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BRAF V600E抗体在检测恶性黑色素瘤BRAF V600E基因突变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吕矫洁;孔蕴毅;蔡旭;沈旭霞;陆亚文;任敏

    目的 探讨恶性黑色素瘤患者石蜡标本中用免疫组织化学抗BRAF V600E抗体检测BRAF V600E突变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BRAF V600E的灵敏度和特异度.方法 应用PCR扩增和直接测序方法检测2008至2016年间40例恶性黑色素瘤患者的50份石蜡包埋组织标本中BRAF第15号外显子突变情况,并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BRAF V600E抗体表达情况,比较免疫组织化学与基因检测结果.结果 BRAF突变分子检测阳性样本36份,其中BRAF V600E突变32份,BRAF V600K突变2份,BRAF K601E和BRAF D594N突变各1份,其余14份均为BRAF野生型.BRAF V600E抗体免疫组织化学检测阳性样本30份,阴性19份,1份因色素过多无法判断免疫组织化学.4份具有BRAF其他类型突变的样本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均为阴性.BRAF V600E抗体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敏感性为96.8%,特异性为100.0%,免疫组织化学检测与分子检测总符合率为98.0%(48/49).结论 在恶性黑色素瘤中使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BRAF V600E突变蛋白表达情况,其敏感性及特异性均较高,简便、快速、价格相对低廉,可以作为临床上检测恶性黑色素瘤BRAF突变的重要筛查方法.

  • BRAF V600E突变特异性抗体在胃肠道间质瘤中的应用

    作者:时姗姗;王璇;夏秋媛;陆珍凤;叶胜兵;杨万瑞;李锐;马恒辉;饶秋

    目的 探讨BRAF V600E特异性抗体在胃肠道间质瘤(GIST)中的敏感性及特异性.方法 使用BRAF V600E突变特异性抗体(VE1)检测14例KIT或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受体A(PDGFRA)突变及10例KIT/PDGFRA野生的GIST病例,并与Sanger测序结果进行验证.结果 24例GIST患者中11例男性,13例女性,中位年龄54岁(29 ~75岁);发生于胃16例、小肠7例、腹腔1例.BRAF V600E胞质弥漫强阳性表达4例(16.7%,4/24),弱阳性1例(4.2%,1/24),阴性19例(79.2%,19/24).其中强阳性病例经测序验证为BRAF基因V600E突变,其发病部位3例位于胃,1例位于小肠,组织学形态均为梭形细胞型.除1例小肠的病例危险度分级为高危险度外,其余病例均为极低或低危险度.测序检测BRAF V600E弱阳性或阴性表达的病例没有发现BRAF V600E突变.结论 BRAF V600E特异性抗体(VE1)是GIST中检测BRAF突变一种高敏感性及特异性的方法,可以大范围应用于临床检测.

  • 结直肠癌患者BRAF基因突变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沈胤晨;王建飞;杨红鹰;王方;石远凯;韩晓红

    目的 探讨中国结直肠癌患者鼠类肉瘤病毒癌基因同源物B1 (BRAF)基因突变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直接测序法检测2009年12月至2011年12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手术切除的676例结直肠癌患者组织标本中BRAF15及BRAF11外显子基因突变,并分析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联性.结果 可有效检测的666例患者结直肠癌标本中的BRAF基因总突变率为4.35% (29/666),其中BRAF15(V600E)突变率为1.94% (13/669);BRAF11突变率为2.39% (16/670).结合临床病理特征分析,BRAF15突变与肿瘤分化程度相关(5.81%比1.46%),其分化程度越低,突变率越高(r=0.105,P=0.040).而突变率与患者年龄、性别、吸烟史、饮酒史、肿瘤原发部位、肿瘤形态、原发肿瘤分期(T分期/N分期)、肿瘤病理组织分型和是否有远处转移无相关性[r值分别为0.007、-0.018、-0.049、-0.023、-0.098、-0.038、0.040(0.034/0.059)、0.065、0.042,P均>0.05].在有、无饮酒史患者中BRAF11突变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02%比1.81%,r=0.093,P=0.035).然而,其突变率与患者年龄、性别、吸烟史、肿瘤原发部位、肿瘤形态、肿瘤分化程度、原发肿瘤分期(N分期)、肿瘤病理组织分型和是否有远处转移无相关性[r值分别为-0.004、0.047、0.020、0.042、0.029、0.040、0.006(-0.008)、0.008、0.030,P均>0.05].结论 我国结直肠癌患者BRAF15突变率随着肿瘤分化程度的降低逐渐升高;BRAF11在有饮酒史患者中突变率较高.

