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治疗子宫腺肌症中远期效果的研究

    作者:王晓蓉;谢凤云

    目的:研究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LNG-IUS)治疗子宫腺肌症的中远期效果,以助于临床应用及临床咨询工作。方法通过比较33例子宫腺肌症患者LNG-IUS治疗前后的疼痛评分、月经量PBAC评分、血红蛋白水平变化,评估其中远期疗效。结果 LNG-IUS治疗前和治疗1、2、3、4、5年后的疼痛评分分别为(7.7±2.3)、(2.0±2.0)、(1.9±1.8)、(1.8±1.8)、(1.8±1.4)、(1.4±0.9)分,LNG-IUS治疗前和治疗1、2、3、4、5年后的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LNG-IUS治疗前和治疗1、2、3、4、5年后的月经量PBAC评分分别为(126.82±78.51)、(7.58±6.31)、(7.46±5.43)、(7.35±4.06)、(7.28±3.28)、(6.98±2.19)分,LNG-IUS治疗前和治疗1、2、3、4、5年后的月经量PBAC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LNG-IUS治疗前和治疗1、2、3、4、5年后的血红蛋白分别为(111.41±19.32)、(121.38±8.56)、(125.42±8.02)、(128.65±7.21)、(127.61±4.05)、(128.49±2.96)g/L,LNG-IUS治疗前和治疗1、2、3、4、5年后的血红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NG-IUS治疗子宫腺肌症能有效缓解疼痛、减少月经量及提高血红蛋白水平。

  • 围绝经期阴道出血的临床分析

    作者:包存芳;陈小琴;詹银珠

    目的 分析围绝经期阴道出血的病因.方法 对2010年1月~2011年6月于本院院就诊的168例围绝经期阴道出血患者的资料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围绝经期阴道出血的患者中,子宫肌瘤占14.88%,子宫腺肌症占11.31%,子宫肌瘤合并子宫腺肌症占5.95%.结论 围绝经期阴道异常出血为一种警报信号,子宫肌瘤及子宫腺肌症所致的出血需引起足够重视.

  • 中西医结合治疗子宫腺肌症疗效观察

    作者:税晓玲

    目的 研究并分析将中西医结合方式应用于子宫腺肌症治疗过程中的临床疗效与意义.方法 选取本院2012年1~6月所收治的子宫腺肌症患者共计86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抽取的方式将其划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各43例.观察组患者行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对照组患者行常规西医治疗方案.治疗90 d后,针对观察组及对照组患者子宫腺肌症治疗有效性数据进行对比与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两组数据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方式在应用于子宫腺肌症临床治疗过程中有着疗效确切、安全性高、显效时间短等特点,综合优势显著,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 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腺肌症的临床效果

    作者:刘玉红

    目的 探讨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腺肌症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4月~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87例子宫腺肌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奇数偶数法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即对照组43例和观察组4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大剂量(剂量为观察组的两倍)米非司酮治疗,观察组给予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月经量多于对照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子宫腺肌症患者使用不同剂量的米司非酮治疗,都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但小剂量米司非酮的治疗效果更为显著,可有效改善的患者月经量,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安全性更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中西医结合治疗子宫腺肌症77例临床研究

    作者:欧保娟;陆玉明

    目的 对中西医结合治疗子宫腺肌症77例进行临床评价.方法 治疗组用中药大力王50g,每个月月经前一天开始煎服,每天1次.连服1周停用,共用3个月.对照组77例用丹那唑胶囊200mg,每8小时1次口服,共用3个月为1疗程观察其疗效及副作用.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4.81%,对照组64.93%.治疗组在治疗期间肝功能SGPT均正常,对照组有31例出现肝功能SGPT不同程度升高为40.3%.结论 中药大力王治疗子宫腺肌症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中药治疗因应用GnRH- a引起的更年期症状的疗效观察

    作者:付玉静;常玲;田中哲二;王春莲

    我们采用中药制剂治疗因应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a)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症、及子宫肌瘤,导致雌激素的迅速降低出现更年期症状的患者,观察其疗效,报道如下.

