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肺复张手法联合跨肺压导向的PEEP滴定法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作者:刘涉泱;蒋军松;左文杰;冉景兵;周干

    目的:观察采用肺复张术联合跨肺压导向的呼气末正压滴定法治疗弥漫型病变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ARDS)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例弥漫型病变的ARDS患者,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观察组30例患者采用肺复张手法联合跨肺压导向的PEEP滴定法治疗,对照组30例患者采取常规治疗方式。分别监测治疗前、治疗后48 h和治疗后72 h的氧合指数、经皮脉氧饱和度、肺顺应性、平均动脉压、治疗后28天病死率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48 h和72 h 时的氧合指标均明显改善,肺顺应性明显增加( P<0.01),28天病死率下降( P>0.05),且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1)。结论通过监测食管下段1/3压力估测跨肺压来指导 PEEP的调节以保证氧合,并预防肺泡反复萎陷或过度膨胀,能有效地保证氧合,并降低其死亡率。

  • 俯卧位通气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呼吸力学的影响

    作者:穆根华;邓义军;卢仲谦;李兴

    目的 探讨俯卧位通气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患者呼吸力学的影响.方法 15例ARDS患者,在镇静、不保留自主呼吸情况下持续俯卧位通气2h.观察初始仰卧位、俯卧位1、2h及恢复仰卧位1、2h的氧分压(oxygenpartialpressure,PaO2)、二氧化碳分压(carbon dioxide partial pressure,PaCO2)、氧合指数(oxygenationindex,PaO2/FiO2)、呼吸系统阻力(resistance of the respiratory system,Rrs)、肺阻力(resistance of the lung,Rlung)、胸壁阻力(resistance of the chest wall,Rcw)、静态顺应性(static compliance,Cstat)、胸壁顺应性(compliance of the chest wall,Ccw)、肺部顺应性(compliance of the lung,Clung)、吸气末跨肺压(end-inspiratory transpulmonary pressure,Ptp-i)、呼气末跨肺压(end-expiratory transpulmonary pressure,Ptp-e)、心率(heart rate,HR)、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中心静脉压(central venous pressures,CVP)、心指数(cardiac index,CI).结果 与初始仰卧位比较,俯卧位通气能显著提高PaO2、PaO2/FiO2,而且复转为仰位后2h仍维持高于初始仰卧位时的水平.俯卧位后,Rrs、Rlung、Rcw无明显变化;在俯卧位1h,Ccw显著下降;在俯卧位2h时Clung显著改善;在仰卧位1h时Cstat升高;在俯卧位2h,Ptp-i、Ptp-e均升高.此外,俯卧位对血流动力学无明显影响.结论 俯卧位通气可以通过提高跨肺压,改善肺顺应性等呼吸力学变化进而改善氧合,同时对血流动力学无不良影响.

  • 食道压监测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机械通气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作者:赵谊;穆心苇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临床危重症患者的常见并发症,病死率极高,严重威胁危重症患者的生命并影响其生存质量。ARDS是各种直接和间接致伤因素损伤肺泡上皮细胞及毛细血管内皮细胞造成弥漫性肺间质及肺泡水肿,导致的急性低氧性呼吸功能不全。近年来机械通气被证实能降低ARDS患者的病死率,但如果正压机械通气应用不当,则会引起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VILI),从而导致病情进一步加重。目前全世界都在进行广泛的基础及临床研究,以便能寻找到避免VILI发生的机械通气策略,肺容积减少、大量肺泡塌陷是ARDS的重要的病理生理改变,基于这一点,根据ARDS协作网(ARDSnet)研究结果及ARDS治疗指南推荐予肺开放+肺保护通气策略,即肺复张后予小潮气量和佳PEEP通气。肺开放是指对于ARDS患者定期予肺复张手法使塌陷肺泡开放,然后在小潮气量(6~8ml/kg)及佳PEEP下进行通气。但目前如何选择合适水平的PEEP仍存在争议,既往研究较多的PEEP选择方法包括:CT法、P-V曲线法、肺牵张指数法和佳氧合法,但这些方法仍存在临床操作不便及不确切等不足,在临床上应用受到一定限制。近年来提出以跨肺压为导向实行个体化佳PEEP选择,其可以测定肺泡开放压来进行PEEP选择,是一种较为可靠及直观的方法。

