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急性肺损伤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诊断与治疗

    作者:徐安彬

    目的:探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诊断方法及规范化的治疗手段。方法:收治符合ARDS诊断标准的患者85例,观察组给予符合肺保护通气策略的规范化综合治疗,增加个体化改善策略;对照组给予以人工机械通气为主的常规综合治疗。结果:治疗3 d后,观察组SaO2、PaO2、氧合指数(PaO2/FiO2)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病情危急,及时、正确的诊断,规范、有效治疗是提高救治率、降低病死率的重要保证。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肺保护性通气研究

    作者:程爱斌;王瑞刚

    目前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肺保护通气研究还缺少相关研究,本研究通过研究机械通气期间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的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从而探讨常规潮气量和小潮气量机械通气对COPD患者的治疗效果.

  • 肺保护通气对老年患者腹膜后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围术期动脉氧合及麻醉恢复室时间的影响

    作者:蒋金娣;何明枫;徐玉洁

    目的 探讨肺保护通气对老年患者腹膜后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围术期氧合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6月~2018年3月收治的50例前列腺癌根治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25例)与B组(25例).A组采用肺保护通气,B组采用正常通气.比较两组术前(T0)、气腹后30 min(T1)、气腹后60 min(T2)、气腹后90 min(T3)、脱氧后30 min(T4)时的动脉氧合,记录两组的麻醉恢复室(PACU)时间、皮下气肿以及肺部并发症.结果 A组的PACU时间短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T2、T3时的PaO2明显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T3时的氧合指数(OI)明显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患者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采用肺保护策略能改善患者围术期OI,缩短PACU时间,皮下气肿发生率低.

  • 不同体位肺保护通气方式对肺内/外源性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犬肾上腺髓质素的影响

    作者:解立新;刘又宁;赵晓巍;陈良安;黄丽杰;郝峰英;曹璐

    目的观察在仰卧位和俯卧位条件下小潮气量+呼气末正压(PEEP)通气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模型犬肺不同部位(肺上区肺尖叶、肺下区腹侧肺心叶和肺下区背侧肺膈叶)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肾上腺髓质素(ADM)的作用,以评价不同体位肺保护通气方式对肺内/外源性ARDS(ARDSp/ARDSexp)的抗炎作用机制.方法健康雄性杂种犬24只,随机分为ARDSp仰卧位通气组、俯卧位通气组以及ARDSexp仰卧位通气组、俯卧位通气组,每组6只.静脉注射油酸制备ARDSexp动物模型;气管内注入十六烷磺基丁二酸钠盐制备ARDSp动物模型.动态观察不同卧位条件下小潮气量+PEEP对ARDS模型犬氧合指数和肺不同部位BALF中ADM的变化.结果肺损伤后ARDS犬氧合指数明显下降;ARDSp模型犬肺尖叶和肺心叶BALF中ADM水平明显高于ARDSexp模型;俯卧位条件下肺保护性通气对ARDS模型犬具有更好的治疗效果,氧合指数改善更为明显,ADM释放受到抑制.结论 ARDSexp和ARDSp对肺不同部位ADM释放的影响具有明显差异;俯卧位+小潮气量+PEEP通气模式对ARDSexp和ARDSp均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应用小潮气量肺保护通气策略的效果

    作者:唐秀平;杜言言;汪宏玲

    目的 评价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应用小潮气量肺保护通气策略的效果.方法 分析70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先给予患者常规治疗,按照1:1比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以肺复张/机械通气治疗,观察组35例以小潮气量辅助/控制机械通气治疗,对比不同方法应用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的血气指标水平(PaCO2、PaO2/FiO2、PaO2)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小潮气量肺保护通气策略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可维持动脉血气稳定,改善患者病情.

  • 高频振荡通气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新进展

    作者:孙乐英;李玉梅;李秋杰;袁世荧

    背景 高频振荡通气(high frequency oscillatory ventilation,HFOV)理论上符合肺保护通气策略,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常规机械通气(conventional mechanical ventilation,CMV)下仍有低氧血症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患者. 目的 研究表明HFOV可以有效地改善低氧血症,但肺保护作用利用欠佳,文章旨在阐述如何更好地发挥HFOV的肺保护作用并同时满足氧合和安全性要求. 内容 总结以往HFOV应用于ARDS患者的研究,并讨论HFOV临床应用的相关问题. 趋向 基于大规模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结果,建议HFOV目前应作为常规肺保护性通气失败的补救措施.在使用HFOV前,要慎重考虑深度镇静肌松、血流动力学变化和噪音等对患者病情的影响.

