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儿科急诊危重患儿状况调查及分析

    作者:任晓旭;胡风华;曲东;牟京辉

    目的 调查分析儿科急诊危重患者状况,以期对诊治提出改进意见.方法 入急诊监护室374例危重患儿,记录来院方式、途中治疗、急诊停留时间,检测血气、生化,评估小儿/新生儿危重病例评分(PCIS/NCIS)、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判断是否符合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脓毒症、感染性休克.结果 在374例患儿中,新生儿占29.9%,其余患儿平均年龄37.4个月.急诊停留时间4.7 h (0.42~96 h),感染性疾病47.6%.出租车、救护车、私家车为主要来院工具,分别占38.3%、28.4%、21.5%.病死率12.3%,住院病死率10.3%,急诊病死率15.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CIS/NCIS评分(81.92±9.66),危重评分≤80占44.4%、≤90占81%.172例患儿接受GCS评估,GCS≤8、9~12、13~15分别占35.5%、21.5%、43.0%.病死率为26.23%、10.81%、5.4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GCS≤8与13~15、GCS 9~12与13~15患儿PCIS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GCS≤8与9~12间PCI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CIS与GCS二者正相关(r=0.454,P=0.01),能建立直线回归(R2 =0.183,回归系数t检验P<0.01).374例,SIRS 41.7%,脓毒症25.7%.262例非新生儿病例,休克占43.5%,61.4%为感染性休克.374例中,低血钠37.2%,高血钾22.0%.新生儿低血糖20.91%,高血糖29.1%;非新生儿低血糖9%,高血糖66.7%.pH <7.35的酸中毒67.8%,pH<7.2的严重酸中毒33.1%.结论 (1)新生儿、婴幼儿占急诊危重患儿绝大部分;(2)急诊停留时间相对较短(4.7 h).急诊病死率高于住院病死率( 15.6% vs.10.3%,P<0.01),应积极缩短急诊停留时间,尽早住院;(3)不同交通工具来院,危重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使用救护车者不到1/3 (28.4%),应提高社会使用院前急救服务的意识并提高院前急救的便利性;(4)急诊PCIS/NCIS可有效评估病情与预后;重度脑功能障碍(GCS≤8)、中度脑功能障碍(GCS 8~12)共57%,非创伤性脑功能损伤在儿科急诊重患中占重要地位;(5) GCS≤8、9~12与13~15患儿的PCI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GCS< 13应予重视,患儿可能处于危重状态;(6)SIRS 41.7%,脓毒症25.7%;休克占43.5%,感染性休克为主(61.4%),应重视急诊危重患儿循环、器官组织灌注状态观察与评估,以早期识别休克;(7)电解质紊乱以低血钠(37.2%)、高血钾(22.0%)常见;高血糖(66.7%)常见,新生儿也应注意低血糖(20.91%);酸碱平衡紊乱以酸中毒为主(67.8%),应注意相关检测及监测.

  • 动脉血乳酸在新生儿病情严重程度评估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马晓花;张环;陈彤;李世芳;赵淑艳;孙兆双

    目的 探讨微量动脉血乳酸水平在新生儿病情严重程度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10年6月至2011年5月东营市人民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连续收治新生儿150例,动态观察其新生儿危重病例评分(NCIS)及动脉血乳酸水平,对患儿的NCIS、动脉血乳酸水平进行相关性分析,建立线性回归方程.结果 微量动脉血乳酸水平与NCIS呈负相关关系(r=-0.822,P=0.000),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动脉血乳酸浓度=11.865-0.106×NCIS,根据动脉血乳酸浓度将新生儿分为非危重组(<2.325 mmol/L)、危重组(2.325~4.445 mmol/L)和极危重组(>4.445 mmol/L),对150例患儿进行分组显示非危重组、危重组和极危重组的死亡率分别为0(0/52)、1.35%(1/74)和29.17%(7/24),死亡率有统计学差异(χ2=20.053,P=0.000).结论 微量动脉血乳酸水平是评估新生儿病情严重程度的一项简易而灵敏的指标,对新生儿危重症的临床观察和治疗有指导意义.

