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显示铁色素、胆色素和乙型肝炎表面抗原与胶原纤维的复合染色法及其应用

    作者:张顺民;郑建明;胡宏杰;朱明华;詹镕洲;龚志锦

    目前医学中的形态组织学和病理学技术不断发展,在人体和实验动物组织中普遍应用特殊染色和组织化学方法.为了组合稳定的胶原纤维和细胞核染色,本文选用丽春红S(Ponceau S)、苦味酸(Picric acid)与天青石蓝B(Calestine B)等进行组合染色,能够较好的显示胶原纤维和细胞成分:将丽春红S和苦味酸染色剂,分别对铁色素、胆色素和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进行复合对比染色,方法可靠,对比清晰,色彩鲜艳,是较为理想的多种复合染色法,现将方法介绍如下.

  •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胶体金免疫层析血清快速测定的性能评估

    作者:姚景娟

    目的 分析胶体金免疫层析法评估血清快速测定乙型肝炎表面抗原的性能.方法 选取2016年2月~2017年8月我院接收的临床样本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室间调查反馈结果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通过对100例临床样本的分析得知,胶体金免疫层析法的检测灵敏度为5.0 IU/mL,但存在着严重的阳性漏检问题.与两种ELISA试剂检测法相比,胶体金免疫层析法一致性较高.结论 ELISA试剂检测法与胶体金免疫层析法对HBsAg的检测结果一致性较高,但是胶体金免疫层析法对于大批量的HBsAg检测来说,并不适用,故在进行HBsAg筛检时,检测机构应选择敏感性较高的试剂.

  •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胶体金免疫层析法血清快速测定的性能评估

    作者:张莲

    目的 观察胶体金免疫层析法血清快速测定乙型肝炎表面抗原的实际效果,并对此种测定方法的性能进行分析与评估.方法 选择我院2017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门诊收治的患者以及住院患者的标本376例,分别使用胶体金免疫层析法与ELISA法检测乙型肝炎表面抗原,评估两种检测方法获得的结果的一致性.结果 胶体金免疫层析法获得的检测结果,与ELISA试剂检测的检测结果具有较高的一致性.结论 胶体金免疫层析法具有操作简便、特异性高、试剂稳定等特点,在快速检测情况下具有一定的优势,可为乙型流感病毒感染引起的疾病的早期检测与诊断提供重要的依据.

  • 全自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检测限的建立与评价

    作者:周双艳;胡敏;杨泽华;赵克斌

    目的建立全自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的检测限并进行评价.方法参考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委员会(CLSI)EP17-A文件,对全自动酶联免疫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结果的分布进行统计描述,建立全自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乙肝表面抗原的检测限.结果空白限(LOB)为0.027μg/L,检出限(LOD)为0.083μg/L,定量限(LOQ)为0.125μg/L.结论参考CLSI EP17-A文件建立的全自动ELISA法检测限更能满足临床实验室的要求,为临床提供可靠的检验结果.

  • 血清标本的质量对ELISA法检测HBsAg结果的影响

    作者:梁晓光

    ELISA法检测HBsAg是目前常用的方法之一.但实验操作中各个环节对实验结果影响较大.我们通过对大批量标本进行HBsAg的筛查,发现血清标本的质量对检测结果的影响较大,特别是对弱阳性结果的影响更为明显.本文通过对弱阳性结果标本的重新测试,探讨标本质量对ELISA结果的影响.

  • 五莲县2008-2012年食品从业人员HbsAg检出情况

    作者:何召见;吴宝瑞;孙宝娟;姚骋

    乙型肝炎病毒(简称乙肝)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的一种全球性的疾病,流行广泛,传播途径复杂,发病率高,对人体的危害比较严重。我国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的携带率约占正常人群的10%,乙型肝炎是《食品卫生法》规定的食品从业人员健康查体必须的项目之一,从业人员 HbsAg 的检出状况不仅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而且也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地食品卫生监督管理工作的力度和成效。本文对2008-2012年五莲县食品从业人员HbsAg检出情况进行了分析,现报告如下。