  • 重症胰腺炎腹腔高压合并ARDS机械通气呼吸机参数设置对患者气体交换、呼吸力学的影响

    作者:蔡长霞;甘桂芬;牛毅;赵海燕

    目的 分析应用跨肺压指导重症胰腺炎腹腔高压合并ARDS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参数设置对患者气体交换、呼吸力学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25例重症胰腺炎腹腔高压合并ARDS机械通气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检测跨肺压,维持吸气末跨肺压小于24 cmH2O,设置呼气末正压并维持呼气末跨肺压于0~10 cmH2O.观察25例患者的气体交换和呼吸力学的变化.结果 腹腔压力与气道平台压呈正相关(P<0. 05),与胸壁顺应性呈负相关(P<0. 05),与吸气末跨肺压及呼气末跨肺压无明显相关性(P>0. 05).根据跨肺压设置呼吸机参数,25例患者呼气末正压和呼气末跨肺压显著高于基础值(P<0. 05),吸气末跨肺压与基础值比较无显著变化(P>0. 05);呼气末跨肺压与呼气末正压、呼气末食道压显著相关(P<0. 05);吸气末跨肺压与气道平台压、吸气末食道压显著相关(P<0. 05),与潮气量无显著差异(P>0.05);肺静态顺应性显著高于基础值(P<0.05);呼吸系统及胸壁顺应性与基础值比较无显著变化(P>0. 05);氧合指数显著高于基础值(P<0. 05);死腔分数显著低于基础值(P<0. 05).结论 应用跨肺压指导重症胰腺炎腹腔高压合并ARDS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参数设置,有利于改善肺顺应性、氧合指数、塌陷肺泡复张,降低死腔通气值,同时通过监测肺应力避免肺泡过度膨胀,从而保护肺的功能.

  • 食道压和跨肺压监测

    作者:孙秀梅;周建新

    食道压监测提供了一种接近无创的胸腔压评估方法,从而获得区分肺与胸壁的呼吸力学参数.跨肺压、呼吸作功、内源性呼气末正压的测量以及呼吸肌运动的评估,为临床提供了丰富的信息,从而可以更好地指导机械通气的实施.但是,由于食道压监测具有一定技术要求,且测量结果受气囊容积、位置、食道壁弹性和纵隔器官重量等多种因素影响,使导管的放置和数据解读存在一定困难,导致这种监测手段被更多地应用于基础研究,很少被临床常规使用.本文对食道压的监测技术以及跨肺压的计算方法进行了综述,以期为临床应用的便利性提供帮助.

  • 跨肺压导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佳呼气末正压选择的临床研究

    作者:吴晓燕;庄志清;郑瑞强;林华;张敏;颜培夏

    目的 探讨早期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采用跨肺压法选择佳呼气末正压(PEEP)的可行性.方法 采用前瞻性随机自身对照研究方法.选择2013年12月至2015年12月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外科重症加强治疗病房(ICU)收治的需行机械通气的早期(发病≤3d)ARDS患者.充分肺复张后,调整PEEP至30 cmH2O(1 cmH2O=0.098 kPa),每5 min降低3 cmH2O,直至降为0,在PEEP递减过程中分别采用跨肺压法、小死腔分数法、大顺应性法、佳氧合法选择佳PEEP,观察佳PEEP对呼吸力学及气体交换的影响.结果 共纳入28例ARDS患者,男性17例,女性11例;年龄(45±12)岁;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21±9)分;氧合指数(PaO2/FiO2)为(165±76)mmHg(1 mmHg=0.133 kPa).①在PEEP递减过程中,跨肺压(Ptp)逐渐下降,PEEP为(9.6±2.3)cmH2O时呼气末跨肺压(Ptp-e)>0,为(1.3±0.3) cmH2O;而肺静态顺应性(Cst)先逐步改善后有所降低,PEEP为(11.5±2.4)cmH2O时Cst大,为(50±8)mL/cmH2O.PEEP为(18.0±2.5) cmH2O时PaO2/FiO2高,为(312±99) mmHg;与Ptp-e 3.00~5.99 cmH2O比较,Ptp-e<0时PaO2/FiO2显著降低(均P< 0.05).PEEP为(10.1±2.2)cmH2O时死腔分数(VD/VT)降至低,为0.52±0.05;与吸气末跨肺压(Ptp-i)0~2.99 cmH2O时比较,Ptp-i≥15 cmH2O时VD/VT显著增加(均P< 0.05).②跨肺压法、小死腔分数法和大顺应性法选择的佳PEEP、Ptp-i、Ptp-e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均明显低于佳氧合法(均P<0.05).跨肺压法、小死腔分数法和大顺应性法选择佳PEEP时的Cst较基础状态和佳氧合法显著改善(mL/cmH2O:46±7、47±9、50±8比30±8和35±10,均P<0.05).跨肺压法、小死腔分数法PaO2/FiO2 (mmHg)均高于基础状态(252±86、258±72比165±76,均P< 0.05),但明显低于佳氧合法(312±99,均P<0.05),而与大顺应性法(268±85)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跨肺压法和小死腔分数法VD/VT较基础状态和佳氧合法明显下降(0.53±0.05、0.52±0.05比0.59±0.05、0.58±0.04,均P< 0.05).结论 ARDS机械通气患者早期采用跨肺压法选择佳PEEP,既能促进塌陷肺泡复张,改善氧合和肺顺应性,又不会导致肺泡过度膨胀.

