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引藻,春节保健新气息

    作者:张玉珍;蔡东联

    引藻是类似椭圆形的单细胞生物,和人类的红血球差不多大小,属引藻纲淡水产藻类一种.引藻体虽然微小,但营养和功效全面,被人们广泛应用于日常饮食保健.

  • 引藻给春节带来新气息

    作者:张玉珍;蔡东联

    引藻可以改善春节的干燥引藻是类似椭圆形的单细胞生物,和人类的红血球差不多大小,属引藻纲淡水产藻类一种,直径只有2微米,用600倍的显微镜才能看清楚.引藻体虽然微小,若以适当的培养条件,加以培养,增殖率很高,又含有多量的高蛋白质和全面的必需氨基酸.

  • 负球差人工晶状体在屈光手术后白内障患者手术中的应用

    作者:买尔哈巴·玉素甫;樊帆;罗怡

    高度近视眼患者行角膜屈光矫正术后其角膜形态改变,曲率和像差均较正常角膜发生了变化.该类患者按照传统方法计算人工晶状体(intraocular lens,IOL)度数易产生屈光预测误差.屈光术后角膜正球差增加,亦明显影响患者的视觉质量.针对上述问题,目前已有一系列以降低预测偏差为目的的IOL度数计算方法,以期获得更为准确的IOL度数预测值.此外,白内障术前根据角膜球差选择个体化的负球差IOL,能够降低全眼球差,减少患者夜间视力下降、眩光等视觉不适症状,进一步提高患者的视觉和生活质量.

  • 学龄儿童角膜非球面特性及相关因素研究

    作者:李琦;王军;李嘉

    目的 了解学龄儿童角膜非球面光学特性及其相关因素.设计 横断面研究.研究对象 对北京市昌平区7所小学、初中、高中进行整群抽样,随机抽取学龄儿童(7~16岁)950名.年龄为(10.87±2.58)岁.方法 采用Aladdin眼前节生物测量仪对儿童进行角膜Q值及眼部生物学测量,观察Q值的分布特征及其与眼部参数(眼轴、眼压、角膜曲率、球差等)和全身参数(年龄、性别、身高、体重)的相关性.主要指标 角膜Q值、球差、慧差、角膜曲率、眼轴、眼压、角膜水平直径、前房深度.结果 角膜Q值平均为-0.18±0.14,呈正态分布;Q值在性别(P=0.839)眼别(P--0.373)之间无统计学差异;与年龄(r=0.110,P=0.000)、身高(r=0.118,P=0.000)、体重(r=0.117,P=0.000)、球差(r=0.113,P=0.001)、慧差(r=0.087,P=-0.009)呈正相关,其中7~11岁年龄段角膜Q值较12~16岁年龄段小(t=-5.51,P=0.000);角膜Q值与角膜曲率、角膜水平直径、前房深度、眼轴、眼压无相关性(P均>0.05).结论 学龄儿童角膜前表面形态呈长椭圆形,角膜Q值与年龄、身高、体重、球差、慧差呈正相关.

  • 如何理解和选择非球面人工晶状体

    作者:宋旭东;郭佳

    非球面人工晶状体比传统的球面人工晶状体可提供更好的视觉质量,但它并非适合每位患者.可以选用不同球差的人工晶状体来抵消患者自身角膜的球差,术后获得零球差或者+0.10μm球差.必须注意的是,植入负球差的人工晶状体时,一定要使人工晶状体居于视轴的中心,尽量减少偏心.

  • 非球面人工晶状体会全面取代球面人工晶状体吗?

    作者:姚克

    球差是植入球面人工晶状体后影响白内障术后患者功能性视觉的主要原因.非球面人工晶状体在光学设计上更接近自然的晶状体,具有消除像差和提高白内障术后视觉质量的优点.若能达到个性化设计,非球面人工晶状体有望取代传统球面人工晶状体,成为人工晶状体的主流.(眼科,2006,15:3-4)

