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先天性心脏病伴单支冠状动脉的影像学诊断

    作者:朱铭;李玉华;钟玉敏;孙爱敏

    目的报道56例先天性心脏病伴先天性单支冠状动脉并评价其影像诊断方法.方法全部56例先天性单支冠状动脉均作了心血管造影检查,有4例作了MR检查.48 例经手术证实.结果 56例中, 44例为单支左冠状动脉,其中3例右冠状动脉由左冠状动脉远端延续而成;另41例右冠状动脉由左冠状动脉近端发出.12例为单支右冠状动脉,其中1例左冠状动脉由右冠状动脉远端延续而成;另11例左冠状动脉由右冠状动脉近端发出.26例单支左冠状动脉和6例单支右冠状动脉有主要的冠状动脉血管横过右室流出道,并均经手术证实.结论在先天性心脏病患者中单支冠状动脉并不很罕见,手术前正确的影像诊断对手术中不致误伤重要的冠状动脉有重要意义.

  • 多层螺旋CT对先天性右冠状动脉起始变异的评价

    作者:史河水;韩萍;孔祥泉;冯敢生;Hans-Juergen Brambs;Martin H.K. Hoffmann

    目的以常规X线冠状动脉造影(CAG)为标准,评价16层螺旋CT在鉴别右冠状动脉(RCA)异常起源和异常行程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先天性RCA变异患者的多层螺旋CT造影(MSCTA)表现,其中7例有CAG资料.对比分析两者在显示RCA异位开口和异常行程方面的差异.仿真内镜技术用于评价异位开口及其与邻近正常冠状动脉开口的关系.采用多平面重组(MPR)、曲面多平面重组(CMPR)、大密度投影(MIP)、容积成像(VR)重组方法评价冠状动脉的异常行径及其与邻近大血管的关系.CAG所显示的RCA,至少有2个不同的视角用于评价其起源和行程.结果 8例患者变异的RCA全部为MSCTA所显示.其中6例患者的RCA起源于左冠状动脉窦,1例起源于左主冠状动脉的末端,另1例则起源于扩大前移的后冠窦.所有异常开口均未见狭窄.8支异常冠状动脉均穿过主动脉根部和肺动脉或右室流出道的间隙.7例CAG则仅5例显示异常.结论 MSCTA显示先天性变异的RCA明显优于CAG,凡疑为冠状动脉变异的患者,可首选非创伤性的16层MSCTA检查.

  • 64层螺旋CT诊断成人冠状动脉起源异常

    作者:戴沁怡;吕飙;张兆琪

    目的 探讨64层螺旋CT诊断成人冠状动脉起源异常的价值.方法 对978例成人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TA)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并与国内外文献比较.结果 978例完整冠状动脉CTA结果中,共检出成人冠状动脉起源异常30例,检出率为3.07%,包括右冠状动脉起源异常9例(30.00%),左冠状动脉起源异常7例(23.33%),左、右冠状动脉均起源异常2例(6.67%),回旋支缺如1例(3.33%)和冠状动脉其他分支起源异常11例(36.67%).结论 64层螺旋CT诊断成人冠状动脉起源异常是一种无创、安全和有效的方法.

  • 先天性冠状动脉瘘X线平片及造影诊断分析

    作者:徐仲英;凌坚;徐立;张岩;蒋世良;赵世华;黄连军;郑宏;谢若兰;戴汝平

    目的 分析和评价X线平片及血管造影在诊断先天性冠状动脉瘘中的临床价值,并探讨该病的发生规律。方法 43例经手术证实的先天性冠状动脉瘘,均摄有X线平片并经血管造影诊断, 其中男16例,女27例,平均年龄15岁。结果 43例中,X线平片明确诊断5例,血管造影对所有病例均作出正确诊断。其中右冠状动脉瘘28例(65%),左冠状动脉瘘14例(32.6%),多发左右冠状动脉瘘1例(2.4%);发生右室瘘18例(42%),右房瘘15例(35%),左室瘘5例(12%),肺动脉瘘4例(9%),左房瘘1例(2%)。结论 X线平片在诊断冠状动脉瘘中有一定的限度,但如发现心脏异常搏动膨突影,有较高的价值。血管造影仍是此病诊断的金标准。

