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钴胺素缺乏的现状和防治研究进展

    作者:赵亚玲;李竹

    钴胺素(cobalamin)(以下简称"维生素B12"),是一组有钴结合咕啉环的红色类咕啉化合物的总称.维生素B12是机体内同型半胱氨酸甲基化转变为蛋氨酸及甲基丙二酸-琥珀酸异构化过程的主要辅酶.人体若缺乏维生素B12,上述两个代谢过程将会受到影响,从而对健康造成不良影响,如影响造血细胞的正常分化而导致巨幼红细胞性贫血[1],导致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而影响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和预后[2],导致儿童发育和神经功能受损等[3].研究发现,维生素B12缺乏还与神经管畸形、流产、早产、先兆子痫、阿尔茨海默氏病(alzheimer's disease)、抑郁症、乳腺癌及肺癌等的发生有关.本文对Pubmed和CNKI收录的近10年来国内外有关人群维生素B12的营养状况、缺乏原因和干预措施等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了解维生素B12缺乏的状况和防治进展,为进一步的研究和干预提供思路.

  • 糖尿病二甲双胍治疗中维生素B12与甲基丙二酸水平的变化分析

    作者:林晓辉

    目的:分析糖尿病二甲双胍治疗中维生素B12与甲基丙二酸水平的变化。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选取该院自2012年7月—2014年7月间接诊的63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给予二甲双胍治疗,比较治疗前后维生素B12与甲基丙二酸水平。结果治疗前,维生素B12水平(373.52±22.63)nmol/L、甲基丙二酸(35.13±12.36)pg/mL;治疗后,维生素B12水平(336.52±21.52)nmol/L、甲基丙二酸(40.52±9.63)pg/mL。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服用二甲双胍可有效降低维生素B12水平,升高血清甲基丙二酸水平,有效降糖,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青少年发病的甲基丙二酸血症临床分析

    作者:叶静;李存江;刘江红;王向波;笪宇威;宋海庆

    目的 探讨青少年发病的甲基丙二酸血症临床特点.方法 分析4例经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尿筛查诊断青少年发病的甲基丙二酸血症神经系统临床表现和治疗经过.结果 4例甲基丙二酸血症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智能减退、癫痫、锥体束征;2例患者有视力减退和视神经萎缩,1例有视乳头水肿:经腺苷钻胺和左卡尼丁治疗1个月症状均有改善.结论 青少年发病的甲基丙二酸血症临床主要表现为智能减退、癫痫、锥体束征,经治疗可好转.

  • 甲基丙二酸血症被误诊为血液系统疾病二例分析并文献复习

    作者:管贤伟;孙云;马定远;王彦云;蒋涛

    目的 探讨甲基丙二酸血症(MMA)的临床特征及其被误诊为血液系统疾病的原因,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方法 选择2016年11月2日及2017年2月25日,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妇产医院收治的被误诊为血液系统疾病的2例MMA患儿为研究对象,其年龄分别为5个月与15岁.对这2例MMA患儿的诊疗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的遗传代谢病基因Panel测序法对患儿家系进行致病基因突变分析.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2013年修订的《世界医学协会赫尔辛基宣言》要求.设定检索策略,以"甲基丙二酸血症""误诊""血常规""MMA"等为关键词,对万方数据库、中国知网等数据库中关于MMA的文献进行检索,设定检索时间为2000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结果 ①患儿1于出生后1个月时误诊为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5个月时确诊为MMA.其血液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HPLC-MS/MS)结果提示,丙酰肉碱(C3)浓度为3.2μmoL/L,C3/乙酰肉碱(C2)为0.34,C3/游离肉碱(C0)为0.22;尿液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检测结果提示,尿甲基丙二酸值为20μg/μmoL肌酐;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浓度为40μmol/L.血常规检查结果显示,血红蛋白(Hb)为105 g/L.其基因检测结果提示,基因突变位点为MMACHC c.80G>A/c.609G>A.该例患儿终被确诊为MMA合并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属于cblC型.②患儿2于出生后6个月误诊为血小板减少,15岁时确诊为MMA.其血液HPLC-MS/MS检查结果提示,C3浓度为7.22μmo/L,C3/C2为0.32,C3/C0为0.82;尿液GC/MS检测结果提示尿甲基丙二酸值为14.02μg/μmoL肌酐;血清Hcy浓度为80μmol/L;血常规检查结果提示Hb为103 g/L,血小板计数为85×109/L.其基因检测结果提示,基因突变位点为MMACHC c.482G>A/c.609G>A.该例患儿终被确诊为MMA合并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属于cblC型.③2例患儿均被误诊为血液系统疾病并采取输血、给予铁剂和激素等对症治疗,均无明显临床疗效.2例患儿确诊为MMA后,给予羟钴胺肌内注射(1 mg/d),以及左卡尼汀、甜菜碱、亚叶酸钙口服治疗1个月,复查血常规结果提示各项指标均在正常参考值范围,并且病情稳定.结论 MMA的临床表现无特异性,部分患儿易误诊为血液系统疾病,血液HPLC-MS/MS、尿液GC/MS和基因检测是诊断MMA的有效方法.

