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抗ADAMTS13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株的建立

    作者:凌婧;马珍妮;殷杰;沈飞;谢丽倩;赵云霄;阮长耿

    目的:建立分泌抗ADAMTS13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制备针对ADAMTS13不同结构域的单克隆抗体.方法:利用真核表达的重组血浆金属蛋白酶ADAMTS13截短型蛋白(ADAMTS13-T7)纯品免疫BALB/c小鼠.用ELISA方法测定免疫小鼠与ADAMTS13-T7蛋白的抗血清效价.取小鼠脾脏,制成单细胞悬液与SP2/0骨髓瘤细胞以10:1的比例混合,进行细胞的融合,并将杂交瘤细胞稀释培养.2周后选生长良好的克隆孔检测,阳性克隆孔扩大培养并再次检测.结果:获得真核表达截短型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蛋白酶ADAMTS13-T7蛋白纯品.利用真核表达的截短型ADAMTS13-T7蛋白免疫BALB/c雌性小鼠,ELISA检测免疫后抗血清效价约为1:20 000.利用杂交瘤技术通过融合,获得多株分泌抗重组ADAMTS13抗体的杂交瘤单克隆细胞株.将其中的30株转入液氮中冻存,以备进一步分选及功能研究.结论:融合获得多株分泌抗重组ADAMTS13抗体的杂交瘤单克隆细胞株,为进一步筛选出具有一定功能活性的单克隆抗体及研究ADAMTS 13结构和功能提供更多的有力工具.

  • 人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蛋白酶pEGFP-N1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在HeLa细胞中的表达

    作者:凌婧;马珍妮;苏建;阮长耿

    本研究旨在构建人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蛋白酶(ADAMTS13)的pEGFP-N1真核表达载体,为进一步研究ADAMTS13在细胞内合成及其分泌提供有力工具.通过PCR方法获取目的基因片段,并在目的基因两端加上限制性酶切位点.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后,连接至pEGPF-N1真核表达载体.连接后获得质粒进行酶切鉴定及DNA测序验证,并转染HeLa细胞.通过荧光显微镜检测绿色荧光蛋白表达,Western blot方法鉴定所得蛋白.结果表明,酶切鉴定及DNA测序确认目的基因与载体正确连接,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到绿色荧光.Western blot显示,转染后HeLa细胞表达ADAMTS13蛋白.结论:成功构建了ADAMTS13-pEGFP-N1真核表达载体,为进一步研究ADAMTS13合成、分泌及其代谢的生理学机制提供了研究工具.

  • 人巨细胞病毒感染与孕妇脐血ADAMTS13蛋白酶活性相关性研究

    作者:闫珺;徐亚辉;刘侃;武海英

    目的 研究人类巨细胞病毒(Human cytomegalovirus,HCMV)感染与晚孕妇女脐血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蛋白(ADAMTS13)活性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14年10月份至2015年10月份在河南省人民医院产科住院分娩的470例健康晚孕孕妇,于分娩时采集脐血,PCR法检测脐血HCMV DNA和mRNA水平,残余胶原结合试验法检测脐血中ADAMTS13的活性,ELISA法检测脐血血友病因子(vWF)抗原水平.结果 470例孕晚期孕妇中,脐血HCMV DNA阳性率7.65%(36/470),其中21例HCMV mRNA阳性,阳性率58.3% (21/36);HCMV DNA阴性孕妇(正常对照组,n=70) ADAMTS13活性为82.4±12.3%,显著高于宫内感染组(60.4±16.7%,P<0.001);HCMV mRNA阳性病例ADAMTS13活性为(51.3±15.9%),显著低于HCMV mRNA阴性病例(65.8±19.1%,P<0.01);正常对照组脐血vWF水平为(105.6±25.4) ng/ml,显著低于宫内感染组[(147.2±29.1)ng/ml;P <0.05];HCMV mRNA阳性病例脐血vWF水平为(161.3 ±23.3)ng/ml,显著高于HCMV mRNA阴性病例[(130.5±26.4) ng/ml;P =0.034];宫内感染组病例ADAMTS13活性水平与vWF抗原水平呈显著负相关(r=-0.343,P=0.014).结论 孕妇脐血ADAMTS13活性下降与HCMV宫内感染密切相关.