  • 转运生理稳定指数用于早产儿病情危重度评估的价值

    作者:王敏;周勤;姜善雨;梅英姿;陶亚琴;李萍;印娟;余仁强

    目的 探讨入院时转运生理稳定指数(TRIPS)在早产儿病情危重度及其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 选择2014年7月至2016年1 2月,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妇幼保健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住院治疗的130例胎龄<32周早产儿为研究对象.对其同时进行TRIPS评分和新生儿危重病例评分(NCIS).采用Peason相关性分析,分析2种评分法的相关性,再以NCIS判定的早产儿病情危重度为标准,绘制TRIPS评分评估早产儿病情危重度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以获取TRIPS评分判定早产儿病情危重度的佳临界值,并据此将早产儿分为非危重组(TRIPS评分<佳临界值)和危重组(TRIPS评分>佳临界值)2组.采用成组t检验、Wilcoxon秩和检验及x2检验,对2组早产儿早产相关并发症及临床转归等计量及计数资料进行统计学比较.本研究遵循的研究程序符合2013年修订的《世界医学协会赫尔辛基宣言》要求.结果 ①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TRIPS评分与NCIS呈线性负相关关系(r=-0.421,P<0.001).②TRIPS评分评估早产儿病情危重度的ROC曲线显示,TRIPS评分判定早产儿病情危重度的佳临界值为13.5分,其曲线下面积(AUC)为0.721 (95%CI:0.634~0.807),敏感度为86.5%,特异度为52.6%.③根据TRIPS评分佳临界值的分组结果,非危重组早产儿为76例,危重组为54例.④危重组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及颅内出血发生率(37.0%、40.7%),均显著高于非危重组(15.8%、15.8%),其转出NICU时体重及好转出院率[(2 025±533)g,72.2%],均显著低于非危重组[(2 192±267)g,96.1%],并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 =7.681,P=0.006;x2=10.176,P=0.001;t=-2.351,P=0.020;x2 =15.441,P<0.001).2组早产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院内感染及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发生率,以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产儿入院时进行TRIPS评分,可用于早产儿病情危重度评估及预后判断.

  • 418例危重新生儿转运分析

    作者:姚庆云;肖敏;张德生;林霞;王瑞芬

    目的 研究危重新生儿转运对提高危重新生儿的抢救成功率,降低新生儿病死率的影响.方法 建立沧州市中心医院危重新生儿转运系统,将沧州市所辖15个县市40多家医院产、儿科组成转运网络,对危重新生儿进行转运,部分进行转运前危重病例评分,开展了宫内转运及反向转运.结果 我院4年来转运418例危重新生儿,途中无一例死亡,转运后死亡14例,自动出院12例,抢救成功率96.6%.宫内转运26例均成活,成功率100%.反向转运22例,无一例死亡,成功率100%.110例进行新生儿危重病例评分,危重组69例,成活66例,成活率96%;极危重组11例,成活5例,成活率45%.结论 迅捷安全的转运工作有效地降低了危重新生儿的病死率.

  • 三种不同危重症评估法对危重新生儿死亡风险的预测价值比较

    作者:韦艳丹;黄日平;付伟

    目的 比较新生儿急性生理评分(score of neonatal acute physiology,SNAP)、新生儿危重病例评分(neonatal critical illness scores,NCIS)及第三代小儿死亡风险评分(pediatric rick of mortality Ⅲscore,PRISM Ⅲ)三种危重症评分法对危重新生儿死亡风险的预测价值,探索适合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应用的评分系统.方法 对2014年10月至2015年6月入住我院NICU的398例患儿同时采用SNAP、NCIS及PRISM Ⅲ三种评分系统进行不同时点评分,以新生儿是否死亡为结局,分别描绘各评分系统各时点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比较各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ROC Curve,AUC)的差异.结果 NCIS评分系统的各时点AUC分别为0.769/1d,0.834/3d,0.862/5d;SNAP评分系统的各时点AUC分别为0.849/1d,0.856/2d;PRISM Ⅲ评分系统的各时点AUC分别为0.869/12h,0.878/24h.AUC均大于0.5,可预测疾病死亡风险.三系统各时点AUC的比较:PRISM Ⅲ(24h)、SNAP(1d)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26,P=0.208);NCIS(1d)、NCIS(3d)各与PRISM Ⅲ(24h)及SNAP(1d)比较,前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73、2.57;P=0.00001、0.01);后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9、0.46;P=0.060、0.645).结论 PRISM Ⅲ、SNAP及NCIS三个评分系统均能预测危重新生儿的死亡风险;PRISM Ⅲ、SNAP早期能预测危重新生儿死亡风险.

