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急性低氧性呼吸衰竭患儿中小潮气量肺保护通气策略的应用

    作者:乐世俊;胡华著;胡金平

    目的 探究急性低氧性呼吸衰竭患儿中小潮气量肺保护通气策略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期间内收治的90例急性低氧性呼吸衰竭患儿,使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5例.试验组给予小潮气量通气,对照组给予传统潮气量,观察对比两组血气分析、氧合等指标及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的发生情况.结果 试验组血气分析、氧合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的发病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潮气量通气应用于急性低氧性呼吸衰竭患儿中,能够改善肺功能,减少肺损伤.

  • 高频振荡机械通气在血液肿瘤及多种疾病并发儿童急性低氧性呼吸衰竭中的应用

    作者:项龙;张建;任宏;钱娟;李璧如;王莹;胡肖伟

    目的 评估儿童急性低氧性呼吸衰竭(acute hypoxemic respiratory failure,AHRF)给予高频振荡机械通气(high-frequency oscillatory ventilation,HFOV)治疗的意义.方法 回顾2011年1月至2013年9月收入我院PICU诊断为AHRF的病例,首先给予常规机械通气(CMV),当PIP> 30cmH2O(1 cmH2O =0.098 kPa)或PEEP> 10 cmH2O、FiO2100%时具有以下情况之一:(1)SpO2 <90%或PaO2 <60 mmHg(1 mmHg =0.133 kPa);(2)有严重呼吸性酸中毒(PaCO2> 80mmHg);(3)严重气漏(纵隔气肿或气胸),改为HFOV通气治疗.收集患儿性别、年龄、住PICU时间、CMV通气时间、HFOV通气时间等一般资料.分别于CMV通气末(H0)及HFOV后2 h(H2)、6 h(H6)、12 h(H12)、24 h(H24)、48 h(H48)记录并比较各时间点呼吸机参数(平均气道压、振幅、频率、FiO2)、氧合指数(PaO2/FiO2、OI)、动脉血气、心率、血压变化.分别比较存活组与死亡组、血液肿瘤组及非血液肿瘤组在H0、H2、H6、H12、H24、H48时间点的指标变化.结果 HFOV通气后,H2时间点PaO2较H0升高[76.9(61.9~128.0) mm-Hg vs 50.1 (49.5 ~ 68.0) 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6).H2、H48时间点PaO2/FiO2分别较Ho、H24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4.9(66.8 ~ 138.9) mmHg vs 68.0(49.5 ~ 86.8)mmHg,P=0.039;135.0(77.6 ~240.0)mmHg vs 90.7(54.6 ~ 161.7) mmHg,P=0.023)].所有患儿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在各时间点没有明显变化(P>0.05).存活组(n=9)与死亡组(n=14)相比,PaO2/FiO2、OI在H6、H12、H24、H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血液肿瘤组(n=10)与血液肿瘤组(n=13)相比,OI在H2、H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9.2(13.9~26.6) vs 33.8(19.7 ~48.3),P=0.049;16.0(8.4~27.1) vs28.9(20.9 ~38.9),P=0.027)],两组的平均气道压在H2、H6、H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0.0% vs 76.9%,P=0.086).结论 AHRF患儿给予CMV通气失败后改用HFOV可以改善患儿的PaO2和氧合指数,对患儿心率、血压没有明显影响.血液肿瘤伴AHRF组较非血液肿瘤伴AHRF组HFOV初始阶段需要较高的MAP改善氧合,但对病死率无影响.

  • 经鼻持续气道正压治疗婴幼儿急性低氧性呼吸衰竭的临床研究

    作者:张燕君;白珺

    目的 探讨经鼻持续气道正压(nasal 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NCPAP)治疗婴幼儿低氧性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回顾性病例分析方法,对2009年至2011年入住我院PICU的35例急性低氧性呼吸衰竭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观察和评价NCPAP治疗急性低氧性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结果35例患儿中,男21例,女14例,平均年龄(9.5±3.4)个月,平均体重(6.6±2.5) kg,平均PaO2(51.36±12.15) mm Hg(1mm Hg=0.133 kPa),平均氧合指数(PaO2/FiO2)为(211.90 ±48.66) mm Hg.35例患儿中,28例(80%)治疗成功,7例(20%)改为有创机械通气治疗.结论 NCPAP可有效治疗婴幼儿低氧性呼吸衰竭,应用24h后平均氧合指数无明显改善者应及时行有创机械通气.

