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他的行为为啥重复个没完

    作者:耿彤

    "王护士,我起床啦!王护士,我起床啦!……"伴随着不厌其烦的重复,晓川开始了痛苦的一天.晓川21岁,3年前患强迫症,四次住进精神病院."强迫症是什么病,也要住精神病院吗?"许多读者可能会有这样的疑问.强迫症又称强迫障碍,是以反复出现强迫观念为基础的一类精神疾病.

  • 别把青少年强迫症当儿戏

    作者:张继东

    强迫症,是日常生活中出现的一种强迫思维,使自己的行为不受自己控制.出门前反复检查门是否锁好,睡到半夜也担心门没锁好而起床检查;时常反复回忆或思考一些不必要的问题……你有这些“奇葩”的坏习惯吗?近段时间,国内外中枢神经领域专家在一项活动上表示,青少年时期是强迫症高发期,应重视强迫障碍诊疗的重要性和规范性,提升其识别率与治愈率,从而改善患者预后,更好地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奥氮平辅助治疗强迫症的临床疗效研究

    作者:姚美艳

    目的 探讨奥氮平辅助治疗强迫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强迫障碍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0例,研究组给予奥氮平联合氯丙咪嗪治疗,对照组单用氯丙咪嗪片治疗,疗程均为8周.采用耶鲁-布朗强迫量表、副反应量表评定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第2、4、6、8周末研究组耶鲁-布朗强迫量表评分较治疗前下降明显(P<0.05),提示奥氮平疗效明显.治疗8周末研究组有效率为80%,对照组为85%,两组疗效相当(P>0.05);两组不良反应均较轻微(P>0.05).结论 奥氮平治疗强迫障碍的增效明显,可降低氯丙咪嗪不良反应及剂量.

  • 孔军辉行气化瘀法治疗强迫障碍探析

    作者:李思聪;邹璇

    孔军辉教授根据多年的理论研究认为,强迫障碍与“气滞血瘀”密切相关,从气血角度提出强迫障碍的中医病机传变规律.通过对强迫障碍的辨症-辨证-辨病,孔教授主张以脘腹胀满、头部紧绷、各型疼痛等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症状为靶标,以气滞血瘀证为基准,以该病神经生理、生化等方面异常为参考,践行点、面、体结合的整体综合辨治模式,采用行气化瘀法治疗强迫障碍,临床疗效显著.

  • 宁动颗粒治疗抽动-秽语综合征伴发强迫障碍的临床研究

    作者:赵林;李安源;王志学;齐芳华;张峰;侯广舜;王媛

    目的 评价宁动颗粒治疗抽动-秽语综合征(TS)伴发强迫障碍(OCD)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36例TS伴发OCD患者随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8例.两组均用硫必利作为基础治疗.治疗组加用宁动颗粒,对照组加用氟西汀分散片,疗程8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耶鲁综合抽动严重程度量表(yale global tic severity scale,YGTSS)、耶鲁-布朗强迫量表(yale-brown obsessive compulsive scale,Y-BOCS)的评分、不良反应、血清5-羟色胺(5-HT)的含量变化.结果 治疗抽动有效率(根据YGTSS减分率):治疗组为88.89% (16/18)、对照组77.78% (14/18),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强迫障碍有效率(根据Y-BOCS减分率):治疗组83.33% (15/18)、对照组88.89% (16/18),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YGTSS、Y-BOCS评分[治疗组分别为(12.72±5.20)分、(12.50±4.38)分,对照组分别为(15.50±5.39)分、(12.22±4.31)分];与同组治疗前[治疗组分别为(27.28±8.10)分、(22.72±6.75)分,对照组分别为(29.17±7.53)分、(23.17±6.12)分]比较均降低(P<0.01),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血清5-HT含量为(86.05±24.26) ng/ml、对照组为(91.16±26.07) ng/ml,均较同组治疗前[治疗组(66.00±19.63) ng/ml、对照组(67.52±21.18) ng/ml]增加(P<0.01或0.05);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宁动颗粒联合硫必利可有效治疗TS抽动症状及伴发的强迫障碍,与氟西汀联合硫必利疗效相当.

  • 从郁热虚瘀论治强迫障碍及选方思路

    作者:李思聪;柳海艳;邹璇;孔军辉

    强迫障碍是一种以强迫思维和强迫行为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神经精神疾病.强迫障碍的中医治疗应注重从气滞血瘀的角度着手.根据强迫障碍"郁、热、虚、瘀"等四个病机类型,选择柴胡疏肝散、半夏厚朴汤、丹栀逍遥散、补阳还五汤、血府逐瘀汤等有行气、清热、补虚、化瘀之功的方剂,并随证加减行气活血药以增强疗效.在药理学实验中,此类方剂的抗强迫作用已得到进一步证实.

