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发作性运动障碍疾病两家系和一例散发病例

    作者:张爱娟;赵黎明;杨利丽;逢迎春

    发作性运动障碍疾病(paroxysmal movement disorder,PMD)为一类临床少见的神经系统发作性疾病,多于儿童期和青少年期发病,以男性居多,病因不明,有家族史或散发.现对2005年6月-2006年8月山东省潍坊市脑科医院诊断、治疗的发作性运动障碍疾病两家系和1例散发病例进行临床与遗传学分析,总结报告如下.

  • 肢带型肌营养不良症2D型一家系临床表型及基因突变分析

    作者:欧俐羽;孙毅明;利婧;王倞;李欢;曾缨;梁颖茵;张成

    目的 总结肢带型肌营养不良症2D型(LGMD2D型)临床表型和基因突变特点.方法 报道一家系2例女性LGMD2D型患儿临床表现、肌电图、肌肉MRI、肌肉病理学和基因检测结果,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分析.结果 先证者及其妹均于3岁发病,以进行性四肢近端无力为主要临床表现;血清肌酸激酶水平显著升高;肌电图呈肌源性损害;肌肉MRI显示部分肌肉萎缩、脂肪化或纤维水肿;其妹肌肉病理学显示局灶性骨骼肌坏死、再生,部分横纹肌消失,肌纤维大小不等.基因检测显示,先证者及其妹存在相同基因突变,即SGCA基因第3外显子移码突变c.262delT(p.Phe88SerfsX 123)和第5外显子错义突变c.409G> A(p.Glu137Lys),其母为SGCA基因c.409G> A(p.Glu137Lys)突变携带者,其中,c.409G>A(p.Glu137Lys)为已知突变,c.262delT(p.Phe88SerfxX123)为新发突变.结论 对于临床类似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症的女性患者,排除DMD基因携带者后,还应行家系分析和肢带型肌营养不良症相关基因检测,以明确具体亚型.

  • 维生素B12依赖型甲基丙二酸血症一家系临床表型和基因突变分析及疗效评价

    作者:利婧;孙毅明;欧俐羽;朱瑜龄;王倞;李欢;张成

    目的 探讨维生素B12依赖型甲基丙二酸血症家系临床特点、基因突变和维生素B12治疗效果.方法 采集一维生素B12依赖型甲基丙二酸血症家系共4名成员临床资料,抽取外周静脉血行血浆氨基酸和酰基肉碱谱分析及基因检测,评价维生素B12治疗效果.结果 家系中先证者12岁发病,以学习成绩下降、性格改变为首发症状,病程中出现幻觉、双下肢无力;先证者之弟主要表现为易怒、学习成绩较差.经血浆氨基酸和酰基肉碱谱分析,先证者及其弟血浆丙酰肉碱、丙酰肉碱/乙酰肉碱比值升高,尿液甲基丙二酸水平升高.基因检测显示,先证者及其弟均存在MMACHC基因复合杂合突变c.482G>A(p.Arg161Gln)和c.609G>A(p.Trp203X),其父携带MMACHC基因错义突变c.482G>A(p.Arg161Gln),其母携带MMACHC基因无义突变c.609G>A(p.Trp203X).经维生素B12治疗后均症状好转.结论 晚发型维生素B12依赖型甲基丙二酸血症系MMACHC基因复合杂合突变所致,维生素B12治疗反应良好,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对患者预后意义重大.

  • 结节性硬化症家系临床特点与基因分析

    作者:李亚勤;操基清;杨娟;张保锋;冯善伟;王艳云;张瑶;陈菲;孔杰;郑民缨;张旭;张成

    目的 分析结节性硬化症家系患者的临床与影像学表现,以及基冈突变特点,增加对其认识.方法 收集结节性硬化症三家系临床资料并进行回顾分析.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和DNA直接测序法对家系1先证进行TSC2基因检测及分析,明确其基凶突变位点.结果 三家系先证者均以癫癎发作为首发症状,伴精神发育迟滞、自闭倾向、皮肤白斑脱失.影像学检查显示颅内结节性钙化点.脑电图呈棘慢复合波、尖波.家系1中三代共5例患病,男性2例、女性3例,均有面部皮脂腺瘤和癫癎发作症状和体征,符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特点.先证者TSC2基因分析显示c.1444-2A>C基因突变.结论 对以癫癎发作为首发症状,同时伴有精神发育迟滞、自闭倾向,以及皮脂腺瘤或色素脱失斑等皮肤异常表现的婴幼儿.当影像学检查显示颅内结节性钙化点时.高度提示结节性硬化症.通过对TSCI和TSC2基因分析可明确其基因突变位点,有助于对患病家系成员进行遗传学咨询和产前诊断.

