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社区医护人员对新版心肺复苏知识的掌握情况

    作者:崔志军

    目的 调查社区医护人员对2015版心肺复苏(CPR)知识的掌握情况,提高社区医务工作者心肺复苏技能.方法 选取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护人员90名,利用问卷调查及操作考核的方法对2015版CPR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本社区医护人员对新版CPR知识的掌握情况较差,经过系统规范培训后,其掌握情况明显提高.结论 社区医护人员对新版心肺复苏知识的掌握较为薄弱,应加强培训工作,由社区带动居民,提高全民CPR意识.

  • 血清S100蛋白质、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在判断心肺复苏后脑损伤严重程度中的意义

    作者:陈吉威

    目的 探讨心搏骤停fCA)患者心肺复苏(CPR)后血清S100蛋白质、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在判断心肺复苏后脑损伤严重程度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28例心搏骤停(CA)后CPR成功的患者按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分为A组(19例,GOS 1~2分)和B组(9例,GOS3~5分).健康志愿者12例为对照组(C组).自主循环恢复(ROSC)后2、12、24、48、和72 h测定血清S100蛋白质、NSE水平,入ICU后24 h内完成急性生理及慢性健康评价(APACHE)Ⅱ和APACHEⅢ评分,计算存活概率(Ps).分析ROSC时间与各时间点S100、NSE水平是否相关.结果 A组的心搏骤停至复苏开始时间,开始通气时间,ROSC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均显著长于B组(均P<0.05),A组的APACHEⅡ、APACHEⅢ评分显著高于B组(均P<0.01),而Ps显著低于B组(P<0.01);A组的ROSC后2、12、24、48、72 h血清S100水平显著高于B组、C组(均P<0.05);B组在72h时点的S100水平与C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A组的ROSC后12、24、48、72 h血清NSE水平均显著高于B组和C组(均P<0.05),ROSC后2h时A组和B组的S100水平并无显著差异(P>0.05).但均显著高于C组(均P<0.05).B组在ROSC后24h内NSE水平均显著高于C组(均P<0.05).所有患者的ROSC后2、12 h S100水平与ROSC时间均呈显著正相关(均P<0.05),而12、24、48 h时患者血清NSE水平与ROSC时间均呈显著正相关(均P<0.05).结论 血清S100、NSE可以作为判断CPR后缺氧性脑损伤严重程度的生化标志物,且S100可能更为敏感.

  • 心脏呼吸骤停的临床抢救探讨

    作者:金安民

    目的 探讨心脏呼吸骤停患者实施心肺复苏的成功经验.方法 对142例心脏呼吸骤停患者实施胸外心脏按压、人工呼吸、电击除颤、气管插管或气囊面罩、呼吸机械通气及心脏复苏药物应用,对复苏结果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复苏成功36例,25.35%,有效32例,总有效67例47.89%,死亡74例,占52.11%.结论 心肺复苏(CPR)愈早,成功率越高.心室颤动的复苏成功率高于心室静止,及早电击除颤对挽救患者生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 急诊小儿心肺复苏的特点及预后分析

    作者:洪一鸣

    目的 探讨急诊小儿心肺复苏(CPR)的临床特点及预后的影响因素,为提高小儿CPR成功率及改善预后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2006年10月-2010年10月在我院急诊行CPR治疗的患儿102例,对CPR原因及预后进行研究分析.结果 导致小儿急诊CPR的常见原因是意外伤害(35.3%);院前救护车转运患儿37例(36.3%).呼吸停止者44例(43.1%),26例(59.1%);心跳停止者58例(56.9%),出院时存活8 例(13.8%).呼吸停止者与心跳停止者之间总存活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果 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意外伤害是小儿急诊CPR常见原因;普及儿科急救常识,加强宣传教育,做好儿科生存链的每一环节,可显著提高小儿急诊CRP的抢救成功率及改善预后.

  • 影响院前心肺复苏成败的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袁庆密;李夫民;史先启

    目的 探讨心搏呼吸骤停患者院前心肺复苏的影响因素,以期提高院前心肺复苏的成功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徐州市中心医院急诊科2009年12月-2010年12月的376名院前心肺复苏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院前心肺复苏影响因素.结果 抢救半径、心搏呼吸骤停患者年龄、心搏停止时间、现场电击除颤早晚及基础原发病均直接影响心肺复苏成功率.是否有基础原发病对CPR抢救成功率影响不大.结论 影响院前心肺复苏成功的因素很多,必须做到快速到达现场,快速诊断,快速心肺复苏,采用改良胸外按压术,尽早除颤并及时、有效、合理地使用复合药物,才能提高院前心肺复苏的成功率.在复苏过程中,应用冰袋冰帽可有效降低脑组织代谢,降低脑氧气消耗量,在有效地辅助心肺复苏的同时可有效促进脑复苏.另外,加大心肺复苏术在公众中的普及力度也尤为重要.

