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Ranibizumab辅助玻璃体手术治疗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观察

    作者:崔丽

    目的:探讨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术前应用Ranibizumab的有效性。方法对20例20眼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行玻璃体手术治疗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10例10眼术前行玻璃体腔内注射Ranibizumab,为A组;另10例10眼直接行玻璃体切除手术,为B组。术后观察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及术后情况。结果 A组的平均手术时间为(71.4±9.6)min,B组为(102.8±11.4)min,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644,P<0.01)。A组术中需电凝止血者1例,B组6例。术中出现医源性视网膜裂孔者A组1例,B组4例。术后玻璃体腔再出血者A组0例,B组3例。术后视力A组改善优于B组。结论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行玻璃体手术前应用Ranibizumab,可有效减少术中出血,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

  •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玻璃体切割术的护理

    作者:杨晶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部分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如合并严重的玻璃体出血、牵引性视网膜脱离、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是糖尿病患者失明的重要原因,严重的PDR患者需要接受玻璃体切割手术[1].

  • 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围手术期护理

    作者:蔡虹;蔡福云

    目的 探讨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围手术期护理的方法 .方法 对98例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施行精心护理,包括日常护理、术前术后常规护理、严密病情观察、积极做好对症治疗和出院指导,以及贯穿始终的心理护理.结果 经过围手术期精心护理,本组98例患者疾病认知度、血糖控制良好率、心理承受能力和遵医行为均明显提高,均顺利康复出院.结论 对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实施围手术期精心护理是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顺利康复的重要保证.

  • 康柏西普辅助玻璃体切除术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作者:冉起;冯驰;周文娟

    目的:观察23G玻璃体切除术(PPV)辅助或不辅助康柏西普玻璃体注射(IVC)治疗,对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患者手术操作及术后预后的影响。方法:55例(57只眼) PDR随机分为康柏西普辅助组(28眼,A组)和单纯玻切手术组(29眼,B组)。A组PPV术前注射康柏西普0.5mg;B组不使用康柏西普行PPV,比较两组在手术所需时间、术中医源性裂孔发生、术中出血、电凝及术后玻璃体积血发生率方面的差异和术后1月黄斑厚度及手术对视力改变方面的差异。结果:对两组病人的手术前平均年龄、佳矫正视力、黄斑厚度进行比较,两组无差异。A组手术所需时间、出血及使用电凝、术后玻璃体积血发生率明少于B组,P<0.05;A组术中发生医源性视网膜裂孔与B组相当,P>0.05;术后1月,A组黄斑厚度明显薄于B组,P<0.05,A组术前术后视力提高明显高于B组。结论:对PDR术前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可显著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电凝使用及术中术后出血的发生,可提高患者视力,改善黄斑水肿。

  • 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玻璃体切除手术治疗

    作者:赖江峰

    目的 探讨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玻璃体切除手术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我院应用玻璃体切除手术治疗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20例(26眼).术后随诊1年,观察患者的视力、眼压、晶状体、玻璃体腔、视网膜及填充物情况并处理并发症.结果 术后随访6个月视力提高率达73.1%,其中IV期14眼,V期3眼,VI期2眼.术后随访1年视力提高率达100.0%,无一例出现视力下降.术后1年的视力提高率显著高于术后6个月视力提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6眼术后的视力较术前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玻璃体切除手术治疗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可以显著提高患者视力,并发症少,值得推广和应用.

  • 玻璃体切割术治疗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围术期的护理干预

    作者:韩云;王俊娥

    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之-,是50岁以上人群的重要致盲眼病.PDR所致的玻璃体积血,牵拉性网脱,常需手术治疗,而玻璃体手术是治疗该病的-种有效方法[1].

