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青光眼术后脉络膜脱离4例分析

    作者:谭明

    脉络膜脱离是青光眼术后浅前房的原因之一,笔者收集了在本院2004/2006年收住院行青光眼手术后发生脉络膜脱离4例,现报告如下.

  • 慢性葡萄膜炎并发网脱误诊1例分析

    作者:杨静;肖波

    对慢性葡萄膜炎并发网脱误诊1例分析如下.1 病历摘要女,72岁.4个月前主因左眼视物模糊,无眼胀、头痛症状伴随,在当地医院诊断为"左眼虹膜炎",病历记载:2008-05左眼结膜混合充血,角膜清,前房深浅可,房闪(++)瞳孔圆,晶状体核及皮质轻混,眼底:网膜在位,未见出血及渗出,黄斑区光反射无.一直用碘必舒+扑拉西芬+脱吡卡胺,全身口服消炎痛,0.5 a里病情时好时坏,中间反复两次.

  • Schwartz-Matsuo综合征房水电子显微镜检查一例

    作者:马波;朱冬青

    患者男,54岁.因右眼外伤后视物模糊伴反复眼痛1月余于2016年1月12日来我院眼科就诊.患者2015年12月7日务工时右眼被螺丝钉弹伤至当地医院眼科就诊,检查:右眼视力0.3,左眼视力1.0.右眼鼻侧结膜裂伤,前房少量积血;瞳孔圆,直径4 mm,对光反射存在;晶状体透明.未行眼底检查.眼压Tn.诊断:右眼结膜裂伤;右眼钝挫伤.行右眼结膜裂伤缝合手术,局部给予氟米龙滴眼液、左氧氟沙星滴眼液点眼.2015年12月14日患者因右眼仍视物模糊伴眼胀痛再至当地医院就诊.检查,有眼视力0.6,矫正0.6;眼压42 mmHg(1 mmHg=0.133 kPa).

  • 先天性黄斑缺损继发视网膜脱离二例

    作者:刘忆南;魏文斌

    例1 患者女,31岁.左眼闪光感伴视物变形4月余,于2015年12月来我院就诊时.患者自幼视力差;右眼1年前因孔源性视网膜脱离行晶状体玻璃体切割联合硅油填充手术,本次就诊时硅油未取出.家族史无特殊.父母均无视力低下;其母曾在怀孕时因急性扁桃体炎服用药物治疗,具体药物不详.全身检查未见异常.眼科检查:双眼眼位正常,持续性眼球震颤.视力:右眼手动/眼前,左眼0.1;双眼矫正视力均不提高.

  • 多波长激光光凝治疗脉络膜骨瘤伴黄斑区出血及视网膜脱离随访观察一例

    作者:孙则红;郎全生;郎卫华;王志学;赵俊华

    患者女,30岁.因左眼视力急剧下降、视物不清1d于2011年6月28日来我院就诊.既往曾诊断为左眼斜视、弱视,并于14年前行左眼斜视矫正手术.全身检查未见异常.眼部检查:右眼未见异常.左眼视力0.01,不能矫正.间接检眼镜眼底检查显示,左眼黄斑区大片桔红色病灶,其中央青灰色扁平隆起,病灶边缘清楚但不规则,似有伪足向四周伸出(图1).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检查结果显示,黄斑区大片视网膜下弱荧光,周围环状强荧光弥漫着染(图2).

  • 后房游离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后并发视网膜脱离及继发前房积血一例

    作者:吴星;姚毅;黄一飞;王丽强

    患者男,33岁.双眼后房游离型人工晶状体(PRL)植入手术后2个月,于2012年2月17日因右眼视物模糊伴下方视物遮挡2周就诊.自诉2012年2月5日白天突觉右眼视物模糊,伴下方视物遮挡,睡醒后第2天视物遮挡转移至鼻侧,继而在1d后迅速出现视力下降,仅颞上方小片视野残存.2011年12月曾因双眼高度近视(右眼-16 D),左眼-9.5 D)行PRL 植入手术.

