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针刺配合血塞通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眩晕的疗效观察

    作者:王莹莹;张蓉;李延晖

    椎动脉型颈椎病( cervical spondylosisofvertebral arterytype,CSA)为颈椎病常见类型之一,指因颈椎退行性病变影响椎动脉对脑干或迷路的供血而引起以眩晕为突出表现的病症,其伴随症状可见头昏、头痛、颈肩痛、耳鸣、失眠、视力障碍、记忆力障碍、平衡障碍等.CSA多发于中老年人,约占颈椎病发病率的40%~50%,近年来发病率有逐年增高,且呈低龄化趋势[1].本文采用针刺配合血塞通口服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眩晕48例,现报告如下.

  • 两端一牵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31例

    作者:王虹;王丽君

    椎动脉型颈椎病( cervical spondylosis of vertebral artery type,CSA)多见于中老年人。临床治疗CSA多采用牵引理疗的方法,疗效慢且长期应用易造成韧带松弛,影响疗效。笔者采用两端一牵按摩法治疗CSA获得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 针刺颈夹脊穴配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

    作者:刘云霞

    目的 观察针刺颈夹脊穴为主配合按摩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 收集2006年1月至2006年12月东直门医院针灸科门诊6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治疗组以针刺颈夹脊穴配合推拿治疗:对照组采用推拿治疗,治疗2周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总体疗效、症状评分、单一症状疗效及椎动脉、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平均值的变化情况.结果 ①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总体疗效构成(Z=2.594)、痊愈率(x2=5.963)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308,P>0.05);②症状积分比较:两组治疗后临床症状积分均较同组治疗前明显改善(t治疗组=8.680,t对照组=8.266,P均<0.01),其中治疗组症状积分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39<0.05).③单一症状疗效比较:治疗组眩晕、恶心呕吐症状的改善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值分别为:2.598、2.984,P<0.05);椎动脉、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平均值比较各组疗前、疗后及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刺颈夹脊穴为主配合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较单用推拿治疗明显提高,且对缓解患者主症眩晕有明显优势.

  • 推拿、牵引治疗老年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体会

    作者:荣风菊;张高坤;刘德新;康丽娜;张璐

    老年椎动脉型颈椎病主要表现为头痛、眩晕、耳聋、耳鸣、可有体位性猝倒.我院采用推拿加牵引的方法治疗本病,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 通督活血汤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模型兔IL-1β、TNF-α的影响

    作者:樊烜婷;吴昊;董秋梅;史光耀

    目的 观察通督活血汤对椎动脉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sis of vertebal artery type, CSA)模型兔的白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的影响,探讨其治疗CSA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氢化可的松肌肉注射和硬化剂局部注射联合法建立复合型肾督虚瘀CSA模型兔,并设立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塞来昔布组、颈复康组、通督活血汤高剂量组、通督活血汤中剂量、通督活血汤低剂量组,共7组,连续给药4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模型兔血清IL-1β和TNF-α的含量;免疫组化法检测模型兔椎间盘组织IL-1β、TNF-α的表达水平.结果 模型组血清IL-1β和TNF-α的含量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通督活血汤高、中、低剂量组血清IL-1β和TNF-α 含量均低于模型对照组,其中高、中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免疫组化结果显示,模型组椎间盘组织中IL-1β、TNF-α阳性表达较正常组明显升高(P<0.05),通督活血汤各剂量组阳性表达均低于模型组,其中高、中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通督活血汤可明显减少CSA模型兔血清中IL-1β和TNF-α的含量,降低椎间盘组织中的表达,可能是其治疗CSA的作用机制.

  • 小针刀结合推拿手法对CSA椎-基底动脉血流的影响

    作者:陈南萍;韦丽丽;陈士勇;吴爱萍

    目的:探求小针刀结合推拿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CSA)的作用机制。方法:400例CSA患者随机分成A(药物治疗组)、B(小针刀治疗组)、C(推拿手法治疗组)、D(小针刀结合推拿手法治疗组)4组,采用经颅多普勒(TCD)对400例患者在治疗前、后分别观察椎动脉(VA)、基底动脉(BA)的平均血流速度(Vm)、搏动指数(PI)及治疗有效率。结果:B、C、D 3组VA、BA的Vm在治疗后均有明显改善,PI接近正常。A组治疗总有效率66.0%,B组总有效率78.6%,C组总有效率80.2%,D组总有效率96.0%。结论:小针刀结合推拿手法治疗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有明确的治疗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改善椎-基底动脉Vm、PI有关。

  • 施杞教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用药规律的聚类分析

    作者:徐保平;田子睿;李振军;王晓涛;潘艳芳;崔学军

    目的:总结施杞教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用药规律并探索其学术思想.方法:收集2009-2015年龙华医院施杞教授门诊就诊且符合纳入标准的椎动脉型颈椎病医案265例,对纳入医案中的药物利用SPSS 21.00软件进行频数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总计使用药物202种,常用的中药是川芎、柴胡、怀牛膝、党参、天麻5味药物.聚类分析发现施杞教授临证常用的药物是活血化瘀药、补虚药、平肝熄风药,祛风湿药,圣愈汤和天麻钩藤饮是施杞教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核心处方.结论:聚类分析结果体现了施老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气血并重,重在肝肾,兼顾痰瘀,标本同治的学术思想,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施老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用药规律,可以指导临床用药.

