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功能性二尖瓣反流的影响

    作者:闻小林;黄向阳;杨冬妹;胡扬;袁奇;徐健

    目的 探讨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功能性二尖瓣反流(FMR)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50例扩张性心肌病(DCM)和28例缺血性心脏病(IHD)患者接受CRT治疗,记录术前及术后1年心脏超声及临床数据.据FMR的程度分为0~4共5个等级.FMR改善为反流程度减小≥1级;反流程度增加≥1级为FMR恶化.纽约心功能分级(NYHA)降低≥1级为患者对CRT有效.结果 (1)术后FMR改善33例,其中DCM患者占23例(46%),10例(35.7%)来自IHD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2)术后12个月,左室射血分数(LVEF)较术前提高,而FMR改善组提高显著(均P<0.01).(3)术前FMR3级、FMR 2级和FMR 1级的患者,术后FMR改善分别为17例(54.8%)、11例(40.7%)及5例(2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4) 56例患者对CRT有效,其中FMR改善占27例(48.2%);22例对CRT无效的患者中,仅有6例(27.3%) FMR改善(P<0.01).结论 接受CRT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DCM患者FMR改善情况优于IHD患者,而FMR的改善可能是患者对CRT有效的体现.

  • 二维应变评价扩张型心肌病心室内不同步对功能性二尖瓣反流的影响

    作者:何亚乐;费洪文;侯跃双;林纯莹;许燕

    目的 二维应变超声评价扩张型心肌病心室内不同步与功能性二尖瓣反流的关系.方法 扩张型心肌病41例,分为两组,重度二尖瓣反流组(A组)26例,非重度二尖瓣反流组(B组)15例.左室乳头肌短轴切面测量前外、后内组乳头肌处心肌二维应变(轴向及环向)峰值及达峰时间差值.结果 前外、后内组乳头肌处心肌二维应变达峰时间差值A组大于B组(P<0.05);二维应变峰值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多元回归分析表明二维应变达峰时间差值与二尖瓣反流密切相关(P<0.01).结论 扩张型心肌病前外,后内组乳头肌处心肌运动不同步影响二尖瓣同步关闭,是功能性二尖瓣反流原因之一,二维应变超声能够评价这种不同步现象.

  • 经导管介入封堵动脉导管未闭合并功能性二尖瓣反流的近中期疗效评价

    作者:沈群山;王利军;柳梅;宋春来;尚小珂;李红平;肖书娜;卢蓉

    目的 评价动脉导管未闭(PDA)合并中、重度功能性二尖瓣反流(MR)患者单纯行经导管介入封堵治疗的近中期疗效,探讨其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4年6月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PDA合并中、重度功能性MR并接受单纯行经导管介入封堵术的69例患者,其中男20例(29.0%),年龄24(4,45)岁.功能性MR中度45例(65.2%),重度24例(34.8%).所有患者术后第1、3、6、12个月及之后每年复查超声心动图.评估MR、左心房(LA)直径、左心室(LV)直径、主肺动脉(MPA)直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等的变化.结果 69例患者中PDA漏斗型52例(75.4%),管型9例(13.0%),窗型8例(11.6%);PDA直径(8.19±2.64) mm,封堵器直径为(16.67±4.10) mm.手术成功率为100%,未见残余漏、封堵器移位等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15.91±17.73)个月.45例中度MR患者中20例减少为无反流,24例反流程度减少至轻度,1例仍为中度反流;24例重度MR患者中10例减少为无反流,10例反流程度减少至轻度,3例减少为中度反流,l例患者仍为重度反流.MPA直径[(2.54±0.78) cm比(3.27±1.11)cm,P<0.001]、LA直径[(3.40±1.03) cm比(4.45±1.21) cm,P<0.001]、LV直径[(4.76±1.16) cm比(6.26±1.45) cm,P<0.001]均显著小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将患者按不同年龄段分成3组:A组(0~13岁,26例)、B组(14~41岁,21例)、C组(42~64岁,22例),A组与B组、B组与C组改善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A组改善率(100.0%比81.8%,P=0.023)显著大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PDA合并中、重度功能性MR患者在严格把握适应证的前提下单纯行经导管介入封堵术是安全有效的,MR程度均明显减轻,近、中期效果良好.