  • 检测乙肝表面抗原弱阳性样本的三种方法

    作者:李娟华;刘淑萍

    目的:比较肢体金免疫层析试验(GICA)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与微粒子化学发光检测技术(MEIA)检测 HBsAg弱阳性样本的结果符合率,以了解三种方法的特异性与灵敏度等诊断指标.方法:用三种方法平行检测收集的血清标本HBsAg,并相互比较.结果:三种方法检测HBsAg的结果符合率为74.3%,其中ELASA与MEIA结果符合率为94.9%; GICA与MEIA结果符合率为76.9%.GICA检测HBsAg弱阳性样本时的各项诊断指标都不甚理想结论:(1)GICA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别为81.3%和81.3%,较ELISA和MEIA低,检测HBsAg弱阳性样本时存在一定程度的漏检率和误诊率,只能起筛查作用,遇到HBsAg弱阳性的血清标本必须与ELISA法并用,实行双检.(2) ELISA较MEIA灵敏度和特异性略低,当测定标本的OD值在cutoff附近即检测灰区时建议用MEIA复检.

  • HBsAg,HBeAg,HBVDNA对HBeAg阳性病人 恩替卡韦治疗效果预测价值的3年研究

    作者:丛文青

    目的:研究恩替卡韦治疗过程中HBsAg、HBeAg和HBVDNA的动态变化及其对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治疗效果的预测价值.方法:动态研究246例HBeAg阳性、接受恩替卡韦治疗病人,研究时间≥3年.主要观察指标:HBsAg,HBeAg,HBVDNA,ALT.结果:恩替卡韦治疗3年后94.4%病人转氨酶正常,87.8%病人发生了病毒学应答.基线HBsAg(P=0.001)和HBeAg(P=0.010)对于病毒学应答有预测价值,相比基线,治疗过程中HBVDNA的动态变化较基线HBsAg滴度和HBeAg滴度变化对评估病毒学应答更有意义,HBVDNA绝对数值的下降水平较HBVDNA相对基线水平下降更有价值.佳病毒学转换评估时间为6个月,6个月HB-VDNA绝对值的评估切点为2.4 log10 IU/mL.恩替卡韦治疗3年时出现HBeAg血清学转换率为34.14%,治疗过程中HBeAg滴度较HBsAg滴度,BVDNA值相比有更好的血清转换评估价值,佳血清学转换评估时间为12月,12月HBeAg滴度评估切点为0.62 log10 PEIU/mL.结论:基线时HBsAg,HBeAg滴度在能评估恩替卡韦治疗效果;HBeAg和HBVDNA的动态变化能评估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远期治疗效果.

  • HBsAg阳性无偿献血者与ABO血型关系调查研究

    作者:杨志夏;刘丽

    目的:探讨无症状HBsAg携带者与ABO血型的关系.方法:选取青岛市313285例无偿献血者进行研究,对313285例HBsAg阳性无偿献血者的血型进行比较分析.结果:HBsAg阳性无偿献血者中ABO血型分布特点是O型B型A型AB型,与男性相关性大,各血型间HBsAg阳性率差异无显著性.结论:HBsAg阳性无偿献血者与ABO血型无明显相关性,各ABO血型HBsAg阳性率男性高于女性.

  • 2000~2005年莱州市公共场所从业人员HBsAg检测分析

    作者:张建华;邹香芝;姜晓杰;姜瑞蕊

    目的 了解公共场所从业人员HBsAg携带情况,加强监督力度.方法 对莱州市2000~2005年公共场所从业人员16829人HBsAg检测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检测公共场所从业人员16829人,HBsAg阳性715人,阳性率4.25%,不同年份阳性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各年龄组阳性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莱州市公共场所从业人员HBsAg携带状况基本保持不变,应引起重视,防止乙肝的传播.

  • 北京市西城区服务从业人员乙肝表面抗原检出率分析

    作者:李若岚

    目的了解北京市西城区饮食、公共场所服务人员乙肝病毒感染情况,以加强卫生监督管理.方法对西城区内27817名从业人员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HBsAg,并运用mtm4.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结果在27817人中,共有705名HBsAg阳性者,阳性率为2.53%.男性阳性率为3.34%,女性阳性率为1.93%,不同年龄组中20岁年龄组阳性率高为3.13%,不同职业中公共场所和化妆品制售行业阳性率高,为2.92%和2.81%.结论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卫生监测,可有效减少从业人员乙肝感染.