  • 利用高分辨率熔解分析技术检测结肠癌发展过程中K-RAS及B-RAF V600E突变

    作者:彭海霞;王成英;许树长;关明;褚以忞;张心菊;李吉;蒯榕;王赛玉

    目的 探讨K-RAS第12、13密码子及B-RAF V600E突变在结肠癌(CRC)演化不同阶段的分布情况及其与相关临床参数的关系.方法 临床回顾性研究.收集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于上海市长宁区中心医院进行肠镜检查患者130例,其中结肠息肉21例、腺瘤44例与肠癌65例,抽提DNA.建立使用带有高、低温内标的高分辨率熔解分析体系,检测上述DNA样本中的K-RAS第12、13密码子及B-RAF V600E突变,并使用Sanger测序法对K-RAS突变进行明确分型,使用Fischer确切概率法统计各突变在疾病演化不同阶段的分布及与癌组织体积大小、Dukes分期及瘤体分化情况等临床参数间的关系.结果 在息肉增生、腺瘤及癌组织中分别发现K-RAS突变2例、8例及26例,B-RAF突变1例、1例和2例.K-RAS突变率在息肉增生(9.5%)、腺瘤(18.2%)与癌组织(40%)中逐渐升高,且在腺瘤与癌组织中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13).K-RAS突变率在低分化癌中高于中、高分化癌(P=0.04),且第12密码子突变比率高于13密码子(P =0.028).所发现K-RAS突变主要类型为c.35G>A、c.38G>A、c.35G>T与c.34G>T.B-RAF突变率较低,在息肉、腺瘤与癌中分别为4%、2.3%与3.1%,且未发现同时存在K-RAS与B-RAF突变的病例.结论 在CRC演化过程中,K-RAS突变主要出现于腺瘤向癌转化过程.对CRC患者而言,进行K-RAS突变检测并进行明确分型对于判断肿瘤分化情况具有一定的辅助意义.

  •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功能性驱动基因突变的临床意义

    作者:方平;王沣

    目的 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功能性驱动基因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间变淋巴瘤激酶(ALK)、Kirsten鼠肉瘤病毒癌基因(KRAS)和B-Raf原癌基因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BRAF)基因的突变状况.方法 选择2009年1月至2016年6月安徽省铜陵市人民医院及安徽省立医院呼吸科、胸外科、肿瘤科诊治的经病理诊断为NSCLC患者,共203例(其中铜陵市人民医院117例,安徽省立医院86例),收集患者的外科手术肿瘤组织标本和淋巴结活检、肺穿刺活检、气管镜活检和胸腔积液沉渣标本,应用突变扩增阻滞系统(ARMS)进行EGFR、KRAS和BRAF基因突变检测和免疫组化法进行ALK基因分析,采用χ2检验分析基因的突变率及其与临床特征的关系.结果NSCLC患者EGFR、ALK、KRAS和BRAF基因的突变率分别为51.23%(104/203),4.88%(8/164),10.69%(17/159)和1.26%(2/159).EGFR基因阳性突变率女性组66.67%(58/87)高于男性组36.21%(42/116),腺癌组48.80%(81/166)高于鳞癌组33.33%(7/21),非吸烟组63.38%(90/142)高于吸烟组16.39%(10/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45,113.13,37.69;均P<0.05).而EGFR基因突变状况与标本来源类型如手术、淋巴结活检、肺穿刺活检、气管镜活检和胸腔积液沉渣标本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91,P>0.05).ALK基因突变状况与性别、病理类型、吸烟状态之间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0.86,0.55;均P>0.05).KRAS基因突变状况与性别、病理类型、吸烟状态之间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63,2.13,2.36;均P>0.05).此外BRAF基因突变均为男性、吸烟患者.检测中发现3例19,21外显子EGFR双突变;1例EGFR和ALK双突变.结论 NSCLC患者EGFR基因突变率高,其次为KRAS、ALK、BRAF基因. EGFR基因突变以女性、不吸烟、腺癌为优势人群, EGFR与ALK双突变可共存.

