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生栀子、焦栀子50%和95%乙醇洗脱部位药效学比较研究

    作者:李文;张村;陈红;殷小杰;王岚;肖永庆

    目的:对炮制前后变化明显的组分50%和95%乙醇洗脱部位(简称部位)进行药效学比较研究,为阐明栀子的炮制原理和栀子饮片的合理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抗炎、镇静、凝血及化学性肝损伤等指标,观察生栀子、焦栀子50%和95%部位作用的差别.结果:生栀子、焦栀子50%和95%部位对小鼠炎症反应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对小鼠镇静作用不明显,对四氯化碳造成的肝损伤没有保护作用,焦栀子95%部位有明显的促进血液凝固的作用.结论:生栀子、焦栀子两个洗脱部位抗炎作用较好,对镇静和肝损伤作用不明显.焦栀子95%部位凝血作用明显,有较好的止血功效.

  • 焦栀子的炮制工艺优化及西红花苷类成分含量变化

    作者:黄弦;罗光明;罗扬婧;杨雅琴;曾金祥;朱玉野;朱继孝;王晓云

    目的:优化焦栀子的炮制工艺,考察炮制过程中西红花苷-Ⅰ和西红花苷-Ⅱ的含量变化.方法:选取炒制时间和炒制温度为考察因素,以水浸出物、醇浸出物及栀子苷质量分数为综合评价指标,采用正交试验法优选焦栀子的炮制工艺.通过HPLC测定炮制过程中西红花苷-Ⅰ和西红花苷-Ⅱ的含量.结果:焦栀子的佳炮制工艺为180℃炒30 min.西红花苷-Ⅰ和西红花苷-Ⅱ含量在炮制过程中逐渐降低,温度过高可致其彻底分解.结论:焦栀子的性状符合相关规定,为其质量控制提供实验依据.

  • 栀子生品及炮制品对CCl4致大鼠急性肝损伤保护作用的比较

    作者:魏春华;邵坚;罗光明

    目的:比较栀子生品及炮制品对四氯化碳(CCl4)致急性肝损伤大鼠的保护作用差异.方法:大鼠按体重随机等分为9组,分别为正常组,阳性组(联苯双酯35 mg· kg-1),模型组,生栀子高、低剂量组(2.0,1.0g·kg-1),炒栀子高、低剂量组(2.0,1.0 g·kg-1),焦栀子高、低剂量组(2.0,1.0g·kg-1),造模12 h后眼球取血,测定血清中天门冬氨酸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乳酸脱氢酶(LDH),总蛋白(TP)的活性,测定肝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和丙二醛(MDA)的含量.观察肝脏病理组织学变化.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显著升高AST,ALT,LDH水平和MDA含量,降低了TP的水平及SOD活性.肝细胞排列紊乱,细胞肿胀坏死明显.与模型组比较,栀子生品及炮制品组可显著降低大鼠血清中ALT,AST,LDH活性,其中生栀子组与炒栀子组效果较佳;各给药组均可增高SOD活性,降低MDA水平.各栀子给药组与模型组比较血清TP水平无显著性差异.各给药组肝细胞坏死、变性及炎性细胞浸润程度均有所改善,且生品组与炒品组改善较为显著.结论:栀子生品、炒品、焦品对CCl4急性肝损伤大鼠均有较好的保护作用,而生品、炒品具有较优的保肝降酶、抗氧化作用,且炒品能够改善生品苦寒之性的缺点,缓和药性,临床应用可能更宜使用炒栀子.