  • 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对急性低氧性呼吸衰竭患儿氧合状态的影响

    作者:周能一

    目的:研究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对急性低氧性呼吸衰竭患儿氧合状态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0月-2012年10月我院急性低氧性呼吸衰竭患儿40例的临床资料。结果经治疗,40例患儿在短时间内SaO2和PaO2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治愈32例,NCPAP应用时间平均5.6±2.7d。无效8例,后改为有创机械通气治疗,年龄均<3个月,且5例合并急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结论 NCPAP治疗儿童急性低氧性呼吸衰竭疗效较好,如治疗24h后平均氧合指数无明显改善,要根据实际情况予以机械通气。

  • 小潮气量和传统潮气量机械通气在急性低氧性呼吸衰竭患儿治疗中的安全性差异

    作者:蔡克俭;蔡艳芳;刘端;丁文博

    目的 探讨小潮气量和传统潮气量(潮气量)机械通气在急性低氧性呼吸衰竭(AHRF)患儿治疗中的疗效和安全性差异对比.方法 抽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院前急救收治的128例AHRF患儿,根据随机数字表将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4例.对照组应用传统潮气量机械通气治疗,观察组应用小潮气量机械通气治疗,记录并分析2组患儿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血气指标的变化.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2组治疗4 d、7 d氧合指数(PaO2/FiO2)、呼吸频率(RR)、肺静态顺应性(Cs)、血管外肺水指数(EVLWI)及乳酸(Lac)水平均得到有效的改善(P<0.05),且观察组各指标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4 d、7 d血清 IL-6、IL-8及TNF-α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治疗4 d、7 d血清IL-6、IL-8及TNF-α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平均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组气压损伤发生率及病死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小潮气量机械通气能有效改善AHRF患儿血氧指标,减轻炎性反应对机体的损伤,可降低患儿并发发生率,缩短患儿机械通气时间,促进患儿预后,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高流量通气治疗对急性低氧性呼吸衰竭的临床应用

    作者:钟祥柱;梁舒镇;张悭;何浏;黄响玲;陈建芳

    目的:探究在急性低氧性呼吸衰竭患者治疗时,应用高流量通气治疗的效果.方法:将2017年1月到2018年1月作为本次研究时间段,从中选择80例急性低氧性呼吸衰竭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患者所接受的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无创通气和观察组高流量通气.治疗完成后观察两组患者的动脉血氧分压等血气指标,用于评价其效果,此外对患者治疗过程中的舒适度等情况进行观察对比.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气指标无显著差异,经过分组治疗后两组均出现一定程度改善,但观察组患者的动脉血氧分压、血氧饱和度改善数值优于对照组,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口腔干燥程度基本相近,分组治疗后对照组明显变差,且组间均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高流量通气治疗对急性低氧性呼吸衰竭的临床应用效果良好,可有效改善患者机体各项情况,故值得临床推广.

  • HFNC与NPPV治疗急性低氧性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分析

    作者:刘晓;张卫星

    目的 探讨经鼻高流量氧疗(HFNC)与无创正压通气(NPPV)治疗急性低氧性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及生存情况.方法 选择2013年7月至2017年7月我院接诊的80例急性低氧性呼吸衰竭患者进行研究,均行无创通气治疗,通过随机数表法分为HFNC组(n=40)和NPPV组(n=40),比较两组血气分析、循环情况、口腔干燥度、舒适度、疾病转归情况、治疗期间合并症及90d内生存率.结果 两组治疗前、治疗6h后pH值、平均动脉压(MAP)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6h后,两组血氧饱和度(SpO2)、氧合指数(PaO2/FiO2)较治疗前均显著升高(P<0.05),HFNC组SpO2、SpO2/FiO2明显高于NPPV组(P<0.05);治疗6h后,两组呼吸频率(RR)、心率(HR)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5),HFNC组RR、HR明显低于NPPV组(P<0.05);HFNC组口腔干燥度明显低于对照组,舒适度明显高于NPPV组(P<0.05);NFNC组ICU住院时间明显比NPPV组短(P<0.05),两组再次插管、气管切开及住院时间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HFNC组胃肠障碍、不耐受发生率明显低于NPPV组(P<0.05);两组30d生存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HFNC组90 d生存率为95.00%(38/40),明显高于HPPV组的62.50%(25/40)(P<0.05);两组肺部感染、胸腔积液、肺膨胀不全、误吸的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在急性低氧性呼吸衰竭患者中使用HFNC、NPPV的再次插管、气管切开率均较低,但HFNC在改善氧合、循环效果效果更显著,且舒适度、耐受性更佳、不良反应少,远期生存率更高,值得应用推广.

