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结直肠肿瘤 ESD术后迟发性出血的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林洁;戴海峰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ESD)治疗结直肠肿瘤后发生迟发性出血的危险因素。方法对2010年1月—2013年12月间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进行ESD治疗的124例结直肠肿瘤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研究,分析患者年龄、性别、合并症、肿瘤大小、位置、浸润深度等相关危险因素与ESD术后迟发性出血的关系。结果有7例(5.6%)患者发生了ESD术后迟发性出血,时间在术后1~4 d,均在内镜下运用止血夹成功止血,无一例需要紧急手术与输血。发生迟发性出血的患者中位血红蛋白浓度下降了21.3 g/L。 ESD术后迟发性出血与肿瘤位置位于盲肠、黏膜下层浸润腺癌深度≥1000μm(术前经超声内镜诊断明确)、ESD术中出血等因素有关( P<0.05)。结论肿瘤位置位于盲肠、侵袭深度≥1000μm黏膜下浸润癌、ESD术中出血的患者易发生术后迟发性出血,需密切观察病情,早期发现并进行内镜下止血。

  • 胃早癌患者内镜下黏膜剥离术后二次内镜检查的临床影响

    作者:王强;徐继马;姚义荣

    目的:对胃早癌患者内镜下黏膜剥离术后二次内镜检查的临床影响进行分析探讨,为今后的临床诊疗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7年6月间,我院收治的,经组织学诊断获得确诊的胃早癌患者79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在内镜下黏膜剥离术后24小时发生黏膜破损相关性出血,视为迟发性出血,对患者病变、手术相关因素以及二次内镜检查前后的出血发生情况展开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79例患者整块切除率为100%,病灶切缘均呈现为阴性,未发生消化道穿孔、死亡等严重并发症.内镜下黏膜剥离术后迟发性出血发生率为5.06%,在二次内镜下均获得成功止血.内镜下黏膜剥离术后二次内镜检查时间中位数为术后第2天,迟发性出血患者出血时间中位数为术后第1天,手术时间中位数为75分钟.结论:二次内镜检查对胃内镜下黏膜剥离术后迟发性出血的预防存在一定的效果,特别是在术后48小时内,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应对其给予足够的重视.

  • 外伤性迟发性颅内出血Glasgow昏迷分级与CT表现的相关分析

    作者:柯祺;许灼新;周守国;姜镭

    目的探讨外伤性迟发性颅内出血Glasgow昏迷分级(Glasgow Coma Scale,GCS)与CT表现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313例颅脑外伤病例,入院即刻CT颅脑扫描,1~4天复查;分别在CT初查及复查时对伤者进行GCS评分,就CT表现与GCS评分作相关分析.结果入院即刻CT检查发现全部病例均未见颅内出血,4天内CT复查发现44例(14.06%)迟发性颅内出血;迟发性颅内出血者GCS评分较未发生迟发性颅内出血者为低(P<0.01);发生迟发性颅内出血后,患者的GCS评分也较入院时的GCS评分为低(P<0.01);GCS评分与迟发性颅内出血的类型无关.结论颅脑外伤后GCS评分值较低者发生迟发性颅内出血的机率较高,必须及时进行头颅CT复查明确有无迟发性颅内出血;迟发性颅内出血可加重颅脑神经功能损伤.

  • 经皮穿刺气管造口术救治迟发性出血1例体会

    作者:宁果豪;周国华;陈德育

    1病例介绍
      1.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48岁。因突发右侧肢体活动障碍伴意识改变,于2013-10-22入院。诊断为“脑疝形成,左侧脑出血并破入脑室”。

  • 迟发性外伤性颅内血肿临床分析

    作者:乔向华;周广果;高立志

    目的探讨迟发性外伤性颅内血肿(DTIH)的临床特点、发生机制.方法对1999~2002年收治的28例DTIH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27例在伤后或术后72小时内重复CT扫描发现DTIH,1例紧急探查手术对侧发现迟发硬膜外血肿.结果本组采取手术治疗17例,保守治疗11例.结果恢复良好17例,中残4例,重残3例,植物生存1例,死亡3例.结论 DTIH发生的时间多在伤后6~24小时,并与外伤的部位、脑挫裂伤、颅骨骨折及颅内压的波动等相关.及早诊治是降低DTIH死亡率和致残率的关键.