  • 强迫障碍患者与其童年期创伤性经历的关系

    作者:于宏华;曹文胜;傅文青;焦志安

    目的 研究强迫障碍(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OCD)患者的发病与其童年期创伤性经历的关系.方法 符合DSM-Ⅳ临床诊断标准的45例OCD患者为被试,用童年期创伤问卷(CTQ-SF)施测.另招募正常对照50例施测CTQ- SF.结果 OCD患者除情感虐待、性虐待外,情感忽视、躯体忽视、躯体虐待3因素进入Logistic回归方程.情感忽视(Wald卡方=13.473,P<0.001),躯体忽视(Wald卡方=4.602,P<0.05),躯体虐待(Wald卡方=9.977,P<0.05).其中情感忽视(b=0.429,exp(b)=1.536)、躯体忽视(b=0.242,exp(b)=1.273)两因素的回归系数(b)均>0、比值比(OR) =exp(b)均>1,而躯体虐待(b=-0.559,exp(b) =0.572)的回归系数(b)<0、比值比(OR) =exp(b)<1.结论 OCD患者的童年期的情感忽视和躯体忽视是OCD发病的危险因素,而躯体虐待则不是OCD发病的危险因素.

  • 安全感重建在强迫障碍心理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沈学武;耿德勤

    目的 探讨安全感重建在强迫障碍患者心理治疗中的理论探索与应用.方法 采用自行编制的不安全感自评量表(Self-Rating Feeling of Insecurity Scale,SRFIS)与症状自评量表(SCL一90)对强迫症患者进行测查,主要实施安全心理重建的心理治疗方法,至少随访1年,对31例效果良好的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 强迫障碍患者在应用“安全感重建”的治疗方法前后SRFIS(总分t=5.453,P<0.01,各因子t值分别为2.215,3.012,3.145,3.037;P<0.05);SCL一90(总分t=8.787,强迫因子t=3.000,P<0.01)比较有显著性差异,治疗后与国内常模比较无显著性差异(总分t=-3.373,强迫因子t=-2.672,P>0.05).结论 不安全感心理是强迫症的本质症状,安全感重建在强迫障碍的心理治疗中有很好的可操作性,患者接受程度高,疗效好.

  • 强迫症状诱发图片库的初步建立

    作者:王鹏翀;李占江;杨祥云

    目的:收集强迫清洗因子和强迫检查因子相关症状的诱发图片,并对其进行多维度的评定,初步建立中国强迫症状诱发图片库.方法:筛选40张图片组成强迫症状诱发图片库,23名强迫障碍患者对图片库的威胁度、愉悦度和复杂度进行了自我报告的视觉模拟评分法的评定.结果:在强迫症状诱发图片库的评定中,威胁度、愉悦度和复杂度均表现出较好的内部一致性信度,内部一致性α系数分别为:0.933,0.975,0.977;图片材料诱发患者威胁度水平显著高于愉悦度水平(t =10.78,P<0.001);图片材料在威胁度和愉悦度上的评分存在显著的负相关(r=-0.49,P<0.001);散点图显示,强迫症状诱发图片库在愉悦度和威胁度上的评分分布较为广泛.结论:中国强迫症状诱发图片库的评定结果良好,可以为强迫障碍患者的临床研究提供可靠的症状诱发材料.

