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西格列汀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及对患者胰岛β细胞 功能的影响分析

    作者:傅惠媛

    目的 研究探讨西格列汀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及对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5年1月—2017年11月该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60例进行研究讨论,把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都为3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格列美脲进行治疗,观察组采取西格列汀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对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结果 观察组采取西格列汀治疗后,观察组的有效率为90.0%,对照组的有效率为73.3%,患者的疗效优于对照组,胰岛β细胞功能升高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于2型糖尿病的患者,采取西格列汀进行治疗,不但治疗的效果显著,还可以改善患者的胰岛β细胞功能,值得在今后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应用.

  • 初诊2型糖尿病经诺和锐治疗(短期强化)效果及对机体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

    作者:肖选华

    目的 探究初诊2型糖尿病经诺和锐治疗(短期强化)效果及对机体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 针对80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诺和锐治疗(短期强化),治疗后观察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FPG)及餐后2 h血糖(2 hPG)等指标,评价诺和锐治疗(短期强化)的效果.入选的80例患者均为该院2015年3月—2017年1月间收治.结果 经过诺和锐治疗(短期强化)后,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FPG)及餐后2 h血糖(2 hPG)等指标均出现明显改善,且和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同时患者的胰岛素分泌指数和敏感指数均出现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初诊2型糖尿病经诺和锐治疗(短期强化)效果良好,能够改善患者的血糖水平,同时该方法利于患者胰岛β细胞的敏感性提升,因此值得在临床中借鉴使用.

  • 观察Ⅰ型糖尿病(T1DM)患儿行早期胰岛素(INS)持续静脉输注加三餐前皮下注射短效INS强化治疗对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

    作者:段炼;姚淑娴;李琼芬;杨金红;杨晓媛;杨晓凤

    目的 探究早期胰岛素(INS)持续静脉输注加三餐前皮下注射短效INS强化治疗,对于I型糖尿病(T1DM)患儿胰岛 β 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 在2016年6月—2018年8月之间展开该次研究,选择对应时间段内30例I型糖尿病(T1DM)患儿展开该次研究,按照患儿治疗方式不同将其纳入对照组(早期胰岛素非持续静脉强化治疗)和观察组(早期胰岛素持续静脉输注+三餐前皮下注射短效INS强化治疗)范畴;分别治疗后观察其胰岛 β 细胞功能,并实施组间对比.结果 两组患儿在各项情况无差异,对其随机分组后实施不同治疗,经过治疗两组患儿的相关指标均出现改善,但观察组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低血糖发生率为6.66%低于对照组的20.00%,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胰岛素(INS)持续静脉输注加三餐前皮下注射短效INS强化治疗,对于I型糖尿病(T1DM)患儿胰岛 β 细胞功能的影响较好,因此该方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西格列汀治疗2型糖尿病效果及对胰岛β细胞功能影响研究

    作者:洪冠宇;吴春雪;刘加河;郑晓军

    目的 探讨西格列汀治疗2型糖尿病效果及对胰岛β细胞功能影响.方法 根据随机数字表法进行2016年1月—2018年2月90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成不同组.对照组给予甘精胰岛素皮下注射治疗,观察组则给予甘精胰岛素皮下注射联合西格列汀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糖化血红蛋白和血糖达标时间;治疗前后患者血糖的空腹状态﹑餐后状态指标﹑糖化血红蛋白﹑甘油三酯﹑总胆固醇﹑HOMA-IR;治疗前后空腹和餐后C肽﹑HOMA-β;药物不良反应率.结果 观察组2型糖尿病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糖化血红蛋白和血糖达标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糖的空腹状态﹑餐后状态指标﹑糖化血红蛋白﹑甘油三酯﹑总胆固醇﹑HOMA-IR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空腹和餐后C肽﹑HOMA-β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药物不良反应率和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甘精胰岛素皮下注射联合西格列汀治疗2型糖尿病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有效对血糖进行合理控制,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 奏响保护胰岛β细胞功能的号角——第11次全军内分泌代谢病学术大会侧记

    作者:艾新

    第11次全军内分泌代谢病学术大会于2008年7月4~6日在兰州隆重召开.本次大会的主题是"胰岛β细胞功能的基础与临床进展",来自军内外的500多位内分泌与代谢病专业的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大会.大会讨论形式包括专题讲座、继续医学教育、大会交流、正反方辩论和书面交流等,精心设置了10余场专题讲座,收录论文与摘要共120余篇,并遴选出14篇进行大会交流.