  • 三种非球面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视功能的比较

    作者:杨玉珠;刘永民;于强

    目的 比较3种不同球差的非球面IOL的视功能.方法 115例(115眼)年龄相关性白内障随机分成3组,分别植入负球差的Tecnis ZA9003、AcrySof SN60WF和零球差的Akreos Adapt AO人工晶状体,手术后随访3个月.结果 术后视力、对比敏感度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 mm和6 mm瞳孔时,Akreos Adapt AO组球差和平均高阶像差均高于其他两组(P<0.05);6 mm瞳孔时,Tecnis ZA9003组低于其他两组(P<0.05).5 mm瞳孔时,3组之间的总像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 mm瞳孔时,其他两组总像差显著低于Akreos Adapt AO组(P=0.000,0.001).3组的彗差、视功能和生活质量问卷结果相似(P>0.05).结论 负球差非球面IOL可明显降低眼的球差和高阶像差,但在视力、对比敏感度和生活质量方面,3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非球面人工晶体的理论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作者:杨文艳;袁援生

    随年龄的增长,视觉系统的球差增加是引起视觉质量下降的原因之一.要提高术后视觉质量,必然要降低术后眼的总球差,非球面人工晶体正是依据这一理论要求而产生的.研究证明,非球面人工晶体可以补偿角膜正球差,在光学设计上更接近自然的晶状体,较传统的球面人工晶状体更能满足人们对高质量视力的要求.

  • 年龄因素对角膜前表面高阶像差的影响

    作者:王娟;汤欣;张帅

    目的:探讨角膜前表面波前像差随年龄的变化.方法:前瞻性临床研究.使用Pentacam(Oculus,Germany)对90例180眼(从20~79岁分为6组,每组30眼,球镜-3.0~+3.0D,角膜散光<2.0D)测量角膜前表面6 mm直径范围内的波前像差.分析对角膜前表面的高阶像差与年龄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角膜前表面总高阶像差和慧差与年龄呈正相关(r=0.297和0.303,P<0.001);而球差与年龄无相关(r=0.087,P>0.05).结论:随着年龄的增长,角膜前表面总高阶像差和慧差会增大,而球差无明显变化.

  • 不同角膜球差患者植入零球差非球面IOL术后视觉质量研究

    作者:赵晓彬;贾志旸;李科军

    目的 观察不同角膜球差患者植入零球差非球面IOL后的视力、对比敏感度及患者满意度.方法 收集拟行手术治疗的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48例(48眼).依据术前角膜球差将患者分为3组,角膜球差≤0.2 μm者为A组,角膜球差>0.2~0.3μm者为B组,角膜球差>0.30 μm者为C组.患者均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Rayner 920H非球面IOL植入术.术后3个月观察患者的裸眼视力、佳矫正视力、对比敏感度以及患者的满意度.结果 术后3个月3组患者的裸眼视力、佳矫正视力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对比敏感度在不同亮度背景下、不同空间频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3组患者术后的满意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不同角膜球差患者植入零球差非球面IOL后的视力、对比敏感度及患者满意度均相似.

  • 非球面人工晶体植入术后全眼球差的可预测性分析

    作者:赵晓彬;贾志旸;董素婷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后植入不同球差的非球面人工晶体( IOL)后全眼球差的可预测性。方法收集2013年1-5月拟行手术治疗的年龄相关性白内障58例(58眼),随机分为3组,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并分别植入非球面IOL。 Tecnis组20例植入Tecnis Z9003,IQ组19例植入ArcySof IQ,PY-60AD组19例植入 PY-60AD。术后3个月观察患者的裸眼视力、佳矫正视力、等效球镜值、6.0 mm瞳孔直径时的角膜及全眼球差。结果术后3个月3组患者的裸眼视力、佳矫正视力、等效球镜值、手术诱导的角膜球差、预测误差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术前、后角膜球差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全眼球差的预测值与测量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后植入不同球差的非球面IOL,术后假晶体眼全眼球差的可预测性较好,为非球面IOL的个性化植入提供了理论依据。