  • 新生儿危重病例评分与美国新生儿急性生理学评分围产期补充Ⅱ预测危重新生儿死亡风险比较

    作者:邱如新;杨莉

    目的 比较新生儿危重病例评分(NCIS)与美国新生儿急性生理学评分国产期补充Ⅱ(SNAPPE-Ⅱ)在危重新生儿死亡风险预测方面的优越性,探索适合我国新生儿疾病危重度判断的评分系统.方法 对2008年1-12月入住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的525例惠儿同时采用NCIS和SNAPPE-Ⅱ两种评分系统进行评分,根据评分将入组病例分为极危重、危重、非危重3组,分别对各组病死率进行比较,并描绘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比较ROC曲线下面积(AUC),以观察两种评分系统在预测危重新生儿死亡风险的特异度及灵敏度.结果 非危重组、极危重组中,NCIS评分及SNAPPE-Ⅱ的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危重组中,两种评分病死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UC分别为NCIS评分0.934,SNAPPE-Ⅱ评分0.926,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CIS评分对危重新生儿的筛出能力较强,但对临床决策无早期指导作用.SNAPPE-Ⅱ评分能早期、较准确预测患儿死亡风险,临床应用较简便,宜推广使用.

  • 新生儿感染性休克与危重度评分及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关系的研究

    作者:陈晓文;陈克正;吕回;陶莉

    目的 探讨新生儿感染性休克与新生儿危重病例评分(NCIS)及新生儿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间的关系.方法 根据新生儿休克分度、新生儿危重度评分、新生儿新SIRS诊断标准,对广州市儿童医院1991-2004年收治的感染性休克新生儿117例分别作统计分析.结果 (1)117例中以出生3d内发病为多(59.8%).死亡69例,多于入院后3d内死亡(78.3%),原发病主要为败血症,其次为感染性肺炎及坏死性小肠结肠炎.(2)入院当天危重度评分,全部处于危重分值,其中多数忠儿处于极危重分值(82.0%).(3)非SIRS患儿68例,死亡31例,痛死率45.6%,伴发SIRS者49例,死亡38例,痛死率77.6%,与非SIRS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符合项目越多,病死率亦越高.符合SIRS诊断的四项标准中,以体温改变为多,且多表现为体温低下(81.6%),心率改变例数不多(28.6%),主要见于重度休克儿(心率减慢).白细胞数<5×109/L的12例,均发生于中重度休克,病死率高(75.0%).结论 (1)新生儿感染性休克多发生于出生3d内,NCIS检查能反映病情的严重度,若对可疑病例及早开展CNIS,必能早期发现危重病例.(2)感染性休克与SIRS新诊断标准关系并不密切,SIRS新诊断标准对新生儿重度感染的敏感性低,但伴发SIRS者的病死率明显高于非SIRS者.

  • 血清降钙素原对新生儿脓毒血症预后的预测价值

    作者:葛小丽;孙海斌;陈洪敏

    目的 评价血清降钙素原 (PCT) 对新生儿脓毒血症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68例脓毒血症新 生儿就诊时血清PCT水平与新生儿危重病例评分 (NCIS) 分级、住院期间死亡事件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 (ROC) 法分析脓毒血症新生儿就诊时血清PCT水平对于发生住院期间死亡事件的预测价值.利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 分析不同血清PCT水平的脓毒血症新生儿住院期间的生存状况.结果 住院期间死亡新生儿的血清PCT水平显著高于 存活新生儿,且与NCIS分级有关.血清PCT水平对于预测新生儿发生住院期间死亡事件具有一定的价值 (AUC=0.82,P <0.01).血清PCT水平与新生儿住院期间的生存状况有关,在预测新生儿是否发生死亡事件方面,可以弥补NCIS的不 足.结论 血清PCT对于判断新生儿脓毒血症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 NICU新生儿实验室检查结果与病情危重程度及预后关系