  • 扩张性心肌病患者SUA水平与FMR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李锡昌

    目的:探讨扩张性心肌病患者血清尿酸(SUA)水平与功能性二尖瓣反流(FMR)的相关性,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10月~2014年10月在本院就诊并明确诊断为扩展性心肌病的6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入院后行SUA检测、血浆B型脑钠肽(BNP)检测和心脏超声检测,测量其左室射血分数(LVEF),检测二尖瓣反流口面积(ERO),确定二尖瓣反流程度,并检测心脏收缩期二尖瓣幕状区面积(MVA)。比较不同NYHA分级患者的SUA、BNP、LVEF和MVA以及不同程度FMR患者血清中的SUA水平,分析SUA水平与MVA的相关性。结果 NYHA评级越高,其SUA、BNP水平也越高,LVEF值越低,MVA则越大(P<0.05)。重度FMR患者的SUA水平显著高于中轻度FMR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扩张性心肌病患者的SUA水平与MVA呈正相关(r=0.32,P<0.01)。结论扩张性心肌病患者的SUA水平与FMR具有相关性。

  • 不同心肌病患者功能性二尖瓣反流的评价指标差异探讨

    作者:李建坤

    目的 探讨不同心肌病患者功能性二尖瓣反流(MR)的评价指标差异.方法 选择2012年6月至2014年8月临朐县人民医院收治的90例心功能不全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心功能不全原发病分为缺血性心肌病(ICM)组(55例)和扩张性心肌病(DCM)组(35例),并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比较两组患者功能性MR的严重程度.结果 ICM组患者反流指数、有效反流口面积(EROA)、反流血量、反流分数以及肺动脉收缩压均大于DC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CM组患者在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球形指数以及二尖瓣瓣环方面均大于DCM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显示,两组患者的球形指数与EROA呈负相关(P<0.05),而二尖瓣环平面至瓣尖关闭点的距离与EROA呈正相关(P<0.05).结论 功能性MR的严重程度与ICM和DCM患者的心力衰竭和心室重构均具有一定关系,对预测ICM患者心力衰竭的预后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 导管射频消融术对心房颤动左心重构的影响

    作者:刘心遥;张建强;宁曼;康俊萍;杜昕;刘彤;董建增;马长生

    目的 通过超声心动前瞻性观察心房颤动(房颤)患者导管射频消融(RFCA)术后左心重构的变化.方法 为行RFCA术住院的持续性房颤患者,术前、术后即刻、1个月和3个月时进行经胸超声心动检查,不能维持窦性心律者除外.以斑点追踪技术得到左心室应变评价收缩功能,以达峰时间差异(TPSD)评价左心室内部同步性;比较不同随访时间点间超声心动指标差异.结果 22例患者资料满足条件.患者RFCA术后左心室各方向应变改善,射血分数增加[(56.2±6.4)%至(62.8±4.6)%,P<0.01],纵向应变的TPSD减小[(42.8±17.8)ms至(34.2±16.0)ms,P=0.046).入选患者术前合并二尖瓣反流者占81.8%,多数为微量反流,术后反流束面积[(2.0± 1.7)cm2至(0.8±1.5)cm2,P=0.001]及其与左心房面积的比值[(8.9±7.4)%至(2.3±4.3)%,P<0.01)]减小.结论 持续性房颤患者左心室同步性和收缩功能受损,经RFCA术转复并维持窦性心律后逐渐改善.房颤患者合并二尖瓣反流比例较高,维持窦性心律的过程有助于其程度的减轻.