  • 左单一冠状动脉畸型一例

    作者:刘建和;龙云;莫观海;徐雄生;何少平

    患者李某,女,73岁.因间发头晕3年余,再发伴胸闷痛7 天入院.查体:BP195/110mmHg,HR75次/分,律齐,心音可,A2>P2,各瓣膜区未闻及明显病理性杂音.入院后查心肌酶谱正常,cTn-I定性阴性;肝肾功能正常;血脂TG2.49mmol/ L,余正常.ECG示:1、窦性心律;2、房性早搏;3、STv3-v6 近似水平下移0.05mV,Tv3-v5切迹改变;4、电轴轻度左偏.

    关键词: 冠状血管畸形
  • 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评估心肌桥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关系的应用价值

    作者:党浩丹;吴俊凤;胡智军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评价心肌桥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关系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100例拟诊为冠心病行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扫描的患者,评价其心肌桥的长度、厚度及其伴随的动脉粥样硬化情况.并按心肌桥存在与否分为心肌桥组与无心肌桥组,比较两组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率.结果 100例患者中30例发现心肌桥(30.0%),左前降支(LAD)段的发生率高.LAD的心肌桥组与无心肌桥组相应节段的冠状动脉狭窄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3.0481,P<0.05).结论 心肌桥不能仅视为解剖变异,而应引起临床医生的重视,心肌桥可能是评估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之一.

  • 成人冠状动脉起源异常分析

    作者:陈爱明;迟贤国;蒋立民

    目的 分析成人冠状动脉起源异常的发生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大连市金州区第一人民医院2003年3月至2006年12月接受冠状动脉造影的690例患者.结果 完成冠状动脉造影690例,检出冠状动脉起源异常10例,检出率为1.4%,冠状动脉起源异常的10例中右冠状动脉起源异常7例,3例起源于无冠窦,1例起源于左冠窦,3例高位开口(2例开口于右冠窦上方,1例开口于无冠窦的上方);左冠状动脉起源异常3例,占30%,其中1例左回旋支起源于右冠窦,1例起源于右冠状动脉,1例左主干高位开口.结论 冠状动脉造影是发现冠状动脉起源异常及确定其类型的重要手段.

  • 640层螺旋CT冠脉成像对心肌桥-壁冠状动脉的形态学量化评价及粥样硬化相关性分析

    作者:蔡培坤;梁辉晖;董琴;梁焕

    目的 利用640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对心肌桥-壁冠状动脉(MB-MCA)的形态学特征行定量分析,并探讨其与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 收集行冠状动脉成像的186例疑似冠心病患者的影像资料进行分析,若MB-MCA的诊断成立,描述MB-MCA的分布和分型,并在心脏收缩期和舒张期分别记录位于左前降支2段(LAD2)的MB-MCA的厚度以及血管直径,计算其在收缩期及舒张期的变化情况;同时分析MB-MCA粥样斑块情况.结果 186例患者中56例(70段)存在MB-MCA,其中48段(68.6%)位于LAD2;70段MB-MCA中浅表型有44段(62.9%),深厚型有26段(37.1%).位于LAD2的MB-MCA厚度和直径在心脏收缩期和舒张期差异均有明显变化,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84、3.38,P均<0.05);43段位于LAD2的纳入分析的MB-MCA中有28段(65.1%)为Ⅱ级狭窄.70段MB-MCA中共48段(68.6%)存在粥样斑块,其中近侧者42段(87.5%),明显高于远侧者6段(12.5%),两者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2,P<0.05).结论 640层螺旋CT不仅能直接显示MB-MCA的存在,同时能对其形态特点、伴随心动周期动态变化情况行量化分析,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 心肌桥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郭玉军;赵晓赟;梁爽霖

    心肌桥亦称壁冠状动脉,是指冠状动脉某一段或其分支的某一段走行于心肌纤维中,被形似桥的心肌纤维所挤压,该心肌纤维束称为心肌桥(Myocardial bridging).该段冠状动脉于心脏收缩期受心肌桥不同程度压迫,产生短暂的、间歇的狭窄,甚至管腔闭塞,导致心肌缺血,但大多可于舒张期恢复.