  • 经鼻高流量氧疗治疗急性低氧性呼吸衰竭的疗效

    作者:董双虎;何青云;龚志翔;王龙海

    目的 探讨经鼻高流量氧疗治疗急性低氧性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55例急性低氧性呼吸衰竭患者按随机双盲法分为3组:FM组(n=18)、HFNC组(n=18)和NPPV组(n=19).FM组采用文丘里呼吸面罩进行氧气吸入,HFNC组采用呼吸湿化治疗仪行经鼻高流量氧疗,NPPV组采用无创呼吸机行经面罩无创正压通气.观察3组治疗前30 min和治疗后2 h pH、呼吸频率、心率(HR)、舒适度和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 2)、动脉血氧分压(PaO 2)、动脉血氧饱和度(SpO 2)、平均动脉压(MAP)水平的变化.结果 与同组治疗前30 min比较,治疗后2 h,HFNC组、NPPV组呼吸频率下降和PaO 2、SpO 2水平均升高,FM组PaO 2水平升高,NPPV组MAP水平下降,HFNC组舒适度评分升高(均P<0.05);与FM组比较,HFNC组、NPPV组治疗后2 h PaO 2水平均升高(均P<0.05);与HFNC组比较,NPPV组治疗后2 h PaO 2水平升高(P<0.05);与FM组、HFNC组比较,NPPV组治疗后2 h MAP水平下降(P<0.05);与FM组、NPPV组比较,HFNC组治疗后2 h舒适度评分升高(P<0.05).结论 经鼻高流量氧疗治疗急性低氧性呼吸衰竭具有较好的疗效,可纠正机体缺氧的状态,改善肺功能,并能提供很好的舒适度.

  • 食管压监测及其在呼气末正压设置中的应用

    作者:潘美玲;喻文亮

    食管压是用充气的薄壁乳胶气囊导管从口或鼻插入测定,并用动态屏气实验验证位置的准确性。现总结机械通气患者食管测压生理及技术方面的知识,随呼吸改变的食管压替代胸膜腔内压,呼吸道压与食管压的差值能有效计算出跨肺压。因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肺部病变的不均一性,在机械通气时对于如何选择呼吸末正压(PEEP)一直缺少金标准,其中呼吸道压及潮气量均不能反映引起肺扩张的应力。近年有研究应用食管压替代胸膜腔内压计算出跨肺压指导 PEEP 设定,个体化实现患者的参数设定,结果显示能明显改善患者的氧合,并可能改善患者的临床预后。

  • 小潮气量肺保护通气策略在急性低氧性呼吸衰竭中的应用

    作者:陈建丽;李爽;靳蓉;黄莉;徐艳霞;周茉

    目的 探讨小潮气量(VT)和传统VT机械通气在急性低氧性呼吸衰竭(AHRF)治疗中的安全性的差异,评估小VT通气策略的疗效.方法 将133例AHRF患儿分为传统VT通气组32例和小VT通气组101例,根据VT调整呼气末正压(PEEP),监测肺动态顺应性(Cdyn)、呼吸功(WOB)、呼吸道阻力(Raw)、呼吸道闭合压(P01)、肺泡气-动脉血氧分压差[p(A-a)(O2)]、氧合指数(OI)、血气分析等指标变化,观察患儿氧合改善情况、机械通气并发症发生、撤机情况以及患儿转归情况.结果 1.小VT组与传统VT组,Cdyn、Raw在上机1d、3d,WOB在上机3d、5d,P01在上机5d、7d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a<0.05).小VT通气24h氧合改善较传统VT通气明显,pa(O2)、p(A-a)(O2)、OI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小VT组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发生率明显低于传统V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危重患儿病死率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 Cdyn、Raw、WOB、P01等呼吸力学指标有助于判断机械通气过程中患儿肺部病变情况,及时调整呼吸机参数并判断撤机时机.在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的发生方面,小VT通气优于传统VT通气.小VT通气在降低AHRF患儿病死率方面,并不优于传统VT通气.