  • 扩张型心肌病继发肺动脉高压与功能性二尖瓣反流的相关性临床研究

    作者:李健;刘婷;苗立夫;白艳;崔永亮

    目的 研究扩张型心肌病(dilated cardiomyopathy,DCM)继发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PAH)与功能性二尖瓣反流(functional mitral regurgitation,FMR)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中心2010年8月至2017年8月间住院的105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资料,其中男性73例、女性32例.根据肺动脉压水平将入选患者分为肺动脉高压组(65例)和非肺动脉高压组(40例).所有患者入院后收集一般资料[年龄、性别、体重指数(BMI)、心率、心房颤动、高血压、糖尿病、NYHA分级],并检测血红蛋白(HGB)、尿酸(sUA)、肌酐(Cr)、血钠(Na)、白蛋白(sAlb)、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高敏C反应蛋白(hs-CRP)、N端前脑钠肽(NT-proBNP)及超声心动图检测的指标[包括左心房内径(LA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有心房内径(RAD)、右心室内径(RVD)、室间隔厚度(IVS)、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二尖瓣反流程度(MR)、肺动脉收缩压(PAP)].分析比较两组一般资料、生化指标及超声心动图结果.结果 两组资料分析比较,肺动脉高压组的NYHA分级、sUA、NT-proBNP、LAD、LVEDD、RAD、RVD、MR均高于非肺动脉高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动脉高压组的TC、sALb、LVEF均低于非肺动脉高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样本根据筛选的因素,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二尖瓣反流程度(OR=3.495,95%CI1.743~7.010,P<0.001)与扩张型心肌病肺动脉高压的发生呈极显著正相关,左心房前后径值(OR=1.129,95%CI 1.043~1.221,P<0.01)与扩张型心肌病肺动脉高压的发生呈显著正相关,血清白蛋白(OR=0.799,95%CI 0.693~0.992,P<0.01)与扩张型心肌病肺动脉高压的发生呈显著负相关.结论 功能性二尖瓣反流程度加重、左心房扩大及血清白蛋白水平降低是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继发肺动脉高压的独立危险因素,对于病情评估、指导治疗及预后评判具有重要意义.

  • 组织多普勒评估缺血性心肌病与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功能性二尖瓣反流程度差异的价值

    作者:朱乐乐;张爱元

    目的 分析组织多普勒(tissue Doppler echocardiography,TDI)用于评价患者功能性二尖瓣反流(functional mitral regurgitation,FMR)程度差异的价值.方法 选取明确诊断为缺血性心肌病(ICM)的患者33例,扩张型心肌病(DCM)患者27例,均合并不同程度FMR.用传统超声心动图测得舒张末期左心室内径(LVEDD)、收缩末期左心室内径(LVES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房内径(LAD)、二尖瓣瓣叶舒张早期峰值运动速度(E)、舒张晚期峰值运动速度(A)与E/A值;用组织多普勒测量二尖瓣环收缩期峰值运动速度(Sm)、舒张早期峰值运动速度(Em)、舒张晚期峰值运动速度(Am)、E/Em值及PASP值;用彩色多普勒血流会聚方法测得二尖瓣有效返流口面积(EROA)表示FMR严重程度.对两组患者上述数据进行统计学比较分析.结果 ICM与DCM患者的传统超声心动图指标:LVEF、LVEDD、LVSED、LAD、E、A、E/A值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而组织多普勒测量指标比较结果显示:ICM组E/Em高于DCM组,而Sm、Em、Am值均低于DCM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0.05.同时ICM组EROA及PASP值亦高于DCM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TDI能够更好地反映二尖瓣的功能状态,对缺血性心肌病与非缺血性扩张型心肌病功能性二尖瓣反流程度差异的评估更准确.