  • Purtscher视网膜病变合并黄斑区神经上皮脱离一例

    作者:吕刚;张志刚;张洋;宋维国;王金爽

    患者男,45岁.因骑摩托车摔伤头部、左眼视物不清1d于2010年6月30日就诊.外院头部CT扫描检查未见异常.人院时全身状态良好,头部左侧枕部见已缝合的约3 cm创口.心电图、胸透及肝肾功能检查均未见异常.眼部检查:视力:右眼1.0,左眼0.06;眼压:右眼14 mm Hg(1 mm Hg=0.133kPa),左眼16 mm Hg.右眼眼前节及眼底正常,左眼眼前节正常,视盘边界清、色淡红,视网膜动脉细、静脉纡曲扩张,后极部绕视盘沿血管走形区见大量棉绒斑及少量斑点状视网膜出血,黄斑水肿,中心凹反光消失(图1).

  • 先天性视盘小凹合并黄斑浆液性视网膜脱离二例

    作者:周波;张军军;张明

    例1男,33岁.因左眼视力下降5个月来我院就诊.患者为足月顺产,G3P3,妊娠期无异常;父母非近亲结婚,家族中无此类疾病.眼科检查:视力:右眼1.5,左眼0.04.双眼前节无异常,玻璃体透明.散瞳验光无屈光不正.眼底检查右眼无异常;左眼视盘颞侧可见圆形凹陷,约2/3个视盘直径(DD)大小,黄斑区视网膜脱离.脱离区域同视盘颞侧相连(图1).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显示:早期视盘凹陷区呈弱荧光,视盘下缘及黄斑区荧光素渗漏;中期视盘凹陷区呈强荧光,黄斑区弥漫性荧光素渗漏;后期视盘凹陷区强荧光以及黄斑区强荧光勾画出神经上皮脱离区域(图2).

  • 蓝巩膜-骨脆综合征合并视网膜脱离一例

    作者:伍端晓;蔡锦红

    患者女,21岁.因左眼视物模糊、变形1周于2004年4月1日来我院就诊.患者双眼近视史10年;分别于4、7、10岁时因摔倒各导致骨折1次;无耳聋史.其外婆、舅舅、母亲均有相同"蓝眼睛"、反复骨折病史,无耳聋史.

  •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致双眼渗出性视网膜脱离误诊一例

    作者:李立;唐罗生;朱晓华;唐朝珍

    患者女,24岁.因分娩后第2天突发双眼视物模糊,伴眼前黑影1周,于2006年2月27日来我院就诊.患者曾于妊娠结束前半个月出现血压轻度升高,当时检查为140/100 mm Hg(1 mm Hg=0.133 kPa).

  • 双眼Coats病一例

    作者:李甦雁

    患者女,11岁.因右眼视力下降半年,于2001年2月21日来我院就诊.否认早产及吸氧史.检查:视力右眼眼前手动,左眼1.2.双眼眼前节未见异常.右眼玻璃体轻度混浊,颞侧视网膜球形隆起,视网膜下大量黄白色渗出和胆固醇样结晶(图1);左眼玻璃体透明,视网膜中央动脉颞侧上下分支纡曲,颞侧周边视网膜血管末梢呈微动脉瘤样改变(图2)并伴黄白色硬性渗出和胆固醇样结晶,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检查显示左眼颞侧视网膜毛细血管末梢囊样扩张并均有持续性荧光素渗漏(图3).

  • 眼前节手术继发急性渗出性视网膜脱离一例

    作者:关娟

    患者男,59岁.因双眼胀痛、视物不清伴恶心、呕吐2 d来我院就诊并收入院.眼科检查:视力右眼0.1(不能矫正),左眼0.02(不能矫正).双眼结膜混合充血,角膜雾状混浊,前房周边浅,瞳孔呈开大状,对光反射不明显,双眼眼压:69 mm Hg(1 mm Hg=0.133 kPa).临床诊断:双眼急性充血性青光眼.给予全身及局部降眼压药物治疗.治疗1周后,视力右眼0.6,左眼0.2,双眼结膜充血减轻,角膜透明,瞳孔药物性缩小.

  • 氩激光治疗致视网膜脱离一例

    作者:孙时英;牛建军;苏玉民

    患者男,21 岁.因左眼视力下降 7 个月,于 1998 年12 月11日入院.患者 7 个月前因 5 公里越野长跑后发现视物不清.