    作者:卢国辉

    目的 总结与分析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的新生儿实验室检查结果,分析其与患儿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收集2012年8月至2013年8月NICU收治的180例新生儿的病例资料,对其一般情况(血常规、血糖、电解质及血气分析)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新生儿危重病例评分法(NCIS)将患儿分成非危重组、危重组和极危重组;根据预后情况的不同分成治愈组、好转组、恶化或死亡组,比较不同分组新生儿的各种实验室检查结果.结果 在所有检查结果中,白细胞、中性粒细胞、pH值、乳酸、HCO3-水平在不同危重程度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pH值、乳酸、HCO3-水平在不同预后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极危重组与恶化或死亡组的乳酸、HCO3-水平高,pH值低,非危重组与治愈组的乳酸、HCO3-水平低,pH值高.极危重组的白细胞与中性粒细胞水平均显著高于非危重组.结论 白细胞、中性粒细胞、pH值、乳酸、HCO3-水平与患儿病情有关,病情程度越严重,白细胞、中性粒细胞、乳酸、HCO3-水平越高,pH值越低;pH值、乳酸、HCO3-水平与患儿预后有关,乳酸、HCO3-水平越高,pH值越低,预后越差.

  • 窒息新生儿血乳酸水平与NCIS评分的关系及两者对预后的影响

    作者:拉热;包文芳

    目的:研究窒息新生儿血乳酸水平与新生儿危重病例评分(NCIS)的关系,及两者对窒息预后的影响.方法: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收治窒息新生儿83例,入院后24 h内检测血乳酸水平并进行NCIS评分,按照NCIS评分分为非危重组17例,危重组38例,极危重组28例.比较乳酸在不同危重程度患儿中的差异,记录患儿住院期间死亡情况,ROC曲线评估血乳酸水平对预后的诊断价值.结果:不同危重级别窒息新生儿乳酸水平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非危重组乳酸正常比例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5),极危重组乳酸中毒比例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5).Pearson分析显示窒息新生儿乳酸水平与NCIS评分呈负相关(r=-0.326,P=0.003).住院期间19例新生儿死亡,死亡组NCIS评分显著低于存活组(P<0.05),乳酸水平显著高于存活组(P<0.05).新生儿脓毒症的血乳酸ROC曲线AUC为0.742±0.043(95% CI 0.651 ~0.894,P<0.001),截断值为3.62 mmol·L-1,敏感度98.6%,特异度95.3%.结论:窒息新生儿血乳酸水平与NCIS评分均可预测窒息危重程度及预后,两者呈负相关关系;窒息新生儿血乳酸水平大于3.62 mmol· L-1死亡率高.

  • 新生儿危重病例评分与新生儿临床危险指数Ⅱ预测极低出生体重儿死亡风险的比较

    作者:索桂海;郑玉芹;吴尤佳

    目的:探讨新生儿危重病例评分(NCIS)和新生儿临床危险指数Ⅱ(CRIB-Ⅱ)评分对极低出生体重儿死亡风险的评估价值.方法:对112例胎龄≤32周的极低出生体重儿进行NCIS、CRIB-Ⅱ评分,比较两种评分系统对死亡风险预测的准确度.结果:死亡放弃组患儿NCIS评分68.21±8.92分,低于好转治愈组的83.12±7.00分,CRIB-Ⅱ评分19.64±3.03分,高于好转治愈组的13.03±3.35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放弃率非危重组为0,危重组为8.24%,极危重组死亡放弃率为63.6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单项指标组死亡放弃率18.46%,高于无单项指标组的4.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CIS及CRIB-Ⅱ评分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0、0.9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3).NCIS与CRIB-Ⅱ评分呈负相关(r=-0.49,P<0.05).结论:NCIS、CRIB-Ⅱ均可较好预测极低出生体重儿死亡风险,两者结合应用的效果更好.

  • 儿童早期预警评分与新生儿危重病例评分在新生儿败血症病情评估的应用

    作者:李斌;蔡群;徐美玉

    目的 探讨儿童早期预警评分(PEWS)与新生儿危重病例评分(NCIS)评估新生儿败血症(NSE)病情的价值.方法 采用PEWS和NCIS评估112例NSE患儿临床资料,并对评分结果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两种评分结果存在负相关(r=-0.766,P<0.05).107例存活患儿PEWS和NCIS中位分值为1分和102分,优于5例死亡NSE患儿的5分和84分(Z=5.25、3.77,P<0.05).结论 PEWS和NCIS均能可靠反映NSE患儿病情.

