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广西壮族自治区8009例妇科恶性肿瘤住院患者的构成特点及变化趋势

    作者:黄薇;李力;余冬青;黄英兰;刘燕;陈心秋;唐步坚;徐红;马刚;董林红;李廉;邱映;白桦;农文政;李立;曾定元;蒋福彦;兰鹰;叶元;唐雄志;王丹霞;黎惠珍;潘燕波;莫爱旭;吴笑彦;雷志英;周国萍;刘翠;苏庆红

    目的 了解广西壮族自治区近20年间妇科恶性肿瘤住院患者的构成特点及变化趋势.方法 对1985-2004年间广西壮族自治区23家医院收治的8009例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构成比:妇科恶性肿瘤中,构成比排在前4位的分别是宫颈癌、卵巢恶性肿瘤、子宫内膜癌、恶性滋养细胞肿瘤.其中,1985-1989年、2000-2004年宫颈癌住院患者的构成比呈上升的趋势,从17.48%上升到49.25%,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恶性滋养细胞肿瘤呈下降的趋势,从30.69%下降到7.34%,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卵巢恶性肿瘤、子宫内膜癌、外阴阴道恶性肿瘤、子宫肉瘤等比较,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2)好发年龄:近10年,宫颈癌的发病年龄明显前移,从≥60岁前移到<40岁,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3)地域和职业分布:前10年宫颈癌患者主要集中于城市,构成比为67.1%;后10年却逐渐向农村转移,农村宫颈癌患者构成比达52.6%.(4)手术病理分期或临床分期: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就诊时大多数已经处于Ⅱ、Ⅲ、Ⅳ期,中晚期(Ⅲ、Ⅳ期)的构成比多在60%以上.结论 (1)应重点加强对宫颈癌的普查防治工作,同时也要加大对其他妇科肿瘤的防治力度.(2)加大对相应肿瘤标志物、新的诊治方法的发现和研究力度,提高早期诊治率.

  • 生殖系统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42例临床分析

    作者:安菊生;吴令英;李宁;李斌;俞高志;刘丽影

    目的 探讨生殖系统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的诊断、治疗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对42例生殖系统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2例患者中,原发于外阴、阴道及宫颈的恶性黑色素瘤患者分别为14例(33%)、23例(55%)及5例(12%).其中,38例手术治疗前行肿瘤组织活检,6例误诊,术前误诊率为16%;18例术后行免疫组化S-100蛋白检测,18例(100%)均阳性;16例术后行抗黑色素瘤特异性抗体(HMB-45)检测,14例(88%)阳性.本组患者的2年、5年累积无瘤生存率分别为35%及23%,2年、5年累积总生存率分别为53%及27%.按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2000年)的分期标准,Ⅰ、Ⅱ期(早期)和Ⅲ、Ⅳ期(晚期)患者的2年累积总生存率分别为77%及34%,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Ⅱ期患者的2年累积总生存率分别为78%及74%,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03).对40例接受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显示,术后辅助化疗对患者的累积无瘤生存率和累积总生存率有明显影响(P<0.05);广泛性手术、区域淋巴结切除、生物治疗对预后则无明显影响(P>0.05).化疗联合生物治疗和单纯化疗患者的2年累积无瘤生存率分别为49%及34%,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生殖系统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术前活检的误诊率高,应用免疫组化染色检测可提高诊断的准确性.FIGO分期难以准确评价早期患者的预后.手术是主要治疗手段,术后辅助化疗可显著改善患者的预后.

  • 女性生殖道横纹肌肉瘤13例分析

    作者:袁光文;姚洪文;李晓光;李洪君;吴令英

    目的:探讨女性生殖道横纹肌肉瘤(RMS)患者的临床和病理特点、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收集1973年1月至2014年12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收治的13例生殖道RMS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并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随访截止日期为2015年4月1日,中位随访时间为25.0个月(1~228个月)。回顾性分析女性生殖道RMS患者的临床和病理特点、治疗方式、复发情况、复发后治疗情况以及预后。结果13例生殖道RMS患者的年龄为6~54岁,中位年龄21.0岁;原发灶部位:阴道6例,子宫颈7例;病理类型:胚胎型RMS(ERMS)11例,腺泡型RMS(ARMS)2例。按照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分期标准,Ⅰ期6例、Ⅱ期3例、Ⅲ期1例、Ⅳ期3例,其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112.5、153.0、9.0、3.5个月;按照横纹肌肉瘤国际协作组(IRSG)分期标准,Ⅰ期10例、Ⅳ期3例,其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112.5、3.5个月。女性生殖道RMS患者治疗方式主要为手术联合化疗,13例生殖道RMS患者中,9例在初始治疗时接受了手术治疗,中位生存时间为108.0个月(9~228个月),其中6例术后接受了辅助化疗,中位生存时间为152.0个月(9~228个月),3例术后未接受辅助治疗,中位生存时间25.0个月(9~108个月);另外4例患者在初始治疗时未接受手术治疗,中位生存时间6.3个月(1~117个月)。13例生殖道RMS患者中有2例在初始治疗时接受了联合放疗,生存时间分别为4、198个月。随访期内,13例生殖道RMS患者中,8例无瘤生存,5例死亡;中位生存时间为25.0个月(1~228个月),5年累积生存率为58.6%。结论女性生殖道RMS早期患者的预后较好,晚期患者预后较差,其标准治疗模式为手术联合化疗,是否需要辅助放疗尚有待进一步研究。

