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误诊为脉络膜骨瘤的视盘玻璃膜疣一例

    作者:朱苗苗;顾扬顺

    患者 女 15岁 学生 因"发现左眼视盘异常1周"于2008年1月8日来我院就诊.眼科检查右眼未见明显异常,但左眼视盘边界欠清,色较淡.双眼眼压正常,小瞳孔验光:OD:-2.75DS=1.0,OS:-0.25DS 0.50DC×23=1.0.眼底血管造影(FFA)示:左眼视盘结节状荧光着染,边界呈不规则多边弧形,表面毛细血管扩张伴后期轻度渗漏.

  • 黄斑部视网膜下出血的眼底血管造影表现

    作者:左成果;文峰

    黄斑部视网膜下出血严重影响中心视力,若不能得到及时诊治,可导致视功能的不可逆性损伤.目前,其诊断主要依靠眼底镜、眼底血管造影等方法.为此就导致黄斑出血的几种主要病因及其荧光图像特点进行了综述.

  • 早期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前房荧光素渗漏情况研究

    作者:祁艳华;范书芬;范洪雨;许利娟;叶淑兰

    目的:探讨眼底血管造影中前房荧光素渗漏情况在早期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治疗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100例(118眼)裂隙灯下虹膜未见明显新生血管的缺血性视网膜病变患者行眼底血管造影检查,根据前房有无荧光素渗漏情况,分为渗漏治疗组(30例),渗漏观察组(14例),无渗漏治疗组(38例),无渗漏观察组(22例),分别给予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并进行密切观察随访。根据病情发展状况,评价眼底血管造影中前房荧光素渗漏情况对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早期诊断的临床意义。结果渗漏治疗组患者经积极治疗病情稳定,未出现新生血管性青光眼;而渗漏观察组患者在观察过程中,100%出现渗漏明显加重或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无渗漏治疗组患者病情稳定;而无渗漏观察组患者有6眼出现前房渗漏或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结论眼底血管造影中,观察前房荧光素渗漏情况可以预测缺血性视网膜病变继发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可能性,为早期实施预防性治疗提供了客观依据。

  • 荧光素钠眼底造影致存在基础疾病患者不良反应的临床特点分析

    作者:杨惠青;赵立苹;赵丽燕

    目的 观察存在基础疾病患者荧光素钠眼底荧光血管造影过程中不良反应的临床特征,指导临床正确处理和完成操作.方法 收集我院2009年1月-2011年12月眼科门诊眼底造影患者3 00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皮试,20 min后观察患者反应,若无反应,口服胃复安10 mg、扑尔敏4 mg,进行造影.20%荧光素钠3 mL,2 s内静脉注射完毕,观察患者的不良反应.根据患者病史,将不良反应患者分为基础疾病组(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肺心病等)及无基础疾病组.结果 临床观察3 000例患者,注射荧光素钠后发生不良反应96例,其中基础疾病组66例,无基础疾病组30例,基础疾病组与无基础疾病组患者的性别构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基础疾病组患者多数为老年人(P<0.05),存在基础疾病患者的不良反应构成与无基础疾病患者的临床表现构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多以消化道症状为主;不良反应的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基础疾病的患者可能出现中、重度不良反应的比例较高.结论 基础疾病患者在行荧光素钠造影时,发生不良反应多为老年患者,但临床反应较轻,多以消化道症状为主,无基础疾病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程度较重.

  • 心理护理在荧光素钠眼底血管造影中的应用

    作者:李明华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在荧光素钠眼底血管造影中能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眼底血管造影的安全性及预防不良反应发生的作用.方法 眼底血管造影检查前充分发挥语言优势,调节、控制他人情绪,减轻病人对造影的紧张感,缓解其恐惧心理.检查中运用暗示、转移、鼓励、分散注意力的方法,使患者以良好的心态接受并积极配合检查.结果 本组2 146例眼底造影患者经心理护理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其中2例患者晕厥,经吸氧及对症处理很快病情得到缓解.结论 应用心理护理,调动了患者内在因素,提高了机体的应激能力,降低了各种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 眼底血管荧光造影的护理

    作者:李倩;迟学芹;孙淑芳;李伟波

    眼底血管造影是眼科临床诊治眼底病的常用检测方法,对眼底病的诊断、鉴别诊断、指导光凝治疗及预测视力预后等方面帮助很大.自2012年1月我院共眼底造影306人,现将护理介绍如下.1 一般资料我院自2012年1月-2013年2月共造影306例,其中男165例,女141例,年龄在14-78岁不等.11例出现恶心呕吐,3例面部出现皮疹,无1例发生过敏性休克.

  • 荧光素钠眼底血管造影术的护理配合

    作者:彭菊蓉

    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术是一种眼科特殊检查的方法,这项技术是通过静脉注射荧光素钠在眼内血液循环时所发出的荧光,利用装有特殊的滤光片组合的眼底照像机,真实地记录下眼底情况动态的变化[1],已广泛用于眼的各种诊断与治疗的重要检查手段之一.我院从2001年1月~12月共检查109例,眼底摄像的有效率达100%.现将门诊护理的配合报告如下.