  • 院前急救心肺复苏(CPR)猝死患者94例分析

    作者:陈方赤

    猝死患者在院前急救中经常遇到,虽然原因多种多样,发生机制复杂、但其处理方法大致相同.猝死患者能否急救成功,重要的是及时有效的心肺复苏(CPR),故及时迅速准确判断且抓住心脏骤停(CA)4 min抢救的黄金时间,是提高CPR成功率的重要环节.

  • 高原基层医院围术期心肺复苏26例处理体会

    作者:马承智;阿继成;韩文辉

    高海拔地区大气氧含量低而致低氧血症,使危重患者心肺功能代偿能力低下,循环和呼吸易发生障碍,在围术期极易发生心肺骤停.

  • 地塞米松对心肺复苏早期大鼠脑组织CD11b和ICAM-1含量的影响

    作者:周晓峰;王晶;赵妍;邢绣荣;秦俭

    目的 探讨地客米松对心肺复苏早期大鼠脑组织CD11b和ICAM-1含量的影响.方法 采用夹闭气管法建立大鼠心肺复苏模型.将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对照组、心肺脑复苏(CPK)组、地塞米松(DXM)组,每组各10只大鼠.于自主呼吸循环恢复后2h检测大鼠脑组织CD11b及ICAM-1水平.结果 ①脑组织CD11b含量:CPK组为(620.488±38.723)ng/mg,较对照组(453.189±121.403)ng/mg明显增高(P<0.01);地塞米松组(770.060±156.847)ng/mg,较CPR组(620.488±38.723)ng/mg显著增加(P<0.01).②脑组织ICAM-1含量:CPR组为(207.448±37.279)ng/mg,较对照组(113.447±31.116)ng/mg明显增高(P<0.05);地塞米松组(283.838±96.326)ng/mg,较CPR组显著增加(P<0.05).结论 CPK早期大鼠脑组织CD11b及ICAM-1水平显著增加;应用地塞米松进一步增高脑组织CD11b及ICAM-1水平.

  • 参附注射液治疗心肺复苏术后患者的疗效分析

    作者:贺丽;杨超;张文田;金晓烨

    目的 探讨参附注射液治疗心肺复苏(CPR)术后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我院96例CPR术后患者随即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参附注射液,治疗7d 后进行疗效判断.结果 治疗组显效18(37.5%)例,有效24(50%)例,无效6(12.5%)例,总有效率87.5%,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对照组显效15(31.25%)例,有效18(37.5%)例,无效15(31.25%)例,总有效率(68.75%).两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χ2=4.937,P < 0.05).结论 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参附注射液治疗CPR 术后患者,可有效改善循环、安全有效,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 心脏骤停患者的急救与监护

    作者:徐琼;董汇群

    心脏骤停心脏骤停是人类危险的急症.就其紧急程度和危险程度而言,世界上没有任何一种疾病能够与之相比.心脏骤停是猝死前奏,处理得当,则可逢凶化吉.迅速准确判断且抓住心跳呼吸骤停5m i n抢救的佳时间,是提高心肺复苏(CPR)成功的重要环节.本文系统阐述心脏骤停急救技术,旨在交流心脏骤停急救技术,加强临床急救的时间观念,争分夺秒挽救心脏骤停患者生命和改善预后.

  • 急性心肌梗塞心肺复苏后静脉溶栓疗效观察

    作者:赵玉萍;阿丽娅

    探讨急性心肌梗塞心肺复苏后能否进行静脉溶栓治疗. 对21例心肺复苏者及同期160例未进行心肺复苏的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分别给予r-TPA、链激酶、尿激酶静脉溶栓.21例心肺复苏者血管再通17例(80.9%),无1例死亡.出血并发症 2例 ;160例未进行心肺复苏者血管再通105例(65.6%),死亡11例(6.8%),出血并发症9例.对急性心肌梗塞进行过心肺复苏的患者,在严密观察下进行静脉溶栓治疗是比较安全的,成功率高,不增加并发症.

