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不同规格依那普利叶酸片治疗H型高血压的疗效对比

    作者:刘文朝

    目的 观察不同规格依那普利叶酸片治疗H型高血压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140例中度H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70例.A组患者采用马来酸依拉普利10 mg/叶酸0.4 mg治疗,B组患者采用马来酸依拉普利10 mg/叶酸0.8 mg治疗.结果 A组共66例患者完成研究,B组共64例;B组患者综合疗效和治疗优良率均明显优于A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收缩压、舒张压和血同型半胱胺酸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上述3项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B组患者治疗后上述3项指标均明显优于A组(P<0.01);A组患者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03%,B组为3.12%,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0,P=1.00).结论 与依那普利10 mg/叶酸0.4 mg相比,依那普利10 mg/叶酸0.8mg能更有效地降低患者血压和血同型半胱胺酸水平,更适合作为H型高血压患者的长期治疗首选药物.

  • 天麻钩藤饮治疗老年慢性萎缩性胃炎合并H型高血压60例

    作者:王艳辉;刘艳军

    目的:探讨天麻钩藤饮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合并H型高血压老年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慢性萎缩性胃炎合并H型高血压老年患者1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奥美拉唑、果胶铋、依那普利叶酸片治疗,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天麻钩藤饮,4周为1个疗程,两组患者均治疗1个疗程。结果治疗后,试验组24 h平均舒张压、24 h平均收缩压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 P<0.05);试验组降压总有效率为8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8.33%( P<0.05);两组同型半胱氨酸治疗后较治疗前均有所下降,且试验组下降更明显( P<0.05);试验组治疗胃炎总有效率为75.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0.00%( P<0.05)。结论天麻钩藤饮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合并H型高血压老年患者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 叶酸辅助治疗对H型高血压患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及脑卒中发病率的影响

    作者:赵宝华;张硕锐;李长明;陈素敏;霍超;张仲全

    目的 探讨叶酸辅助治疗对H型高血压患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及脑卒中发病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医院2012年4月至2015年4月收治的H型高血压患者20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3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厄贝沙坦片(每次150 mg,每日1次)或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每次5 mg,每日1次)治疗,研究组患者同时给予叶酸片(每次5 mg,每日1次)辅助治疗.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浆Hcy、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舒张压及收缩压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各项指标均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随访12个月,对照组患者脑卒中和心肌梗死发生率分别为12.62%和2.91%,均显著高于观察组患者的1.94%和0.97%(P<0.05).结论 叶酸辅助治疗H型高血压可降低患者Hcy水平,且能有效降低脑卒中发病风险.

  • 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治疗H型高血压伴糖尿病的疗效及对糖代谢、肾功能和血清同型半胱氨酸的影响

    作者:薛军

    目的 探讨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治疗伴有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原发性高血压(H型高血压)伴糖尿病的疗效及对糖代谢、肾功能和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的影响.方法 将医院收治的H型高血压伴糖尿病患者8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两组患者均给予控制血糖等常规疗法,对照组患者在此基础上予依那普利治疗,观察组患者则予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6个月后血压[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血糖[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PG)]、肾功能[血肌酐(SCr)、胱抑素C(Cys-C)]及血清Hcy变化.结果 治疗6个月后,两组患者SBP,DBP,FBG,2 hPG,SCr,Cys-C及血清Hcy检测结果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依那普利叶酸片对H型高血压伴糖尿病疗效较好,可降低血压及血清Hcy水平,缓解糖代谢紊乱和肾功能受损状态,利于患者预后.

  • 依那普利叶酸片治疗老年H型高血压临床评价

    作者:黄波;许晓娜

    目的 探讨依那普利叶酸片对老年H型高血压患者血压、血压变异性及脑血管事件的影响.方法 选择老年H型高血压患者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服用依那普利片)和试验组(服用依那普利叶酸片),各25例.采用24 h动态血压监测方法测定治疗前及治疗后的24 h收缩压(SBP)、舒张压(DBP),以及两者昼夜标准差,同时测定治疗前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并统计在此期间发生脑血管事件患者的例数.结果 试验组血浆Hcy水平、24 h收缩压标准差(24 h SSD)、白昼收缩压标准差(dSSD)及夜间收缩压标准差(nSSD)、24 h舒张压标准差(24 h DSD)、白昼舒张压标准差(dDSD)和夜间舒张压标准差(nDSD)较治疗前均有下降(P<0.05);对照组24 h SSD,dSSD,nSSD,24 h DSD,dDSD,nDSD及Hcy水平均较治疗前虽有下降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24 h mSBP和24 h mDBP均较治疗前下降明显(P<0.05);试验组脑血管事件发生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依那普利叶酸片能明显降低老年H型高血压患者的血浆Hcy水平及收缩压变异性,可更好地预防脑血管事件.