  •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患者眼底自发荧光的特点

    作者:陈孝霞;董洋;彭清

    目的::探讨眼底血管造影(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FFA)图像显示存在渗漏点和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spec-tral-domain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SD-OCT)图像显示黄斑区有局限性脱离区的急慢性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entral serous chorioretinopathy,CSC)患者的眼底自发荧光(fundus autofluorescence,FAF)特点。方法:选择 FFA 图像上存在渗漏点的 CSC 患者19例(19眼),其中病程少于6个月的 CSC 患者8例(8眼),为急性 CSC 患者(急性组);病程大于6个月的 CSC 患者11例(11眼),为慢性 CSC 患者(慢性组)。结合 SD-OCT、吲哚青绿血管造影(indocyanine green angiography, ICGA)等观察19例 CSC 患者的眼底 FAF 特点。结果:FFA 图像显示出现渗漏点的视网膜区域的 FAF 表现为:急性组的8眼中,6眼(占75.0%)呈现低自发荧光,1眼(占12.5%)为高自发荧光,1眼(占12.5%)为正常自发荧光;慢性组的11例眼中,8眼(占72.7%)显示为低自发荧光,3眼(占27.3%)显示为高自发荧光。SD-OCT 图像显示视网膜浆液性脱离区的 FAF表现为:急性组的8眼中,5眼(占62.5%)为低自发荧光,3眼(占37.5%)为高自发荧光;慢性组的11例眼中,8眼(占72.7%)呈现高自发荧光,3眼(占27.3%)为低自发荧光。结论:急慢性 CSC 患者 FFA 图像所显示的渗漏点部位以及 SD-OCT 图像上显示的浆液性脱离部位的视网膜区域呈现出不同的 FAF 表现。FAF 检查可为临床上评估 CSC 患者黄斑区视网膜色素上皮(RPE)细胞的功能、选择治疗方法及判断预后提供依据。

  • 眼底血管造影对脉络膜黑色素瘤的诊断价值

    作者:阎宏;易长贤;胡世兴;黄心涛;麦桂英;刘顺英;胡兆科

    目的探讨眼底血管造影(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 FFA和吲哚青绿血管造影,indocyanine green angiography,ICGA)对脉络膜黑色素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对诊断为脉络膜黑色素瘤的32例32眼患者进行了FFA与ICGA检查,并对他们的图像进行观察、对比、分析.结果FFA图像中32例瘤体处均出现了小点状及斑驳状高荧光;发现瘤体内血管14例,占43.75%;FFA与ICGA同时发现瘤体内血管11例,占34.37%;FFA发现瘤体表面及周围视网膜脱离共20例,包括黄斑区浆液性视网膜脱离8例;视盘荧光染色21例.ICGA图像中发现瘤体内血管15例,占46.87%;瘤体内始终不显荧光者14例,早中期瘤体内不显荧光晚期仅见斑点状弱荧光者3例共17例,占53.12%;视盘荧光染色2例;视网膜脱离无FFA清晰.结论ICGA图像对脉络膜黑色素瘤的诊断特异性不是很大,对伴发于脉络膜黑色素瘤表面的视网膜病变不如FFA清晰.如能两者结合则更有诊断价值.

  • 海德堡数字化眼底血管造影的护理干预

    作者:虞灵梅;李艳;孔萍

    本院为省级三甲医院,就诊的眼底病患者很多,需进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的患者也较多,因患者需要肝肾功能和心电图检查及检查医生较少等原因,所以该项检查为预约进行.检查日患者集中,等候时间长.本科2007年引进海德堡数字化荧光血管造影仪,省却了以往更换胶卷的麻烦,且可以同时为多个患者拍摄,作者对如何发挥仪器的优越性,提高造影整体速度进行了护理干预,收到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 激光治疗视网膜大动脉瘤12例疗效观察

    作者:徐军;高小明

    视网膜大动脉瘤(retinal macroaneurysms)又称孤立性大动脉瘤(isolated macroaneurysms),患者以60~70岁老年人多见,女性多于男性。常伴有高血压、动脉硬化、高血脂、血管炎以及心血管病等,多为单眼发病[1]。现将在我院就诊并行激光治疗12例视网膜大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如下。

  • 第5届国际眼科图像会议征文通知

    作者:

    第5届国际眼科图像会议将于2002年5月30日~6月2日在澳大利亚Adelaide举行,现征求论文。国际眼科图像会议(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ophthalmic photography,ICOP),每4年举行一次。会议内容包括视网膜、脉络膜、视神经异常的眼底血管造影新技术、新方法,眼前段摄影、特殊病例报告等。摘要应包括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四个部分,每一部分必须标明并加下划线。病例陈述应包括简要的描述与病历。摘要需用中英文打印稿。截止日期:2001年11月30日。温州医学院刘晓玲医生作为这次会议的组委之一,参加会议的筹备工作。详细信息参见http://www.eye.ac.cn(中文),http://icopmeeting.org(英文)。摘要可通过邮件、传真、电子邮件形式提交。来稿邮寄温州市学院路82号,温州医学院眼视光医院刘晓玲收。邮编325027,电话0577-8832180,传真0577-8832083,E-mail:20Liuxl@mail.eye.ac.cn.