  • 妇科恶性肿瘤并发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及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黄静;阳志军;张洁清;高琨;王鹤;李力

    目的 探讨妇科恶性肿瘤并发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危险因素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1994年1月1日至2014年9月30日间诊治的经细胞学或组织病理学检查确诊的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将其中确诊并发DVT的106例患者作为DVT组,同时采用计算机随机法按1:1比例随机抽取同期无DVT的106例妇科恶性肿瘤患者作为对照组.随访截止时间为2015年3月31日,DVT组中位随访时间为27.0个月(1~169个月),对照组中位随访时间为33.5个月(1~125个月).回顾性分析妇科恶性肿瘤并发DVT的危险因素,单因素分析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或χ2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并对妇科恶性肿瘤并发DVT患者的生存情况及预后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生存情况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单因素生存分析采用log-rank检验,多因素生存分析采用Cox回归模型.结果 (1)影响妇科恶性肿瘤并发DVT的危险因素分析:单因素分析显示,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并发DVT与体质指数(BMI)、合并高血压病、合并糖尿病、既往血栓病史、肿瘤分期、输血史、集落刺激因子使用、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明显相关(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分期、集落刺激因子使用、白细胞计数、PT、FIB是影响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并发DVT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2)妇科恶性肿瘤并发DVT患者的生存情况及预后影响因素分析:随访期内,DVT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为66个月,对照组的中位生存时间为102个月,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039,P=0.008);且DVT组患者的总生存率和无进展生存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单因素生存分析显示,肿瘤分期、DVT的范围(指是否同时合并肺栓塞)、DVT的治疗方式是影响妇科恶性肿瘤并发DVT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P<0.05);多因素生存分析显示,肿瘤分期和DVT的范围是影响妇科恶性肿瘤并发DVT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结论 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并发DVT是多种危险因素共同作用而发生的,识别其危险因素并积极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可明显改善患者的预后.肿瘤分期和DVT的范围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 妇科恶性肿瘤相关的多发性原发性恶性肿瘤30例临床分析

    作者:石莉;周树林;姜旖;万一聪;马晶晶;傅士龙;程文俊

    目的 探讨妇科恶性肿瘤相关的多发性原发性恶性肿瘤(MPMN)的临床特点.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2007年1月至2012年12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30例妇科恶性肿瘤相关MPMN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30例患者中,同时性MPMN 9例,平均年龄为50.2岁,中位年龄为49岁,发生部位包括卵巢、子宫、子宫颈、乳腺、肠道;异时性MPMN患者21例,平均年龄为57.7岁,中位年龄为57岁,中位发病间隔时间为4.0年,发生部位在乳腺、卵巢、子宫、胃肠道、子宫颈、肺等.30例患者中,26例采用手术治疗并根据分期及病理结果辅以化疗和(或)放疗.余4例患者,3例行第1原发性恶性肿瘤切除术后辅以化疗和(或)放疗,第2肿瘤未切除而行化疗和(或)放疗;1例均未行手术治疗,仅行化疗和(或)放疗.随访29例,随访时间为6 ~ 60个月,仍存活20例.妇科恶性肿瘤相关MPMN患者的5年累积生存率为47.8%,2年生存率为73.9%,1年生存率为88.6%.结论 重视妇科恶性肿瘤相关MPMN,对有高危因素的恶性肿瘤患者进行全面检查,鉴别复发、转移还是新的原发性恶性肿瘤,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避免误诊、漏诊.