  • 甲状腺乳头状癌BRAFV600E突变和钠/碘转运体表达的研究

    作者:高卫利;王伟斌;王浩浩;滕理送

    目的 研究甲状腺乳头状癌(PTC)中BRAFV600E突变及钠/碘转运体(NIS)的表达,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 对40例PTC标本行BRAFV600E直接测序,检测其突变率;运用免疫组化检测NIS的表达情况.分析BRAFV600E突变与PTC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及NIS的表达与BRAFV600E突变的相关性.结果 BRAFV600E突变率为57.5%;NIS阳性表达率为12.5%.BRAFV600E突变与甲状腺包膜侵犯及肿瘤的复发明显相关(P<0.05).在BRAFV600E突变的PTC中只有1例NIS阳性表达(4.3%),NIS阳性表达在BRAFV600E突变的PTC中显著降低(P=0.011). 结论 BRAFV600E突变的PTC更具侵袭性、复发率较高及预后差;NIS阳性表达降低,可能是PTC摄碘降低的主要原因.

  • 甲状腺乳头状癌合并桥本甲状腺炎的临床生物学特性分析

    作者:刘友忠;于洋;赵翠;夏婷婷;赵静;李小龙;魏松锋;赵敬柱;程文元

    目的 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合并桥本甲状腺炎(Hashimoto's thyroiditis,HT)的临床生物学特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甲状腺颈部肿瘤科2011年1-10月所收治的具有完整临床病理资料的PTC初治患者445例的临床资料,其中97例合并HT.结果 PTC合并HT组女性发病比例、多灶病变发生比例高于单纯PTC组(P<0.05).两组在年龄、肿瘤直径、腺外侵犯、淋巴结转移、TNM分期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TC合并HT组术前血清FT3、FT4水平低于单纯PTC组,而TSH水平、甲状腺自身抗体Anti-TG和Anti-TPO水平高于单纯PTC组(P<0.05).对本组134例PTC患者癌灶进行BRAFV600E基因突变检测,PTC合并HT组BRAFV600E基因突变率为35.3%,单纯PTC组突变率为6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PTC合并HT中女性发病比例、多灶病变的发生比例高于单纯PTC;HT患者血清TSH水平升高可能与PTC的发生有关;PTC合并HT组BRAFV600E基因突变率较单纯PTC组低.

  • 甲状腺结节BRAF V600E突变检测的临床意义

    作者:万汉锋;张彬;王勇;肖汀;郭会芹;刘文胜;鄢丹桂;徐震纲;唐平章

    目的 分析甲状腺结节检测BRAF V600E突变的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2013年39月80例患者(83个)甲状腺结节细针穿刺(fine-needle aspiration,FNA)样本,采用PCR扩增BRAF第15外显子并进行测序,将BRAF V600E突变结果、细胞学诊断与术后病理诊断进行比较,同时分析BRAF V600E突变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检出率及其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多发病灶、AJCC分期等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83个甲状腺结节选择观察33个,48个接受手术治疗,2个未接受手术建议.48个手术病例中共有25个BRAF V600E突变阳性结节,其中13个FNA诊断恶性,其余12个FNA诊断无法确定性质,该25个突变阳性结节术后病理均为甲状腺乳头状癌.在23个BRAF V600E突变阴性结节中FNA诊断恶性5个,良性2个,无法确定性质16个,术后病理15个甲状腺乳头状癌,1个甲状腺髓样癌,7个甲状腺良性病变.FNA结合BRAF V600E突变检测将FNA诊断甲状腺结节敏感度由43.9%提高到73.2%,x2检验比较提示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0例甲状腺乳头状癌BRAF V600E突变率为62.5%,在20例侵犯甲状腺被膜外的肿瘤中BRAF V600E突变16例(80.0%),在20例没有侵犯被膜外的肿瘤中BRAF V600E突变9例(45.0%),单因素分析提示BRAF V600E突变与甲状腺被膜外侵犯相关(x2=5.227,P=0.022),而与性别、年龄、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多发病灶、AJCC分期等临床病理特征之间无相关性.结论 甲状腺结节FNA细胞学检测BRAF V600E突变能提高甲状腺结节良恶性诊断准确性,同时可能有助于术前筛选出高危甲状腺癌病例.