  • 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对于子宫腺肌症经量过多患者的治疗

    作者:迪力拜尔·努尔

    目的:了解子宫腺肌症月经量过多患者接受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以本院近年来收治因月经量过多为主要临床症状就诊的子宫腺肌症患者为对象,均接受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放置方法治疗,随机抽取60例并对其临床资料以回顾性方法进行分析,通过对比患者治疗前后各项临床指标归纳患者接受该方案治疗的应用价值。结果相对于放置治疗前,患者月经量、月经期、月经周期、痛经程度等均有明显改善,前后对比存在统计学价值(P<0.05)。结论子宫腺肌症是临床常见临床症状,此类疾病患者有部分存在月经量过多症状,使得患者承受巨大心理压力,影响生活质量,对其应用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治疗能够降低月经量,不良反应少且轻微,值得临床推广。

  • 二甲双胍联合去氧孕烯炔雌醇片治疗子宫腺肌病130例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联合去氧孕烯炔雌醇片治疗子宫腺肌症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130例确诊为子宫腺肌病的患者行二甲双胍联合去氧孕烯炔雌醇片口服治疗,观察治疗后痛经程度、月经量、子宫体积的变化情况及停药1年复发率,并进行分析。结果:本组130例采用二甲双胍联合去氧孕烯炔雌醇片治疗子宫腺肌症治疗有效率93.8%;治疗后子宫体积、疼痛评分及月经量均小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甲双胍联合去氧孕烯炔雌醇片治疗方法是目前治疗子宫腺肌症的一种有效方法,值得临床应用。

  • 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腺肌症疗效观察

    作者:朱晓萍;刘瑞霞

    目的:为患有子宫腺肌症的患者使用小剂量的米非司酮进行治疗并观察其临床疗效。方法择取2014年2月到2015年8月这一年半的时间内由本院所收治的子宫腺肌症病患共29例,药物为米非司酮,方案为小剂量;择取同期在我院使用米非司酮进行治疗的患者29例,方案为大剂量。对比两组患者治疗结果。结果小剂量组在治疗效果上和大剂量组没有明显差别,P>0.05,统计学无差异;但是,小剂量组在不良反应率上更低,P<0.05,统计学有差异。结论米非司酮小剂量方案对于子宫腺肌症的治疗更具安全性。

  • 子宫肌瘤与子宫腺肌症超声造影强化形式的临床应用

    作者:董丽梅;金玄俊;时桂华

    目的:探讨子宫肌瘤与子宫腺肌症超声造影强化形式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86例疑为子宫肌瘤或者子宫腺肌症的患者。对患者进行超声造影检查,观察并记录病灶的充填形式、肌层的增强和显影顺序等。结果:经过对患者实施手术,在病理中显示,患者患子宫腺肌症44例,患者的子宫肌层呈现不均匀状态,子宫肌瘤42例,在患者中,病灶表现为假包膜充填使周边环状增强,从而导致肌瘤内部增强,在消退时,肌膜中央先消退,薄膜的增强时间较长,和周边的正常肌层充盈明显不同。结论:子宫肌瘤与子宫腺肌症应用超声造影强化形式进行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值得应用和推广。

  • 子宫动脉栓塞术联合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治疗子宫腺肌症的临床研究

    作者:陈玉环;李静文;姚恒;张慧丽;杨晓红

    目的 探讨子宫动脉栓塞术联合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治疗子宫腺肌症的临床疗效,寻找子宫腺肌症有效的保守治疗方法.方法 选择2013年1月-2015年12月在武汉科技大学附属孝感医院住院明确诊断为子宫腺肌症的患者78例,在月经干净后3~7d,取4F cobra导管,经皮股动脉穿刺上行至子宫动脉,行子宫动脉栓塞术,术后2个月放置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定期随访评估患者术后痛经的程度、月经量、盆腔B超监测子宫的大小及子宫内膜厚度、血清CA125的水平和卵巢功能的变化.结果 子宫动脉栓塞术联合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治疗后第3、9、12个月痛经评分、PBAC评分、子宫内膜厚度、CA125和子宫的大小与子宫动脉栓塞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放置曼月乐环后子宫体积大小与放置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治疗后有少部分患者出现少量阴道出血,但无一例出现环下移或脱落.在子宫动脉栓塞术前及术后2个月和放置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后第3、12个月监测血清性激素水平,各阶段血清FSH、LH、E2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未提示有卵巢储备功能减退.结论 子宫动脉栓塞术联合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治疗子宫腺肌症具有创伤小、安全性高、不影响卵巢功能的优势.

