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疟母丸治疗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效果

    作者:谢湘春;刘明晖;赵树华;王长宏;王璞

    目的:以 Fibroscan、肝纤维化4项为观察指标,探讨疟母丸治疗乙肝肝纤维化的疗效。方法将120例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口服疟母丸,疗程48周,观察治疗前后2组 FibroScan、血清纤维化4项改善情况。结果疟母丸对肝纤维化患者透明质酸(HA)、层黏连蛋白(LN)、III 型胶原(PCIII)、IV 型前胶原(C-Ⅳ)、肝硬度值(LSM)等指标有明显改善,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疟母丸具有逆转早期肝硬化的病理改变,改善肝功能的作用。

  • 前列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分析

    作者:倪光

    目的:探讨用前列地尔治疗急性脑死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6年7月至2017年6月甘肃省天水市清水县医院收治的4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患者.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的用药治疗,在此基础上为观察组患者应用前列地尔进行治疗,然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显效率、总有效率均较高,在接受治疗后其血清BDNF、NGF的水平均较高,其血清NSE、S100-β的水平均较低(P<0.05).结论:应用前列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可取得理想的临床疗效.

  • 对轻中度多发伤患者进行血清Mb、CK、IL-8及PCT水平检测的意义

    作者:周延;黄小明;马进;冯秋鹏

    目的:探讨对轻中度多发伤患者进行血清肌红蛋白(Mb)、肌酸激酶(CK)、白介素-8(IL-8)及降钙素原(PCT)水平检测的意义.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4月期间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97例轻中度多发伤患者及同期在该院进行体检的56例健康人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这97例轻中度多发伤患者的病情将其分为轻度组(n=51)和中度组(n=46),将这56例健康人设为对照组.这些受检者入院后,均对其进行血清Mb、CK、IL-8及PCT水平的检测.结果:检测的结果显示,与对照组健康人相比,中度组患者和轻度组患者血清Mb、CK、IL-8及PCT的水平均较高(P<0.05).与轻度组患者相比,中度组患者血清Mb、CK、IL-8及PCT的水平均较高(P<0.05).结论:对轻中度多发伤患者进行血清Mb、CK、IL-8及PCT水平检测,可评估其病情的严重程度.

  • 肝功能与血清学指标在诊断脂肪肝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陈金图

    目的:探讨肝功能与血清学指标在诊断脂肪肝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近期在我院进行体检的582例受检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这些患者的病情将其分为脂肪肝组和非脂肪肝组,脂肪肝组中有82例患者,非脂肪肝组中有500例研究对象.检测所有研究对象的肝功能和血清学指标.比较两组患者ALT、AST、TC及TG的水平.结果:经检测发现,脂肪肝组患者ALT、AST、TC及TG的水平均明显高于非脂肪肝组研究对象,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功能与血清学指标可作为诊断脂肪肝的重要指标.

  • 肝纤维化临床检验血清学检测指标的研究进展

    作者:高清宝

    肝纤维化是一切慢性肝病的共同病理基础,随着对肝脏超微结构的研究和分子生物学的发展,认为肝纤维化的发生机制是细胞外基质(ECM),尤其是胶原在肝内的过度增加和沉积.目前对肝纤维化的诊断方法包括病理学、影像学和血清学诊断3种.

  • 血脂血清学指标与肝功能检验应用于脂肪肝诊断中的效果研究

    作者:张峰

    目的:研究血脂血清学指标与肝功能检验应用于脂肪肝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收治的脂肪肝患者61例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63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均抽取静脉血样,并进行肝功能检验、血脂血清学指标检验,比较两组检验结果,分析诊断价值.结果:观察组患者ALT、AST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TG、TC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受检者LDL-C、HDL-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脂血清学指标与肝功检验应用于脂肪肝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 肝纤维化B超诊断与血清学指标对比分析

    作者:康利荣;秦林忠

    目的:探讨肝纤维化B超诊断分级与血清学指标之间的关系,为肝纤维化的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对本院诊断为肝纤维化患者138例,依据B超检查分级(-Ⅴ级),对所有患者均进行肝纤维化血清学四项指标定量测定.结果:138例患者B超诊断分级:Ⅰ级12例(8.7%)、Ⅱ级28例(20.3%)、Ⅲ级31例(22.5%)、Ⅳ级47例(34.1 %)、Ⅴ级20例(14.5%);随分级增加血清学四项定量增高,统计学显示肝纤维化B超诊断分级与血清学四项指标呈正相关(P<0.05).结论:肝纤维化B超诊断分级可以客观、有效地反映肝硬化程度;由于其与血清学四项指标定量的密切相关性,使B超诊断具有“定量”的意义.因此B超诊断可以作为肝纤维化诊断的首选,对于不具备更进一步检查条件的基层医院尤其具有指导意义.