  • 甲基丙二酸血症的诊断与治疗分析

    作者:杨艳玲;张月华;袁向东;戚豫;张致祥;秦炯;孙德荣;顾强;米春兰

    目的 探讨甲基丙二酸血症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 对5例甲基丙二酸血症患儿的临床表现、生化特点、诊疗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例1病情重,生后2 d发病,11 d死亡.例2~例5于生后1~3个月发病,因惊厥、肌张力低下、智力发育落后等神经系统损害来院就诊.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GC/MS)显示5例患儿尿甲基丙二酸浓度明显增高.例2为维生素B12(VB12)无效型,以低蛋白饮食治疗为主.例3~例5为VB12有效型,治疗以VB12为主,辅以低蛋白饮食.经治疗后,4例患儿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智力发育进步显著.结论 GC/MS尿有机酸分析对本症有确诊意义,早期发现、合理治疗可有效地改善预后.

  • 母亲维生素B12缺乏导致婴儿继发性甲基丙二酸尿症的诊断与治疗分析

    作者:钱宁;侯新琳;杨艳玲;何晓菊;杨宏云;时春艳;宋金青;孙芳;周丛乐;秦炯

    目的探讨婴幼儿继发性甲基丙二酸尿症的病因、诊断和治疗.方法对7例继发性甲基丙二酸尿症患儿的临床表现、生化特点、诊疗经过以及其母亲在孕期的健康、营养状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儿于生后1~13个月时因呕吐、惊厥、智力运动发育落后等来院就诊.6例合并轻重不同的贫血,5例合并代谢性酸中毒、肝功能损害,患儿尿甲基丙二酸浓度增高.患儿母亲中4例患慢性胃病,1例患肝胆结石,1例长期素食,患儿母亲血清维生素B12偏低,叶酸降低,同型半胱氨酸增高.经维生素B12、叶酸补充治疗后,患儿全身情况逐渐改善,6例发育正常,1例遗留轻度智力损害.结论母亲慢性胃肠、肝胆疾病及营养障碍可导致维生素B12、叶酸缺乏,引起婴儿继发性甲基丙二酸尿症,早期诊断及维生素B12、叶酸补充治疗是改善预后的关键.

  • 甲基丙二酸血症合并同型半胱氨酸尿症患者治疗效果分析

    作者:黄倬;韩连书;叶军;邱文娟;张惠文;高晓岚;王瑜;季文君;李晓燕;顾学范

    目的 分析甲基丙二酸血症合并同型半胱氨酸尿症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甲基丙二酸血症合并同型半胱氨酸尿症患者58例,男34例,女24例,其中临床患者50例(早发型42例,迟发型8例),首诊年龄18 d~30.8岁,新生儿筛查8例.治疗方法包括维生素B12、甜菜碱、叶酸、维生素B6及左旋肉碱等.随访内容包括发育情况、常规实验室检测、血氨基酸、酰基肉碱、同型半胱氨酸及尿有机酸水平等.结果 58例患者治疗随访1个月~7.1年,其中死亡3例(早发型患者),其余患者治疗后急性期临床表现及常规生化异常基本恢复正常,其中49例留有不同程度运动语言及智力落后.患者血丙酰肉碱、丙酰肉碱与乙酰肉碱比值、同型半胱氨酸及尿甲基丙二酸水平中位数由治疗前的7.73 μmol/L、0.74、97.3 μmol/L及168.55降至随访时的2.74 μmol/L、0.16、43.8 μmol/L及6.8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6.345、6.624、5.246、6.624,P均<0.01).结论 甲基丙二酸血症合并同型半胱氨酸尿症患者经羟钴胺及其他药物综合治疗后,临床表现及血尿生化异常显著改善,但多数患者仍有运动语言及智力落后.

