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婴儿流量系统SiPAP常见的故障及解决方法

    作者:张丽萍

    婴儿流量系统(Infant Flow SiPAP)由一个驱动器、发生器及NCPAP管路和面罩组成.是一款主要运用于新生儿以及早产儿作为一种在病人有自主呼吸状态下给予病人进行呼吸支持的治疗系统.美国CareFusion公司生产的Infant Flow SiPAP,良好的触发和人机同步,实时监测患儿的呼吸状态和实现患儿合适的呼吸功耗.它兼具单水平(nCPAP)与双水平通气模式(BiPhasic)全面改善患儿通气和氧合能力.我院分别于2011,2012,2013年购进该产品,经过临床使用和反馈信息,现对该产品常见的故障及解决方法以列表的形式进行总结,以便快速排出故障.

  • 无创通气中测压管前连接气囊对人机同步的影响

    作者:胡杰英;郑则广;刘妮;钟丽红;陈荣昌

    目的 探讨无创通气中测压管前连接不同大小的气囊和气囊在不同充盈状态下对压力传导和人机同步的影响.方法 (1)密闭容器与测压管相连,测压管在容器内的开口处分别连接大、中、小3种气囊,通过三通阀调节气囊内气体容量的充盈状态,测压管在容器外的另一端接压力感受器监测测压管内压力,逐渐改变容器内压力大小,观察测压管内相应的压力变化情况.(2)选择12名健康志愿者,无创正压通气期间在测压管前端分别连接大、中、小3种气囊,调节气囊内气体容量的充盈状态,观察面罩内压力(Pmask)和测压管内压力(Ptube)的动态变化.正态分布资料采用t检验,非正态分布资料采用K-W检验.结果 (1)当容器内压力从0逐渐升至50 cmH2O(1 cmH2O =0.098kPa)和从50 cmH2O逐渐降至0的过程中,小气囊在充盈4/5状态下,中气囊在充盈3/5、4/5和完全充盈状态下,大气囊在充盈1/5、2/5、3/5和4/5状态下,测压管内压力值和容器内压力值均保持一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小气囊在无充盈和充盈1/5状态下,中气囊在无充盈状态下,测压管内压力达到一定水平后均不再随容器内的压力升高而变化;小气囊在无充盈、充盈1/5、2/5、3/5和完全充盈状态下,中气囊在无充盈、充盈1/5、2/5状态下,大气囊在无充盈和完全充盈状态下测压管内压力和容器内压力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测压管前连接气囊后,面罩内的平台压稍高于测压管,面罩内的基线压稍低于测压管;测压管前连接中气囊在充盈2/5、3/5、4/5,大气囊在充盈1/5、2/5、3/5、4/5状态下,呼吸机参数在10/4 cmH2O~30/14 cmH2O之间调节,面罩与测压管内压力差均<0.5 cmH2O,为临床可接受范围;与测压管前无气囊状态比较,测压管前连接大气囊在充盈1/5、2/5、3/5状态下,中气囊在充盈2/5、3/5状态下,触发做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测压管前连接气囊可防止测压管内冷凝液的形成,合适大小和充盈状态的气囊对压力传导性好,可用于无创通气回路.