  • 目标区域捕获测序检测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腓骨肌萎缩症GDAP1基因突变

    作者:何瑾;许国荣;林涵;王柠;陈万金

    研究背景 腓骨肌萎缩症存在高度临床和遗传异质性,传统基因检测需对众多候选基因逐一筛查,存在效率低、耗时、费力等局限性.本文旨在探讨目标区域捕获测序技术诊断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腓骨肌萎缩症的可行性.方法 采集5例临床拟诊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腓骨肌萎缩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外周血样本,采用目标区域捕获测序技术筛查腓骨肌萎缩症相关基因突变,Sanger测序对候选变异位点在患者及其父母外周血样本中进行验证.结果 目标区域捕获测序显示,2例检出GDAPI基因复合杂合突变,余3例未检出致病性突变.经Sanger测序证实2例患儿存在GDAP1基因突变,例1为GDAP1基因复合杂合突变c.767A> G(p.His256Arg)和c.866T> A(p.Phe289Tyr),其父携带c.866T>A(p.Phe289Tyr)突变,其母携带c.767A> G(p.His256Arg)突变;例2为GDAP1基因复合杂合突变c.571C>T(p.Arg191X)和c.589delC(p.Asp 198IlefsX8),其父携带c.589delC(p.Asp198IlefsX8)突变,其母携带c.571C>T(p.Arg191X)突变,终明确诊断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腓骨肌萎缩症.结论 目标区域捕获测序技术是一项高效基因检测方法,适用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腓骨肌萎缩症的基因诊断.

  • 青少年型亨廷顿病10例临床表型及基因突变分析

    作者:郝莹;陈园园;张瑾;马惠姿;顾卫红

    目的 总结青少年型亨廷顿病患者临床表型及IT15基因胞嘧啶-腺嘌呤-鸟嘌呤(CAG)重复突变特点.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结合荧光标记毛细管电泳片段分析方法,对159个亨廷顿病家系272名成员进行IT15基因CAG重复序列检测,并对其中10例青少年期发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以及临床表型与基因型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 经基因检测共发现211例携带异常扩展的IT15基因CAG重复序列,其中10例为青少年型亨廷顿病患者,临床表现各异,主要以不自主运动和认知功能障碍为主;发病年龄平均(12.50±4.55)岁,IT15基因CAG重复序列平均(63.70±14.83)个,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二者呈负相关关系(r=-0.865,P=0.001).结论 青少年型亨廷顿病与成年型亨廷顿病患者临床表现不同,前者主要表现为认知功能障碍;对于无明确家族史、临床表现疑似亨廷顿病的患者,基因检测是明确诊断的依据;亨廷顿病发病年龄与IT15基因CAG重复次数呈负相关,但不能完全解释发病年龄的变异性,尤以青少年型亨廷顿病患者显著,可能存在其他遗传调节因素.

  • 家族性低钾型周期性麻痹基因型和表型分析

    作者:张惠丽;孙毅明;郑民缨;朱瑜龄;操基清;张誉;李亚勤;邓琅辉;张成

    研究背景 分析一中国汉族家族性低钾型周期性麻痹家系的致病基因和相关临床资料.方法 采用DNA序列技术对先证者(Ⅲ3)进行CA CNA1S、SCN4A、KCNE3全基因组筛查,针对检测到的变异进一步检测家系中其他患者和无症状家系成员是否存在相同基因突变,经对临床资料分析以确定相关基因突变是否为致病性突变基因.结果 先证者(Ⅲ3)及家系中其他患者(Ⅱ1、Ⅲ4、Ⅳ3)均检测到CACNA1S基因IVS25-194C/T突变,而无症状家系成员(Ⅲ1)未检测到该突变;该家系成员(除Ⅰ1)均检测到SCN4A基因IVS18-130G/A突变,该位点位于内含子区域且有症状和无症状家系成员同时出现;先证者(Ⅲ3)和无症状家系成员(Ⅲ1)同时检测到SCN4A基因外显子12区域c.1984G>A突变,系错义突变(V662I),但家系中其他患者(Ⅱ1、Ⅲ4、Ⅳ3)均未发现该位点突变.结论 结合临床资料和生物信息学预测,推测CACNA1S、SCN4A、KCNE3基因突变均非该家系致病性突变基因.但该家系资料丰富了我国原发性低钾型周期性麻痹家系的临床和基因数据库.除KCNE3、CACNA1S和SCN4A基因外,中国低钾型周期性麻痹家系可能存在新的致病基因突变,尚待进一步研究.

