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多元统计分析在小麦粉产地溯源中的应用

    作者:王晶;黄伟雄;李敏;许秀敏;梁旭霞;黄泓耀

    目的 筛选小麦粉产地溯源特征元素,为深入挖掘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数据,开发成熟有效的食品溯源技术积累基础.方法 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河北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江苏省共计173份小麦粉样品中的10种无机元素含量,利用主成分分析(PCA)、偏小二乘判别分析(PLS-DA)、正交偏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建立模式识别模型,考察建模效果.结果 PCA模型可以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样品与其他两省实现分离;PLS-DA可以实现3个地区样品的分离;河北省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江苏省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均在OPLS-DA模型中得到良好分离.结论 利用PCA、PLS-DA和OPLS-DA三种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对河北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江苏省3个地区小麦粉中10种无机元素进行分析,筛选出铜(Cu)、铁(Fe)和砷(As)三个特征元素,这些特征元素有望被应用于小麦粉产地溯源.

  • 不同评价方法的医院医疗工作对比分析

    作者:戚钰;付强;何钦成

    医疗工作是医院生存发展的基础,在医院综合实力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科学客观地评价医疗工作,既有利于医院管理者和卫生决策者横向比较医院之间的优劣,又有利于医院内部纵向比较各年度的差异,从而做出正确的管理决策.对医院医疗工作进行综合评价的方法有很多,应用较为广泛的有功效系数法[1]、灰色关联度法[2]、TOPSIS法[3]、秩和比法[4]、层次分析法[5]、主成分分析法[6]等.本研究采用功效系数法、灰色关联度法、TOPSIS法,分别对沈阳市9所市属综合医院2008年至2010年3年的医疗工作进行综合评价,并用多元统计分析中的聚类分析方法进行验证,力求评价结果更加客观、科学.

  • 基于多元统计分析的盐敏感性高血压临床分布及中医证候分类研究

    作者:胡元会;魏艺;薄荣强;石晶晶;汪九重;张雪松;张广辉;褚瑜光

    目的 采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对盐敏感性高血压临床分布、中医证候分类情况进行客观研究,以探讨盐敏感性高血压中医证候特点.方法 入选279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盐敏感测试.判定为盐敏感性高血压的患者填写中医临床症状及体征采集量表,运用因子分析及聚类分析对中医脏腑、证候要素、辨证分型进行研究.结果 纳入盐敏感性高血压患者131例,非盐敏感性高血压患者148例,性别、年龄组间比较无差异.因子分析结果显示F1-5个公因子总共累计方差贡献75.8%,其中因子1占18.32%、因子2占21.37%、因子3占20.43%、因子4占20.61%、因子5占22.14%.病位脏腑所占结构比:脾21.37%、肾17.56%、、肝脾18.32%、脾肾42.75%.证素:阴虚18.32%、痰湿21.37%、气滞39.69%、气虚42.75%、水饮20.61%、阳虚60.31%、精亏17.56%、气陷17.56%、热21.37%、气逆21.37%.聚类分析结果:类别1,阴虚阳亢证(18.32%);类别2,痰湿壅盛证(21.37%);类别3,脾肾阳虚、水饮内停证(60.31%).结论 盐敏感性高血压约占原发性高血压的一半,其与中医肾、脾关系密切,证候要素阳虚、气虚为突出,而脾肾阳虚、水饮内停证是盐敏感性高血压常见证型.

  • 类风湿关节炎证候诊断标准研究

    作者:白云静;陈竹;申洪波;赵丽萍;姜德训

    目的:筛选建立类风湿关节炎(RA)的证侯诊断体系.方法:收集1 000例RA患者的中医证候诊断信息,进行多元统计分析,从中筛选建立RA的证侯诊断体系.结果:1 000例RA患者179个诊断要素经过筛选,终建立了包括10个基本证型、56个诊断优化指标的RA证候诊断标准.结论:类风湿关节炎主要包含10个基本证型,该诊断体系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将多元统计分析联合应用于中医证候诊断标准的筛选研究中切实有效,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 基于代谢组学技术研究黄芩对小鼠代谢的影响

    作者:韩晓静;范玛莉;秦雪梅;李震宇

    目的:基于代谢组学技术研究黄芩对正常小鼠血清和肝脏内源性代谢产物的影响.方法:采用基于核磁共振(1H-NMR)代谢组学技术结合多元统计分析及单变量分析手段,比较正常小鼠与黄芩干预小鼠的血清和肝脏内源性代谢物的变化.结果:给予黄芩后小鼠机体内源性代谢物发生了明显变化.与空白组相比,黄芩组小鼠血清中的10种代谢物含量发生变化,如3-羟基丁酸、柠檬酸、胆碱等含量升高,a-葡萄糖和β-葡萄糖含量下降;肝脏中19种代谢物含量发生变化,如谷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肝糖原、腺苷等含量升高,黄嘌呤等含量降低,这些内源性代谢物的改变涉及机体的糖代谢、旨肪代谢、氨基酸代谢等途径.结论:黄芩对正常小鼠机体代谢的影响不仅与其寒性有关,而且可能与其抗氧化、保肝、降糖等药理作用密切相关,可为黄芩的药性和药理作用机制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 基于植物代谢组学方法区分安县附子与江油附子质量的化学标志物

