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流式细胞术监测儿童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微小残留病的临床价值

    作者:王华;张梅

    目的:探讨流式细胞术检测微小残留病(MRD)对判断儿童B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的预后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7月至2014年6月在我院初诊的196例B-ALL患儿,通过流式细胞术监测以上患儿诱导化疗第15天、第33天、第12周的骨髓MRD.结果:MRD阳性组中中危和高危分型的比例明显高于标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各时间点MRD,显示MRD水平越高,患儿的复发率越高,3年EFS越低.其中第15天MRD≥10-2组、第33天MRD≥10-4、第12周MRD≥10-3组的患儿预后不佳;经多因素分析显示,第12周MRD≥10-3为独立的预后不良因素.结论:流式细胞术检测MRD对儿童B-ALL具有重要的临床预后判断意义;需动态监测MRD,第15天MRD≥10-2、第33天MRD≥10-4、第12周MRD≥10-3的患儿预后不佳,需调整危险分层及化疗强度;第12周MRD≥10.为独立的预后不良因素.

  • DC-CIK细胞用于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MRD的研究

    作者:王漪;张曦;李罡灿;宋艳萍;郭亮

    目的:探讨DC-CIK细胞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微小残留病灶的疗效.方法:对11例经化疗后MRD阳性的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进行DC-CIK过继免疫治疗,并用FCM监测MRD变化.结果:经FCM检测,11例患者中7例MRD转阴,并处于持续完全缓解状态,其余4例(M21例,M4 2例,M5 1例)均复发.结论:DC-CIK过继免疫治疗具有清除急性髓系白血病MRD的作用.

  • 多参数流式细胞术检测急性髓系白血病微小残留病的研究

    作者:胡杰;刘素娜

    目的探讨多参数流式细胞术检测急性髓系白血病微小残留病的研究进展。方法采用多参数流式细胞术检测微小残留病,其优势在于MFC通过对白血病相关免疫表型检测,比RQ-PCR技术更广泛、直观地对残留白血病细胞进行准确定量。目前MRD已经可用于大于90%以上的急性髓系白血病的免疫表型检测。结果MFC在急性髓系白血病MRD的检测中是有前景的一种方法。结论 MFC检测MRD对急性髓系白血病的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但目前MRD的检测由于不同的实验室所采用的化疗方案不统一,故在抗体组合方案、阈值的界定、检测时间点的有所不同,故建立MFC检测MRD的标准化是今后发展方向。

  • 多发性骨髓瘤移植后的维持治疗进展

    作者:李静静

    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是B淋巴细胞克隆性恶性肿瘤的一种,约占血液系统恶性疾病的10%,是血液系统第二大肿瘤[1],目前仍属于不可治愈性疾病.近年来大剂量化疗联合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以及新药物的应用使其治疗效果取得了显著进展,大大改善了患者病情并延长了生存时间,甚至部分年轻患者可得到“临床治愈”[2,3].

  • 白血病bcr/abl mRNA的荧光定量RT-PCR检测

    作者:邢秀华;王雷;王松酶;徐克惠;于向民

    ①目的探讨bcr/abl基因表达水平与白血病诊断、预后的关系及在微小残留病检测中的意义.②方法荧光定量RT-PCR法(FQ-RT-PCR)测定34例不同类型及处于不同疾病阶段的白血病病人bcr/abl基因的表达.③结果对照组bcr/abl基因表达均为阴性.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病人bcr/abl基因表达阳性率为89.5%(17/19),经治疗达临床缓解者8例,bcr/abl基因表达均值为(2.43±0.67)×105基因拷贝/L;初诊CML未经治疗及治疗无效并发生急变或死亡者bcr/abl基因表达均值为(2.60±0.90)×107基因拷贝/L,两者有极显著性差异(t=3.43,P<0.01).随访4例CML,2例治疗缓解,bcr/abl转录减少,无阴转;持续增高2例中,1例急变,1例死亡.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病人bcr/abl表达阳性率为11.8%(2/15),均复发,1例死亡,bcr/abl基因转录复发前表达明显增高.④结论 FQ-RT-PCR实验方法灵敏、快速、特异性好、结果准确;bcr/abl基因表达水平的定量观察及动态监测,有助于白血病的临床诊断与分型,以及推测微小残留白血病的存在状况和预后.

