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SAPHO综合征MRI、99TCm-MDP骨扫描及18F-FDG PET/CT显像一例报告

    作者:宋卫国;王红波;李焱

    目的:分析SAPHO综合征的MRI、99 TCm-MDP全身骨扫描及18F-FDG PET/CT显像的影像特点及诊断价值.方法:分析经病理证实的SAPHO患者一例.以骨骼出现放射性异常浓聚灶为阳性,总结SAPHO全身骨显像特点,并将显像结果与其他影像学结果进行比较.结果:一例SA-PHO患者全身骨显像结果为阳性,上胸肋锁骨区表现为“牛头”状放射性浓聚,MRI及PET/CT所示异常部位在全身骨显像均呈阳性.结论:SAPHO综合征全身骨显像的表现:胸-肋-锁骨区双侧较对称放射性浓聚,呈“牛头征”,为此病的特征性影像改变,有助于本病的早期诊断.

  • 帕金森氏病18F-FDG、11C-CFT及11C-RAC PET/CT显像的临床价值研究

    作者:那孜木古丽·木塔尔别克;张奇洲;秦永德;李毓斌;李肖红;阿米娜·依不拉音

    目的 探讨1s F-FDG脑代谢联合11C-CFT脑多巴胺转运体(DAT)及11C-RAC脑多巴胺D2受体(D2R)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PET)应用于帕金森病(PD)病情严重程度、脑损伤部位评价以及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22例临床诊断为PD的患者和23例对照组分别进行18F-FDG、11C-CFT及11C-RAC PET显像,分析3种示踪剂显像特点;进一步根据11C-CFT PET显像特点把PD组分为轻、中、重度组,分析不同情况相对应的PD组18F-FDG及11C-RAC PET显像,进行PD脑损伤部位的评价及病情分析.结果 18 F-FDG PET示双侧基底节区放射性分布低于同侧对照组,并壳核代谢高于尾状核,而11C-CFT表现为双侧尾状核、双侧壳核前、中、后部放射性分布低于同侧对照组;11C-RAC PET示双侧壳核中、后部放射性分布高于同侧对照组;根据11C-CFT PET显像特点分为轻、中度的PD组在18 F-FDG PET示双侧尾状核、单侧壳核前部、双侧壳核中部、单侧壳核后部放射性分布低于对照组,重度PD组仅双侧尾状核放射性分布低于对照组;根据11C-CFT PET显像特点分为轻、中、重度的PD组在11C-RAC PET示双侧壳核中、后部放射性分布高于对照组.结论 18F-FDG、11C-CFT、11C-RAC PET显像联合检查有助于PD的病情分析、脑损伤部位评价以及诊断.

  • 18F-FDG PET/CT显像对淋巴瘤的诊断及疗效观察

    作者:王瑜;杨小丰;张云;曹务成;任蓉;艾娜;柴黎明

    目的:探讨18F-脱氧葡萄糖(FDG)PET/CT显像对淋巴瘤的诊断及疗效评价.方法:71例疑似淋巴瘤的患者行18F-FDG PET/CT显像及病理学检查以评析18F-FDG PET/CT显像对淋巴瘤的诊断价值.其中22例淋巴瘤患者在治疗后3~6个月行第二次PET/CT显像,前后两次PET/CT显像均勾画感兴趣区域(SOI区)2~3个,测定其SUV值,取其平均值(SUVmax>2.5为阈值).对比治疗前后同一SOI区SUV值的改变,以评价其疗效.结果:71例疑似淋巴瘤患者中,病理学检查阳性者58例,PET/CT显像阳性者59例,两者一致阳性数为58例,两者一致的阴性数为11例.18例患者治疗后,第二次PET/CT显像示大部分原高代谢的区域恢复正常,残留的区域SUV值较前减小,2例治疗后第二次PET/CT检查,高代谢区域已经完全恢复正常,考虑肿瘤被抑制.2例治疗后,复查PET/CT无改变,予以调整治疗方案.3例在治疗后二年随访PET/CT示肿瘤复发.结论18F-FDG PET/CT显像对淋巴瘤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98.3%(58/59),91.7%(11/12).治疗前后SUV值的改变有统计学意义(t=3.73,P=0.001).故可以认为SUV值结合CT结构形态的观察对淋巴瘤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价值.同时治疗前后SUV值的改变可作为疗效观察,随访以及判断预后的一个可靠、敏感的指标.