  • 视网膜大动脉瘤眼底血管造影诊断价值

    作者:陈丽红

    视网膜大动脉瘤是指视网膜动脉的一种病理性扩张,单眼发病较为多见,好发于视网膜动脉的1~3级分支,瘤体常呈囊状、憩室状或梭形,可伴有不同程度的视网膜出血、渗出、水肿或玻璃体出血、出血波及黄斑,会严重损害视功能.视网膜大动脉瘤临床表现多样化,常导致漏诊或误诊.现将我院通过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和吲哚青绿血管造影(ICGA)确诊的视网膜大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一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 外伤性脉络膜破裂临床观察

    作者:顾莉莉;王琦;吴栋;杜秀梅;刘洋;秦曦

    目的 探讨外伤性脉络膜破裂的临床特征、分型及眼底血管造影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17例(17只眼)外伤性脉络膜破裂患者临床资料.17例(17只眼)行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检查,8只眼同时行脉络膜吲哚氰绿血管造影(ICGA)检查.结果 FFA检查,17只眼中9只眼FFA早期病损部位呈条状或弯月形透见荧光或弱荧光, 晚期呈现强、弱荧光或着染, 或由于出血遮蔽难以显示破裂部位、大小及形态.ICGA检查,5只眼视网膜出血不多,早期表现为破裂灶周围脉络膜充盈缺损,破裂处可见脉络膜毛细血管断裂,大血管连续性良好,或者大血管亦断裂,晚期可清晰显示脉络膜破裂的部位、大小、形态及多少.3只眼合并浓厚的出血,造影早期亦看不到明显改变,晚期则可见破裂灶.结论 外伤性脉络膜破裂如果合并眼底出血时,ICGA检查优于FFA,并可以根据ICGA检查将其分为脉络膜全层破裂和脉络膜毛细血管-玻璃膜-视网膜色素上皮复合体(CBRC)断裂.

  •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的护理

    作者:任妙红

    目的:探讨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患者的护理经验.方法:(1)术前准备:询问病史,做好病人的心理护理,使用药物散瞳.(2)术中配合;位置配合、药物配合和动作配合.(3)术后指导:做好宣教,告知病人注意事项和可能引起的不良反应.(4)术后出现不良反应的护理:体位、药物、心理、施救及器械等指导.结果:通过对382例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患者术前、术中、术后的宣教,医护患者的密切配合,37例术后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其症状很快得到缓解并自行消失.结论:对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患者制定行之有效的护理措施,能取得满意的效果.

  • 脉络膜黑色素瘤的影像诊断与鉴别诊断

    作者:李锦荣

    脉络膜黑色素瘤(choroidal melanoma,CM)是成人常见的眼内恶性肿瘤,国内发病率仅次于发生在儿童的视网膜母细胞瘤,居眼内肿瘤的第二位.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影像学检查技术也日新月异,笔者就此进行相关性的文献查阅,分别从超声、CT、MRI、眼底造影、PET-CT等五个方面进行综述,旨在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提高诊断的符合率.

  • 荧光素钠眼底血管造影1321例护理体会

    作者:王丽芳;颜世花;舒颖;李静

    荧光素钠眼底血管造影(Fundus FluoresceunAngiography FFA)已成为眼底疾病诊断检查的重要方法,我院自1998年5月~2003年2月采用德国蔡司眼底血管造影仪对1321例眼底病病人进行FFA检查,现就造影前的准备及造影中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荧光素钠不良反应分析

    作者:胡长娥;吕霞;杜英涛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是诊断眼底病的重要方法之一,我科引进德国海德堡眼底共焦激光扫描系统,2002-03~2004-03共做眼底荧光造影检查1576例.因荧光素钠发生不良反应58例,不良反应发生率约为3.7%.现将有关的不良反应分析如下.

  • 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的不良反应分析

    作者:李运平

    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术是通过静脉注射荧光素在眼内血液循环时所发出的荧光,利用装有特殊的滤光片组合的眼底照像机,真实地记录下眼底情况动态变化的技术.

  •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激光光凝术的疗效观察

    作者:奈蒙

    目的 观察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激光光凝疗效,探讨DR激光光凝术的治疗时机和治疗方式.方法 对79例(114眼)DR患者,根据分期、病情,选择不同方式的光凝治疗,记录患者激光前及激光后1~6个月的佳视力及眼底血管荧光造影(FFA)情况,评定疗效.结果 79例(114眼)DR患者接受光凝治疗前后视力及FFA结果表明,非增生性DR (non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NPDR)患者激光光凝疗效优于增生期DR ( 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PDR)患者.结论 眼底激光是治疗DR有效、安全的方法.严格规范的治疗方式,合理的治疗时机,可保存中心视力,提高疗效,有效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94 条记录 3/5 页 « 12345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