    作者:林俊芝;张定堃;裴瑾;黄浩洲;潘媛;许润春

    目的: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联用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代谢组学方法分析江油附子与安县附子的化学成分差异.方法:利用UPLC-Q-TOF/MS技术对江油附子与安县附子化学成分群进行采集,采用MassHunter B.05.00软件与MetaboAnalyst 3.0软件进行数据过滤与标准化处理,经SIMCA-P 13.0软件进行多元统计分析,发现并鉴定出两者区分的显著性差异化合物.结果:经偏小二乘法判别分析筛选得到16个差异化合物;新乌头碱、乌头碱、展花乌头宁、塔拉乌头胺、苯甲酰新乌头原碱、苯甲酰次乌头原碱、脱水苯甲酰新乌头原碱及新乌头原碱在安县附子中含量较江油附子更高,而尼奥林、附子灵、次乌头碱、塔拉他定、卡米查林、附子亭、宋果灵在江油附子中含量更高,这种差异的形成与两地的栽培条件差异有关.结论:安县附子的毒性更强、镇痛抗炎活性更强,江油附子的强心活性可能更强.

  • UPLC-Q-TOF-MS/MS分析不同产地白术的差异性化学成分

    作者:黄小方;欧阳辉;李军茂;鲁银均;李伟;龚千锋

    目的:应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MS)技术,结合多元统计分析技术考察不同产地白术药材的共性与差异性成分,从化学成分角度为传统道地药材现代化研究及质量评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Waters ACQUITY UPLC BEH C18色谱柱(2.1 mm×100mm,1.7 μm),流动相0.1%甲酸水-乙腈流动相梯度洗脱,电喷雾离子源,正离子模式下扫描采集数据;分析了7个产地的白术药材样品,根据一级质谱精确的质荷比与二级质谱碎片离子特征,结合MassBank数据库搜索及相关文献进行成分鉴定;通过主成分分析(PCA)与正交偏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等多元统计技术对代谢轮廓及化学成分差异性聚类,并筛选出白术的差异性成分.结果:浙江产地与其他产地白术在成分上有明显差异,主要差异成分为16个化合物,包括酪氨酸,甲基化白术内酯Ⅰ,白术内酯Ⅰ,白术内酯Ⅱ,白术内酯Ⅲ,苍术酮,脱氢香橙烯及其同分异构等.结论:浙江产白术健脾作用优于其他产地,而燥性相对降低.酪氨酸与脱氢香橙烯可作为白术道地性评价的指标性成分,为白术药材的快速鉴定、质量控制与临床合理应用提供了基础.

  • 基于多元统计分析的食用槟榔及药用槟榔主要化学成分的含量对比研究

    作者:贾哲;韩婷;刘欢;高岩;李向日

    目的:研究食用槟榔及药用槟榔中主要化学成分的含量差异.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和磷钼钨酸/干酪素紫外一可见分光光度法(UV)分别测定药用槟榔饮片、食用槟榔中槟榔碱和鞣质的含量,并采用方差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法对主要成分的含量进行多元统计分析.结果:针对槟榔碱和鞣质的含量,药用槟榔3种制品均与食用槟榔存在显著差异(P<0.05),且食用槟榔中槟榔碱和鞣质含量均明显低于药用槟榔.食用槟榔及药用槟榔可以进行区分,但无法对药用槟榔的不同炮制组进行区分.结论:被认定为一级致癌物的食用槟榔中槟榔碱和鞣质成分的含量明显低于药用槟榔,因此,针对毒效成分含量更高的药用槟榔饮片,其是否会对人体造成潜在性损害的问题应得到重视.

  • 眩晕症的中医证候多元分析初步研究

    作者:刘红梅;李涛

    眩晕症,属中医“眩运”或“眩冒”范畴,明·李梃《医学入门》谓:“眩言其黑,运言其转,冒言其昏。”眩晕是临床上的常见病症,西医缺乏理想的治疗手段。近年中医治疗眩晕的临床报道繁多,涉及了较多的中医证型,且辨证依据和要点存在较大差异,辨证难以掌握,影响了中医治疗眩晕的经验推广.