  • 生殖系统淋巴造血组织增生性病变的临床病理特征分析

    作者:陈定宝;张焕;张银华;王颖;宋秋静;杨申淼;崔恒;赵昀;房新志;沈丹华

    目的 探讨生殖系统的淋巴造血组织增生性病变(包括淋巴造血组织肿瘤和淋巴瘤样病变)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 收集2006年1月至2017年8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收治的生殖系统出现首发症状的淋巴造血组织增生性病变患者共33例.其中,生殖系统的淋巴造血组织肿瘤20例,包括髓细胞肉瘤和髓性白血病11例、原发性生殖系统非霍奇金淋巴瘤(NHL)9例;子宫颈淋巴瘤样病变13例.应用光镜观察、免疫组化染色、EB病毒原位杂交及临床相关检查对其临床病理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年龄:20例淋巴造血组织肿瘤患者的年龄范围为16~77岁,平均年龄48.5岁,中位年龄56岁.13例子宫颈淋巴瘤样病变患者的年龄范围为23~62岁,平均年龄45.9岁,中位年龄48岁.(2)临床表现:20例生殖系统的淋巴造血组织肿瘤患者的临床表现为发热、乏力、下腹痛、阴道流血,以及肿物等;13例子宫颈淋巴瘤样病变患者的临床表现多为接触性出血.(3)病史:20例淋巴造血组织肿瘤患者中,8例患者有急性髓性白血病病史,3例患者妊娠合并髓性白血病病史;1例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小细胞性淋巴瘤(CLL/SLL)患者有卵巢小细胞癌和高级别卵巢浆液性癌术后化疗病史,1例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有肾移植术后应用环孢素病史.(4)实验室检查:18例有血清乳酸脱氢酶(LDH)水平检测结果的淋巴造血组织肿瘤患者中,9例(9/18)血清LDH水平升高.(5)肿瘤部位:20例淋巴造血组织肿瘤患者中,肿瘤位于外阴4例,阴道1例,子宫颈4例,子宫4例,卵巢8例,胎盘2例.(6)临床分期:9例原发性生殖系统NHL患者中,Ⅰ期4例,Ⅲb期1例,Ⅳ期4例.(7)病理类型:20例淋巴造血组织肿瘤患者中,髓细胞肉瘤9例,髓性白血病侵犯胎盘2例,DLBCL 6例,CLL/SLL及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MALToma)各1例,间变大细胞淋巴瘤(ALCL)1例.(8)免疫组化法检测:髓细胞肉瘤和髓性白血病为CD43、髓性过氧化物酶(MPO)呈阳性表达,NHL为CD20、配对盒基因5抗体(PAX5)呈阳性表达.(9)治疗及预后:淋巴造血组织肿瘤多采用手术切除辅以化疗.随访期内, 20例淋巴造血组织肿瘤患者中,髓细胞肉瘤或髓性白血病5例死亡,NHL 2例死亡;13例子宫颈淋巴瘤样病变患者均健在.结论 临床病史、病理形态和免疫组化法检测对于诊断生殖系统的淋巴造血组织肿瘤具有重要作用,治疗采用手术治疗辅以化疗.子宫颈淋巴瘤样病变应与淋巴瘤鉴别,前者的预后良好.

  • 少女生殖道恶性肿瘤的治疗

    作者:沈铿;郎景和;黄惠芳;吴鸣;黄荣丽

    目的探讨少女生殖道恶性肿瘤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7例少女生殖道恶性肿瘤的临床资料。结果患儿的年龄为2~12岁,平均6.5岁。卵巢恶性肿瘤23例,其中卵巢恶性生殖细胞肿瘤21例,占77.8%; 性腺外恶性肿瘤4例,包括阴道内胚窦瘤2例,阴道和盆腔横纹肌肉瘤各1例。卵巢恶性肿瘤的临床表现主要为腹痛和腹部包块,分别为77.8%和74.1%; 而阴道恶性肿瘤的临床表现,主要为阴道流血和阴道肿块。91.3%(21/23)的患儿仅行患侧附件切除术,保留了子宫和对侧卵巢。少女生殖道恶性肿瘤对化学治疗(化疗)十分敏感,术后根据高危因素不同,分别给予顺铂、长春新碱、博莱霉素(PVB)方案,顺铂、鬼臼素、博莱霉素(PEB)方案或长春新碱、更生霉素、环磷酰胺(VAC)方案化疗。在平均为47.4个月的随诊期内,生存率达71.4%。结论卵巢恶性生殖细胞肿瘤对化疗十分敏感,应作为主要的治疗手段。手术的原则应保留生育功能。