  • 急诊内镜下止血治疗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后迟发性出血的疗效

    作者:王丕胜;晋继红;徐美东

    目的::探讨急诊内镜下止血治疗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EST)术后迟发性出血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1月—2014年12月接受急诊内镜下止血治疗的5例 EST 术后迟发性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评价急诊内镜下止血治疗的疗效。结果:5例 EST 术后迟发性出血中3例发生于 EST 术后24 h 内,1例发生于术后3 d,1例发生于术后7 d。急诊内镜下发现出血灶后,采取电凝止血、肾上腺素溶液注射、硬化剂注射或金属夹夹闭的方法进行止血。所有患者均一次性止血成功,未发生再次出血。结论:急诊内镜下止血治疗 EST 术后迟发性出血操作简单、安全、有效。

  • 内镜下结直肠息肉切除术后迟发性出血的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张志华;蒋青风;马进福

    目的 探讨内镜下结直肠息肉切除术后迟发性出血(DPPB)的危险因素,以期降低DPPB的风险.方法 选取2010年1月至2017年12月因结直肠息肉接受内镜下治疗的426例患者,其中行圈套摘除治疗262例、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128例、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36例.收集研究对象的临床资料、血液生物化学指标、内镜和病理检查资料.根据内镜下治疗后是否发生DPPB,将患者分为DPPB组和未出血组.对两组的一般资料及相关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分析DPPB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426例患者中有21例发生DPPB(4.93%).DPPB组中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的比例较未出血组更高(P<0.05).接受ESD治疗的患者DPPB发生率为11.11 %,高于接受圈套摘除(2.29%)和EMR(8.59%)的患者(P<0.01).息肉位于直肠、左半结肠、横结肠+右半结肠的患者DPPB发生率分别为9.26%、3.51 %和3.4%,直肠息肉患者的DPPB发生率高于其他部位息肉患者(P<0.05).息肉直径>0.9 cm的患者的DPPB发生率(7.6%)高于息肉直径≤0.9 cm的患者(1.14%)(P<0.01).有蒂息肉患者的DPPB发生率(6.73%)与无蒂息肉患者(2.96%)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腺瘤性息肉患者的DPPB发生率(7.04%)高于增生性息肉患者(2.08%)(P<0.05).有术中出血患者的DPPB发生率(9.52%)与无术中出血患者(4.43%)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血压、糖尿病、直肠息肉、息肉直径>0.9 cm、腺瘤性息肉及ESD治疗是内镜下结直肠息肉切除术发生DPPB的危险因素.操作时应充分考虑上述危险因素并加以重视,有利于降低DPPB的风险.

  • 内镜黏膜切除术治疗结直肠息肉金属钛夹夹闭方式对迟发性出血的影响

    作者:朱炳良;沙杰;凌峰;朱明辉;张卫群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切除术(EMR)治疗结直肠息肉创面金属钛夹夹闭方式对迟发性出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金属钛夹直立位夹闭组(n=106)和平行位横断夹闭组(n=97)迟发性出血的发生率.所选择的对象息肉直径≤1.2 em,创面直径≤0.7 cm,每个创面使用1枚金属钛夹,同一病例夹闭方式一致.比较2种方式的差异性并分析原凶.结果:直立位夹闭创面135个,有1个(0.7%)息肉切除后发生迟发性出血,出血时间在术后5d.平行位横断夹闭创面121个,有7个(5.8%)息肉切除后发生迟发性出血,出血时间在术后3~5 d.直立位夹闭组迟发性出血发生率低于平行位横断夹闭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8).2组出血者急诊内镜检查均见原切除处夹子脱落,溃疡形成,有活动性出血或近期出血征象.夹子未脱落处无溃疡及出血表现.结论:EMR治疗结直肠较小息肉创面金属钛夹灾闭后迟发性出血发生率直立位夹闭较平行位横断夹闭明显降低,值得推荐.金属钛夹夹闭方式对迟发性出血的影响取决于是否发生夹子过早脱落.