  • 动脉血乳酸对新生儿窒息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评估价值

    作者:董传莉;徐家丽

    目的::探讨动脉血乳酸水平在新生儿窒息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08例新生儿窒息患儿为研究对象,观察其入院后首次新生儿危重病例评分( NCIS)并检测动脉血乳酸水平,分析二者相关性,建立线性回归方程;观察动脉血乳酸水平与新生儿窒息预后关系。结果:直线相关分析结果显示,NCIS评分越低,动脉血乳酸水平越高,二者呈明显负相关关系(P<0.01),直线回归分析显示:动脉血乳酸水平=19.403-0.177× NCIS。根据回归方程当动脉血乳酸水平<3.473 mmol/L、3.473~7.013 mmol/L和>7.013 mmol/L时,重度窒息发生率分别为12.00%、71.93%和1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器官损害发生率分别为0.00%、84.21%和1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病死率分别为0.00%、1.75%和19.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动脉血乳酸水平作为一项客观、灵敏、简易的量化指标,能为临床医生快速及时判断新生儿窒息病情的严重程度及预后提供可靠的依据。

  • 早产儿转运安全性分析

    作者:郑明琼;王俊怡

    目的 探讨早产儿转运安全性及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 对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由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出车转回NICU的早产儿333例,根据新生儿危重病例评分法将333例早产儿分为>90分(n=266)、70~90分(n=63)及<70分(n=4)3组,分析评分分值与胎龄、有创机械通气和住院时间的关系;预防使用肺表面活性物质与有刨机械通气的关系.结果 转运早产儿中主要疾病顺序为新生儿肺炎,早产儿、低出生体质量儿,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低血糖,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及先天性心脏病.新生儿危重度评分分值越低,则胎龄越低、有创机械通气率越高、住院时间越长(均P<0.01);转运前预防使用肺表面活性物质的早产儿行有创机械通气率均明显低于未预防使用的早产儿(15.8%比34.5%,P<0.05).结论 新生儿危重病例评分法能反映早产儿病情危重程度,可指导治疗和提高转运过程中的安全性;转运前预防使用肺表面活性物质可以减少早产儿有创机械通气率.

  • 改良 aEEG、NCIS、SNAPPE-Ⅱ评分对高危儿脑损伤早期诊断价值比较

    作者:徐文慧;刘娜娜;柳涛;陈晓;罗时文

    目的:探讨改良振幅整合脑电图(aEEG)评分、新生儿危重病例评分(NCIS)和新生儿急性生理学评分围产期补充-Ⅱ(SNAPPE-Ⅱ)在高危儿脑损伤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19例具有脑损伤高危因素的足月儿临床资料,并于生后12 h 内进行相应评分。比较无脑损伤组与脑损伤组之间各评分分值的差异,并描绘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得出3种评分预测高危儿脑损伤的佳值。结果119例高危儿中,65例(54.6%)发生脑损伤。脑损伤组的改良 aEEG 评分和 NCIS 评分均明显低于无脑损伤组(均 P <0.001),而 SNAPPE-Ⅱ评分明显高于无脑损伤组(P <0.001)。改良 aEEG 评分、NCIS 和 SNAPPE-Ⅱ评分对脑损伤的佳预测值分别为9、95和22。结论3种评分系统均可作为围产期高危儿脑功能监测的工具,对高危儿脑损伤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 新生儿危重病例评分与新生儿急性生理学评分围产期补充Ⅱ的应用比较

    作者:陈翠瑶;黄为民;钱新华;唐丽君

    目的 探讨新生儿危重病例评分(NCIS)与新生儿急性生理学评分围产期补充Ⅱ(SNAPPE-Ⅱ)两种评分系统预测危重新生儿死亡放弃风险的准确度及临床实用性.方法 269例危重新生儿根据病情转归分为死亡放弃组及好转治愈组,比较两种评分系统预测死亡放弃风险的准确度.结果 死亡放弃组患儿的SNAPPE-Ⅱ得分明显高于好转治愈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患儿NCIS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91),而符合单项指标的患儿死亡放弃风险明显高于不符合单项指标患儿(P=0.005).结论 SNAPPE-Ⅱ在危重新生儿死亡放弃风险的早期预测中具有更高的准确性,NCIS中单项指标对预测病情转归有指导意义.