  • 甲基丙二酸血症14例诊断及治疗分析

    作者:金洪;邹丽萍;张春花;方方;肖静;吴沪生;朱逞;郭惟;金真

    目的探讨甲基丙二酸血症(MMA)的临床特征和治疗方法.方法对14例MMA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14例中男4例,女10例,发病年龄自出生~9岁,生后1个月内发病者7例(50%),1岁以内发病者共10例(71%).主要临床表现有嗜睡(6例)、智力体力发育落后或倒退(7例)、惊厥(6例)、发作性呕吐(4例)、喂养困难(4例)、肌张力异常(低下5例,增高3例)、毛发黄(4例)等.血气分析提示代谢性酸中毒6例,高氨血症5例,酮尿4例,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尿有机酸分析显示14例患儿尿甲基丙二酸浓度均明显高于正常,头颅CT检查6例中5例异常,MRI检查5例全部异常,4例肌电图中2例提示有周围神经病变.3例在确诊前死亡,11例确诊患儿中10例接受维生素B12(VitB12)治疗,辅以低蛋白饮食及左旋肉碱治疗.对治疗的7例进行3个月~1年6个月(平均8.5个月)的随访,1例临床症状完全消失,4例明显好转,2例死于严重代谢性酸中毒.结论嗜睡、智力体力发育落后或倒退、惊厥、发作性呕吐、喂养困难、肌张力异常、毛发黄、代谢性酸中毒、高氨血症、酮尿是MMA的主要临床特征,GC/MS法尿有机酸分析是早期诊断MMA的重要依据,确诊后坚持长期合理治疗是改善预后的有效方法.

  • 甲基丙二酸尿症合并同型半胱氨酸血症57例临床分析

    作者:张尧;宋金青;刘平;燕容;东锦华;杨艳玲;王兰凤;姜玉武;张月华;秦炯;吴希如

    目的 对57例甲基丙二酸尿症合并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方法 1996-2006年就诊的96例甲基丙二酸尿症患者中57例(59.4%)合并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来自中国大陆16个省市,其中男32例,女25例,通过尿液、血液生化分析诊断,尿液有机酸测定采用GCMS分析技术,血清、尿液总同型半胱氨酸检测采用荧光偏振免疫测定法.结果 57例患者尿中甲基丙二酸均显著增高,血清总同型半胱氨酸81.5~226.5 μmol/L(正常对照4.5~12.4 μmol/L),尿液总同型半胱氨酸79.1~414.5 μmol/L(正常对照1.0~20.0 μmol/L).其中13例(22.8%)于新生儿期发病,临床表现类似缺血缺氧性脑病;14例(24.6%)于1个月~1岁内发病,以神经系统损害为主要表现;9例(15.8%)于1岁~学龄前发病,以智力运动倒退为主要表现;18例(31.6%)于6~15岁发病,其中7例合并肝、肾、周围神经等多脏器损害.3例(5.3%)分别于16、24、34岁出现进行性智力运动倒退等异常.57例患者中11例(19.3%)死亡.46例(80.7%)接受维生素B12、叶酸、左旋肉碱、甜菜碱补充治疗,逐渐好转,11例(19.3%)完全康复.结论 甲基丙二酸尿症合并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中国人甲基丙二酸尿症的常见类型,患者个体差异大,可于新生儿期至成年各个时期发病,临床诊断困难.对于甲基丙二酸尿症患者应及早进行血浆、尿液总同型半胱氨酸测定,鉴别诊断,合理治疗.