  • 甘精胰岛素和格列美脲对初诊2型糖尿病疗效的比较

    作者:汪敏;薛耀明;高方;陈毅光;李际敏;王玲

    目的 对HbA1c>9%的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进行甘精胰岛素或格列美脲联合二甲双胍的短期强化治疗,探讨两种强化方案的疗效. 方法 36例新诊断的T2DM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8例,分别使用甘精胰岛素或格列美脲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疗程12周,对其在治疗前后血糖控制情况及胰岛β细胞功能进行自身及组间比较. 结果 治疗后两组FPG、2hPG、HbA1c均显著下降(P均<0.01),HOMA-IR下降(P<0.05),HOMA-β升高(P<0.01).FPG、2hPG、HbA1c治疗前后的差值及治疗12周后早餐前后血糖差值,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甘精组血糖达标更迅速. 结论 HbA1c>9%的新诊断的T2DM患者两种短期强化方案疗效均佳,且胰岛素组降糖更显著、迅速.

  • 以餐后低血糖反应为首发症状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表现、胰岛β细胞功能和胰岛素敏感性

    作者:邓国宝;朱海清;李润生;康平;鲍智颖;叶斌主;陈泉坤

    持续高血糖是糖尿病基本生化特征之一,以餐后低血糖反应为首发症状的2型糖尿病(T2DM)临床相对少见,患者常被延误诊断和治疗.为此我们探讨了T2DM患者的临床表现、β细胞功能和胰岛素敏感性等.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短病程2型糖尿病患者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及联合双胍类或噻唑烷二酮类药物的疗效对比

    作者:王宪斌;白然;巴颖;杨郁;王浩;冯然;杜建玲;李昌臣

    目的 比较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 (CSII) 及联合二甲双胍或吡格列酮对短病程T2DM住院患者的疗效,探讨短病程T2DM强化治疗的优化方案.方法 73例的短病程T2DM住院患者随机分为CSII组(23例)、CSII联合二甲双胍(CSII+Met)组(26例)、CSII联合吡格列酮(CSII+Pio)组(24例).测定强化治疗2周前后各组患者FPG、Ins、C-P、hsC-RP及75g葡萄糖负荷后2hPG、Ins、C-P.应用稳态模型计算β细胞功能(HOMA-β) 和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同时比较三组治疗前后各指标的变化及治疗费用.结果 强化治疗后CSII+Met组、CSII+Pio组与CSII组相比HOMA-β水平显著升高(P<0.05),HOMA-IR水平显著下降(P<0.05);CSII+Met组比CSII组、CSII+Pio组血糖达标时间显著缩短、胰岛素用量及治疗费用显著下降(P<0.05).结论 CSII联合二甲双胍或联合吡格列酮较单纯CSII能更有效的改善T2DM患者的胰岛β细胞功能,减轻胰岛素抵抗;CSII联合二甲双胍能明显减少胰岛素用量和治疗费用.

  • 不同水平糖化血红蛋白的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徐国玲;袁莉;张研;唐兆生;周慜

    目的 比较不同水平HbA1c的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影响因素.方法 111例新诊断2型糖尿病(T2DM)患者按HbA1c水平分为三组,分别对血糖影响因素进行相关与回归分析.结果 低HbA1c与葡萄糖负荷后血糖、TG水平相关.中等HbA1c与FPG、负荷后血糖相关.高HbA1c仅与FPG相关.结论 不同程度糖代谢紊乱的T2DM患者的血糖影响因素不同.

  • 阿卡波糖联合调整生活方式改善糖调节受损人群腹围状况的研究

    作者:孙爱东;井庆平;李淑芬

    目的:观察阿卡波糖治疗前后对IGR人群WC的影响。方法施行饮食和运动治疗半月后,选取2 hPG>7.8 mmol/L的IGT患者46例,后在饮食运动治疗基础上再加用阿卡波糖干预治疗3个月。采用自身配对法,比较试验前后胰岛β细胞功能与WC变化。结果阿卡波糖干预前后,受试者胰岛β细胞功能得到改善,FIns和2 hIns分泌减少,早期胰岛素分泌指数(ΔI30/ΔG30)升高,BM I和WC降低(P<0.05)。多元回归分析显示,TG和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及胰岛细胞功能指数(HOMA-β)改变与WC减少相关(P<0.05)。结论阿卡波糖联合生活方式治疗能改善IGR人群胰岛β细胞功能,减少WC与腹部脂肪堆积。