  • 玻璃体切割术治疗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护理方法

    作者:黄少萍;刘丽雄;袁筱兰;陈丽

    [目的]:探讨玻璃体切割治疗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护理方法.[方法]:本研究收集自2009年7月~2011年6月在我科因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行玻璃体切割手术的患者98例118眼.118眼术中均联合眼内曲安奈德注人,42眼联合硅油注入,12眼联合惰性气体注入.[结果]:96眼视网膜解剖复位,占81.36%;22眼未完全复位,占18.64%.视力改善者89眼,改善率达75.42%,视力无明显变化者29眼,占24.58%.术眼疼痛116眼,其中18眼由于手术创伤伴有眼压升高引起疼痛,7眼由于眼压升高伴有特殊体位引起疼痛,术眼疼痛发生率98.31%.[结论]:玻璃体切割术是目前治疗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挽救患者视功能方面唯一有效的方法,由于其手术难度大,术后视网膜的复位率、视力的改善及疼痛的不适与护理密不可分.

  • 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对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手术后视力的影响

    作者:张永红;张晓湄;付鹏

    目的:探讨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对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手术后视力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眼科欲行微创玻璃体切割术治疗的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110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患者55例,96眼,对照组55例,102眼,两组患者均行微创玻璃体切割术,实验组患者在手术前给予雷珠单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视力水平以及患者手术时间、手术出血情况、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患者的VEGF水平均下降,视力水平均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的VEGF水平较低,视力水平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较短、手术出血率较低、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能够明显改善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手术后VEGF以及视力水平,患者手术的出血率较低,临床疗效较好.

  • PDR 患者玻璃体中增生和炎症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李娜

    目的:探讨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患者玻璃体中的增生和炎症相关因素,为临床干预提供参考。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1月-2015年12月来我院进行诊治的44例PDR患者,将其纳入研究组;选取同期入院的孔源性或牵拉性视网膜脱离无糖尿病和增殖性视网膜病变者4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标准三切口巩膜扁平部玻璃体切割术取玻璃体标本,样品回收6个月内完成测定。采用酶联免疫分析法测定 VEGF、SDF‐1、PEDF、MCP‐1、sIgA、IL‐17A、IL‐4、IL‐6、IL‐8及IL‐10,回顾性收集统计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及病理特征,并做统计学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的VEGF、SDF‐1、PEDF、sIgA、IL‐17A、IL‐6及IL‐8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MCP‐1、IL‐4及IL‐1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VEGF浓度增高14倍,且SDF‐1、PEDF、MCP‐1、sIgA、IL‐17A及 IL‐6均增高约2倍。相关分析表明,VEGF与IL‐17A、IL‐6、IL‐8分别具有相关性( P<0.05);PEDF与IL‐17A、IL‐8分别具有相关性(P<0.05);MCP‐1与IL‐4、IL‐6、IL‐8分别具有相关性(P<0.05);sIgA与IL‐17A具有相关性(P<0.05)。结论: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 VEGF、SDF‐1、PEDF、sIgA、IL‐17A、IL‐6及IL‐8水平明显升高。

  • 玻璃体切除术治疗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疗效观察

    作者:云丽霞;李兰根;云丽娜;乌云

    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可造成视网膜广泛缺血,促使新生血管的形成,导致玻璃体反复积血,并形成纤维血管膜牵拉视网膜脱离,合并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等,对视功能造成极大损害.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至今仍缺乏十分确切有效的药物治疗,而玻璃体切割手术已经被很多临床研究证实是治疗PDR的主要有效方法[1~2].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007-10 ~2010-04,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由同一术者采用玻璃体切割术治疗PDR病人201例(227眼),疗效良好,报告如下.

  • PBEF及CD31在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网膜前膜中的表达

    作者:路强;崔巍;高伟;杨晓静

    目的:观察PBEF在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患者视网膜前膜中的表达,探讨PBEF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的作用机制.方法:收集行玻璃体手术切除的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视网膜前膜(Preretinal membranes)7例应用HE及免疫荧光染色方法检测PBEF和CD31蛋白表达及定位.结果:HE染色显示视网膜前膜中含有多种细胞成分和新生血管,免疫荧光结果显示PBEF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视网膜前膜中有强阳性表达,PBEF与CD31共表达,说明新生血管内皮细胞表达PBEF.结论:在PDR患者视网膜前膜中PBEF的异常表达增高可能促进了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网膜前膜的形成.