  • 18F-FDG PET/CT显像在肺癌诊断中的初步应用

    作者:张云;王瑜;杨小丰;曹务成;张玉珂

    目的:探讨18F-脱氧葡萄糖(FDG)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与CT断层扫描融合显像(PET/CT)对肺癌诊断的价值.方法:初诊患者49例,皆经病理组织学证实为肺癌,所有患者均行18F-FDGPET/CT.显像,并进行PET/CT融合图像、PET图像和CT图像帧对帧对比分析.结果:1.49例肺癌患者,肺癌病灶PET/CT.检出灵敏度100%,表现为结节状或团块状病灶,病灶直径介于0.8~8.2 cm,标准摄取值(SUV)为7.03±3.93.PET所见高代谢病灶与CT所见占位性病变位置及形态基本匹配.PET/CT在病灶定性、定位及在区分肺癌与肺不张面优于单纯PET和CT.2.在转移灶的检出方面,PET/CT优于单纯PET和CT,灵敏度分别为95.4%、90.9%、72.7%.PET和CT对病灶的检出有互补性,PET在小淋巴结转移灶、骨转移检出及定性方而优于CT,而CT对肺内小转移灶检出优于PET.结论:PET/CT显像在肺癌诊断方面优于单纯CT或单纯PET.

  • 18F-FDG及18F-FLT PET/CT3D显像在肺单发结节诊断应用

    作者:徐小煌

    目的:探讨18F-FDG及18F-FLT PET/CT 3D显像在肺单发结节诊断应用.方法:采用PET/CT仪(Discovery ST型)、医用回旋加速器(MINhrace)和自动化学合成系统(TracerLab FX.FN),均为美国GE公司生产.18F-FDG及18F-FLT的注射剂量均为按患者体质量3.7 MBq/kg,注射后60 min行常规显像.采用8排螺旋CT,统一使用120~140 kV,100~250 mAs,0.8 sec旋转速度,1.25mm层厚进行采集,并使用Smart mAs技术尽量降低患者的辐射剂量;PET部分为BGO晶体,轴向视野15.7cm;3D方式采集,1.5 min/床位;FORE迭代方式进行图像重建,断层分辨率为4 mmFWHM.显像结束后,以傅里叶重建(FORE)迭代方式重建图像,并对2次采集分别进行衰减校正.由两名有经验核医学科医师通过双盲和集中阅片方式对图像结果进行判读.阅片过程中,利用感兴趣区(ROI)技术测定病灶的大标准摄取(SUVmax),18F-FDG-max≥2.5,18F-FLTmax≥2.0为阳性,病理结果做为诊断金标准.结果:3D方式采集35人,其中良性病人为25人,恶性肿瘤为10人(其中腺癌5人,非小细胞肺癌3人,鳞癌1人,转移癌1人).良性FDGmax3.0±1.78,FLTmax1.68±0.95;恶性FDGmax8.0±3.6,FLTmax3.74±1.75;肺癌组和良性病变组18F-FDGmax与18F-FLTmax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D扫描可准确对肺部单发结节定性、定位;3D扫描时间更快,具有更好经济及社会效益;18F-FDG及18F-FLT联合显像对于肺单发结节具有更高诊断价值.