  • 检测肝炎患者血清总胆汁酸的临床意义

    作者:胡启琴;李凤巧;李萍

    血清总胆汁酸(TBA)是同时可以反映肝脏分泌,肝脏合成与代谢,肝细胞损害三种状态的血清学指标,是比较敏感的指标.近年来,TBA的检测已普遍应用于临床.

  • 肝纤维化相关细胞因子的血清学检测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进程的诊断价值

    作者:李小溪;李波;李筱涵;郭晓东;陈伟蛟;陈澎;孙志强

    目的:检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相关细胞因子的水平,为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分期提供诊断依据.方法:选择175例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ELISA方法检测患者血清中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TIMP-1,TIMP-2)、脂连素及其受体(AdipoQ)、瘦素(Leptin)、生长因子(PDGF)、骨桥蛋白(OPN)6项指标的含量,并利用ROC曲线对各指标与肝纤维化分期之间的关系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TIMP-1、TIMP-2、Leptin在不同纤维化组中呈差异性表达,且AUROC高于其他指标(P<0.05);其余指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IMP-1、TIMP-2、Leptin这3项指标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分期具有一定的辅助诊断价值,与其他指标相结合可获得更好的诊断效能.

  • 血清学指标检验在脂肪肝患者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作者:戴红梅;蒋娟;邹勇波;朱俊;李顺康

    目的:探讨血清学指标检验在脂肪肝患者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3年3月-2014年3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脂肪肝患者42例,作为观察组;选取同一时间我院体检科健康查体者42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清学指标检验结果,并分析其在脂肪肝临床诊断中的价值.结果:观察组患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健康查体者,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1 1.42、13.17,P< 0.05);观察组患者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健康查体者,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7.35、8.02,P<0.05).结论:血清ALT、AST、TG、TC指标在脂肪肝患者临床诊断中存在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可作为临床监测脂肪肝的重要方法,值得推广.

  • 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血清MMP-3和IL-15水平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作者:武树朋;王静;李芳;朱广婷;聂深钰

    目的:研究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和白细胞介素-15(IL-15)水平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从2015年1月至2016年9月在我院就诊的AS患者50例.根据Bath强直性脊柱炎疾病活动性指数(BASDAI)将患者分为A组(指数≥6)28例,B组(指数<6)22例.此外,按照Bath强直性脊柱炎功能指数(BASFI)将患者分为Ⅰ组(指数≥6)29例,Ⅱ组(指数<6)21例.另取同期健康体检者30例记为对照组.分别对比A、B组以及Ⅰ、Ⅱ组与对照组的血清MMP-3和IL-15水平,并作相关性分析.结果:A组MMP-3、IL-15水平均显著高于B组及对照组,而B组又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Ⅰ组MMP-3、IL-15水平均显著高于Ⅱ组与对照组,而Ⅱ组又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经相关性分析可得,AS患者BASDAI、BASFI与MMP-3、IL-15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血清MMP-3和IL-15在AS患者中高表达,且在疾病的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可作为临床判断AS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血清学指标.

  • 慢性肝炎血清学指标与肝组织病理的关系

    作者:宋光平

    病理诊断是各种临床及实验室诊断中的"金标准",慢性肝炎时肝穿刺活组织病理检查对于判断肝脏损伤程度及指导治疗、评估预后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因其有创性尚未普遍开展.

  • PiCCO监测下治疗感染性休克患者的疗效血清学指标变化及预后相关性的分析评估

    作者:周林;王吉文;陈亮;周明根;邹子俊;李伟超;何志捷

    目的 探讨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PiCCO)监测下治疗感染性休克患者的疗效,血清学指标变化及预后相关性的分析评估.方法 选取2012-05~2016-03收住在我院重症医学科的感染性休克患者12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63例.治疗组采用PiCCO监测为指导的早期目标导向治疗(EGDT)集束化方法,而对照组则采用单纯传统EGDT集束化方法,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项监测指标的变化差异,同时将PiCCO监测及相关血清学指标与死亡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经过72 h治疗后,两组患者的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血清Cys C及β2-MG均有所下降,且治疗组患者下降的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的氧合指数和乳酸清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患者在72 h后复苏液体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随访28d,治疗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及ICU住院天数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且脓毒症发生率及病死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血管外肺水指数(EVLWI)、心脏指数(CI)、肺毛细血管通透性指数(PVPI)、血清Cys C及β2-MG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胸腔内血容积指数(ITBVI)、体外循环阻力指数(SVR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VLWI、PVPI、血清Cys C及β2-MG与病死率存在明显的正相关(r=0.752、0.818、0.729、0.804,P均<0.05),面CI与病死率存在明显的负相关(r=-0.273,P<0.05).结论 PiCCO监测下指导感染性休克的治疗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同时PiCCO监测及血清学相关指标对判断早期感染性休克的预后及转归有重要的指导价值,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 肠道功能障碍血清学评价指标的研究进展

    作者:付尧

    随着肠道功能的重要性逐渐被人们所认识,及时、准确、客观地判断肠功能障碍及其严重程度对疾病的救治有着重要影响,因此,如何评定肠功能状态,筛选有效监测指标受到了临床的特别关注.一般临床上,大多数器官功能障碍均采用血清学相关指标检测来诊断,但肠功能障碍的血清学判定指标目前尚缺乏肯定性结论,本文仅就近年来在临床显示出具有一定应用前景的相关血清学标志物——肠脂肪酸结合蛋白、瓜氨酸、D-乳酸以及二胺氧化酶的相关情况做一综述,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简要分析.

