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心脑宁片对大鼠心肌缺血模型ATP酶、LDH及CK活性的影响

    作者:王灵;吕宏迪;郝少君;苏峰;李文俊;张正臣

    目的 研究心脑宁片对大鼠心肌缺血模型ATP酶、LDH及CK活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体质量为230~250g大鼠70只,♀♂各半,分为7组,其中第1组为空白对照组,其余6组造心肌缺血模型.6组造模大鼠分别灌服高、中、低剂量的心脑宁片混悬液、硝苯地平混悬液、脑心通胶囊混悬液和同体积的0.5%羧甲基纤维素钠.观察心电组织中ATP酶活力,检测血清中LDH、CK活性,并测定心电图变化.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高、中、低剂量心脑宁片组、脑心通胶囊组和硝苯地平片组均可升高心肌组织匀浆中Na+-K+-ATPase活力(P<0.01);中、低剂量心脑宁片组可升高心肌组织匀浆中Mg2+-ATPase活力(P<0.01或P<0.05);低剂量心脑宁片组可升高心肌组织匀浆中Ca2+-ATPase活力(P<0.01).与模型组比较,高、中、低剂量心脑宁片组、脑心通胶囊组和硝苯地平片组均可不同程度地降低血清中LDH活力(P<0.01);高、中、低剂量心脑宁片组、脑心通胶囊组和硝苯地平片组均可降低血清中CK活力(P<0.01或P<0.05),高、中、低剂量心脑宁片组可显著减少心电图ST段的升高.结论 心脑宁片组能有效升高ATP酶活力,降低LDH、CK活力,减少心电图ST段的升高.

  • 脑心通胶囊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高脂血症的系统评价

    作者:师帅;褚瑜光;张丽梅;邱志凌;汪九重;胡元会;纪鑫毓

    目的 系统评价脑心通胶囊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高脂血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 PubMed、Embase、Medline、CNKI. CBM, VIP. 万方等数据库,纳入相关随机对照研究(RCT),并进行评价,采用Revman5.3软件分析数据.结果 纳入14篇RCTs,共1 244例受试者.相比单独使用他汀类药物,脑心通联合他汀类药物的血脂总疗效提高[RR=1.20,95%CI(1.10, 1.31),P<0.000 1].治疗后总胆固醇水平低于对照组[WMD=-0.79,95%CI (-1.06, -0.53), P<0.000 01],其中联合阿托伐他汀钙亚组异质性较低(P=0.09, I2=48%).治疗后甘油三酯水平低于对照组[WMD=-0.68, 95%CI (-0.92, -0.45), P<0.00001].治疗后高密度脂蛋白高于对照组[WMD=0.28, 95%CI (0.18, 0.37), P=0<0.000 01].治疗后低密度脂蛋白水平低于对照组[WMD=-0.53,95%CI (-0.87,-0.18),P=0.003].各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RR=2.25,95%CI (0.71, 7.16), P=0.17]. 结论 脑心通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高脂血症疗效明显,对TC、TG、HDL-C. LDL-C的改善有效,联合阿托伐他汀钙对TC改善的疗效较为确切,不良反应发生率未见与其他药物有明显差异,推荐临床联合应用,并建议补充更多高质量的相关研究.

  • 脑心通胶囊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钱健;李晓岚;杨维

    [目的]评价脑心通胶囊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随机把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26例分为治疗组(脑心通胶囊治疗组)64例和对照组(单硝酸异山犁酯缓释片治疗组)62例,作疗效比较,疗程8周.[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心绞痛症状改善总有效率分别为90.6%和88.7%(P<0.01),但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心绞痛发作频率分别下降96.5%和82.1%(P<0.01),而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硝酸甘油消耗量下降分别为96.7%和93.7%(P<0.01),但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静息心电图改善分别为68.7%和54.8%,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NST和∑ST与治疗前相比有显著差异(P<0.001〉,而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脑心通胶囊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疗效优于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且副反应小,安全性好,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理想药物,值得推广.

  • 步长脑心通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观察

    作者:田进信

    椎动脉型颈椎病,以往的治疗采用推拿、牵引、理疗或舒筋活血药物等,疗效不尽人意,作者观察了应用步长脑心通胶囊治疗的效果.报告如下.

