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颅脑外伤轻中度意识障碍病人经口喂养的护理

    作者:曾现英;王焕英;陈佳英;孟英;李淑英

    报告了对159例格拉斯哥评分(GCS)8~14分的颅脑外伤病人经口喂养的护理.实施喂养前先进行吞咽训练;实施过程中做好口腔清洁、口腔按摩和舌肌锻炼;喂养时多采用仰卧位,根据病情从流质饮食逐渐过渡到糊状或冻状食物,热量为每日8400kJ左右.本组除2例发生食管-气管切开内口反流外,均未发生误吸、呛咳或窒息;有118例上臂皮皱厚度未降低,41例降低<10%,且体重降低小于标准体重的15%.

  • 个性化半需求喂养法改善早产儿经口喂养效果的评价

    作者:陶亚琴;马兰;蒋盘华;凌慧

    目的 引进国外的个性化半需求喂养法,并评价该方法对早产儿经口喂养进程、经口喂养表现、恢复出生体重时间及住院时间的影响.方法 将符合纳入标准的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并根据计算机产生的随机数字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0例.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接受个性化的半需求喂养方法,直至其停止管饲喂养.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包括间歇喂养、体位支持和口腔支持等.记录两组早产儿达到开始经口喂养和完全经口喂养时的纠正胎龄,并观察计算经口喂养进程、经口喂养表现、恢复出生体重时间和住院时间等.结果 实验组经口喂养的喂养效率、喂养成效和摄入奶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经口喂养过渡时间、恢复出生体重时间和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个性化半需求喂养法有助于早产儿经口喂养的改善.

  • 不同饲养方式和烟草烟雾暴露所致大鼠肺气肿对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影响

    作者:周晋萌;刘虎;韩婷姣;马丽娟;王锐英

    目的 探讨不同饲养方式和烟草烟雾暴露所致肺气肿与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关系及可能的机制.方法 将48只大鼠按烟草烟雾暴露与否和不同饲养方式数字抽签随机均分为普通饲料+烟草烟雾暴露组、高脂饲料+烟草烟雾暴露组、限制摄入+烟草烟雾暴露组、普通饲料组、高脂饲料组和限制摄入组(各8只).24周后测大鼠Lee's指数,酶联免疫吸附法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和脂联素水平,显微镜下测肺组织平均内衬间隔(MLI)和平均肺泡数,观察主动脉粥样硬化病理学改变,免疫组化法测主动脉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 EG F)和骨形态发生蛋白2(BM P-2)水平.结果 烟草烟雾暴露及高脂、限制饲养方式组大鼠肺气肿明显.镜下观察主动脉,非烟草烟雾暴露组无动脉粥样硬化,烟草烟雾暴露组可见早期动脉粥样硬化改变.烟草烟雾暴露和不同饲养方式对血清脂联素有交互作用(F=10.68,P<0.05),烟草烟雾暴露组主动脉VEGF和BMP-2水平均与MLI、血清TNF-α和IL-6水平呈正相关,与肺泡数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431、0.471、0.448、0.449、0.428、0.447、-0.411、-0.442;均P<0.05).结论 烟草烟雾暴露和不同饲养方式均可影响肺气肿形成,肺气肿严重程度与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呈正相关,系统性炎症反应可能参与其中.