  • 《妇科常见恶性肿瘤诊断与治疗规范(草案)》的推广及执行情况分析

    作者:谭先杰;郎景和;沈铿;曹泽毅

    目的 调查对《妇科常见恶性肿瘤诊断与治疗规范(草案)》(简称《规范》)的推广及执行情况。 方法 采用流行病学现况调查方法,以问卷调查形式,对参加1999年度中华医学会妇产科主任高级研修班的350名中高级妇产科医师进行调查。结果 共获取了281份可分析的有效问卷,其中90.0%的医师阅读过《规范》,96.4%的医师认为制定《规范》有必要;在阅读过《规范》的医师中,87.7%的医师按照《规范》诊断和处理妇科恶性肿瘤,96.8%的医师认为《规范》合理可行。一些医师对《规范》提出了意见和建议,主要包括建议发行《规范》单行本;增加内容;化学治疗方案应更详细;有关病理诊断应建立全国联网会诊系统;定期修订《规范》;举办《规范》的培训班等。结论 《规范》已经在全国妇产科医师中产生了一定影响,对妇科恶性肿瘤的诊治有一定指导作用,并需不断补充、修订。

  • 生殖器侵袭性血管黏液瘤的临床及病理分析

    作者:廖秦平;刘朝晖;张岩;何群

    目的了解女性生殖器侵袭性血管黏液瘤的组织学来源、临床和病理特点以及治疗方法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996年至2000年的8例女性生殖器侵袭性血管黏液瘤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并对其中7例病理切片进行免疫组织化学(组化)染色分析.结果 6例发生于外阴,2例发生于会阴、阴道及盆底.其中,2例有病灶局部切除史.发病时间长短不一,为5个月至20年不等.治疗以局部肿物切除为主,术后随访3~63个月,除1例复发后失访外,无一例复发.7例行免疫组化检测,结果显示,肿瘤细胞阳性反应为波形蛋白(vimentin)者7例、平滑肌肌动蛋白(smooth muscle actin, SMA)7例、8因子(factor8,F8)7例、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 PCNA)4例、雌激素受体 (estrogen receptor, ER)3例、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 PR)4例,S-100蛋白及CD68均阴性. 结论侵袭性血管黏液瘤是一种少见的低度恶性的间叶性肿瘤,免疫组化提示其肌纤维母细胞或纤维母细胞来源可能性大.主要临床特点有生长缓慢和局部浸润性生长.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虽偶有复发,但预后良好.

  • 妇科肿瘤组织中线粒体DNA基因突变的研究

    作者:李红霞;钟声;李春海

    目的探讨原发性肿瘤组织中线粒体DNA(mtDNA)基因突变及其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PCR-SSCP)及DNA测序方法,对32例妇科恶性肿瘤患者(观察组)、8例妇科良性肿瘤患者(对照组)的肿瘤组织和瘤旁正常组织标本进行mtDNA基因突变检测.观察组中子宫颈癌5例,子宫内膜癌10例,卵巢癌17例.对照组中,卵巢上皮性肿瘤4例,子宫肌瘤4例.结果观察组mtDNA基因突变率和多态性频率分别为68.8%和56.3%.对照组mtDNA基因突变率和多态性频率分别为2/8和4/8.两组mtDNA基因突变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mtDNA基因突变热点位于Cytb基因区;mtDNA基因突变为多基因、多位点的突变,其中63.6%涉及到2个以上的基因.结论在妇科恶性肿瘤组织中,存在mtDNA基因编码区的高频率变异,这种变异可能是妇科恶性肿瘤发生机理中的一个重要的核外分子遗传学改变.

  • 70岁以上患者妇科恶性肿瘤的手术治疗

    作者:潘凌亚;黄惠芳;连利娟;朱馥丽;黄荣丽;沈铿;吴鸣;郎景和

    目的观察70岁以上的老年妇科恶性肿瘤患者耐受手术治疗的情况.方法收集我院1983年9月至1999年6月期间,70岁以上接受盆腔局限性和广泛性手术治疗的全部生殖器恶性肿瘤患者,共57例.分析不同年龄和手术方式对预后的影响.结果57例患者的平均年龄73.5岁.其中34例接受了广泛性手术治疗,23例接受了局限性手术治疗.41例(71.9%)术前合并各种内科疾病;术后18例(31.6%)出现一般并发症,6例(10.5%)发生严重并发症.比较70~75岁组和>75岁组之间,手术方式、平均住院日、以及术前和术后并发症等因素无明显差别.与局限性手术组相比较,6例严重并发症患者均发生在广泛性手术组,后者术后住院日较前者延长1倍多.结论经过周密的术前准备和术后观察处理,70岁以上的妇科恶性肿瘤患者能够耐受广泛性手术治疗.

