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23G和25G玻璃体切除术治疗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比较

    作者:原莉莉;张东昌;李筱荣

    目的 分析23G和25G玻璃体切除术治疗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的临床效果,手术操作及并发症.方法 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对2012年9月至2013年3月在天津医科大学眼科医院确诊并接受玻璃体切除术的PDR患者83例90只眼,数字表法随机分为23G组47只眼,25G组43只眼,分别行23G和25G玻璃体切除术,术后6个月为随访终点.对患者手术过程、佳矫正视力(BCVA)、眼压及并发症等进行比较,并应用SPSS17.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5G组手术时间较长,费用较高,23G组术后缝合较多;23G组术后1、3个月和6个月BCVA≥0.02的患眼数分别占31.9%(15/47)、55.3% (26/47)和61.7% (29/47),仅术后3个月和1个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23,P <0.05);25G组术后1、3和6个月BCVA≥ 0.02的患眼数分别占27.9% (12/43)、53.5%(23/43)和58.1% (25/43),仅术后3个月和1个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83,P<0.05);术后第1天,25G组眼压高于23G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65,P<0.05),1周内眼压均恢复正常.医源性裂孔、术后炎症反应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71,0.54;P>0.05).结论 对于PDR这样的复杂疾病,25G与23G玻璃体切除术相比同样是安全有效地手术方式,两者都能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

  • 玻璃体切除联合不同眼内填充物治疗增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效果分析

    作者:范传峰;王玉;舒相汶;张华;盛艳娟;吴昌龙;谭瑞礼;张同河

    目的 评估增殖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PDR)行玻璃体切割术的治疗效果.对PDR不同分期以及联合不同填充物的视力和并发症情况进行观察和比较,探讨其预后的差别.方法 对因PDR行玻璃体手术的病例300例(384只眼)进行随访,根据玻璃体切割术后不同填充物分为硅油填充组、全氟丙烷填充组和平衡盐水组三组,比较各组间的视力预后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1)术后视力:在观察的384只眼中,随访时视力较术前提高者有271只眼(70.6%);其中保留BSS灌注液患者中有78只眼(84.8%),填充气体患者有58眼(70.7%),填充硅油患者135只眼(64.3%)视力提高.经x2检验,各组间视力提高比例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术后并发症:玻璃体再出血发生率以填充BSS组高(23.9%),与硅油填充组(10.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P<0.05);并发性白内障以硅油填充组(26.4%)高,与填充BSS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视网膜脱离发生率以硅油填充组高,与填充BSS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填充物各组间虹膜红变发生率未显示统计学差异.结论 (1)玻璃体切割联合不同填充物能有效地控制病情,及时有效的玻璃体手术是挽救严重PDR患者有用视功能的关键.(2)玻璃体出血、视网膜脱离、并发性白内障和青光眼是PDR患者玻璃体切割术后主要的并发症.硅油填充组的玻璃体出血发生率少于其他组,但并发性白内障发生率较其他组高;(3)尽管玻璃体切割术联合硅油填充会引起一些并发症,但硅油有屏障、限制出血扩散和视网膜复位的作用,为进一步完成全视网膜激光光凝创造了条件,巩固了手术治疗的效果,明显提高视网膜复位率及手术治疗成功率

  • 视网膜光凝对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新生血管膜粘连的影响

    作者:高永峰;赵朝霞;雷祥;程志兴

    目的 探讨视网膜光凝对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新生血管膜粘连程度的影响.方法 对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在河南省立眼科医院就诊的PDR患者73例80只眼,其中光凝组和非光凝组各40只眼.术前B超检查眼后段情况,玻璃体手术中观察新生血管膜粘连特征,分析光凝组和非光凝组新生血管膜程度的差异.结果 激光组视网膜新生血管粘连范围>1 PD的眼数为18只眼(45%),非激光组为29只眼(72.5%),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6.241,P =0.012).两组在颞上、颞下、鼻上和鼻下部位发生新生血管的眼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激光组伴有牵拉性视网膜脱离的眼数为19只眼(47.5%),非激光组为24只眼(60%),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视网膜光凝可以减轻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新生血管膜粘连程度,降低手术难度.

