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运气“火郁发之”析微

    作者:黄玉燕;郑齐;汤尔群;卢红蓉

    本文对“火郁发之”在《黄帝内经》中的本义进行了探讨.火郁,与运气的火郁有关,既有火运之郁,也有火气之郁;寒水之制外,多种气化运动失常皆可造成.火郁“发之”的治法,是在自然界“火郁之发”的启示之下,对人体气机郁滞状态加以疏导,使之流畅.“发之”的用药,是“以苦发之”“辛苦发之”,且“发不远热”,以辛味药、苦温药为主.治疗火郁,需注意清热与透热并行.

  • 探析2014年登革热之中医证治

    作者:马家驹;王玉光;谭行华;郭玉红;刘清泉;李士懋

    2014年广东地区登革热爆发流行,中医药积极参与当地的登革热诊治。笔者在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对登革热患者进行查看并参与部分患者的诊治,结合相关资料对登革热的中医证治提出几点思考:登革热的命名尚不统一,称为“登革热疫”较“温疫、疫疹”等更为合适,亦可与传统命名如“暑温、湿温”等相结合或并列;登革热患者多具有消化系统症状、舌苔腻等,夹杂湿邪,与当地湿热气候相关;登革热初起多有类似于表证症状,如恶寒、头身痛、无汗等,但实无表邪,并非伤寒,因此不当辛温发汗解表,而重在透散邪气。治疗应当采用余师愚败毒散之意,去其爪牙,促邪外透。登革热的出血是血小板减少凝血功能异常所致,初期、极期的出血与热入营血相关,但恢复期的皮肤斑疹考虑是正气鼓舞祛邪外出、气血渐复的表现;中医药参与登革热的治疗关键在于注重初期和重症的治疗,初期中医药介入治疗,促邪外透、去其爪牙,避免轻症转为重症登革热。

  • 清瘟败毒饮合凉隔散加减辅助血必净注射液治疗脓毒症热毒炽盛证的多靶点效应

    作者:任钰鑫;刘小军;连永红;何延忠

    目的:观察清瘟败毒饮合凉隔散辨证内服辅助治疗对脓毒症热毒炽盛证患者炎症反应、肠屏障功能、凝血功能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以探讨中药对脓毒症患者预后的作用.方法:将118例患者采用区组、分层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早期目标导向的液体复苏,抗感染,机械通气,营养支持治疗,控制血糖,预防应激性溃疡,抑制毛细血管微栓形成、纠正电解质紊乱、酸碱失衡等综合干预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血必净注射液,100 mg/次,溶于5%的葡萄糖注射液250 mL,静脉滴注,2次/d;和清瘟败毒饮合凉隔散辨证,1剂/d,内服或胃管给药;两组疗程均为7d.预后评估指标采用急性生理及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感染相关器官功能衰竭估计(SOFA)和血清降钙素原(PCT)3个指标;检测治疗前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白细胞介素-1β(IL-1β)炎症因子;检测治疗前后凝血酶原时间(PT),血浆凝血酶时间(TT),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D-二聚体(D-D),血小板(PLT),纤维蛋白(FIB)和血液流变学指标;肠屏障功能指标采用包括血清D-乳酸和内毒素;进行治疗前后热毒炽盛证评分.结果:观察组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为77.97%,高于对照组的42.37%(x2=15.594,P<0.01);两组在治疗后APACHEⅡ和SOFA评分呈下降趋势(F对照=6.73,F观察=7.412,P<0.05),经配对t检验,观察组在治疗第3天和第7天的APACHEⅡ和SOFA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在第7天,观察组血清TNF-α,IL-1β,IL-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IL-10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血清D-乳酸、内毒素和PCT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变性指数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FIB,D-D和PLT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西医综合干预措施的基础上,加用血必净注射液静脉滴注、清瘟败毒饮合凉隔散辨证治疗脓毒症热毒炽盛证患者,能抑制早期炎症反应,控制细菌和毒素移位,能改善凝血功能紊乱状态和机体微循环,降低APACHEⅡ,SOFA评分和血清PCT水平,减轻了病情,起到改善预后的作用.