  • 18氟-氟代脱氧葡萄糖PET/CT检查判断结直肠癌术后预后的临床价值

    作者:丁重阳;李天女;郭喆;孙晋;倪燕

    目的 探讨18氟-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DG) PET/CT检查判断结直肠癌术后预后的临床价值.方法 采用回顾性横断面研究方法.收集2007年3月至2015年10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80例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80例患者术前均行18 F-FDG PET/CT检查.完善术前相关检查后,遵循患者及家属意愿行手术治疗,依据患者具体情况施行术后辅助化疗.观察指标:(1)术前影像学检查结果.(2)治疗和随访情况.(3)预后因素分析.采用门诊及电话方式进行随访,术后第1年每3个月1次,第2年每半年1次,以后每年1次.随访内容包括肿瘤复发、进展和患者生存情况.无瘤生存时间为术后第1天至首次发现肿瘤复发、进展,患者死亡或随访截止.总生存时间为术后第1天至患者死亡或随访截止.随访时间截至2016年5月.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Qn)和M(范围)表示.以无瘤生存作为阳性事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获得大标准摄取值(SUVmax)、平均标准摄取值(SUVmean)、代谢体积(MTV)及病灶糖酵解总量(TLG)的佳界值点,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UC)值.如果ROC曲线下面积较小,则以中位数为界值点.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单因素分析采用Log-rank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结果 (1)术前影像学检查结果:结直肠癌患者PET/CT检查均表现为肠壁局限性增厚,肠腔狭窄,部分病灶周围脂肪间隙模糊,可见肿大淋巴结,18 F-FDG代谢异常增高.80例患者结直肠癌原发灶SUV max、SUV mean、MTV、TLG分别为11.83 (4.26,35.42)、7.06(2.38,20.92)、20.47 cm3(1.29 cm3,161.50 cm3)、138.58(14.17,857.89).ROC曲线分析显示:SUVmax的AUC=0.453[95%可信区间(CI):0.307~0.600,P>0.05];SUVmean的AUC=0.448(95% CI:0.303~0.594,P>0.05);MTV的AUC =0.815(95% CI:0.717 ~0.913,P <0.05);TLG的AUC=0.749 (95% CI:0.635~0.863,P<0.05).由于SUV max、SUVmean的AUC较小,不能通过ROC曲线分析获得界值点,因此,以其中位数SUVmax=11.83、SUV mean=7.06作为分组的界值点.MTV界值点为18.79 cm3(灵敏度为86.2%,特异度为68.3%);TLG界值点为142.05(灵敏度为75.9%,特异度为70.7%).(2)治疗和随访情况:80例患者中,13例发生肝脏转移行结直肠癌根治联合肝转移癌切除术,67例行单纯结直肠癌根治术.62例患者行术后化疗,其中45例患者的化疗方案以卡培他滨为主,17例化疗方案以氟尿嘧啶为主.80例患者均获得随访,中位随访时间为41.8个月(6.5 ~109.1个月).随访期间,29例患者肿瘤复发、进展,19例患者死亡.80例患者中位无瘤生存时间为19.5个月(2.0 ~109.1个月),1、3、5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73.7%、36.3%、18.8%;中位总生存时间为31.8个月(3.3 ~ 109.1个月),1、3、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76.3%、37.5%、20.0%.(3)预后因素分析: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部位、N分期、M分期、临床分期、术后化疗、MTV及TLG是结直肠癌患者术后无瘤生存率的影响因素(HR=3.469,5.325,5.295,8.605,2.630,7.388,5.155,95% CI:1.522 ~7.906,2.256 ~ 12.568,2.405 ~ 11.657,2.969~ 24.937,1.063 ~6.504,2.550~ 21.403,2.178 ~ 12.204,P<0.05).肿瘤部位、分化程度、N分期、M分期、临床分期、MTV及TLG是结直肠癌患者术后总生存率的影响因素(HR=2.697,2.814,3.083,2.916,4.193,5.450,4.876,95% CI:1.011~7.197,1.121 ~7.062,1.166~8.149,1.140 ~7.454,1.386~12.678,1.581 ~ 18.786,1.727 ~ 13.766,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临床分期为Ⅲ~Ⅳ期及TLG≥142.05是影响结直肠癌患者术后无瘤生存率的独立危险因素(HR=9.879,3.569,95% Cl:1.854 ~22.836,1.127 ~ 11.306,P <0.05).M1期、临床分期为Ⅲ~Ⅳ期及TLG≥142.05是影响结直肠癌患者术后总生存率的独立危险因素(HR=4.522,9.315,10.120,95%CI:1.223 ~ 16.717,1.338 ~ 24.864,2.385~12.947,P<0.05).结论 18F-FDG PET/CT检查指标TLG是影响结直肠癌患者术后无瘤生存率及总生存率的独立预后因子,对结直肠癌患者术后预后判断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食管癌18氟-氟代脱氧葡萄糖PET/CT检查特征