  • 不同设备引导个性化非球面人工晶体选择的可行性观察

    作者:赵晓彬;高辉;李科军

    目的:采用Atlas 9000角膜地形图系统或Pentacam眼前节分析系统测量白内障患者术前角膜球差,根据角膜球差选择不同的非球面人工晶体( IOL),探讨这两种设备引导个性化非球面IOL选择使术后全眼球差接近零的可行性。方法前瞻性病例系列研究。收集拟行手术治疗的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59例(59眼),随机分为2组,术前1 d分别采用Atlas 9000及Pentacam测量6.0 mm直径角膜球差,并根据角膜球差植入不同球差的非球面IOL。角膜球差≥+0.235μm 者植入Tecnis Z9003 IOL,角膜球差<+0.1μm 者植入 Rayner 920H IOL;角膜球差≥+0.1μm并<+0.235μm的患者,植入Acrysof IQ IOL。术后3个月观察2组患者的裸眼视力、佳矫正视力、等效球镜值及6.0 mm瞳孔直径时的全眼球差。结果 Atlas 9000及Pentacam组术后全眼球差分别为(0.012±0.058)μm、(0.010±0.067)μm,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2组患者全眼球差的预测值与测量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 >0.05)。 Atlas 9000及Pentacam组术后全眼球差预测误差分别为(0.016±0.047)、(0.013±0.051)μ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术后3个月2组患者裸眼视力、佳矫正视力、等效球镜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采用Atlas 9000角膜地形图系统或Pentacam眼前节分析系统测量术前角膜球差,根据角膜球差个性化选择非球面IOL,术后均可获得预期结果。

  • 国人近视眼Q值的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许琛琛;陶育华;王勤美;吴江秀

    目的 探讨国人近视眼患者角膜非球性系数(Q值)的影响因素.方法 随机选择18~32岁的近视96眼、正视54眼,所有眼均行Humphrey Corneal Topography System(Zeiss)和Shack-Hartman原理设计的WASCA Wavefront Analyzer(Zeiss)检查,分析直径为6mm处Q值与像差.结果 所有近视眼Q值平均为-0.26±0.1 2,偏相关分析表明近视眼Q值与角膜6mm(r=0.254,p=0.013)、7mm(r=0.352,p=0.000)处的屈光力及高阶像差中的C12(r=0.466,p=0.000)存在统计学上的正相关,而与屈光度数(r=-0.068,p=0.512)、RMS HO(r=-0.057,p=0.584)、C7(r=-0.108,p=0.297)、C8(r=0.099,p=0.338)、Sim K值(K1:r=0.069,p=0.504;K2:r=0.070,p=0.500)及角膜散光量(r=0.013,p=0.900)不存在统计学上的相关性.结论 Q值与球差和角膜旁中央区屈光力密切相关,而与屈光度数无关.

  • 飞秒激光辅助Q值调整的非球面个性化LASIK与常规LASIK术后视觉质量对比研究

    作者:于秋菊;张海东;张永红

    目的 通过对近视患者行Q值调整LASIK术和常规的LASIK术术后屈光度、裸眼视力、Q值、高阶像差、视觉对比敏感度的观察,对其视觉质量进行对比评估,同时也为屈光手术病人选择更好地手术方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临床病例对照研究.2014年1~6月在石家庄爱尔眼科医院接受LASIK手术治疗近视患者,分为二个组:Q值调整的非球面个性化LASIK组、常规LASIK组,术后随访6个月观察裸眼视力、Q值、屈光度、高阶像差、对比敏感度和患者术后主观视觉质量调查等情况.结果 两组病人术后屈光状态、术后裸眼视力、预测性均达到理想状态,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6个月Q值、高阶像差(球差)比P <0.05,有统计学意义.暗环境下对比敏感度:眩光条件下,第三、四等级标准组未通过例数增加更显著,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主观视觉感受:Q值调整的非球面个体化LASIK组比常规LASIK组主观视觉感受度稍佳,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Q值调整的非球面个性化LASIK组与常规的LASIK术相比,术后球差的变化小于常规组,且提高了患者术后的视觉质量,减少了夜视力下降、眩光、对比敏感度异常的发生.

