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开博通(卡托普利)致药物性狼疮1例报告

    作者:关健缨

    药物性狼疮(drug-induced lupus,DIL)是一种狼疮样疾病,现已普遍认为它是药物治疗的副作用之一.药物性狼疮和原发性系统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在流行病学及临床转归等诸多方面存在差异.及早发现诱导致病药物并停药,可获良好的预后[1].

  • 丙基硫氧嘧啶引起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相关小血管炎并非药物性狼疮

    作者:高莹;赵明辉;郭晓蕙;高妍

    目的检测药物性狼疮(DIL)的血清学标志抗组蛋白抗体在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ANCA)阳性的甲亢患者中的阳性率,并探讨丙基硫氧嘧啶(PTU)引起的ANCA相关小血管炎与DIL的关系.方法以34例ANCA阳性的原发甲亢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18例确诊为PTU引起的ANCA相关小血管炎;同时选取10例原发性ANCA相关小血管炎患者及10例初发未治疗的甲亢患者为对照,应用ELISA法检测抗组蛋白抗体.将我院确诊的PTU引起的ANCA相关小血管炎患者的临床资料与文献中抗甲状腺药物引起的DIL相比较.结果所有原发性ANCA相关小血管炎的患者及初发未治疗的甲亢患者均未检测到抗组蛋白抗体;在34例PTU引起的ANCA阳性患者中仅1例(2.9%)抗组蛋白抗体阳性,此例患者为18例有血管炎临床表现中的1例(5.6%).PTU引起的ANCA相关小血管炎不同于DIL,寡免疫复合物的坏死性新月体性肾炎及肺出血为前者的特征性表现.结论 PTU引起的ANCA相关小血管炎患者中抗组蛋白抗体的低发生率提示其与DIL可能不完全相同.

  • 药物性狼疮六例临床分析

    作者:张楠;冷晓梅;田新平;赵岩;曾小峰

    目的 通过分析药物性狼疮(DIL)的临床特点、诊断与治疗,提高临床医生的认识及诊治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2014年9月北京协和医院诊断明确、资料详细的6例DIL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6例DIL患者中,男性2例,女性4例,年龄17~ 72岁,平均39.3岁,药物诱发时间短6d,长3年,平均1.4年,其中使用干扰素后引起DIL者2例,使用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后引起DIL者1例,服用丙基硫氧嘧啶后引起DIL者1例,服用青霉胺引起DIL者1例,服用左氧氟沙星引起DIL者l例.6例患者均出现了高滴度的抗核抗体,3例患者抗双链DNA抗体阳性,1例患者抗Sm抗体阳性,1例患者抗核糖核蛋白抗体阳性,l例患者抗核小体抗体阳性,1例患者抗组蛋白抗体阳性,1例患者抗线粒体抗体M2阳性,1例患者抗心磷脂抗体阳性.患者停用诱发DIL药物,规范治疗后病情缓解,预后良好.结论 DIL比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临床病情轻,患者及早停用诱发DIL的药物后规范治疗,预后较好.

  • 赤芝孢子粉致药物性狼疮伴抗磷脂综合征一例

    作者:张路;王迁;张文

    患者女性,57岁.因发热、腹痛1个月,突发左上肢无力、肌酐升高10 d于2008年10月23日入院.患者2008年9月21日大量服用赤芝(ganoderma lucidum)孢子粉约100 g.3 d后突发高热39℃,伴左腹部剧痛、腹胀,无恶心、呕吐.外院予左氧氟沙星静脉滴注治疗无效.此后患者每日均有发热及腹痛,体温波动于38~39℃之间.外院查血常规:白细胞6.83×109/L,中性0.79,Hb 92 g/L,血小板97×109/L;血肌酐94.4~112.2 μmol/L;凝血功能:APTT76.7 s;腹部X线片示多发气液平,不全肠梗阻;腹部CT示脾内、左肾片状略低密度影,考虑为梗死灶.