  •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合并脉络膜脱离患眼脉络膜上腔液成份定量分析

    作者:韩林峰;柯根杰;王林;顾永昊;顾起宏;董凯;刘家佳

    目的 观察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合并脉络膜脱离(RRDCD)患眼脉络膜上腔液中总蛋白(TP)、乳酸脱氢酶(LDH)、白蛋白(ALB)、总胆固醇(CHOL)、总胆红素(TBIL)含量,初步探讨脉络膜上腔液性质.方法 行玻璃体切割手术(PPV)治疗的RRDCD患者(RRDCD组)18例18只眼纳入研究.其中,男性10例10只眼,女性8例8只眼;均为单眼,其中右眼8只,左眼10只.年龄≤55岁8例;>55岁10例.病程≤30 d 7例;>30 d 11例.屈光度≥-6.0 D 7只眼,<-6.0 D 11只眼.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VR)C、D级分别为11、7只眼.PPV中行脉络膜上腔穿刺收集脉络膜上腔液.手术当日抽取RRDCD患者外周静脉血.选取同期10例住院患者的10份外周静脉血标本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RRDCD组、对照组患者血清标本以及RRDCD组患眼脉络膜上腔液标本中TP、LDH、ALB、CHOL、TBIL的浓度.以Light标准和ALB、CHOL、TBIL标准对脉络膜上腔液性质进行鉴定.结果 脉络膜上腔液性质鉴定结果,Light标准:渗出液17份,漏出液1份;ALB标准:渗出液14份,漏出液4份;CHOL标准:渗出液18份,漏出液0份;TBIL浓度:渗出液16份,漏出液2份.Light标准与ALB、CHOL、TBIL标准脉络膜上腔液性质鉴定结果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2.090、1.029、0.364,P>0.05).RRDCD组中,年龄≤55、>55岁以及不同性别、眼别、屈光度、PVR分级患眼之间脉络膜上腔液标本中TP、LDH、ALB、CHOL、TBIL浓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RRDCD组、对照组患者血清标本中TP、LDH、ALB、CHOL、TBIL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RDCD组患者血清标本与患眼脉络膜上腔液标本中ALB、CHOL、TBIL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P、LDH浓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RDCD患眼脉络膜上腔液中含有TP、LDH、ALB、CHOL、TBIL;其性质为渗出液可能性大.

  • 硅油取出手术后视网膜再脱离原因分析

    作者:魏晓雯;姚毅

    目的 观察硅油取出手术后视网膜再脱离的发生率,探讨其可能的原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至2012年在解放军总医院眼科行硅油取出手术的821例患者858只眼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518例,女性303例;年龄1~79岁,平均年龄44.03岁.患者均为玻璃体切割联合硅油填充手术后完成硅油取出手术者.硅油填充时间40 d~13年,平均硅油填充时间6.82个月.回顾分析手术后视网膜再脱离的发生率及发生时间.结果 821例858只眼中,发生视网膜再脱离43例44只眼,占所有患眼的5.13%.硅油取出手术后视网膜再次脱离时间,1周内23只眼,占52.27%;1~4周内13只眼,占29.55%;4~8周内4只眼,占9.08%;8~12周2只眼,占4.55%;12周以上2只眼,占4.55%.视网膜再脱离原因,原视网膜裂孔复发7只眼;周边玻璃体残留3只眼;增生膜形成,牵拉性视网膜脱离18只眼;新发生视网膜裂孔 9只眼;原视网膜裂孔封闭不良5只眼;视网膜嵌塞于巩膜穿刺口处,牵拉性视网膜脱离2只眼.结论 硅油取出手术后视网膜再脱离发生率为5.13%;视网膜再脱离的主要原因是硅油填充时间和手术者因素.