    作者:王玉涛;汪建华;张建;孙高峰;程超;王涛;杨剑;潘桂霞;邓生德

    目的 总结食管癌18氟-氟代脱氧葡萄糖(18 F-FDG) PET/CT检查影像学特征,以及代谢参数与分期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收治的53例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行全身18 F-FDG PET/CT检查.分析PET/CT检查图像特征,并以SUV 2.5为阈值,获得食管原发病灶的大标准摄取值(SUVmax)、平均标准摄取值(SUVavg)、肿瘤代谢体积(MTV)、大直径,计算病灶糖酵解总量(TLG);同时测量转移区域淋巴结和远处转移癌的SUVmax.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中位数M(Q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检验.结果 (1)肿瘤部位和体积:肿瘤位于食管颈段1例,胸上段16例,胸中段18例,胸下段13例,同时位于胸上段+胸中段2例,胸中段+胸下段3例.肿瘤体积:1.6 cm× 1.2 cm×2.2cm~6.5 cm×7.0cm×7.2 cm.肿瘤大直径为(6.1 ±2.1)cm(2.5 ~11.2 cm).(2)PET/CT检查表现:食管原发病灶:96.2% (51/53)的患者食管局限性18 F-FDG摄取值增高,伴管壁增厚;病灶与正常食管壁分界不清;病变段管腔狭窄.3.8% (2/53)的患者食管局部结节样18 F-FDG摄取值增高,CT检查图像示管壁未见增厚.邻近结构:24.5% (13/53)的患者肿瘤侵犯周围组织器官.受侵犯组织器官18F-FDG摄取值增高,与食管原发病灶分界不清.区域淋巴结:77.4% (41/53)的患者发生区域淋巴结转移.转移淋巴结1s F-FDG摄取值增高.远处转移:26.4%(14/53)的患者发生远处转移,主要位于肝和肺.转移癌18 F-FDG摄取值增高.(3)PET/CT检查代谢参数值:53例食管原发灶:肿瘤SUVmax为16.3 ±6.2(4.9~30.9),SUVavg为6.0 ±1.7(3.3 ~10.4),MTV为18.14 cm3 (7.74 cm3 ,28.89 cm3) ,TLG为105.37 g(42.85 g,205.62 g).转移区域淋巴结:SUVmax为10.5 ±5.6(2.7 ~21.9).远处转移癌:SUVmax为13.0±7.1(5.8 ~23.5).(4)不同N、M分期的肿瘤代谢参数比较:N1 ~3期、N0期食管原发病灶的SUVmax分别为16.7±5.9、15.1 ±7.4,MTV分别为20.92 cm3(12.65 cm3,35.73 cm3)、6.88 cm3 (4.40 cm3,21.53 cm3),TLG分别为132.87 g(65.49 g,226.67 g)、35.45 g(17.53 g,124.23 g).N1~3期与N0期食管原发病灶的SUVmax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785,P>0.05).N1 ~3期食管原发病灶的MTV、TLG高于N0期,两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2.657,-2.614,P<0.05).M1期、M0期食管原发病灶的SUVmax分别为16.9±7.4、16.1 ±5.8,MTV分别为16.14 cm3 (8.33 cm3,26.69 cm3)、20.08 cm3 (7.50 cm3,31.34 cm3),TLG分别为97.77 g(51.15 g,153.50 g)、106.01 g(40.16 g,214.55 g).M0期和M1期食管原发病灶的SUVmax、MTV、TLG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387,Z=-0.282,-0.383,P>0.05).结论 食管癌18F-FDG PET/CT检查主要表现为食管局限性18F-FDG摄取值增高伴管壁增厚,常见于胸中段,且不同N分期的食管原发病灶,MTV、TLG不同.PET/CT检查对显示食管原发病灶和转移癌具有一定临床价值.

  • 18氟-氟代脱氧葡萄糖PET/CT检查预测肝细胞癌微血管侵犯的价值

    作者:王玉涛;左长京;张建;贾国荣;贾宁阳;孙高峰;丁前江;汪建华

    目的 探讨18氟-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DG)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术(PET/CT)检查预测肝细胞癌(HCC)微血管侵犯(MVI)的临床价值.方法 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7年10月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32例)和全景医学影像诊断中心(19例)行18F-FDG PET/CT检查的51例HCC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51例患者中,21例经术后病理学检查证实有MVI设为MVI阳性组,30例无MVI设为MVI阴性组.患者均行18F-FDG PET/CT检查,影像学医师阅片进行视觉观察和半定量分析;完善检查后行手术治疗.观察指标:(1)18F-FDG PET/CT检查结果.(2)影响HCC MVI的多因素分析及其诊断价值.(3)治疗及随访情况.采用门诊或电话方式进行术后随访,了解患者生存情况.随访时间截至2017年11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Q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秩和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将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纳入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采用Backward(LR)的筛选变量的方法,纳入标准为0.05,排除标准为0.10.以MVI为诊断标准,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变量的诊断价值.结果 (1) 18F-FDG PET/CT检查结果:51例HCC患者中,肿瘤位于肝右叶37例,肝左叶12例,肝尾状叶2例.51例患者CT检查HCC均表现为肝脏内低密度或稍低密度影,多呈类圆形,部分较大病灶呈不规则团块状,瘤-肝界限较清晰,肿瘤内坏死呈斑片状、不规则状的更低密度区,部分肿瘤周围伴有子灶.51例患者中,PET检查显像阳性34例,PET显影阴性17例,坏死区呈摄取缺损,缺损区多位于肿瘤中央;全身其他部位未见18 F-FDG摄取异常增高灶.51例患者的肿瘤长径为(6±3)cm,大标准摄取值(SUVmax)、肿瘤SUVmax与正常肝组织SUVmax的比值分别为6.38±4.91、2.42±1.93.40例患者的平均标准摄取值、肿瘤代谢体积、糖酵解总量分别为4.30±2.46、43.82 cm3(8.97 cm3,219.13 cm3)、165.73(28.26,794.50),其余11例由于病灶代谢较低软件无法对其进行自动容积分割.51例患者中21例行延迟显像,延迟SUVmax、滞留指数分别为7.22±6.26、19.66%(-7.10%,50.84%).MVI阳性组患者PET检查显像阳性、阴性分别为18、3例,MVI阴性组分别为16、14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829,P<0.05).MVI阳性组和MVI阴性组患者肿瘤长径分别为(7.7±2.9)cm和(5.2±3.1)cm,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30,P<0.05).(2)影响HCC MVI的多因素分析及其诊断价值: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长径是影响HCC患者MVI的独立因素[优势比(OR)=1.276,95%可信区间:1.028~1.585,P<0.05].以MVI为诊断标准,肿瘤长径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23,以4.55 cm为临界值,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0.5%和50.0%,Youden指数为0.405.(3)治疗及随访:51例HCC患者均行肿瘤切除术治疗.22例患者获得随访,中位随访时间为25个月(12~ 46个月).22例患者术后1、2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81.8%(18/22)、63.6%(14/22),术后1、2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59.1%(13/22)、45.5% (10/22).结论 HCC伴有MVI患者18F-FDG PET/CT检查中PET检查显像阳性率高于不伴MVI患者,肿瘤长径是预测HCC MVI的独立影响因素,在预测HCC MVI中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 18氟-氟代脱氧葡萄糖PET/CT检查判断胰腺癌预后的临床价值