  • 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治疗H型高血压临床评价

    作者:陈小丽;梁少莲;蔡时雨;刘承锋;卢俊平

    目的 观察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治疗H型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医院2016年2月至11月收治的H型高血压患者11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5例.单一用药组采用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治疗,联合用药组在此基础上联用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治疗.结果 联合用药组患者总有效率较单一用药组高,且治疗后同型半胱氨酸(Hcy)、收缩压及舒张压水平较单一用药组好(P<0.05),头晕、头痛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单一用药组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治疗H型高血压临床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血压和Hcy水平,无严重不良反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 叶酸对H型高血压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和主要心血管事件的影响

    作者:徐中林;赵义发;吴兰兰

    目的:探讨叶酸干预治疗对H型高血压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 Homocysteine,Hcy)水平和主要心血管事件(非致死性心肌梗塞、脑梗塞及心血管疾病死亡)的影响.方法:将264例高血压合并高Hcy的H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124例和对照组140例,试验组和对照组均强调生活方式的改变和正规药物降压等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同时给予口服叶酸5 mg qd.随访3个月后两组患者血浆Hcy水平的变化和整个随访期间两组无主要心血管事件生存率情况.结果:与治疗前及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叶酸治疗3个月后血浆Hcy水平显著下降(P<0.05),而对照组无明显变化.整个随访期间对照组无主要心血管事件生存率为85%,试验组为93.5%,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叶酸干预治疗可以明显降低H型高血压患者血浆Hcy水平并增加无主要心血管事件生存率.

  • H型高血压患者血清Hcy、Cyst-C及UA水平与左心室肥厚的关系

    作者:杨锡恒;谢婷;廖发荣;戴日新;莫新玲

    目的 探讨H型高血压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胱抑素C(Cyst-C)及尿酸(UA)水平与左心室肥厚(HLVH)的关系.方法 收集符合入选标准的H型高血压患者138例,测定患者血清Hcy、Cyst-C、UA等水平,行心脏彩超计算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根据LVMI分为HLVH组与左心室质量(LVM)正常组.另择非H型高血压50例作为对照组.结果 两组H型高血压患者间血糖、尿素氮(BUN)、血肌酐(Cr)、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型高血压HLVH组Hcy、Cyst-C及UA水平均高于LVM正常组(P<0.05).LVMI与Hcy、Cyst-C及UA呈正相关(r=0.404、0.643、0.231,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Hcy、Cyst-C是HLVH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H型高血压患者血清Hcy、Cyst-C是HLVH的独立危险因素,可作为HLVH预测指标.

  • 乙酰半胱氨酸治疗H型高血压的临床疗效研究

    作者:毛梅;陈果;秦磊;赵娟

    目的 探讨乙酰半胱氨酸治疗H型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及吸烟对疗效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10月至2015年10月于解放军第三二四医院住院或门诊确诊的H型高血压患者80例,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中吸烟者18例、非吸烟者22例,对照组中吸烟者24例、非吸烟者1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降压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常规降压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口服乙酰半胱氨酸治疗,8周后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压及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以及两组吸烟与非吸烟患者Hcy水平.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血浆Hcy水平为(13.1士2.2)μmol/L,明显低于治疗前的(19.1士3.3)μmol/L及对照组治疗后的(19.2±3.2)μ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o.05).治疗后观察组收缩压及舒张压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收缩压下降(22.9±7.9)mm Hg,高于对照组的(17.2±3.7)mm Hg,舒张压下降(10.5±2.7)mm Hg,高于对照组的(8.9±1.2) mm H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中吸烟者与非吸烟者治疗前后血Hcy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乙酰半胱氨酸治疗H型高血压可显著改善患者血压及血浆Hcy水平,临床疗效显著.

  • 普罗布考联合依那普利叶酸片对H型高血压患者炎症因子与血浆ET-1的影响

    作者:张颖;魏简汇;翟保同;郑芝欣

    目的 探讨普罗布考联合依那普利叶酸片对H型高血压患者炎症因子与血浆内皮素-1(ET-1)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5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H型高血压患者92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普罗布考十依那普利叶酸片)和对照组(依那普利叶酸片),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收缩压(SDP)、舒张压(DBP)、同型半胱氨酸(Hey)、ET-1及炎症因子水平.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SDP、DBP、Hey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SDP、DBP、Hey均明显降低,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ET-1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ET-1水平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变化幅度更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CRP、TNF-α、IL-6均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普罗布考联合依那普利叶酸片治疗H型高血压成效显著,能够明显改善临床症状及炎性反应,降低血浆ET-1水平.