  • 中医证素研究中多元统计分析方法的应用解析

    作者:茹淑瑛;江锋;叶永安

    证素具有“内实外虚”、“动态时空”、“多维界面”的特征,借助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对中医证素特点,应证组合规律进行研究是目前中医证素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通过分析比较认为联合多种统计分析方法进行数据分析是目前较理想的分析手段.但要使证素研究取得实质性进展,需从研究整体入手,注重每一环节.

  • 中医证候分类研究常用方法与应用概述

    作者:李兵;王忠;张莹莹;申春悌;张雷;王永炎

    多元统计分析方法、数据挖掘及其他方法在中医证候分类研究中的应用情况,分别对聚类分析、因子分析、主成分分析、判别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贝叶斯网络分析、信息熵及隐结构模型等方法的特点及在证候研究中的应用情况进行概述.认为在中医证候分类研究中应根据研究目的综合考虑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发挥各自的优势,取长补短或联合应用以提升研究质量.

  • 焦虑症中医证候多元分析初步研究

    作者:李涛;杨春霞

    目的:探讨焦虑症的客观辨证方法.方法:对符合CCMD-3广泛性焦虑症诊断标准者,填写中医临床症状表,并采用多元统计方法分析焦虑症的中医症状、证型分布特征.结果:聚类分析将焦虑症的临床10余种证型简化为5种证型组合.5种证型组合中复合证候较多,以心脾两虚型为多见,与临床观察实际基本符合.判别分析进一步显示了每组证型构成表征的权重和具有鉴别意义的表征,为实现客观辨证提供了依据.然而,聚类分析所得到的证型分类与传统中医辨证分型之间也存在一定的差异.结论:多元分析方法是焦虑症实现辨证客观化的途径之一.但聚类分析所得到的证型如何实现与传统临床治疗经验的对接有待进一步探索.

  • 基于多元统计分析的3种法定基源黄精化学成分比较研究

    作者:杨兴鑫;董金材;胡海波;王鑫;毕倩;李凤娇;魏佳迪;梁丽;王曦;顾雯;俞捷

    目的 比较研究《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规定的3种基源黄精的化学成分差异.方法 利用超声法提取收集到的17批黄精药材,提取液经PS/AL固相萃取小柱净化后,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UPLC-Orbitrap MS)技术分别对其化学成分进行表征,并用多元统计分析处理数据,包括主成分分析(PCA)、偏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LS-DA)、正交校正的偏小二乘分析(OPLS-DA)及聚类分析(HCA).结果 从正、负离子模式下的PCA、PLS-DA、OPLS-DA散点图及HCA树状图可见,3种法定基源黄精明显聚为3类.结论 3种基源黄精的化学成分存在明显差异,所建立的分析方法可用于区分3种法定基源黄精.本研究结果可为黄精药材的深入研究及质量标准的制定提供依据.

  • 浅析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在中药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作者:蒋桃;丁盈

    本文简单的介绍多元统计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及其在中药质量评价中的应用进展情况.

  • 基于多元统计分析的5种海洋贝壳类中药微量元素比较研究

    作者:张帅;陈震;傅余强;宫会丽;管华诗;刘红兵

    该论文比较研究中国药典收载5种海洋贝壳类中药的微量元素含量差异,并探讨微量元素与功效的相关性.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51批次贝壳饮片中的钴、铜、锌、钼、硒、砷和钡等7种微量元素含量,利用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等多元统计方法分析数据,发现硒元素的含量在上述贝壳类中药同品种不同批次饮片中的差异性较小,但在不同品种间有显著性差异,可作为区分不同品种贝壳类中药的关键元素之一.此外,对同一中药品种来说,在不同批次饮片中含量差异较小的无机元素还有:石决明中钴(Co)、铜(Cu)、钼(Mo)和钡(Ba),珍珠母中Co和砷(As),瓦楞子中Mo,As和Ba,蛤壳中Zn,提示以上微量元素可以作为该生药质量控制的潜在化学指标.从PCA得分散点图可见,瓦楞子和蛤壳能归为一大类,牡蛎、石决明和珍珠母归为另一大类.已知前两者是化痰药,后三者属于平肝潜阳药,这提示贝壳类中药所含的微量元素与其功效有一定相关性.PCA分析所得因子载荷矩阵提示,硒元素可能是导致贝壳类中药功效差异的重要化学基础.该文通过对5种海洋贝壳类中药51批次饮片的微量元素比较分析,寻找该类药材不同品种间的差异性,为该类中药质量标准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 麦冬与山麦冬中多元指标成分的比较分析