  • 两种危重评分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死亡风险的预测价值

    作者:陈波;张惠荣;段为浩;王文秀

    目的 探讨新生儿急性生理学评分围生期补充Ⅱ(SNAPPE-Ⅱ)和新生儿危重病例评分(NCIS)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患儿死亡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 采用SNAPPE-Ⅱ和NCIS评分对118例RDS新生儿进行评估,描绘两种评分方法的受试者工作曲线(ROC),探讨两种评分的相关性及预测新生儿RDS死亡风险的价值.结果 死亡组的SNAPPE-Ⅱ为(28.06±8.77)分,高于生存组的(14.28±10.95)分,NCIS评分为(84.84±3.77)分,低于生存组的(90.38±4.70)分,组间两种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332和7.098,P=0.000);两种评分呈负相关(r=-0.522,P=0.000);采用ROC曲线分析SNAPPE-Ⅱ及NCIS评分预测RDS患儿死亡风险的价值,SNAPPE-Ⅱ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41[(95%CI:0.796,0.912)P=0.000],SNAPPE-Ⅱ22.5分为预测RDS死亡的佳界值;调整后NCIS评分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29 [(95%CI:0.754,0.903)P =0.000],NCIS评分89.0分为预测RDS死亡的佳界值.结论 SNAPPE-Ⅱ和NCIS评分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死亡风险均有预测作用,SNAPPE-Ⅱ评分越高,NCIS评分越低,RDS患儿死亡的风险越大,其中SNAPPE-Ⅱ预测死亡风险的能力更强,对RDS患儿死亡风险评估更为合适.

  • 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对新生儿脓毒症病情及预后判断的意义

    作者:石伟;朱小石;陈昌辉

    目的:探讨新生儿脓毒症患儿血清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C 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与新生儿危重病例评分(NCIS)的相关性,及 PCT 和 CRP 对预后判断的意义。方法选取新生儿脓毒症患儿79例,按 NCIS 评分标准分为极危重组(n=17)、危重组(n=36)和非危重组(n=26)。入院24 h 内检测患儿血清 PCT、CRP 及血常规,依据患儿的治疗结局分为存活组(n=65)和死亡组(n=14),比较不同治疗结局、不同危重程度患儿的 PCT、CRP 及 NCIS 评分的差异,并分析PCT 及 CRP 与 NCIS 的相关性。结果非危重组 PCT 和 CRP 水平均低于危重组和极危重组(P <0.05),危重组 PCT 低于极危重组(P <0.05),极危重组患儿病死率显著高于危重组和非危重组(P <0.05);PCT 与 CRP 呈明显正相关(r =0.71,P <0.05);PCT、CRP 与 NCIS 评分均呈明显负相关(r =-0.53,r =-0.67,P <0.05)。死亡组 PCT 水平明显高于存活组(P <0.05),而 NCIS 评分明显低于存活组(P <0.05)。结论新生儿脓毒症患儿血清 CRP 和 PCT 与 NCIS 评分具有明显的相关性,NCIS 评分越低,血清 PCT 和 CRP 升高越明显。联合检测 PCT 和 CRP 的可预测新生儿脓毒症患儿病情及预后。

  • 新生儿危重病例评分的研究进展

    作者:袁小凤

    目的 本文通过文献检索,总结新生儿危重病例评分近些年在应用过程中面临的一些挑战,同时探讨动脉血乳酸、降钙素原及白蛋白作为新生儿危重病例评分指标的潜在价值,为我国新生儿危重病例评分更新修订提供新的思路,以便建立更符合我国国情的,更简便、更高效的评分系统方法.

  • 新生儿危重病例评分和第三代小儿死亡危险评分预测危重新生儿死亡风险比较

    作者:吴健容;谷强

    目的 比较第三代小儿死亡危险评分(pediatric risk of mortality Ⅲ score,PRISM Ⅲ)和新生儿危重病例评分(neonatal critical illness score,NCIS)在预测危重新生儿死亡风险方面的优越性,探讨更适合我国NICU应用的评分系统.方法 对2013年1-6月入住新疆石河子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NICU)的135例患儿同时采用NCIS和PRISMⅢ两种评分系统进行评分,根据评分将入组病例分为极危重、危重、非危重3组,分别对各组病死率进行比较,并描绘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比较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ROC curve,AUC),以观察两种评分系统在预测危重新生儿死亡风险的优越性.结果 NCIS评分与PRISM Ⅲ评分非危重组、危重组与极危重组组间病死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评分对应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UC:NCIS评分0.900,PRISM Ⅲ评分0.909.结论 NCIS评分与PRISMⅢ评分均能准确预测新生儿死亡风险,PRISM Ⅲ评分在我国完全适用.

22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