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非生物人工肝对慢性重型肝炎肝功能支持效果评价

    作者:向德栋;王宇明;毛青;张绪清;马巧玉

    目的 评价非生物人工肝支持治疗对慢性重型肝炎患者肝功能的支持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253例早、中、晚期慢性重型肝炎患者在综合治疗基础上给予非生物人工肝支持治疗,观察非生物人工肝支持治疗前后患者肝功能、肾功能、凝血酶原活动度(PTA)、血常规及临床症状变化情况.结果 253例慢性重型肝炎患者进行非生物人工肝支持治疗后,血清总胆红素(TBIL)及谷丙转氨酶(ALT)下降,PTA上升(P<0.01);临床症状明显改善率为9.1%,有效率47.8%,总有效率为56.9%.不良反应轻.治疗后中、晚期慢性重型肝炎的存活率分别为53.1%、10.4%,早期患者存活9例.结论 非生物人工肝支持治疗慢性重型肝炎患者不良反应轻,对肝功能有肯定的支持作用,尤其对早、中期患者支持效果更好.

  • 生物人工肝细胞材料的功能学研究进展

    作者:李治国;汪艳;高毅

    生物人工肝是治疗肝衰竭病人体外有效的肝支持治疗手段.肝细胞材料作为生物人工肝的主要生物成分,其功能表现决定了肝支持的治疗效果,能够具备成熟肝细胞的所有功能是生物人工肝细胞材料的终目标.该文就目前生物人工肝细胞材料的功能学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第154例 黄疸—腹胀—腹水

    作者:陈向荣;洪万东;何秋香;杨开颜;孙学成;王旦

    病历摘要患者女,66岁,于2007年8月18日入院.患者有乙型肝炎病史10年余;1年前因皮肤巩膜黄染伴乏力和下肢轻度水肿,肝功能和B超提示肝硬化性改变,诊断为"肝硬化",予以保肝支持和对症治疗后症状好转;1周前出现腹胀、双下肢水肿,并逐渐加重,无发热、呕血、黑便和消瘦等症状.

  • 中间型人工肝对重型肝炎肝功能支持的效果评价

    作者:何念海;王英杰;刘俊;李佳佳;刘国栋;王宇明

    目的评价中间型人工肝支持方法-血浆置换对重型肝炎肝功能的支持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对17例重型肝炎患者进行血浆置换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变化,比较治疗前后肝、肾功能,血常规,凝血酶原时间(PT)和凝血酶原活动度(PTa)变化.结果血浆置换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均有不同程度改善,总有效率为58.8%,终存活率仅为11.8%.检测指标中转氨酶、总胆红素、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原活动度和总蛋白治疗前后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或P<0.01);血尿素氮、血肌酐和血常规各指标治疗前后差异均无显著性(P均>0.05);而且不良反应较轻.结论中间型人工肝对重型肝炎患者肝功能有肯定的支持效果.

  • 干扰素治疗慢性丙型肝炎致高热反应一例

    作者:李顺良;武静

    患者:女,45岁.因患慢性丙型肝炎3 a多,于2000年10月24日自行用进口美国α-2b干扰素治疗,用法3×106U,肌肉注射,每天1次,开始3 d注射后出现感冒样症状,低热(体温37.8 ℃左右),用退热药后缓解.于第4天注射后发热较明显,体温达38.5 ℃.用退热药后较长时间体温才降.中间停2 d,注射第5针后出现高热(体温达40 ℃),无其他症状及体征,在家用退热药效果差,后住院治疗给予物理降温,促进代谢,保肝支持综合治疗3 d后体温渐下降.

  • 中间型和混合型人工肝对肝衰竭支持效果对比研究

    作者:何念海;王英杰;王泽文;刘俊;李佳佳;刘国栋;王宇明

    目的比较中间型(血浆置换)和混合型(血浆置换加血液灌流吸附)人工肝支持方法对肝衰竭患者肝功能的支持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1999-01~2002-02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住院的51例重型病毒性肝炎肝衰竭患者分别进行血浆置换(17例)和血浆置换加血液灌流吸附(34例)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患者临床症状变化,比较治疗前、后肝肾功能、血常规、凝血酶原时间变化.结果 血浆置换和血浆置换加血液灌流吸附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均有不同程度改善.两种方法治疗后转氨酶、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凝血酶原时间、总蛋白、凝血酶原活动度的改善程度均差异有显著性(P<0.05),但两种治疗方法间比较各项指标变化程度均差异无显著性.两种方法治疗的不良反应均较轻.结论中间型、混合型人工肝对重型肝炎肝衰竭患者的肝功能均有肯定的支持效果.