  • 心脏骤停救治体会-时间与生命的较量

    作者:卜利;魏伟;程敏;张文

    心脏骤停是人类危险的急症。就其紧急程度和危险程度而言,没有任何一种疾病能够与之相比。心脏骤停是猝死前奏,处理得当,可挽救生命。迅速准确判断且抓住心跳呼吸骤停5 min抢救的佳时间,是提高心肺复苏(CPR)成功的重要环节。本文阐述心脏骤停急救体会,加强临床急救的时间观念,早发现、早处置、早恢复生命体征将大大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改善预后。

  • 成人心肺复苏模拟培训考试中存在问题的调查与分析

    作者:徐绍莲;夏莹;方萍;甄文

    目的 分析成人心肺复苏(CPR)模拟考试中存在的问题和因素,以便采取有效措施使每位护理人员真正掌握CPR技术的临床应用.方法 全院50岁以下的护理人员,初次参加培训考试的32人,再次培训考试的121人,以美国心脏病协会2005心肺复苏新指南为标准,以心肺复苏模拟人(TZ/ACLS8000型高级综合急救技术训练系统)为住院患者模拟抢救现场,考察护理人员急救意识、抢救措施的实施情况、护理记录的落实情况以及初次培训与再次培训掌握水平的差异性等.结果 CPR知识培训能明显提高护理人员的急救知识(P<0.01),但仍然存在很多重要细节问题;并发现初次培训与再次培训掌握水平无差异性.结论 CPR知识培训效果明显,应常规、重复培训,理论联系实际,注意细节问题,间隔时间为3~6个月.

  • 临床护士心肺复苏考核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作者:刘继琴;朱云杰

    目的:通过对60名临床护理人员进行心肺复苏(CPR)操作培训考核调查,从中找出临床护理人员应用CPR技术存在的问题,从而提高临床护理人员急救能力及复苏成功率.方法:考核先应用心肺复苏模拟人对60名临床护理人员培训,培训后进行心肺复苏技能考核,将考核中的问题记录并汇总分析.结果:通过CPR培训考核,提高了临床护理人员的急救知识及急救技能,并能够熟练掌握CPR操作步骤.其中胸外按压、口对口人工呼吸准确率及开放气道不到位考核效果欠佳,分别占13%、12%、35%.结论:每位临床护理人员都应掌握CPR急救知识及操作流程,但对胸外按压、开放气道、口对口人工呼吸的准确程度有待于进一步的提高,应定期组织培训并考核.

  • 17例心肺复苏后综合征的临床分析

    作者:王仁龙;金冬林;刘云

    目的:分析CPR后PRS患者的临床特点,探讨有效的治疗手段,为PRS的救治提供合理的治疗措施.方法:收集抢救的17例PRS患者.给予氧疗、酸碱平衡纠正等措施.结果:患者自主循环恢复时间越长,PRS的发生率越高.死亡与存活患者中损伤脏器个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极早复苏缩短恢复自主循环时间是提高PRS生存率惟一有效的手段.损伤器官越多,患者的死亡率、致残率越高.CPR后,极时对PRS后的炎性反应失控进行干预.

  • 双下肢屈曲挤压联合心肺复苏的临床应用

    作者:李向;黄慧;方金东;刘静;方莉

    目的 评价一种改良心肺复苏(CPR)方法--双下肢屈曲挤压联合CPR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应用双下肢屈曲挤压联合CPR对11例心脏骤停(CA)患者实施CPR.11例患者中的例1是医生电话指导家属直接给予双下肢屈曲挤压联合CPR.11例中的另外10例首先采用标准CPR实施CPR,平均用时34 min;7例没有恢复自主循环(ROSC),3例ROSC,但再次CA,给予标准CPR 30 min没有ROSC,改用双下肢屈曲挤压联合CPR继续对10例患者CPR.结果 采用双下肢屈曲挤压联合CPR,平均用时8.1 min,11例患者中9例ROSC.终2例痊愈,6例存活出院,3例死亡.出院存活率8/11.结论 与标准CPR相比,双下肢屈曲挤压联合CPR在ROSC率、出院存活率等方面有一定优势.该方法操作简单,易于在公众中普及.