  • 迟发型甲基丙二酸血症二家系的临床及基因突变分析

    作者:崔冬;陈淑丽;温鹏强;胡宇慧;陈小文;沈丹;袁泉;宋萍;廖建湘;李成荣

    目的 对2个迟发型甲基丙二酸血症家系临床特点及MMACHC基因突变情况进行研究.方法 对2例患儿的临床特点、诊疗情况进行分析.应用聚合酶链反应与DNA直接测序法对2个家系共6名成员进行MMACHC基因突变检测.结果 2例患儿发病年龄分别为13岁和12岁,均以神经系统异常就诊,表现为运动、语言、智力发育落后及倒退.例1伴有贫血,例2表现为类似病毒性脑炎的症状,出现脑萎缩.尿有机酸分析示甲基丙二酸大量升高,检测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浓度也增高明显.经维生素B12治疗后症状迅速改善.随访至今,2例明显好转.例1被检出两个突变c.482G>A和c.658_660delAAG,前者来源于患儿母亲,后者来自父亲;例2被检出c.482G>A及c.609G>A,患儿父母分别携带这两个突变.所有突变均发生在第4外显子上,均为杂合子.c.482G>A为错义突变,导致精氨酸→谷氨酰胺(R161Q);c.609G>A为无义突变,由色氨酸→终止密码(W203X);c.658_660delAAG为缺失突变,造成一个赖氨酸的缺失.结论 迟发型甲基丙二酸血症临床表现多样性,两例患儿均以神经系统异常发病,1例伴有血液系统的改变.2例患儿均为维生素B12治疗有效型.基因突变均发生在第4外显子上,c.482G>A可能与迟发型有一定的相关性.

  • 琥珀酰辅酶A连接酶缺陷导致继发性甲基丙二酸尿症四例的临床与实验室研究

    作者:刘玉鹏;李溪远;丁圆;王峤;宋金青;张尧;李东晓;秦亚萍;杨艳玲

    目的 探讨因琥珀酰辅酶A连接酶缺陷导致的继发性甲基丙二酸尿症患儿的临床与基因特点.方法 对2011年2月至2014年4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科确诊的琥珀酰辅酶A连接酶缺陷导致的甲基丙二酸尿症中国患儿4例的临床经过、生化异常、脑影像特点及基因突变进行研究.结果 4例患儿于生后1d至6个月发病,于6个月至2岁8个月就诊,均有智力运动落后,喂养困难,肌张力低下,3例合并难治性癫痫,听力障碍.血清乳酸、丙酮酸均增高.尿甲基丙二酸9.21~9.97 mmol/mol肌酐(正常值0.2~ 3.6 mmol/mol肌酐),血液丙酰肉碱5.07~ 8.15 μmol/L(正常值0.5 ~4.0 μmol/L),琥珀酰肉碱1.98~4.49 μmol/L(正常值0.15~1.0 μmol/L).外周血白细胞线粒体呼吸链酶复合物存在单一或复合缺陷.头颅MRI显示基底节损害或脑萎缩.3例为SUCLG1基因缺陷,共检出5种突变(c.809A>C、c.826-2A>G、c.550G>A、c.751C >T和c.961C >G突变).1例为SUCLA2c.970C>T纯合突变,为新突变.经治疗后,4例患儿智力运动缓慢进步.结论 琥珀酰辅酶A连接酶缺陷患儿起病早,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预后不良.对于轻度甲基丙二酸尿症伴严重神经系统损害及高乳酸血症的患者需注意鉴别琥珀酰辅酶A连接酶缺陷症尿症,基因诊断是关键方法.