  • 角膜和全眼高阶波前像差的特点及年龄相关性变化的研究

    作者:吴文捷;钱益勇;张振平;李秀梅;柏凌;林浩添;晏丕松;余秋蓉

    目的 研究人眼角膜和全眼单色高阶波前像差特点及年龄相关性变化.方法 使用Tracey-iTrace视觉功能分析仪测量113只正常国人眼计59人,年龄5~73岁,平均(33.81±20.50)岁,角膜和全眼的球差(Z40)、总高阶像差(HOAs)、总彗差(TC)、总球差(TS)、总三叶草像差(TT).并对角膜和全眼高阶波前像差进行年龄相关性分析.结果 角膜Z40的均方根系数值平均为(0.27±0.07)μm(0.130~0.451)μm,虽然角膜Z40随年龄略呈增加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r=0.172,p=0.069).全眼的Z40随年龄增加而增加(r=0.545,p=0.000).角膜的HOAs(r=0.499,p=0.000)、TC(r=0.149,p=0.021)、TT(J=0.344,p=0.000)和全眼的HOAs(r=0.427,p=0.000)、TC(r=0.253,p=0.007)、TT(r=0.185,p=0.050)均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加.角膜HOAs、TC、,TT.与全眼相对应像差呈正相关(r=0.327,p=0.000;r=0.233,p=0.013;r=0.481,p=0.000).角膜TS不随年龄而变化(r=0.180,p=0.057),但全眼的TS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加(r=0.560,p=0.000).结论 国人角膜的HOAs、Tc、1Tr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加,并导致了全眼的上述波前像差随年龄的增加而增高.角膜的TS和Z40不随年龄发生明显变化,全眼的TS和Z40随年龄增加是由于晶状体总球差和球差随年龄增加的结果.国人角膜球差具有较大个体差异性,手术前角膜球差的测量是非球面IOL选择的必要步骤.

  • 人工晶状体的非球面性对人眼垂直慧差的影响

    作者:王莹;马忠旭;刘汝瑜;张伟

    目的 研究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植入不同非球面性人工晶状体(intraocular lens,IOL)对垂直慧差(vertical coma aberrations)的影响.方法 前瞻性研究.选取天津眼科医院2010~2011年单纯性老年性白内障患者116只眼,随机分成4组,31只眼植入球面IOL Sensar AR40e,29只眼植入零球差IOL Akreos AO,25只眼植入零球差IOL Softec HD,31只眼植入负性非球面IOL Tecnis ZA9003.术后3~4个月随访,使用iTrace像差仪采集患者在5.0 mm瞳孔下的垂直慧差,水平慧差,球差的均方根(root mean square,RMS).应用Pentacam三维眼前段分析仪测量IOL的倾斜度与偏心量.比较各组间的垂直慧差,水平慧差和球差以及垂直慧差与IOL的倾斜度和偏心量之间的关系.结果 垂直慧差和球差在球面IOL组高,零球差IOL组次之,负性非球面IOL组低(F=7.276,P=0.000;F=107.2,P=0.000).水平慧差在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组垂直慧差与IOL的倾斜度和偏心量的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OL的非球面性变化导致垂直慧差的改变,IOL一定限度内的倾斜和偏心对垂直慧差的影响很小.球面IOL与非球面IOL相比能诱导更多的垂直慧差,从而有助于改善术后近视力和阅读能力.

  • 两种睫状肌麻痹剂对像差影响的对照研究

    作者:徐康;沈旭中

    目的 评价环喷托酯和托吡卡胺散瞳前后对像差测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患者随机分为环喷托酯组15例(30眼)和托吡卡胺组15例(29眼).两组患者测量像差后,分别给予1%环喷托酯及0.5%托吡卡胺,散瞳后再次测量像差,并比较两组散瞳前后像差球镜值(6 mm)和高阶像差的均方根(MRS)值.结果 两组暗室瞳孔下像差球镜值均小于综合验光值和散瞳后像差测量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暗室下或是散瞳后,随着分析瞳孔的增大,三阶(RMS3)、四阶(RMS4)、五阶(RMS5)、总高阶像差(RMSh)和球差C12逐渐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慧差C7、C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同一分析瞳孔直径下,散瞳前后各阶高阶像差和RMSh、C7、C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散瞳后C12增大,与暗室下C1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同一瞳孔直径下,环喷托酯组球差值与托吡卡胺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睫状肌麻痹剂影响像差的测量,使球差值增大.