  • 短链脂酰辅酶A脱氢酶缺陷综合征一家系临床表型及基因突变分析

    作者:姬辛娜;毛莹莹;高志杰;谭泊净;李云林;许克铭;陈倩;陈述花

    目的 总结短链脂酰辅酶A脱氢酶缺陷综合征临床表型和基因突变特点.方法与结果 女婴患儿,1个月14d,临床表现为智力和运动发育迟滞、肌张力下降、癫痫发作,发作类型为痉挛发作和全面性强直发作;体格检查可见左侧面部和左上腹部咖啡牛奶斑;尿液乙基丙二酸、甲基琥珀酸和全血丁酰肉碱水平升高;发作间期视频脑电图可见爆发-抑制波形;头部MRI显示,左侧大脑半球和右侧额叶皮质发育畸形;基因检测显示,患儿存在ACADS基因c.795+ 1G>A纯合突变,分别来自携带该位点杂合突变的父母.患儿明确诊断为短链脂酰辅酶A脱氢酶缺陷综合征,该家系明确诊断为短链脂酰辅酶A脱氢酶缺陷综合征家系.在服用泼尼松4 mg/(kg,d)和左乙拉西坦30 mg/(kg·d)基础上,增加维生素B210 mg/(kg,d)口服.随访至今,未再出现癫痫发作.结论 短链脂酰辅酶A脱氢酶缺陷综合征临床表现为智力和运动发育迟滞、肌张力下降和早发性癫痴性脑病,尿液乙基丙二酸、甲基琥珀酸和全血丁酰肉碱升高,并可能导致皮质发育畸形.ACADS基因c.795+ 1G>A纯合突变可以致病,为首次报道.

  • Dysferlin肌病两家系三例临床表型及基因突变分析

    作者:张惠丽;李泽;成秋生;陈希;朱瑜龄;李亚勤;陈孟龙;张成

    目的 总结Dysferlin肌病的临床表型和基因突变特点.方法 回顾分析两家系3例Dysferlin肌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神经电生理学检查、肌肉病理学检查和基因检测结果.结果 Dysferlin肌病临床表现多样,同一家系表现出不同的临床亚型[例1为Miyoshi远端型肌营养不良症,例2(例1之父)为无症状高肌酸激酶血症];肌肉MRI表现为不同程度肌肉脂肪化;肌电图呈肌源性损害;组织学形态可见肌营养不良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可见肌细胞胞膜dysferlin表达降低或缺如;基因检测提示DYSF基因外显子4 c.331C> T(p.Gln1 11Ter)无义突变(例1和例2)和外显子54c.6141delC移码突变(例1),以及外显子23 c.2311C>T(p.Gln771Ter)无义突变和外显子27c.2870-2874delAGACC移码突变(例3).结论 Dysferlin肌病存在临床异质性,易误诊和漏诊.详细的病史询问、肌肉组织活检特异性dysferlin显著降低或缺如、DYSF基因突变,有助于Dysferlin肌病的明确诊断和分型诊断.