  • 非霍奇金病t(14;18)易位的PCR检测

    作者:王彼得;钟玉萍;王玲;张春玲;吴弘英

    ①目的检测非霍奇金病的微小残留病.②方法应用PCR扩增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法,测定50例非霍奇金病bcl-2基因表达与t(14;18)染色体易位的关系.③结果在这个易位中,位于18q21上bcl-2原癌基因与14q32上的IgH基因融合,使bcl-2基因表达失常.本组50例淋巴瘤病人中,11例(22%)表达t(14;18)易位,5例经过治疗已获得缓解的病人中,1例检测到t(14;18)易位,随访90d后临床复发.④结论 t(14;18)易位可作为人类细胞转化或肿瘤进展的重要分子标志之一,对于检测微小残留病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 干扰素、白细胞介素2联合沙利度胺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微小残留病阳性二例效果观察

    作者:陈琳;米瑞华;朱松涛;于萍;魏旭东

    目的 探讨干扰素、白细胞介素2联合沙利度胺("干白沙"方案)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微小残留病(MRD)阳性的效果.方法 对河南省肿瘤医院收治的2例完成巩固治疗后仍MRD阳性的AML患者给予"干白沙"方案,检测骨髓抽吸液MRD转归情况.结果 2例患者在经过"干白沙"方案治疗后均达到MRD阴性.结论 "干白沙"方案维持治疗可使巩固治疗后MRD阳性的AML患者达到MRD转阴.

  • 品管圈在降低急性髓系白血病微小残留病漏检率中的作用

    作者:丁静;程辉;柳敏;郭孟乔;龚胜蓝;黄崇媚;杨建民;唐古生

    目的 研究品管圈(QCC)在降低急性髓系白血病(AML)微小残留病(MRD)漏检率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QCC质量管理方法和操作流程,分析2014年1月至12月具有融合基因异常AML患者流式细胞术(FCM)、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法检测MRD的状况,以FQ-PCR结果为参考,分析FCM MRD漏检情况及原因,制订改进措施,在2015年1月至12月实施,判断改进效果.结果 柏拉图显示,2014年度标本稀释或凝固、 分析策略不当以及MRD指标组合不能覆盖三项累计构成比为83.3%(60/72),是导致FCM MRD漏检的主要因素,也是QCC改善的重点.2015年度,通过降低骨髓穿刺稀释率、优化加样及检测的标准操作流程、加强仪器维护和保养,并重点优化抗体搭配方案和设门分析策略,终将MRD漏检率从2014年度的14.8%(72/486)降低到2015年度的2.6%(16/620).结论 通过开展QCC可有效降低FCM检测MRD的漏检率,提高实验室质量管理控制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QCC解决问题的模式值得推广.

  • 黑色素瘤特异性抗原基因定量检测在急性髓系白血病及微小残留病监测中的应用

    作者:胡淑芬;谭冬梅;谢伟成;逄婷;刘志伟;吴普昭

    目的 探讨黑色素瘤特异性抗原(PRAME)mRNA在初诊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中的表达,评估其在微小残留病(MRD)监测中的作用.方法 收集63例初诊AML患者骨髓标本,并在28个月内追踪了11例患者的34份样本,用Taqman探针的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PRAME mRNA的表达.结果 初诊患者中PRAME基因表达阳性率52.4 %(33/63),不同类型的AML中PRAME基因表达以M3高;治疗缓解后PRAME基因转阴,形态学复发前数月可检测到PRAME mRNA的升高.结论 PRAMEmRNA在AML中高表达,可作为一个广谱的白血病标志物,用于MRD的监测.