  • 晚发型强迫障碍患者风险决策特点

    作者:叶刚;伏天;汤臻;付佳林;李佳;刘期春;李哲;袁颖;张兰兰;杜向东;钱正康

    目的:探讨晚发型强迫障碍患者风险决策特点及其与强迫思维、强迫动作等临床症状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应用耶鲁布朗(Yale-Brown)强迫量表评估38名晚发型强迫障碍患者及38名正常被试强迫思维、强迫动作及总体强迫症状的严重程度,剑桥神经心理自动化成套测试软件(CANTAB)中剑桥赌博任务(CGT)、信息采集任务(IST)评定其风险决策特点.、结果:晚发型强迫障碍组Yale-Brown量表总分(t=35.44,P<0.05)、强迫思维分(t=18.49,P<0.05)、强迫动作分(t=17.75,P<0.05)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晚发型强迫障碍组CGT决策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t=9.02,P<0.05),风险值(t=-6.93,P<0.05)、风险校正值(t=-2.23,P<0.05)显著低于对照组,总体下注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t =-6.49,P<0.05);IST总平均翻开方块数(t=5.77,P<0.05)、收益固定(t=5.75,P<0.05)及收益递减(t=7.13,P<0.05)情景下平均翻开方块数均显著多于对照组,总平均翻开方块反应时(t=3.62,P<0.05)、收益固定(t=2.85,P<0.05)及收益递减(f=2.88,P<0.05)情景下平均翻开方块反应时均显著长于对照组.晚发型强迫障碍组Yale-Brown量表总分与CGT总体下注比例呈显著负相关(r=-0.22,P<0.05);强迫思维得分与CGT总体下注比例呈显著负相关(r=-0.31,P<0.05),与IST总正确数(r=0.34,P<0.05)、收益递减情景下正确数(r=0.42,P<0.05)呈显著正相关;强迫动作得分与CGT决策时间呈显著正相关(r=0.34,P<0.05).结论:晚发型强迫障碍患者风险决策速度较慢,决策时更为保守,更少冒险,即使以牺牲收益为代价,且强迫思维、强迫动作对风险决策存在不同影响.

  • 未服药的强迫障碍患者脑灰质体积异常的MRI研究

    作者:李平;李占江;罗佳;郭志华;韩海英;熊红芳;姚淑敏

    目的:应用脑磁共振成像(MRI)基于体素的形态测量学(VBM)比较未服药的强迫障碍患者脑灰质体积与正常人群间的差异,并探讨强迫障碍患者脑灰质体积的改变与临床现象之间的相关性.方法:纳入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Ⅳ)诊断标准的20例未服药的强迫障碍门诊患者,以及20名性别、年龄和受教育程度相匹配的健康对照.所有被试均接受头部磁共振扫描.采用VBM的分析方法,比较强迫障碍患者与健康对照之间脑灰质体积的差异.采用耶鲁-布郎强迫量表(Y-BOCS)、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评估临床症状.在控制焦虑、抑郁症状的前提下,分析强迫障碍患者异常的脑灰质体积与临床现象之间的关系.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强迫障碍组的眶额回、颞上回、颞下回、小脑、楔前叶、辅助运动区及中央后回的灰质体积减少(P<0.05,AlphaSim校正);眶额回灰质体积的减少与Y-BOCS量表总分呈负相关(r=-0.49,P<0.05).结论:本研究结果提示眶额-纹状体-丘脑环路中的眶额回在强迫障碍的发生中起重要的作用,其他脑区如颞叶和小脑灰质体积减少,可能也参与了强迫障碍的发生.

  • 精神分裂症和强迫障碍患者的全脑灰质体积及静息态脑功能局部一致性

    作者:张晓晰;李静;廖金敏;姜思思;闫俊;阎浩;张岱

    目的:应用磁共振成像(MRI)技术探讨精神分裂症和强迫障碍(OCD)患者大脑灰质体积及静息态脑功能局部一致性(ReHo)的特征性表现.方法:选取符合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Ⅳ)诊断标准的22例精神分裂症患者、20例OCD患者及23例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匹配的正常对照.所有研究对象先后完成高分辨率结构磁共振成像及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扫描,在全脑范围内基于体素分析精神分裂症和OCD患者灰质体积及ReHo的异常改变,同时探索精神分裂症和OCD共同的脑结构和功能异常特征.结果:精神分裂症与OCD共同表现为,前扣带回灰质体积低于正常对照(蒙特利尔神经科学研究所坐标(P <0.001,未校正),左侧楔叶ReHo值比正常对照低(P<0.001,未校正),左侧内侧额上回ReHo值比正常对照高(P<0.001,未校正).结论:精神分裂症和OCD患者具有共同的脑结构和功能异常特征,该改变一定程度上可作为两种疾病临床相似之处的解释.

  • 强迫障碍患者的共病人格障碍

    作者:曹文胜;于宏华;焦志安

    目的:探讨强迫障碍(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OCD)患者共病轴Ⅱ人格障碍的情况.方法:对44例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统计手册4版(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Fourth Edition,DSM-IV)中OCD临床诊断标准的门诊和住院部患者,应用人格障碍诊断问卷4版(Personality Diagnostic Questionnaire,PDQ<'4+>)进行筛查.对筛查阳性者再用个性障碍晤谈手册(Personality Disorder Interview,PDI-Ⅳ)做半定式查询确定其中的人格障碍患者.结果:36名患者PDQ"筛查阳性,阳性率为82%.36名阳性患者中有32名OCD患者同时符合人格障碍的诊断标准,共病率为73%(32/44),其中57%(25/44)的被试符合两种或两种以上人格障碍的诊断标准.共病率高的3种人格障碍为C组的强迫型(64%)、回避型(57%)和A组的偏执型(2l%).结论:强迫障碍有较高的人格障碍共病率,其中共病率高的为C组的强迫型和回避型.