  • Bevacizumab联合玻璃体切割及曲安奈德治疗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观察

    作者:张改丽;范银波;肖云;渠岚;蔡雪虹;许正华;高晓唯

    目的 通过观察Bevacizumab联合玻璃体切除、曲安奈德治疗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的视功能恢复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回顾性对比分析三联疗法治疗PDR的临床效果和优势.方法 PDR患者共98例(98只眼),实验组PDR52例(52只眼),对照组PDR46例(46只眼),全身检查无手术禁忌证,两组均采用标准三通道玻璃体切除术、剥膜、眼内光凝.实验组均在患者知情情况下术前玻璃体腔注射贝伐单抗Avastin l.25 mg,第7天行玻璃体切除术,术毕关闭穿刺口前注入曲安奈德2 mg.对照组仅在术毕关闭穿刺口前玻璃体腔注入曲安奈德2 mg.对比观察两组手术操作时间,术后眼压(IOP),黄斑区厚度及佳矫正视力.结果 在行玻璃体切除、剥膜过程中,实验组剥膜较容易,出血明显减少,对照组剥膜相对较困难,耗时,两组手术时间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50,P=0.000).术后l周、1、3、6个月两组眼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t=0.664,0.852,0.742,0.110,P=0.515,0.406,0.468,0.914).术后2周两组相比黄斑区厚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665,P=0.000).术后1、3、6月各时间点黄斑区厚度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90,0.984,1.292,P=0.563,0.388,0.213).术后末次随访视力与术前相比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实验组≤0.02 12例,≤0.05 11例,≤0.3 16例,>0.3 13例;对照组≤0.02 11例;≤0.05 12例,≤0.3 14例,>0.3 9例.结论 术前玻璃体腔注射Bevacizumab有助于易化手术操作,容易薄膜,减少术中出血,联合曲安奈德玻璃体腔注射有效减轻术后玻璃体腔及前房反应,减轻黄斑水肿,有利于视功能的恢复.

  • 曲安奈德染色玻璃体联合高速玻切治疗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作者:郝玉华;马景学;叶存喜

    目的 探讨曲安奈德染色玻璃体联合高速玻璃体切除(玻切)在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31例31只眼,切除中轴部玻璃体后,注入曲安奈德(TA)混悬液,染色玻璃体,高速玻切切除残留玻璃体后皮质及视网膜前膜.术后随访时重点观察患者视力、眼压、白内障形成、是否有玻璃体残留再次增殖及视网膜复位情况.结果 31例患者术中注入曲安奈德后,残留玻璃体及视网膜前膜均能清晰显示,利用高速玻切可容易切除残留玻璃体及视网膜前膜.术后随访观察3~10个月,31只眼中25只眼视力不同程度提高,11(91.7%)眼视网膜复位.结论 PDR玻璃体切除术中,应用TA染色玻璃体,可清晰显示后部残留玻璃体,同时联合应用高速玻切,提高了手术的准确性和安全性,术后并未发现TA相关并发症.

  • 玻璃体手术治疗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临床分析

    作者:吕杰;张岩;王翠

    目的 观察手术治疗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2007~2012年期间在焦作煤业集团中央医院眼科接受玻璃体手术治疗的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95例(116只眼)进行回顾性分析.入选病例分为3组:第1组为单纯玻璃体积血,第2组为纤维血管性增殖合并局限性视网膜脱离但未累及黄斑组,第3组为视网膜脱离累及黄斑组.对以上3组病例术前术后佳矫正视力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第1组术后佳矫正视力改善率为78.9%;第2组术后佳矫正视力改善率为80.0%;第3组手术后佳矫正视力改善率为53.5%.第1组与第2组的视力改善情况经x2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11);第3组视力改善情况与第1组、第2组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16、0.014).结论 在黄斑未明显受累时,玻璃体手术治疗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可获得较为理想的视力预后.

  • 微创玻璃体切割术联合硅油填充治疗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马映雪;陈松;王昀;杨婧;陈莉;姜鉴洪

    目的 评价微创玻璃体切割手术联合硅油填充对严重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疗效并分析影响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对2012年6月至2015年1月在天津市眼科医院临床确诊为Ⅴ期与Ⅵ期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70例患者91只眼纳入研究.患者均行23G或25G玻璃体切除、膜剥除、曲安奈德(TA)使用、眼内激光及硅油填充手术,约10周后行硅油取出手术,若患者合并白内障则同时行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初次手术后平均随访时间(16.23±4.15)月.记录玻璃体手术前后佳矫正视力(BCVA)、一次性手术视网膜复位率、视网膜脱离再发率及术后并发症等.结果 玻璃体手术后1d,所有患眼视网膜均复位,手术后10周,视网膜在位89只眼,占97.8%;牵拉性视网膜脱离2只眼,占2.2%,再次行剥膜+硅油填充术,随访至今硅油未取出.末次随访时平均视力为(0.93±0.57) LogMAR,与玻璃体切割手术前平均视力(1.84±0.58)LogMA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7.68,P<0.05).结论 微创玻璃体切割手术联合硅油填充治疗严重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安全有效.