    作者:丁重阳;郭喆;孙晋;李洋洋;李天女

    目的 探讨18氟-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DG) PET/CT检查判断胰腺癌预后的临床价值.方法 采用回顾性横断面研究方法.收集2009年2月至2015年11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04例胰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患者治疗前均行18F-FDG PET/CT检查,计算原发病灶的大标准摄取值(SUVmax)、代谢体积(MTV)及病灶糖酵解总量(TLG);完善相关检查后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行化疗、手术治疗或综合治疗.观察指标:(1)治疗前影像学检查结果.(2)治疗和随访情况.(3)影响胰腺癌患者的预后因素分析.采用门诊及电话方式进行随访,了解患者生存情况,随访时间截至2016年6月.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范围)表示.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生存分析采用Log-rank检验.单因素分析采用Log-rank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结果 (1)治疗前影像学检查结果:104例患者18F-FDG PET/CT检查均显示胰腺稍低密度影,边界不清晰,18F-FDG代谢不同程度增高,增强CT检查则表现为轻度强化,强化后为低密度,部分病灶包绕邻近血管,可与周围肿大淋巴结融合.淋巴结转移、肝转移、肾上腺转移及骨转移均表现为18F-FDG高代谢;75个肺转移病灶中,23个病灶表现为18F-FDG高代谢,52个病灶18F-FDG代谢不高.104例患者胰腺癌原发灶SUVmax、MTV、TLG分别为7.41(2.00~31.65)、14.86 cm3(2.17~79.65 cm3)、66.34(5.31~598.22).(2)治疗及随访情况:104例患者中,12例行单纯手术治疗,13例行手术+化疗治疗,53例行单纯化疗,26例行放化疗.104例患者均获得随访,中位随访时间为26.0个月(7.0~88.0个月).104例胰腺癌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为7.1个月(1.0~42.7个月),6个月及1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52%、26%.进一步分析结果显示:51例胰头癌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为6.5个月(1.4~39.6个月),6个月及1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49%、27%.53例胰体尾癌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为7.2个月(1.0~42.7个月),6个月及1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54%、30%.(3)胰腺癌总体预后因素分析: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CA19-9、肿瘤大径、淋巴结转移、肝转移、远端转移、临床分期、手术、化疗、综合治疗、SUVmax、MTV及TLG是影响胰腺癌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HR=1.603,1.657,2.017,1.873,2.668,1.822,2.157,2.054,2.154,3.208,1.596,2.096,3.411,95%可信区间:1.029 ~2.499,1.045~2.626,1.305 ~3.115,1.181 ~2.971,1.735~4.101,1.453 ~2.285,1.257 ~ 3.703,1.245 ~3.387,1.399 ~3.317,2.047 ~ 5.028,1.052 ~2.421,1.372~3.201,2.181~5.335,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远端转移、化疗、综合治疗及TLG≥66.34是影响胰腺癌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HR=1.906,2.966,2.946,2.053,95%可信区间:1.201~3.022,1.775~4.956,1.753~4.951,1.104~3.820,P<0.05).(4)胰头癌预后因素分析: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大径、大血管侵犯、肝转移、远端转移、临床分期、手术、化疗、综合治疗、SUVmax、MTV及TLG是影响胰头癌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HR=2.282,2.320,4.125,5.753,6.155,2.841,4.144,3.131,2.229,2.064,5.380,95%可信区间:1.231 ~4.230,1.098~4.903,1.993 ~8.539,2.682 ~ 12.341,1.850 ~ 20.483,1.362~5.926,2.106~8.154,1.545 ~6.345,1.202~4.132,1.121 ~3.803,2.630 ~ 11.004,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化疗及TLG≥66.66是影响胰头癌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HR=7.953,2.824,95%可信区间:3.110~20.338,1.005~7.932,P<0.05).(5)胰体尾癌预后因素分析:单因素生分析结果显示:肝转移、远端转移、手术、综合治疗、MTV及TLG是影响胰体尾癌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HR=2.083,2.501,3.464,2.295,2.231,3.572,95%可信区间:1.157 ~ 3.784,1.363~4.590,1.441 ~8.329,1.158~4.546,1.166~4.268,1.901~6.711,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远端转移、MTV≥15.70 cm3及TLG≥62.75是影响胰体尾癌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HR=1.700,2.096,4.047,95%可信区间:1.080~2.675,1.065 ~4.126,2.072~7.906,P<0.05).结论 18F-FDG PET/CT检查指标TLG≥66.34、≥66.66、≥62.75分别是影响胰腺癌、胰头癌及胰体尾癌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MTV≥15.70 cm3是影响胰体尾癌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对胰腺癌患者预后判断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重复超声内镜穿刺在胰腺囊实性病变诊断中的价值

