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耐药VX2肝癌模型的建立

    作者:刘瑞宝;徐克;李枫;富宏;苏洪英;肖亮;周玉斌

    目的探讨应用经化疗药物诱导后传代的VX2肿瘤建立移植性耐药肝癌模型的可行性.方法将20只大耳白兔随机分为4组,建立肝癌模型.A、B组和C、D组植入肿瘤分别取自常规传代和药物诱导后的传代兔.模型建立3周后,增强CT检查确定肿瘤大小.直视下穿刺肝动脉,A、C两组注入阿霉素(4mg/2ml),B、D两组注入等量生理盐水.1周后CT复查,比较各组肿瘤倍增率.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肿瘤凋亡率.结果模型建立3周后各组肿瘤大小无明显差异.治疗1周后增强CT复查,各组肿瘤体积均增大.其中,A组肿瘤倍增率显著低于其他组(P<0.05);C组低于B、D组,但各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A组肿瘤凋亡率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C组高于B、D组,但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通过药物诱导建立的移植性兔VX2肝癌模型具有明显耐药特征,可作为耐药肝癌模型用于肝癌全身与介入性药物治疗的实验研究.

  • 可显影硫酸钡海藻酸钠微球介入治疗兔VX2肝肿瘤

    作者:徐爱民;宋卫华;龚少娟;张树辉;李铁军;吴孟超

    目的:研究硫酸钡海藻酸钠微球对兔VX2肝肿瘤的介入治疗作用.方法:新西兰兔24只,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A组,n=5)、肿瘤对照组(B组,n=10)和介入治疗组(C组,n=9).介入治疗模拟人肝动脉插管方法.A、B、C组于介入术后7 d行肝功能检查,B组、C组各5只动物于介入术后2周观察肿瘤质量、体积,并行病理学检查,包括常规H-E染色、CD34及VEGF免疫组化检测;B组5只、C组4只动物观察生存期.结果:介入治疗后7 d,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水平B、C组均高于A组(P<0.01),但C组ALT、AST数值低于B组(P<0.01).C组肿瘤质量(2.434±0.992) g,B组(4.696±1.246) g,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C组肿瘤体积(2.126±0.929) cm3,B组(3.962±1.101) cm 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病理学检查结果显示C组癌细胞大片坏死,CD34染色大片坏死区无微血管,残存的癌组织内新生血管明显减少,VEGF表达仅见残存的癌细胞胞质呈弱阳性表达;而B组癌巢大,癌细胞丰富,CD34染色可见丰富的新生血管,癌细胞胞质可见丰富的VEGF表达.C组生存期明显延长.结论:硫酸钡海藻酸钠微球介入治疗兔VX2肝肿瘤安全可行;能明显抑制肿瘤生长,且对正常肝组织损伤小,能延长实验兔生存时间.

  • 改良穿刺法改善针道肿瘤细胞转移情况的研究

    作者:曹海营;金宇;冯震;王瑜;孔庆柱;于涛

    目的 探讨改良穿刺活检技术改善骨肿瘤穿刺针道肿瘤细胞转移情况.方法 将新鲜的VX2肿瘤组织制成细胞悬液,植入22只成年家兔双侧胫骨内制成兔VX2骨肿瘤模型.将其中20只兔左胫骨设为左侧组,采用自行设计的器械及改良穿刺活栓技术取材,并通过套管植入密封栓封堵穿刺孔;右胫骨设为右侧组,采用常规穿刺活检法,穿刺后对穿刺孔不封堵.7d后处死两组家兔,取两种穿刺法兔穿刺针道软组织行病理学检查.剩余2只肿瘤兔不穿刺,作为对照组,于肿瘤组织植入第2周、3周分别处死取肿瘤外正常软组织行病理学检查.根据病理学HE染色结果对比3组瘤细胞转移情况.结果 左侧组针道软组织瘤细胞浸润5只(25.0%),右侧组针道软组织瘤细胞浸润14只(70.0%),两组穿刺针道瘤细胞转移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2只家兔肿瘤外软组织均未见瘤细胞.结论 改良穿刺活检技术可改善兔VX2骨肿瘤穿刺针道肿瘤细胞转移情况.