  • 严重主动脉瓣反流并巨大左室的马凡综合征功能性二尖瓣反流的临床研究

    作者:赵铁军;徐志云;邹良建;王志农;杨立信

    目的:初步探讨严重主动脉瓣反流并巨大左室的马凡综合征患者合并功能性二尖瓣反流(FMR)的发生率、术后变化规律和手术指征.方法:分析2000年1月至2007年12月19例主动脉瓣重度反流(反流量≥10 ml)并巨大左心室(舒张末直径≥7 cm)的马凡综合征患者的临床及随访资料.结果:19例患者均采用Bentall手术治疗.无围手术期死亡.术后随访72人年,平均4.5年(3个月~7年).FMR术后明显下降,改善率87.5%,6个月~1年后接近正常.结论:严重主动脉瓣反流并巨大左室的马凡综合征患者行Bentall手术效果良好.轻到中度的FMR(<10 ml)术后可随着左室的缩小而逐渐恢复消失;重度FMR(≥10 ml)若合并左心收缩功能低下(EF<50%),FMR下降趋势不良,建议行二尖瓣成形术等积极处理.

  • 冠心病并中度功能性二尖瓣反流2种手术早期临床效果比较

    作者:李扬;董然;华琨;刘韬帅;张魁;郑居兵;赵洋;黄琦

    目的 比较冠心病并慢性中度功能性二尖瓣反流患者行单纯冠状动脉搭桥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CABG)、CABG联合二尖瓣置换术(mitral valve replacement,MVR)或二尖瓣成形术(mitral valvuloplasty,MVP)治疗的早期疗效.方法 113例冠心病并中度功能性二尖瓣反流患者,依据手术方式分为CABG组60例,CABG+ MVR/MVP组53例,分别于术前及术后行心脏彩超检查测量左心房内径、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dimension,LVEDD)及二尖瓣反流面积,观察NYHA心功能分级改善情况,记录术中主动脉内球囊反搏使用情况、术后呼吸机辅助通气时间、术后ICU时间、术中及术后悬红细胞及血浆输注量、住院时间及围术期病死率.结果 CABG组、CABG+ MVR/MVP组术后左心房内径[(38.17±6.98)、(40.71±6.81)mm]、LVEDD[(55.18±8.47)、(54.60±7.10) mm]及二尖瓣反流面积[(3.27±1.96)、(2.63±2.50)cm2]较术前[(41.99±4.96)、(43.76±7.21)mm,(57.39±7.30)、(59.78±6.99)mm,(5.99±0.99)、(6.38±1.26) cm2]减小(P<0.05),NYHA心功能分级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LVEF[(47.87±12.77)%、(50.69±12.31)%]与术前[(48.45±9.81)%、(49.30±11.59)%]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ABG+MVR/MVP组术后ICU时间[(57.10±55.40)h]、术后呼吸机辅助通气时间[(42.77±39.45)h]较CABG组[(41.33±39.49)、(29.33±15.14)h]长,悬红细胞输注量[(9.5±8.0)u]、血浆输注量[(1 050±987)mL]较CABG组[(5.9±5.2)u、(786±757)mL]多(P<0.05),主动脉内球囊反搏使用率(24.53%)、住院时间[(29.42±12.96)d]、围术期病死率(11.32%)与CABG组[23.33%、(24.05±12.85)d、8.33%]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冠心病并中度功能性二尖瓣反流患者行CABG、CABG+ MVR/MVP术治疗早期临床疗效均满意,但CABG术后恢复较快,其中长期疗效有待进一步随访.