    作者:孟茜茜;朱建伟;辛磊;林寒;侯晓佳;田波;王洛伟

    目的对临床怀疑胰腺癌而首次超声内镜下细针穿刺( EUS-FNA)诊断不明确的患者,重复行EUS-FNA细胞学检查和18F-氟脱氧葡萄糖(18F-FDG)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PET)-CT扫描检查对胰腺癌诊断的对比研究。方法收集首次EUS-FNA结果不明确重复EUS-FNA和PET-CT的患者,进行配比分析。结果重复EUS-FNA的准确率为80%,敏感性为72.7%,特异性为100%,阳性预测值为100%,阴性预测值为57.1%;PET-CT检查的准确率为75%,敏感性为66.7%,特异性为83.3%,阳性预测值为80%,阴性预测值为71.4%。结论临床怀疑胰腺癌而首次EUS-FNA结果不明确时,重复EUS-FNA和PET-CT都是可行的方法,重复EUS-FNA略优于PET-CT检查。

  • 18F-FDG PET/CT在妇科恶性肿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邓凯;董桂青;张成琪;王广丽;刘庆伟;宋吉清

    目的:探讨18F-FDGPET/CT在妇科恶性肿瘤诊断及随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3例妇科恶性肿瘤患者(17例原发肿瘤、16例术后可疑复发或转移)行18F-FDGPET/CT显像,与常规影像学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17例原发肿瘤患者中,PET/CT和常规影像学对原发病灶的诊断无统计学差异;两种方法对淋巴结转移的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5.7%vs28.6%,100%vs100%,94.1%vs70.6%,100%vs100%和90.9%vs66.7%,两者比较敏感性有统计学差异;对转移淋巴结数目的诊断准确性分别为92.3%,46.2%,两者比较有统计学差异。16例可疑复发或转移患者中,PET/CT及常规影像学对病例数的诊断无统计学差异,对病灶数目的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6.9%vs48.7%,77.8%vs66.7%,77.1%vs52.1%,93.8%vs86.4%及43.8%vs23.1%,两者比较敏感性、准确性有统计学差异。结论:18F-FDGPET/CT作为一种有效的无创性影像学诊断方法,在妇科恶性肿瘤的诊断及随访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 PET显像在阿尔茨海默病(AD)诊断与研究中的应用

    作者:李德鹏;马云川;刘力

    随着我国人口老年化的加快,老年性痴呆(AD)发病率呈逐年升高的趋势,AD严重危害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引起了医学界和社会各界的重视,对AD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本文论述了AD的病因、病理与诊断现状,PET在AD诊断中的应用,尤其是对PET在AD早期诊断中作用及其进展做了详细论述,并对PET在AD诊断中的发展进行了展望.PET作为代谢显像,已成为帮助AD诊断和鉴别诊断的重要辅助手段.随着反映代谢的不同种类显像剂的开发和定量分析方法的改进,PET必将为AD早期诊断,提高患者生存率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 18F-FDG PET/CT双时相显像在胰腺病变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作者:余仲飞;杨剑;张建;吴仪仪;冯菲;左长京;崔斌;高明军;邱爽