  • 血清癌抗原125和人附睾蛋白4在子宫腺肌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作者:潘姿女;叶柳青;丁金旺;王增;周建松;樊璠;金元

    目的 观察血清CA125及HE4在子宫腺肌症患者中的表达状况,探讨CA125和HE4联合检测对子宫腺肌症的临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取114例子宫腺肌症(研究组)、129例子宫肌瘤(对照组1)及53例子宫内膜癌(对照组2),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CA125,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血清HE4,比较CA125和HE4在3组间的表达差异并计算各组的表达阳性率.结果 子宫腺肌症组的血清CA125水平显著高于子宫肌瘤组和子宫内膜癌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3.739,P=0.000 <0.05;Z=-3.591,P=0.000 <0.05).子宫腺肌症组和子宫肌瘤组的血清HE4水平均显著低于子宫内膜癌组,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Z=-5.196,P=0.000<0.05;Z=-8.366,P=0.000 <0.05).3组患者中血清CA125的阳性率以子宫腺肌症组为高,为71.93%(82/114),x2检验表明,各组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97.236,P=0.000 <0.05;x2=30.667,P=0.000<0.05;x2=7.936,P=0.005 <0.05).血清HE4在子宫腺肌症组和子宫肌瘤组中的阳性率分别为9.65%(11/114)、7.57%(10/129),2组间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x2=0.276,P=0.599 >0.05),但2组均显著低于子宫内膜癌组的58.49% (31/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5.847,P=0.000 <0.05;x2 =55.413,P=0.000<0.05).结论 血清CA125在子宫腺肌症中高表达且阳性率较高,而HE4在子宫腺肌症中低表达,两者联合检测对子宫腺肌症具有重要的辅助诊断价值.

  • 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和子宫腺肌症临床分析

    作者:杜洪灵;郑汉鹏;杨学锋;林庆东

    目的研究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肌瘤及子宫腺肌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子宫肌瘤及子宫腺肌症患者24例,采用Seldinger技术用微导管行双侧子宫动脉插管,造影确认后注入PVA栓塞颗粒,阻断肌瘤血液供应.术后随访3个月至1年,观察栓塞术后子宫肌瘤大小变化,性激素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本组均行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技术成功率为100%.术后随访患者对该治疗感到满意,子宫肌瘤缩小在半年后为95%~100%.月经量明显减少,术前、术后性激素测定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副反应有疼痛及发热,无其他严重并发症.结论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肌瘤及子宫腺肌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治疗方法.

  • 子宫腺肌症的病理生理机制和诊断学研究进展

    作者:胡再孟

    子宫腺肌症(adenomyosis)是指子宫内膜(包括腺体和间质)侵入子宫肌层生长而产生的病变,同时伴随周围肌层细胞的代偿性肥大和增生.其发病机制不仅涉及正常的子宫内膜与子宫肌层之间的边界被破坏,导致子宫内膜腺体侵入肌层,异位的子宫内膜腺体引起肌层的肥大和增生,同时也伴随着子宫内膜、子宫肌层本身的变化,并且激素的异常及新生血管的发生也参与其中.随着技术的发展,超声、磁共振检查被大量用于本病的诊断,影像学上的特征性表现也揭示了疾病发生发展的过程,同时结合临床表现提出了相应的诊断标准,本文回顾了近期有关子宫腺肌症的一些临床及实验研究,试对其病理生理及诊断学进展做一综述.

  • 子宫内膜异位症及子宫腺肌症相关研究进展

    作者:皮洁;贾胜楠;闫文杰(综述);洛若愚(审校)

    子宫内膜异位症(EM)和子宫腺肌症(ADM)均由具有生长功能的异位内膜所致,临床上可并存。 EM和ADM虽在病理学上定义为良性疾病,但其具有的侵袭及转移等特点却表现出恶性肿瘤的生物学特性。两者曾被作为同种疾病而广泛研究,但 EM 与 ADM 是两种不同的疾病。通过研究EM和ADM妇女中子宫内膜和子宫内膜肌层交界区的结构和功能特性发现两者频繁相关,且均存在子宫内膜肌层功能异常和在位内膜分子学特征的改变。

  • 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研究进展

    作者:李水莲

    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LNG-IUS),以20 μg/d的剂量释放高效孕激素,使子宫内膜腺体萎缩,间质蜕膜样变,黏膜变薄,能有效缓解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患者痛经、深部性交痛及慢性盆腔痛,可缩小子宫体积,减少月经量,降低保守性手术后中/重度痛经复发率.近年来,LNG-IUS用于缓解EMs和防止其复发均取得了较好效果.