  • 焦栀子炒制过程中HPLC图谱变化与外观颜色的动态关联研究

    作者:张雪;李晓庆;王云;李玲云;戴业佳;王清浩;麻印莲;宋嬿;张玉莲;吕婷婷;张村

    目的 分析与焦栀子炒制过程中颜色变化密切相关的化学成分.方法 利用色彩分析仪对焦栀子炒制过程中的样品进行色度值测定,并利用HPLC整体图谱分析对焦栀子过程样品中共有成分进行指认和相对峰面积计算,同时利用多元统计学方法对焦栀子过程样品进行颜色与成分关联与判别分析.结果 本实验共筛选出与焦栀子炒制过程中与总色值(E*ab)高度相关的8个成分,即羟异栀子苷、6"-香豆酰京尼平龙胆二糖苷、西红花苷-Ⅰ、西红花苷-Ⅱ及峰I6、I12、C1、C2,此8种成分含量随焦栀子炒制颜色加深呈下降趋势.且实验结果显示焦栀子炒制过程中鸡屎藤次苷甲酯、去乙酰车叶草苷酸甲酯、羟异栀子苷、西红花苷-Ⅱ、西红花苷-Ⅰ及峰C1、C2、C4、C6、C7为含量变化较显著的10个成分.结论 羟异栀子苷、西红花苷-Ⅰ和西红花苷-Ⅱ是焦栀子炒制过程中与外观颜色变化高度相关且含量变化显著的成分,可作为焦栀子质量控制的潜在质量标志物.

  • 建昌帮法焦栀子炮制工艺研究

    作者:彭红;付建武;黄丽芸

    目的:探讨建昌帮法焦栀子炒碳炮制工艺.方法:以小鼠凝血时间,炭药吸附力和色泽度为评价指标,对炮制工艺影响因素进行正交实验,优选合理的炒碳炮制工艺.结果:建昌帮法栀子炒碳佳炮制工艺确定为辅料油砂炒热均匀至220℃,炒碳时间为10min.结论:确定的炮制工艺通过验证实验,稳定可行并可以保证药效与质量.

  • 炒制对栀子不同饮片中熊果酸的含量影响

    作者:陈红;陈卫琳;程再兴

    目的:建立栀子及其炮制品中熊果酸的测定放法,考察栀子炮制前后熊果酸的含量变化.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Agilent C18(4.6mm×150mm,5μm),流动相为流动相:甲醇-0.1%磷酸(86:14);检测波长220nm.结果:熊果酸在0.12~1.200μg之间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97.54%,RSD为1.8%.结论:方法用于栀子及其炮制品中熊果酸含量测定简单方便,重复性好.

  • 中药治疗甲状腺肿大1例

    作者:李亚男;孟凡征

    患者,女,44岁,2010年11月25日初诊.患者2年前发现甲状腺肿大.甲状腺彩超提示:甲状腺弥漫性肿大伴多发低回声结节,考虑结节性甲状腺肿.来诊时见:神情,精神可,自觉心悸,恶寒,双颈前肿大,可触及肿物2个,质稍硬,边缘清晰,无压痛,皮肤色如常,可随吞咽动物上下移动,口苦咽干,有痰不易咳出,纳差,睡眠可,二便正常.舌体胖大,苔略腻,质润,双脉虚滑.甲状腺彩超示:左叶大小:5.7 cm×2.3 cm×2.1 cm,右叶大小:7.5 cm× 2.9 cm×2.5 cm,峡部前后径:0.7 cm.

  • 浅论焦栀子的药理作用及用其治疗血证的效果

    作者:马丽

    焦栀子是中医临床上常用的中药材之一.此药具有凉血止血之功效,主要用于治疗尿血崩漏、血热吐衄等疾病.本研究从现代药理学和传统中医学理论两个方面对焦栀子的药理作用进行分析研究,并对此药在治疗各类血证中的效果进行研究,以便为焦栀子在临床上的应用提供参考.

  • 焦栀子的药理研究及在血证中应用的探讨

    作者:蔡丽蓉

    目的:从传统中医理论和现代药理研究两方面探讨栀子及焦栀子的药理特性,观察其对各类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1.单用焦栀子治疗鼻衄52例;2.用焦栀子配伍加味治疗咳血67例;3.用焦栀子配伍治疗尿血45例.结果:三种疗法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4%,92%和91%.结论:焦栀子作为止血药,治疗鼻衄、咳血、尿血等血证有较好的治疗效果,远期疗效可靠.