  • BRAFV600E基因突变与甲状腺乳头状癌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作者:徐晓琴;王旭红;荆结线

    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严重威胁公众健康.鼠类肉瘤滤过性毒菌致癌同源体B1(v-raf murine sarcoma viral oncogene homolog B,BRAF)V600E基因突变是PTC常见的遗传学因素,也是甲状腺癌变过程中的早期事件.本文主要从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两个层面分别阐述了BRAFV600E基因突变机制及其在PTC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机制、与PTC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及临床指导意义;并结合转化医学的理念简单阐述了近年来以BRAF为靶点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的研发成果和临床应用前景.BRAFV600E基因有望成为新的PTC分子标志物,推进个体化精准治疗.

  • 术前细针穿刺细胞学的分子检测在甲状腺癌诊断和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宋韫韬;张彬

    本文围绕甲状腺癌诊治中有争议的热点问题,系统介绍了目前国内外几种常用的分子检测方法,特别是基因突变及融合检测,在甲状腺结节的术前诊断和甲状腺癌的预后评估中的重要意义.对于穿刺细胞学诊断不确定的甲状腺结节,不同的分子检测方法各有其优点和不足,其中DNA检测,特别是基于二代测序技术的多基因联合检测具有较好的灵敏度和特异度.除了用于诊断,它还可以检出与肿瘤预后有关的基因变异,如BRAFV600E突变和TERT启动子突变等,具有较广阔的应用前景.

  • BRAFV600E基因及蛋白检测细针穿刺标本对辅助细胞学诊断甲状腺乳头状癌的价值

    作者:赵焕;郭会芹;张智慧;曹箭;赵琳琳;孙悦;王聪;肖汀

    目的 评价BRAFV600E基因检测对不同诊断级别的甲状腺细针穿刺(fine needle aspiration,FNA)病例辅助诊断的意义;探讨甲状腺FNA液基标本中BRAF蛋白(VE1)免疫细胞化学能否作为识别BRAFV600E基因突变的方法.方法 收集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行甲状腺FNA检查,并有剩余细胞学液基标本的病例273例,应用聚合酶链反应进行BRAFV600E基因检测,同时对其中78例细胞量充足的病例应用免疫细胞化学的方法进行VE1蛋白的检测,并与临床病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使用SPSS17.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在273例FNA病例中,细胞学明确诊断203例,不明确70例.联合BRAFV600E检测,可以使9例诊断为意义不明的非典型细胞中的3例(3/9)和46例可疑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31例(67.4%)确诊为甲状腺乳头状癌.VE1蛋白表达的灵敏度为62.8%(27/43),特异度为91.4%(32/35).与BRAFV600E基因有中等程度的一致性(k=0.524,P<0.05).结论 对细胞学诊断为意义不明的非典型细胞和可疑癌病例联合BRAFV600E检测可以增加甲状腺乳头状癌的诊断率;对于无法进行基因检测的病例,VE1免疫细胞化学可以作为识别BRAFV600E突变的方法.