  • 转座子piggyBac介导的HSV-tk基因在妇科恶性肿瘤细胞中长期稳定表达的研究

    作者:康玉;孙庆文;余文博;程明军;张晓燕;武欣;陈春妹;郑煜芳;徐丛剑

    目的 研究piggyBac(PB)转座子介导转移外源基因HSV-tk在多种妇科恶性肿瘤细胞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作为一种可整合的非病毒载体在肿瘤基因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通过PCR技术扩增HSV-tk基因的编码区,定向克隆至PB表达载体PB[Act-RFP]DS,经酶切、测序鉴定为重组载体PB[Act-RFP,HSV-tk]DS(pPB/TK).联合3种小同的转染试剂FuGENE HD、jetPEI及lipofectamine 2000,分别将pPB/TK转染入4种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细胞株HeLa、JEG-3、SKOV3和HEC-1B.转染后以mRFP1为报告基因,经荧光显微镜观察和流式细胞仪分析转染效率;逆转录(RT)-PCR技术检测HSV-tk和mRFP1基因的表达;四甲基偶氮唑蓝实验测定不同浓度的更昔洛韦(GCV)对转染后细胞的杀伤作用.转染后细胞经流式细胞仪分选,极限稀释单克隆培养建立稳定转染株,并以反向PCR技术确定转座子插入基因组的位点.结果 (1)成功构建重组载体pPB/TK.(2)在3种转染试剂的辅助下,pPB/TK均可有效转染入HeLa、HEC-1B、SKOV3和JEG-3细胞;不同转染试剂辅助下pPB/TK在同种细胞中的转染效率各不相同,在HeLa细胞中,FuGENE HD的转染效率[(78.7±9.2)%]高于lipofectamine 2000[(54.1±11.4)%]和jetPEI][(46.5±7.4)%],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一转染试剂辅助下pPB/TK在不同细胞中的转染效率也不相同,以FuGENE HD为转染试剂,pPB/TK在HeLa、JEG-3和SKOV3细胞中的转染效率分别为(78.7 ±9.2)%、(74.4±8.9)%和(83.2±9.7)%,高于HEC-1B细胞的(39.5±8.7)%,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RT-PCR结果显示,4种细胞均有HSV-tk和mRFP1基因mRNA的表达.(4)GCV对转染有pPB/TK的HeLa、JEG-3、SKOV3和HEC-1B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分别为1.29、3.35、0.09和13.28 μg/ml.10μg/ml GCV对转染有pPB/TK的SKOV3细胞抑制率高于单独转染pORF-HSVtk者,细胞抑制率分别为(86±9)%和(52±12)%,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稳定转染株在转染后3个月仍可观察到mRFP1表达,并可榆测纠基因组中有TTAA位点的插入整合.结论 PB转座子可介导外源基因在多种妇科恶性肿瘤细胞中的长期稳定表达,有望为肿瘤基因治疗提供更为安全有效的转基因技术平台.

  • 有严重内科合并症的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的围手术期处理附37例临床分析

    作者:胡君;吕卫琴;郭玉琳;温宏武;乔虹;曲元

    目的探讨有严重内科合并症的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的围手术期处理。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4年11月期间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收治的术前有严重内科合并症、经内科及麻醉科会诊、术后需入住ICU的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共37例,患者中位年龄69.4岁,其中>70岁者25例(68%,25/37),对其肿瘤类型、术前合并症、术前准备、麻醉及手术情况、术后并发症等临床特点和围手术期处理方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肿瘤类型:37例术前有严重内科合并症的妇科恶性肿瘤患者中,子宫内膜癌16例、卵巢上皮性癌(卵巢癌)12例、外阴癌5例、子宫肉瘤3例、输卵管癌1例。(2)术前合并症:患者术前均有2种或2种以上内科合并症,其中3种及以上者共34例,占92%(34/37)。其中,心血管疾病包括高血压25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13例、心律失常5例等,脑血管疾病包括脑梗死史或脑出血史共5例,内分泌疾病包括糖尿病19例、肥胖1例,肺部疾病包括过敏性哮喘、肺栓塞史各3例。(3)术前准备:术前经内科相关专业科室会诊,根据手术要求给予药物治疗,控制血压在140/90 mmHg(1 mmHg=0.133 kPa)以下,空腹血糖<8.0 mmol/L,餐后血糖≤10.0 mmol/L,心功能至基本正常。(4)麻醉及手术情况:37例患者术前经麻醉科评估及内科处理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一例围手术期死亡。(5)术后并发症:住院期间出现术后并发症的患者共17例,包括切口愈合不良9例、胃肠功能紊乱5例、肺部感染3例,经积极治疗后均好转或治愈。结论有严重内科合并症的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经充分的术前评估、积极处理术前合并症和围手术期的多学科联合诊治,手术治疗是安全、可行的。