  • 跨肺压监测对ARDS患者通气治疗的指导价值

    作者:李海涛;阎锡新

    近20年来,医疗水平进展迅猛,但是包括ARDS在内的复杂疾病或综合征仍然有很高的病死率,主要是缺乏针对性治疗措施.ARDS的特点表现为功能残气量的下降和呼吸系统静态顺应性的增加,其中胸壁顺应性可能在ARDS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的发病机制方面起到重要作用.在治疗ALI和ARDS患者时,需要对肺顺应性和胸壁顺应性有充分的认识.测量食道压可以作为评估胸腔压的佳手段,也可以对呼吸力学的研究提供可靠数据.为ARDS患者设定适宜呼气末正压的目的是保持肺泡持续膨胀,尽量避免肺泡进入膨胀-陷闭的循环中.在床旁应用食道气囊法来测量食道压并由此计算胸腔压和跨肺压是可行的,目前这种方法是研究ARDS病理学特点的佳手段,同时也有助于选择适宜的机械通气策略.

  • 跨肺压滴定PEEP在急性主动脉夹层术后低氧血症患者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作者:赵谊;章文豪;穆心苇;章淬;孙芳;祁祥;邹磊

    目的 探讨跨肺压指导呼气末正压通气(PEEP)选择对急性主动脉夹层术后低氧血症患者氧合、血流动力学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入选2014年1月-2015年8月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术后低氧血症患者28例,随机分为2组:个体化治疗组(n=19),肺复张后通过食道压监测结果调整PEEP;传统机械通气治疗组(n=9),肺复张后按照ARDSnet建议调整PEEP.比较2组患者呼吸、血流动力学参数、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时间及住院病死率.结果 第72 h,个体化治疗组的PEEP、吸气末跨肺压均较传统机械通气治疗组高(P<0.05);第72 h,个体化治疗组动脉血氧分压(PO2)、氧合指数高于传统机械通气治疗组(P<0.05).整个实验过程中,2组患者的心率和心排量无明显差异(P>0.05).个体化治疗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和住ICU时间均比传统机械通气组时间短(P<0.05),2组患者的住院病死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肺复张后应用跨肺压指导PEEP的机械通气策略可改善急性主动脉夹层术后低氧血症患者氧合,缩短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时间,且不会引起循环波动.

  • 胸内压监测指导心脏外科术后患者机械通气策略的应用价值

    作者:许欢;章淬;宋晓春;徐巧莲

    目的:探讨在心脏外科术后患者中通过胸引管直接测量胸腔内压力的方法测定跨肺压并以此实施机械通气策略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以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重症医学科1年来收治的心脏外科术后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前瞻性队列研究,分析各组病例食道压、胸内压、氧合状况、呼吸力学参数、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的差异.结果:通过胸引管直接测量的胸内压值与食道压具有显著相关性(r=0.832),依据胸内压调节PEEP的设置,实验组与对照组取得了同样良好的机械通气治疗效果(P>0.05).结论:利用胸引管监测胸内压的方法可以准确测定跨肺压值,有效指导心脏外科术后患者机械通气策略的实施.