  • 先天性冠状动脉瘘临床及造影诊断分析

    作者:马卫军;徐乃勋;赵惠;孙婕

    冠状动脉瘘是一种少见的先天性心血管畸形,系指冠状动脉直接与心腔或血管之间的异常连通.笔者就本院30例该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和造影结果进行了回顾性分析.

  • 血管造影术检出冠状动脉先天性畸形89例分析

    作者:王健;孙根义;徐乃勋

    随着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技术的广泛开展,各种先天性冠状动脉畸形的检出及其临床意义的评价受到重视.笔者分析我院12 457例成年患者冠状动脉造影资料,分析国人冠状动脉常见先天性畸形的类型及其检出频率.

  • 回旋支心肌桥引起急性心肌梗死一例

    作者:陈丹丹;蔡运昌

    1 病例报告患者女,47岁.因反复胸闷7 d,持续性胸痛3 h,于2008年3月14日急诊入院.7d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反复出现胸闷、心前区紧缩感,伴双小指麻木感,每次持续10 min左右,休息后自行缓解,未予重视.3 h前活动时出现持续性胸痛,为压榨性疼痛,向背部放射,并感双小指麻木,伴出汗,休息后症状不缓解,遂于我院就诊.心电图示:窦性心律,STⅡ、Ⅲ、avF抬高0.2~0.3 mV.

  • 前降支冠状动脉肌桥伴右冠状动脉起源于左冠状动脉窦1例

    作者:吕海权

    患者,女,45岁,以"发作性心前区闷痛5天,再发4小时"入院,患者于入院前5天夜间睡眠中突发心前区闷痛而醒,伴左背部放射痛,持续约10余分钟自行逐渐缓解.入院前4小时于凌晨睡眠中心前区闷痛再发,伴恶心、出冷汗,症状持续4小时无缓解而住院.无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吸烟史,家族中无心脏病患者.体检:血压140/85 mm Hg(1 mm Hg=0.133 kPa),双肺听诊正常,心界叩诊不大,心率70次/min,律齐,各瓣膜区未闻及杂音.心电图:窦性心律,ST-T无异常,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多次心肌酶检测均正常,24小时动态心电图未见异常.心脏彩色多普勒:未见明显异常.胃镜未见明显异常.

  • 罕见双侧冠状动脉肺动脉瘘1例

    作者:尹超;宋达;李拥军

    患者,男,51岁.间断胸闷心悸3个月、加重半个月,于2008年10月13日入院.体检:一般情况可,心率70次/min,律不齐,偶可闻及期前收缩,心音有力,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24小时动态心电图示:分析心搏数92005,窦性心律,室性期前收缩1 320次/min,呈单发、2联律及3联律.室上性期前收缩7个,呈单发.行冠状动脉造影术见:冠状动脉右优势型.右冠状动脉粗大,近端发出海绵丛状分支引流至肺动脉,前降支近段发出粗大分支,远端呈丛状引流至肺动脉(图1,图2).结论 :双侧冠状动脉肺动脉瘘.建议患者行外科手术治疗,患者拒绝,住院2周后出院.

  • 冠状动脉起源异常伴前降支肌桥1例

    作者:都亚逢;肖文良;殷洪山

    患者,男,66岁,主因间断胸闷4年,加重伴咽部堵塞感1周,于2008年7月7日入院.患者于4年前无明显诱因突发胸闷,呈压迫感,位于心前区,范围约手掌大小,自摸脉搏38次/min,伴有头晕不适,无胸痛、出汗、恶心、呕吐等.症状持续约半小时不缓解."120"急诊查心电图示.间歇性Ⅱ度、Ⅲ度房室传导阻滞",给予阿托品后症状缓解.