  • 不同产地栀子炮制品中绿原酸含量比较

    作者:段启;陈华师

    目的:测定了不同产地栀子炮制品中绿原酸的含量.方法:采用外标法.Zorbax XDB-C18(4.6×150 mm,5 μm)色谱柱,乙腈-1.1%冰乙酸(0-12 min:7∶93;12-20 min:10∶90),流速为1.0 ml/min,柱温25℃,检测波长为326 nm.结果:测得10个产地栀子中生栀子、炒栀子、焦栀子中绿原酸含量随着炮制程度的深入,逐渐降低.结论:本研究建立的栀子中绿原酸含量测定方法简便易行,结果准确、可靠,便于对栀子不同炮制品中绿原酸含量进行检测,有利于栀子炮制品的质量控制.

    关键词: 栀子 焦栀子 绿原酸
  • 炒制对闽产栀子饮片中栀子苷含量影响

    作者:陈红;程再兴

    目的:研究炒制对闽产栀子中栀子苷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Phenomenex C18色谱柱(4.6 mm×200 mm,5 μm);流动相:乙腈-水(15:85);检测波长:238 nm;流速为1.0 ml·min-1.结果:用HPLC法测得闽产栀子、炒栀子、焦栀子中栀子苷的含量随着炮制程度的加重依次递减.结论:栀子中栀子苷平均含量为7.13%,炒栀子栀子苷平均含量为6.95%,焦栀子栀子苷平均含量为5.67%.

  • 焦栀子及其配方颗粒中栀子苷的含量比较

    作者:郑江萍;肖琴;庹芹

    目的:比较焦栀子及其配方颗粒中栀子苷的含量.方法:采用HPLC法,以Waters Atlantis T3(150 mm ×4.6 mm,3 μm) 为色谱柱,乙腈-水(15:85) 为流动相,流速为0.8 ml·min-1,检测波长238 nm,柱温为30℃.测定焦栀子及其配方颗粒中栀子苷的含量,比较两者含量差异.结果:配方颗粒中栀子苷的含量相当于原焦栀子饮片中含量的22.6%,与标示量不相符.结论:焦栀子配方颗粒需要建立质量控制标准,其生产工艺也需要改进.

  • 微波炮制焦栀子的正交试验研究

    作者:唐永红;陈锡琨

    [目的]对焦栀子的炮制工艺进行优选试验.[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选择微波火力、加热时间、颗粒大小3个因素,每个因素各取3个水平,按L9(3)4正交表安排试验.[结果]以微波火力80%,加热时间4min,小粒为佳工艺.[结论]微波法炮制焦栀子的工艺是可行的.

  • 栀子饮片质量分析研究

    作者:李木子;王京辉;蔡程科;傅欣彤;郭洪祝

    目的:建立了栀子、炒栀子、焦栀子中3个有效成分京尼平龙胆二糖苷、栀子苷、西红花苷Ⅰ的含量测定方法及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电喷雾高分辨质谱(ESI-MS/MS)对特征峰进行指认,对栀子、炒栀子、焦栀子的水煎液与甲醇提取液中各成分的含量进行比较研究.方法:采用液相色谱法,使用Kromasil 100-5C18(4.6 mm×250 mm,5μm)色谱柱,以乙腈(A)-0.5%甲酸溶液(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0~ 15 min,5% A→20% A; 15 ~ 27 mmin,20%A→27%A;27 ~ 33min,27% A→33% A;33~38 min,33% A;38 ~45 min,33%A→38%A),流速l mL·min-,检测波长为切换波长(0 ~ 20 min,240 nm,测定京尼平龙胆二糖苷,栀子苷;20~45 min,440 nm,测定西红花苷Ⅰ),柱温30℃;质谱采用负离子模式.结果:建立了栀子、炒栀子、焦栀子的指纹图谱及其药效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指认8个特征峰,分别为山栀苷、羟异栀子苷、京尼平龙胆二糖苷、栀子苷、西红花苷Ⅰ、西红花苷Ⅱ、西红花苷Ⅲ及西红花酸的色谱峰.确定了栀子饮片、炒栀子及焦栀子的药效成分及其水煎液与甲醇提取液药效成分的含量变化规律.结论:所建立的指纹图谱分析方法,可识别栀子、炒栀子、焦栀子样品.栀子经炮制后,环烯醚萜苷类成分京尼平龙胆二糖苷、栀子苷及色素类成分西红花苷Ⅰ含量减少.栀子、炒栀子、焦栀子样品水煎液与甲醇提取液中各成分的含量呈下降变化趋势.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