  • 探讨2型糖尿病并发脑卒中血清学指标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作者:刘志君;黄汉烽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 T2 DM )合并脑卒中血清学指标的检测及临床意义,为防治T2 DM合并脑卒中的发病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本院内科2012年11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80例T2DM患者为研究对象,以是否合并脑卒中分为T2DM合并脑卒中组(36例)和T2DM组(44例)。分别测量两组患者FIB、DD、WBC、LDL、HDL、hs-CRP、SAA、GGT、TG和TC等血清学指标。结果(1)T2DM合并脑卒中组中的FIB、DD、TC、TG、hs-CRP、SAA和GGT水平显著高于T2DM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DD、TC、TG、hs-CRP、SAA和GGT是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DD、TC、TG、hs-CRP、SAA和GGT可作为糖尿病合并脑卒中的有效血清学指标,对监测疾病的发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 ELISA法对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五项血清学指标的检测结果与分析

    作者:李春梅;刘北航;毕德峰

    目前,病毒性肝炎发病率国内外均有增长趋势,乙型肝炎发病率尤其引起人们的关注.随着检测手段的不断更新,ELIS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已大大提高了乙型肝炎病毒(HBV)的阳性检出率.为了探讨HBsAg与其它指标的关系,我们检测分析了412例五项血清学指标中分别不同呈阳性者的血清样品,结果如下.

  • 乙型肝炎五项血清学指标的临床意义

    作者:谢爽;金淑琴;马骅

    通常诊断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血清学指标有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五项,理解这些指标的临床意义,对于临床医生和检验工作者来说都具有重要意义.

  •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围生结局相关研究

    作者:陈璐

    目的:探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病情评估的相关指标及其与围生结局的关系。方法:收集2008年1月1日至2008年12月31日在浙江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住院治疗的612例ICP孕妇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影响ICP患者的围生结局及母儿不良预后相关临床危险因素。结果:年龄大于35岁及合并双胎妊娠可能为ICP发病的高危因素。ICP孕妇血清甘胆酸>1000μg/dl,胆汁酸>40mmol/L,血清转氨酶>100U/L,血清胆红素高于正常值者胎儿预后不佳,以上危险因素与ICP孕妇产后出血率无相关。结论:ICP孕妇胆汁酸、转氨酶、胆红素水平及发病孕周与围生结局具有相关性,而孕妇年龄及合并双胎妊娠可能为ICP发病的高危因素。临床中需识别ICP母儿不良预后的相关危险因素,加强对ICP母儿的监护及治疗,结合孕周、病情严重程度及治疗后变化趋势综合评估是否需要终止妊娠,争取获得良好围产结局。

  • 128例症状不典型输卵管妊娠的早期诊断及保守治疗临床分析

    作者:田密苏;郑波;戴芳芳;关立军;李国臻;吕芳杰

    目的 探讨症状不典型输卵管妊娠的早期诊断及保守治疗的有效方法.方法 运用阴道彩色超声检查对附件区包块特征、血流分布及血流频谱分析并联合血清β-hCG、P值早期诊断输卵管异位妊娠128例,对确诊患者采用氨甲喋呤+复方米非司酮+宫外孕Ⅱ号方进行保守治疗,在治疗中超声动态监测并结合血清学变化,评价治疗效果.结果 本组128例症状不典型输卵管妊娠首次诊断126例,首次诊断符合率达98.4%,终诊断符合率高达100%;保守治疗成功112例,成功率87.5%,治愈后输卵管复通率83.8%.结论 经阴道彩色超声检查联合血清学指标是早期诊断症状不典型输卵管妊娠及指导保守治疗的一种准确、有效的手段;氨甲碟呤+复方米非司酮+宫外孕Ⅱ号方是宫外孕保守治疗的有效方法.

  • 联合检测乙肝病毒前S1抗原临床意义

    作者:徐文丽

    乙肝病毒前S1抗原(Pre S1)作为一种反映乙肝病毒复制的新的血清学指标,因其方法简便、快捷,无需特殊仪器,对实验室条件也无特殊要求,近年来已被普遍应用于乙型肝炎的实验室检查与疗效观察.

548 条记录 12/28 页 « 12...9101112131415...2728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