  • 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与ADAMTS13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中的动态变化及意义

    作者:钱进先;李磊;陆士奇;陈罡;赵益明

    目的 了解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与ADAMTS13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aneurysmal subarachnoid hemorrhage,aSAH)中的动态变化及意义.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将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2010年4月至2011年4月收治的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29例,分成迟发性脑缺血组(DCI组)和非迟发性脑缺血组(无DCI组)、脑血管痉挛组(CVS组)和无痉挛组(无CVS组)、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并引入正常健康体检者20例作为对照组.所有入选患者均行CT、DSA和(或)CTA确诊为颅内动脉瘤破裂致蛛网膜下腔出血.排除标准:(1)入院时发病已超过72 h或即将死亡患者;(2)在外院已接受手术、介入或内科保守治疗患者;(3)正在使用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或其他抗凝药物如华法林等;(4)有血液系统疾病、肝肾功能不全、近期有感染性疾病、孕期患者.分别在SAH后第1天、第4天、第10天收集静脉血,使用ELISA方法检测vWF抗原和ADAMTS13活性,观察其动态变化,TCD检测大脑中动脉的血流速度(VMCA),出院时行GOS预后评分.使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并行t检验,多组比较采用方差分析.以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血浆vWF水平在DCI组、CVS组及预后不良组第1天、第4天、第10天3个时间点均高于健康对照组,DCI组与无DCI组相比在第1天、第4天时间点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第4天、第10天,CVS组与无CVS组,预后良好组与预后不良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DCI组与预后不良组在T1时间点血浆ADAMTS13活性显著下降;而在是否发生CVS患者之间血浆ADAMTS13活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早期血浆vWF水平升高、ADAMTS13活性下降与DCI发生有关,并日早期ADAMTS13活件下降与预后相关.

  • 21例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临床研究

    作者:马元;乔莉;娄爽;张劲松

    目的:探讨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hrombot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TTP)的临床特征、治疗及预后。方法将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06年4月至2013年1月诊断的TTP患者21例,分成有效组和死亡组,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性6例,女性15例,年龄(46.81±12.17)岁。纳入标准:(1)无明显原因的血小板减少(<100×109 L-1);(2)溶血性贫血,Coombs’试验阴性,外周血涂片出现碎裂红细胞;(3)符合上述标准的TTP患者,其临床表现及病程均被纳入本研究。排除标准:(1)<24 h出院或死亡;(2)在外院已接受血浆置换治疗;(3)病历资料不完整;(4)无法随访;(5)排除其他血栓性微血管病。应用统计分析软件SPSS 20.0对患者一般情况、病因、临床特征、治疗和预后进行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x ± s)表示,组间比较使用t检验;分类资料以频数表示,使用Fisher确切概率法进行比较。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21例患者均有血小板减少及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表现,12例(57.2%)出现典型TTP五联征(发热、血小板减少、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神经系统症状和肾脏损害),2例(9.5%)仅表现为三联征(血小板减少、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神经系统症状),7例(33.3%)出现四种临床表现(三联征加上发热或肾脏损害);本组接受血浆置换治疗者7例,有效率71.4%。结论 TTP病情进展迅速,血浆置换是治疗TTP的首选方法,病因治疗有助于控制病情。

  •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急诊诊治分析

    作者:黄文凤;许媛媛;吴春波;朱继红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TTP)是临床较为少见的血液系统急症,多系统受累,临床表现呈现多样化、复杂化,缺乏特异性的诊断标准。本文报道了21例TTP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治疗及转归。21例均为获得性TTP,其中19例属特发性,首发症状涉及多个系统,三联症者19例(90.5%),三联症伴肾功能损害者5例(23.8%);10例中9例(90%)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酶( ADAMTS13)活性降低;14例行血浆置换者11例(78.6%)缓解出院,7例未行血浆置换者只1例存活。急诊遇到Coombs试验阴性的溶血性贫血和血小板减少时,即应考虑TTP的可能,尤其是合并有神经精神症状者, ADAMTS13检测有助于诊断。早期诊断并尽早给予血浆置换治疗,是急诊TTP患者良好预后的保证。

  • 获得性特发性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病因和治疗综述

    作者:乔青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一种罕见血栓性疾病,临床表现多变、病情凶险、死亡率高、治疗困难.本文综述了获得性特发性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病因和治疗,尤其是抗ADAMTS13自身抗体在该病发病中的作用及新研发药物在临床试验中应用的研究进展及存在问题.