  • 某校新生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监测与分析

    作者:钱瑞娜

    目的 了解我校新生HBsAg感染情况,为学校传染病的预防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01~2005年入校新生3765人进行HBsAg检查,采用ELISA酶标法测定HBsAg的滴度,对HBsAg阳性者进行病例对照研究.结果 新生HBsAg阳性率为6.85%,来自农村的学生比来自城镇的阳性率高,男生阳性率高于女生.结论 乙型肝炎仍是学生人群中不可忽视的传染病,应加强学校内乙型肝炎的预防.

  • 口腔科器械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污染的检测

    作者:金成

    目的:探讨各级医院口腔科器械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污染情况及选择有效的消毒灭菌方法.方法:随机抽取各级医院口腔科医疗器械543份做HBsAg污染的检测. 结果:HBsAg污染率为8.66%,其中个体诊所的口腔科医疗器械HBsAg阳性率高,市级医疗单位低,两者之间有显著性差异(X2=9.34,P<0.01);不同口腔科医疗器械中HBsAg污染以手机和牙钳为多见,其他器械也存在危险性;经压力蒸气和2%戊二醛浸泡(不耐高温的器械)消毒效果良好.其他消毒方法和未消毒的器械HBsAg阳性率较高,未经消毒的器械阳性率高达15.87%.结论:口腔科器械用后和医生手操作前、后,必须进行严格的消毒灭菌和正确洗手消毒处理.

  • 两组不同浓度HBsAg感染者7项血清学乙肝标志物表现模式的比较及分析

    作者:成军;孙关忠;陈瑜;沈国柱;曾贤铭;方广荣

    目的:分析不同浓度HBsAg感染者血清学乙肝标志物表现模式,以揭示其在人群中的分布特征.方法:采用ELISA法在日常工作中共筛选到252份低浓度和387份高浓度HBsAg血清标本;并经MEIA确证后分别采用ELISA法和PCR法对其7项血清学乙肝标志物进行检测;为表述方便,设定血清学乙肝标志物检测项目第1-5项的排列顺序分别为HBsAg、Anti-HBs、HBeAg、Anti-HBe、Anti-HBc-IgG,并以出现阳性项目的序号为该模式的代码.结果:高浓度HBsAg和低浓度HBsAg感染者在人群中的比例分别为10.2%和0.7%左右,低浓度HBsAg感染者占所有HBsAg阳性感染者的6.86%;高浓度和低浓度组血清学乙肝标志物的表现模式分别有10种和7种,各模式在两组间的检出率不完全相同(135、145、1345,P<0.05 ;13、15、1235、12345,P>0.05),且两组间各模式的Anti-HBc-IgM、HBV DNA检出率亦不尽相同(135、145,P<0.05;15、1235、1345,P>0.05),但两组各模式均以145模式为高(69.8%和55.0%),其次为135和15模式(分别为16.7%、28.2%和6.7%、7.8%);低浓度组中,约70%的145、15模式分布在1.0-2.0ug/L范围内,近65%的135模式分布在2.0-5.0ug/L范围内,其他模式(1、1235、125)及25%左右的145、15模式则分布在≤1.0ug/L以下.结论:低浓度和高浓度HBsAg感染者的血清学乙肝标志物表现模式在人群中具有不同的分布特征,低浓度HBsAg感染人群宜引起重视,应将包括Anti-HBc-IgG在内的乙肝标志物检测列为常规检查项目,对提高HBsAg检测灵敏度具有重要的流行病学意义.

  • 城区孕妇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携带率筛查和新生儿首剂乙肝疫苗及时接种保健工作现状分析

    作者:雷妍

    目的 分析城区孕妇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携带率筛查和新生儿首剂乙肝疫苗及时接种工作现状.方法 选取2016年3-8月在该市医院住院分娩的269名城区孕妇进行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携带率筛查,对孕妇筛查结果是阳性的新生儿,在出生后24 h内接种乙肝疫苗和乙肝高效免疫球蛋白,对接种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在对269名城区孕妇的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携带率筛查中,33名筛查结果显示为阳性孕妇分娩的36名新生儿(其中有1对双胞胎,1对三胞胎)均在出生后24 h内接种了乙肝疫苗,其及时接种率为100.00%,34名新生儿在出生后24h内同时接种了乙肝高效免疫球蛋白,其及时接种率为94.44%;236名筛查结果显示为阴性孕妇分娩的236名新生儿中230名在出生后24 h内接种了乙肝疫苗,其及时接种率为97.46%,6名新生儿未及时接种首剂乙肝疫苗的原因主要是早产、出生体重过低、新生儿窒息、其他原因等.结论 城区孕妇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携带率筛查和新生儿首剂乙肝疫苗及时接种工作体系完善,孕妇产前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筛查率和新生儿首剂乙肝疫苗及时接种率均较高.