  • 一次性密封栓封堵骨肿瘤穿刺孔改善出血情况的研究

    作者:金宇;曹海营;冯震;霍玉宝;于涛;马雅昌

    目的:探讨一次性密封栓封堵兔VX2骨肿瘤穿刺孔后改善其出血情况.方法:取传代荷瘤兔肿瘤并制备成细胞悬液,分别植入20只成年家兔双侧胫骨内制成兔VX2骨肿瘤模型.模型制备2周后,将20只兔左胫骨组设为实验组,采用套管针活检,取出病理组织后通过套管植入密封栓封堵穿刺孔;右胫骨组设为对照组,对穿刺孔不封堵.穿刺1h后对两组穿刺孔周围行彩色超声检查,评定两组家兔穿刺孔出血情况.结果:20只家兔骨肿瘤模型成功率100%.穿刺1h后实验组穿刺孔周围出血6只,而对照组有18只家兔穿刺孔周围均有不同程度出血,实验组穿刺孔出血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5.36,P<0.05);将两组穿刺孔周围血肿体积进行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t=47.25,P<0.001).结论:一次性密封栓封堵骨穿孔后可明显改善兔VX2骨肿瘤穿刺孔出血情况.

  • 磁敏感加权成像检出兔VX2肾癌瘤内出血的价值

    作者:潘靓;邢伟;陈杰;丁玖乐;张京刚;张艳文;陈铜兵

    目的 探讨磁敏感加权成像(SWI)技术检查兔VX2肾癌瘤内出血的价值.方法 20只新西兰大白兔建立兔VX2肾癌模型.种瘤后21d分别行常规MRI及SWI检查,MRI检查结束后取肿瘤进行病理学检查.分析图像,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结果.结果 20只荷瘤兔中,1只因图像 伪影明显予以剔除,另19只MRI检查观察到28枚肿瘤.常规MRI的瘤内出血检出率为75%(21/28),低于SWI的100%(28/28)(P<0.01).结论 SWI较常规MRI检查能更好地检出兔VX2肾癌瘤内出血.

  • DMSA-Fe3O4纳米磁流体介导热疗对兔VX2肿瘤的影响

    作者:臧汉杰;冯耀良;余超;祖庆泉;马明;顾宁

    目的 探讨交变磁场介导的二巯基丁二酸(DMSA)-Fe3O4纳米磁流体热疗治疗兔VX2肿瘤的疗效.方法 建立20只兔后肢VX2软组织肿瘤模型,随机分为4组:A组(对照组)、B组(磁流体局部注射组十热疗)、C组(磁流体动脉灌注组十热疗)、D组(磁流体静脉注射组十热疗),每组5只.成瘤2周后CT测量肿瘤大小.结果 B组和C组的肿瘤中心区[(46.01±1.97)℃和(40.38±1.50)℃]和肿瘤边缘区[(40.35±1.36)℃和(42.57±1.80)℃]的温度显著高于正常肌肉组织[(35.73±1.32)℃和(35.37±1.55)℃]和直肠[(35.69±1.05)℃和(35.25±1.15)℃](P<0.05);A组及D组肿瘤区域温度无明显增高.治疗后14 d,B组和C组肿瘤生长率分别为(441.04±29.61)%和(354.81±59.51)%,明显低于A组的(1119.90±179.40)%和D组的(1099.90±215.11)% (P<0.05).结论 交变磁场介导的DSMA-Fe3O4纳米磁流体热疗能明显抑制兔VX2肿瘤生长.

  • 兔VX2肝癌模型的建立及纳米微泡造影剂在模型早期检测中的应用

    作者:施伟斌;江翰;王雪峰;王子豪;丁晶;刘颖斌

    目的 通过建立一个原发性或转移性兔肝癌模型并应用纳米微泡造影剂对肿瘤进行早期监测,探讨纳米材料在肝癌超声诊断中的应用.方法 通过肿瘤组织块接种法制备兔肝癌模型并利用门静脉插管注射微泡造影剂对比增强显影.结果 模型建立后检测原位成瘤率为83.3%,采用5 MHz的发射频率,肝内主要血管及瘤块1分钟内显影得到增强.结论 靶向超声纳米对比剂具有特异性和敏感性,纳米级微泡造影剂用于超声造影增强是完全可行的.