  • 流式细胞术联合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动态检测急性髓系白血病微小残留病和WT1基因表达水平

    作者:徐茂忠;秦茹娟;徐昕;陈纬凤

    目的 探讨流式细胞术(FCM)联合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Q-PCR)动态检测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微小残留病(MRD)和WT1基因表达水平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FCM联合RQ-PCR检测42例AML住院患者(除外M3)化疗前后349份骨髓标本的MRD值及WT1基因表达量.结果 化疗前AML患者的WT1基因表达水平与疗效无关(x2=0.166 3,P>0.5),首次诱导化疗后形态学完全缓解(CR)患者34例,其中MRD高水平11例,复发率达63.6 %(7/11),低水平23例,复发率21.7%(5/23),两组之间复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729,P< 0.025).WT1基因高水平表达8例,复发率达87.5 %(7/8),低水平26例,复发率23.1%(6/26),两组之间复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749,P<0.005).WT1基因的表达水平在CR后下降(t=4.669,P<0.001).CR后WT1与MRD均为低水平表达者的复发率[15.0%(3/20)]明显低于其中有一项为高水平表达者的复发率[64.3%(9/14)],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CR后WT1基因及MRD表达量呈正相关(r=0.835,P< 0.001).结论 FCM联合RQ-PCR动态检测AML患者的MRD及WT1基因的表达水平可以作为AML患者MRD的监测指标,同时提高了MRD检测的阳性率,为临床开展个体化治疗及分层治疗提供一定的实验室依据.

  • WT1基因在急性白血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赵万红;蒙珊;蒙昕;曹星梅;陈银霞;何爱丽;刘捷;马肖容;张王刚

    目的 探讨急性白血病(AL)患者体内WT1基因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对急性髓系、淋巴细胞白血病66例患者WT1基因进行检测,并比较髓系各亚型之间的基因表达量差异,观察基因表达水平与病程及预后之间的相关性,同时分析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的病程与WT1基因表达之间的关系.结果 66例患者中,87.5 %(14/16)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及76.0%(38/50)的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WT1基因表达阳性;髓系各亚型中,M3的表达水平低于其他各亚型(与M1、M2、M4、M5相比,P值分别为0.040、0.007、0.006、0.010).WT1基因的表达水平与疾病状态密切相关,完全缓解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未缓解组(P=0.018)及复发组(P=0.003),其滴度的再次升高可提前1.5个月预测复发.WT1基因与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的预后相关,WT1基因转阴的患者较持续表达及一度下降后再次上升的患者预后好.结论 WT1基因在AL患者中的表达可代表微小残留病灶,急性髓系白血病各亚型中M3表达水平相对较低,WT1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程及预后密切相关.

  • 流式细胞术检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细胞系患儿骨髓微小残留病的临床意义

    作者:郝国平;王晓欢;朱镭;常虹;史红鱼;程艳丽

    目的 探讨流式细胞术( FCM)检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细胞系(ALL-B)患儿骨髓微小残留病( MRD)的临床意义.方法 以多种四色荧光标记抗原的FCM对52例ALL-B患儿分别于诱导治疗第33天、化疗3、6个月时检测骨髓MRD,进行长期随访,以后每6个月检测骨髓MRD进行观察.按照疾病危险度分为标危组(SR)、中危组(IR)、高危组(HR).结果 化疗6个月时,SR组MRD阳性率19% (4/21),IR组35%(8/23),HR组63%(5/8).52例ALL-B患儿复发9例,其中SR组2例,IR组4例,HR组3例.结论 MRD水平与疾病复发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是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的疾病预后因素.应用FCM技术动态定时监测ALL-B患儿MRD对及时调整ALL-B的化疗强度、个体化治疗早期预测复发、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及是否进行骨髓移植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动态监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治疗后微小残留病的研究

