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免疫受损人群的潜伏性结核感染筛查和预防性治疗

    作者:阮巧玲;黄希田;刘雪峰;蔡丽敏;邵凌云;张文宏

    免疫受损人群的潜伏性结核感染(latent tuberculosis infection,LTBI)筛查和预防是控制结核病的重要挑战之一.免疫受损人群中,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者、免疫介导的炎症性疾病患者、移植候选人及移植患者等是结核病易感人群,对高风险人群进行靶向LTBI筛查是进行预防性治疗的前提.γ干扰素释放试验和结核菌素皮肤试验在不同类型的免疫抑制人群中诊断潜伏性结核感染的能力存在异质性,因此选择合适的筛查策略尤其重要.对LTBI诊断试验阳性者进行预防性治疗可以降低发生活动性结核病的风险,而不同的免疫受损人群在LTBI预防性治疗的方案和时间点有所不同,需要更为深入地进行探索.

  • Ⅱ型树突状细胞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的功能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邢利和;马文平;张效双;邵祥稳;丁秀丽;彭建宇

    目的 研究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中Ⅱ型树突状细胞(pDC2)的数量及其功能的变化与疾病的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分析技术对27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和15例健康人外周血中pDC2数量的变化以及其产生α干扰素的能力进行了检测,同时与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的比值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 肝炎患者外周血pDC2的百分数(0.096±0.086)较正常人(0.304±0.093)明显降低,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特别是慢性肝炎患者pDC2产生IL-12及IFNα的能力明显低于正常人群(P<0.001);而CD4+/CD8+的比值则明显高于正常人(P<0.01).同时发现在HBV DNA(+)的患者中其pDC2的百分数和CD4+/CD8+的比值分别为0.087±0.054和1.95±0.562,均明显高于HBV DNA(-)患者(分别为0.043±0.031和1.44±0.4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与正常人相比,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中pDC2的数量和其产生细胞因子的能力降低,后者可能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病程的进展以及血清中HBV DNA阳性有关.

  • rhGM-CSF作为成人乙肝疫苗无(弱)应答者免疫佐剂初探

    作者:陈河香;王向阳;王舜钦;何洪涛;罗小光;陈小刚;林潮双

    目的 探讨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M-CSF)对提高成人乙肝疫苗无(弱)应答免疫的作用.方法 将两年内完成1~2个标准乙肝疫苗接种程序、复查HBV标志物均阴性的健康人群随机分为A、B两组.A组:33人,按标准免疫程序予10μg乙肝疫苗;B组:34人,先予rhGM-CSF 300μg皮下注射,次日始按A组方案予乙肝疫苗.接种首针后第1、2、8个月(T1、T2、T8)采血检测抗-HBs.结果 A、B组T8抗-HBs阳性率分别为39.39%和64.71%(P=0.038);A组三次抗体滴度检测结果 无显著性变化;B组升高明显,分别为(113.85±198.56)mIU/ml,(312.40±349.44)mIU/ml,(427.74±411.58)mIU/ml(P=0.001).A组和B组T8抗体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0).结论 rhGM-CSF联合乙肝疫苗复种对无(弱)应答者免疫效果优于单纯复种,GM-CSF具有提高机体对乙肝疫苗免疫应答的能力.

  • 免疫抑制宿主肺奴卡菌病二例并文献复习

    作者:吴本权;张天托;朱家馨;刘慧;黄静;张文先

    结果联合用药;免疫功能抑制患者预后差.

  • 裸鼠面瘫模型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表达分析

    作者:全世明;蔡金华;褚亚明;刘健;高志强

    目的 结合形态学技术分析免疫缺陷小鼠的面神经损伤特点,为进一步深入探讨面神经修复再生的神经免疫病理机制提供实验基础.方法 制备周围性面神经外伤模型.分别于术后3d、2周灌注固定动物,收集脑干切片,免疫组化分析模型小鼠面运动神经元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 nitricoxide synthase,iNOS)表达情况.并结合面神经周围主干锇酸染色情况分析裸鼠面神经损伤特点.结果 免疫组化显示裸鼠术后3 d受损伤的面运动神经元iNOS强阳性表达,间以无iNOS表达的"健康"面运动神经元;裸鼠术后14 d术侧面运动神经元的诱导型iNOS已基本无表达.结论 面神经轴切损伤早期,损伤的面运动神经元有诱导型iNOS表达,并存在一个时间动力学改变,这可能与面神经损害的发生及神经修复的启动相关.

