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精神病患者冲动行为调查分析及护理干预

    作者:许玉平;于新萍

    目的:探讨精神病患者发生冲动行为的特点及相关影响因素,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依据. 方法:随机抽取1998~2007年在我院住院的精神病患者500例,采用回顾性分析,自行设计调查表,按照表格内容逐个对照填写,对所得资料进行整理、统计. 结果:19~34岁男性青年、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精神分裂症、情感性精神病患者易发生冲动行为. 结论:精神病患者发生冲动行为很普遍,多发生于19~34岁的男性青年,且与患者的不良性格、疾病类型、症状特征有关,对社会危害严重,进行早期预测和护理干预对预防冲动行为发生有重要意义.

  • 7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冲动行为调查及护理干预

    作者:刘艳芳;许俊英;白云

    目的:分析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入院时的冲动行为特点,并提出护理干预措施.方法:收集2008年1~10月伴有冲动行为的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78例做为研究组,并随机抽取同期住院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78例做对照组,采用护士观察量表(NOSIE)和自制一般住院资料量表评定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年龄小、文化程度低、自知力缺乏、有幻觉妄想.护士观察量表(NOSIE)6项与激惹有关的项目中,有5个项目两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结论:护士应进行有效的专科护理知识教育与接待患者技巧的培训,能够预见患者的冲动行为,并加强精神科监护,采取及时有效的药物治疗和心理疏导,做好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冲动行为的防控,防止意外的发生.

  • 碳酸锂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冲动行为的临床研究

    作者:田伟;彭红星

    目的:探讨碳酸锂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冲动攻击行为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3年6月-2014年1月来本院住院治疗的46例具有攻击行为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使用抗精神病药物加碳酸锂或单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采用危险性评估表和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 PANSS)在患者入组时和治疗2周、4周时进行评定比较。结果碳酸锂联合治疗组比单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组对患者冲动攻击行为起效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未出现明显药物不良反应。结论对具有攻击行为的精神患者,可加用碳酸锂来降低患者的冲动攻击行为。

  • 精神分裂症患者发生冲动行为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作者:费惠慧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重性的精神障碍.本研究对199例发生突发冲动行为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一般症状资料及发生原因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预防与护理对策,以达到减少精神分裂症患者突发冲动行为的发生,减轻所造成的不良后果.

  • 精神疾病患者暴力冲动行为的预见性护理效果

    作者:孙桂荷;孙亚娜;忻丽云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对降低精神疾病患者发生暴力冲动行为的效果。方法对曾经发生过暴力冲动行为的回顾性研究患者(回顾组)进行原因分析,根据原因制定相应的预见性护理措施,运用到评估预测性患者(评估组),观察预见性护理措施的效果。结果精神疾病患者发生暴力冲动行为与其精神症状、拒绝入院及治疗、护患关系有关,采取预见性护理措施降低了暴力冲动行为的发生,评估组与回顾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预见性护理措施能降低精神疾病患者暴力冲动行为的发生。

  • 自杀未遂者及其一级亲属冲动特质与认知功能的比较分析

    作者:张琳娜;黄缤慧;褚成静;于振剑

    背景 自杀是一种自主的、以死亡为目的的复杂行为障碍.近年来认知功能被逐渐作为评估与识别自杀风险的关键靶点,介于基因型和表现型之间的内表型为探究自杀的发生机制提供了新的视角.冲动特质和特定的认知功能与自杀未遂密切相关,但是否可作为内表型有待进一步验证.目的 探讨自杀未遂者及其一级亲属冲动特质及认知功能的特点,为自杀行为的内表型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2015—2017年因自杀就诊于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心理科或开滦精神卫生中心且符合纳入标准的自杀未遂者47例为自杀未遂组,同期选取自杀未遂组一级亲属47例为亲属组,选取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和开滦精神卫生中心健康体检者55例为对照组.收集研究对象一般资料,采用中文版Barratt冲动量表第二版(BIS-Ⅱ)评估其冲动特质,韦氏记忆测验中的逻辑记忆测验评估其即时记忆与延迟记忆(记忆功能),记录研究对象Stroop实验错误数、完成各项任务所需时间(注意抑制功能).结果 亲属组注意力冲动、运动冲动维度得分和中文版BIS-Ⅱ总分高于对照组,即时记忆、延迟记忆得分和错误数低于对照组,黑色念字、矛盾念字、字义干扰唱色、无关词唱色、纯色唱色、矛盾唱色所需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自杀未遂组注意力冲动、运动冲动、无计划冲动维度得分和中文版BIS-Ⅱ总分及错误数高于对照组,即时记忆、延迟记忆得分低于对照组,黑色念字、矛盾念字、字义干扰唱色、无关词唱色、纯色唱色、矛盾唱色所需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自杀未遂组运动冲动维度得分、中文版BIS-Ⅱ总分与即时记忆、延迟记忆得分呈负相关,与纯色唱色、矛盾唱色所需时间呈正相关(P<0.05);自杀未遂组无计划冲动维度得分与即时记忆、延迟记忆得分呈负相关,与矛盾念字、矛盾唱色所需时间呈正相关(P<0.05).一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即时记忆、延时记忆得分和纯色唱色、矛盾唱色所需时间均与中文版BIS-Ⅱ总分存在线性回归关系(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运动冲动维度、无计划冲动维度、即时记忆和矛盾唱色所需时间为自杀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自杀未遂者及其一级亲属具有高冲动特质,且存在记忆功能和注意抑制功能受损;冲动水平与记忆功能和注意抑制功能有关;冲动特质、即时记忆、注意抑制功能可作为自杀未遂者的候选内表型.