  • 不同喂养方式对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的影响

    作者:汪雪玲;李春梅;刘敏;易为;王士俊;刘雪净;刘建云;姜秀娟;孙继云

    目的 探讨不同喂养方式对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母婴传播的影响. 方法 2010年12月1 8日至2012年6月26日,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分娩的慢性HBV感染产妇中,纳入足月单胎妊娠者,根据产妇意愿分为母乳喂养组和人工喂养组.每组根据孕妇分娩前血清HBV-DNA载量进一步分为3个亚组:HBV-DNA阴性(<5×10 2拷贝/ml)、低病毒载量(≥5×102~<1×106拷贝/ml)和高病毒载量(≥1×106拷贝/ml).母乳喂养组共199例,3个亚组各73、62和64例;人工喂养组共210例,3个亚组各74、62和74例.新生儿出生2h内和15~30 d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并按“0、1、6月”方案正规接种重组酵母乙肝疫苗.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HBV-DNA.采用微粒子化学发光法检测HBV血清学标记物.比较母乳喂养组与人工喂养组的基本情况,及婴儿1月龄和7月龄时的免疫应答情况、7月~2岁时的感染情况.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秩和检验、X2检验、Fisher精确概率法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HBV-DNA阴性、低病毒载量和高病毒载量的母乳喂养组与人工喂养组的乙肝e抗原阳性率分别为12.3%(9/73)与5.4%(4/74)、37.1%(23/62)与51.6%(32/62)、96.9%(62/64)与95.9%(71/74),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 0.05).409例婴儿中,70例7月龄时未复查,但均在1~2岁时进行复查.HBV-DNA阴性、低病毒载量和高病毒载量的母乳喂养组与人工喂养组婴儿7月龄时乙肝表面抗体阳性率分别为98.4%(61/62)与100.0%(63/63)、98.2%(54/55)与98.2%(56/57)、95.7%(44/46)与92.9%(52/56),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母乳喂养组与人工喂养组婴儿感染率分别为3.0%(6/199)与2.4%(5/210).HBV-DNA阴性组无婴儿感染;低病毒载量、高病毒载量的母乳喂养组与人工喂养组婴儿感染率分别为0.0%(0/62)与1.6%(1/62)、9.4%(6/64)与5.4%(4/74),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 结论 在联合免疫的前提下,慢性HBV感染产妇采用母乳喂养不增加婴儿感染风险.

  • 分娩方式对新生儿后期肠道菌群的影响

    作者:钱丽娟;谢佳丽;周冬蕊;康树敏;蒋犁

    目的 利用聚合酶链反应-变性梯度凝胶电泳法(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denaturing gradient gel electrophoresis,PCR-DGGE)分析分娩方式对新生儿后期肠道菌群的影响. 方法 收集2013年4月至8月在南京市区出生的健康足月新生儿3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喂养方式分为纯母乳喂养组15例(包括剖宫产出生的新生儿7例和阴道分娩出生的新生儿8例)和混合喂养组15例(包括剖宫产出生的新生儿8例和阴道分娩出生的新生儿7例).采集生后28d的粪便标本,抽提样本中细菌基因组总DNA,并对其16S rDNA V3可变区进行PCR扩增和DGGE电泳,获得肠道菌群指纹图谱,进行多样性和相似性特征分析.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或x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1)多样性分析发现,纯母乳喂养组中,剖宫产出生的新生儿肠道菌群条带数、多样性指数低于阴道分娩出生的新生儿(分别为9.71±4.27与15.12±4.19,2.13±0.39与2.61±0.32,P值均<0.05),优势度指数高于阴道分娩出生的新生儿(0.13±0.04与0.08±0.03,P< 0.05),均匀度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混合喂养组中,剖宫产儿肠道菌群条带数和多样性指数低于阴道分娩出生的新生儿(10.88±3.23与16.29±5.38、2.26±0.37与2.66±0.31,P值均< 0.05),优势度指数平均值虽高于阴道分娩出生的新生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均匀度指数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 0.05).(2)相似性分析发现,大部分相同分娩方式新生儿的肠道菌群汇聚在一起,提示同一分娩方式新生儿的肠道菌群结构更为相似. 结论 在新生儿后期,剖宫产出生的新生儿的肠道菌群总体的种类及数量落后于阴道分娩出生的新生儿;剖宫产出生的新生儿肠道优势菌地位更突出,而阴道分娩出生的新生儿肠道菌种分布更均匀.