  • 妇科恶性肿瘤及其合并肾脏疾病的患者化疗期间出现肾功能损害59例临床分析

    作者:李娜;李小平;王悦;崔恒;王建六;魏丽惠

    目的探讨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及妇科恶性肿瘤合并肾脏疾病患者化疗期间出现肾功能损害的临床特点及处理。方法收集2000年5月—2016年4月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诊治的化疗期间出现肾功能损害的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共59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特点及处理。根据化疗前是否合并肾脏基础疾病将59例患者分为两组,A组:化疗前无肾脏基础疾病且肾功能正常,共35例;B组:化疗前合并肾脏基础疾病,共24例,其中化疗前肾功能正常者10例、肾功能损害者14例。结果(1)化疗期间发生的肾功能损害的程度:A组35例患者中,化疗期间发生轻度、中度、重度肾功能不全分别为24例(69%)、3例(9%)、1例(3%),肾功能衰竭(肾衰)6例(17%),可逆性肾功能不全1例(3%)。B组24例患者中,10例化疗前肾功能正常的患者,化疗期间发生轻度、中度、重度肾功能不全分别为7例(7/10)、1例(1/10)、1例(1/10),肾衰1例(1/10);14例化疗前有肾功能损害的患者,化疗期间由轻度肾功能不全转为肾衰1例(1/14)、肾功能损害病情稳定9例(9/14)、肾功能损害好转4例(4/14)。(2)化疗期间发生肾功能损害时的化疗疗程数:化疗前肾功能正常的45例(包括A组35例、B组化疗前肾功能正常者10例)患者中,肾功能损害发生于术中腹腔化疗者11例(24%),第1~3个疗程者20例(44%),第4~8个疗程者10例(22%),第8个疗程后4例(9%)。B组中化疗前有肾功能损害的14例患者中,1例(1/14)于化疗第3个疗程由轻度肾功能不全转为肾衰,9例(9/14)肾功能损害病情稳定,4例(4/14)于第1~3个疗程肾功能损害好转,且之后也无加重。(3)发生肾功能损害后化疗方案的调整情况:化疗前肾功能正常的45例患者,化疗期间发生肾功能损害前均采用以铂类药物为基础的化疗,发生肾功能损害后,均采用细胞保护剂(氨磷汀),化疗方案中使用顺铂的44例患者中,24例改为卡铂或奥沙利铂,4例改为紫杉醇单药化疗,2例化疗与透析序贯进行,7例进行化疗药物剂量调整,其余7例因肾功能损害较轻,仅使用了细胞保护剂,未经特殊处理。终有37例患者顺利完成化疗,7例患者因肾损害病情未见好转甚至肾衰导致不耐受而终止化疗。化疗结束后随访,37例顺利完成化疗的患者其5年无瘤生存率为64.9%,7例未完成化疗的患者其5年内无瘤生存率为14.3%。B组中化疗前有肾功能损害的14例患者,其中4例肾功能损害较轻者采用以顺铂为主的联合化疗,6例采用紫杉醇+卡铂(TC)方案化疗(其中有2例患者采用TC方案化疗与透析序贯进行),3例采用紫杉醇单药化疗,1例采用奥沙利铂+替加氟+亚叶酸钙(FOLFOX)方案化疗,14例患者均顺利完成化疗;化疗结束后随访其5年内无瘤生存率为57.1%。结论化疗药物可诱发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发生急性肾功能损害,甚至导致肾衰,且可使妇科恶性肿瘤合并肾功能损害的患者病情加重。因此,应重视化疗对妇科恶性肿瘤患者肾功能影响的防治,尤其应重视合并肾脏疾病且有肾功能损害患者的化疗方案的选择。

  • 大鼠髂内动脉灌注甲氨蝶呤时肺及其他主要脏器药物浓度的变化

    作者:陆佳琦;郑井红;张蕾;徐丛剑

    目的 研究甲氨蝶呤(MTX)髂内动脉灌注时大鼠肺及其他主要脏器药物浓度的变化.方法 选择50只雌性大鼠,随机分为2组,动脉组行股动脉插管、髂内动脉灌注药物,静脉组行股静脉插管、髂内静脉灌注药物.每组分别在5个时间点取血样及组织,利用建立的高效液相色谱方法 分析药物浓度.结果 动脉组大鼠肺、卵巢和子宫的药物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3.77±0.28)、(4.40±0.40)、(9.97±0.89)μg·h-1·g-1,静脉组分别为(2.31±0.25)、(3.91±0.19)、(7.65±1.54)μg·h-1·g-1,两组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动脉组大鼠血浆、心脏、肾、肝和脾的AUC分别为(6.13±0.53)、(1.90±0.11)、(5.32±0.89)、(14.16±1.96)、(0.76±0.20)μg·h-1·g-1,静脉组分别为(5.79±0.71)、(1.64±0.29)、(5.15±1.69)、(14.29±3.47)、(0.76±0.13)μg·h-1·g-1,两组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比较静脉给药,髂内动脉灌注给药后子宫、卵巢和肺有较高的药物浓度,髂内动脉灌注化疗町以有效地治疗妇科恶性肿瘤的肺转移.