  • 甲巯咪唑致药物性狼疮

    作者:李征寒;吴东红;徐滨华;柳杰;王立平

    1例35岁女性患者因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给予甲巯咪唑(10 mg,1次/d)、维生素 B4(10 mg,3次/d)和鲨肝醇片(50 mg/片,1片/次,3次/d)口服。服药1周,因白细胞计数降低,甲巯咪唑减量至10 mg,1次/d,同时加用盐酸小檗胺片(4片,3次/d)。服药16 d,患者出现发热,体温高至37.8℃,四肢出现红色皮疹、瘙痒,伴周身关节疼痛。服药10 d,双手食指及中指近端指间关节、右手食指及中指掌指关节轻微肿胀、压痛(﹢),双腕关节、双踝关节及双膝关节压痛(﹢)。实验室检查:红细胞沉降率41 mm/1 h,C反应蛋白31 mg/L,抗核抗体( ANA)1:310,组蛋白抗体( AHA)(﹢)。停用甲巯咪唑,其他药物继续原剂量口服。随后,患者关节疼痛和肿胀情况逐渐好转。停药半年后, ANA和AHA转为阴性。

  • 丙戊酸钠诱导药物性狼疮二例并文献复习

    作者:鲁芙爱;李春;穆荣;栗占国

    目的 提高对丙戊酸钠诱导的药物性狼疮(DIL)的认识及诊断水平.方法 报告2例丙戊酸钠诱导的DIL,分析其临床特点,并结合文献进行复习,总结其一般规律.结果 2例患者在长期(3~13年)服用丙戊酸钠后出现系统性红斑狼疮症状,临床表现为光过敏、脱发、关节炎和血液系统受累突出,其他脏器损害不明显.实验室检查均有抗核抗体、抗组蛋白抗体阳性,而抗Sm抗体、抗ds-DNA抗体阴性.停用丙戊酸钠并予激素治疗后病情缓解,预后良好.结论 长期服用丙戊酸钠可能诱导药物性狼疮,详细询问病史,出现抗组蛋白抗体阳性可协助确诊.及早诊断并停药有助于改善预后.

  • 药物性狼疮

    作者:张道友;许力

    药物性狼疮(drug-induced lupus,DIL)是指应用某种药物后所致的狼疮样综合征.自从1945年报道磺胺嘧啶诱发DIL以后,有关DIL的报告日见增加.1953年Morrow等报道用肼苯哒嗪后,出现类似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晚期发作的临床表现,并在1954年为Dustan等所证实;1955年,发现青霉素引起狼疮现象;1957年报道抗惊厥药物可致DIL.

  • 甲巯咪唑所致严重多关节损伤2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作者:龚燕平;母义明;郭清华;王先令;窦京涛;陆菊明;潘长玉

    抗甲状腺药物(ATD)的副反应表现多样,ATD所致多关节损伤是少见且严重的副反应,包括ATD所致关节炎综合征(antithyroid arthritis syndrome)、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相关小血管炎、药物性狼疮等,罕见的报道有干燥综合征、多肌炎、自身免疫性肝炎、胰岛素自身免疫综合征等.

  • 他巴唑致关节炎综合征2例并文献复习

    作者:詹宇红;马丽珍

    对于他巴唑治疗甲亢所致的副作用,人们更多的关注于粒细胞减少及肝功能损害,对他巴唑所致的关节损害容易忽略.目前认为他巴唑所致的关节损害包括: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tineutrophil cytoplasmic antibody,ANCA)相关性血管炎、药物性狼疮以及关节炎综合征.他巴唑所致关节炎综合征鲜有报道,本次研究对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近期发现的2例关节炎综合征报道如下.

  • 抗痨药物致狼疮性肾炎1例

    作者:余德宪

    1 病例报告患者应某,男,38岁,于2011年7月13日因"盗汗4个月,发现蛋白尿1个月,肾功能异常2天"入我院.患者4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盗汗,伴胸闷、气紧,胸片示左侧胸腔积液,诊断为"继发型肺结核左侧结核性胸膜炎伴同侧胸水",予HRZSE方案抗结核治疗约2个月后出现发热、全身皮疹,伴呼吸急促,立即停用抗痨药物,并予酮替芬治疗2d皮疹消退后入我院结核科.