  • 中医针灸联合推拿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王冠

    目的 探讨中医针灸联合推拿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CSA)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流动力学各项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96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4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针灸联合推拿手法治疗,治疗组患者采用项六针(取穴:风池、颈3夹脊穴,均取双侧,共6针)联合三步推拿手法治疗,两组患者均1次/d,14 d为1个疗程,休息2 d后,进行下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统计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分析其对患者左侧及右侧椎动脉-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TMFV)、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SV)、血管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指标的影响.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5.83%(46/48),对照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77.08%(37/48),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TMFV、PSV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各项指标,PI及RI与对照组比较则显著降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医针灸(项六针)联合推拿(三步推拿)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疗效显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另外能明显改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局部血流速度,降低阻力指数及搏动指数,增加了局部血流量,改善患者脑部血液的供应,对患者的颈椎病治疗具有积极作用.

  • 针刀松解配合整脊对椎动脉型颈椎病X 线片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作者:桂清民;孙德礼;李刚

    目的:评估针刀闭合性松解术配合整脊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的颈椎 X 线片及血流动力学影响变化。方法将92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46例,治疗组采用针刀闭合性松解术配合整脊手法治疗,对照组予以盐酸氟桂利嗪与颈复康颗粒。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颈椎 X 线片变化及患者的椎动脉、基底动脉的血流速度影响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1),治疗组的治疗后 X 线影像学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1),患者椎动脉及基底动脉血流速度改善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针刀闭合性松解术与整脊治疗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的颈椎 X 线片的颈椎生理曲度变直或反屈、椎间隙狭窄、椎间孔狭窄、棘突偏歪、寰枢关节紊乱有明显改善,对椎动脉、基底动脉血液动力学改善明显,其疗效明显优于常规的药物治疗。

  • 新三联疗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研究

    作者:滕忠华

    目的 观察新型三联疗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CAS)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将CAS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微波治疗、按摩、中草药内服三种手段联合治疗的方法,对照组采用针灸加口服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椎动脉血流速度、症状积分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1 %,对照组为71.7%,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症状积分均明显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后两组椎动脉平均血流速度的变化相比,观察组明显增加,血流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应用新三联疗法治疗CAS,能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和体征,改善椎动脉的血流速度,疗效显著,有临床推广价值.

  • 针灸推拿配合中药湿热敷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45例临床研究

    作者:王会刚;王永静;彭富珍

    目的 观察针灸推拿配合中药湿热敷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患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患者90例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针灸推拿配合中药湿热敷治疗,对照组采用针灸推拿治疗.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78%,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收缩期平均血流速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药湿热敷配合针灸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明显优于单纯针灸推拿治疗.

  • 穴位埋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68例疗效观察

    作者:张占伟;李文侠

    椎动脉型颈椎病是以头晕、头痛、颈项痛为主的一类颈椎疾病,该病病程长,痛苦大,临床较常见.随着现代生活及工作方式的改变,椎动脉型颈椎病发病率逐年增高,并越来越有年轻化的趋势.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可导致较高的致残率.笔者自2005年7月~2007年12月采用穴位埋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68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 中医针灸联合推拿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效果分析

    作者:黄蓬辉;颜景;陈燕雪

    目的:探讨椎动脉型颈椎病予以中医针灸以及推拿手法的效果.方法:研究对象取2015年8月20日至2017年1月17日深圳市龙华区人民医院64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以随机原则均分为2组.对照组采取中医针灸,观察组加用推拿手法.观察临床效果、血流动力学、生命质量及症状积分.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概率93.75%、收缩期峰值血流(2.75±2.79)cm/s、血管搏动指数(0.71±0.22)、平均血流速度(27.39±2.34)cm/s、阻力指数(0.52±0.09)、心理状态(84.29±2.59)分、生理功能(82.96±2.34)分、社会关系(85.61±3.41)分、物质生活(88.75±2.02)分、头痛(0.67±0.18)分、恶心呕吐(0.43±0.09)分、眩晕(0.58±0.11)分、肩颈痛(0.98±0.12)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椎动脉型颈椎病予以中医针灸联合推拿手法治疗,效果确切.