  • BRAFV600E基因突变和甲状腺乳头状癌临床病理特征关联性的Meta分析

    作者:颜康康;林雪君;李双;鲍红红;赵龙宇;刘欣

    目的 探索甲状腺乳头状癌中BRAFV600E基因突变和病理特征的关联性.方法 检索Medline、PubMed、Web of Science等数据库收集相关文献,应用Meta分析计算比值比(odds ratio,OR)及95%可信区间(confident intervel,CI).结果 共有52篇相关文献纳入研究,12 029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中BRAFV600E突变率为57.85%.结果显示: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BRAFV600E基因突变和以下病理特征有关联性:病理分期(OR=1.89,95% CI为1.58~ 2.27)、淋巴结转移(OR=1.74,95% CI为1.42 ~2.14)、多灶性(OR=1.25,95% CI为1.07~ 1.46)、疾病复发(OR=2.26,95% CI为1.25~4.09).在亚洲人群中BRAFV600E基因突变和以下病理特征有关联性:病理分期(OR=1.56,95% CI为1.24 ~1.96)、淋巴结转移(OR=1.57,95%CI为1.25~ 1.99).在欧洲人群中BRAFV600E基因突变和以下病理特征有关联性:病理分期(OR=2.63,95% CI为2.10~3.30)、淋巴结转移(OR=1.97,95%CI为1.19~ 3.25)、多灶性(OR=1.35,95%CI为1.01~ 1.80).结论 病理分期、淋巴结转移、多灶性、疾病复发与BRAFV600E突变有关联性.

  • 存在BRAF V600E突变的混合性多形性黄色星形细胞瘤和节细胞胶质瘤

    作者:王雷明;付永娟;李卓;刘翠翠;卢德宏

    目的 回顾分析l例存在BRAF V600E突变的混合性多形性黄色星形细胞瘤和节细胞胶质瘤患儿的临床病理学和分子遗传学特征.方法与结果 男性患儿,14岁,临床表现为发作性意识丧失伴四肢抽搐6年,头部MRI显示左侧颞叶海马类圆形异常信号,考虑占位性病变.手术全切除肿瘤,术中可见颞叶深部局部脑回粉红色,肿瘤组织呈灰红、灰白色,质地较韧,内有钙化,伴囊性变,血供较丰富,无包膜,与周围脑组织界限清晰.组织学形态表现为肿瘤细胞弥漫性生长,肿瘤具有异质性:部分区域呈节细胞胶质瘤结构,部分区域呈多形性黄色星形细胞瘤结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特殊染色,节细胞胶质瘤区域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和神经微丝蛋白(NF)散在阳性,神经节细胞样细胞微管相关蛋白-2和神经元核抗原阳性,Ki-67抗原标记指数约2%;多形性黄色星形细胞瘤区域梭形肿瘤细胞GFAP和NF散在阳性,黄瘤样细胞CD163和CD68阳性,Ki-67抗原标记指数3% ~ 5%,网织纤维丰富.基因检测显示两部分区域均存在BRAF V600E突变.术后未予放射治疗和药物化疗,口服抗癫痫药物(丙戊酸钠1.20 g/次、2次/d和左乙拉西坦0.50 g/次、2次/d)1年,临床症状明显改善.随访18个月未见肿瘤复发.结论 混合性多形性黄色星形细胞瘤和节细胞胶质瘤是临床少见的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具有多形性黄色星形细胞瘤和节细胞胶质瘤的组织学形态特征,但具有BRAF V600E突变的相同分子遗传学特征.该病例对混合性胶质瘤和混合性神经元-胶质肿瘤的组织学形态、组织来源和分子遗传学研究具有很好的提示意义.

  • BRAFV600E基因突变在甲状腺癌中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作者:姚小芹;王辉

    B型RAF基因(BRAF)编码蛋白质的第600位密码子对应的缬氨酸被谷氨酸替代(BRAFV600E突变)是甲状腺乳头状癌中常见的基因突变.很多研究表明,该突变与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发生、发展和转移密切相关.该文综合阐明BRAFV600E突变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术前诊断、预后判断和抑制剂治疗等方面的临床应用,以便更好地指导临床决策.