  • 非生物人工肝在重型肝炎患者过渡肝移植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王英杰;何念海;刘俊;牛润章;李嘉佳;文红伟;王宇明

    目的评价非生物人工肝对重型病毒性肝炎(重型肝炎)患者等待肝移植的过渡支持作用与价值.方法 采用血浆置换和血浆吸附两种非生物人工肝支持疗法,对8例拟定肝移植的中晚期重型肝炎患者进行人工肝过渡支持.结果 8例重型肝炎患者经人工肝支持,4例肝衰竭得到较好的控制,4~13d后成功等到供肝.另4例肝衰竭控制不明显,病情呈进行性加重,在待肝过程中(人工肝支持后3~8d)死亡.结论非生物人工肝对等待肝移植的重型肝炎患者有一定的过渡支持作用,能否终成功过渡与患者肝衰竭程度、并发症及待肝时间密切相关.

  • 混合生物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慢性重型肝炎

    作者:王英杰;王宇明;何念海;刘俊;牛润章;李梦东

    目的评价新型混合生物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重型病毒性肝炎肝功能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联合应用血浆置换装置、血浆灌注活性炭吸附器和内含1×109个聚集培养人或猪肝细胞的生物反应器,共同构成混合型生物人工肝支持系统,对10例重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进行人工肝支持与治疗.结果 10例混合生物人工肝支持患者中,7例有显著疗效.主要表现为治疗后精神、中毒症状明显好转,血清总胆红素显著下降,凝血酶原时间缩短.2例肝昏迷(Ⅲ度肝性脑病)患者治疗中或治疗后清醒,4例Ⅱ度肝性脑病消失.终有3例好转出院,2例成功等到肝移值,5例因肝功能衰竭本身并发症和病情反复而死亡或自动出院.结论混合生物人工肝支持系统对重型病毒性肝炎肝功能衰竭有明显的支持治疗作用.

  • 中间型和混合型人工肝对肝衰竭支持效果对比研究

    作者:何念海;王英杰;王泽文;刘俊;李佳佳;刘国栋;王宇明

    目的比较中间型(血浆置换)和混合型(血浆置换+血液灌流吸附)人工肝支持方法对肝衰竭患者肝功能的支持效果及安全性.方法51例重型肝炎肝衰竭患者分别进行血浆置换(17例)和血浆置换+血液灌流吸附(34例)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患者临床症状变化,比较治疗前后肝肾功能、血常规、PT变化.结果血浆置换和血浆置换+血液灌流吸附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均有不同程度改善.两种方法治疗后转氨酶、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凝血酶原时间、总蛋白下降、凝血酶原活动度升高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但两种治疗方法间比较各项指标变化程度均无显著性差异.两种方法治疗的不良反应均较轻.结论中间型、混合型人工肝对重型肝炎肝衰竭患者的肝功能均有肯定的支持效果.

  • 治疗顽疾慢乙肝只有药物吗?——近红外信息辐照技术在治疗慢乙肝的临床应用

    作者:高庆伟

    慢乙肝的治疗药物种类近十年迅猛增长.虽然部分抗病毒药物疗效好,但价格昂贵、应用时间长,对那些经济条件差、不具备抗病毒治疗适应症的患者来说,抗炎、抗氧化、抗纤维化、对症、护肝支持对症治疗还是首选.