  • 精神患者冲动行为的心理护理分析

    作者:张芳;颜婷婷

    目的 探讨和分析心理护理对精神患者冲动行为的抑制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精神病患者86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护理,观察组在常规精神治疗护理的基础上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精神科护理观察量表评分.结果 两组患者心理护理干预前NOR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心理护理干预后NORS评分比较,观察组心理应激方面(Ⅲ)和暴力因子(V)的NORS评分较对照组评分低,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各项因子的NOR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精神病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降低患者冲动行为,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 精神分裂症患者冲动行为的预测及护理干预研究进展

    作者:赵爽

    精神分裂患者的临床表现很多,其发生的机制至今仍未明确,这些患者因大脑功能紊乱容易发生行为的改变,对自己和周边的人易产生伤害,如何对其冲动行为早发现、早干预越来越受到精神科专业人员的重视,本文就对这一研究进展作一总结。

  • 攻击型人格障碍伴抑郁症患者临床护理

    作者:李君利;杨珍珍;张秀丽

    对12例攻击型人格障碍伴抑郁症患者根据疾病发展的不同阶段,采用药物护理、安全管理、工娱治疗和契约协议等人性化护理,提高了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增强治疗信心,有效减少了冲动、自伤、外逃等不良事件的发生,建立了良好的治疗性护患关系.

  • 心理护理干预对双相障碍患者冲动行为的临床效果观察

    作者:黄秀辉

    目的 研究心理护理干预对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冲动行为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3月—2016年1月间在我院收治的双相情感障碍患者86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试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以心理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的冲动行为发生情况.结果 经过护理后,试验组患者的外显冲动行为量表(MO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心理护理干预可以显著减少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冲动行为.

  • 益智宁方煎剂改善SHR大鼠冲动行为的实验研究

    作者:赖东兰;陈晓刚;唐彦;田慧

    目的:观察益智宁方煎剂对ADHD动物模型-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冲动行为的影响.方法:按随机摸球法将大鼠分为3组:益智宁方煎药液的高剂量组、益智宁方煎药液的低剂量组和空白对照组,采用"五项选择的连续反应时间任务"(Five-choice serial reaction time task).方法:检测灌药前后大鼠持续性主动注意力和冲动行为的变化情况.结果:自发性高血压大鼠36只均进入结果分析.益智宁方煎剂高、低剂量组大鼠灌药后不成熟反应率分别为(5.04±1.04)%,(7.23±1.22)%,低于灌药前[(9.85±2.50)%,(9.40±1.73)%,P<0.05]及空白对照组[(9.42±1.64)%,P<0.01].结论:益智宁方煎剂可改善SHR大鼠的冲动行为.结论:益智宁方煎药液可改善SHR大鼠的冲动行为.

  • 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冲动行为

    作者:耿耀国;王洪;苏林雁

    近年来,冲动症状在注意缺陷多动障碍诊疗与研究中的地位与作用受到重视.文章回顾了冲有关动的行为学方面的研究,认为冲动个体有行为抑制缺陷、不能忍受延迟强化以及可能存在时间知觉方面的问题.同时指出,冲动是注意缺陷障碍的核心症状与本质特征,对儿童的影响涵盖了从认知、情绪、运动到社会等的所有领域,并比较了两种关于冲动行为作用机制的理论:行为反应抑制理论和适时假说.文章提出加强心理学、神经生物学及精神病学等不同研究领域的协作,共享研究资料,会为冲动行为的研究带来新的进展.