  • SUCLA2相关脑肌病型线粒体DNA耗竭综合征一例并文献复习

    作者:刘志梅;方方;丁昌红;吴沪生;吕俊兰;伍妘

    目的 总结SUCLA2相关脑肌病型线粒体DNA耗竭综合征一例的病例资料,并结合文献复习对该病临床特征进行分析.方法 对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神经内科2010年10月首诊,2013年11月明确诊断的SUCLA2相关脑肌病型线粒体DNA耗竭综合征患儿,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基因检测结果进行总结,并以“SUCLA2”为检索词查阅CNKI数据库、万方数据库、PubMed数据库和HGMD(人类基因突变数据库)专业版(建库至2014年4月),将国外报道的24例SUCLA2基因突变导致的线粒体DNA耗竭综合征及本病例共25例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1)患儿为5岁9个月男孩,2岁3个月时主因“生后至今不能竖头、独坐”首次来我院就诊.患儿为其母亲第6次怀孕第2次生产,足月顺产,出生体重为2 400 g,生后即出现喂养困难、听力异常、肌张力低下、发育迟滞和生长迟缓.至就诊仍不能竖头、翻身和独坐,伴肌肉萎缩,吞咽咀嚼困难,咽部分泌物潴留,易患呼吸道感染,感染时病情危重,呼吸困难,伴有骨骼畸形及面部特征.患儿父母为姨表近亲结婚.实验室检查:血乳酸增高,尿代谢筛查提示甲基丙二酸轻度增高,血串联质谱分析提示酮症、乳酸水平升高,丙酰肉碱(C3)、丁二酰肉碱和(或)甲基丙二酰肉碱(C4DC)水平轻度升高;头颅MRI示双侧尾状核头部、壳核呈长T2信号,伴脑萎缩样改变.应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发现SUCLA2 c.970G>A纯合错义突变.(2)结合国外报道的24例SUCLA2基因突变导致的线粒体DNA耗竭综合征以及本例患儿资料,25例患儿中男14例、女11例;23例在生后4个月之内发病.常见的临床表现有肌张力低下、肌肉萎缩、发育迟滞,其次为听力损害、运动障碍、喂养困难、生长迟缓及眼睑下垂或眼外肌麻痹,惊厥少见.22例患儿中20例(90.9%)血乳酸升高;20例患儿进行尿代谢筛查17例提示甲基丙二酸轻度升高,血C3和C4DC轻度升高.头颅MRI为基底节受累和脑萎缩样改变,以双侧尾状核、壳核对称性病变为主.25例中19例来自欧洲,其中的13例来自法罗群岛,为SUCLA2 c.534+ 1G>A纯合突变.结论 SUCLA2相关脑肌病型线粒体DNA耗竭综合征临床特征为:生后或婴儿早期出现严重肌张力低下、喂养困难、生长迟缓、发育迟滞(尤其是运动)、听力损害等;血乳酸增高,尿甲基丙二酸轻度增高,血C3和C4DC轻度升高;头颅MRI为双侧对称性尾状核、壳核受累,伴有脑萎缩样改变.发现SUCLA2致病性突变可确诊.

  • 甲基丙二酸尿症的肾脏损害五例报告

    作者:李建国;黄建萍;肖慧捷;杨艳玲;杨霁云

    目的探讨甲基丙二酸尿症肾脏损害的临床特点,以期提高认识,达到早期诊断、早期干预和改善预后的目的.方法对尿有机酸分析确诊的5例有肾脏受累的甲基丙二酸尿症患者的临床表现、生化特点以及诊疗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5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肾小球及肾小管受累表现,其中2例有肾功能不全,肾脏受累可先于、同时或晚于神经系统受累.5例均为钴胺素反应型,治疗后肾脏损害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结论对于不明原因的血尿、蛋白尿、肾功能下降的患者,特别应注意有无合并神经系统体征,尽早行代谢病筛查及尿有机酸分析,以免延误诊断.

  • 甲基丙二酸尿症伴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者脑出血一例

    作者:徐广印;付庆喜;高乃永;刘举祥

    报道1例晚发型甲基丙二酸尿症(MMA)合并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cblC型),以智能减退、精神异常、行走不稳、生活不能自理为主要表现的患者.该患者继发脑出血,治疗效果较好.通过MMACHC基因检测发现基因缺失突变为1号外显子片段缺失(delExon1),表明delExon1是晚发MMAcblC型的致病原因之一.

  • 迟发型甲基丙二酸尿症三例临床和影像学分析

    作者:王朝霞;张巍;杨艳玲;袁云

    目的探讨迟发型甲基丙二酸尿症的临床和影像学特点及其病理生理机制.方法运用尿有机酸分析(气相色谱-质谱联用)进行筛查与诊断,对3例(男2例、女1例)迟发型甲基丙二酸尿症患者的临床经过、生化特点、影像学表现、诊疗情况进行分析.结果3例患者均因神经系统损害起病.例1于24岁发病,出现间断遗尿及进行性加重的智能和运动障碍,四肢力弱、肌张力呈铅管样增高、双侧锥体束征阳性.例2于13岁起学习困难,智力下降,走路不稳,伴视力减退,16岁时出现惊厥发作1次.两例患者均合并肾损害,脑电图异常,脑MRI显示双侧大脑白质广泛长T2信号及弥漫性脑萎缩,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浓度明显升高、左旋肉碱降低.例3为34岁女性,走路不稳、乏力2个月余,双下肢力弱,深感觉消失,四肢肌张力增高,腱反射消失,化验显示中度大细胞性贫血、维生素B12缺乏,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浓度正常,脑MRI示双侧苍白球、内囊后肢和大脑脚长T2信号.3例患者尿甲基丙二酸、甲基枸橼酸浓度均显著升高,经维生素B12治疗后症状迅速改善.结论3例患者均符合迟发性甲基丙二酸尿症维生素B12反应型诊断.例1、2合并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者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改变的差异可能与生化类型有关.本型患者经维生素B12疗效显著,预后良好,对成年发病的脑变性病患者应注意本症的鉴别诊断.

