析

    作者:钟绍烤

    巨细胞病毒性视网膜炎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或全身应用免疫抑制剂患者常见的机会性感染,可引起进行性全层视网膜坏死、视神经萎缩,终导致视力丧失.我院于2013年收治1例CMV性视网膜炎误诊为"双眼葡萄膜炎(视网膜血管炎)"的病例,现将其临床表现及诊治经过分析如下.

  • 急性视网膜坏死早期误诊2例

    作者:惠瑜

    例1,患者,男,48岁,因右眼发红,视物不清一周,而以"右眼急性虹睫炎"住院.入院后右眼视力:0.2(矫正0.6),左眼视力:0.2(矫正1.0),眼压:右眼20.0mmHg,左眼17.3mmHg,右眼睫状充血,角膜后有少量粉沫状KP,玻璃体混浊,眼底视网膜纹理不清,水肿,未见渗出和出血,诊断为"右眼全葡萄膜炎",给予地塞米松10mg静脉点滴加球结膜下注射,病情一度稳定,角膜后KP消失.出院一月后,双眼出现视物不清,再次以"双眼葡萄膜炎"入院.入院后查右眼视力0.1(矫正0.3),左眼视力0.1(矫正0.4),眼压右眼20 mmHg,左眼21 mmHg,双眼角膜后有大量粉沫状KP,右眼虹膜2点后粘连,混浊明显,经立体倒像镜下巩膜压陷法检查,发现周边视网膜上有斑片状黄白色渗出,血管白鞘,视网膜水肿纹理不清,左眼未发现渗出,诊断为"重型中间型葡萄膜炎",给地塞米松10mg,静脉滴注加球后注射,一周后病情未见好转,玻璃体混浊明显加重,同时左眼底周边也发现斑片状渗出,给予血清特异病毒抗体VZV、HSV检测阴性,眼底血管造影检查,大片无灌注及渗漏,考虑双眼急性视网膜坏死,给予阿昔洛韦1500mg静脉滴注,一日一次,同时给激素和扩血管、抗凝剂类药物治疗,至18天时,右眼视网膜裂孔形成,继发网脱,确诊为急性视网膜坏死,手术治疗,左眼于右眼术后20天也同样给予环扎手术治疗.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