  • 强迫障碍诊疗概要

    作者:闫俊;李凌江;季建林;司天梅;魏镜;郑毅;张亚林;何燕玲;赵旭东

    强迫障碍是一种以强迫思维或强迫行为为主要特征的精神障碍,终生患病率为0.8%~3.0%,常共患多种精神障碍,致残性高,但医疗服务利用不佳.为进一步规范其临床诊治,中华医学会精神医学分会组织有关专家结合国外诊疗指南、循证医学证据和专家治疗经验,撰写本文,为临床医生提供较全面的强迫障碍诊疗信息,包括流行病学、诊断和评估、治疗原则和目标、药物和心理治疗流程、急性期和长期治疗以及特殊人群的治疗等.

  • 广泛性焦虑障碍和强迫障碍的基于体素的大脑灰质体积研究

    作者:阎浩;黄悦勤;刘肇瑞;韩鸿宾;张岱

    目的:应用磁共振成像(MRI)技术探讨广泛性焦虑障碍(GAD)和强迫障碍(OCD)患者大脑灰质体积的特征性表现。方法:选取符合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四修订版(DSM-IV-TR)或疾病和有关健康问题的国际统计分类第十次修订本(ICD-10)诊断标准的28例 GAD、25例 OCD 及39例健康对照。全部研究对象完成高分辨率结构磁共振成像扫描,使用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和耶鲁布朗强迫量表(Y-BOCS)评估患者的焦虑或强迫症状严重程度。在全脑范围内采用基于体素的形态学分析方法,分别比较各组研究对象之间灰质体积的差异,并探讨 GAD 和 OCD 患者全脑灰质体积与 HAMA 和 Y-BOCS总分的相关性。结果:与健康对照相比,GAD 左侧前扣带回脑区灰质体积增加(P =0.016,小体积校正),OCD 患者双侧眶额皮层等脑区灰质体积下降(P <0.001,未校正);GAD 患者较 OCD 患者在双侧眶额皮层等多个脑区灰质体积增加(P <0.001,未校正)。GAD 患者的 HAMA 总分与右侧颞叶的灰质体积增加相关,而 OCD 患者的 HAMA 总分则与眶额皮层等脑区的灰质体积变化相关(P <0.001,未校正)。讨论:GAD 和 OCD 患者并未共享相同的灰质体积异常脑区,两种疾病可能具有完全不同的大脑结构特征,并且其焦虑症状具有不同的神经机制。

  • 强迫障碍患者静息态脑功能网络节点中心度的异常

    作者:陈云辉;李平;崔光成;王玉花;孙正海;孟鑫;崔红升;胡强;梁雪梅

    目的:应用基于体素的节点中心度(degree centrality,DC)方法探讨强迫障碍患者静息态下脑功能网络连接属性的改变.方法:纳入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修订版(DSM-IV-TR)强迫障碍诊断标准的30例门诊和住院患者,以及30名性别、年龄和受教育程度相匹配的健康对照.采用耶鲁-布郎强迫量表、汉密顿抑郁量表、汉密顿焦虑量表评估强迫障碍患者强迫思维和强迫行为以及抑郁焦虑症状.所有被试进行全脑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扫描,采用DPARSFA分析软件计算被试的DC值.结果:与正常对照相比,强迫障碍患者右侧眶额回[(-0.22±0.45)vs.(-0.57 ±0.22)]和左侧前扣带回[(0.14±0.48) vs.(-0.21±0.33)]的DC值升高(P <0.001);右侧岛叶的DC值降低[(-0.12±0.37)vs.(0.35±0.54)] (P<0.001);右侧眶额回的DC值与耶鲁-布郎强迫量表总分正相关(r =0.68,P<0.05).结论:静息状态下,大脑执行控制网络和突显网络重要节点/脑区连接属性的异常可能与强迫障碍的病理生理机制有关.