    作者:霍菲菲;刘欣;孙自敏;朱薇波;孙余婕;郑昌成;吴竞生;蔡晓燕;韩永胜;杨会志

    目的 建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Q-PCR)检测方法,并研究应用此方法检测CML治疗后微小残留病(MRD)的意义.方法 应用RQ-PCR对80例CML患者初诊时和(或)治疗后的骨髓标本进行分析,检测bcr-abl融合基因的转录水平,回顾性分析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组(34例)、甲磺酸伊马替尼组(33例)、羟基脲组(13例),监测 CML患者治疗前后bcr-abl融合基因变化.结果 初诊CML患者bcr-abl阳性平均值为6847.67拷贝/万个细胞,加速期平均值为306 176.08拷贝/万个细胞;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组移植后1个月平均值为944.33拷贝/万个细胞,移植后6个月平均值2.37拷贝/万个细胞,移植后12个月平均值0.29拷贝/万个细胞,移植后24个月检测不到bcr-abl融合基因;甲磺酸伊马替尼组服用3个月后平均值3720.23拷贝/万个细胞,服用12个月<0.10拷贝/万个细胞;羟基脲组用药0个月平均值7290.11拷贝/万个细胞,服用9个月后平均值3143.24拷贝/万个细胞.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组、甲磺酸伊马替尼组相同时间bcr-abl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74,P=0.17),羟基脲组与前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74,P=0.01;t=2.97,P=0.02).疾病进展时可检测到bcr-abl转录水平的上升;加速期患者的转录本水平明显高于慢性期患者.结论 RQ-PCR作为CML治疗后MRD检测的方法,可以评价治疗效果,预测疾病复发,指导早期进行干预治疗.

  •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母细胞性浆细胞样树突细胞肿瘤

    作者:周红升;许娜;孙竞;邓永键;江千里;余国攀;刘启发

    目的 探索采用增强预处理强度的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联合快速递减免疫抑制剂和供者淋巴细胞输注(DLI)策略治疗母细胞性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肿瘤(BPDCN)的效果.方法 2009年7月至2011年5月,南方医院血液科确诊2例BPDCN,例1患者以皮肤浸润起病,经皮肤病理活组织检查确诊CD+4CD+56LCA+TdT+ CD+43 BPDCN侵犯皮下及真皮层,移植前经联合化疗处于完全缓解;例2患者以骨髓浸润起病,先后误诊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和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后经流式细胞术免疫分型诊断CD+4CD+56CD+123BDCA-1+BPDCN,移植前未缓解.接受以全身放疗联合环磷酰胺为基础的增强预处理allo-HSCT,供者均来源于同胞;采用环孢素A(CsA)联合短疗程甲氨蝶呤(MTX)预防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单倍体相合移植加用兔抗人类胸腺细胞免疫球蛋白(ATG);移植后2个月开始快速减停免疫抑制剂,采用流式细胞术监测微小残留病(MRD)指导或采用预防性DLI防治复发.结果 移植后2例患者均获完全供者植入及完全缓解,其中例1处于持续缓解,+6个月行DLI诱发Ⅳ度皮肤及肠道急性GVHD,经联合免疫抑制治疗后控制,+243天死于血栓性微血管病、弥漫性肺泡出血;例2患者+60天复发,经化疗联合DLI、白细胞介素-2治疗后未缓解,+101天死于败血症、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结论 BPDCN以CD+4CD+56CD+123CD+43TdT+树突状细胞来源的肿瘤细胞浸润皮肤和(或)骨髓、临床进程呈高度侵袭为典型特征,增强预处理的allo-HSCT联合快速递减免疫抑制剂和MRD监测指导DLI对早期BPDCN可有效控制疾病发展,但对于难治复发患者仍需更多研究.

  • 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可用bcr/abl基因做微小残留病的标志

    作者:徐海萍;王卫;姜禾;孙颖;李方彬;秦兰香;姜红;王梅;魏新荣

    目的:检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完全缓解后微小残留病(MRD),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反转录-巢式聚合酶链反应(nest-PCR)检测ALL完全缓解后bcr/abl mRNA.结果:23例ALL患者中阳性5例,5例阳性者2月~13月内复发;而MRD阴性的18例中2例于缓解后2月、4月复发,余16例无复发.结论:ALL治疗完全缓解(CR)后仍存在MRD者有较高的复发危险,应进行巩固治疗和定期监测;MRD阴性可以做为临床疗效观察的客观指标.该方法检测MRD敏感度高,适用于临床.