  • 丹红注射液联合脑心通胶囊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分析

    作者:彭丽岚

    目的:对丹红注射液联合脑心通胶囊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6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成2组各30例,2组患者都给予血糖控制药物,对照组采用静脉滴注丹红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脑心通胶囊治疗,2组均治疗1个月.结果:2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联合脑心通胶囊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 步长脑心通胶囊药物治疗进展

    作者:方坤

    步长脑心通胶囊(以下简称脑心通)自1993年上市以来,在心脑血管疾病等临床多学科领域里的研究取得了显著的进展.该药是根据中医理论研制而成的中药制剂,主要由黄芪、水蛭、地龙、全蝎、当归、川芎、丹参、红花、赤芍、桂枝、牛膝等组成,具有益气活血、健脾化痰、化瘀通络之功效.现就脑心通近年来的临床应用做一综述.

  • 脑心通胶囊质量标准的研究

    作者:张丽;邓国健

    目的建立脑心通胶囊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TLC法对处方中黄芪、丹参、桂枝、红花进行了定性鉴别;用HPLC法测定芍药苷的含量.结果 3批样品的TLC色谱中均能检出黄芪、丹参、桂枝、红花;芍药苷在0.15~0.75 μg间线性关系良好,r=0.999 8.结论所建立的方法准确可靠,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 步长脑心通胶囊对老年人肺栓塞的预防作用

    作者:李彦斌;李宏

    目的 探讨步长脑心通胶囊联合小剂量华法林对老年肺栓塞的预防效果.方法 选取210例心脏病患者根据治疗意愿分为观察组73例与对照组1为69例和对照组2为68例.观察组给予华法林3.0 g/d,步长脑心通胶囊4粒/次,3次/d;对照组1给予华法林治疗;对照组2未用任何药物治疗.随访1~3年,比较三组患者急性肺栓塞发病率及血浆D-二聚体水平变化.结果 观察组肺栓塞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1、对照组2,同期比较血浆D-二聚体水平均较对照组1、对照组2水平明显降低(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步长脑心通胶囊联合小剂量华法林可有效降低肺栓塞发生率.

  • 脑心通胶囊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肾损伤的保护作用

    作者:杨小虎;廉洪;余杨;岳影星;张勇

    目的:探讨脑心通胶囊(NXTC)对高血压大鼠肾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24只雄性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pontaneously hypertensive rats, SHR)随机分为模型(Model)组、厄贝沙坦(Irbesartan)组及NXTC组,8只雄性Wistar-Kyoto (WKY)大鼠为空白(Blank)组.各组大鼠分别给予相应药物和生理盐水灌胃8周,无创血压测量仪监测各组平均血压变化;生化分析试剂盒分别检测血清中肌酐(Cre)、尿酸(UA)、尿素(Urea)以及尿微量白蛋白(MALB);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药物对肾组织病理学改变;实时定量RT-PCR检测肾组织间肌红蛋白(myoglobin,Mb)、Nox氧化酶1(NADPH oxidase 1,Nox1)以及Duox氧化酶2(dual oxidase 2,Duox2)基因表达变化;Western blot检测肾组织中Mb蛋白表达变化.结果:与Model组相比,SHR大鼠连续灌胃给药NXTC 8周后,平均血压下降14.9%;大鼠血清中Cre、UA、MALB分别下降47.1%、20.8%及25.9%;组织病理学显示,NXTC组肾损伤低于模型组;qRT-PCR显示,NXTC组的Mb、Nox1及Duox2分别下调36.8%、26.2%以及30.2%.Western Blot显示,与Model组相比,NXTC组Mb蛋白表达与基因表达一致,呈正相关.结论:NX-TC可改善SHR大鼠的肾损伤因子水平,下调肾组织Mb过表达,减轻肾损伤.