  • 抑制血管生成药安维汀玻璃体腔注射后房水细胞因子的变化

    作者:肖津安;白清玉;谢安明

    背景:关于抑制血管生成药安维汀(Avastin)治疗增殖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机制研究大多数均局限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本身,而结缔组织生长因子、血管增生抑制因子也在其疾病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目的:考察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玻璃体切割术前应用安维汀玻璃体腔注射前后房水细胞因子的变化。
      方法:选取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30例(30眼),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每组10例(10眼)。玻璃体切割组:直接行玻璃体切割手术;安维汀注射0.05 mL组:于玻璃体切割前7 d玻璃体腔注射0.05 mL安维汀(1.25 mg);安维汀注射0.1 mL组:于玻璃体切割前7 d玻璃体腔注射0.1 mL安维汀(2.5 mg)。分别于术中抽取少量房水,检查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结缔组织生长因子及色素上皮衍生因子的表达变化。
      结果与结论:与玻璃体切割组比较,安维汀注射组房水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含量降低,色素上皮衍生因子和结缔组织生长因子含量增高,并能抑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安维汀注射0.05 mL组与安维汀注射0.1 mL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果说明玻璃体腔注射安维汀在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玻璃体切割前辅助应用可以减少与增殖相关的细胞因子的含量,同时增加了拮抗新生血管生长的细胞因子。

  •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黄斑牵拉视网膜脱离的手术治疗

    作者:李玉涛;白领娣;陈芳;张怀强;姜皓

    目的报告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黄斑部牵拉性视网膜脱离的手术结果.方法对2000年3月~2003年4月初次采用玻璃体切除,并追踪观察6个月以上的49例51眼,术后解剖复位率,视力预后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手术后解剖学复位51眼中41眼,占80.3%,终视力提高24眼(47%),不变16眼(31.3%),下降者11眼(21.7%),术中医源性裂孔29眼(56.9%),术后视力0.1以上者多为黄斑脱离≤2个月,为12眼中6眼(50%),与2个月以上者(39眼中5眼,占2.8%)相比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在增殖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黄斑部牵拉性视网膜脱离患者中,黄斑视功能低下者较多,为了提高术后视力,早期玻璃体手术是必要的.

  • 玻璃体手术联合玻璃体腔注射贝伐单抗治疗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观察

    作者:李志强;钟敬雯;蔡展谋;宋湘梅;田汝银;张国明;古洵清;张福燕

    目的 观察玻璃体手术联合玻璃体腔注射贝伐单抗治疗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PDR)的疗效.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临床病例对照研究.选择2012年9月至2013年9月在深圳市眼科医院和梅州市梅江区西郊街道西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确诊的57例PDR(IV~VⅥ期)患者(59只眼)纳入研究,并按患者就诊时间顺序及病变程度分为两组,第一组为联合治疗(PPV+IVB)组;第二组为单纯玻璃体手术(PPV)组.术后观察两组患者术眼的视力、眼压和玻璃体再出血等并发症发生情况,随访3个月以上(平均4.3个月),后收集数据并采用彭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一组为28例28只眼行玻璃体手术联合玻璃体腔注射贝伐单抗,二组为29例31只眼行单纯玻璃体手术.对比两组的视力提高,PPV+IVB组有23只眼,提高率为82.1% (23/28);PPV组有18只眼,提高率为58.1% (18/3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023,P=0.045).术后玻璃体再出血,PPV+IVB组有3只眼,比例为10.7% (3/28);PPV组有11只眼,比例为35.5% (11/3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987,P=0.026).结论 玻璃体手术联合玻璃体腔注射贝伐单抗治疗PDR,有利于提高患者术后视力,预防术后玻璃体再出血等并发症.