  • TA在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玻璃体手术中应用

    作者:李冬育;李克宁;白领娣;岳向东;刘彦才;董明霞;赵霞;陈芳

    目的 探讨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玻璃体手术中更完全地切除玻璃体,减少玻璃体再出血及再手术的发生.方法 对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唐山市眼科医院就诊的334例415只眼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手术患者作回顾性分析,术中均填充平衡盐溶液(BSS液),观察术后6个月内再次出血及再手术情况.将就诊病人分为2组,一组术中未行曲安奈德(TA)染色,二组术中行TA染色,观察统计术后再出血、再手术情况.结果 TA染色后可以更好地切除玻璃体,减少了术后再出血及再手术的发生率.结论 TA染色在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玻璃体手术中是可以应用的一个手术方法,可以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减少再手术的风险.

  • 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视网膜前膜中促红细胞生成素受体表达及临床意义

    作者:董蒙;狄浩浩;陈松;王昀

    目的 检测促红细胞生成素受体(EpoR)在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患者和非糖尿病患者视网膜前膜中的表达差异,并探讨EpoR表达水平与PDR术后视力预后的关系.方法 临床对照实验研究.收集2011年6月至2012年8月于天津市眼科医院行玻璃体切割手术并剥除视网膜前膜的PDR患者24只眼,为PDR组,并收集同期行相同手术的视网膜静脉阻塞(RVO)患者12只眼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术中剥除的两组视网膜前膜上EpoR的表达情况,并结合临床及病理学资料对EpoR在PDR发病机制中的作用进行分析.采用t检验对两组视网膜前膜中EpoR表达量的差异进行比较,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EpoR表达量与PDR患者术后佳矫正视力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EpoR在PDR组和对照组的表达分别为(0.0167±0.0070)、(0.0119±0.0030),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2.907,P=0.006).EpoR表达水平与PDR术后矫正视力有关联(r=0.514,P=0.010),视力提高组EpoR的平均累积光密度值低于视力非提高组.结论 EpoR在PDR视网膜前膜中表达增高,Epo-EpoR途径可能在PDR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且EpoR在视网膜前膜表达的升高可能影响PDR视力的预后.

  • 白细胞介素-2对高糖状态下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的影响

    作者:沈玺;谢冰;田洁;徐格致

    目的 研究白细胞介素-2(IL-2)对高糖状态下人视网膜色素上皮(RPE)细胞的增殖及其分泌和表达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的影响.方法 MTT自动比色法观察IL-2浓度对高糖状态下RPE细胞增殖的作用;ELISA法测RPE细胞分泌VEGF的变化;免疫组化观察RPE细胞表达VEGF的变化.结果 0.1~10 μg/L的IL-2均能明显促进高糖状态下RPE细胞的增殖,并能明显提高RPE细胞分泌VEGF的水平及提高VEGF在细胞中的表达.结论 高糖状态下,IL-2可明显促进人RPE细胞的增殖并能提高RPE细胞分泌VEGF的水平和提高VEGF在RPE细胞中的表达,IL-2可能在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起一定的作用.

  • PDR患者二期行硅油取出联合白内障手术的临床观察

    作者:魏晓雯;姚毅

    目的 探讨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二期患者硅油填充术后行硅油取出联合白内障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2012年于我院行硅油取出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的PDR患者55例(61眼),术后视力恢复情况.结果 术后1个月佳矫正视力好于术前佳矫正视力的40眼(74.07%),与术前相同的10眼(18.52%),低于术前佳矫正视力的4眼(7.41%).所有患者均无角膜内皮失代偿、人工晶体移位、复发性视网膜脱离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PDR行玻璃体切除术后合并白内障的患者,取出硅油时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是经济、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 全视网膜光凝治疗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体会

    作者:皇甫昌涛;杨林红;朱琳;唐香;刘艳;杨瑛

    目的:观察全视网膜光凝治疗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诊治的68例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一年后的视力情况和视网膜病变的发展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视力提高或稳定的比率为80.85%,对照组视力提高或稳定的比率为10.5%,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观察组患者病变进展发生率为22.4%,对照组患者病变进展发生率为89.5%,观察组患者病变进展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视网膜光凝治疗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能够有效地稳定和提高视力,控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进展,具有临床推广使用价值。

  •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作者:陈宝琴;张英;张孔潜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是一种能选择性促进血管内皮细胞分裂的蛋白质.经定量检测发现,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病人中,眼玻璃体和房水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基因在mRNA水平表达增高.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高亲和力受体KDR结合后刺激玻璃体内毛细血管增生.由此,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被确认在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形成中起关键作用.通过动物实验证实药物ARI-509和AMG可阻断或下调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免疫细胞化学表达,有临床应用前景.