  • 肝素在静脉血栓栓塞预防中的应用综述

    作者:乔青

    近年来研究发现,许多疾病可导致静脉血栓栓塞(venous thrombo embo- lism,VTE),而肝素尤其是低分子量肝素(low-molecular weight Heparins,LMWHs)在预防和治疗VTE中广泛应用,并积累了一定的临床经验.Baglin等[1]的《肝素应用及监测指南》综合了较多文献,具有一定权威性,本综述以此文为基础结合相关文献,结合我国的研究[2,3],将肝素在预防与VTE相关疾病方面的应用进展简述如下:

  •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诊治现状及展望

    作者:徐焕铭;樊华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hrombotic thrombocytopemic purpura,TTP)是一组少见的、十分严重的危及生命的血栓性微血管病,以微血管溶血性贫血、外周血小板减少和严重的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蛋白裂解酶ADAMTS13缺乏为特征.治疗重点是通过血浆置换、应用利妥昔单抗和糖皮质激素来增加ADAMTS13活性、清除或抑制ADAMTS13抗体.在临床中,准确地做出诊断并尽早启动治疗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 ADAMTS13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关系研究进展

    作者:杜宝琦;牛平

    ADAMTS13(a disintegrin and metalloproteinase with a thrombospondin type 1 motif, member 13)在血栓性疾病的发生发展中所起到的作用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近年来的研究发现其在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机制、卒中后炎症反应及治疗等方面均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本文结合近年国内外的文献对ADAMTS13与缺血性脑卒中关系的研究新进展进行阐述。

  • 妊娠期高血压患者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酶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作者:黄浩梁;李慧;陈娟娟;尹宗志

    目的:通过对临床资料的前瞻性分析,探讨ADAMTS13活性与妊娠期高血压之间的关系,以及由妊娠期高血压引起的凝血障碍、血栓形成之间的关系.方法:分别收集慢性高血压、子痫前期/子痫、慢性高血压并发子痫前期/子痫患者以及健康孕妇的血浆,采用剩余胶原结合法检测ADAMTS13活性;分别选取健康的正常对照组孕妇和该院诊断的慢性高血压、子痫前期/子痫、慢性高血压并发子痫前期/子痫患者,应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仪检测胎盘床动脉血流参数;应用全自动血凝分析仪检测凝血系统各项指标,观察体外血栓的形成情况.结果:60例正常对照组中妊娠妇女血浆中的ADAMTS13活性随着怀孕天数的增加而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妊娠期高血压严重程度的增加,ADAMTS13活性也呈现下降趋势(P<0.05).各类型妊娠期高血压患者的收缩期大速度与舒张末期速度之比(S/D)、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均升高,时间平均流速(TAV)均降低.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各个程度妊娠期高血压患者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均缩短,人纤维蛋白原(FIB)含量均增加,血栓形成增加.结论:ADAMTS13活性在妊娠期高血压患者中明显下降,且随着妊娠期高血压程度的严重,凝血系统功能增强.提示妊娠期高血压所致的ADAMTS13活性降低可能是导致孕妇凝血障碍的重要因素之一.

  • ADAMTS13与TSP1在老年急性脑梗死中的相关性

    作者:牛月华

    急性脑梗死是造成老年患者致残或死亡的重要疾病,约21%的老年患者导致死亡或瘫痪[1].动脉血栓是导致急性脑梗死的主要原因[2],近年来研究发现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是动脉血栓的主要诱发因素,影响vWF凝聚能力的酶主要有血友病因子裂解蛋白酶(ADAMTS13)和凝血酶敏感蛋白1(TSP1),两者形成竞争关系[3].本研究通过测定患者血浆中ADAMTS13的活性和TSP1含量并对ADAMTS13调控基因C1423T的多态性进行检测,以期阐明ADAMTS13和TSP1与老年急性脑梗死的相关性,为临床干预和治疗提供指导依据.