  • 促性腺激素释放素激动剂预防子宫腺肌症病灶剔除术后复发及疗效的研究

    作者:陈葵喜;马俊;颜为红

    目的 探讨促性腺激素释放素激动剂(GnRHa)预防子宫腺肌症病灶剔除术后复发的疗效.方法 选择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九〇三医院收治的子宫腺肌症患者220例,采用抽签法将患者分为联合治疗组和手术治疗组,各110例.联合治疗组子宫腺肌症病灶剔除术后第1次月经来潮后第3~4日给予亮丙瑞林腹壁注射,每次3.75 mg.手术治疗组单纯行子宫腺肌症病灶剔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血红蛋白水平及子宫体积的变化情况,治疗后的疗效和复发情况.结果 治疗后,联合治疗组患者的VAS、子宫体积均显著低于手术治疗组[(1.02±0.26)分比(1.97±0.43)分;(80±11) cm3 比(84±13) cm3],血红蛋白水平高于手术治疗组[(126±15) g/L比(114±14) g/L](P<0.01);治疗后,联合治疗组的有效率显著高于手术治疗组[92.7%(102/110)比72.7%(80/110),P<0.05];联合治疗组有19例(17.3%)复发,手术治疗组有53例(48.2%)复发,手术治疗组的复发率显著高于联合治疗组(P<0.05).结论 GnRHa联合子宫腺肌症病灶剔除术对子宫腺肌症患者具有较好的疗效,该疗法可显著降低子宫腺肌症复发率.

  • 阴道三维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子宫腺肌症的诊断价值

    作者:靳松

    目的:分析与探讨阴道三维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子宫腺肌症的临床诊断价值与意义,为子宫腺肌症的诊断提供科学依据与指导方法。方法选取保定市第一医院2010年8月至2012年8月期间收治的子宫腺肌症患者共88例,采取经阴道三维彩色多普勒超声和腹部超声进行检查,所有结果均与患者病理学或手术结果相对比,以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准确率。结果88例患者采用经阴道三维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诊断准确率为89.7%,而通过腹部超声检查,诊断准确率为60.2%,两种检测方法诊断真确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腺肌症患者阴道三维彩色多普勒超声的影像学特点主要为子宫增大、肌层内部存在稍强回声并伴有增强回声光斑、病灶内存在短条或短枝状血流信号等。结论对于子宫腺肌症患者,采用阴道三维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具有较高的准确性,且检查安全无创,患者耐受性强,因此在临床上更值得进行推广与应用。

  • 超声评价子宫内膜异位症

    作者:刘三英;赵云;胡兵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一种妇科常见病,可发生在身体的各部位,发病率呈逐年增加趋势.超声检查具有无创伤性、可重复性,可动态观察且有高敏感性和特异性等优点,是快速简便而无创诊断子宫内膜异位症首选的方法.本文阐述了超声检查对身体较常见部位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应用价值.

  • 骶前/骶神经切除术在治疗子宫腺肌症痛经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江彩霞(综述);程忠平(审校)

    子宫腺肌症是育龄期妇女常见的良性疾病,临床表现主要为月经过多、痛经、盆腔痛。目前,根治手段仍为经腹或腹腔镜切除子宫。近年来,随着磁共振成像及阴道超声等影像医学技术的发展,子宫腺肌症的检出率逐年升高,并呈年轻化。越来越多育龄期患者因生活质量等因素迫切希望保留子宫的完整性和生育能力,因此诸多保留子宫的手术方式广泛应用于临床,其中骶前/骶神经切除术在缓解子宫腺肌症痛经方面疗效显著。

906 条记录 9/46 页 « 12...6789101112...4546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