  • 利拉鲁肽对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及血糖波动的影响

    作者:张洁;赵媛媛;周慧敏;董闪闪;康岩;张雪莲

    目的 观察应用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物(OADs)治疗血糖控制不佳的T2DM患者加用利拉鲁肽后,胰岛β细胞功能及血糖波动的变化. 方法 40例T2DM患者(HbA1 c>7.0%)在胰岛素联用OADs的基础上加用利拉鲁肽治疗12周,观察治疗前后血糖、HbA1c、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及血糖波动的变化. 结果 加用利拉鲁肽治疗12周后,HbA1c[(8.21±2.65)% vs(7.16±0.8)%]、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 [(3.98±0.52) vs(1.52±0.27) mmol/L]、日间血糖平均绝对差(MODD)[(1.29±0.34)vs(0.45±0.13) mmol/L]下降(P<0.05);FC-P[(1.16±0.75) vs(2.87±1.02)ng/ml]、2 hC-P[(2.28±1.23)vs(4.16±0.98) ng/ml]及HOMA-β[(3.6±0.7)vs(4.8±0.9)]升高(P<0.05). 结论 对于胰岛素联合OADs血糖控制不佳的T2DM患者,加用利拉鲁肽可有效降糖、平稳降糖,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

  • 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N末端B型脑钠肽增高/降低及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张安英;孙逊;林克莉;张传婷;朱连玲;王颜刚

    目的 探讨T2DM患者血浆N末端B型脑钠肽(NT-proBNP)水平及相关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T2DM患者81例及健康人30名(NC),按HbA1c水平将T2DM患者分为HbA1 c<9.0%组51例、HbA1c≥9.0%组30例,检测各组NT-proBNP水平及相关生化指标. 结果 与NC组比较,HbA1 c<9.0%组及HbA1c≥9.0%组NT-proBNP水平及胰岛p细胞功能指数(HOMA-p)降低,HbA1c≥9.0%组更低[(2.01±0.56) vs(1.83±0.23)vs(1.65±0.24)pg/ml,(3.91±0.18) vs(3.72±0.29)vs(3.41±0.30),P<0.01].与NC组比较,HbA1c<9.0%组及HbA1 c≥9.0%组FPG增高,HbA1c≥9.0%组更高[(5.17±0.96) vs(6.82±1.93)vs(9.17±2.69)mmol/L,P<0.01].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NT-proBNP与FPG、HbA1c、BMI、HOMA-IR呈负相关,(r=-0.281、-0.279、-0.332、-0.233,P<0.05),与HOMA-β无相关性(r=0.17,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年龄、BMI、HbA1 c是NT-proBNP的影响因素(P<0.05). 结论 NT-proBNP可能参与血糖的调节,糖尿病患者NT-proBNP水平下降,并与血糖控制水平呈负相关,且受年龄、BMI影响,NT-proBNP增高是糖尿病的保护因素.

  • 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对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相关指标的影响

    作者:翟迎九;周丽诺;方铭喜;杨燕萍;薛莉;姚蔚

    目的 探讨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对新诊断T2DM患者相关指标的影响. 方法 采用多次皮下注射(MSⅡ)和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CSⅡ)方案对64例新诊断T2DM患者进行短期强化治疗,比较治疗前后FPG、2hPG、TC、TG、LDL-C、HDL-C、FFA、C-RP、精氨酸刺激试验、胰岛素分泌指数(HOMA-β)、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的变化. 结果 治疗达标后两组FPG、2 hPG、TC、TG、LDL-C、FFA、C-RP、HOMA-IR均下降(P<0.05),HOMA-β、快速胰岛素分泌值(Ins2+4+6)增高(P<0.05),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HOMA-β、Ins2+4+6的升高与FPG、FFA下降呈正相关(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BMI是影响HOMA-β、Ins2+4+6的独立相关因素(P=0.000). 结论 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可明显改善新诊断T2DM患者的胰岛β细胞功能,减轻IR,胰岛β细胞功能的改善与糖脂代谢的改善及体重密切相关.

  • 核因子相关因子2/抗氧化反应元件通路对2型糖尿病大鼠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及其与胰岛素受体底物-2表达的关系

    作者:李程;夏纪毅;万沁

    目的 探讨核因子相关因子2(Nrf2)/抗氧化反应元件(ARE)通路对T2DM大鼠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及其与胰岛素受体底物-2(IRS-2)表达的关系.方法 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C)、糖尿病模型组(DM)及叔丁基对苯二酚干预组(DM+ tBHQ).连续干预8周,评测胰岛β细胞功能及相关检测.结果 DM+ tBHQ组胰岛β细胞功能、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浓度、Nrf2、IRS-2蛋白表达及IRS-2磷酸化程度较DM组升高;丙二醛(MDA)、TNF-α浓度较DM组降低(P=0.000).结论 激活Nrf2/ARE通路可通过上调Nrf2下游靶基因在胰岛β细胞中的表达,以减轻氧化应激和慢性炎症反应对IRS-2的进一步损伤,从而延缓胰岛β细胞功能衰退.