  • 三维超声用于功能性二尖瓣反流修复手术评估的临床应用研究

    作者:左明良;尹立雪;李春梅;邓燕;罗玲;向毅;向波;于涛

    目的:探讨三维超声诊断功能性二尖瓣反流(functional mitral regurgitation,FMR)的价值,并探索二尖瓣修复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50例因主动脉瓣狭窄(aortic stenosis,AS)或关闭不全(aortic regurgitation,AR)行主动脉瓣置换,伴或不伴功能性二尖瓣反流患者,对所有患者均行二维超声及三维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hree-dimensional transesophageal echocardiography,3D-TEE)检查,比较外科直视测量二尖瓣对合缘高度值与3D-TEE测值的差异.对于中度以上FMR患者主动脉瓣置换基础上行二尖瓣修复,对比未修复患者心脏超声、围手术期死亡、主动脉阻断时间、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停留天数,以及术后反流纠正效果.结果:二尖瓣修复24例,未修复者26例,2组间基线数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组间比较二维经胸超声及3D-TEE参数,修复组较未修复组反流程度重,瓣环面积扩大(P=0.009),对合缘高度减少(P=0.00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所有患者外科直视测量与三维超声心动图测量二尖瓣对合缘高度的方法具有较好的一致性.术中主动脉阻断时间及术后ICU停留天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81,P=0.175).二尖瓣修复组围手术期死亡1例,未修复组死亡1例,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91).术后半年二尖瓣修复组2例二尖瓣轻度反流,无一例二尖瓣狭窄及反流加重发生;二尖瓣未修复组出现1例二尖瓣反流加重,1例轻度反流.此外,二尖瓣修复患者中,AS所致FMR二尖瓣环面积小于AR患者(P=0.028),瓣缘对合高度大于AR(P=0.017).结论:主动脉瓣置换术同期行二尖瓣修复安全可行.3D-TEE评估FMR反流机制具有重要价值,FMR往往伴随瓣环扩张,二尖瓣闭合障碍.AS及AR并发FMR的发生机制可能不同,建议AS并发FMR修复时以瓣环扩大及瓣缘对合高度为标准.

  • 二尖瓣瓣叶在功能性二尖瓣反流发生机制中的角色

    作者:亢玉

    功能性二尖瓣反流是心力衰竭的常见并发症,是影响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其发生主要是因左心室重构导致作用于二尖瓣瓣叶的一对反向作用力即牵拉力和关闭力的失衡,以及二尖瓣瓣环的扩张形变所致,而其中二尖瓣瓣叶曾被认为具有正常的结构与功能,仅作为“被动参与者”.近期国内外的研究发现二尖瓣瓣叶也主动参与了该过程,不仅有生物化学水平的改变,而且在表现形态上呈现瓣叶总面积的增加.由于这种适应性瓣叶增大相对于左心室和二尖瓣瓣环重构的比值不同,而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功能性二尖瓣反流.

  • 大心脏患者左心室扩张形态与功能性二尖瓣反流关系的二维超声评价

    作者:刘璐;谷天祥;房勤;张光伟

    目的 应用超声心动图评价大心脏患者左心室扩张形态与功能性二尖瓣反流(functional mitral regurgitation,FMR)的关系,并探讨其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6年5月我院117例大心脏患者(左心室舒张期末内径≥60 mm)的临床资料,其中男78例、女39例,年龄31~ 77岁,按二尖瓣反流程度分为无/微量反流组(FMR-N/T组,33例)、轻度反流组(FMR-Mi组,37例)、中度反流组(FMR-Mo组,34例)和重度反流组(FMR-Se,13例).比较各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及超声心动图测值(左心室内径、容积、收缩功能、球形指数、局部室壁运动积分指数、二尖瓣隆起面积、隆起高度、前后叶成角).结果 FMR程度越高,下壁、后壁、侧壁心肌梗死所占的比例越高(FMR-N/T vs.FMR-Mi vs.FMR-Mo vs.FMR-Se分别为12.1% vs.18.9% vs.44.1% vs.46.2%,P=0.001)、基底部运动减低或室壁瘤的发生率越高(FMR-N/T vs.FMR-Mi vs.FMR-Mo vs.FMR-Se分别为12.1% vs.27.0% vs.47.1% vs.53.8%,P=0.005);二尖瓣隆起面积、高度、二尖瓣前后叶成角、乳头肌附着区域局部室壁运动在不同FMR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与FMR程度呈正相关.结论 大心脏患者左心室局部扩张与FMR发生存在相关性.二尖瓣隆起高度、隆起面积、二尖瓣前后叶成角、乳头肌附着区域局部室壁运动指数与FMR的发生及程度呈正相关,能否改善这些指标对FMR的临床治疗决策和预后至关重要.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