  • 加温湿化高流量鼻导管通气对急性低氧性呼吸衰竭的疗效观察

    作者:梁舒镇;黄杰富;钟祥柱

    目的 分析加温湿化高流量鼻导管通气(HHFNC)对急性低氧性呼吸衰竭(AHRF)的疗效.方法 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该院呼吸内科收治的A H RF患者80例,按照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0例,低流量氧疗,吸氧浓度25% ~30%,每日维持16 h,检测患者的经皮血氧饱和度在90% 以上,观察患者的神志、呼吸频率、结膜水肿、血气分析等情况,若出现二氧化碳潴留,则经鼻持续正压通气,直至纠正低氧血症.严重的患者改为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观察组40例,鼻导管氧疗,流量3~8 L/min,氧浓度维持在30% 左右,维持血氧饱和度90% 左右,维持整个呼吸周期内气道压力正压,再采用输液泵持续间断湿化治疗,速度4~6mL/h,大不超过10mL/h,维持时间每日≥5h.对比两组患者的预后指标,患者及家属的评价结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转机械通气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吸氧时间、低氧血症持续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耐受、浓痰、鼻黏膜损伤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吸氧舒适性、责任护士护理操作难易程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HFNC治疗AHRF可使患者获益,降低机械通气风险,快速纠正低氧血症,降低不良事件发生风险,提升患者的舒适性,减轻护理操作的负担.

  • 急性低氧性呼吸衰竭的无创通气应用进展

    作者:王导新;王可;朱涛

    近20年来无创正压通气(Non-invasive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NIPPV/NIV)广泛应用于临床,临床医生对此技术的掌握越来越熟练,经验逐渐丰富.但在实际应用中也遇到不少的问题和困惑,特别是NIV在重症肺炎及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导致的急性低氧性呼吸衰竭中的合理应用需要关注及重视.本文将综合近年的相关文献进行评述,以供临床医生学习、借鉴和提高专业应用水平.

  • NHF治疗急性低氧性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分析

    作者:罗琴;曹国磊;吐尔逊江·艾力;马荣辉;刘雪梅;王在义

    目的 观察经鼻高流量氧疗(nasalhigh-flow,NHF)治疗急性低氧性呼吸衰竭(acutehypoxemic respiratory failure,AHRF)的临床疗效,探究NHF治疗失败的危险因素.方法 收集2014年6月-2016年9月在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综合内科一病区和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内科收治接受NHF治疗的33例AHRF患者的临床资料,男性23例,女性10例,年龄15~100岁,平均年龄(59.7±21.2)岁.根据NHF治疗成功与否将患者分为成功组和失败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结果、NHF治疗时间、呼吸频率(respiratoryrate,RR)、血气分析结果及临床转归指标.结果 NHF治疗成功率为78.8%.失败组APACHEII评分为(15.8±4.1)分,大于成功组(11.2±4.9)分,失败组RR值为(31.0±8.0)次/min,大于成功组(24.8±7.1)次/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成功组平均动脉压为(12.1±2.0)kPa,大于失败组(10.3±1.9)kP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失败组比较,成功组PaO-2和氧合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失败组病死率(57.1%)大于成功组(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成功组住ICU时间为(9.2±7.9)d,短于失败组(18.2±10.2)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NHF治疗失败的危险因素为患者治疗前APACHEII评分≥12分(OR=1.252,95%CI:1.037~1.511,P<0.05)和RR≥30次/min(OR=1.139,95%CI:1.012~1.281,P<0.05).结论 NHF是AHFR患者安全、有效并且依从性良好的呼吸支持方式,对于NHF治疗前APACHEII评分较高和RR较快的患者,如NHF治疗后氧合无明显改善,应尽早改为机械通气.

  • 经鼻高流量氧疗在急性低氧性呼吸衰竭中的应用价值探讨

    作者:叶舟;万宇

    急性低氧性呼吸衰竭是临床常见危重症,而随着氧疗技术的不断进步,经鼻高流量吸氧(HFNC)因其独特优势成为治疗急性低氧性呼吸衰竭的一种新的治疗方式,其在改善氧合指数和舒适性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但关于其适应证、禁忌证及呼气末正压通气(PEEP)的稳定性等多方面问题尚不明确,仍需不断探索.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