  • 生后4个月内不同喂养方式对学龄前儿童生长发育的影响

    作者:赵艾;薛勇;张玉梅

    目的:了解出生后4个月内不同喂养方式对学龄前儿童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法,于2011年11月至2012年4月在中国7个城市和2个农村地区选取3~7岁的学龄前儿童953人,通过回顾式问卷,调查其出生后4个月内的喂养方式,并分别测量儿童的身高、体重、桡骨远端骨超声速度值等指标;采用《中国比内智力测试量表》对儿童进行智力测评。按照出生后4个月内的喂养方式分为纯母乳喂养、混合喂养和人工喂养3组。采用方差分析、χ2检验或非参数检验比较各组儿童各项指标的差异。结果学龄前儿童出生后4个月内的纯母乳喂养、混合喂养和人工喂养人数分别为476人、335人和142人。城市儿童纯母乳喂养率显著低于农村儿童[47.2%(343/726)与58.6%(133/227),χ2=9.780,P=0.008]。3组儿童年龄别身高和年龄别体重Z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0.728和12.175,P=0.005和0.002),纯母乳喂养组儿童的年龄别身高和年龄别体重 Z 评分均显著低于混合喂养组和人工喂养组(P 值均<0.05)。不同喂养方式儿童的骨超声速度值分别为(3640.2±142.0)、(3613.9±141.9)和(3613.4±143.0) m/s(F=3.946,P=0.020),纯母乳喂养组显著高于混合喂养组(P<0.05)。3组儿童的年龄别体重指数Z评分、智力水平、食物过敏率和食物不耐受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婴儿期的喂养方式可影响学龄前儿童的身高、体重及骨密度,但喂养方式对学龄前儿童的智力发育水平无明显影响。

  • 民以食为天

    作者:王拥军

    听朋友说在北京的怀柔有人研制出了可以治病的蔬菜,不是一般的像苦瓜可以清火的概念,而是将农业和中药相结合,确实含有药物成分的蔬菜,据说目前供不应求,很有市场……想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现在的人们似乎对自己很纠结,一方面享受着现代生活的种种便利,懒惰了很多人自然的能力,另一方面又感觉很在乎自己,比如从各种养生保健书籍的火爆程度就可以很直观的感觉到,现在又生产出"药菜"了,估计如果真有所谓的造物主,那造物主也会汗颜了……

    关键词: 卒中 喂饲方法 膳食
  • 卒中后营养风险评估和营养管理策略

    作者:王琰;张玉梅;王春雪

    卒中是引起人类死亡的前3位原因之一,我国第3次死因回顾抽样调查报告指出,脑血管病已经成为我国国民死因的第2位([1]).同时由于其较高的致残率,使得存活下来的患者在不同程度上丧失了生活自理能力及劳动能力.

  • 日粮组成及饲喂方式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作者:刘源

    用于生物学研究的实验动物日粮主要有3种类型,即:天然组分日粮,纯养分日粮和化学纯合日粮.不同生产厂家或同一厂家不同批次日粮组成上有差异,日粮组成的变化和饲喂方式的不同影响实验动物的健康状况和代谢机能,增强或掩盖动物对刺激的反应,从而影响动物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精确性.实验日粮进食量在试验组和对照组之间不同,也能引起偏离的结果,并导致实验数据的错误解释.

    关键词: 动物饲料 喂饲方法
  • 管饲给药的临床评估与操作建议

    作者:甄晓慧;甄荣荣;单悌超;孙德清;王荣梅;薛霞

    临床上当患者采用管饲营养时,药物也常从此途径输入胃肠道.管饲给药与经口服药存在显著的不同,给药不当会导致管路堵塞、药效降低、不良反应增加等.管饲给药前需要考虑管饲通道的材质、内径、开口位置,同时评估药物剂型的适用性.一般首选液体制剂,其次选择易崩解或可研碎的固体制剂,不推荐选择肠溶包衣及缓控释制剂.给药时需对药物剂型进行妥当处理,选择适当的给药剂量和时间,给药前后注意冲管.密切监测患者临床反应,必要时调整给药剂量.操作者应按照规范的流程进行给药操作,以大程度保证管饲给药疗效、减少药物治疗相关并发症.

  • 极低出生体质量儿间隙缓慢滴注鼻饲喂养和连续鼻饲喂养的临床观察

    作者:刘倩;刘松林;邓晓毅

    目的 比较极低出生体质量儿间隙缓慢滴注鼻饲喂养和连续鼻饲喂养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择本院NICU的极低出生体质量儿90例,随机分成间隙缓慢滴注鼻饲喂养组(A组)和连续鼻饲喂养组(B组),均同时予以非营养性吸吮和部分胃肠外营养,直至达到完全胃肠内喂养.比较2组患儿喂养不耐受性、达到完全胃肠内喂养时间、恢复出生体质量时间及平均住院日. 结果 间隙缓慢滴注鼻饲喂养组较连续鼻饲喂养组出现喂养不耐受数的例数少(P<0.05),且达到完全胃肠道喂养时间短(P<0.05). 结论 极低出生体质量儿更耐受间隙缓慢滴注鼻饲喂养,其达到完全胃肠喂养时间更短.