  • 经皮肾镜碎石术(PCNL)后迟发性出血的原因及介入治疗

    作者:孙阳;龙启来;徐志兵;郭剑明;王国民

    目的 总结经皮肾镜碎石术(percutanous nephrolithotomy,PCNL)后迟发性出血的诊疗经验.方法 我院2006至2010年间使用PCNL治疗了1036例上尿路结石患者,术后出现迟发性出血7例,收治外院行PCNL术后的迟发性出血患者4例,共计11例:男9例,女2例.年龄48~75岁,平均59.8岁.肾多发性结石6例,肾铸型结石3例,孤立肾结石1例,输尿管上段结石1例.结合临床资料分析迟发性出血的临床表现、原因及介入治疗经验.结果 11例患者经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辅以保守治疗后血尿消失,血常规及肝肾功能指标逐渐恢复正常.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结果示:假性动脉瘤10例,其中下极动脉分支假性动脉瘤7例,中极动脉分支假性动脉瘤2例,中极及下极兼有者1例;下极动静脉瘘1例.结论 术中操作损伤导致的假性动脉瘤及动静脉瘘是迟发性出血的原因;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是治疗PCNL术后迟发性出血安全有效的手段.

  • 内镜下结直肠息肉切除术后迟发性出血的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程芃;柏愚;方军;赵胜兵;王树玲;李娜娜;孟祥军;李兆申

    目的 分析结直肠息肉切除术后迟发性出血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7年5月行内镜下结直肠息肉切除术的459例患者资料,根据术后是否发生迟发性出血分为出血组与未出血组,比较2组相关因素的差异,分析迟发性出血的危险因素.结果 459例患者中发生迟发性出血者27例;共切除息肉572枚,发生迟发性出血息肉42枚.单因素分析显示,患者性别(男性85. 2%)、切除息肉数量(≥3枚者59. 3%)、合并高脂血症(29. 6%),息肉直径(≥10 mm者66. 7%)、形态(有蒂81. 0%)、病理类型(腺瘤型95. 2%)、切除方式(EMR者90. 5%)与迟发性出血显著相关(P<0. 05).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患者性别、合并高脂血症,息肉数目、大小、形态为迟发性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P<0. 05).结论 男性患者、合并高脂血症、切除≥3 枚息肉、息肉直径≥10 mm、息肉有蒂为迟发性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

  • 胃部病变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后迟发性出血的近期胃镜复查价值系统评价

    作者:姜元喜;边海鹏;陈莹;许树长

    目的:探讨胃部病变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后近期复查胃镜能否有效减少术后迟发性出血的发生。方法运用计算机检索 Medline、Embase、Cochrane library、Elsevier、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及中国知网数据库,收集其中有关胃部病变 ESD 术后常规复查胃镜对术后迟发性出血影响的文献,经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文献后提取入选文献的数据资料,采用 RevMan 5.1软件进行Meta 分析。结果终纳入10篇文献,其中4篇为随机对照试验,6篇为队列研究。Meta 分析显示:ESD 术后常规复查胃镜并不能有效降低发生术后迟发性出血的风险( OR =1.38,95%CI:0.89~2.13, P=0.15);复查胃镜时预防性止血组与未预防止血组比较,术后迟发性出血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1.45,95%CI:0.65~3.22,P=0.36)。结论胃部病变 ESD 术后没有必要对所有患者行常规胃镜复查,但对于术后出血风险高危患者行常规胃镜复查可能具有一定临床意义,通过预防性止血措施至少可控制该类患者的术后迟发性出血发生率在较低水平。

  • 内镜下切除十二指肠乳头肿瘤的临床价值分析(含视频)

    作者:张轶群;黄媛;姚礼庆;徐美东;陈巍峰;李全林;周平红

    目的 总结内镜下治疗十二指肠乳头肿瘤的经验,探讨其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研究2007年4月至2014年5月行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肿瘤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十二指肠乳头切除术的治疗价值.结果 21例患者共行28例次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予以留置胆道支架6例次(6/28).无一例出现穿孔;无一例出现术后胰腺炎;术后患者出现迟发性出血7例次(7/28),予以内镜下热活检钳烧灼或者APC处理;无患者死亡.随访平均31.5个月,6例患者出现复发,平均复发时间14.1个月,均予以内镜治疗或外科手术处理.结论 内镜下治疗十二指肠乳头肿瘤安全、有效、微创,但术后出血的发生值得我们关注.