  •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促甲状腺激素水平与胰岛β细胞功能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张丹丹;刘芳;唐峻岭;郑泰山;陆惠娟;卢逢娣;贾伟平

    目的 探讨T2DM患者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与胰岛β细胞功能的关系. 方法 甲状腺功能正常的T2DM患者524例,根据其TSH四分位水平分为4组.稳态模型评估法比较各组间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和其他生化指标. 结果 Q4组HO-MA-β明显高于其他3组,而HbA1c、糖化血清蛋白(GA)明显低于其他3组,但4组间HOMA-I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相关分析显示,HOMA-β与BMI、△C-P及TSH等呈正相关,与HbA1c及GA呈负相关.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则表明,BMI、TSH和HbA1c是HOMA-β的独立影响因素.女性T2DM患者TSH明显高于男性,且绝经后女性TSH水平明显高于绝经前.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表明,性别是TSH的独立影响因素. 结论 血清TSH与HOMA-β相关,正常范围内高水平的血清TSH提示患者有较好的胰岛β细胞功能,且TSH存在性别差异.

  • 老龄对正常糖耐量人群血糖和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及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代喆;徐焱成;葛家璞;田晓琴

    目的:探讨老龄对糖耐量正常人群血糖和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横断面多中心整群随机抽取新疆地区居民2117名,采用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 A‐β)、早期相胰岛素分泌(AUCins/glu30 min )、总胰岛素分泌(AUCins/glu120 min )、早期相胰岛素处置指数(DI30 min )及总胰岛素处置指数(DI120 min )评估胰岛细胞功能,及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评估IS。结果(1)随年龄增长,FPG(P=0.004)和2 hPG(P<0.001)呈上升趋势,HOMA‐β(P=0.039)、AUCins/glu120 min (P=0.022)、DI120 min (P=0.023)、DI30 min (P<0.001)及AUCins/glu30 min (P=0.006)均呈降低趋势。(2)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显示,胰岛β细胞功能与低龄、高BM I水平、良好控制饮食、受教育程度高及少饮酒相关。结论随年龄增长,胰岛β细胞功能及对IR的代偿能力逐渐减弱,血糖水平轻度升高,生活方式可能对年龄相关的胰岛β细胞功能下降有影响。

  • 糖尿病前期人群的胰岛β细胞功能和胰岛素抵抗的探讨

    作者:卢艳慧;陆菊明;王淑玉;李春霖;刘力生;郑润平;田慧;王先令;杨丽娟;张育青;潘长玉

    目的 评价糖调节受损(IGR)不同组分的胰岛素抵抗(IR)和胰岛β细胞功能状况.方法 OGTT筛查北京地区无DM史中老年人群,据2003年ADA标准,分为正常糖耐量(NGT)组、空腹血糖受损(IFG)组、糖耐量减低(IGT)组、及IFG合并IGT(1FG+IGT)组,检测各组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素敏感指数(ISI-Stumvoll)、β细胞功能指数(HBCI/IR)及第一,二时相胰岛素分泌指数.结果 (1)IFG组:HOMA-IR显著高于NGT组和IGT组,ISI-Stumvoll高于IGT组(P均<0.05),HBCI/IR显著低于NGT组和IGT组(P<0.05),(2)IGT组:HOMA-IR和HBCI/IR均位于NGT组和IFG组之间,ISI-Stumvoll、第一时相和第二时相胰岛素分泌指数显著低于NGT组和IFG组(P均<0.05);(3)IFG+IGT组:HOMA-IR高于NGT组、IFG组和IGT组,ISI-StumvoU显著低于NGT组和IFG组(P均<0.05),HBCI/lR显著低于NGT组和IGT组(P均<0.05);(4)在非糖尿病人群中,随着FPG及2hPG的升高,HOMA-IR有递增趋势,ISI-Stumvoll、第一时相和第二时相胰岛素分泌指数有递减趋势(P均<0.05).结论 IFG主要是肝脏IR和基础状态时的胰岛β细胞分泌功能受损.IGT的肌肉IR较重,其糖负荷后的胰岛β细胞分泌功能受损较重.在非糖尿病人群,FPG和2hPG的升高与IR呈正相关,与胰岛β细胞功能呈负相关.