  • 临床路径对免疫受损患者肺内渗出伴呼吸衰竭的病因诊断及预后的影响

    作者:石岩;芮曦;谢秀丽;张小江;汤铂;刘晔;赵华

    目的 观察临床诊治路径对非HIV免疫受损宿主(ICH)肺内渗出的病因诊断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历史对照研究,分别纳入2007、2009年间因肺内渗出伴呼吸衰竭入住ICU的ICH作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诊治路径主要由判断可能部位、初步病因分析、有序检查及12 h内结果反馈、48 ~72 h治疗反应评估4步组成.病因诊断分为感染、非感染及无法确定.结果 纳入研究组65例,对照组45例.年龄45.3(22 ~71)岁.导致免疫受损的基础病为自身免疫病69例,血液系统恶性疾病21例,实体肿瘤及其他各10例.研究组与对照组在基础疾病、器官功能及人选时疾病严重程度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病因诊断率(73.8%比57.8%)、诊断时间(4.0比6.8d)及28 dICU病死率(38.5%比62.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本研究设计的诊治路径有助于改善ICH伴肺内渗出的病因诊断及预后.

  • 肾移植受者肺孢子菌肺炎的临床特征研究

    作者:赵菲璠;周庆涛;梁瀛;孙永昌;沈宁;朱红;贺蓓

    目的 分析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阴性免疫受损患者肺孢子菌肺炎(PCP)的临床表现及诊治过程,探讨肾移植受者PCP的临床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42例HIV阴性免疫受损PCP患者,分为肾移植组和非肾移植组,每组各21例.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并进行比较.结果 患者年龄中位数(四分位间距)为49.0 (27.0)岁,男19例,女23例.基础病肾移植占50.0%,其次为肾脏疾病(19.0%)、结缔组织病(14.3%).97.6%的患者发病前接受糖皮质激素和/或其他免疫抑制治疗.患者均发热,其他常见症状为咳嗽(64.3%)和呼吸困难(59.5%).胸部CT主要表现为弥漫分布的磨玻璃影(83.3%)、斑片状高密度影和/或实变影(35.7%).42例PCP患者一线方案治疗后有14例因无效或不良反应无法耐受而调整为替代方案.药物方案以磺胺甲(口恶)唑/甲氧苄啶(SMZ/TMP)单用(48.2%)和含SMZ/TMP联合治疗方案(35.7%)为主,其余为卡泊芬净单用或联合克林霉素(16.1%).42例患者临床治愈39例,死亡3例.两组比较肾移植组患者以男性为主(61.9%比28.6%,P=0.030),年龄更轻[41.0(18.0)比52.0(27.0)岁,P=0.015],发热多为低热(低热患者分别占66.7%比14.3%,P=0.001),PaO2/FiO2 >300者占多数(71.4%比19.1%,P=0.003),血淋巴细胞计数显著降低[0.6(0.8)×109/L比1.0(2.1)×109/L,P=0.036],血清肌酐水平显著升高[160.0(105.5)比77.0(36.0) μmol/L,P=0.001],接受呼吸支持者显著减少(无创通气、机械通气分别为1例、0例比8例、2例,P=0.007),3例死亡患者均为非肾移植患者.结论 肾移植受者罹患PCP临床表现较轻,预后较好,淋巴细胞减少、肾功能不全者发病风险高.

  • 13价肺炎链球菌结合疫苗和23价肺炎链球菌多糖疫苗在免疫损害人群中的应用:美国免疫实施咨询委员会的建议

    作者:邹力

    2012年6月20日和2013年2月20日,美国免疫实施咨询委员会(ACIP)分别建议对免疫损害、功能性或解剖性无脾、脑脊液漏或人工耳蜗植入的≥19岁成年人及6~18岁且未接种过13价肺炎链球菌结合疫苗(PCV13)的儿童常规接种PCV13.对于6~18岁儿童,无论之前是否接种过7价肺炎链球菌结合疫苗(PCV7)或23价肺炎链球菌多糖疫苗(PPSV23)都应当接种PCV13.对此年龄段儿童使用PPSV23的建议不变.对于适合接种的成年人,除接种PPSV23(目前建议供这些成年人接种的疫苗)外还应当接种PCV13.免疫损害者接种FCV13的裨益与风险的证据已经过建议、评估、发展与评价分级(GRADE)工作组评估.此文概述了ACIP对PCV13使用的新建议,解释了对免疫损害、功能性或解剖性无脾、脑脊液漏或人工耳蜗植入者接种PCV13和PPSV23的建议,总结了ACIP考虑做出建议的证据.