    目的 探讨18F-FDG PET/CT双时相(早期、延迟显像)在胰腺病变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治疗前在我院行PET/CT检查的胰腺病例,共入选病例68例,其中男43例,女25例,恶性病变48例,良性20例.记录胰腺病灶的大小、SUVmax早期、SUVmax延迟,计算滞留率(RI),并以病理及临床影像随访结果作为金标准,绘制ROC曲线寻找诊断胰腺恶变的SUVmax、RI临界值,计算诊断胰腺恶性病变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率.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绘制ROC曲线,并使用约登指数大的原则寻找鉴别胰腺良恶性病变佳SUVmax及RI诊断界值.分别计算其诊断胰腺癌恶性病变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率,良恶性组之间SUVmax及RI的差异性采用非参数Mann-Whitney U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良性病变组SUVmax早期平均5.06(范围1.10~29.10),恶性病变组SUVmax延迟平均7.80(范围1.60~ 17.60).良恶性组SUVmax早期之间有显著差异(Mann-Whitney U=760.500,P=0.001).SUVmax早期诊断胰腺恶性病变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92;以SUVmax=5.65为临界值诊断胰腺恶性病变的灵敏度为81.3%,特异度为80%.恶性组肿瘤直径平均(3.03士1.27)cm,肿瘤直径与SUVmax之间无显著相关性(P=0.383).良性组RI平均为8.6%(-28.0%~50.0%),恶性组RI平均为25.4%(-7.4%~96.4%).良、恶性病变组之间RI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ann-Whitney U=540.000,P=0.017).以SUVmax早期≥5.65且RI≥17.1%可以提高诊断胰腺恶性病变的特异性,但并不能提高诊断的敏感性.结论 18F-FDG PET/CT的SUVmax早期在胰腺恶性病变诊断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合RI可以进一步提高诊断胰腺恶性肿瘤的特异性,但仅以PET显像作为诊断标准仍具有假阴性和假阳性,临床工作中需要结合病史及多种影像资料进行综合诊断才能获得更准确的结果.

  • 18F-FDG PET显像与EEG对颞叶癫痫病灶定位诊断比较

    作者:赵春雷;陈自谦;刘耀;钱根年;杨忠东;王楷堂;李铭山

    目的 通过对62例难治性癫痫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对18F-FDG PET显像与脑电图(EEG)在颞叶癫痫致痫灶定位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62例临床确诊颞叶癫痫并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所有患者均进行发作间期PET/CT脑显像检查和长程或视频EEG检查,细致分析图像,并将所得检查结果与术后病理进行比较,利用统计学方法对二者的诊断准确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18F-FDG PET显像准确定位42例患者病灶位置,头皮EEG准确定位致痫灶30例,准确率分别为67.74%及48.39%,PET对癫痫的检出阳性率较头皮EEG高,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8F-FDG PET显像结果表现较多样,影像分析应细致、审慎.结论 发作间期PET/CT脑显像检查定位优于长程或视频EEG检查,但因其价格较昂贵,所以可首选EEG定位,EEG定位困难时才选择PET显像定位.

  • 磁共振波谱和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对颞叶致痫灶定位价值的比较

    作者:刘耀;赵春雷;钟群;倪萍;马明;陈自谦;李华灿

    目的 对比研究高场强MRS和18F-FDG PET/CT脑代谢显像对颞叶致痫灶定位的价值.方法 62例资料完整的颞叶癫痫(TLE)患者行常规MRI、1H-MRS及18F-FDG PET/CT检查,定位结果与颅内电极脑电图及术后病理对照,行Kappa一致性检验,对比评价常规MRI、1H-MRS、18F-FDG PET/CT及三者联合使用对TLE致痫灶定位的诊断价值.结果 (1)常规MRI、1H-MRS及18F-FDG PET/CT脑显像对TLE致痫灶的定位结果与颅内电极EEG及术后病理的一致性检验Kappa值分别为0.371、0.748、0.631,当NAA/(Cho+Cr)为0.66时,1H-MRS对海马硬化的诊断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准确性分别为95%、76%、91%、87%及89%,与常规MRI扫描(69%、70%、79%、57%、69%)和18F-FDG PET/CT脑显像(95%、83%、93%、88%、92%)比较,MRS和18F-FDG PET/CT脑显像对TLE致痫灶定位具有较好的价值;(2)常规MRI、1H-MRS及18F-FDG PET/CT脑显像三者联合时,诊断结果与颅内电极EEG及术后病理的一致性检验Kappa值为0.871,其对TLE致痫灶定位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准确性分别为98%、88%、96%、93%及95%.结论 (1)高场强MRS和18F-FDG PET/CT脑显像对TLE致痫灶定位诊断具有较高的价值;(2)多种检查方法联合使用可以提高TLE致痫灶定位诊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 PET/CT多种示踪剂显像在肝细胞癌诊断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刘东锋

    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是发展中国家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死亡率高,在所有恶性肿瘤中其死亡率位居世界第三位[1].肝癌是中国较为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每年约有14万人死于该病.中国大部分HCC由慢性乙型肝炎引起,往往合并有肝硬化,统计约占80%[2].HCC早期无明显症状,一旦出现症状提示肿瘤已较大,发现时多为中晚期,失去治疗佳时机,因此,早期诊断尤为重要.2013 NCCN指南中推荐用于HCC诊断的影像诊断技术主要有US、CT及MRI动态增强扫描三种方法,其他还包括经动脉造影、PET/CT等技术.超声检查方便、快捷、易操作,但对HCC定性诊断较为困难[3口],CT及MRI动态增强扫描是目前诊断HCC首选方法,但由于受到检查条件限制,无法对肿瘤全身侵袭情况及生物学活性进行有效的评估与判断4-5].PET/CT作为一种全身性检查,有利于转移灶的检出[6],它实现了同机图像融合,将功能、代谢和解剖结构重合一起显示,更有利于理解和把握人体内生物学信息,有助于病灶部位、形态、相邻关系及生物特征等的同步表达[7].