  • 余霖《疫疹一得》治疫大法拾萃

    作者:张茂云;苏颖

    余霖《疫疹一得》一书治疫大法普惠世人,其临床实用价值不可估量.文章从余氏精研《黄帝内经》运气理论,疫疹临证之为用;深谙人体防疫之要,疫疹正气为御邪;依证辨机施方用药,倡娠妇疫疹必治;禀先贤治疫之效验,创清瘟败毒饮;清瘟败毒五十二症,按症加减疫疹殁几个方面详细剖析余霖《疫疹一得》于疫病学治疗领域的突出成就与贡献,对近年来流行的埃博拉出血热、登革热、寨卡病毒病的防治有很好的借鉴指导作用.

  • 清瘟败毒饮对脓毒症的疗效及对部分血清免疫学指标的影响

    作者:冷建春;罗燕;郭小刚

    目的:观察中药复方清瘟败毒饮对脓毒症(气营两燔证)的临床疗效以及对部分血清免疫学指标的影响.方法:将49例脓毒症患者随机分为西医常规治疗加清瘟败毒饮组(治疗组)25例、西医常规治疗组(对照组)24例,观察疗程7d,分别比较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APACHEⅡ评分以及治疗前后外周静脉血IgG、IgA、IgM、C3、CRP、TNF-α水平(值)的变化.结果:两组总疗效比较无差异,但治疗组临床控制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与本组治疗前比较,中医症状积分和APACHEⅡ评分分值均明显下降(P<0.05,P<0.01),但同期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与本组治疗前比较,IgG、IgA、IgM、C3、CRP、TNF-α水平(值)均降低(P<0.05,P<0.01),但治疗组同期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清瘟败毒饮能提高脓毒症的临床疗效,有抑制脓毒症患者过度免疫应答、减少过度免疫应答对机体自身的损害方面的作用.

  • 清瘟败毒饮对脓毒症患者血乳酸和胱抑素C影响的临床观察

    作者:冷建春;刘燕琴;张晓云;刘鑫

    目的:观察中药复方清瘟败毒饮对脓毒症患者血乳酸和胱抑素C的影响.方法:将75例脓毒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清瘟败毒饮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治疗组38例)和西医治疗组(对照组37例),治疗组在西医常规治疗方法基础上加中药清瘟败毒饮治疗,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方法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7d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3d、7d后血清胱抑素C和血乳酸水平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在提高临床控制率、改善中医症状积分和APACHEⅡ评分方面优于对照组,并有显著降低血清胱抑素C和血乳酸水平作用.结论:应用清瘟败毒饮中西医结合治疗脓毒症可降低患者血乳酸水平,保护肾脏等重要脏器,具有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作用.

  • 清瘟败毒饮治疗脓毒症疗效观察及对细胞因子的影响

    作者:冷建春;王卫星;李巧林;李军;陈绍宏

    目的 观察中药复方清瘟败毒饮对脓毒症的临床疗效以及对血清促炎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6、IL-1和抗炎因子IL-10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38例脓毒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西医常规治疗加清瘟败毒饮)18例和对照组(西医常规治疗)20例,疗程7 d,分别比较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APACHEⅡ评分以及外周静脉血TNF-α,IL-1、IL-6和IL-10水平的变化.结果 2组总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但治疗组临床控制率优于对照组(P

  • 清瘟败毒饮治疗蛇伤致弥漫性血管内凝血临床观察

    作者:缪英年;陈茂潮;黄志;吴志光;彭德润;谢国锋;林泽宏;白伟杰

    目的:观察清瘟败毒饮在治疗蛇伤致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中的作用.方法:选择46例蛇伤致DIC患者按单盲随机法分为两组.对照组(使用抗蛇毒血清、补充凝血因子等西医常规治疗)16例,与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清瘟败毒饮治疗)30例作比较,观察其疗效及DIC主要的客观指标(血小板、纤维蛋白原及凝血酶原时间)的恢复时间.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93.33%)和DIC主要的客观指标的恢复时间,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结论:清瘟败毒饮在治疗蛇伤致DIC中有明显缩短疗程,提高疗效的作用.