  • 老年H型高血压患者靶器官功能损伤及其与血压变异性的关联性

    作者:马宇虹;常福厚;白图雅;皇甫卫忠

    目的 探讨老年H型高血压患者靶器官功能损伤及其与血压变异性的关联性.方法 选择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集的92例H型高血压的高龄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期收集该院135例非H型高血压的高龄患者作为对照组.主要观察指标为24 h收缩压/舒张压变异性、24 h平均收缩压/舒张压、肾小球滤过率、肌酐、24 h尿微量清蛋白、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和左室质量指数.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24 h收缩压变异性、24 h舒张压变异性、肌酐、24 h尿微量蛋白尿、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和左室质量指数显著增大(P<0.05);肾小球滤过率显著降低(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24 h收缩压变异性是影响肾小球滤过率的因素(P<0.05);24 h收缩压变异性是影响肌酐水平的因素(P<0.05);24 h收缩压、24 h收缩压变异性和24 h舒张压变异性是影响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的因素(P<0.05);24 h收缩压变异性是左室质量指数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H型高血压的老年患者靶器官功能损伤较为严重,血压变异性增大是其靶器官功能损伤的影响因素.

  • 中青年H型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变异性和昼夜节律

    作者:廖礼强;唐金国;张颖;刘娅

    目的 探讨中青年H型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变异性和昼夜节律.方法 对89例中青年轻中度高血压患者的动态血压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分为H型高血压组(n=56)和非H型高血压组(n=33),比较两组患者不同时段血压[包括24 h平均收缩压/舒张压(24hSBP/24hDBP),日间平均SBP/DBP(dSBP/dDBP)、夜间平均SBP/DBP(nSBP/nDBP)、清晨6:00-9:00点平均SBP/DBP(mSBP/mDBP)、夜间23:00-24:00点平均SBP/DBP(mnSBP/mnDBP)]及变异性(包括24hSBPV/24hDBPV、dSBPV/dDBPV、nSBPV/nDBPV、mSBPV/mDBPV、mnSBPV/mnDBPV)、日间/夜间平均心率、SBP/DBP杓形比例及血压晨峰(MBPS)的变化.结果 H型高血压组24hSBP、dSBP、nSBP、mSBP均高于非H型高血压组,而24hDBP、dDBP、nDBP、mDBP均低于非H型高血压组,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型高血压组24hSBPV、24hDBPV、dSBPV、nDBPV、mSBPV与非H型高血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型高血压组SBP杓形比例及平均MBPS高于非H型高血压组(P<0.01).结论 中青年H型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在一定范围内增高,与昼夜节律性改变有相关性.

  • 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对伴有H型高血压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清炎性因子及心功能的影响

    作者:罗羽慧;梅霞;柳亚敏;崔坤;郑向清;柳明云

    目的 探讨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对伴有H型高血压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清炎性因子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该院198例H型高血压合并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依那普利片口服,观察组给予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口服,疗程12个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压、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炎性因子水平及心功能的改变.结果 治疗12个月后,两组收缩压及舒张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清Hcy、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心脏指数(CI)及心输出量(CO)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但左室射血分数(LVEF)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可显著减少H型高血压合并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改善患者心功能.

  • β受体阻滞剂控制H型高血压患者心率变异性临床应用

    作者:赵平;李冰;王喜红;徐丙欣

    目的 研究β受体阻滞剂对控制H型高血压患者心率变异性(HRV)的临床应用.方法 在许昌中心医院选取2016年7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120例H型高血压患者,并随机分为观察组(n=60)和对照组(n=60).观察组患者给予β受体阻滞剂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钙拮抗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5.00%(57/6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33%(47/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HRV各参数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更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H型高血压患者β受体阻滞剂治疗,可改善患者心率变异性,值得推广.

  • 叶酸及其复方制剂对H型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

    作者:林修;江金锋;陈闽明;林长江;金霆

    目的:探讨叶酸及其复方制剂对H型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5~12月该院收治的住院或门诊H型高血压患者273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依那普利组(90例)、依那普利叶酸组(91例)和依那普利叶酸固定复方组(简称依叶组,92例)。以肱动脉介导的充血性血管内径变化率(FMD)评价血管内皮功能,以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评价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观察治疗前及治疗后6、12、24个月血压、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敏C反应蛋白(hs-CRP)、FMD、IMT等指标变化。结果治疗后6个月依那普利叶酸组及依叶组患者Hcy、hs-CRP低于治疗前及依那普利组,FMD高于治疗前及依那普利组;随着治疗时间的增加依叶组患者上述指标变化更加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4个月依叶组患者Hcy、hs-CRP、IMT低于依那普利叶酸组,FMD高于依那普利叶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那普利叶酸固定复方制剂可更好地降低H型高血压患者血清Hcy,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抑制炎性反应,从而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