  • 输血前病人的血清感染性指标检测结果研究

    作者:时芳芳

    目的 探讨对输血前的患者各项血清感染性指标检测结果阳性率情况.方法 选取在本院实施输血患者,选取时间段为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病例数共计为7334例.均运用酶联免疫法开展HBsAg(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抗-HCV(抗病型肝炎病毒抗体)、HIV(抗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等检测,并且利用TRUST(甲苯胺红颗粒凝集试验)对梅毒进行筛选实验.结果 在全体患者中共计有755例HBsAg阳性患者,214例抗-HCV患者,9例抗-HIV阳性患者,54例梅毒阳性患者.结论 临床上在输血前的患者中血清感染性指标均存在相当比例的阳性率,必须要严谨对待.

  • HBsAg、ALT(谷丙转氨酶)快速检测在献血现场初筛中的应用及意义探讨

    作者:徐春燕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谷丙转氨酶(ALT)快速检测在献血现场初筛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1年1月-6月采集的无偿献血标本,共188例,均未实施HBsAg、ALT快速检测,将其作为对照组.收集2011年7月-12月共采集的无偿献血标本,共200例,均实施HBsAg、ALT快速检测,将其作为研究组.对比两组检测合格情况.结果:研究组HBsAg不合格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ALT不合格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献血现场初筛中实施HBsAg、ALT快速检测,能有效降低血液不合格率,提升无偿献血安全性,有利于保障临床输血安全,提升献血者积极性.

  • 郑州地区自然人群中HBsAg携带状态的调查分析

    作者:许青田;熊飞升;李新月;崔中锋;张华伟;刘春礼

    目的:探讨郑州地区自然人群中乙肝表面抗原(HBsAg)的流行率及快速全血金标试纸条(金标法)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择郑州地区自然人群(不包括肝炎病人)2687例,采用快速全血金标试纸条进行HBsAg快速检测.结果:郑州地区自然人群中HBsAg的检出率为7.33%(197/2 687),其中男性达8.84%(117/1323),女性为5.87%(80/1364),不同性别间的HBsAg检出率有明显差异(P<0.01);同时发现10a以下年龄段HBsAg携带率为低(1.46%),11~20a年龄段的HBsAg携带率明显升高达9.62%;51~60a年龄段HBsAg携带率再次增高达10.16%,形成两个高峰.结论:郑州地区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HBsAg携带率存在明显差异,对于自然人群的筛查,有助于乙肝病毒感染者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研究证实金标法检测HBsAg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简便快速、保存方便等特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树突状细胞分泌IL-12水平的影响

    作者:朱传武;曹济生;钱峰;王勇平;王海燕;常建国;张雪华;李明;许克玲;马欣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对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外周血树突状细胞(DC)分泌IL-12水平的影响.方法:采集23例CHB患者和8例正常健康人的抗凝外周静脉血,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进行体外培养,在重组人白细胞介素4和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的作用下培养7d使DC增殖、成熟,以加入HBsAg作为研究组,不加入HBsAg作为对照组,继续培养72h,以ELISA法检测培养上清液中IL-12的水平.结果:健康研究组分泌IL-12的水平较对照组有所增加,但两者间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CHB患者对照组DC分泌IL-12的水平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和研究组(分别为P<0.01和P<0.001),加入HBsAg刺激后,患者研究组DC产生IL-12的能力提高,较无HBsAg时显著增加(P<0.05).结论:CHB患者DC分泌IL-12的水平较低,HBsAg刺激后能显著增加IL-12的产生,这可能与CHB患者DC不成熟、功能低下有关.

  • 酶免疫检测乙肝表面抗原方法探讨

    作者:王颖;周云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 HBsAg)是乙肝病毒感染的重要标志,它的含量与乙肝病毒复制指标--乙肝病毒DNA有明显的正相关性[1].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清中HBsAg有时会出现假阳性[2].另一方面HBsAg定量检测对诊断乙型肝炎、判断传染性强弱及指导药物治疗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笔者就上述问题进行探讨,希望能找到一种检测HBsAg的科学方法.

1040 条记录 52/52 页 « 12...44454647484950515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