  • 射频消融治疗兔肝脏肿瘤的实验研究

    作者:赵华栋;包国强;马庆久;赖大年;鲁建国;楮延魁;杜锡林;何显力

    目的 探讨射频消融(RFA)对肿瘤组织的治疗效果及其意义.方法 通过VX2肿瘤组织混悬液肝内注入法建立兔肝脏肿瘤模型,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分别予以RFA治疗及假性处理,比较RFA治疗前后模型动物的肝脏功能变化及B超影像学改变.结果 1周内肝功能出现明显异常改变,多数指标在2周左右恢复(P<0.05);RFA治疗后肿瘤呈逐渐缩小趋势;瘤体血流信号明显减少或消失.结论 射频消融治疗术对肝脏肿瘤疗效确切,会造成肝脏功能一过性损害改变;B超等影像学检查手段为临床RFA治疗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持.

  • 兔肝VX2瘤射频消融后不同区带PCNA mRNA和VEGF表达

    作者:唐文静;吕维富;王亚光;朱先海;杜丹丹;鲁东;周春泽

    目的 研究兔肝VX2瘤射频消融(RFA)后不同区带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 mRNA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观察其对凋亡和增殖的影响.方法 将48只实验兔制成VX2肝移植肿瘤模型,分成RFA组(42只)及对照组(6只),分别于RFA后即刻、1d、2d、1周、2周、3周后处死,对肝移植肿瘤组织通过HE染色、Annexin V-FITC/PI标记、PCNA mRNA及VEGF检测来观察不同时期不同区带的肿瘤细胞凋亡及增殖.结果 对照组VX2肿瘤呈浸润性生长.RFA组术后中央消融区呈大片坏死,边界区见炎性反应细胞及残留癌细胞;RFA组术后中央消融区内即刻出现大量坏死细胞,以针道区为主,坏死百分率约(45.16±4.44)%;3周后针道区坏死率仍明显高于热凝固区及边界区(F=142.089,P=0.000),此时,各区带内肿瘤细胞凋亡率均明显下降,接近术前水平;针道区在1d后PCNA mRNA一直维持低表达水平;热凝固区在3周后PCNA mRNA表达恢复到术前对照水平(P=0.159);边界区的PCNA mRNA表达在2周时较1周时明显升高(P =0.000),但仍低于术前对照组(P=0.001),3周后边界区PCNA mRNA的表达则高于术前对照组(P =0.031);RFA后边界区VEGF表达水平明显高于针道区及热凝固区(P<0.05).结论 RFA对针道细胞可以达到完全杀灭,但对于边界区的残留,RFA可能促进其复发及转移,仍需要进一步治疗.

  • 兔肺VX2肿瘤经皮射频消融术前后HSP70表达的改变

    作者:杜铭样;程庆书;王云杰;马连君;张卫强

    目的明确肺肿瘤经皮射频消融(PRFA)术前后热休克蛋白70(HSP70)表达的差异,探讨肺肿瘤PRFA治疗与机体免疫功能变化的关系.方法采用VX2肿瘤细胞悬液种植法建立兔肺肿瘤模型,进行PRFA后,观察原发灶及肿瘤的转移情况,并将肿瘤组织进行免疫组化染色,观察PRFA前后HSP70表达的变化.结果PRFA后的VX2肿瘤原发灶生长缓慢,腹腔淋巴结转移率低于对照组,7天时VX2肿瘤HSP70表达较对照组增加(61.36%±9.58%vs22.13%±8.92%,P<0.05).结论PRFA后,肺VX2肿瘤组织HSP70表达增加,可能增强递呈肿瘤特异性抗原而激活机体的抗肿瘤免疫.