  • 针刀枢椎棘突松解术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评价

    作者:杨才德;鱼灵会;于灵芝;赵惠;宋建成;王丽华;程涛;陈积慧;付旺宁;王剑

    目的:探求针刀枢椎棘突松解术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7例患者随机分为A、B组,A组43例采用针灸治疗;B组44例采用单纯针刀枢椎棘突松解术治疗。结果:A组治愈率60.47%,B组81.82%,两组比较( P<0.05)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B组治疗前后,对椎动脉(VA)和基底动脉(BA)进行检测,其收缩峰期血流速度(VP)、舒张末期血流速度(Vm)显著上升,博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显著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针刀枢椎棘突松解术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有确切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 人迎穴改良针刺法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颈部血流速度的影响及疗效观察

    作者:桂星花;马朝阳;唐雷;万文俊;王艳富;徐芬;赵顺玉

    目的:观察人迎穴改良针刺法对椎动脉型颈椎病(CSA)患者颈部血流速度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59例CSA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30例、改良组29例.常规组采用人迎穴常规针刺法,改良组采用人迎穴改良针刺法,均每日治疗1次,6d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治疗前后分别测定经颅多普勒中左椎动脉(LVA)、右椎动脉(RVA)、基底动脉(BA)的收缩峰血流速度(Vs)及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评分,并观察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评分,LVA、RVA、BA的Vs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改善(P<0.01,P<0.05),且改良组优于常规组(P<0.05).改良组总有效率为93.1%(27/29),常规组为70.0%(21/30),改良组疗效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人迎穴改良针刺法用于治疗CSA能有效增快椎-基底动脉的血流速度,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缓解患者病痛.

  • 针挑与牵旋手法对椎动脉型颈椎病血流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作者:陈栋;钟键;洪衍波;陈大典;邓列华;蔡明雪;章岳娟;林秀华;郑富仕

    目的:比较针挑合牵旋手法与单纯手法对椎动脉型颈椎病(VATCS)椎基底动脉血液流变学、血管舒缩弹性、血液黏度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198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101例与对照组97例,治疗组采用牵旋手法结合针挑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牵旋手法治疗,治疗前后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测左右双侧椎动脉(V_A)、基底动脉(B_A)的收缩峰期血流速度(V_(peak))、舒张末期血流速度(V_(min))、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 '(RI)值及治疗组治疗前后全血表观黏度和血浆黏度值.结果:治疗组双侧V_A、B_A的V_(peak)、V_(min)值经治疗后明显加快,接近或已经恢复至正常值范围,而V_A、B_A的PI及RI值有显著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前与治疗后比较,全血表观黏度和血浆黏度值有明显改善(P<0.05,P<0.01).结论:针挑与牵旋手法可明显改善椎基底动脉血流,促进血管舒缩弹性的恢复,增加脑部血供,降低血流黏稠度.

  • 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手法治疗

    作者:高辉;叶勇军

    目的:比较3种方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6年12月至2008年12月,将30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男138例,女162例,年龄18~76岁,平均38.6岁)按完全随机方法分为A、B、C 3组,每组100例,分别采用旋牵手法(每周1次,每次30 min,4次为1个疗程)、旋转扳法(每周1次,每次30 min,4次为1个疗程)和颈椎牵引法(每日1次,每次30 min,重量5~10 kg,10次为1个疗程)治疗,3组均治疗1个疗程,治疗6个月后采用疗效评定标准对疗效进行评定,并观察颈椎曲度和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测血流变化.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在6个月以上.颈椎曲度(C2-C7Cobb角)改变:A、B、C组分别改善(1.82±0.88)°、(0.12±0.06)°、(0.56±0.22)°,A组优于B、C组(P<0.01和P<0.05),B组与C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3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TCD检测:A组与B组相比,左侧椎动脉(LVA)、右侧椎动脉(RVA)、基底动脉(BA)血流均明显改善(P<0.01);A组与C组相比,LVA、RVA、BA血流也均有改善(P<0.05);B组与C组相比,LVA、RVA、BA血流改善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3组相比LVA、RVA、BA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临床疗效:A组治愈36例,显效36例,有效20例,无效8例,优良率92%;B组治愈6例,显效20例,有效10例,无效64例,优良率36%;C组治愈10例,显效26例,有效8例,无效56例,优良率44%,3组优良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3种治疗方法均能通过改善椎动脉、基底动脉的血流量,颈椎曲度而减轻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症状,但旋牵手法优于旋转扳法、颈椎牵引法,其远期疗效还需更长时间随访观察.

  • 综合疗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

    作者:韩吉珊;刘瑛军

    作者于1990年2月~1995年3月采用综合疗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53例,疗效较满意,现报告如下.

  • 穴位植线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

    作者:王守星;王守永;李德宪;黄凤杰

    椎动脉型颈椎病足临床常见疾病之一,颈性眩晕是其为常见的症状,为临床学者的研究热点.近年来采用穴位植线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108例,疗效颇佳,报告如下.

  • 颈痛颗粒结合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颈性眩晕临床观察

    作者:胡云;李元涛;阎文强;彭力;刘菊英

    颈性眩晕又称椎动脉型颈椎病,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严重影响了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我们采用颈痛颗粒结合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颈性眩晕80例,报告如下.

2300 条记录 6/115 页 « 12345678...114115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