  •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肿瘤组织中 EGFR、K-Ras 和 BRAF 基因突变的分子病理检测分析

    作者:宋业颖;许春伟;吴永芳;班怡;张博;李晓兵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肿瘤组织中 EGFR、K-Ras 和 BRAF 基因各亚型突变情况。方法应用直接测序方法检测550例 NSCLC 石蜡组织中 EGFR 基因、K-Ras 基因和 BRAF 基因突变情况。结果 NSCLC肿瘤组织中 EGFR 基因总突变率为37.09%(204/550),外显子18、19、20和21的突变率分别为1.45%(8/550)、21.09%(116/550)、3.64%(20/550)和11.09%(61/550);EGFR 基因各外显子之间双重突变共13例(2.36%),EGFR基因各外显子内双重突变共12例(2.18%)。 K-Ras 基因总突变率为2.00%(11/550)。 BRAF 基因总突变率为0.36%(2/550)。结论 NSCLC 患者中 EGFR 基因存在较高的突变率,尤其为19和21外显子突变,其基因突变亚型分类能指导 EGFR-TKI 的肿瘤靶向治疗,K-Ras 和 BRAF 基因突变率虽低但不容忽视。

  • BRAFV600E突变基因沉默可抑制甲状腺乳头状癌细胞增殖

    作者:王洪鹏;周晓红;李真华;张玉莲;吴剑;何云

    目的:通过RNA干扰技术使v-raf鼠类肉瘤滤过性病毒致癌基因同源体B1 (v-raf murine sarcoma viral oncogene homolog B1,BRAF)的突变基因BRAFV600E表达沉默,探讨该基因沉默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细胞体外增殖中的作用.方法:将携带靶向BRAFV600E基因的短发夹RNA (short hairpin RNA,shRNA)的质粒载体(命名为BRAFV600E-shRNA)转染甲状腺乳头状癌CGTHW3细胞株,然后采用半定量RT-PCR和蛋白质印迹法检测BRAFV600E-shRNA转染对BRAFV600E突变基因表达的抑制作用,以及丝裂原细胞外激酶/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mitogen extracellular linase/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kinase,MEK/ERK)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采用MTT法检测BRAFV600E突变基因沉默后甲状腺乳头状癌细胞体外增殖能力的变化;采用FCM法检测细胞周期分布的变化.结果:特异性BRAFV600E-shRNA转染可明显抑制甲状腺乳头状癌细胞中BRAFV600E突变基因的mRNA和蛋白表达,且使MEK/ERK信号通路中Ras、磷酸化MEK (phospho-MEK,p-MEK)和p-ERK蛋白的表达量明显减少(P值均< 0.05).与未转染的空白对照组相比,BRAFV600E-shRNA转染后72h时CGTHW3细胞的增殖活性明显降低(P<0.05);转染组中G0/G1期细胞所占比例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而S期细胞所占比例明显降低(P值均< 0.05).结论:BRAFV600E突变基因沉默可能通过阻断MEK/ERK信号通路,有效抑制甲状腺乳头状癌细胞的体外增殖.

  • BRAF、NRAS癌基因与恶性黑素瘤的研究

    作者:郭芳;康晓静

    近年来,世界范围内黑素瘤的发生率正逐渐升高,发病年龄也愈来愈早,其死亡率也随之增加.环境因素和遗传易感因素是恶性黑素瘤发病的主要机制.遗传易感性的研究发现,与散发性恶性黑素瘤发病密切相关的两个遗传易感基因是位于RAS-RAF-MEK-ERK途径的BRAF、NRAS基因.其中BRAF基因是黑素瘤中突变率高的基因,也是目前黑素瘤特异性靶向治疗研究的热点基因.概述BRAF、NRAS基因突变在恶性黑素瘤形成、发生、发展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并评述BRAF基因突变在黑素瘤临床诊治上的应用价值.