  • 右美托咪定对老年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玻璃体切除术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影响及其与白细胞介素-18、骨桥蛋白的相关性

    作者:刘红燕;王巧荣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对老年增生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PDR)玻璃体切除术患者血糖影响及与白细胞介素(IL)-18、骨桥蛋白(OPN)的相关性.方法 行玻璃体切除的PDR患者按照手术麻醉方式分为观察组36例与对照组39例.对照组采用局部麻醉,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术前辅助右美托咪定.结果 两组术前、手术结束时及术后3d糖化血红蛋白(HbA1c)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 d HbA1c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1 d HbA1c水平高于术前,对照组术后1 d HbA1c水平分别高于术前及手术结束时,术后3 d HbA1 c水平下降并恢复正常(P<0.05);观察组术后1d房水中IL-18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术后1d房水中OPN则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d房水中IL-18与HbA1c呈正相关(r=0.368,P=0.027),观察组术后1d房水OPN与HbA1 c呈负相关(r=-0.331,P=0.049).结论 右美托咪定对PDR玻璃体切除术局麻前后血糖影响较小,麻醉效果较好,房水IL-18、OPN改变与血糖波动存在一定的线性关系.

  • 用玻璃体切除术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治疗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效果探析

    作者:韩敬牧

    目的:探讨用玻璃体切除术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治疗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3年4月~2014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0例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将这10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有50例患者(65只患眼),观察组有50例患者(68只患眼)。为对照组患者使用玻璃体切除术+晶状体切除术进行治疗,为观察组患者使用玻璃体切除术+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进行治疗。术后,比较两组患者视力改善的情况及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术后,观察组患者视力改善的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在对照组患者的65只患眼中,有3只患眼发生继发性玻璃体出血。在观察组的68只患眼中,有1只患眼发生继发性玻璃体出血。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的例数与对照组患者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用玻璃体切除术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治疗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疗效显著,且安全性高。此疗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增殖期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临床分析

    作者:冯小志

    目的:研究玻璃体切割术(PPV)对增殖期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PDR)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行玻璃体切割术的77例(90眼)PDR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行玻璃体切割术加眼内光凝术,并根据具体情况加行巩膜外环扎、巩膜外硅胶垫压、C3F8填充或硅油填充.结果:术后视力改善71眼(78.89%),其中Ⅳ~V期56眼(78.87%),Ⅵ期12眼(16.90%);术前视力光感至0.1,术后视力恢复至指数/1 m至0.6(矫正视力);视力不变2眼(2.82%),视力下降1眼(1.41%).术中、术后主要并发症有视网膜脱离、高眼压、玻璃体出血.结论:随着玻璃体切割技术日益完善,增殖期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宜早期进行手术治疗,以挽救及保持视力,可有效改善视功能.

  • Ranibizumab玻璃体腔注射辅助玻璃体切割术治疗PDR合并NVG的临床观察

    作者:拜丽慧

    目的 探讨Ranibizumab(雷珠单抗)玻璃体腔注射辅助玻璃体切割术对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合并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VG)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我院眼科2013年5月-2016年2月诊治的PDR合并NVG的53例患者(53只眼)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在患者知情同意的情况下,将患者按照不同的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28例(28只眼)在玻璃体切割术前行玻璃体腔注射Ranibizumab作为观察组,25例(25只眼)只行玻璃体切割作为对照组.观察记录患者的术中及术后情况,并进行组间对比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显著缩短,且切割术中新生血管出血的次数、器械交换次数和电凝次数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观察组出血、医源性视网膜裂孔及纤维血管残留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其中两组轻度出血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一个月,观察组CRT显著低于对照组,BCVA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一周两组眼压较术前显著升高,对照组变化尤为显著,术后一个月两组眼压均有所降低,其中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玻璃体腔再出血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Ranibizumab玻璃体腔注射辅助玻璃体切割术治疗PDR合并NVG,可有效降低术中出血次数,缩短手术时间,提高BCVA水平,降低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 玻璃体切除术联合雷珠单抗玻璃体注射治疗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作者:杨凯转;孙攀锋;陈梦平