  • 中西医结合治疗甲型H1N1流感合并呼吸窘迫综合症13例临床观察

    作者:褚桂克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甲型H1N1流感合并呼吸窘迫综合症的优势.方法:在西医治疗基础上运用中医治疗观察疗效.结果:经过7~48d的住院治疗,13例患者中痊愈11例,有效1例,无效1例(因肺、心、肾功能衰竭而死亡),总有效率为92.31%.结论:中西医结合疗法在治疗甲型H1N1流感合并呼吸窘迫综合症中疗效满意,且对患者预后取得了理想疗效.

  • 清瘟败毒饮治验实录

    作者:

    1 徐蔚霖治疗乙型脑炎医案徐某,男,10岁.初诊:1957年8月1日.发热5天,伴有头痛,继而嗜睡昏迷,溲黄,舌苔薄腻.症系乙型脑炎,气营两燔,热陷心气.治拟清营透热,芳香开窍.

  • 中西医结合治疗硅油取出术后细菌性眼内炎验案1则

    作者:秦伟;杨宇琦

    感染性眼内炎又称化脓性眼内炎,简称眼内炎,是一种严重的葡萄膜及视网膜化脓性炎症,病情凶险,发展迅速,可对眼组织和视功能造成极大破坏.我院经中西医结合成功救治本病1例,现报道如下.

  • 《疫疹一得》论治温疫方药特色探析

    作者:岳冬辉

    温疫病的防治重在把握其发病特点和发病机制,清代温病学家余师愚对此有独到之处,值得现今防治温疫类传染病借鉴,有深入研究的必要.余师愚生平经历多次温疫流行,他结合病状,深究<黄帝内经>,深入系统研究温疫,积累了丰富的临床治疫经验,在<疫疹一得>[1]一书中详论温疫,对温疫病的辨证论治作出了重要贡献.

  • 清瘟败毒饮加减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轻症疗效观察

    作者:聂里红;张永涛;王玫;郭楠

    目的 观察清瘟败毒饮对社区获得性肺炎轻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社区获得性肺炎轻症患者按就诊顺序用随机数字表按奇偶数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0例采用清瘟败毒饮加味联合左氧氟沙星口服治疗;对照组30例单用左氧氟沙星口服治疗.疗程均为1周.观察治疗前后患者体温、症状、肺部啰音、血常规及胸片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6.67%)高于对照组(86.67%)(P<0.05).在改善症状、外周血白细胞和促进炎症吸收方面,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结论 清瘟败毒饮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轻症临床疗效优于单用左氧氟沙星.

  • 小议清瘟败毒饮

    作者:刘桐序

    清瘟败毒饮首载于清代余师愚《疫疹一得》,为余氏于乾隆五十七年至五十九年京城大疫中所创之经验方,收效甚好,活人无数。现代人们用之治疗类似脑炎亦有成效。历代均释之以清热解毒、气血两清之方,用治瘟疫热毒、气血两燔之证。

  • 清瘟败毒饮加减对临床疑诊或确诊SARS患者的退热作用

    作者:张学智;于岩岩;万华;李兰;王广发

    1 一般资料选择2003年5月~6月住北大医院或胸科医院SARS病房的临床疑诊或确诊为SARS的1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入选标准符合中国疾病控制预防中心2003年4月18日公布的SARS轻型诊断标准并且体温高于37.5℃.年龄15~70岁,平均年龄(43.77±12.68)岁,男性4例(40%),女性6例(60%).