  • 玻璃体腔注射ranibizumab对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微创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影响

    作者:王德功;陈松;王昀;林莉;宫丽;段红涛

    目的 观察手术前玻璃体腔注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单克隆抗体ranibizumab (IVR)对严重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微创玻璃体视网膜手术(VRS)的影响.方法 采用回顾性非随机临床对照研究.对2012年8月至2013年12月在天津市眼科医院临床确诊为严重PDR的81例100只眼纳入研究.依据术前是否行IVR将患者分为IVR组和对照组.IVR组41例50只眼,对照组40例50只眼.IVR组于手术前3~4 d行玻璃体腔注射10 mg/ml的ranibizumab 0.05 ml(含ranibizumab 0.5 mg),然后行23G微创VRS.对照组直接行23G微创VRS.对比分析:两组平均手术时间、新生血管出血平均次数、电凝使用平均次数、平均器械交换次数、医源性视网膜裂孔发生率、视网膜切开率.结果 IVR组患者注药后均未发生与药物相关的局部及全身不良反应.IVR组、对照组平均手术时间分别为(87.43±29.34)、(100.86±17.21) min,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34,P<0.05).IVR组、对照组术中新生血管出血平均次数分别为(0.66±0.72)、(1.44±1.23)次,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 =-4.13,P<0.05);IVR组、对照组术中电凝使用平均次数分别为(0.30±0.58)、(0.82±0.94)次,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 =-3.33,P<0.05).IVR组、对照组术中平均器械交换次数分别为(15.28±5.35)、(23.47±7.32)次,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56,P<0.05).IVR组、对照组术中医源性视网膜裂孔发生率分别为2%、1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5.98,P<0.05).IVR组、对照组术中视网膜切开率分别为14%、3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4.57,P<0.05).结论 手术前IVR能够有效地易化PDR患者VRS,并且降低手术中并发症的发生率.

  • 玻璃体术后硅油界面前纤维膜对Ⅵ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疗效影响

    作者:李松涛;张红鸽;周占宇

    目的 观察玻璃体术后硅油界面前纤维膜对Ⅵ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疗效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对2011年3月至2013年3月因Ⅵ期PDR于安阳市眼科医院接受玻璃体切割+晶状体切除+剥膜+全视网膜光凝+硅油填充手术的42例(50只眼)患者,根据玻璃体术后硅油前界面的变化,将患者分为硅油界面前纤维膜组12例(12只眼)和无硅油界面前纤维膜的对照组30例(38只眼),随访3个月,对两组患者术后的佳矫正视力、眼压、睫状体脱离和周边部视网膜脱离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术后3个月,硅油界面前纤维膜组患者眼压为(10.34±3.06) mmHg,对照组患者眼压为(15.67±4.28) mmHg,两组眼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99,P=0.00);比较硅油界面前纤维膜组和对照组患者术后佳矫正视力、睫状体脱离和周边部视网膜脱离情况,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14.18、7.24、5.23,P=0.048、0.01、0.02).结论 玻璃体术后出现硅油界面前纤维膜使术眼发生低眼压、睫状体脱离和周边部视网膜脱离的情况明显增加,严重影响病人视功能的恢复.

  • 20G闭合式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对PDR患者眼表的影响

    作者:雷春灵;张妍春;宋虎平;刘文婷

    目的 观察闭合式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对PDR患者眼表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4~2015年在西安市第四医院眼科住院并由同一术者行玻璃体切除手术的患者45例,包括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伴PDR患者25例(PDR组,B组)及年龄性别匹配的无糖尿病患者20例(对照组,A组),分别比较两组在术前、术后1周、1个月、3个月不同时间OSDI、SIT、TBUT、CFS、角膜共聚焦显微镜(LSCM)下泪膜结构情况.结果 B组患者术前干眼表现比A组显著.A组术后早期BUT、OSDI、泪膜脂质层异常明显(P<0.05),随时间延长眼表逐渐恢复,至术后3个月仅BUT仍未完全恢复(P<0.05);B组眼表异常在术后进一步加重,其中BUT、OSDI至术后3月较其它时间明显恶化(P<0.05).结论 与非糖尿病对照组相比,PDR患者玻璃体视网膜术后眼表异常较术前明显加重并持续存在,甚至术后3个月多数指标异常更为明显.