  • 脑心通胶囊对小鼠后下肢急性缺血模型抗炎作用研究

    作者:张璐莎;陈璐;李春晓;尤星宇;房志锐;宋敏;Joel Wake Coffie;张丽媛;王虹

    目的 脑心通胶囊(Naoxintong capsule,NXT)可以有效改善组织缺血症状,但NXT对缺血组织炎性反应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尚不明确.方法 本研究采用小鼠后下肢缺血模型,研究NXT对缺血组织炎症作用的影响.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给药后3 d,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的阳性细胞比例;采用qRT-PCR检测Emr1、IL-1β、TNF-α的表达;采用蛋白芯片探究炎症相关蛋白的变化,并对差异蛋白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 术后3 d,与模型组相比,NXT组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数量明显下调(P<0.01);Emr1 mRNA基因表达明显下调(P<0.01);炎症因子IL-1β、TNF-α表达明显下调(P<0.05,P<0.01);与模型组相比,NXT上调M2a型巨噬细胞诱导剂IL-4,以及标志物CCL17、CCL22的表达;同时下调M1型巨噬细胞标志物CCL5、CXCL9的表达.结论 NXT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外周动脉疾病伴随的炎症反应,为NXT抗炎的分子机制研究提供了潜在的生物标志物.

  • 中药防治代谢综合征的实验研究进展

    作者:甘亚丽;陈光亮

    研究表明多种中药复方(益气养阴活血方、健脾化湿方、补肾方、化痰行气方、清化消瘀方)、单味药及有效成分(黄连、黄芪、姜黄、葛根、水飞蓟等)、中成药(糖肾胶囊、凋谢胶囊、脑心通胶囊、山楂消脂胶囊、银丹心脑通软胶囊等)可改善胰岛素抵抗、降低血清胰岛素水平、保护血管内皮功能、调节脂质代谢、抑制血液高凝状态、抗炎等发挥防治代谢综合征的作用.但在目前的研究中还存在诊断标准不够规范和完善、缺乏长期观察用药后对其心脑血管事件影响的大型临床研究、尚无和人类的病变相近似的经典动物模型等问题.

  • 脑心通胶囊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40例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崔怀仁;张亦明

    目的 观察脑心通胶囊在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笔者所在科室收治的40例冠心痛心绞痛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采用常规基础治疗与加用脑心通胶囊治疗,对比分析两种药物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75%;心电图均有所改善,其中观察组心电图改善总有效率为75%,对照组心电图改善总有效率为55%;观察组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对照组出现轻微不良反应.结论 在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治疗方面,脑心通胶囊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且不良反应率较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依达拉奉联合脑心通胶囊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疏叶华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联合脑心通胶囊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有效性。方法将78例急性脑梗死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吡拉西坦和丹参滴注液治疗,治疗组给予依达拉奉联合脑心通胶囊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2组BI及ESS评分无显著性差异( P>0.05),治疗7、14、28 d后,治疗组BI及ESS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治疗28 d后,2组的显效率及有效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依达拉奉联合脑心通胶囊治疗急性脑梗死,可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 脑心通胶囊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效果观察及对患者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

    作者:黄阳萍;林蕾

    目的 探讨脑心通胶囊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及其对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缺血性脑卒中且中医证型属于气虚血瘀的患者共81例纳入研究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40例患者依据指南予急性脑梗死常规治疗,观察组41例患者联合脑心通胶囊治疗,比较治疗前后血清白细胞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等炎症指标改善情况;比较两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改善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hs-CRP、TNF-α分别为(12.36±3.09) mg/L、(129.62±29.27)ng/L,均低于对照组的(16.71±4.29) mg/L、(186.52±37.62) ng/L(t=8.189、5.287,均P<0.05);治疗7d和30 d后,观察组NIHSS评分分别为(14.28 ±3.24)分、(5.23±1.47)分,均低于对照组的(18.76±4.53)分、(8.16±2.42)分(t=14.689、12.827,均P<0.05);观察组IL-10水平为(49.82±6.59) pg/mL,高于对照组的(42.57±9.82) pg/mL(t=6.759,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68%,高于对照组的77.50%(x2=4.897,P<0.05).结论 脑心通胶囊对缺血性脑卒中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脑梗后炎性反应,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值得推广.