  • 流行性出血热的诊断与临床观察

    目的分析流行性出血热的诊断和临床治疗。方法对90例患的临床诊断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病毒唑行静脉滴注治疗和对症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清瘟败毒饮。结果两组多尿天数、平均发热天数、血小板恢复正常天数、尿蛋白转阴天数、并发症对比,实验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流行性出血热患者及时诊断,及早治疗什么必要。清瘟败毒饮治疗流性出血热拥有显著疗效。

  • 清瘟败毒饮对大鼠急性腹膜炎炎性因子的影响

    作者:王纯忠;王国全;李书华;刘四红

    目的 探讨中医温病经典名方清瘟败毒饮在治疗盲肠穿孔急性腹膜炎脓毒血症时对急性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 将96只成年SD大鼠适应性饲养1周后随机分为4组,即对照组(A组)、盲肠结扎穿孔组(CLP模型组)、清瘟败毒饮低剂量组(B组)及清瘟败毒饮高剂量组(C组).实验组分别于模型制备后12、24、36、48h给SD大鼠用生药4ml灌胃(低剂量组30.8g/kg,高剂量组40.8g/kg).对照组及CLP模型组在相同时间点给予等量生理盐水4ml.各组大鼠在相应时间点处死取材.并留取血液标本.进行血清IL-8、IL-10、TNF-α检查.结果 C组12、24、36、48h的血液标本中TNF-α、IL-8明显低于B组及CLP模型组;而IL-10明显高于B组及CLP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C组实验室资料均明显优于CLP模型组及B组,清瘟败毒饮在盲肠穿孔、急性腹膜炎、脓毒血症时对急性炎性因子具有正面的影响效果.

  • 清瘟败毒饮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作者:朱志鸳;汤福军

    目的:观察清瘟败毒饮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雅畈镇中心卫生院85例手足口病患儿,根据序列号法随机分为联合组43例和对照组42例。两组均予对症治疗,静脉滴注利巴韦林10mg/kg,每日1次,连用7天;联合组加用清瘟败毒饮口服7天。结果联合组痊愈率(62.8%)、总有效率(90.7%)均高于对照组的52.4%及71.4%,不良反应发生率(11.6%)低于对照组(33.3%),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联合组体温恢复时间、口腔疱疹消退时间、手足疱疹消退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结论清瘟败毒饮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疗效确切,缩短病程,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 清瘟败毒饮治疗流行性出血热120例临床观察

    作者:郝向春;马素娟;陈玉良

    目的:观察清瘟败毒饮治疗流行性出血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发病5日内入院的流行性出血热患者180例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60例予病毒唑静滴,同时予液体疗法,对症处理并发症。治疗组12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根据不同病期配合清瘟败毒饮Ⅰ、Ⅱ、Ⅲ号口服,每日2次。结果:治疗组平均发热天数、多尿天数、血小板恢复正常天数、尿蛋白转阴天数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均<0.01),其少尿期越期率、低血压休克期越期率亦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1),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用清瘟败毒饮治疗流行性出血热疗效显著,无不良反应。

  • 漫谈清瘟败毒饮

    作者:哈小博;肖娴

    清瘟败毒饮是清代著名温病学家余师愚所创制的名方,载于其所著的<疫疹一得>一书中."瘟"即瘟疫,亦称温疫.是感受自然界疫疠之气而引发的、多种流行性急性传染病的总称.所谓"疫疠之气",又称毒气、戾气或杂气,是指具有强烈传染性的致病邪气.古人认为,疫疠之气的产生及其致病流行,与久旱、酷热等反常气候有关.因此,瘟疫也可以理解为就是"热疫".清瘟败毒饮所主治的证候,便是因疫毒邪气内侵脏腑,外窜肌表,气血两燔,表里俱盛的火热实证.临床表现为高热汗出,大渴饮冷,口干咽痛,头痛如劈,干呕狂躁,神昏谵语,或吐衄,或发斑,四肢或抽搐、或厥逆,脉沉细数,或沉数,或浮大而数,舌绛唇焦等.

108 条记录 1/6 页 « 123456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