  • 妇科恶性肿瘤化疗期间发生心脏毒性反应30例临床分析

    作者:刘冰洁;李小平;王建六;吴燕;魏丽惠

    目的 分析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及合并心脏病的患者化疗期间的心脏毒性反应,为临床防治化疗后心脏毒性反应提供基础资料.方法 对2004年1月至2010年12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收治的、妇科恶性肿瘤化疗期间发生心脏毒性反应的患者,包括:(1)无心脏异常的妇科恶性肿瘤患者,(2)妇科恶性肿瘤合并冠心病、先天性心脏病(肥厚性心肌病)、风湿性心脏病、心律失常的患者;共3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0例患者中,化疗期间发生心力衰竭3例(10%,3/30),心肌梗死3例(10%,3/30),心绞痛1例(3%,1/30),ST-T或T波改变9例(30%,9/30),心律失常8例(27%,8/30),其中Ⅰ度房室传导阻滞1例(3%,1/30)、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1例(3%,1/30).结论 肿瘤化疗药物对心脏可以产生近期或远期毒性反应,尤其是对合并心脏病患者的生存及预后有重要影响,应重视其防治研究.

  • 生殖系统原发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和免疫表型检测

    作者:蒋学风;杨开选;彭芝兰;徐炼;黄芹;李倩

    目的 观察生殖系统原发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病理表现及免疫表型,并分析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43例女性生殖系统原发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病理资料,按WHO(2001年)关于淋巴造血组织肿瘤的分类标准进行病理类型的分类,采用免疫组化染色、原位杂交及PCR技术分别检测其免疫表型、EB病毒感染及免疫球蛋白重链基因重排.采用Cox回归模型对生殖系统原发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的预后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1)原发灶部位:卵巢24例,子宫内膜3例,宫颈10例,阴道2例,外阴4例;(2)临床分期:Ⅰ期12例,Ⅱ期9例,Ⅲ期22例;(3)病理类型:经病理活检、免疫组化、原位杂交及PCR技术检测结果显示,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37例(86%),伯基特淋巴瘤和非特指外周T细胞淋巴瘤各3例;(4)预后分析:乳酸脱氢酶水平增高、临床Ⅲ期、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及单纯手术治疗患者的生存率明显低于乳酸脱氢酶水平正常、临床Ⅰ和Ⅱ期、伯基特淋巴瘤和非特指外周T细胞淋巴瘤、手术+化疗和手术+放化疗者(P<0.05).Cox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显示,乳酸脱氢酶水平、临床分期、病理类型及治疗方案均为影响原发性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P<0.05).结论 病理活检、免疫组化、原位杂交及PCR技术检测对生殖系统原发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作用.乳酸脱氢酶水平、临床分期、病理类型及治疗方案均为女性生殖系统原发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的独立预后因素.

  • 原发性女性生殖系统淋巴瘤的超声表现

    作者:王晋;罗红;宋清芸;胡莎

    目的 探讨原发性女性生殖系统淋巴瘤(PFGSL)的超声表现,为该病的超声诊断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选择2008年9月1日至2016年7月31日,于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接受手术治疗,并经术后活组织病理学检查确诊为PFGSL的1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表现、术前超声检查结果、术后活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进行分析.对于不同类型病灶所占比例等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2013年修订的《世界医学会赫尔辛基宣言》要求.结果 对本组15例PFGSL患者的研究结果显示,①临床表现:10例原发性卵巢淋巴瘤患者表现为盆腔肿块或腹水,3例原发性宫颈淋巴瘤及1例原发性子宫内膜淋巴瘤患者表现为阴道不规则流血,1例原发性阴道淋巴瘤患者表现为会阴不适及阴道不规则流血.②术前超声检查结果:1例原发性阴道淋巴瘤患者未能发现占位性病变,其余14例患者均发现病灶,共计检出20个病灶,其中原发性卵巢、宫颈、子宫内膜淋巴瘤患者的病灶分别为16、3及1个.原发性卵巢淋巴瘤患者可见腹膜增厚并出现转移结节,并且转移结节与原发性肿瘤超声声像图特征相似,均为血流信号丰富的实性弱回声团;62.5%(10/16)病灶出现囊性化改变,血流信号相对于实性病灶较稀疏.原发性宫颈及子宫内膜淋巴瘤患者表现为子宫内稍弱回声团,病灶血流信号较丰富.③术后活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均确诊为PFGSL,均为非霍奇金淋巴瘤(NHL).其中13例为B细胞型NHL,2例为T细胞型NHL(均为原发性卵巢淋巴瘤).④手术结果:共计切除病灶21个,其中实性病灶占57.1%(12/21),其切面呈灰白色、鱼肉状,42.9%(9/21)病灶伴有囊性化改变.结论 PFGSL患者的临床及超声表现与发病部位相关,B细胞来源的PFGSL占绝大多数.PFGSL超声声像图具有一定特异性,可为临床诊治该病提供信息.