  • 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0~3岁儿童健康的影响因素

    作者:王莉

    目的 探讨提高高原少数民族地区婴幼儿健康的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甘孜州妇幼保健院2006年1月-2011年1月5年0~3岁儿童健康检查23 527例的管理方法.结果 结果按儿科疾病诊疗常规、儿童保健技术规范、儿童疾病综合管理及体弱儿管理方法及标准进行管理,有91.10%的儿童经合理治疗、指导监测达到正常标准.结论 坚持保健和临床相并重,因地制宜的对0~3岁儿童实行规范、科学的系统化管理,确定适当的保健医疗才能保证良好的临床结局.

  • 鼻空肠与鼻胃管管饲的急性重症卒中患者的肺炎

    作者:陈国强;李最娥;王宝军;梁芙茹;孙凯;刘国荣

    目的 探讨鼻空肠管与鼻胃管肠内营养支持对重症急性卒中患者卒中相关性肺炎(stroke associated pneumonia,SAP)以及其他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共纳入60例需要管饲的重症急性卒中患者,随机分为鼻空肠管组和鼻胃管组进行肠内营养支持,观察2周内SAP、腹泻、呕吐、消化道出血和低钠血症的发生,记录置管前以及置管后7d和14 d时的营养指标(总蛋白、前白蛋白、血红蛋白)并进行比较.结果 鼻空肠管组和鼻胃管组各30例,2组人口统计学和基线临床资料均无显著差异.鼻空肠管组SAP(43.3%对70.0%;x2=4.340,P=0.037)、呕吐(13.3%对43.3%x2 =6.648,P=0.010)和低钠血症(16.7%对40.0%;x2 =4.022,P=0.045)发生率显著低于鼻胃管组,但腹泻和消化道出血发生率无显著差异.鼻空肠管组置管后14 d时的血浆总蛋白和前白蛋白浓度与置管前无显著差异,但血红蛋白浓度显著降低(P=0.001);相比之下,鼻胃管组置管后14 d时血浆总蛋白(P=0.001)、前白蛋白(P=0.036)和血红蛋白(P=0.001)浓度与置管前相比均显著降低.结论 重症急性卒中患者鼻空肠肠内营养能有效预防SAP以及呕吐和低钠血症的发生,并且有助于维持患者的营养状况.

  • 早产儿经不同方式喂养后的结局比较

    作者:李孔英;余灵英;翁利红

    目的:比较不同方式喂养后早产儿体质量、身高、头围的变化,分析其优劣性。方法选取早产儿2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四组,A 组:早产儿配方奶喂养80例;B 组:纯母乳喂养组60例;C 组:普通足月儿配方奶喂养60例;D 组:早产儿配方奶混合母乳喂养60例。所有患儿均在出生后12~24 h 开始喂养。将患儿的体质量、身高、头围以及追赶上足月儿的时间作为评价指标。结果患儿纠正40周胎龄后,B 组体质量、身高、头围均高于其他组,C 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3.563,P <0.05)。纠正胎龄1、3、6个月后,A 组体质量、身高以及头围指标高于其他喂养组,D 组水平次之,C 组水平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3.011、2.853、2.779,均 P <0.05)。到6个月时,A 组追赶快,达到38.8%(31/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9.149,P <0.05),其他时段,A 组追赶例数较多,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早产儿,采用早产儿专用配方奶粉或者早产儿配方奶与母乳的交替喂养的方式优于纯母乳喂养和普通足月儿奶粉喂养,可以在保证患儿的营养需求的同时,缩短追赶足月儿时间,促进婴儿的健康。

  • 肠闭锁术后影响全量经口喂养的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周亮;杜磊;李炳;陈卫兵;王寿青;谷静;宋军