  • 肢带型肌营养不良症2A型临床前期两例临床表型及基因突变分析

    作者:李欢;朱瑜龄;利婧;王倞;何若洁;林金福;张成

    目的 总结肢带型肌营养不良症2A型(LGMD2A型)临床前期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神经电生理学检查、基因检测和家系资料等,为LGMD2A型的早期诊断提供临床依据.方法与结果 2例男性患儿,均4岁,幼儿园入学体格检查发现血清肌酸激酶升高(分别为正常参考值上限的25和60倍),运动功能良好,例1伴反复多发性皮疹和背部毛发轻度增多的皮肤损害表现,例2表现为双侧小腿稍肥大坚实,肌电图和肌肉组织活检均提示肌源性损害,双侧大腿肌肉MRI未见明显异常.二代基因测序显示,2例患儿均存在CA PN3基因复合杂合突变:例1存在复合杂合的错义突变[c.2092C>T(p.Arg606Ser)]和移码突变[c.712delT(p.Phe239LeufsTer14)],2个突变位点均未见报道;例2存在复合杂合的错义突变[c.600C>G(p.Phe200Leu)和c.619A> G(p.Lys207Glu)],c.600C> G(p.Phe200Leu)突变位点未见报道.Sanger测序证实二者家系均符合常染色体隐性遗传.2例患儿明确诊断为LGMD2A型,两家系明确诊断为LGMD2A型家系.结论 无症状高肌酸激酶血症应考虑LGMD2A型的可能,本研究增加了人群CAPN3基因突变的多样性.

  • MTMR13/SBF2基因复合杂合突变致腓骨肌萎缩症4B2型一家系临床表型及基因突变分析

    作者:朱瑜龄;李欢;潘志良;梁颖茵;利婧;王倞;何若洁;林金福;张成

    目的 探讨腓骨肌萎缩症4B2型(CMT4B2型)的临床表型和分子遗传学特征.方法 一家系3例CMT4B2型患儿,采用目标区域捕获测序技术检测MTMR13/SBF2基因突变类型.结果 例1(先证者)6年前出现双下肢无力,行走向前跨步,跑步速度较同班同学明显缓慢,随后症状逐渐加重,出现双手大小鱼际肌和骨间肌萎缩,双侧指关节不能伸直,双侧小腿肌萎缩,双侧马蹄内翻足和四肢腱反射减弱.例2(先证者之大弟)2年前出现双下肢无力,行走不稳,跑步和上楼梯较前明显缓慢,步态异常逐渐加重,足跟行走不能,双手大小鱼际肌萎缩,双侧小腿轻度肌萎缩,四肢腱反射减弱.例3(先证者之二弟)足跟行走困难,双手大小鱼际肌轻度肌萎缩,四肢腱反射减弱.基因检测显示,例1存在MTMR13/SB F2基因c.230G> A(p.Gln77Arg)和c.1537C >T(p.Gln513*)复合杂合突变,其父携带c.230G>A(p.Gln77Arg)杂合突变,其母携带c.1537C >T(p.Gln513*)杂合突变,例2和例3均存在与先证者相同的c.230G> A(p.Gln77Arg)和c.1537C> T(p.Gln513*)复合杂合突变.3例患儿诊断明确为CMT4B2型,该家系明确诊断为CMT4B2型家系.予甲钴胺对症治疗,先证者马蹄内翻足明显,予石膏固定疗法予以纠正.结论 CMT4B2型是罕见且严重的进展型腓骨肌萎缩症,目前尚无有效治疗方法,对患者进行及时的基因检测以明确诊断,同时对患病家系积极开展遗传咨询,对于有生育要求的致病基因携带者还应结合产前基因诊断以避免患病胎儿的出生.对于家系中携带致病基因尚未出现临床症状或处于疾病早期的患者,应密切随访,采取积极治疗以尽可能延迟发病时间或指导患者进行正确的康复训练以预防弓形足、脊柱侧弯等畸形,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 促甲状腺素受体基因突变一个家系研究

    作者:马绍刚;方佩华;吕枚;陈慧;许静;李宁;冯洁

    目的:探讨1个甲状腺发育不良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先天性甲减)患者家系促甲状腺素受体(TSHR)基因突变遗传规律.方法:调查包括先证者3代家系成员共计13人,检测血清甲状腺激素.用TKM法提取基因组DNA,PCR扩增TSHR基因第10外显子序列,对PCR产物正反向测序,测序结果同Genbank人TSHR基因序列对比.结果:先证者TSHR基因同时存在2个位点纯合子型点突变R450H/D727E,家系12人甲状腺功能均正常,6人为R450H/D727E杂合子型点突变,其中5人血清sTSH轻度升高.结论:R450H/D727E纯合子导致先证者甲状腺发育不良及先天性甲减,R450H/D727E杂合子甲状腺功能正常仅sTSH轻度升高.

  • 妊娠期糖尿病与糖尿病的相关性及其遗传倾向的初探

    作者:宋殿荣;郭尚宏;王建梅;韩玉环

    糖尿病是一组多基因遗传所致并与自身免疫紊乱有关的遗传异质性疾病,1979年WHO将妊娠期糖尿病(GDM)列为糖尿病的一个独立型,笔者已对HLA-DRB基因型与妊娠期糖尿病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1],笔者试图初步探讨GDM与糖尿病的相关性及其遗传倾向,结果报告如下.