  • 围手术期卒中患者外周血vWF及ADAMTS13检测及临床意义

    作者:杜宝琦;牛平

    目的 探讨vWF(血管性血友病因子)、ADAMTS13(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酶)在围手术期卒中的发生发展中所起的作用.方法 收集围手术期内发生缺血性卒中的患者31例做为实验组,将实验组分为腔隙性梗死组、小面积梗死组以及大面积梗死组3个亚组.同时收集48例健康体检者做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vWF抗原、ADAMTS13抗原含量,应用残余胶原结合试验检测ADAMTS13的活性.结果 (1)实验组患者血浆中vWF抗原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ADAMTS13活性水平及ADAMTS13抗原含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实验组3个亚组的vWF抗原水平在大面积梗死组高,腔隙性梗死组低,大面积梗死组与腔隙性梗死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3) ADAMTS13抗原含量在大面积梗死组低,腔隙性梗死组高,3组间差异均具有显著性(均P <0.05),ADAMTS13活性水平在3组间差异无显著性(均P>0.05).结论 vWF及ADAMTS13参与了围手术期卒中的发生发展,ADAMTS13水平降低及vWF水平升高可能是围手术期卒中发生的危险因素.

  • vWF和ADAMTS13活性对脓毒症患者早期预后评估的意义

    作者:衡军锋;严洁;赵益明;陆士奇

    目的 本研究旨在研究和探讨血管性血友病因子(yon Willebrand factor,vWF)和含Ⅰ型血小板结合蛋白基序的解聚蛋白样金属蛋白酶(A disintegrin-like and metalloprotease with thrombospondin type 1 motif,vWF裂解酶,ADAMTS13)的活性在感染性休克和脓毒症患者早期及预后评估方面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2-06~2013-06收住无锡市人民医院ICU的感染性休克或脓毒症患者40例,根据预后分为存活组20例和死亡组20例,记录其一般情况及入组时APACHEⅡ评分,于发病第1、3、5、7天分别运用ELISA法检测其血浆vWF活性及ADAMTS 13活性,各样本均数用方差分析、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参数间进行Spearman相关分析,并绘制ROC曲线探讨vWF活性、ADAMTS13活性与APACHEⅡ评分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死亡组的vWF活性均明显高于存活组(P<0.05),ADAMTS13活性明显低于存活组(P<0.05);同时死亡组APACHEⅡ评分明显高于存活组(P<0.05);存活组在第3天vWF活性升高、ADAMTS13活性下降、APACHEⅡ评分升高,而在第5天和第7天又出现vWF活性持续下降、ADAMTS13活性持续升高、APACHEⅡ评分持续下降,死亡组则呈现vWF活性持续上升、ADAMTS13活性持续下降、APACHEⅡ评分持续升高(P<0.05).40例患者的平均vWF活性与APACHEⅡ评分呈正相关(P<0.01),而ADAMTS13活性与APACHEⅡ评分呈负相关(P<0.01);ROC曲线分析,vWF活性和ADAMTS13活性AUC均接近于1,提示能很好地预测患者的预后(P<0.01).结论 vWF活性、ADAMTS13活性均是判断感染性休克和脓毒症患者预后的可靠指标.在脓毒症的病理过程中,此二者数值的变化与疾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即vWF活性的升高、ADAMTS13活性的降低预示了患者预后差.

  • 皮肤淤斑、血小板减少伴肾功能损害

    作者:全军肾脏病研究所学术委员会

    47岁男性患者,急性起病,临床表现为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血小板减少、高血压及肾功能损害,补体C3减低,血浆ADAMTS 13活性极度缺乏,肾活检证实病理改变为血栓性微血管病;大剂量血浆及甲泼尼龙(累计5g)治疗后血液学缓解,ADAMTS 13酶活性恢复正常,但病情反复,肾功能继续恶化,8个月后进入维持性血液透析。

  • 女性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临床分析

    作者:缪小莉;马元;张劲松;叶纪录

    目的:分析女性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hrombot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TTP)的临床特征.方法:泰州市人民医院和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4例女性TTP患者的病因、诱因、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方法及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女性TTP患者病因主要为特发性,临床表现主要为皮肤黏膜瘀斑,月经增多,神经系统症状,微血管溶血性贫血,血小板及血红蛋白降低,间接胆红素、血肌酐部分升高;凝血功能正常;血浆置换和皮质类固醇治疗有效.结论:TTP是一种少见的微血管血栓-出血综合征,女性多发,正确认识女性TTP的特点,做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能很大程度提高疗效,降低病死率.