    目的 探讨肠闭锁患儿术后肠动力障碍的原因.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00年1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先天性肠闭锁患儿的临床资料.应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单因素与多因素逐步回归)检验各因素与术后全量经口喂养时间及住院天数之间的关系.结果 共有119例肠闭锁患儿被列入本次研究中,总生存率为85.7%(17/102).平均术后全量喂养时间为(20.4±17.8)d,平均住院天数为(35.6±44.8)d.Cox多元逐步回归证实胎粪性腹膜炎(P=0.024)、闭锁近远端肠管直径比(P=0.038)、吻合口数目(P=0.044)、闭锁近远端肠壁肠神经系统发育异常(P=0.029)和短肠综合征(P<0.001)是影响肠闭锁患儿术后全量经口喂养时间的显著因素.早产能显著增加肠闭锁患儿总住院天数(P=0.022),但不会影响术后全量经口喂养时间.结论 在处理肠闭锁合并胎粪性腹膜炎、闭锁近远端肠管直径差异大(近端增粗扩张的肠管直径与远端细小萎瘪的肠管直径比在7∶1以上)、吻合口数目多、闭锁近远端肠壁肠神经系统发育异常和短肠综合征时,需小心谨慎以尽可能避免术后并发症,降低治疗总费用.

  • 脑性瘫痪高危儿饮食行为干预的临床观察

    作者:覃洪金;黄任秀;李玉梅;罗雪梅;李红辉

    目的 探讨采用饮食宣教加口腔按摩对促进脑性瘫痪(脑瘫)高危儿饮食行为改善的效果.方法 选择存在饮食行为问题的脑瘫高危儿10例,在常规饮食宣教的基础上指导家长给患儿进行口腔按摩,1个月后对患儿干预前后分数进行比较.结果 1个月后患儿饮食行为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结论 口腔按摩法简单易学,家长既可操作,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剂量琥乙红霉素治疗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疗效观察

    作者:安丽花;郝瑞影;刘冬杰

    目的 探讨琥乙红霉素对早产儿喂养不耐受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8月该科收治的喂养不耐受早产儿98例,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48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琥乙红霉素口服治疗.观察记录两组症状消失时间、每天体质量增长量、每天奶量增加、达到完全胃肠喂养时间、琥乙红霉素不良反应及肠外营养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组症状消失时间、达到完全胃肠喂养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每天体质量增长量、每天奶量增加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肝功能、监测黄疸指标未见明显异常.结论 小剂量琥乙红霉素能有效改善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疗效确切,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母乳喂养调查及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曾祥芬

    母乳成分中富含免疫球蛋白,能提高婴儿的机体免疫力,能满足新生儿的消化功能和营养需要,且母乳喂养能促进母婴感情.WHO和UNICEF把母乳喂养作为保护儿童生存和健康的重要措施之一,在全球范围内推广.通过对我院辖区内1998~2004年保健儿童的母乳喂养调查,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以期能提高母乳喂养率,提高儿童的生命质量.

  • 早产儿早期微量喂养的临床研究

    作者:李元霞;张红霞

    目的:探讨早期微量喂养对早产儿的意义.方法:将98例早产儿随机分为喂养组46例(原发病的治疗+早期微量喂养+部分静脉营养),对照组52例(原发病的治疗+全静脉营养).两组均在积极治疗原发病同时于入院24~48h内给予静脉营养.喂养组根据日龄、体重、全身胃肠功能状态,无喂养禁忌者入院后24h内试经口喂养,或给予鼻饲.结果:喂养组在拔除胃管时间、达到足量胃肠喂养时间、静脉营养时间和平均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1月时治疗组体重增长高于对照组;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早期胃肠道微量喂养结合部分静脉营养,不仅是对胃肠外营养不足的补充,而且可使患儿明显获得体重增长,缩短住院天数,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了治愈率和生存率,而且能使早产儿更快的过渡至肠内营养,从而促进疾病的康复及生长发育.

  • 早产儿及低体重儿80例早期喂养对胆红素及血糖的影响

    作者:陈继莉

    目的:探讨早期喂养干预对早产儿及低体重儿胆红素及血糖的影响。方法:将早产儿及低体重儿80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40例。两组均早期开奶辅以婴儿配方乳喂养,治疗组同时应用微生态制剂双歧四联活菌。结果:两组患儿胃潴留和腹胀平均消失时间、平均恢复出生体重时间和住院天数对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干预前胆红素与血糖值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干预后血糖值有明显上升(P<0.05),胆红素值有明显下降(P<0.05)。结论:在早期喂养干预中应用微生态制剂有利于新生儿肠管功能的恢复,能尽早退黄与恢复血糖。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