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针刺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合并不孕症是否真的无效——吴效科团队发表在《美国医学会杂志》临床试验报告数据再分析

    作者:樊蓥;古旭明;杨观虎

    吴效科、Stener-Victorin和Legro团队于2017年6月27日在《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在线发表了"针刺联合克罗米芬治疗中国妇女多囊卵巢综合征之疗效"的随机临床试验报告,结论是"不支持此类病人使用针刺治疗不孕症".笔者发现这个试验设计存在严重缺陷、造成试验结果不能导致结论.根据该试验报告及其团队成员近期在其他医学期刊发表的研究数据进行二次分析,发现针刺加克罗米芬、针刺对照加克罗米芬都比单纯的克罗米芬干预有更优异的活产率、排卵率及累计排卵率,统计学意义及临床意义都非常显著.笔者认为该团队的原结论是有待商榷的.

  • 伴精神病性特征抑郁症患者自杀未遂的危险因素

    作者:段艳平;陈林;刘艳红;王刚;方贻儒;陆铮;杨海晨;胡建;陈志宇

    目的:分析伴精神病性特征抑郁症患者自杀未遂的危险因素.方法:对2010年9月1日-2011年2月28日“中国双相障碍患者诊断评估服务”研究项目的数据进行二次分析,1068例抑郁症患者中伴精神病性特征抑郁症患者112人(10.5%).采用简明国际神经精神访谈(M.I.N.I)中抑郁发作模块、自杀模块和精神病性疾患模块,分析伴精神病性特征抑郁症患者自杀未遂的危险因素.结果:伴精神病性特征抑郁症患者较不伴精神病性特征抑郁症患者的自杀未遂风险高(OR =2.2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被控制体验(OR =3.54)、幻听(OR =3.84)和无价值感/罪恶感(OR =4.78)的患者更易有自杀未遂风险.结论:本研究提示伴精神病性特征抑郁症患者的自杀未遂风险高,存在被控制体验、幻听和无价值感/罪恶感症状的患者发生自杀行为的危险性可能更高.

  • 二次分析数据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作者:周亮

    随着我国心理卫生领域研究的深入,研究者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已有数据库可供利用,包括国家发布的各项统计数据、其他科研人员独立收集的用于科研的数据库、用于非科研目的的各种数据库、定性研究收集的文字与影音材料等.对这些数据库进行深入挖掘和二次分析,是学术界经常采用的方法[1].这一策略可以更加充分地利用已有数据库,挖掘出有意义、有价值的结果和结论,避免大量的资源浪费和重复劳动.然而,在对已有数据库进行二次分析时,有必要注意以下几点:(1)已有的数据库在建立时,其目的常常与二次分析的目的不同.

    关键词: 二次分析 数据 评论
  • 二次分析六年直接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结果

    作者:颜红兵;朱小玲;高海;李南;艾辉;王健;叶明;李响;柯元南

  •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试验二次分析:估计死腔分数

    作者:喻文;罗红敏

    肺死腔分数是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病死率的特异性独立预测因子之一。然而,它在临床试验中不是常规测量指标,从而在制定未来的研究方向和临床实践的二次分析中完全被忽略了。为此,美国学者通过临床试验二次分析对死腔分数进行估计。患者数据均来自ARDS临床试验分析,该研究对估计死腔分数的4种检测方法进行评估,其中3种需要估计代谢率来估计死腔分数,1种可直接估计死腔分数。选取3个临床试验中210例测定了死腔分数的患者用于评估估计方程的性能;另外选取6个临床试验中3135例未测定死腔分数的患者用来确定估计死腔分数是否能独立预测病死率(队列研究)。结果显示,使用未经调整的Harris-Benedict方程直接估计死腔分数是可行的(Harris-Benedict方程计算值为0.59±0.13,测量值为0.60±0.12)。70%的患者使用方程估计的死腔分数与真实值偏差在10%之内,95%的患者使用方程估计的死腔分数与真实值偏差在20%之内。测得的死腔分数可独立预测病死率〔死腔分数每增加0.05,比值比(OR)=1.36,95%可信区间(95%CI)=1.10~1.68,P<0.01〕。在同一个队列研究中,Harris-Benedict方程估计死腔分数预测死亡的结果相近(OR=1.55,95%CI=1.21~1.98,P<0.01),但在ARDS网络队列中依然能独立预测患者的死亡。其他方法估计死腔分数预测病死率的效果不佳。研究者得出结论:未来的ARDS相关临床试验中应测量死腔分数以便于进行次级分析。如果不能测量死腔分数,可以采用Harris-Benedict方程来估计死腔分数并用于调整病死率。

  • 神经影像学征象、早期和晚期转归与急性缺血性卒中对静脉阿替普酶溶栓反应之间的关联

    作者:李宏建

    在对疑似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应用阿替普酶进行溶栓治疗之前,进行神经影像学检查排除出血至关重要。但是,存在早期缺血征象的患者接受阿替普酶溶栓治疗后的出血风险会增高,而且先前存在的结构性征象(在年龄较大的患者中很常见)对阿替普酶治疗反应的影响尚不清楚。国际卒中试验( international Stroke Trial, IST)-3协作组进行了一项二次分析,旨在探讨颅脑CT 征象与阿替普酶溶栓治疗后转归之间的关联。

  • Meta-analysis在病因流行病学中的运用

    作者:俞慧强;郑辉烈;黄鹏;袁兆康

    很早以前,统计学就认识到对多个独立研究结果加以综合的必要性。60年代后期,医学文献中开始有了对多个独立研究统计量进行合并的报道。1976年,G.V.Glass将合并统计量的文献综合研究方法称为“Meta-analysis”[1]。80年代末此法传入我国,有后分析、二次分析等汉译名。本文就Meta-analysis在病因流行病学研究中的运用作一简单介绍。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