  • 硅油取出手术后视网膜再脱离的发生原因和影响因素

    作者:孟自军;高永峰;王艳婷

    目的 探讨复杂视网膜脱离眼硅油取出手术后视网膜再脱离(RRD)的影响因素及发生原因.方法 回顾性研究.选择行玻璃体切割联合硅油填充手术的连续患者455例458只眼纳入研究.对所有患者行玻璃体切割手术,手术中根据眼内情况酌情行重水、剥膜、视网膜切开或部分切割、眼内激光光凝或冷冻、气液交换或直接油液交换等操作.对伴多发裂孔、陈旧性视网膜脱离、增生及牵拉病变较严重者行环扎手术98只眼.手术完毕时玻璃体腔内填充硅油.硅油取出手术中眼底检查发现有需处理的视网膜前膜者,行切断、剥膜或切除及360°预防性激光光凝治疗等操作,手术中发现裂孔或可疑裂孔者行眼内激光光凝或冷冻治疗.硅油取出手术后1周内及随诊期间均采用与手术前相同的设备和方法行视力、眼压、裂隙灯显微镜、检眼镜等检查.依据硅油取出手术后有无RRD将患眼分为复位组、再脱离组,分别为419、39只眼.对患者年龄、眼轴长度、玻璃体切割手术前小分辨角对数(LogMAR)佳矫正视力(BCVA)和眼压、硅油取出手术前LogMAR BCVA和眼压、视网膜裂孔数目、硅油填充时间、随访时间、硅油取出手术后眼压和视力以及玻璃体切割手术和硅油取出手术中相关因素进行记录.统计年龄、性别、高度近视、巨大裂孔、下方裂孔、黄斑裂孔、无晶状体眼、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VR) C3级及以上、既往视网膜脱离手术失败史、360°预防性激光光凝、联合环扎、角膜穿刺取硅油与硅油取出手术后发生RRD的关系.计算年龄<40岁、性别等因素的比值比(OR)及其95%可信区间(CI).将高度近视眼、联合巩膜环扎及经角膜穿刺硅油取出纳入多元回归方程.结果 硅油取出手术后患眼平均LogMAR BCVA为0.86±0.63,复位组、再脱离组平均LogMAR BCVA分别为0.82±0.59、0.99±0.70,两组平均LogMAR BCV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559,P>0.05).复位组和再脱离组高度近视眼分别为116、22只眼,分别占为27.7%、5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3.984,P<0.01).玻璃体切割手术中联合环扎手术患者中发生RRD 3只眼,占3.1%,未行环扎手术患者发生RRD 36只眼,占10.0%,两者RRD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4.761,P<0.05).手术后RRD的发生率与手术前PVR程度、既往视网膜脱离手术失败史、无晶状体眼以及预防性视网膜激光光凝等因素均无关性(1.626、1.699、1.986、0.709,95%CI:0.836~3.162、0.832~3.658、0.921~4.279、0.268~1.875,P>0.05).与高度近视、联合环扎有相关性(OR=3.380、0.284,95%CI:1.733~6.595、0.086~0.944,P<0.05).通过角膜穿刺取硅油的风险无统计学意义(OR=2.119,95%CI:1.043~4.306,P>0.05).硅油取出手术后RRD的发生率为8.5%,其中35.9%源于新裂孔的形成,5.1%源于PVR,69.2%与新裂孔相关,51.3%与PVR相关.结论 高度近视眼是硅油取出手术后发生RRD的独立危险因素;联合巩膜环扎手术是硅油取出手术后发生RRD的保护性因素.对于行玻璃体切割及硅油填充手术后视网膜稳定复位眼而言,硅油取出手术后发生RRD的主要原因是新裂孔的形成.PVR可能是RRD后的继发改变.

  • 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后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发生的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苗培建;郑钦象;吴荣瀚;郑景伟;徐明;李文生

    目的 观察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IOL)植入手术后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MHRD)的发生率,并探讨影响其发生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10 076例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IOL植入手术患者13 625只眼的临床资料,其中眼轴≥26.0 mm或植入晶状体度数≤15.0 D的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1228例1853只眼.所有患者手术前常规行裂隙灯显微镜、检眼镜及A或B型超声检查等检查.采用透明角膜切口或巩膜隧道切口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IOL植入手术.手术后随访12~126个月,平均随访时间(48.2±31.1)个月.通过散瞳检查眼底和B型超声、光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确诊是否发生MHRD,并对发生MHRD者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本组患者中,共有9例10只眼发生MHRD,占本组手术眼的0.073%.其中,6例7只眼为高度近视眼患者,高度近视眼MHRD的发生率为0.378%.MHRD的发生时间为手术后9~74个月,平均时间为38.5个月.累计风险度估计为0.16%(95%可信区间为0.05%~0.27%).结论 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IOL植入手术后MHRD的发生率为0.073%,高度近视眼MHRD的发生率为0.378%.手术前合并高度近视可能是影响MHRD发生的危险因素,其中,近视可能与MHRD紧密相关.