  • 早期联合治疗H型高血压急性脑梗死临床效果观察

    作者:康聚贤;张培

    目的:探讨尼莫地平联合叶酸对H型高血压(原发性高血压伴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将2014年12月至2015年8月该院收治的98例H型高血压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51例)和对照组(47例)。研究组给予尼莫地平40.0 mg(每天3次)及叶酸2.5 mg(每天1次),对照组给予尼莫地平40.0 mg(每天3次),其他用药两组基本相同。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7、14、28 d测量患者血压、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及Barthel 指数评分。结果治疗后7 d 两组患者血压、Barthel 指数评分均优于治疗前,研究组患者血浆Hcy水平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14、28 d研究组患者血压、血浆Hcy水平及Barthel指数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尼莫地平联合小剂量叶酸能有效控制H型高血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压水平,降低血浆Hcy水平,改善脑梗死患者预后,且药物安全性高,经济性好,有利于提高患者依从性,适于基层医院临床推广应用。

  • 依那普利叶酸治疗H型高血压的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石红梅

    目的 观察依那普利叶权治疗H型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某院2009年6月~2010年6月的186例H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3组,采用依那普利片治疗的62例患者为对照组,采用依那普利叶酸片治疗的62例患者为复合组;采用依那普利片+叶酸联合方式治疗的62例患者为联合组,观察3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3组治疗后血压较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复合组SBP下降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DBP治疗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治疗前后Hcy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合组与联合组治疗前后Hcy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依那普利叶酸片固定复方制剂具有更好的控制H型高血压患者Hcy的疗效.

  • 中国人H型高血压与急性冠脉综合征相关性的Meta分析

    作者:侯晓雯;王冲;陈欣;时景璞

    目的 系统评价中国人H型高血压与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相关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CNKI、CBM、VIP和WanFang Data数据库,全面搜集有关中国人H型高血压与急性冠脉综合征相关性的病例-对照研究,检索时限均为从建库至2015年5月.由两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采用RevMan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6个研究,共计992例研究对象,其中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病例组)438例,对照组554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病例组的H型高血压患者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3.32,95%CI (2.21,4.98),P<0.00001].结论 现有证据表明,中国人H型高血压与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发病具有关联性.受纳入研究数量和质量的限制,上述结论尚需开展更多高质量研究予以验证.

  • 天麻湿胆湯加减联合依那普利叶酸片治疗H型高血压(痰瘀互结型)临床观察

    作者:罗孟德

    目的:研究天麻温胆汤加减联合依那普利叶酸片治疗H型高血压(痰瘀互结型)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7月~2016年7月痰瘀互结型H型高血压患者120例,按照入院顺序编号采取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每组6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依那普利叶酸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天麻温胆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血压、Hcy水平以及肿瘤坏死因子(TNF-o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6(IL-6)等炎性因子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较对照组81.67%显著较高(P<0.05);观察组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以及Hcy水平较对照组显著较低(P<0.05);治疗后观察组TNF-α、Hs-CRP、IL-6水平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天麻温胆汤加减联合依那普利叶酸片能有效控住痰瘀互结型H型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改善其临床症状,降低Hcy及炎性因子水平,中西联合用药较单纯西药治疗疗效更显著,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 H型高血压与ACI颈动脉粥样硬化相关性分析

    作者:张换;张惠丽;雍心愿;耿玉荣;冯丽娜

    目的:探讨H型高血压与急性脑梗死(ACI)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方法:依据是否合并高血压及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是否≥10μmol/L将254例ACI患者分为:H型高血压组(高Hcy合并高血压)130例、高血压组(高血压而Hcy水平正常)42例、HHcy组(高Hcy而血压正常)32例、对照组(血压、Hcy水平均正常)50例.记录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颈动脉超声、实验室检查结果,分析H型高血压、Hcy、高血压、胱抑素-C(Cyst-C)与ACI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结果:H型高血压组与HHcy组的Hcy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余各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随着颈动脉硬化程度的加重,Hcy、Cyst-C水平有逐步升高的趋势;高Hcy加剧了斑块的不稳定性,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高Hcy、Cyst-C、尿酸是颈动脉硬化及斑块形成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H型高血压组颈动脉病变程度严重,H型高血压、高血压、Hcy、Cyst-C参与了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及ACI的发生、发展.

773 条记录 32/39 页 « 12...29303132333435...3839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