  • PML-RARα融合基因监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微小残留病

    作者:黎承平;李淑娈;魏彩霞

    目的 观察PML-RARα融合基因在监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微小残留病(MRD)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诱导缓解及巩固维持治疗期间,采用筑巢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患者骨髓细胞中PML-RARα融合基因的动态变化、PML-RARα融合基因.结果 长期随访的18例完全缓解(CR)患者,2例出现分子学复发.其中1例发生于CR1后4个月,诱导缓解治疗后获得CR2,CR2后2个月再次出现分子学与血液学的复发,诱导治疗1个疗程获得CR3;1例发生于CR1后74个月,诱导缓解治疗后获得CR2,随访结束时生存期已达106个月.结论 在CR期定期监测PML-RARα融合基因,可早期发现分子学复发,及时干预治疗可避免血液学复发.

  • 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患者微小残留病流式细胞术检测的临床意义

    作者:朱薇波;翟志敏;李庆;刘欣;韩永胜;杨会志;徐静玮;蔡晓燕;吴竞生

    目的 探讨流式细胞术检测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AML)微小残留病(MRD)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21例生存24~128个月成年人AML完全缓解(CR)患者,采用双色直接免疫荧光标记及多参数流式细胞术每隔3~12个月检测一次外周血中MRD,同时检测骨髓细胞形态的变化.结果 21例动态检测MRD水平>10-4患者复发率为80.0%,MRD水平≤10-4患者复发率为18.1%.21例随访24~128个月,复发10例,其中有3例先髓外复发,未复发有11例.10例MRD水平>10-4患者24个月EFS率为30.0%;11例MRD水平≤10-4患者为90.9%.MRD水平≤10-4患者中复发的2例,分别在MRD水平升为10-2后3个月、7个月时出现骨髓复发.结论 MRD水平为10-3或以上的患者预后较差,易复发.MRD水平长时间波动在10-3~10-4间,即使骨髓无复发,也要警惕髓外复发.MRD水平≤10-4者生存期长,预后较好.但在生存期超过5年停化疗后,仍应动态监测MRD水平,尤其当MRD水平升至10-2水平时应警防复发,甚至考虑采用干预治疗.

  • 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微小残留病检测的研究进展

    作者:薛华

    近年来,随着多参数流式细胞术(MFC)及荧光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Q-PCR)检测手段的进步,两者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微小残留病(MRD)的检测.通过这些更加客观、敏感及特异的检测方法的应用,将更有助于评估AML的疗效及监测早期复发,并可据此调整治疗策略.

  • 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微小残留病的监测

    作者:胡淑芬;谭冬梅

    微小残留病(MRD)是白血病复发的根源,动态监测MRD是目前国内外的研究热点,也是难点.B淋巴细胞白血病MRD的监测有其自身的特点:正常增生骨髓中会出现数量较多的B系前体细胞,较容易误认为白血病细胞残留;也没有可以简便快捷检测的特异基因改变.现对流式细胞术的抗体组合及监测时机选择、聚合酶链反应检测的基因进行了归纳总结,作为B淋巴细胞白血病MRD监测的参考.

  • 细胞免疫治疗在急性白血病中的临床应用进展

    作者:王赛男

    急性白血病(AL)是常见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基于化疗药物的开发应用和化疗方案的不断改进,AL诱导化疗后缓解率得到明显提高,但缓解后复发仍是白血病患者不能长期生存的主要原因,如何延长治疗后缓解期成为解决此问题的关键.细胞免疫治疗在消除白血病微小残留病( MRD)、降低白血病复发、提高白血病患者总生存(OS)率方面有重要作用,细胞免疫治疗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就细胞免疫疗法在AL中的临床应用进展作一综述.

318 条记录 15/16 页 « 12...8910111213141516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