  • 不同糖调节水平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肝脏脂肪含量与胰岛β细胞功能及胰岛素抵抗的关系

    作者:文祯;姜涛;宋秀霞;康慨

    目的 观察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肝脏脂肪含量(LF)与IR及胰岛β细胞功能的关系. 方法 将286例NAFLD患者分为正常糖调节(NGR)组和IGR组,以校正CT半定量法测定LF,再根据LF分为6个亚组:NGR-1、2、3亚组及IGR-1、2、3亚组.以OGTT、胰岛素释放试验评估IR及胰岛β细胞功能,分析LF与IR及胰岛β细胞功能的关系. 结果 (1)随LF增加,NGR-2亚组△I30/△G30高于NGR-1亚组(P<0.05),NGR-3亚组稍低于NGR-2亚组(P>0.05);IGR-3亚组△I30/△G30低于IGR-1亚组(P<0.05);(2)随LF增加,NGR-2、3亚组HOMA-β均高于NGR-1亚组(P<0.05);IGR-3亚组低于IGR-1、IGR-2亚组(P<0.05).(3)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提示,LF是影响HOMA-IR强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 结论 在NGR人群中,LF增加至5.1%~9.9%时,IR增加,胰岛β细胞早相和整体分泌代偿性增高;当LF达10.0%~20.0%时,胰岛β细胞早相分泌功能可能出现减退.对IGR人群,LF增加至5.1%~9.9%时,胰岛β细胞早相分泌功能已开始降低;当LF达10.0%~20.0%时,胰岛β细胞整体分泌功能恶化.

  • 罗格列酮与胰岛素治疗对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β细胞第一时相分泌功能的影响

    作者:张研;袁莉;唐兆生

    目的 罗格列酮(RGZ)与胰岛素治疗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胰岛功能的影响. 方法 FPG>11.1mmol/L的患者随机分为胰岛素治疗(Ins)组和胰岛素+罗格列酮治疗(Ins+RGZ)组,两组年龄、病程、BMI均无统计学差异.血糖达标后再维持治疗3个月.治疗前后均作静脉糖耐量试验(IVGTT),比较两组糖代谢和胰岛功能的变化. 结果 治疗后的FPG、2hPG、HbA2c、静脉葡萄糖曲线下面积(AUC-G0~60)均显著下降,HOMA-β改善(P<0.01或P<0.05),两组问无统计学差异.两组IVGTT10min内胰岛素释放曲线下面积/60min内胰岛素释放曲线下面积(AUC-I0~16/AUC-I0~60)分别增加10%和12%(P=0.085,0.05).Ins+RGZ组I2、I5、I10及FC-P显著提高,Ins组增高无统计学意义.逐步回归分析显示,治疗后FPG和2hPG下降与负荷后胰岛素增值和血糖增值比值呈正相关(r=0.593,P=0.000;r=0.548,P=0.001),表明治疗后胰岛素处理葡萄糖能力与血糖控制程度呈正相关. 结论 罗格列酮(而不是胰岛素)能恢复第一时相胰岛素分泌.T2DM患者早期联用RGZ,有利于保护胰岛β细胞功能.

  • 不同状态的糖调节受损患者胰岛素分泌和胰岛素敏感性的差异

    作者:张丽红;向红丁;许岭翎;黎明;李乃适;聂敏;陈伟;方京徽;平凡;李伟;于淼;张化冰;回园敕

    目的 评估初发的单纯空腹血糖受损(IFG)和单纯糖耐量受损(IGT)患者的胰岛素分泌以及胰岛素敏感性(IS)特征.方法 北京市东城区既往无糖尿病史的2388名受试者行葡萄糖耐量试验,同时行胰岛素释放试验,本文纳入2244例,其中糖耐量正常(NGT)1608例,IFG 240例,IGT 243例,IFG+IGT 153例.比较各组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IS指数(Matsuda index)、β细胞功能指数(1相Stumvoll index、△I30/△G30).结果 与NGT组比较,其余三组HOMA-IR显著升高,Matsuda指数及β细胞功能指数均显著降低(P均<0.01);IFG组HOMA-IR及Matsuda指数均高于IGT组;IFG组△I30/△G30高于IGT组,而Stumvoll指数低于IGT组(P<0.01);与IFG组、IGT组比较,IFG+IGT组HOMA-IR显著升高,Matsuda指数、1相Stumvoll指数显著降低(P均<0.01).结论 糖尿病前期人群存在不同程度的胰岛素分泌缺陷和IR,IFG组肝IR较重,而IGT组肌肉IR较重.

627 条记录 4/32 页 « 12345678...313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