  • 妇科肿瘤患者化疗期间的健康教育需求调查:患者和护士观点比较

    作者:黄燕;陈静

    目的:探讨妇科肿瘤患者化疗期间对健康教育的需求,并与护士对患者健康教育预期需求进行比较,以期为提高妇科肿瘤化疗患者健康教育质量提供支持。方法选择2013年4月1日至5月31日符合本研究纳入与排除标准,在成都市某三甲医院化疗病房工作的临床护士49名(纳入护士组),同期在该院住院接受化疗的妇科肿瘤患者115例(纳入患者组)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妇科肿瘤患者化疗期健康教育需求调查表》以下简称为《调查表》,分别从临床护士和妇科肿瘤患者角度,对妇科肿瘤患者化疗期健康教育方式、内容各维度及内容条目进行评分,并对这些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成都市某三甲医院人体试验委员会所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并与受试者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两组受试者性别、文化程度构成比及年龄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果①护士组受试者对《调查表》8类健康教育方式中,床旁健康宣教、科室宣传栏、阅读宣传手册、科室集体讲座及科室电视讲座评分,均显著高于患者组受试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但是护士组与患者组受试者对患者需要的健康教育方式前3位选择一致。②对《调查表》健康教育内容的6个维度中,疾病信息需求、化疗知识需求、出院指导及生活质量需求维度,护士认为患者对疾病信息的需求认知显著低于患者自身需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护士认为患者对化疗知识需求、出院指导及生活质量的需求认知,显著高于患者自身需求,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 <0.05)。护士对其余2个维度认知与患者自身需求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③对《调查表》40个健康教育内容条目中,两组除检查项目、化疗药物对照顾者影响、脱发处理方法、出血预防及处理方法、预防感染方法、缓解疼痛方法、不良反应持续时间、复发表现、复诊时间、对家属人性化关怀、参加病友会、加入病友 QQ 群及获得资助途径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外,其他健康教育内容条目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护士认为化疗期间患者需要的健康教育内容条目前3位依次为:化疗药物渗漏的表现、化疗药物渗漏紧急处理及呕吐物和排泄物处理,而患者认为需要的前3位的健康教育内容条目分别为:疾病的具体治疗方案、医疗保险报销费用及疾病的预后。结论化疗病房护士应综合运用多样化的健康教育方式,于化疗期间对妇科肿瘤患者进行个性化健康教育。健康教育内容应以患者需求为核心,采用医疗、护理、行政等多学科协作方式,在提供化疗护理知识基础上,增加医疗知识,如具体化疗方案,以及行政知识,如医疗保险报销费用等相关内容。

  • T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分子-3在女性生殖系统疾病中的研究现状

    作者:刘红梅;郑梅玲;贺江梅;张桂林;化爱玲;王治鸿

    T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分子(Tim)基因家族于2001年被发现,目前发现的人类Tim基因包括:Tim-1、Tim-3和Tim-4.Tim-3是Tim家族重要的成员之一,在女性生殖系统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着双重调节作用.在卵巢癌、宫颈癌患者体内,Tim-3表达显著增高,其表达程度与癌症进展和转移有关.正常妊娠期间,母胎界面固有免疫细胞Tim-3表达量上调,阻断Tim-3表达,则可导致妊娠物丢失;而自然流产孕妇特异性免疫细胞Tim-3表达量,则较正常妊娠孕妇增加.另外,Tim-3异常表达与子痫前期、胚胎反复移植失败及女性生殖系统感染等有关.进一步探索Tim-3的致病机制,将为女性生殖系统疾病的干预治疗,提供更多途径与靶点.

372 条记录 4/19 页 « 12345678...1819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