  • 除颤能量的合理选择

    作者:石宗华;高传玉

    目的 探求合适的除颤(DF)能量,以期在不降低DF成功率的前提下,尽量减少DF对患者的损伤,利于心肺复苏(CPR)成功后患者进一步的治疗.方法 对我院重症医学科2007-01~2012-01间快速致死性心律失常而紧急DF的93例患者每次DF前都常规记录其波形,除颤仪为双相切角指数波型(BTE).并留取DF前5 s的波形作为研究对象.回顾分析当时所选DF能量、快速致死性心律失常波形与DF成功率的关系.结果 ①对不稳定性多形性室速、无脉性室速、室扑,应用150 J的能量DF,DF成功率极高,几乎可达100%.②室颤(VF)的频率和振幅呈正相关关系,随着VF时间的延长,VF的频率和振幅会同步迅速变小.③当VF波的振幅≤0.2 mV或频率≤200次/min时,150 J和200 J DF成功率均极低,且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当VF波的振幅>0.6 mV或其频率>400次/min时,150 J或200 J DF成功率均高达90%以上,且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当VF波振幅为0.2~0.6 mV或其频率为200~400次/min时,150 J或200 J DF成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①对于不稳定多形性室速、无脉性室速、室扑,应首选150 J的能量DF;②VF波的频率和振幅呈正相关性,随着VF时间的延长,VF波的频率和振幅会迅速同步变小;③VF波的振幅≤0.2 mV或频率≤200次/min时,不适合直接DF,宜首选2 min 的标准CPR等处理措施,待VF的振幅和频率达到一定的标准后再行DF;VF波为频率>400次/min或振幅>0.6 mV时,宜首选150 J直接DF;当VF波频率为200~400次/min或振幅为0.2~0.6 mV时,宜首选200 J直接DF.

  • 心前区捶击术抢救成功3例心脏骤停患者临床分析

    作者:杨从华

    目的探讨心前区捶击术在心脏骤停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我科经心前区捶击术抢救成功3例心脏骤停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2例患者心脏骤停时心电监护示,无脉性室性心动过速;1例为室扑、室颤.结果3例心脏骤停患者在心前区捶击术后1 min 内转为窦性心律,意识转清,未发生心脏骤停后综合征(PCAS).结论心前区捶击术在无脉性室性心动过速、室颤刚发生处于室扑阶段的患者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 心肺复苏中电除颤后心电观察时间窗的临床研究

    作者:孙斐予

    目的通过观察心肺复苏(CPR)患者室颤电除颤后的心电表现,探讨电除颤后,需注意观察心电活动的时间范围(时间窗).方法记录58例CPR过程中出现室颤并施行直流电除颤的临床资料,将其分为:单次电除颤和多次电除颤的两组,统计多次电除颤组的比例;同时,对多次电除颤组,记录其电除颤完成到再次出现室颤的时间,分析得出,电除颤后需注意观察心电活动的时间窗.结果58例CPR患者中,单次电除颤成功组共21例;多次电除颤成功共37例(占63.8%).共计电击除颤130次,从电击完成到再次出现室颤的平均时间(44.37±26.29)s.结论CPR患者的室颤常需要多次电除颤,应在持续胸外按压的同时,注意观察电除颤完成后15~99 s这段一时间心电表现,警惕再次出现的室颤,以利于在短时间内再次电除颤.

  • 心肺复苏中外周血B型钠尿肽的变化与临床意义

    作者:王金高;黄继义;吴伟程;孔德全;杨成彬;潘晓文

    目的 探讨外周静脉血B型钠尿肽(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BNP)的动态变化与心肺复苏(CPR)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 67例心搏骤停后CPR患者,依据复苏效果分为三组,A组(33例):CPR 30 min,无效死亡;B组(20例):复苏成功,自主循环建立≥2 h,但终死亡;C组(14例):复苏成功,存活出院;选择20例健康成年体检者作为对照组(D组).于CPR即刻(0 h)、3、6、12和24 h留取静脉血,检测BNP水平,比较各组患者该指标的动态变化.结果 在CPR初期,A、B、C三组BNP无明显激活,与D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于CPR 3 h激活程度与C组接近,于CPR 6 h显著激活,较C组明显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并持续至24h;C组于CPR 3 h激活,6 h达峰值,24 h降至较低水平.结论 CPR过程中,BNP的激活呈动态变化,患者CPR后出现了心功能不全.BNP的早期激活对机体可能是一种保护性反应,BNP大量持续表达可能提示CPR患者心力衰竭加重,预后不良.治疗心功能不全、提高心排血量、改善重要脏器血液灌注可能成为提高CPR成功的主要方法之一.

94 条记录 1/5 页 « 12345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