  • 甲基丙二酸血症患儿mut基因两个新遗传突变的发现和鉴证

    作者:常会波;吴建新;刘哲伟;王立文;许克铭;张宇;李媛媛;张霆

    目的 研究甲基丙二酸血症患儿甲基丙二酰辅酶A变位酶基因(mut)变异,鉴证和分析突变位点. 方法 通过聚合酶链反应(PCR)对14例患儿、部分直系亲属及健康对照的mut基因外显子进行扩增和测序.采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进行变异位点鉴证.利用软件对甲基丙二酰辅酶A变位酶蛋白三维结构进行模拟分析.结果 在例1的mut基因第3号外显子,发现D147E(cDNA 517T→A)和244insL(cDNA 805insTT)两处杂合突变,分别来自例1的母亲和父亲.D147E处于保守氨基酸区域,244insL移码突变导致终止密码子提前出现.结论 中国甲基丙二酸血症患儿mut基因出现两个新的遗传突变D147E和244insL.

  • 晚发型钴胺素C缺陷病临床及分子遗传学特点分析

    作者:赵玉英;焉传祝;亓法英;王胜军;李伟;赵秀鹤;王翠兰;刘艺鸣

    目的 探讨晚发型钴胺素C(cblC)缺陷病,即甲基丙二酸血症伴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cblC型的临床及分子遗传学特点.方法 搜集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神经内科自2012—2017年诊断的26例晚发型cblC缺陷病患者的临床、生化、神经影像、治疗随访情况以及MMACHC基因检测结果,并汇总分析.结果 26例患者中男女比为11:15,诊断年龄4~39岁,有4个家系同胞共患病;其主要神经系统表现为痉挛性截瘫、精神行为异常、智能减退、癫痫发作、共济失调、肌张力障碍和周围神经病;4例在疾病初期表现为蛋白尿.初诊时血总同型半胱氨酸为61.4~193.4μmol/L,尿甲基丙二酸均显著升高.26例患者的神经影像学检查显示:脑萎缩11例,胸髓萎缩变性10例,脑实质损伤5例,长节段脊髓病变3例,脊髓空洞1例,多发脑动脉狭窄1例.所有患者急性发作期经胃肠外补充钴胺素,口服叶酸、甜菜碱、左卡尼汀、维生素B6后急性脑病症状痊愈,但痉挛性截瘫改善不理想;慢性维持期肌肉注射羟钴胺和口服甜菜碱,在减少用药次数的同时可有效改善各项指标.经基因测序,26例患者均携带MMACHC基因复合杂合(22/26)或纯合突变(4/26),其中已知致病突变11种,以c.482G>A(15/52)和c.609G>A(13/52)错义突变为常见,其次为c.656_658del(4/52)和c.452A>G(4/52).结论 同型半胱氨酸是cblC缺陷病重要的血清学标志物;该病若及时诊治预后良好,但需终身胃肠外补充羟钴胺和甜菜碱;该组病例中检测的MMACHC基因突变以c.482G>A及c.609G>A为常见.

  • 甲基丙二酸血症9例回顾分析

    作者:尤登攀;王兴宏

    目的 提高对儿童遗传代谢病诊断及治疗的认识.方法 应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U/MS)对9例确诊甲基丙二酸血症(MMA)给予药物和控制饮食治疗.结果 1例在确诊前死亡,8例确诊患儿给予维生素B12和低蛋白饮食.随访3个月-12个月,1例症状消失,6例症状显著好转,1例无效死亡.结论 GC/MS尿有机酸分析是甲基丙二酸血症(MMA)筛查与诊断的可靠方法.早诊断及早治疗对改善预后尤为关键.有机酸血症临床症状复杂,对于不明原因的拒乳、惊厥、酸中毒、意识障碍、发育迟滞等症状的患者,须警惕先天代谢性疾病.