  • 甲亢患者同患药物性狼疮及红人综合症1例

    作者:刘宝芹;张学敏;刘恩君;刘金霞

    患者女,21岁,因”多食、易饥、消瘦1 a,间断咽痛3个月”于2009年3月16日入院.患者1 a前多食善饥、消瘦,每日排稀便3~4次,体质量下降,患者同时焦躁易怒,心悸多汗.

  • 药物性狼疮13例分析

    作者:周剑平;郑汉东

    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及检查手段的日益提高,结核病人逐渐减少,我院为国家结核病防治重点扶植单位,自2001年以来,共收治肺结核病人2600余例,其中有13例发生药物性狼疮,报告如下:

  • 抗甲状腺药物诱发的风湿性疾病

    作者:李征寒;徐滨华;王立平

    随着硫脲类抗甲状腺药物在临床的广泛应用,由其诱发的疾病也越来越被重视.硫脲类抗甲状腺药物所诱发的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相关小血管炎、药物性狼疮、关节炎综合征等风湿性疾病为少见疾病.根据近年文献研究报道,本文对抗甲状腺药物所诱发的上述疾病的研究成果做了总结,以期对其做出及时、准确的诊断,从而有效防治、改善预后.

  • 异烟肼诱发系统性红斑狼疮1例

    作者:刘胜华;李利军;刘群

    异烟肼(INH)是治疗结核病的首选药物,但容易出现许多不良反应,我院1例异烟肼诱发的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积极治疗后好转出院。

  • 异烟肼致药物性狼疮1例并文献复习

    作者:孟素华

    目的 提高异烟肼致药物性狼疮的认识.方法 结合我院异烟肼所致药物性狼疮1例和文献复习进行总结.结果 异烟肼致药物性狼疮是与所用药物,遗传素质,异常免疫系统等多种因素有关的IV型变态反应.临床症状轻微.具有自限性.结论 常规使用中减少引起异烟肼慢乙酰化因素,认识异烟肼不良反应多样化表现及时处置.

    关键词: 异烟肼 药物性狼疮
  • 英夫利昔致药物性狼疮31例文献分析

    作者:吴恒;马晓磊

    目的:分析英夫利昔致药物性狼疮(DIL)的发生规律及特点,为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以"英夫利昔""狼疮"等为检索词,检索2002年1月-2016年6月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及PubMed等数据库,对英夫利昔致DIL的相关文献进行分析.结果:共检索得到有效文献30篇,共计31例DIL患者.其中,男性8例(25.81%),女性23例(74.19%),年龄>50岁的中老年患者17例(54.84%);发生在5~24周有20例(64.51%);单独使用英夫利昔方案者16例(51.61%);主要临床表现为皮疹或光敏性肠炎(15例)、关节痛(16例,多发性关节炎及滑膜炎)和发热(12例),有5例患者同时出现上述3种症状;实验室检查主要表现为抗核抗体、双链DNA抗体及抗组蛋白抗体阳性;除1例患者继续用药外,其余30例DIL患者给予停药或甾体激素治疗,其中26例患者于停药或治疗后6个月之内症状消失,1例患者病情恶化.结论:英夫利昔致DIL的发生涉及患者年龄、性别、疾病种类、家庭史等多种因素,临床应加强用药监测,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 药物性狼疮

    作者:廖洁月;陆前进

    药物性狼疮(drug-induced lupus erythemotosus,DILE)是一种药物引起的狼疮样综合征.自1945年首例报道磺胺嘧啶诱发DILE后,有关DILE的报道日益增多,目前有80多种药物与DILE相关.DILE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临床上仍缺乏特异性的诊断标准,但是,早期诊断、及时停用诱发DILE的药物能够有效的控制病情.因此,全面深入地了解DILE在临床工作中极其重要.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