  • 兔VX2肿瘤放射治疗后早期DWI及1H-MRS的评价作用

    作者:林丹丹(综述);李跃明;林征宇(审校)

    肿瘤放射治疗是局部恶性肿瘤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肿瘤局部控制或手术前缩小瘤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临床上肿瘤外放射治疗后不会进行肿瘤病理检测,无法获得病理与影像的对照资料。因此,利用兔VX2肿瘤放射治疗模型来评价肿瘤放射治疗早期DWI和1 H-MRS的表现,可为肿瘤放射治疗前后病理和影像学的变化提供动物实验模型依据。本文对VX2肿瘤放射治疗后功能磁共振的影像学评估现状和前景进行综述。

  • 兔VX2移植瘤照射后早期DWI表现与病理对照分析

    作者:林丹丹;严川;许旭茹;邢振;李跃明;洪金省

    目的 分析兔VX2移植瘤照射后早期体积、DWI的改变,并与病理表现对照研究,分析DWI在评估肿瘤早期放射敏感性的作用.方法 60只荷瘤兔根据是否接受照射和MRI扫描时间点随机分为10组(A0 ~A4为照射组,B0~B4为对照组).在MRI图像上测量各组试验兔移植瘤的体积、ADC值.各组实验兔MRI扫描结束后行HE染色及免疫组化检查.结果 照射前A、B组的体积[(2.05 +0.09)cm3 vs(2.02 +0.07) cm3]及ADC值[(0.80±0.01)×10-3mm2/svs(0.80 +0.02)×103mm2/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照射后相同时间点A组肿瘤体积均小于B组(P<0.05).照射后A组ADC值逐渐增大(P<0.05),且均大于相同时间点B组ADC值(P<0.05).肿瘤体积与ADC值存在一定的相关性(r =-0.516,P<0.001).ADC值与bax蛋白表达存在相关性(r=0.900,P<0.001).结论 DWI用于预测肿瘤早期放射敏感性有一定价值.细胞凋亡可能是ADC值改变的生理机制之一.

  • 兔小腿VX2肿瘤射频消融前后血清HSP70、IL-6、IL-8水平的变化及意义

    作者:明韦迪;李晓光;金征宇

    目的 观察利用射频消融治疗兔小腿VX2肿瘤前后其血清中HSP70(heat shock protein70)、IL-6(interleukin-6)及IL-8(interleukin-8)表达变化及其对抗肿瘤免疫的影响.方法 取31只健康新西兰大白兔,体重约2.5~3.0kg.利用注射细胞悬浮液的方法建立兔肿瘤模型,建模完成后,遵循随机原则分为两组:干预治疗组20只,对照组10只;干预组给予5min射频干预,对照组只导入射频消融针,不进行干预.分别于干预前及干预后的1天、3天、7天、14天,五个不同时间点抽取兔耳缘静脉血2ml,以ELISA(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法检测HSP70、IL-6和IL-8的表达.结果 在RFA(hadiofrequency ablation)干预治疗前,HSP70表达水平较低,在干预后逐渐增高,于第7天表达量达到峰值,在14天时略呈降低;IL-6表达在两组中较干预前均增高,但干预组的表达增高量低于对照组,且两组在14天表达有统计差异;IL-8在干预前呈高表达态势,在干预治疗后则呈渐进性降低,对照组亦有逐渐降低趋势,但两组在同时间节点上无统计差异.结论 RFA对兔VX2肿瘤干预性治疗后,可引起HSP70及IL-6表达量升高,却降低了IL-8的表达,此可能与RFA对肿瘤细胞的破坏及对瘤旁组织刺激有关,释放了炎性因子,激发了抗肿瘤的特异性免疫有关,有利于进一步研究VX2肿瘤RFA后的免疫调节.