  • 结肠息肉EMR术后迟发性出血危险因素及内镜下治疗的探讨

    作者:倪温慨;管亚华;陆静娴;周锐

    目的:探讨结肠息肉内镜黏膜切除术(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EMR)术后迟发性出血的相关危险因素以及内镜下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7年5月在南通大学附属医院内镜中心行结肠息肉EMR治疗的患者972例.(1)利用χ2检验、Logistic回归分析术后迟发性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2)回顾性分析73例发生迟发性出血患者使用不同方法(单纯钛夹、硬化剂联合钛夹)内镜下的止血效果.结果:(1)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提示息肉大小、息肉形态(是否广基)、息肉位置为迟发性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2)硬化剂联合钛夹止血效率优于单纯钛夹止血.结论:结肠息肉EMR术后迟发性出血与息肉大小及位置、息肉基底面积相关;硬化剂联合钛夹可提高止血效率.

  • 内镜下粘膜剥离术治疗结直肠粘膜病变出血风险分析

    作者:吴大鹏;金海林;孙仁虎;韩树堂

    目的:探讨内镜下粘膜剥离术治疗结直肠粘膜病变术后出血的相关风险.方法:回顾性分析119例结直肠粘膜病变行ESD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年龄、性别、基础疾病、口服抗凝抗血栓药物、病灶大小、位置、病变形态、术后病理深度、手术时间、整块切除、术中明显出血等因素与术后迟发性出血的相关性.结果:119例中8例(6.7%)发生术后迟发性出血,单变量分析显示病灶位于盲肠、术中出现明显出血与术后迟发性出血明显相关(P<0.05).结论:病变位于盲肠、术中显性出血者术后迟发性出血风险较高,需密切观察病情,及早发现出血并进行处理.

  • 结肠镜下结直肠息肉切除术后迟发性出血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张建海

    结直肠息肉由于具有“增长—腺瘤—癌变”的发展规律,是结直肠癌公认的癌前病变.因此,早期有效治疗结直肠息肉是降低结直肠癌发生率的手段之一[1].结直肠息肉的治疗方案较多,结肠镜因具有创伤小、操作简便的特点,是目前该病诊治的首选方法.但结肠镜治疗结直肠息肉常见的并发症为出血,发生率约为1%~6%[2].术中出血处理较为简单,对患者影响较小,但是迟发性出血严重时可因失血性休克威胁患者的生命[3].本研究回顾分析结肠镜下结直肠息肉切除术后迟发性出血的相关危险因素,为采取适当措施减少迟发性出血并发症的发生提供依据,现报道如下.