  • 无创正压通气回路中测压管内冷凝液对志愿者人机同步的影响

    作者:胡杰英;郑则广;陆浩南;刘妮;伍伟良;李有霞;熊鹰;王欣妮;陈荣昌

    目的 探讨无创机械通气回路测压管内冷凝液对人机同步的影响.方法 在11名健康人无创正压通气期间,向通气回路测压管中段内逐渐注入不同容量的生理盐水直至实验者不能触发呼吸机送气或注水总量达到1.5 ml,观察面罩内压力(Pmask)、测压管近面罩端压力(Ppro)、测压管近呼吸机端压力(Pdis)和呼吸流量(Flow)的动态变化.结果 (1)经Pmask测得的触发时间、触发压力和触发做功分别从注水前0.09(0.07~0.11)s、0.26(0.15 ~0.33) cmH2O和0.02(0.01~0.03)cmH2O·s增加到大时的0.31 (0.22 ~0.39)s、2.29(1.76 ~ 3.09) cmH2O和0.55(0.41~0.68)cmH2O·s;无效触发从0次/min多增多到9次/min;误触发从0次/min多增多到33次/min.(2)注水后经Pmask和Ppro测得的平台压高于预设值,分别从注水前(9.74 ±0.34)和(9.80±0.31)cmH2O增高到大时(15.79±3.10)和(15.44±3.47) cmH2O,经Pdis测得的平台压注水前为(9.85±0.29)cmH2O,注水后高为(12.58-±2.64) cmH2O.(3)注水后经Pmask和Ppro测得的基线压分别从(3.67±0.36)和(3.71 ±0.32) cmH2O增高到大时(8.40±3.22)和(8.13±3.55)cmH2O,经Pdis测得的基线压从(3.77 ±0.32) cmH2O增高至(5.36±1.25)cmH2O.(4)注水后送气压力波动明显,经Pmask测得的平台压波动幅度从注水前0.60(0.48~0.71)cmH2O增大到大时7.94(7.11~ 8.63)cmH2O,单个呼吸周期平台压波动频率从0次增加到多时7次.(5)注水后,吸气触发呼吸机送气后,Pdis到达平台压的时间较Pmask、Ppro延迟,延迟长为0.11(0.08~0.12)s.结论 无创通气期间,测压管内冷凝水会影响人机同步,应避免测压管内出现冷凝水.

  •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病例分析(Ⅱ)

    作者: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病例分析(Ⅰ)的正确答案见下表。 答案分析:1.在某些情况下,除E之外的其他所有选择均可以接受。气管插管后进行持续气道正压(CPAP)是错误的选择,这是因为患者有急性呼吸性酸中毒。插管时需要镇静,在这种情况下CPAP不能提供充分的通气支持。其他所有选择都是合理的。只要患者与呼吸机保持协调同步,而且避免出现过高的气道压力,容量辅助/控制通气和压力控制通气的效果相同。对于那些保留自主呼吸的患者,高水平的压力支持通气也是合理的通气策略。在某些情况下,间歇指令通气可能是唯一能够保证人机同步,同时提供充分通气支持的通气模式。近,Antonelli及其同事发现,对于中度ARDS患者可以尝试通过加压面罩进行BiPAP。

  • 神经调节辅助通气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中的应用

    作者:付玉梅;韩志海

    ARDS患者机械通气的目标是保证足够的氧合,小的呼吸机相关肺损伤.机械通气中保持ARDS患者自主呼吸很重要,一种基于膈肌电信号的辅助机械通气-神经调节辅助通气,相比传统机械通气,在人机协调性、呼吸机相关肺损伤等方面更有优势.

  • 食管膈肌肌电图在呼吸机触发中的应用

    作者:郑则广;陈荣昌;王思华;陈思蓓;罗群;李寅环;黎毅敏;郑劲平;钟南山

    目的选自2002-01~2004-06以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的4名健康医务工作者为研究对象,探讨食管膈肌肌电图(EMG)应用于呼吸机触发的可行性.方法实时记录4名正常人膈肌肌电图和流速的变化,建立肌电图触发模型并比较其触发时机与吸气流量出现时机的差异性.结果肌电图模拟触发信号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均达100%,触发时机比流量出现变化时机早(20±50)ms.结论肌电图可用于呼吸机的触发.

  • 神经调节辅助通气在人机同步性方面的应用进展

    作者:贾建超;张文平;汪铮;刘智达;刘红梅

    机械通气时,呼吸机送气和胸肺的扩展、回缩时间上一致且强度匹配称为人机同步.人机同步包括呼吸周期的各个阶段,如吸气触发、送气维持、屏气、呼吸气转换、呼气等过程.神经调节辅助通气与传统压力或流量触发的呼吸机辅助通气模式完全不同,应用膈肌电活动为触发源并按膈肌电活动大小成比例通气,可减少吸气触发与呼吸机送气间的时间延迟,进一步加强人机同步性.本研究对神经调节辅助通气在人机同步性方面的临床应用进展作一综述.