  • 压力控制法肺复张在肺保护通气策略治疗ARDS中的应用

    作者:潘卫东;马继民;叶方;王胤中

    目的:研究应用压力控制通气方式的肺复张手法对ARDS患者肺复张效果的影响.方法:34例ARDS病人实施气管插管机械通气,采用压力控制小潮气量肺保护性通气策略,根据压力一容积曲线低位拐点(LIP)设置“佳PEEP”为LIP+ 2cmH2O,维持吸入氧浓度≤0.60.都采用压力控制法肺复张技术.结果:治疗前后患者的一般情况(包括性别、平均年龄、HR、MAP、RR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与PAC - RM前相比,RM后各时点PaO2、PaO2/FiO2均显著性升高(P<0.05).结论:压力控制通气方式的肺复张手法可显著增加ARDS患者的动脉氧分压( PaO2)和氧合指数(PaO2/FiO2).

  • 早期机械通气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应用价值

    作者:张聪;蔡英丽;刘志兰;谢水群;任燕华

    目的 评估早期机械通气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于2010年1月至2015年01月在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住院的52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早期机械通气治疗组(观察组)和常规机械通气治疗组(对照组),每组26例,观察组患者PaO2< 13.3 kPa时即采取肺保护通气策略的机械通气治疗,而对照组患者PaO2<8 kPa时给予常规机械通气治疗.监测患者生命体征、腹围、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评分)、膀胱压、氧合指数(PaO2/FiO2)、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平均住院天数、死亡率等指标.比较两组患者症状缓解、炎性反应程度、肺损伤程度及病死率.结果 观察组及对照组治疗前的APACHEⅡ评分、膀胱压、氧合指数、CRP和PC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经治疗后观察组APACHEⅡ评分为(12.8±7.6)分,膀胱压为(14.9±7.9)cmH2O,CRP为(48.8±30.1)mg/L,PCT为(1.25±0.55) μg/L,死亡率为3.84%,明显低于对照组(t分别为2.057、2.091,3.252、2.697,x2=4.305,均P<0.05),而观察组氧合指数为(300.0±34.9) mmHg,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78.1±32.8)mmHg,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22,P<0.01).结论 早期采取肺保护通气策略的机械通气可安全有效用于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

  • 麻醉诱导期使用肺保护性通气对妇科腔镜手术氧饱和度的影响

    作者:杨子莹;黄宁;陈祖博

    探讨麻醉诱导期使用肺保护性通气对妇科腔镜手术患者氧饱和度的影响.选取进行腹腔镜手术的患者106例进行研究,按照临床试验随机信封的方法 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3例,观察组在麻醉诱导期使用肺保护性通气(VT 6ml/kg、RR16次/分、PEEP为5cmH2O),每30min给予一次手法肺复张(手控通气,气道压力维持40cmH2O,持续30 s);对照组采用全程通气模式均为VT 10ml/kg、RR10次/min.分别对插管前(T0)、形成气腹后(T1)、手术开始后30min时(T2)、手术开始后60min时(T3)、手术结束后(T4)5个时间点的气道峰压(P峰)、平均气道压P(P平均)、计算肺顺应性(CL),并分别在T0、T1、T3、清醒拔管后吸空气5min(T5)时抽取动脉血进行血气分析,计算氧合指数(OI)及肺内分流率(Qs/Qt).观察两组手术后的效果及术中氧饱和度的影响.两组手术均顺利,试验过程中患者心率、血压平稳,未出现特殊情况,且两组均未出现肺部损伤现象;与T0时比较,T1~T4时两组P峰和平均气道压(P平均)均明显升高,对照组P峰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T2时对照组P平均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两组CL在气腹后明显降低,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明显(P<0.05),T3和T4时对照组明显低于观察组(P<0.05);两组PETCO2在气腹后明显升高,T2~T4时对照组明显低于观察组(P<0.05);两组OI随着时间延长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拔管后两组均明显降低(P<0.05);两组Qs/Qt随着手术进行呈上升趋势,与T0时比较,两组在T3时明显上升(P<0.05),对照组明显大于观察组(P<0.05);T5时均明显下降(P<0.05).与常规通气相比,对接受妇科腔镜手术患者采用保护性肺通气能明显改善肺顺应性和氧合功能,有利于保护肺功能,减少肺部感染的发生,值得临床推荐.