  • PCR-HRM分析筛查成骨不全一家系患儿基因突变

    作者:白雪;李克秋;任秀智;何晓波;王毅;官士珍;景亚青;李光

    目的:采用PCR-高分辨率熔解曲线(HRM)分析筛查成骨不全(OI)一家系患儿(先证者)COL1A1基因突变位点,探讨其基因型与临床表型的联系。方法对先证者进行家族史及临床资料的调查,采集先证者、家属及50名正常对照者血液标本,应用PCR-HRM分析筛查先证者及正常对照者COL1A1基因突变,基因测序确证突变位点。结果先证者COL1A1基因17外显子筛查结果异常,其熔解温度(Tm)值比正常对照者Tm值低约0.4℃。先证者与正常对照者的标准熔解曲线及差异熔解曲线均有明显差异。测序结果为c.1138G>A,突变导致380位氨基酸由甘氨酸(Gly)变成丝氨酸(Ser):p.(Gly 380 Ser),为错义突变。先证者父亲、祖母均具有相同突变位点。先证者母亲及正常对照者基因测序结果无此突变。该突变在中国人群中未见报道。该家系遗传特征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先证者临床诊断为Ⅳ型OI,临床表型较严重。结论 PCR-HRM分析是有效的OI基因筛查新方法。COL1A1基因c.1138G>A突变在中国人群中为新发现的突变位点。α螺旋结构域Gly被替换可能导致较严重的临床表型。

  • 线料体肌病一家系报

    作者:庞洁;郭小燕;陈雪平;曾艳;张树山;商慧芳

    先证者(Ⅱ11),男,65,岁,教师;因"双眼脸下垂伴听力下降15年,双下肢乏力6年,加重伴饮水呛咳、四肢抖动2年"于2007年5月入院.

  • 先天性肌强直3家系10例临床分析

    作者:张树山;袁强;曾艳;袁光固;商慧芳

    先天性肌强直是一种以骨骼肌在随意收缩或物理刺激后出现肌强直,不易立即放松为特征的遗传性肌肉疾病,于1876年首先由丹麦医生Thomsen报道,依该病的遗传方式可分为Thomsen型和Becker型,前者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后者呈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 橄榄桥小脑萎缩一家系7例报告

    作者:王根绪

    橄榄桥小脑萎缩(OPCA)是以小脑皮质、桥脑、下橄榄核等处神经元脱失为主的一组遗传变性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慢性进行性共济失调,可伴有震颤麻痹综合征,部分病例出现吞咽困难、肌痉挛、腱反射亢进、锥体束征及脊髓后索损害征象,晚期可导致痴呆.笔者在临床工作中发现一个OPCA家系,现报告如下.

  • 家族性脑血管亚铁钙沉着症家系调查

    作者:马龙

    Fahr病(特发性家族性脑血管亚铁钙沉着症)由Bamberger在1855年首先报道,其后Fahr做了进一步的描述.Fahr是一种家族性遗传性疾病,多为常染色体显性或隐性遗传,在部分患者可发现16号或18号环形染色体.国内1983年蒋雨平等[1]首先报道,但家族性发病者仍少见.现通过我院发现的一家系讨论Fahr病的临床特点.

  • 晚发型甲基丙二酸血症合并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家系1例

    作者:杨永轩

    甲基丙二酸血症或称甲基丙二酸尿症,是先天性有机酸代谢异常中常见的病种,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由于甲基丙二酰辅酶A变位酶或其辅酶钴胺素(维生素B12)代谢缺陷导致甲基丙二酸异常蓄积,造成一系列神经系统损害.本症多在婴幼儿期发病,但 1 岁后发病的晚发型病例相对较少.现对 1个晚发型甲基丙二酸血症合并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家系,报道如下.

  • 肥厚型心肌病一家系7例中并发扩张型心肌病1例

    作者:董榆;吴新华;尹雪艳

    肥厚型心肌病(HCM)是一种不明原因的心肌肥厚,约1/3患者有明显家族史.我们发现一家系7例,并追踪随访5年,报告如下(附家系调查谱).

    关键词: 心肌病 肥厚型 系谱
312 条记录 10/16 页 « 12...78910111213...1516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