  • 罕见先天性右冠状动脉缺失一例报告

    作者:李智强;陈平

    1 病例资料女,42岁.因反复胸闷、气短5年,加重伴心前区疼痛1周入院.5年来患者反复出现胸闷、气短,多因情绪波动及劳累诱发,无晕厥等不适,早期休息后可自行缓解.1周前症状再发,加重伴心前区疼痛,休息后不缓解,需含服硝酸甘油.

  • 心肌桥合并早期复极综合征一例误诊

    作者:邵亮;朱建明;宫磊;刘松岩

    1病例资料男,47岁,医师.因乏力、心悸3天,胸痛、胸闷、气短40分钟就诊.3天前因工作较疲劳出现乏力、心悸,40分钟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胸痛、心悸、胸闷、气短,无大汗、腹痛、腹泻、恶心、呕吐,无畏寒及发热.既往体健,偶饮酒,吸烟20支/天.

  • 超声心动图与心血管造影对左冠状动脉异常起源于肺动脉诊断价值的对比研究

    作者:杨亚利;谢明星;王新房;吕清;贺林;卢晓芳;王静;李玲

    目的 探讨左冠状动脉异常起源于肺动脉的超声图像特征及经胸超声心动图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本院收治的7例左冠状动脉异常起源于肺动脉患者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总结各型的超声表现并与心血管造影结果相对照.结果 7例患者中成人型6例,婴儿型1例.超声检查均显示了肺动脉壁异常管腔开口、肺动脉内异常分流和室间隔内冠状动脉侧支血流,并评估了心肌灌注不足所致的心脏形态、功能变化以及瓣膜反流, 4例显示了左冠状动脉分支结构.2例误诊为右冠状动脉肺动脉瘘,2例疑诊冠状动脉异常起源,3例正确诊断.心血管造影全部诊断正确,显示了左冠状动脉异常开口于主肺动脉,右冠状动脉经侧支血管逆行充盈.结论 经胸超声心动图能正确诊断左冠状动脉主干异常起源于肺动脉,与心血管造影相比能提供更多的信息,可作为临床诊断的首选方法.

  • 左冠状动脉异常起源于肺动脉患者手术疗效的超声评价

    作者:杨亚利;王新房;谢明星;吕清;贺林;卢晓芳;王静;李玲

    目的 探讨超声对左冠状动脉(冠脉)异常起源于肺动脉患者手术疗效的评估价值.方法 对2000~2007年间本院施行手术矫治的6例左冠脉异常起源于肺动脉患者(3例肺动脉内隧道术,3例左冠脉旁路移植术)术后进行超声检查,并与术前超声结果相对照.结果 6例患者术后短期内冠脉系统血流动力学基本恢复,二尖瓣反流程度减轻,心功能良好.除1例出现吻合口轻度梗阻和少量内隧道瘘外,其余5例重建血管通畅.结论 经胸超声能准确评估重建冠脉的通畅情况、手术并发症、心脏形态和功能以及二尖瓣反流的转归.

  • 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诊断先天性冠状动脉瘘

    作者:陈昕;任卫东;杨军;唐力;冯赫林;马春燕;王立建;富维强;张立敏;章志伟;张海山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诊断冠状动脉瘘的价值.方法对13例冠状动脉瘘患者行CDFI检查,年龄8~68岁,仔细观察其起源、走行和引流部位.结果 13例冠状动脉瘘中,右冠状动脉瘘8例,包括右冠状动脉-左室瘘4例,右冠状动脉-肺动脉瘘2例,右冠状动脉-右室瘘和右冠状动脉-右房瘘各1例.左冠状动脉瘘5例,包括左冠状动脉-肺动脉瘘3例,左冠状动脉-右室瘘和左冠状动脉-右房瘘各1例.CDFI均清楚显示13例冠状动脉瘘的起源、走行和引流部位.13例均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其中8例经手术证实.结论 CDFI诊断冠状动脉瘘简便、可行、准确,具有决定性的价值.

110 条记录 3/6 页 « 123456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