  • 805例无晶状体眼和人工晶状体眼视网膜脱离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效果

    作者:邹海东;张皙;许迅

    目的 观察无晶状体状眼视网膜脱离(ARD)和人工晶状体眼视网膜脱离(PPRD)的临床特征及其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ARD和PPRD患者798例805只眼的临床资料.手术前对患者进行视力、屈光度、眼压检查,以及裂隙灯显微镜、直接和(或)间接检眼镜检查.805只眼中,ARD 321只眼,PPRD 484只眼,手术前佳矫正视力为光感~0.6.主要根据患眼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VR)分级和视网膜裂孔情况对患者采取巩膜外手术或玻璃体视网膜手术结合巩膜手术.根据手术时间将805只眼分成1995~1999年和2000~2007年两组,前者243只眼,后者562只眼.手术后随访3~25个月,平均随访时间12.3个月,以后一次随访作为疗效判断时间点,以视网膜解剖复位作为疗效判断标准.每次随访都采用手术前同样方法进行检查,并记录手术并发症.采用Mantel-Haenszel卡方检验比较不同时间组中PPRD的构成比例,手术前患眼的视力、眼部病变、手术方式、手术结果和手术后视力等差异.结果 805只眼中,晶状体摘除至视网膜脱离发病的平均时间间隔为:PPRD眼15.4个月,ARD眼39.1个月.手术后视网膜解剖复位率为95.9%.只作巩膜外手术眼复位率93.5%,玻璃体手术眼复位率97.2 0A.805只眼中,手术后矫正视力在0.3以上者11.9%,与手术前相比提高2行以上者67.3%.PPRD与ARD比较,症状发生早,全玻璃体后脱离比例高,PVR更严重,视网膜脱离范围更广泛,手术前视网膜裂孔检出率低,解剖复位率略低.2000~2007年组患者中,PPRD比例、采用玻璃体手术比例、总体复位率、后一次随访时较佳视力比例均高于1995~1999年组.结论 ARD和PPRD眼内病变临床特征较为复杂,其治疗效果正在不断提高.

  • 促红细胞生成素与促红细胞生成素受体在大鼠脱离视网膜中的表达

    作者:解正高;吴星伟;邱庆华;宫媛媛;宋毅;顾青;李彩红

    目的 观察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和促红细胞生成素受体(EPOR)在大鼠脱离视网膜中的表达情况.方法 4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视网膜脱离(RD)后1、3、6、12、24、48、72 h组,每组6只大鼠12只眼.视网膜下腔单次注射1.4%透明质酸钠致上半侧视网膜隆起建立RD模型,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和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blot)测定不同时间点EPO和EPOR的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情况,同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EPO和EPOR在视网膜中定位表达的情况.结果 EPO和EPOR的mRNA表达水平在RD后均上调,均于RD后48 h达到高峰,分别于RD后6、12 h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样,EPO和EPOR的蛋白表达水平也在RD后均增高并在RD后48 h达到高峰,均于RD后3 h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织化学结果 显示正常视网膜自神经节细胞层至光感受器细胞的内外节均有EPO弱表达,RD后48 h视网膜相应部位呈强阳性表达;正常视网膜自神经节细胞层至光感受器细胞的内节均有EPOR表达,RD后48 h视网膜相应部位呈强阳性着染.结论 RD后大鼠视网膜EPO和EPOR表达均逐渐增强,48 h达到高峰;大鼠神经视网膜大部分层次能表达EPO和EPOR.

  • 肝细胞生长因子诱导实验性视网膜脱离的病理机制研究

    作者:陈有信;金曼林;何世坤;Hindon DR

    目的 观察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对视网膜色素上皮(RPE)细胞屏障功能的影响以及RPE内过度表达HGF导致视网膜脱离(RD)的病理机制.方法 编码HGF(AdCMV.HGF)、绿色荧光蛋白(Ad CMV.GFP)的E1/E3缺失的腺病毒载体,以5×104噬斑形成单位(pfu)/眼注射到成年有色兔的视网膜下.检查注射后3、7、14、28 d时的眼底及组织病理变化,利用免疫组织化学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检测HGF在视网膜和玻璃体的表达水平.结果 对照组注射Ad CMV.GFP眼显示GFP几乎仅表达于PRE单核细胞层,AdCMV.HGF注射眼在注射点处的PRE细胞出现强的HGF免疫阳性反应.玻璃体内HGF的表达水平在注射7 d后达到高峰、28 d后降低到基础水平.在HGF的表达期内AdCMV.HGF注射眼出现慢性RD和脉络膜慢性炎症.在RD区域,视网膜下的空间内可见增生性的RPE细胞,部分实验兔眼还产生多层的细胞膜结构.结论 RPE内过度表达的HGF能引发慢性浆液性RD,同时伴有视网膜下RPE增生.提示HGF可能作为治疗RD的作用靶点.

24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