  • 阿托伐他汀联合脑心通胶囊治疗脑梗死并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研究

    作者:梅赈;陈力超

    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联合脑心通胶囊治疗脑梗死并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134例经MRI或者头颅CT检查确诊为脑梗死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简单随机化法分为两组,对照组67例给予阿托伐他汀与阿司匹林行常规治疗;观察组67例则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脑心通胶囊,两组均治疗1个疗程(6个月).比较分析两组治疗前后血脂、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hs-CRP)、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结果 治疗后两组血脂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IMT、hs-CRP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NIHSS评分、IMT、hs-CRP水平[分别为(10.08±1.82)分、(1.06±0.13)mm、(3.89±1.41) mg/L]较对照组治疗后[分别为(13.92±2.01)分、(1.24 ±0.15)mm、(5.02±1.52)mg/L]下降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联合脑心通胶囊治疗脑梗死并颈动脉粥样硬化,疗效明显,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脑心通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脑梗死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疗效观察

    作者:刘胜娜

    目的:研究探讨脑心通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脑梗死颈动脉粥样硬化( CAS)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抽取在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间我院门诊收治的100例脑梗死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成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仅采用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脑心通胶囊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 IMT)、治疗前后的血压、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值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均明显下降,组间比较时,观察组患者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压、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值比较时未见明显差异。结论脑心通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脑梗死颈动脉粥样硬化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病症,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借鉴应用。

  • 脑心通胶囊联合辛伐他汀对脑梗塞患者血脂代谢的影响

    作者:黄青玲

    目的:观察脑心通胶囊联合辛伐他汀对脑梗塞患者血脂代谢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12月收治的脑梗塞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辛伐他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脑心通胶囊,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和血脂水平.结果: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低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TC、TG、LDL-c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HDL-c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心通胶囊联合辛伐他汀治疗脑梗塞效果显著,可有效调节患者血脂水平,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脑心通胶囊联合高压氧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分析

    作者:吴国龙;郑定容

    目的 探究分析脑心通胶囊联合高压氧治疗冠心病(CHD)的临床疗效分析.方法 随机选取2013年5月~2014年10月在院心血管内科住院部治疗的200例CHD患者,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00例患者.其中对照组只采用常规西医心血管内科临床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脑心通胶囊联合高压氧治疗,两组患者的一个疗程均为2w,一共3个疗程,分析比较两组的血脂指标和血小板功能影响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的疗效显著性高于对照组,两组的疗效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血小板粘附试验(PAdT)和血小板聚集试验(PAgT)均下降,治疗组下降幅度更优于对照组,两组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血脂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治疗组改善幅度更优于对照组,两组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心通胶囊联合高压氧治疗CHD对血小板功能具有明显抑制作用并改善血脂指标,具有明显的治疗效果,在临床治疗CHD中值得推广.

  • 脑心通胶囊对脑梗死患者早期康复的疗效研究

    作者:李瀛;高慧娟;王恩

    目的观察脑心通胶囊对脑梗死患者早期康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7例脑梗死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4例,对照组53例.对照组予常规药物治疗加运动疗法,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服脑心通胶囊,每次4粒,3次/d,1个月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显效率38.89%,总有效率96.3%;对照组显效率20.75%,总有效率66.04%.两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降低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FMA和MBI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血脂等指标治疗前后比较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心通胶囊对脑梗死患者的早期康复有较好的疗效.

  • 脑心通对大鼠神经功能评分及梗死体积的影响

    作者:杨宏武;周征成;楼小亮;李晓萍;席秋江

    目的:观察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SD大鼠不同时间点神经功能评分及梗死体积的变化,探讨脑心通对它们的影响。方法线栓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模型,选用健康雄性SD大鼠68只,随机分成四组:假手术组;MCAO模型组;MCAO+脑心通胶囊低剂量组;MCAO+脑心通胶囊高剂量组。每组再按照脑缺血再灌注后第3d、第7d、第14d和第21d 4个不同时间点进行神经功能评分及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2,3,5-Triphenyltetrazolium chloride,TTC)染色测定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梗死体积。结果除假手术组外,其余三组实验鼠在缺血再灌注后4个不同时间点之间比较神经功能评分具有差异(P<0.01);不同剂量脑心通组与MCAO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脑心通高、低剂量组之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 TTC染色发现缺血再灌注后第7d各组大鼠脑梗死体积大;不同时间点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剂量的脑心通实验组与模型组之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脑心通胶囊对改善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实验鼠神经功能评分和减轻梗死体积有促进作用,但对神经功能评分的影响与药物剂量不相关。

501 条记录 17/26 页 « 12...14151617181920...2526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