  • 雷珠单抗玻璃体注射与玻璃体切除术治疗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作者:禹海;李鹤一;王颖;高明宏

    目的 对比观察玻璃体切除术(pars plana vitrectomy,PPV)联合应用或不应用雷珠单抗玻璃体注射(intravitreal ranibizumab,IVR),对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PDR)患者手术中操作及术后预后的影响.方法 前瞻性对照性研究.将2013年2~6月在沈阳军区总医院眼科就诊的34例(37只眼)合并牵拉性视网膜脱离的PDR患者,分为雷珠单抗玻璃体注射联合玻璃体切除术(IVR/PPV)组及单纯玻璃体切除术(PPV)组.IVR/PPV组术前1周注射雷珠单抗0.5 mg.观察两组手术中出血量(积液盒红细胞平均计数)、手术时间、术后短、长期再出血发生率及视力预后的差异.结果 随访6个月,总共29例(31只眼)终纳入研究,其中IVR/PPV组12只眼,单纯PPV组19只眼.IVR/PPV组术中出血量(平均红细胞计数)为(79±62.24)×106/mL,显著低于单纯PPV组的(156.54±123.2) ×106/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15,P=0.028),手术时间(79.47± 15.44) min也显著低于单纯PPV组(102.08±22.2) 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87,P=0.006).两组患者术后视力均较术前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4.92,5.75;P=0.01,0.000),但两组间的视力预后及术后再出血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术前雷珠单抗玻璃体注射,能显著减少PDR患者玻璃体切除手术中出血及手术时间,为复杂糖尿病史网膜患者的手术治疗提供了便利.

  • 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玻璃体切除术前注射雷珠单抗与曲安奈德疗效对比研究

    作者:李洋;李秋明;王梦华;董淑倩;董洪涛

    目的 对比观察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患者玻璃体切除术(PPV)前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Ranibizumab,Lucentis)与曲安奈德(triamcinolone,TA)的临床疗效.方法 临床病例对照研究.选取2014年3月至2015年9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住院确诊为PDR并行PPV治疗的61例78只眼为研究对象.PPV术前注射Lucentis者33例42只眼(Lucentis组),注射TA者28例36只眼(TA组).对比两组PPV手术时间、是否使用电凝及填充物,记录随访过程中患者视力恢复、复发出血、眼压及黄斑中心凹网膜厚度等情况.结果 Lucentis组手术时间(46.95±18.16)min显著低于TA组(66.42±17.76) 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767,P=0.000).Lucentis组术中出血严重需使用电凝者(3只眼)较TA组(11只眼)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215,P=0.009).两组患者随访3月佳矫正视力(BCVA)均较术前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557,5.837;P =0.000,P=0.000),但两组间硅油填充率、复发出血、眼压、黄斑中心凹网膜厚度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 >0.05).结论 PDR患者PPV术前玻璃体腔注射Lucentis与TA均安全有效,Lucentis较TA显著减少术中出血,降低电凝使用率、缩短手术时间,提高PDR患者PPV治疗效果.

  • 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胡安娣娜;李涛;罗燕;丁小燕;朱晓波;李士清;余洪华;唐仕波

    目的 探讨广东地区病程10年及以上的2型糖尿病(DM)患者发生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PDR)的危险因素。方法 收集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和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分泌科就诊的144例病程10年及以上的2型DM患者,分为PDR组和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PDR)组,进行病例对照研究。通过x2检验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人群特征、生活行为习惯、既往病史、糖尿病家族史、血压及糖化血红蛋白等因素中与发展成PDR相关的因素。结果 单因素分析提示,年龄轻(OR=0.25,P =0.000)、教育程度低(OR=2.42,P=0.013)、糖尿病肾病(OR=2.80,P=0.01)、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OR=2.56,P=0.008)、运动少(OR=2.55,P=0.006)、高血压(OR=2.31,P=0.014)及吸烟(OR=3.96,P =0.001)与PDR相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轻(OR=0.92,P=0.000)、教育程度低(OR=2.64,P =0.021)、DPN (OR=2.36,P=0.036)及吸烟(OR=3.27,P=0.013)与PDR相关。结论 年龄轻、教育程度低、吸烟及DPN是广东地区病程10年及以上的2型DM患者发生PDR的危险因素。眼科医生应加大对年龄轻、教育程度低、吸烟及有DPN病史的DM患者的随访密度,并教育患者重视生活习惯。

142 条记录 2/8 页 « 12345678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