  • 慢性肾脏病患者肾脏vWF和ADAMTS13表达改变及其意义

    作者:沈蕾;卢国元;蒋丽琼;董宁征;乔青;李明;阮长耿

    目的:观察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及其裂解酶ADAMTS13在慢性肾脏病不同病理类型中的表达以及与临床指标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分析vWF和ADAMTS13在36例不同病理类型慢性肾炎患者肾脏中的表达,Image J图象分析软件测定vWF和ADAMTS13的阳性染色面积的比例.结果 (1)肾病综合征患者肾小球阳性染色面积vWF/ADAMTS13明显高于慢性肾炎组(P<0.05);(2)膜性肾病组ADAMTS13表达明显低于非膜性肾病组(P<0.05);(3)vWF/ADAMTS13阳性染色面积比与蛋白尿呈正相关(r=0.512,P<0.01).结论 慢性肾脏病局部vWF和ADAMTS13表达间平衡失调与慢性肾脏病的临床和病理类型有关,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肾脏微循环的变化.

  • ADAMTS13和血栓症

    作者:王学文

    ADAMTS13亦即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蛋白酶(vWF-CP)不仅造成TTP的微循环障碍并形成多种病理改变.已确定肝星状细胞是ADAMTS13主要产生部位,该酶活性与其基质vWF抗原量的不均衡状态与急慢性肝功能不全、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的肝静脉闭塞症(VOD)、肝移植后早期移植物功能不全、重症急性胰腺炎、急性心肌梗塞以及肾、脑循环障碍性病等病变的发病机制,其研究已取得新的进展.

  • HCMV感染影响HUVEC中ADAMTS13表达水平的研究

    作者:何文竹;尹宗智;魏兆莲;李韵

    目的:探讨人巨细胞病毒( HCMV)感染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HUVEC)中ADAMTS13表达水平的影响. 方法:通过培养原代HUVEC,建立HCMV感染HUVEC细胞模型. Western blot法检测 HUVEC 细胞中 ADAMTS13 蛋白表达水平的情况. 结果:100 PFU或更高毒力的 HCMV 可感染 HUVEC 细胞,导致明显的细胞病变:病毒感染后24h,细胞部分开始出现变圆,细胞内颗粒增多;48h后,部分细胞开始出现细胞膜破裂、细胞坏死;随着病毒感染时间的延长,细胞坏死比例逐渐增加. 原代培养的HUVEC细胞裂解液及细胞上清中均有大量的ADAMTS13表达;与未感染HCMV细胞比较,感染HCMV 48h后,HUVEC细胞裂解液及细胞上清中的ADAMTS13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下降,差异具有显著性( P<0 . 05 ). 结论:HCMV可感染HUVEC并通过抑制细胞中ADAMTS13的表达促进血栓形成.

  • 微血管性溶血合并血小板减少在急诊的思考

    作者:朱继红;石茂静;高伟波

    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MAHA)和血小板减少症是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的标志,当二者同时存在且无其他疾病可解释时需要考虑TTP的可能.1 TTPTTP发生率相对偏低,约4/100万[1],主要临床特征包括MAHA、血小板减少、神经精神症状、发热和肾脏受累等,即所谓经典的“五联征”.出现经典“五联征”者不到10%[2-4],且多为病程晚期,多数患者(60%~80%)表现为血小板减少性出血、MAHA及神经精神症状“三联征”[5].发病机制:含I型血小板结合蛋白基序的解聚蛋白样金属蛋白酶(ADAMTS13)为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on Wlillebrand factor,vWF)裂解酶,其活性缺乏、血管内皮细胞vWF异常释放、血小板异常活化形成血小板血栓,继而引起微血管内血栓形成及红细胞机械性破坏.

28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