  • ENBD术后鼻胆管冲洗的临床价值

    作者:张诚;杨玉龙;林美举;史力军;张洪威;李婧伊

    目的 探讨内镜鼻胆管引流(ENBD)术后鼻胆管冲洗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8月至2012年8月ENBD术后行鼻胆管冲疗的24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胆汁引流不畅、感染性胆汁、血性胆汁患者分别采取生理盐水、庆大霉素溶液、凝血酶冻干粉/肾上腺素溶液进行鼻胆管冲洗.结果 ①采用生理盐水冲洗143例,其中冲洗液进入顺畅但回吸困难23例,鼻胆管完全堵塞16例,冲洗时压力较高52例;冲洗通畅52例,无异常.②采用庆大霉素溶液冲洗39例,其中脓性胆汁10例,粘稠胆汁17例,含碎石或胆泥的胆汁12例.冲洗后鼻胆管引流通畅,胆汁颜色恢复正常,未发现肠道菌群移位诱发二重感染病例.③采用凝血酶冻干粉/肾上腺素溶液冲洗17例,其中血性胆汁2例,黑便1例,ERCP术中存在乳头或胆管内渗血14例,冲洗后出血症状均消失,未发生迟发性出血.④联合使用庆大霉素溶液剂及凝血酶冻干粉/肾上腺素溶液冲洗48例,其中脓性带血性胆汁6例,脓性胆汁伴黑便2例,ERCP术中存在乳头或胆管内出血/渗血伴脓性、黏稠或含胆泥胆汁40例,除1例伴黑便患者因肝内动脉瘤破裂采取肝动脉栓塞术(TAE)治疗外,其余患者胆汁引流通畅,体温及胆汁颜色逐渐恢复正常,出血症状均消失,无迟发性出血发生.结论 ENBD术后采取不同的溶液行鼻胆管冲洗,能明确胆汁引流是否通畅,从而判断引流管有无脱出或堵塞;促进感染性胆汁和胆泥/碎石的排泄,控制感染,降低术后迟发性出血的发生率.

  • 等离子扁桃体切除术迟发性出血相关性研究

    作者:熊华;陈建强;邹建定;胡博侠

    目的 比较单纯等离子扁桃体切除术与等离子扁桃体切除术中双极电凝结合应用后迟发性出血发生(手术24h后)的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采用单纯等离子扁桃体切除术和等离子结合双极电凝扁桃体切除术患者,并对照电刀扁桃体切除术,观察其迟发性出血率的差异.结果 单纯等离子组患者共247例,其中103例单侧,144例双侧扁桃体,术后迟发性出血共11例,迟发性出血率为4.5%;等离子结合双极电凝组共226例,其中92例单侧,134例双侧扁桃体,术后迟发性出血共2例,迟发性出血率为0.8%.单纯组迟发性出血率高于结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等离子扁桃体切除术现已得到普遍开展,但单纯等离子扁桃体切除术有术后迟发性出血的缺点,术中结合双极电凝可以有效减少迟发性出血的发生,值得推广.

  • 综合保守治疗经皮肾镜取石术后迟发性出血36例临床分析

    作者:桑士仿;葛庆生;徐鹏程

    目的 探讨综合保守治疗在经皮肾镜取石术后迟发性出血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2月至2017年9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六安医院1490例经皮肾镜取石术后发生迟发性出血的3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治疗经过.36例患者均采用综合保守治疗,包括卧床休息,夹闭肾造瘘管、调整肾造瘘管的深度和位置、经造瘘管注入去甲肾上腺素、提前取出双J管等.在治疗过程中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血尿情况,并记录治疗结果.结果 33例患者经综合保守治疗1~3 d后血尿消失,成功率达91.67%.3例综合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行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均治愈出院.36例患者均痊愈,随访3~32个月,均再无血尿.结论 经皮肾镜取石术后迟发性出血患者采取综合保守治疗多数可获得满意疗效.少数经综合保守治疗无效者,可采用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止血.

  • 内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术治疗消化道息肉

    作者:路亮

    目的评价内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术治疗消化道息肉的疗效;探讨并发症的诱因、预防及治疗.方法对28例经病理排除恶性病变的消化道息肉患者行息肉切除术,对2例迟发性出血患者进行了认真观察和处理.结果套切28例消化道息肉,24例成功无出血;2例创面少许渗血,经电凝后止血;2例迟发性出血经内科综合治疗后止血.结论内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术是治疗消化道息肉安全有效的方法.

  • 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迟发性出血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杨威超;卜献民;周卫广;王峰;侯登峰;金圣超

    目的:探讨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PD)术后迟发性出血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5年6月511例行PD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PD术后迟发性出血发生率8.81%(45/511).单变量分析表明:术前胆红素水平、胰瘘、胆瘘、术后腹腔感染为有意义的相关因素(P<0.05).应用Logistic回归多变量分析,胰瘘(OR=2.158)、术后腹腔感染(OR=3.051)是迟发性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对PD术后胰瘘、腹腔感染等并发症做到及早发现、迅速诊断、正确处理可有效减少迟发性出血发生率.

79 条记录 2/4 页 « 1234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