  • 肺保护通气对肺内外源性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炎性介质的影响

    作者:侯耀山

    目的 探讨肺保护通气对肺内外源性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炎性介质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7月至2016年11月新蔡县人民医院收治的62例肺内源性ARDS(ARDSp)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ARDSp观察组和ARDSp对照组,各31例.64例肺外源性ARDS(ARDSexp)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ARDSexp观察组和ARDSexp对照组,各32例.ARDSexp对照组和ARDSp对照组接受常规通气治疗;ARD-Sexp观察组和ARDSp观察组接受肺保护通气治疗.比较4组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炎性介质变化情况.结果 ARDSp观察组、ARDSexp对照组患者第4、7天TNF-α、IL-6水平低于ARDSp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RDSexp观察组和ARDSp观察组第4、7天TNF-α、IL-6水平均低于ARDSexp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RDSexp观察组患者TNF-α、IL-6水平低于ARDSp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炎性介质为影响ARDS的重要指标,肺保护通气治疗可有效降低支气管肺泡灌洗患者TNF-α、IL-6水平,促进患者恢复.

  • 脑死亡器官捐赠供肺保护及通气管理2例报道

    作者:葛慧青;沈晔;陈静瑜;段开亮;桑贤印;张美齐;蔡文伟

    目的 探讨肺维护及通气策略对脑死亡潜在供肺移植前的肺保护以及对移植肺术后肺功能的疗效.方法 分析2015年2月至2015年3月2例脑死亡器官捐赠供者供肺保护通气策略的临床资料.2例供者均为外伤致脑死亡患者.分别经肺保护通气及气道管理9d及4d,评估氧和、影像学改变、供肺获取及术后受者肺康复情况.结果 两例扩大标准供肺均被成功获取,两例受者双肺移植术后肺功能明显改善,成功撤离呼吸机.结论 脑死亡捐赠供肺经有效维护及肺保护通气策略有利于提高肺移植效果.

  • 喉罩联合肺保护性通气对降低老年腹部全麻手术患者肺部并发症的效果

    作者:黄兵

    目的 探讨喉罩联合肺部保护性通气降低老年腹部全麻手术患者肺部并发症(PPCs)的效果.方法 84例老年腹部全麻手术患者按照数字随机方法分为气管插管联合肺通气保护组(IP组)和喉罩联合肺部保护性通气组(LP组),每组各42例,IP组术中行气管插管联合肺部保护性通气,LP组行喉罩联合肺部保护性通气,均采用静脉和吸入复合麻醉,测定两组患者插管(放置喉罩)前后2 min,拔管(喉罩)前后2 min的心率(HR)和血压,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中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和表面活性蛋白A(SP-A),比较两组患者术后7 d内PPCs发生情况.结果 在插管(放置喉罩)和拔管(喉罩)时点LP组平均动脉压上升值和心率上升值均明显低于IP组(P<0.05);术后第1 d两组HMGB1、SP-A水平均高于术前(P<0.05);术后第1 d LP组HMGB1、SP-A水平低于IP组(P<0.05);IP组PPCs发生率(40.48%)高于LP组(1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19,P<0.05).结论 喉罩联合肺保护性通气可以降低老年腹部手术全麻患者气管插管或拔管时强烈的心血管刺激,保持血流动力学的稳定,减少急性肺损伤的发生,减少PPCs的发生.

  • 肺保护通气对食管癌患者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影响

    作者:邓小彦;冼丽娜

    目的?探究肺保护通气对食管癌患者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7年1月该院收治的98例胸腹腔镜食管癌根治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依据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n =49)和对照组(n =49),两组患者术中均行单腔气管导管辅以二氧化碳CO2人工气胸,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通气模式,观察组患者采用肺保护性通气策略,比较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气管插管后10 min(T1);单肺通气1 h (T2);手术结束时(T3);术后24 h(T4)]的肺功能指标、炎症反应、血气分析.依据患者术后是否复发肺部并发症分为复发组(n =24)和非复发组(n =74),分析肺部并发症及其相关因素.结果?两组患者T1时刻的吸气平台压(Pplat)、气道峰压(Ppeak)、气道阻力(Raw)、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 (IL-8)、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Sicam-1)、二氧化碳分压(PaCO2)、血氧分压(PaO2)和氧合指数(PaO2/FiO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T1~T3之间对照组患者Pplat、Ppeak和Raw的变化幅度明显大于观察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T1~T4之间对照组患者IL-6、IL-8和Sicam-1的变化幅度明显大于观察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T1~T4之间对照组患者PaO2的变化幅度明显大于观察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中均有部分患者存在多个肺部并发症,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有18.36%和30.61%患者合并各类肺部并发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前吸烟、手术时间、根治程度、临床病理分期、淋巴管浸润、微血管浸润和术后辅助化疗与食管癌根治手术患者肺部并发症有密切相关性(P <0.05).结论?肺保护通气能够缓解胸腹腔镜食管癌根治手术中气道阻力、压力和炎症反应,增大氧饱和度,应加强对高危肺部并发症发生率患者的监控,进行针对性预防,降低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率.