  • 神经调节辅助通气对呼吸机触发与切换延迟影响的Meta分析

    作者:任奇;王薇;胡龙芳

    目的 系统评价神经调节辅助通气(NAVA)对呼吸机触发与切换延迟的影响.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外文数据库中关于NAVA对呼吸机触发与切换延迟影响的随机对照试验或类实验研究.2名研究者独立检索文献、筛选文献、资料提取、评价纳入文献的方法学质量.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3篇文献(4篇RCT和9篇类实验研究).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传统通气模式相比,NAVA可缩短触发延迟[SMD=-1.92,95%CI(-2.50,-1.34),P<0.01]与切换延迟[SMD=-2.27,95%CI(-3.35,-1.20),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NAVA可缩短呼吸机触发与切换延迟,从而改善人机同步性,临床呼吸治疗可采用此新模式.

  • 通气模式与辅助水平对无创正压通气人机同步性的影响

    作者:罗群;李缨;陈荣昌

    目的:探讨不同通气模式与辅助水平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发作期患者无创正压通气时人机同步性的影响.方法:9例COPD急性发作期患者接受压力支持通气(PSV)与比例辅助通气(PAV)两种通气模式及其各自3个不同辅助水平的通气,观察患者吸气肌肉用力、呼吸方式和人机同步性的变化.结果:①自主呼吸(SB)时潮气量(VT)为(0.50±0.10)L;PSV时的VT为(0.58±0.12)L,与自主呼吸相比显著增高(P<0.05);PAV时为(0.53±0.12)L,与SB时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创正压通气时的呼吸频率(RR)均稍增高(P>0.05).②SB时跨膈压(Pdi)为(13.49±5.05)cmH2O(1 cmH2O=0.098 kPa,PSV和PAV时的Pdi均明显减少,分别为(3.17±5.19)cmH2O和(5.13±5.14)cm H2O.与SB时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③PSV时,有3个患者在舒适和高压力支持水平时出现吸气时间的不一致;其中有2个患者出现无效吸气努力.PAV时无人机不同步现象.结论:本实验证实了PAV 3个不同辅助水平及PSV低压力水平在减轻COPD急性发作期患者呼吸肌肉负担和改善患者呼吸方式的同时保持很好的人机同步性,而PSV舒适和高压力支持水平时可发生人机不同步.

  • 基于肌电图的呼吸机人机同步新方法的研究

    作者:陆尧胜;冼莹;陈炯锋;郑则广

    基于膈肌肌电图(EMG)实现呼吸机人机同步的新方法,旨在解决困扰传统呼吸机的"人机对抗"问题.研究膈肌电信号的采集、处理方法,以及呼吸特征参数的提取方法,发现对膈肌肌电信号进行适当处理后生成的包络线可以取代传统的呼吸流量曲线,从中检测出呼吸过程的吸气点、呼气点和呼吸周期等特征参数.通过自行定义的"肌电功率"参数的计算分析,发现在重复呼吸试验下呼吸容积曲线和膈肌肌电功率曲线具有较高的相关性,初步论证了呼吸机人机同步新方法的可行性.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内源性呼气末正压的生理学效应及临床对策

    作者:秦朝辉;陈荣昌;钟南山

    内源性呼气末正压(PEEPi)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中广泛存在.PEEPi不良的生理学效应包括降低吸气肌的收缩力和工作效能、增加吸气作功和呼吸困难、人工通气时影响吸气触发和人机同步、增高气道峰压和气压伤危险性、降低心输出量等.PEEPi对呼吸衰竭也有重要影响,是导致脱机困难的重要原因之一.临床对策包括改善导致PEEPi的内在因素(基础疾病?p呼气流速受限、病人通气需求增加等)、减少增加PEEPi的外源性因素(降低管道和阀门的阻力、采用合适的通气模式和参数设定等)和外源性呼气末正压/持续气道内正压(PEEP/CPAP)的合理应用等[1~3].正确认识和处理PEEPi,尤其是探讨在COPD中应用PEEP/CPAP的合理方案,对临床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