  • 经皮射频消融兔小腿VX2肿瘤前后对组织HSP70、IL-8表达的影响及意义

    作者:明韦迪;李晓光;金征宇

    目的 观察经皮射频消融(RFA)治疗兔小腿VX2肿瘤前后其组织中热休克蛋白70(HSP70)及白介素8(IL-8)表达变化并探讨其免疫的影响.方法 取体重约2.5 ~ 3.0kg的健康新西兰大白兔31只,以注射细胞悬液的方法分别建立肿瘤模型,模型经检测建立成功后,分为两组,其中实验组20只,对照组10只,静脉麻醉并CT定位病灶成功后,导入消融针消融5 min,对照组只导入消融针不进行消融治疗,分别于RFA前及RFA后1、3、7、14天、5个时间点处死4只瘤兔(对照组2只),取消融灶(包含残余肿瘤组织)及消融灶周围5mm以外的正常组织2块标本,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和免疫印迹(Western Blot)用来检测肿瘤组织HSP70和IL-8的表达.免疫组化检测HSP70的变化,同时观察两组动物肿瘤的大小变化.结果 在正常组织中及瘤体组织中HSP70的表达在术后呈现相似的表达趋势,均于术后表达增多,两者均于RFA术后3天开始呈现明显的增多趋势,于7天达到峰值,14天略呈下降;PCR结果亦显示了与免疫组化相似的趋势,而IL-8在术后则表现为低表达的趋势,且在14天为显著;Western Blot的蛋白定量检测显示,肿瘤组织内,在术前表达较少,在术后表达呈现与免疫组化、PCR相同的趋势,IL-8的表达亦与前相同.结论 射频消融治疗肿瘤后,使肿瘤细胞坏死,HSP70表达增加,IL-8水平下降,此则与RFA破坏肿瘤组织,释放细胞因子、肿瘤特异性抗原等激发机体抗肿瘤免疫反应有关.

  • 磁共振引导下兔肝脏血管旁 VX2肿瘤模型制作

    作者:万仁均;林征宇;李跃明;陈锦;郑慧;宋倩倩;吴晨宇

    目的:探讨1.5T磁共振引导下经皮兔肝脏血管旁 VX2肿瘤模型的制作。方法新西兰大白兔13只,在1.5T磁共振引导下经皮穿刺将VX2肿瘤组织块种植于兔肝大血管旁,接种后2周行磁共振扫描。结果11只兔肝肿瘤均种植成功,其中1只出现针道种植,均无胸腹腔积液等并发症出现。结论磁共振引导下兔肝血管旁肿瘤种植是一种微创、有效的造模方法。

  • 125Ⅰ放射性粒子组织间植入对兔VX2肝移植瘤疗效及对周围正常肝组织的影响

    作者:王叙馥;韩建奎;刘新峰;王志强;孙建文;左书耀;杨光杰

    目的 研究125Ⅰ粒子植入对兔VX2肝移植瘤的疗效,观察其对周围正常肝组织的影响.方法 12只新西兰大白兔VX2肝肿瘤模型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植入125Ⅰ粒子,对照组植入空心粒子,在粒子植入前,植入后7、14、28、60 d行CT增强扫描及肝功能检查,并在第60天做组织学观察.结果 治疗组植入后7、14、28、60 d肿瘤体积较对照组均缩小,治疗后14 d治疗组ALT较对照组降低,治疗后7、14 d AST较对照组降低.治疗组60 d内CT增强扫描未监测到肿瘤周围肝组织出现放射性肝损伤.结论 125Ⅰ粒子植入治疗兔移植性肝肿瘤,可有效抑制肿瘤生长,改善肝功能,对周围正常肝组织的放射性损伤较轻,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 兔VX2肿瘤动物模型的建立

    作者:徐加菊;叶欣

    1 兔VX2动物模型的建立1.1 兔VX2肝癌动物模型的建立原发性肝癌是临床上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全球发病率逐年增长,已超过62.6万/年,居于恶性肿瘤的第5位;死亡接近60万/年,位居肿瘤相关死亡的第3位.兔VX2肝癌模型从生长特征、转移及死亡、病理过程均与人肝癌相似,而且模型稳定,具有复制性强,种植成功率高、成型周期短等特点,又适于被B超、CT 、MRI及血管造影发现和检测,可利用其进行一系列肝癌的影像学、治疗学及抗肿瘤药物的药代动力学等实验研究,是目前大、成熟和常用的肝癌肿瘤模型[1].