  • 精神分裂症患者冲动行为的预测与护理干预

    作者:刘继芬;李玉和

    目的:分析和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冲动行为预测和针对性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择了该院在2014年6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11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分析对象,对其进行激惹因子测评,根据测评结果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患者给予了系统性的护理干预,一段时间后对两组患者的冲动行为及激惹因子评分进行记录和对比。结果:实验组患者中有3例出现冲动行为,发生率为6.67%,而对照组中有25例出现冲动行为,发生率为5.45%,同时实验组患者的激惹因子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他们之间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治疗过程中,首先借助观察量表(NOSIE)对患者的激惹因子进行评测,从而预知患者可能发生的冲动行为,然后根据评测结果为其提供系统性的护理干预,从而有效改善患者的各项指标,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 积极护理干预对住院精神病患者冲动行为的影响

    作者:沈念红;黄成兵;石文杰

    目的:探讨积极护理干预对住院精神病患者冲动行为的影响。方法将243例住院精神病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127例)和对照组(116例),研究组予以积极的护理干预配合药物治疗,对照组予以药物治疗,进行4周的观察。结果入组时两组的NOSIE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4周末研究组NOSIE量表的激惹、精神病理低于对照组,社会能力因子分高于对照组;研究组在观察期间冲动行为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住院精神病患者进行积极的护理干预,能够显著降低其发生冲动行为的风险,并对患者的社会功能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 对35例住院精神病患者冲动行为的护理干预与探讨

    作者:付秀华;王丽波

    目的:探讨如何做好住院精神病患者冲动行为的护理干预.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有冲动病史住院精神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住院精神病患者在家中发生冲动行为30例,其中致死1例,致残1例,咬人1例,纵火2例,毁物13例,给人造成不同伤害12例;住院期间发生冲动行为5例,2例毁物(砸玻璃),1例致右手腕部肌腱割伤,另1例右手轻微划伤,1例右耳部咬伤,1例掐人,1例徒手伤人.结论:住院精神病患者冲动行为的发生及其伤害结果,可以通过护理干预措施有效地进行预防,护理干预可以减轻患者及护理人员的人身安全,从而避免医疗纠纷的发生.

  • MECT治疗双向情感障碍合并病窦综合征1例

    作者:庄宁;朱宏日;唐学珍

    1 病例报告患者男,64岁,退休工人,因交替出现兴奋夸大与情绪低落33年,言语活动增多2天入院.临床表现为严重失眠、兴奋、话多、易激惹、喊叫、骂人、唱歌、冲动行为等症状.诊断:1)双向情感障碍(目前为躁狂发作);2)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 心理护理对改善双相障碍患者冲动行为的效果评价

    作者:姜秋平

    目的:探究心理护理对改善双相障碍患者冲动行为的效果评价.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精神科2016年12月-2017年12月因躁狂入院的60例患者,按照随机表法均分两组,观察组、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疗法,观察组采用心理护理,观察对比两组MOAS评分、NORS评分及依从率.结果:治疗后7、15、30 d,观察组MO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NORS评分为(4.7±1.9)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1±2.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依从率为96.7%,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双向障碍患者治疗采用心理护理,可改善患者冲动行为及精神状态,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

  • 应用护士观察量表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冲动行为的初步研究

    作者:周玲;曹新妹;沈全荣

    目的观察精神分裂症病人的冲动行为.方法将124例病人应用护士观察量表进行测定,并根据其中激惹因子得分的高低分为冲动组和非冲动组.结果冲动组,女性病人多于男性(X2=4.65,P<0.05).年龄与冲动行为无显著差异.根据病史中有无冲动行为,分为观察冲动组和观察非冲动组.在激惹因子中,有5个项目两组得分有显著差异(P<0.05)和极显著差异(P<0.01),观察冲动组发生冲动行为的病人明显高于观察非冲动组.结论对住院精神病人进行护士观察量表测定,有利于了解病人的激惹情绪和冲动行为,以助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以及对医务人员的自我保护等具有一定的意义.

  • 心理护理干预对住院精神病人冲动行为的抑制

    作者:姚云

    目的研究心理护理干预对住院精神病人冲动行为的抑制. 方法采用对照研究的方法,将100例病人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研究组在常规精神科治疗护理的同时,进行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干预;而对照组只进行精神科的常规治疗护理.一个月后对二组病人进行精神科护理观察量表评分比较. 结果研究组病人精神科护理观察量表(NORS)中与冲动有关的因子分明显降低. 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可以明显降低住院精神病人的冲动行为,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精神分裂症患者冲动行为的干预

    作者:袁颖;张广亚;杜向东;陈彦方

    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冲动行为的干预研究进行回顾,探索干预方法。

110 条记录 3/6 页 « 123456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