  • SUV在诊断肺占位性病变中的价值及影响因素

    作者:刘靖;孔令山;谢明萱;崔斌;潘桂霞

    目的评价18F-脱氧葡萄糖(FDG)PET显像标准摄取值(SUV)在诊断肺部占位性病变中的价值,探讨可能影响SUV的因素.方法将CT或MRI发现肺部占位的48例患者及20例正常人行18F-FDG PET显像,用感兴趣区法测定每个病灶SUV,对照病理结果评价SUV诊断肺部占位性病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并对可能影响SUV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48例患者中,共有病灶68处.结合临床病史应用SUV进行诊断,灵敏度为93.6%,特异性为77.1%;腺、鳞癌间SUV差异无显著性,SUV与病灶的大小呈正相关.结论18F-FDG PET显像SUV对肺部占位性病变具有重要诊断价值,SUV与病灶大小具有相关关系.

  • 18F-FDG PET显像在判断胃癌分期和术后随访中的价值

    作者:孔令山;周颖奇;潘文舟;尚玉琨;张致峰;谢明萱;王少雁;崔斌

    目的评价18F- FDG PET显像在判断胃癌术前分期和术后随访中的作用.方法 30例胃癌患者,男25例,女5例;年龄32~80岁,PET共检查35人次.其中有3人2次、1人3次行PET显像检查.结果 (1)8例术前经胃镜及病理证实的胃癌患者,在PET显像中有4例胃区发现3~6.8cm2(SUV 2.9~6.6)高代谢浓聚影,其中1例伴全身多处转移;另4例胃区未见异常,1例合并肝内多发的高代谢热区(SUVmax=7.6),1例右上肺1.5cm×2.0cm良性结节影(SUVmax= 2.1).(2)22例胃癌术后患者中8例未见异常高代谢区;14例分别伴有肺、肝、胰及腹腔淋巴结等多处脏器转移.结论 18F- FDG PET显像是判断胃癌术前分期和术后随访中的有效方法.

  • 18F-FDG PET显像在恶性淋巴瘤诊治中的应用

    作者:谢明萱;孔令山

    近十几年来18F- FDG PET显像的临床应用得到了迅速发展,在恶性淋巴瘤诊治中的应用逐渐上升,对肿瘤分期及疗效评价等方面的研究也日趋热门.研究发现18F-FDG PET对于肺门及纵隔淋巴结转移检出灵敏度96%,特异性94%,阳性预测值90%,阴性预测值98%,使用18F-FDG PET对恶性淋巴瘤进行分期、疗效评价比传统的显像技术具有更好的准确性.

  • 不同剂量18 F-FDG对符合线路探测图像质量的影响

    作者:许长德;陈绍亮;石洪成;刘文官;姚之丰

    目的探讨符合线路显像时18F-FDG剂量对重建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将Phantom模型内分别灌注比活度为49.3、24.3、12.3、6.16、3.08、1.54、0.74、0.385MBq/kg 18 F-FDG水溶液,利用Marconi IRIX三探头符合线路SPECT仪进行采集.采集光子峰(511KeV)和康普顿散射峰(300KeV),能窗30%.图像重建采取迭代法,后滤波:低通,陡度因子2.0,截止频率0.30.从重建横断图像上选取同一层面进行半定量分析;计算冷区与本底比值.同时比较在有、无BEACON衰减校正时的差异.结果 18F-FDG剂量为12.3、6.16、3.08MBq/kg图像较好,对比度和分辨率也较好,而49.3、24.3MBq/kg由于非符合计数太多造成背景模糊,图像不清,1.54、0.74、0.835MBq/kg本底噪声非常高,信息量较低,严重影响分辨率和均匀性.BEACON衰减校正后图像均匀性、分辨率提高.结论 Marconi IRIX三探头SPECT仪进行Phantom模型符合线路显像时18F-FDG显像的佳剂量范围是12.3~3.08MBq/kg.进行衰减校正是必要的,衰减校正后的图像分辨率、均匀性比未校正时要好.

904 条记录 45/46 页 « 12...383940414243444546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