    关键词: VX2肿瘤 动物模型
  • 经皮瘤内注射联合肝动脉灌注热碘油治疗兔肝VX2瘤

    作者:独建库;李冠海;何伟华;刘献儒;李东辉;刘文栓

    目的 评价经皮穿刺瘤内注射联合肝动脉灌注60℃热碘油治疗兔VX2瘤的抑瘤效果.方法 将VX2瘤细胞接种于24只新西兰白兔左肝内,随机分为3组,经皮穿刺瘤内注射联合肝动脉灌注60℃热碘油3ml为联合组,经肝动脉灌注常温25℃碘油3ml为常温组,经肝动脉灌注化疗药物为对照组.术后10d计算瘤体坏死率,观察荷瘤兔的存活期及血清AST水平.结果 联合组肿瘤的生长率(0.85±0.31)%与对照组(3.16±0.65)%和常温组(1.52±0.36)%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联合组的存活期(48.3±3.0)d与常温组(39.2±2.5)d和对照组(31.5±3.5)d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10d血清AST,联合组与常温组及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经皮穿刺瘤内注射联合肝动脉灌注60℃热碘油治疗兔VX2瘤较单纯肝动脉栓塞或化疗更有效,能降低肿瘤生长率,延长存活时间.

  • 一次性密封栓封堵骨孔制作兔骨肿瘤模型实验研究

    作者:曹海营;冯震;赵景新;魏俊强;王瑜;金宇

    目的 探讨应用一次性密封栓封堵骨孔制作兔骨肿瘤模型对肿瘤细胞外渗的影响.方法 取传代VX2肿瘤荷瘤兔1只,取出肿瘤并制成新鲜细胞悬液,分别植入20只成年新西兰兔双侧胫骨内.将20只兔左侧胫骨设为实验组,应用一次性密封栓封堵骨孔;右侧胫骨设为对照组,应用骨蜡封堵骨孔.模型制备14 d后,2组取骨孔周围软组织行组织病理学检查,观察有无肿瘤细胞外渗情况,比较2组肿瘤细胞经骨孔转移率.结果 实验组肿瘤细胞经骨孔转移率(15.0%)明显低于对照组(4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一次性密封栓封堵骨穿孔制作兔骨肿瘤模型可明显改善肿瘤细胞外渗,是一种较理想的造模方式.

  • 碘油羟基磷灰石纳米粒对兔VX2肝肿瘤多药耐药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

    作者:叶露;李高鹏;宋建新;关键;赵子卓;罗葆明

    目的 研究碘油羟基磷灰石纳米粒(nHAP)经肝动脉灌注治疗对兔VX2肝肿瘤4种耐药蛋白-多药耐药蛋白1(multidrug resistance protein 1,MDR1)、多药耐药相关蛋白1(multidrug resistance related protein 1,MRP1)、肺耐药蛋白(lung resistance protein,LRP)、乳腺癌耐药蛋白(breast cancer resistance protein,BCRP)表达的影响.方法 100只新西兰白兔肝内肿瘤种植2周后随机分为5组,每组20只,经肝动脉灌注给药,实验设生理盐水组(A组)、nHAP组(B组)、单纯碘油组(C组)、阿霉素碘油组(D组)及碘油nHAP组(E组).治疗2周后,免疫组组织化学和 Western blotting检测4种耐药蛋白的表达.结果 免疫组织化学和 Western blotting结果均提示:与A组相比,C组和D组残余肿瘤区的MDR1和BCRP表达升高,而E组则表达降低(P<0.05);LRP及MRP1表达在各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常见的4种多药耐药蛋白中,MDR1和BCRP在兔VX2肝肿瘤多药耐药中可能起重要作用.单纯碘油及阿霉素碘油经肝动脉治疗可升高MDR1和BCRP的表达,而碘油nHAP可降低其表达,进而降低栓塞治疗后耐药的发生.

166 条记录 6/9 页 « 123456789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