  • 食管压监测及其在呼气末正压设置中的应用

    作者:潘美玲;喻文亮

    食管压是用充气的薄壁乳胶气囊导管从口或鼻插入测定,并用动态屏气实验验证位置的准确性。现总结机械通气患者食管测压生理及技术方面的知识,随呼吸改变的食管压替代胸膜腔内压,呼吸道压与食管压的差值能有效计算出跨肺压。因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肺部病变的不均一性,在机械通气时对于如何选择呼吸末正压(PEEP)一直缺少金标准,其中呼吸道压及潮气量均不能反映引起肺扩张的应力。近年有研究应用食管压替代胸膜腔内压计算出跨肺压指导 PEEP 设定,个体化实现患者的参数设定,结果显示能明显改善患者的氧合,并可能改善患者的临床预后。

  • 跨肺压指导下机械通气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呼吸功能和血液动力学的影响

    作者:王应琼;石慧芳;何海武;王秋婷;陈兴峰;陈亚红;王茂泽

    目的:观察不同跨肺压(PtP)指导下机械通气(MV)对急性呼及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呼吸功能及血液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选取ARDS患者7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55例)和对照组(17例).根据设置不同的呼气末正压(PEEP)与胸腔内压(食管球囊测定法测得)计算得出不同的PtP,观察组中,设定PtP分别为10、15、20 cmH2O 3个亚组,执行MV策略;对照组根据ARDS协作网(ARDSNet)意见制定MV策略;观察2组患者机械通气后1、24、48 h呼吸力学指标及血气分析结果,采用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监测仪(PICCO)监测各时间点血液动力学指标,记录患者MV时间、RICU住院时间及28 d病死率.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呼吸功能及血气分析指标均好转,但对照组各时间点呼吸功能与血液动力学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通气48h后,观察组中PtP20 cmH2O亚组肺容积、肺静态Cst、气道PIP、气道Pplat、PEEP及PaO2、PaCO2、PaO2/FiO2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血液动力学指标MAP、CVP、CI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PtP10 cmH2O亚组肺容积、肺静态顺应性(C st)、气道峰压(PIP)、气道平台压(Pplat)、呼气末正压(PEEP)及PaO2、PaCO2、PaO2/FiO2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血液动力学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PtP20 cmH2O亚组MV时间与RICU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均P<0.05);各组间28d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跨肺压为10 cmH2O时的机械通气,对ARDS患者呼吸功能及通气效果较好,对血液动力学影响小,是安全可靠的保护性肺通气策略.

  • 以跨肺压为导向的肺保护通气策略对犬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模型呼吸生理及肺损伤的影响

    作者:温德良;肖锐;王鑫;顾为丽;熊旭明;陈荣昌

    目的:比较以跨肺压(PL)为导向的肺保护通气策略(控制PL)和传统肺保护通气策略(控制Pplat)分别在机控通气和保留自主呼吸模式下对犬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模型呼吸生理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18只比格犬采用静注油酸复制ARDS模型,随机分为3组,每组6只:A组(镇静组):充分镇静肌松,呼吸机控制通气,控制Pplat=30 cmH2O(即相当于控制吸气末PL=20 cmH2 O);B组(控制PL组):保留自主呼吸,控制吸气末PL=20 cmH2O;C组(控制Pplat组):保留自主呼吸,控制Pplat=30 cmH2O.观察动物基础状态(成模前)及肺保护通气前后的氧合功能、呼吸力学指标变化,胸活检取肺组织,HE染色进行病理学评分.结果:与A、B两组相比,C组动态肺顺应性(CL-dyn)、静态肺顺应性(CL-stat)明显低于A组和B组(P<0.05),潮气量(VT)高于A组和B组(P<0.05);C组氧输送(DO2)明显低于A组和B组,肺内分流比例(Qs/Qt)高于A组和B组(P<0.05);C组的肺损伤总分高于A组和B组(P<0.05);肺损伤分类评分中,C组中性白细胞浸润评分和间质水肿高于A组和B组(P<0.05),C组肺不张评分均低于A组和B组(P<0.05);结论:监控PL无论在自主呼吸或机控呼吸状态下,均能够有效地调控肺容量,改善肺顺应性和氧输送,减轻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VILI);在保留自主呼吸时,单纯监控Pplat不能有效的调控肺容量,可加重VILI.