  • BRAFV600E突变与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生物学行为关联的Meta分析

    作者:张晶晶;赵艳萍;肖雄;王新华;董占飞

    目的 探讨V-raf鼠肉瘤滤过性病毒致癌基因同源体B1 (BRAF) V600E突变与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TMC)生物学行为的关联.方法 根据检索主题词,检索中文数据库(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和中国知网)及英文数据库(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发表于2011年1月至2016年1月的相关文献;中文以“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BRAF”组合进行检索;英文检索主题词为“PTMC”“papillary thyroid microcarcinoma"thyroid microcarcinoma”“micro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BRAF”.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8篇文献,累计PTMC患者2 938例,其中BRAFV600E基因突变阳性者1 536例,野生型者1 402例.BRAFV600E平均突变率约为52.3%.PTMC患者的BRAFV600E突变与多灶性[比值比(OR)=1.37,95% CI:1.11~1.67)、甲状腺外浸润(OR=2.25,95% CI:1.31~3.86)、淋巴结转移(OR=3.05,95% CI:1.60~5.79)、高TNM分期(Ⅲ期+Ⅳ期;OR=1.99,95% CI:1.54~2.57)、复发(OR=2.92,95% CI:1.84~4.65)、男性患者(OR=1.70,95% CI:1.35~2.14)及原发灶直径大于5 mm(OR=1.62,95% CI:1.29~2.04)有较强的关联性.结论 BRAFV600E突变是PTMC高侵袭性行为的危险因素.

  • 甲状腺乳头状癌BRAF基因突变及表达的临床意义研究

    作者:牛卫;罗月球;陈丽荣

    目的 探讨BRAF基因点突变及B-raf蛋白表达在甲状腺乳头状癌发生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检测65例甲状腺病变石蜡组织中BRAF点突变,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112例甲状腺病变组织中B-raf蛋白的表达情况,并比较BRAF基因突变和B-raf蛋白表达的相关性.结果 在46例甲状腺乳头状癌中有21例发生BRAF的点突变,突变率为45.7%.BRAF基因突变位于第15外显子的1799位点,胸腺嘧啶突变为腺嘌呤(T1799A).在结节性甲状腺肿和滤泡状癌中未检测到BRAF的突变.乳头状癌BRAF基因突变率与结节性甲状腺肿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与患者的性别、年龄、组织学类型、淋巴结转移和肿瘤分期无相关性(P>0.05). 在乳头状癌、滤泡状癌和结节性甲状腺肿中B-raf蛋白表达阳性率分别为65.1%、47.6%和15.4%.结果 显示,乳头状癌B-raf蛋白阳性表达率与良性病变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乳头状癌中BRAF基因突变与B-raf蛋白表达水平呈正相关(P<0.05).乳头状癌与滤泡状癌比较,B-raf蛋白表达水平两组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甲状腺乳头状癌BRAF基因突变率和蛋白表达水平的增高,提示BRAF基因在乳头状癌发病中可能发挥重要的作用.对甲状腺肿瘤的病理诊断也具有辅助价值.

  • 甲状腺乳头状癌中D2-40、EGFR和VEGF的表达及BRAF基因突变

    作者:巩雷;陈萍;刘宪军;刘学鑫

    目的 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D2-40、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的表达与鼠类肉瘤滤过性毒菌致癌同源体B1(v-raf murine sarcoma viral oncogene homolog B1,BRAF)基因突变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87例甲状腺乳头状癌和48例甲状腺乳头状增生手术切除标本,应用扩增阻碍突变系统(amplification refractory mutation system,ARMS)及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甲状腺乳头状癌和乳头状增生中BRAF基因突变情况和D2-40、EGFR及VEGF蛋白表达情况.结果甲状腺乳头状癌中BRAF基因突变率与D2-40、EGFR和VEGF蛋白阳性表达率均高于甲状腺乳头状增生(均P<0.05).甲状腺乳头状癌有淋巴结转移组BRAF基因突变率和D2-40、EGFR及VEGF蛋白阳性表达率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均P<0.05).结论BRAF突变检测联合D2-40、EGFR及VEGF检测可以提高甲状腺乳头状癌的确诊率,并可能是预测甲状腺乳头状癌淋巴结转移与否的重要指标.

21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