    目的 探讨玻璃体切除术(PPV)联合雷珠单抗玻璃体注射治疗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的临床疗效.方法 122例PDR患者以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n=61)与对照组(n=61),观察组给予PPV联合雷珠单抗玻璃体注射治疗,对照组仅给予PPV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术后视力改善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眼内压、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视力改善率为65.6%,高于对照组的44.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主要并发症为无菌性眼内炎、术后再出血、术后感染、再增殖,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PV联合雷珠单抗玻璃体注射治疗PDR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视力,且术后并发症少,值得推广.

  • 23 G微创玻切联合康柏西普眼内注射在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董辉;崔璟琳;路航;修巍威;李慧美;骆滨江

    目的:观察术前应用康柏西普眼内注射对23 G玻切治疗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观察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手术患者共46人50只眼,药物注射辅助组22例,术前3~7天给予玻璃体腔注射10 mg/ml的康柏西普0.5 mg(0.05 ml);单纯手术对照组28例,常规行23G玻璃体切割术。对比两组术后佳矫正视力logMAR BCVA、手术时间、医源性裂孔发生率、电凝使用次数、术中及术后出血发生率情况。结果随访两组术后12 m平均logMAR BCVA分别为(0.75±0.22)和(1.14±0.50)(P<0.05);注药组平均手术时间为(74.27±16.82)min,而对照组为(98.56±13.74)min(P<0.05);医源性裂孔在注药组中有2例,占9.09%,而对照组中有6例,占21.43%(P<0.05);在注药组术中有4例使用电凝,占18.18%,对照组为16例,占57.14%(P<0.05);注药组有1例出现术中出血,占4.55%,对照组为11例,占39.29%(P<0.05);注药组有1例出现术后复发玻璃体积血,占4.55%,对照组为5例,占17.86%(P<0.05)。结论在应用23G微创玻切治疗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术前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可以显著提高术后视力,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医源性裂孔和术中术后出血的发生率,降低手术难度及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玻璃体中的AngⅡ、VEGF的研究

    作者:齐黔方;丁菘;徐尧南

    目的 本文通过测定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患者及非PDR对照组患者玻璃体中AngⅡ、VEGF水平,旨在探讨AngⅡ、VEGF在PDR发病中的作用,并分析其间的相关关系.为探讨PDR的发病机制提供实验依据和理论基础.方法 测定15例PDR患者和15例非PDR患者玻璃体及血液中AngⅡ、VEGF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ngiotensin convening enzyme,ACE)的水平.用放免(radioimmunoassay)测定玻璃体及血浆中AngⅡ的水平.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测定玻璃体及血浆中VEGF的水平.用紫外分光光度法(ultraviolet-spectrophotometry),测定玻璃体及血清中ACE的水平.结果 (1)PDR患者玻璃体中,AngⅡ、VEGF和ACE的水平显著高于非PDR对照组患者(P<0.001),PDR患者玻璃体中,AngⅡ、VEGF和ACE的水平显著高于血液(P<0.01);非PDR患者玻璃体中,AngⅡ、VEGF和ACE的水平与血液中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2)PDR患者玻璃体中,AngⅡ与VEGF之间呈正相关性(P<0.01),PDR患者玻璃体中,AngⅡ与ACE之间具正相关性(P<0.05).结论 (1)PDR患者玻璃体中,AngⅡ、VEGF的水平明显升高,推测AngⅡ、VEGF在PDR的病理过程中起一定作用;(2)PDR患者玻璃体中,AngⅡ、ACE和VEGF的水平分别高于血液中AngⅡ、ACE和VEGF的水平;非PDR患者玻璃体中,AngⅡ、VEGF和ACE的水平与血液中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推测眼内肾素-血管紧张素(RAS)系统可能是独立的,PDR患者玻璃体中,VEGF可能来源于眼内组织;(3)PDR患者玻璃体中,AngⅡ与AGE、VEGF呈正相关关系,PDR患者玻璃体中,ACE的水平明显升高,提示高水平的AngⅡ可能由高水平的ACE引起的,AngⅡ、VEGF在PDR的发生、发展中,具有相辅相承、互相促进的作用.

142 条记录 3/8 页 « 12345678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