  • 腹腔压力对急性肺损伤家猪呼吸力学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作者:祁慧;顾勤;韩云宏;徐颖;刘宁;牛晓蓉

    目的 探讨不同腹腔内压力(IAP)对急性肺损伤(ALI)家猪呼吸力学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将8只家猪经耳缘持续静脉泵入油酸0.1 mL/kg制作急性肺损伤模型,采用氮气气腹法制作不同腹腔压力模型,随机将IAP设置为0、15和25 mm Hg,即分为IAPo组、IAP15组和IAP25组,动态监测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采用脉搏轮廓持续心排出量监测(PiCCO)法动态监测心排出量(CO)、胸腔内血容量指数(ITBVI)等血流动力学指标,同时置入食管内压管动态监测食管内压(Pes)的变化.结果 IAP15组、IAP25组与IAP0组比较,Pes和气道峰压(Ppeak)均显著增加(P<0.01),肺顺应性(Cstat)则显著下降(P<0.05),跨肺压(Ptp)呈下降趋势,PaO2亦呈下降趋势,PaCO2则呈上升趋势,但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IAP15组、IAP25组与IAP0组比较,HR和CVP显著增加(P<0.05),CI和ITBVI则显著下降(P<0.05),但MAP无明显改变(P>0.05);△Pes与CI的变化(△CI)呈负相关(r=-0.648,P<0.05).结论 急性肺损伤时,腹腔内压增高引起胸腔内压力增高,导致肺顺应性下降和心排出量下降.

  • 跨肺压监测在急性主动脉夹层Stanford A型手术后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唐燕;冯萍

    目的 探讨跨肺压监测在急性主动脉夹层Stanford A型手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2015年1-10月收治我院重症医学科经CT确诊“急性主动脉夹层Stanford A型”在急诊全麻深低温体外循环下行“Cabrol加升主动脉及全弓替换加降主动脉支架象鼻手术患者19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9例,对照组10例.两组患者入室后,每日均给予肺复张治疗,观察组患者通过食道压监测设定呼气末正压(PEEP)值,维持跨肺压为正值;对照组患者则通过PEEP递增法设定PEEP值,观察两组患者0h、24 h、48 h、72h肺顺应性、氧合指数、PEEP值及总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时间、住院时间.结果 两组患者0h及入室时肺顺应性、氧合指数、PEEP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室后观察组患者通过食道压监测维持呼气末跨肺压为正值后24 h、48h、72 h监测肺顺应性、氧合指数、PEEP值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机械通气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住ICU时间、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食道压监测设定PEEP值在急性主动脉夹层Stanford A型手术后患者跨肺压维持方面具有指导意义,且在维持跨肺压的过程中更需要护士精心护理,规范护理操作,连续监测、自动调整气囊压力,保持呼吸机管路的密闭性.

  • 肺复张对重症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作者:王助衡;孙立平;周冠华;郭清华

    各种原因引起的肺不张常常导致肺内分流增加、静脉血氧合不充分终出现低氧血症甚至呼吸衰竭.肺复张的目的就是通过迅速短暂的增加气道压力来打开塌陷的肺泡.虽然肺复张可以改善氧合,但由于心肺以及心脏的左、右心室间的相互作用,可能造成胸内压力升高从而对心血管系统产生严重的影响.这篇综述的目的就是总结肺复张过程中心肺间的病理生理特征并探讨在肺复张过程中如何更好地监测这些特征的变化,从而在临床工作中更好地使用肺复张.

  • 跨肺压指导腹腔高压患者机械通气治疗的预后影响研究

    作者:韦杨静

    目的:研究食道压测定跨肺压指导腹腔高压综合征患者机械通气治疗的效果及预后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7月至2017年12月入住ICU机械通气的腹腔高压患者92例,其中使用食道测压44例,无食道测压48例,比较两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28天存活率、住院时间、住ICU时间及住院费用.结果:两组对比存活率无明显差异,但住院时间及机械通气时间有显著差异.结论:食道压测定跨肺压指导腹腔高压患者机械通气治疗可缩短患者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但28天存活率无明显影响.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