    作者:谈梦霞;陈佳丽;邹立思;刘训红;唐仁茂;马继梅;陈舒妤;石婧婧

    建立超快速液相色谱-三重四级杆/线性离子阱质谱(UFLC-QTRAP-MS/MS)同时测定麦冬类药材中甾体皂苷、高异黄酮、氨基酸与核苷类共33种指标成分含量测定的方法,并结合多元统计分析对麦冬类商品药材进行比较分析.采用Syn-ergiTM Hydro-RP 100(A)(2.0 mm×100 mm,2.5μm)色谱柱,以0.1%甲酸水-0.1%甲酸乙腈为流动相,流速0.4 mL· min-,梯度洗脱,多反应监测模式检测(MRM);用聚类分析(HCA)、主成分分析(PCA)和偏小二乘判别分析(PLS-DA)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结果显示,33种目标成分在一定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 >0.999 0);加样回收率为96.23%~102.0%,RSD均小于5.0%.麦冬与山麦冬化学成分差异明显,找出7种差异显著的化学成分.该研究为麦冬类药材内在质量的综合评价和全面控制提供依据,同时为麦冬与山麦冬的药材鉴别提供新的方法参考.

  • 化学计量学在中药组效关系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作者:韩胜男;张晓杭;周培培;蒋建兰

    化学计量学是一门新兴的化学分支学科,被广泛应用于分析化学的各个领域.它运用数学、统计学、计算机科学以及其他相关学科的理论和方法,优化化学量测过程,通过解析化学测量数据,大限度地获取有关物质系统的化学信息及其他信息.近年来,中药研究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在中药研究中,如何阐释多样的化学组分与其药效之间的关系一直是一个重点难题,严重制约了中药现代化发展.化学计量学将多变量的分析方法引入化学研究,为中药组效关系研究提供了有效的研究工具.该文就近年来化学计量学方法在中药组效关系研究中的应用及进展展开综述,详细介绍了回归分析、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等多元统计分析方法以及BP神经网络、径向基网络、支持向量机等人工神经网络的应用,包括基本原理、研究内容以及优缺点,后,简要分析了其存在的问题并对其未来的发展进行展望.

  • 基于稳定同位素比和元素分析技术的何首乌产地识别研究

    作者:杨健;吴浩;杨光;王升;张小波;郭兰萍;黄璐琦

    该研究采集了安徽亳州、湖北荆门和四川西昌3个何首乌产区的70个药材样本,通过稳定同位素质谱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测定3种稳定同位素比率及44种元素含量,运用偏小二乘法判别分析、Fisher线性判别分析和决策树CHAID等3种判别方法对何首乌进行产地判别.结果表明,稳定同位素比值具有明显的地域分布特征,可以有效的区分何首乌产地;结合元素分析数据,可以进一步提高溯源模型检验准确率,外部验证样本的正确判别率均可达到90%以上.不同产地何首乌的稳定同位素比和元素分析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可以有效对何首乌进行产地溯源;该分析方法在中药材产地鉴别中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和前景,可望为中药材产地溯源技术的研究提供新的研究方法和理论依据.

  • 多元统计分析在中药质量控制中的应用和思考

    作者:刘娜;李军;李宝国

    中药质量控制的研究一直是中医药发展的热点和难点,也是制约中药走向现代化和国际化的关键问题之一.多元统计分析是适合中医药特点的分析方法,在中药质量控制研究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运用多元统计分析对中药质量控制研究中出现的多指标、多变量且彼此之间存在着一定相关性的数据进行分析,可发现隐藏在其中的规律或数据间的关系,从而服务于决策,以实现中药质量的有效评价.该文就多元统计分析在中药质量控制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为其进一步研究提供了依据.

  • 基于UPLC-Q-TOF/MS分析止痛化徵胶囊的入血成分

    作者:吴福林;李平亚;董庆海;王涵;谭静;林红强;刘金平;王翠竹

    研究止痛化癥胶囊(ZTHZC)灌胃给予大鼠后的入血成分,为其药效物质基础研究提供参考.选取雌性Wistar大鼠为实验对象,灌胃给予ZTHZC,给药剂量为1.5 g·kg-1,收集血清样品,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联用(UO-LC-Q-TOF/MS)技术与多元统计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快速分析并鉴定吸收入血的原型成分.结果表明,在大鼠含药血清中共鉴定出15种入血成分,均为原型成分,分别为丹参素、丹酚酸A、B、C、D、9,12-二羟基-15-十九碳酸、亚油酸、棕榈油酸乙酯、延胡索乙素、延胡索甲素,黄芪甲苷、黄芪皂苷Ⅱ、芒柄花黄素、刺芒柄花苷、木犀草素.该实验说明15种入血成分可能是ZTHZC在体内直接作用物质,为其药效物质基础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70 条记录 1/4 页 « 1234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