  • 急性呼吸衰竭患者有创机械通气策略的临床研究

    作者:欧阳兆忠;余金活;莫玉华;冯炎锋;冯志和;吴耀庆;马静静;林芷玲

    目的:探讨严重呼吸衰竭有创机械通气策略.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5月-2016年12月收治的严重呼吸衰竭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患者有40例,对照组患者有40例.为两组患者进行容量控制同步间歇指令通气模式,持续有创机械通气48小时,研究组患者的潮气量在6-8 ml/kg,呼吸末正压5-9 cmH20,对照组患者的潮气量在6-8 ml/kg,呼吸末正压11-21 cmH20.对比不同的呼吸末正压和潮气量对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动脉血氧分压,氧合指数等指标的影响,分析两组患者的气道压伤发病率和临床死亡率.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气道压伤发病率显著低于对照组(20%vs 2.5%,P<0.05).研究组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30%vs 50%,P<0.05).结论:对于严重呼吸衰竭需要有创机械通气的患者,采用肺保护通气策略,能够降低气道压伤率和死亡率,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诊断及规范治疗体会

    作者:张劲松;黄文静;沈观乐;吴海青

    目的:探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诊断方法及规范化的治疗手段,以期提高治疗安全性、科学性和有效性。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4年6月收治的符合 ARDS 诊断标准的患者共105例,观察组给予符合肺保护通气策略的规范化综合治疗,增加个体化设置小潮气量通气、俯卧位通气等改善策略;对照组给予人工机械通气为主的常规综合治疗。结果①治疗3 d 后,观察组的 R 和 P 治疗前后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 SaO 2、PaO 2、氧合指数(PaO 2/FiO 2)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②治疗10 d 后,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3.65%;对照组为76.19%。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ARDS 病情危急,及时正确诊断、规范有效治疗是提高救治率、降低病死率的重要保证。

  • 肺结核患者全身麻醉下手术中肺损伤的预处理效果观察

    作者:马宏伟;丁丽景;赵子军;高景;李凤茹

    目的:观察麻醉时对肺结核患者手术中肺损伤进行预处理的疗效。方法选取肺结核行肺部手术患者100例,随机分 A 组和 B 组,各50例。B 组麻醉前静脉注射还原型谷胱甘肽1.2 g、甲泼尼龙80 mg,切皮前将乌司他丁10万 U 加入100 mL 0.9%氯化钠注射液中,持续静脉输注1 h,每4 h 各重复用药1次至患者出麻醉恢复室回病房;A 组不用药。分别于手术切皮前(T1)、术中单肺通气结束时(T2)、回病房前(T3)抽取患者动脉血进行血气分析并计算氧合指数;抽取外周静脉血查血常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白细胞介素-1(IL -1)、IL -6、IL -8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 -α)等常见的促炎性细胞因子。结果 B 组的动脉血氧分压(PaO2)及血氧饱和度(SpO2)、氧合指数明显高于 A 组( P <0.05);B 组血液中白细胞计数和促炎性细胞因子水平明显低于 A 组( P <0.05)。结论麻醉时对肺结核患者肺部手术中肺损伤进行预处理,可减轻患者肺损伤程度,改善肺功能。

  • 肺保护性通气策略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中的应用

    作者:刘伯毅;罗杰;郑翔;秦成名;邓春艳

    目的 探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应用过程中机械通气的策略.方法 对18例采用IABP治疗的患者,同时机械通气,在此过程中监测血流动力学及通气氧合指标变化,并观察患者带机时间、IABP停用后带机时间,机械通气相关并发症.结果 在IABP及机械通气过程中,患者血流动力学及通气氧舍指标变化显著(P<0.05),3例患者因严重低心排而死亡,15例患者顺利脱机,未发生呼吸机相关性并发症.结论 IABP期间应重视机械通气策略,保证IABP顺利进行,改善预后.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