  • 脓毒症的免疫治疗进展

    作者:白冰心;吴言为;张路瑶;薛鲁;唐炜;左建平

    严重脓毒症和脓毒症休克是临床重症监护室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对于晚期脓毒症患者机体所处免疫应答状态目前有两种不同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患者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进入免疫抑制状态,患者主要死于初次感染清除障碍及继发感染;另一种观点认为,晚期患者固有免疫持续激活,患者主要死于炎症造成的器官损伤.临床用药应根据患者不同的发病阶段及病症选择佳治疗方案.近年来针对脓毒症导致的机体免疫抑制而研发的药物(如抗PD1抗体、人重组IL-7、GM-CSF等)及针对炎症细胞因子MIF、HMGB1和C5a为靶点而研发的制剂,在动物实验及临床试验中均取得了一定的疗效,为脓毒症的靶向治疗带来了新希望.

  • 无汗性外胚层发育不良伴免疫缺陷一例

    作者:郭一峰;姜嫒芳;唐黎;余红;祁怀山;姚志荣

    患儿男,16个月.出生2个月后,反复出现不明原因发热,体温在38~40℃之间,敞开衣物并口服退热药后热退,发热及退热过程中皮肤始终干燥.7个月时行皮肤活检,诊断为无汗性外胚层发育不良.6个月起至今,反复发生上呼吸道感染或肺炎.20 d前,患儿出现舌部破溃糜烂,口周和双手红斑、水疱,伴高热.4 d前,皮疹加重,收入院.皮肤科检查示牙发育不全,仅见2颗门齿,呈上圆下尖的锥形;口唇周围、鼻腔、下颏和双下颌多处破溃糜烂,结厚血痂.臀部、阴囊和下肢见多处溃疡,部分溃疡周围有红斑基础上成簇水疱,中央有脐凹.双手暗紫红色肿胀,伴大量糜烂、结痂和渗出.实验室检查示白细胞和C反应蛋白显著增高,CD3、CD8和自然杀伤细胞降低,IgM降低.Ⅰ型单纯疱疹病毒IgM抗体阳性.诊断:无汗性外胚层发育不良伴免疫缺陷,播散性单纯疱疹病毒感染.入院后给予更昔洛韦抗病毒治疗和抗生素治疗,辅以营养支持和创面护理,治疗3周后皮疹愈合,痂皮脱落.

  • 足穴按摩对免疫减弱宿主免疫力的影响

    作者:金瑞芬

    目的:观察足穴按摩对使用免疫抑制剂的肿瘤及肾病患者免疫力的促进作用.方法:临床实验分别选择60例肿瘤放化疗及肾病综合征使用大剂量免疫抑制剂且未发生感染的患者,随机分为足穴按摩组和对照组.足穴按摩组给予足穴按摩器按摩治疗,每日2次,每次30分钟,同时行常规消毒隔离等护理措施;对照组单纯给予常规消毒隔离等护理措施.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测定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血白细胞计数及记录感染发生次数.结果:两组病例在完成10个疗程治疗后,白细胞计数均较治疗前下降,但足穴按摩组的治疗后白细胞计数与治疗前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治疗后白细胞计数与治疗前比较显著下降(P<0.01);治疗后对照组白细胞计数显著低于足穴按摩组(P<0.05);两组治疗后免疫球蛋白均下降,但足穴按摩组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过程中,对照组的感染人次多于足穴按摩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足穴按摩可减少使用免疫抑制剂的肿瘤及肾病患者感染发生次数,防止免疫球蛋白明显下降,从而对机体免疫力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足穴按摩可能通过神经内分泌机制调节机体的免疫力,增强免疫减弱宿主的抗感染能力.

  • 肿瘤病人心理状况与免疫功能及院内感染的关系

    作者:李辉;徐文;文莉;陈璇

    目的 了解肿瘤病人心理状况与免疫功能及医院感染的关系.方法 对89例肿瘤病人进行前瞻性心理测试,按测试结果 将56例抑郁者和33例非抑郁者分别设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病人非特异性免疫指标、放射免疫指标及细胞免疫指标,并对医院感染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两组病人非特异性免疫指标、放射免疫指标及CD4指标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t=2.19~6.78,P<0.05).两组医院感染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4.02,P<0.05).结论 肿瘤抑郁病人特异性及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受损,容易因自身免疫功能降低而引发院内感染.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