  • 远视眼SUPRACOR老视矫正术后角膜形态和波前像差

    作者:季鹏;毕宏生;王兴荣;范华;王桂敏;张代兴;毕泗松

    目的 探讨准分子激光SUPRACOR老视矫正术治疗远视患者术后角膜形态和波前像差的变化.方法 自身对照研究.对24例(48眼)远视患者飞秒激光辅助制瓣后采用准分子激光SUPRACOR老视矫正术进行老视矫正,检测术前和术后12个月患者的裸眼远近视力,角膜形态学数据,全眼总像差、总高阶像差、彗差及球差的变化,探讨该种切削模式对角膜形态及眼球像差的影响.采用配对t检验、Wilcoxon符号秩和检验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手术均顺利,术后12个月裸眼远视力(logMAR)0.1(0.5~-0.1),术前为0.2(1.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54,P<0.01);术后12个月裸眼近视力0.2(0.7~-0.1),术前为0.5(1.2~0.3),较术前平均提高(6.75±1.67)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7.23,P<0.01).角膜中央6.0 mm区屈光力(K值)术前和术后12个月分别为(43.41±1.61)D、(44.60± 1.76)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23,P<0.01);角膜中央6.0 mm区非球面指数(Q值)分别为-0.13±0.21、-0.59±0.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38,P<0.01),术后角膜中央区曲率较术前增加,为扁长椭圆非球面形态.瞳孔直径5 mm、6 mm术后总波前像差值较术前降低(t=4.63、4.61,P<0.01),总高阶像差值较术前增加(t=-5.98、-5.51,P<0.01),垂直三叶草(Z3-3)和术前比较减小,呈负向性变化,垂直彗差(Z3-1)较术前增加,呈正向性变化,球差(Z40)较术前减小呈负向性变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水平三叶草(Z31)、水平彗差(Z33)和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远视眼经准分子激光SUPRACOR老视矫正术后角膜中央区曲率增加,为扁长椭圆非球面形态,垂直彗差正性增加、四阶球差负性增加.

  • 离焦与球差对人眼视锐度的交互影响

    作者:李婧;熊瑛;王宁利;万修华

    目的 探讨离焦和球差间的交互作用,分析离焦与球差单独或联合存在对人眼视锐度的影响.方法 实验研究.选取10名志愿者(10眼),在暗室内麻痹睫状肌散瞳,应用自行研制的自适应光学高阶像差验配与视觉分析系统,在矫正人眼自身像差基础上,叠加不同程度和方向的离焦,测量志愿者在100%对比度下视锐度的变化;在叠加离焦的基础上,分别联合叠加正向及负向0.1 μm球差,测量视锐度.通过对叠加像差后视锐度变化作一元线性回归分析,得到视锐度随叠加像差变化的二项式拟合方程.结果 随着叠加的离焦量增加,10名志愿者视锐度逐渐下降;联合叠加同方向的球差后志愿者视锐度优于单独叠加离焦时视锐度;球差为0时,离焦在+0.1 μm视锐度达到大值;球差为+0.1 μm时,离焦在+0.3~+0.5 μm之间,视锐度达到大值;球差为-0.1 μm时,离焦为0,视锐度达到大值.结论 球差与离焦之间存在相互影响,同方向球差增加了志愿者对于离焦的耐受.同向的离焦与球差共同存在,对视锐度的影响存在相互抵消的作用,较两者单独存在时对视锐度的影响更小.

    关键词: 视力 离焦 球差
  • 低中度近视患者眼压、角膜中央厚度与角膜球差及非球面性的关系

    作者:胡亮;余鹏;陈佳;谭维娜;孙西宇;瞿佳

    目的 研究低中度近视人群眼压、角膜中央厚度与角膜球差及非球面性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横断面研究.对108例(216眼)低中度近视患者应用Pentacam HR眼前节分析仪进行眼前节参数测量,得到角膜前后表面不同象限(上、下、鼻、颞侧,水平、垂直方向)及不同分析直径(6、7、8、9 mm)范围的角膜非球面性参数——Q值及角膜球差.分别使用非接触式眼压仪及A型超声角膜测厚仪进行眼压及角膜中央厚度的测量.数据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及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处理.结果 低度组眼压与垂直方向角膜前表面Q值有相关性(右眼:r=-0.30,P<0.05;左眼:r=-0.34,P<0.05),与角膜前表面球差无相关性;中度近视组眼压与角膜前表面球差有相关性(右眼:r=0.31,P<0.05;左眼:r=0.37,P<0.01),与角膜前表面Q值无相关性.仅低度近视组角膜中央厚度与颞侧角膜前表面Q值有相关性(右眼:r=0.47,P<0.01;左眼:r=0.29,P<0.05).结论 低度近视者眼压可导致角膜前表面非球面性减弱,中度近视者眼压与角膜前表面球差呈正相关,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可能与角膜本身的补偿机制有关.

40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