  • 共患强迫障碍的Tourette综合征儿童的家庭环境及父母养育方式

    作者:刘秀梅;王玉玮;衣明纪;初清;李丽霞

    目的:探讨共患强迫障碍(OCD)的Tourette综合征(TS)儿童的父母养育方式及家庭环境特点.方法: 以33例共患OCD的TS儿童、40例单纯TS儿童和40例正常儿童为研究对象, 采用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及父母养育方式问卷中文版对所有受试者的家庭环境及其父母的养育方式进行评定.结果:共患OCD的TS儿童家庭的亲密度和情感表达因子分低于单纯TS组和正常对照组(5.7±1.4/7.1±1.4, 7.6±1.2,P<0.05),矛盾性和控制性得分则高于单纯TS组和对照组(4.3±1.2/2.8±1.04, 1.4±1.0,P<0.05; 4.8±1.7/4.1±1.4, 3.5±1.2, P<0.05),共患病儿童组父亲的惩罚严厉和过分干涉(19.9±4.3,21.9±3.3)、过度保护分量表得分(12.8±2.4)高于单纯TS组(17.1±4.2, 20.1±3.2, 11.4±3.0)和正常儿童组(16.2±5.2, 18.7±3.9, 10.1±2.6),情感温暖分量表得分低于正常儿童组(43.2±7.3/49.2±8.9, F=5.81, P=0.004),拒绝否认得分高于正常儿童组(10.4±2.5/8.3±2.4, F=6.21, P=0.003),但与单纯TS组差异无显著性.共患OCD的TS儿童组母亲的过分干涉保护和拒绝否认两个分量表得分高于其他两组(F=8.12、10.22、P=0.001, 0.000),其惩罚严厉分量表得分高于正常儿童组(F=3.37,P=0.038),而两病例组间无差异.结论:共患OCD的TS儿童生活的家庭环境欠佳,其父母的养育方式存在问题.

  • 强迫障碍的暴露反应/仪式阻断治疗技术(综述)

    作者:汤万杰;杨彦春

    强迫障碍是临床上较难治愈的一种神经症.暴露反应/仪式阻断治疗技术(Exposure andResponse/Ritual Prevention,本文简称ERP)目前被证实是一种针对强迫障碍的为有效的心理治疗方法.本文从ERP心理治疗的定义出发,阐述了ERP治疗强迫障碍的理论基础、操作原则、疗效分析与其他心理治疗方法的比较等,后对强迫障碍ERP心理治疗目前存在问题和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探讨.

  • 强迫障碍的认知行为个案概念化咨询个案报告

    作者:徐慊;朱雅雯;余萌;王建平

    探讨如何从认知理论和行为理论的视角建构强迫障碍的个案概念化,以及个案概念化对制定咨询策略的重要指导作用.以一例强迫障碍大学生为对象,依据强迫障碍的认知行为概念化模型对其强迫症状发生、发展及维持的机制进行解析,在此基础上制定暴露与反应阻止技术结合认知技术的干预策略,开展为期13周共计17次的咨询实践.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耶鲁-布朗强迫量表(Y-BOCS)对症状的严重程度进行基线和干预13周后评估.结果显示,来访者焦虑和抑郁的情绪均有明显下降,Y-BOCS得分从咨询前25分降低为咨询后11分,每天花费在强迫检查、强迫清洗上的时间明显减少,社会功能恢复正常.结果提示,强迫障碍的认知理论和行为理论能有效指导个案概念化的建构过程和咨询实践.

  • 强迫障碍心理社会相关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

    作者:廖力维;黄悦勤;钟宝亮

    目的: 探讨与强迫障碍发生相关的心理社会因素.方法: 采用1:2病例对照研究,以生活事件量表、特质应对方式量表、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量表、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对61名强迫障碍患者及按照性别、年龄(±3岁)、受教育程度进行配比的无精神障碍的志愿者122名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病例组和对照组的负性事件[(40.8±50.6)vs.(13.8±21.4)]、家庭实际亲密度[(61.0±14.0)vs.(66.7 ±11.3)]及适应性[(39.9±12.0)vs.(47.3±9.5)]、积极应对[(25.7±6.4)vs.(36.0±6.1)]、消极应对[(37.3±5.5)vs.(31.3±5.8)]、父母养育方式[如病例组父亲情感温暖(42.6±12.6),对照组(47.9±10.7)]量表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强迫障碍发生的保护因素是积极应对(OR=0.14;95%CI:0.06-0.32);危险因素是消极应对(OR:3.74;95%CI:1.30-10.82)及家庭适应性之差(OR=5.97,95%CI 1.61-22.14).结论: 个人应对方式及家庭关系与强迫障碍发生有关联.

97 条记录 1/5 页 « 12345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