  • 人工肝联合肝移植治疗重型肝炎的初步研究

    作者:王英杰;董家鸿;王宇明;王曙光;别平;刘俊;牛润章;何念海;刘国栋;李嘉佳;文红伟;罗宾伟

    目的观察并评价混合人工肝支持系统联合肝移植在救治重型病毒性肝炎(重型肝炎)中的作用与疗效。方法采用自行研制的体外混合人工肝支持系统对8例中晚期重型肝炎患者进行人工肝过渡支持治疗,3~14d后行原位肝移植术。结果 8例重型肝炎患者经混合人工肝支持,肝衰竭得到有效控制,均成功等到肝移植。肝移植后4例存活,存活率为50%,另4例因肺部感染、肝肾综合征等死亡。结论人工肝支持系统与肝移植联合可作为中晚期重型肝炎肝衰竭患者治疗的有效手段。

  • 用猪肝细胞型混合生物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肝衰竭的初步研究

    作者:王英杰;何念海;刘俊;牛润章;李嘉佳;王宇明;李梦东

    目的对培养猪肝细胞型混合生物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肝衰竭的可行性进行初步评价.方法采用自行研制的以新生实验小型猪肝细胞为基础的混合生物人工肝支持系统,对5例慢性重型肝炎患者进行体外人工肝支持,综合评价其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结果 5例患者经混合人工肝支持后,肝衰竭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控制,表现为临床症状和肝衰竭相关指标好转,肝性脑病改善.终2例好转出院,1例经肝移植存活,2例死亡,死亡原因与不良反应无关.结论猪肝细胞型混合生物人工肝系统可用作重型肝炎肝衰竭的辅助支持和治疗.

  • 混合型人工肝治疗肝衰竭疗效观察

    作者:何念海;王英杰;王泽文;刘俊;刘国栋;李嘉佳;王宇明

    目的评价混合型人工肝支持方法--血浆置换+血液灌流吸附治疗肝衰竭的临床疗效、安全性及其对血浆内毒素的清除作用. 方法 34例肝衰竭患者进行血浆置换+血液灌流吸附治疗,比较治疗前后肝肾功、血常规、PT、血浆内毒素水平的变化,观察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体征情况等变化.结果血浆置换+血液灌流吸附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均有不同程度改善,总有效率为67.6%,终存活率仅为29.1%.检测指标中转氨酶、总胆红素、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原活动度、内毒素水平较治疗前后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P<0.05),不良反应较轻.结论混合型人工肝对肝衰竭有肯定的疗效,对血浆内毒素有确定的清除作用.

  • 物理型和中间型人工肝对肝衰竭支持效果的比较研究

    作者:何念海;王英杰;刘俊;李佳佳;刘国栋;王宇明

    目的:比较物理型(血液灌流吸附)及中间型(血浆置换)人工肝支持方法对肝衰竭患者肝功能的支持效果、安全性.方法:41例重型肝炎肝衰竭患者分别进行血液灌流吸附(24例52例次)和血浆置换(17例36例次)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变化,比较治疗前后肝肾功能、血常规、PT变化.结果:血液灌流吸附和血浆置换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均有不同程度改善.两种方法治疗后转氨酶、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下降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或P<0.01),血浆置换治疗后凝血酶原时间、总蛋白下降,凝血酶原活动度升高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或P<0.01),比较两种治疗方法的上述指标变化程度均无显著性意义(P>0.1或P>0.25).两种治疗方法的不良反应均较轻.结论:物理型、中间型人工肝对重型肝炎肝衰竭患者的肝功能均有肯定的支持效果,中间型人工肝的支持效果与物理型人工肝无显著差异.

  • 三种人工肝支持方法对肝衰竭支持效果的比较

    作者:何念海;王英杰;王泽文;刘俊;李佳佳;刘国栋;王宇明

    目的: 比较物理型(血液灌流吸附)、中间型(血浆置换)及组合型(血浆置换+血液灌流吸附)人工肝支持方法对肝衰竭患者肝功能的支持效果、安全性. 方法: 75例重型肝炎肝衰竭患者分别进行血液灌流吸附(24例)、血浆置换(17例)和血浆置换+血液灌流吸附(34例)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患者临床症状变化,比较治疗前后肝肾功能、血常规、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原活动度(PTa)变化. 结果: 血液灌流吸附、血浆置换及血浆置换+血液灌流吸附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均有不同程度改善. 三种方法治疗后转氨酶、总胆红素(TB)、直接胆红素(DB)下降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而血浆置换及血浆置换+血液灌流吸附治疗后PT、总血清蛋白(TSP)下降,PTa升高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 三种方法治疗的不良反应均较轻. 结论: 三种人工肝支持方法对重型肝炎肝衰竭患者的肝功能均有肯定的支持效果,中间型及组合型人工肝的支持效果优于物理型.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