  • 甲基丙二酸尿症相关肺高血压临床特点与基因突变

    作者:刘雪芹;闫辉;邱建星;张春雨;齐建光;张欣;肖慧捷;杨艳玲;陈永红;杜军保

    目的:总结15例以肺高血压(pulmonary hypertension,PH)为突出表现的甲基丙二酸尿症(methylmalonic aciduria,MMA)患儿临床特点及基因检测结果,提高对甲基丙二酸尿症相关PH临床表现的认识及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5月至2016年5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科诊断治疗的15例以PH为突出表现的MMA患儿临床特点、诊断治疗经过、基因突变分析及随访结果,MMA的诊断标准为尿中甲基丙二酸水平>正常值的100倍,检测血浆总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和脑利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水平.PH的诊断标准采用多普勒超声经三尖瓣反流估测的肺动脉收缩压(pulmonary arterial systolic pressure,PASP)>40 mmHg(1 mmHg=0.133 kPa).结果:(1)起病特点:15例患儿中男10例,女5例,年龄0.5 ~13.8岁,平均(5.0±4.3)岁,PH起病年龄(3.7±3.5)岁,其中早发型5例,晚发型10例,10例PH症状为MMA首发表现,5例在MMA起病后3 ~72个月出现PH症状.(2)临床表现:气促和/或呼吸困难11例,口唇发绀11例,乏力和/或活动耐力下降6例,水肿4例;PH国际卫生组织功能分级(WHO FC)为Ⅱ级4例,Ⅲ级5例,Ⅵ级6例,平均(3.1±0.8)级.(3)多系统损害:肾损害14例,表现为血尿及蛋白尿,5例为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8例大细胞性贫血,4例伴轻-中度智力运动发育落后,5例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低.(4)辅助检查:15例患儿经超声心动图三尖瓣反流测量的肺动脉收缩压49 ~ 135 mmHg,平均(90.3±23.9) mmHg;血浆总Hcy显著升高[35.0 ~ 221.0 μmol/L,平均(121.2 ±48.2)μmol/L],其中11例>100 μmol/L;12例血BNP水平不同程度升高[21.0~ 4995.0 ng/L,中位值794 ng/L,其中12例>300 ng/L],血气分析发现存在不同程度低氧血症,动脉血氧饱和度平均81.4%±8.4%(70% ~ 94%).(5)肺部高分辨CT(high resolusion CT,HRCT):9例小叶中心磨玻璃密度结节及肺小叶间隔增厚,提示肺静脉闭塞病(pulmonary veno-occlusive disease,POVD),其中3例伴肺部炎症或肺水肿,另3例伴弥漫间质浸润呈网格样改变,提示肺间质病变.(6)基因检测结果:10例均为MMACHC基因复合杂合突变(cblC型),共发现5种已报道突变,其中10例c.80A>G突变,6例同时存在c.609G>A突变.(7)治疗及随访结果:所有患儿均给予羟钴胺肌肉注射及甜菜碱等治疗,11例给予肺动脉高压靶向药物,住院治疗后PASP、血Hcy、BNP均显著降低,2例死亡,13例随访11 ~64个月,平均(27.5±19.0)个月,临床症状均缓解,除1例外,肺动脉压力均在3~6个月恢复至正常,随访PH无复发,多系统损害明显恢复.结论:PH是MMA合并型的严重并发症,多发生于晚发型男性患儿,临床以气促、呼吸困难和发绀症状为突出表现,多存在低氧血症,HRCT多呈POVD改变,PH常与肾受累同时存在,及时诊断并给予针对MMA的治疗以及恰当抗PH治疗,肺动脉压力短期内多可恢复正常,重症患儿可危及生命.MMACHC基因c.80A>G可能是MMA相关PH的热点突变.

  • 新生儿有机酸血症临床分析

    作者:何建平;钟雁;杨学芳;王慧欣;杨彩云;顾松

    目的 探讨新生儿有机酸血症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4例新生儿有机酸血症的临床资料,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进行尿或血有机酸分析.结果 本组患儿症状主要表现为喂养困难(20例),反应减弱(18例),呕吐(7例),呼吸急促(4例),惊厥(7例),肌张力减低(17例)等.血小板减少13例,血气分析提示失代偿性酸中毒7例.10例确诊甲基丙二酸血症患儿接受维生素B12治疗,同时予低蛋白饮食及左旋肉碱治疗.2例死亡.随访8例,时间2个月~3年5个月,4例临床症状完全消失,4例明显好转.结论 新生儿有机酸血症的临床表现是非特异性的,可依据GC/MS尿有机酸分析确诊,早期发现和治疗是改善预后的关键.

49 条记录 1/3 页 « 12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