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双钢板治疗儿童股骨转子下骨折

    作者:张泽义;管英;聂俊杰

    目的:探讨双钢板治疗儿童股骨转子下骨折疗效.方法:对60例股骨转子下患儿,随机分为3组,分别采用双钢板、多枚克氏针加石膏固定及单钢板固定进行治疗,术后比较3组治疗方法的效果.结果:Ⅰ组出血量及手术时间高,其次是Ⅲ手术组,Ⅱ组出血量及手术时间少(P<0.05);3组的愈合时间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3组的优良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3种手术方式均可以有效地治疗儿童股骨转子下骨折,但是双钢板固定术更适合儿童股骨转子下骨折治疗.

  • 儿童股骨近端解剖钢板生物力学及三维有限元分析

    作者:廖瑛;韩志;王晓旭;黄煊怀

    背景:以往的三维有限元研究多集中在成人骨科生物力学方面.目的:以三维有限元方法分析儿童股骨近端解剖钢板固定股骨转子下骨折的生物力学性能.方法:从6具儿童尸体上取股骨12根,X射线排除骨病后分为2组,实验组采用儿童股骨近端解剖钢板固定,对照组采用重建钢板固定.分别进行生物力学实验,测试其轴向压缩、扭转刚度、弯曲刚度.选取1名健康男性儿童进行螺旋CT扫描技术,获得股骨近端图像数据,建立儿童股骨近端三维有限元模型,并进行三维有限元力学分析.结果与结论:在轴向压缩刚度、扭转刚度上儿童股骨近端解剖钢板与重建钢板两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在抗弯曲刚度上,两者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5).结果显示儿童股骨近端解剖钢板的抗压能力、抗扭能力上与重建钢板相当,而在抗弯曲能力上强于重建钢板.生物力学三维有限元分析显示儿童股骨近端解剖型钢板的设计符合生物力学原理,具有较好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能够满足对儿童股骨近端骨折固定的需要.儿童股骨近端解剖型钢板对固定股骨转子下骨折具有良好的生物力学性能.

  • 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Ⅱ和亚洲股骨髓内钉内固定修复老年股骨转子下骨折的生物力学分析

    作者:王连净;曾宪铁

    背景:关于老年股骨转子下骨折不同内固定方式的生物力学研究比较多,但关于比较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Ⅱ和亚洲股骨髓内钉固定老年股骨转子下骨折的研究不多。目的:探讨两种髓内钉PFNA-Ⅱ和亚洲股骨髓内钉固定老年股骨转子下骨折的生物力学特点。方法:建立PFNA-Ⅱ和亚洲股骨髓内钉固定股骨转子下骨折的三维有限元模型,三维有限元法分析股骨转子下骨折PFNA-Ⅱ固定和亚洲股骨髓内钉固定的应力分布和位移情况。结果与结论:①PFNA-Ⅱ髓内固定系统的整体大应力、主钉大应力和髋螺钉或螺旋刀片大应力值均高于亚洲股骨髓内钉髓内固定系统,PFNA-Ⅱ髓内固定系统的远端锁钉大应力值和股骨头表面大应力值低于亚洲股骨髓内钉髓内固定系统;②PFNA-Ⅱ髓内固定系统的大位移主要集中在大转子部和股骨头下极,亚洲股骨髓内钉髓内固定系统的大位移主要集中在大转子部,PFNA-Ⅱ髓内固定系统的大位移高于亚洲股骨髓内钉髓内固定系统的大位移;PFNA-Ⅱ髓内固定系统的大轴向分位移高于亚洲股骨髓内钉髓内固定系统;PFNA-Ⅱ髓内固定系统的大矢状面分位移高于亚洲股骨髓内钉髓内固定系统的大矢状面分位移;PFNA-Ⅱ髓内固定系统的大冠状面分位移高于亚洲股骨髓内钉髓内固定系统的大冠状面分位移;③PFNA-Ⅱ髓内固定系统的外侧裂隙、前方裂隙和后方裂隙均高于亚洲股骨髓内钉髓内固定系统的外侧裂隙、前方裂隙和后方裂隙,但差别不太明显;④PFNA-Ⅱ髓内固定系统的骨折断面大应力值低于亚洲股骨髓内钉髓内固定系统的的骨折断面大应力值;⑤结果表明,与PFNA-Ⅱ髓内固定系统相比,亚洲股骨髓内钉固定股骨转子下骨折具有更好的生物力学稳定性。

  • 不同植入物内固定修复股骨颈合并同侧转子下骨折:生物力学性能比较

    作者:王延军;侯军;万博;刘刚;牛刚;张扬;党晓谦

    背景:选择强度和刚度良好的内固定器植入物是修复股骨颈合并同侧转子下骨折的关键。目的:比较不同植入物内固定修复股骨颈不和同侧转子下骨折的生物力学性能。方法:将24根成年防腐尸体标本制作成为股骨颈骨折合并同侧转子下内侧皮质缺损5 cm的骨折模型,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股骨近端锁定板组、加长型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组和加长型股骨近端髓内钉组,比较3组轴向压缩实验、扭转实验以及轴向压缩破坏实验结果。结果与结论:加长型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组轴向抗压刚度、破坏载荷大于股骨近端锁定板组和加长型股骨近端髓内钉组,加长型股骨近端髓内钉组大于股骨近端锁定板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0.05)。股骨近端锁定板组扭转刚度大于加长型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组和加长型股骨近端髓内钉组,加长型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组大于加长型股骨近端髓内钉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3组标本内固定后4,8周的生物力学性能指标与内固定后0周比较,虽然有轻微的增加,但是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 >0.05)。一定程度上讲,加长型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股骨颈合并同侧转子下骨折相对股骨近端锁定板和加长型股骨近端髓内钉而言,更具有生物力学方面的优势。

  •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股骨转子下骨折

    作者:李辉;胡跃;蒋玉权;蒋雪梅;赵长沙;马健

    目的 探讨应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治疗股骨转子下骨折的疗效.方法 2009年2月-2011年2月采用PFNA治疗股骨转子下骨折23例.结果 随访时间9~19(14.2±2.3)个月.骨折愈合时间5~9(6.2±1.2)个月.无骨不连、髋内翻畸形、内固定物断裂、感染、下肢深静脉栓塞发生.术后按照Sanders髋关节功能评分标准,优14例,良7例,中1例,差1例,优良率为91.3%.结论 PFNA治疗股骨转子下骨折操作简单,术后并发症少,疗效可靠,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股骨转子下骨折

    作者:陈友谊

    目的:对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股骨转子下骨折的临床疗效进行探讨。方法:抽取2011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使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的28例股骨转子下骨折患者,对患者的固定时间、术中出血量、愈合时间、患者功能恢复等进行记录与分析。结果:28例股骨转子下骨折患者中,5例患者功能恢复优,占17.9%,7例患者功能恢复良,占25%,15例患者功能恢复尚可,占53.6%,1例患者功能恢复差,占3.6。患者固定时间、术中出血量、愈合时间分别是(146.7±23.4)min、(610±34)ml、(4.9±1.5)个月。结论: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在股骨转子下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有效提高了患者的治疗效果,尽可能恢复患者功能。

  •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股骨转子下骨折62例的体会

    作者:陈文革

    目的:探究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股骨转子下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并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7月至2014年7月住院部收治的发生股骨转子下骨折的6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患者给予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动力髋螺钉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前髋关节评分比较 t =0.0180(p =0.985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髋关节评分、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的比较上 t 分别为8.2301、2.2176、13.8053,p <0.05,总并发症率的比较上 X2=6.5067(p =0.010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对股骨转子下骨折的治疗,具有操作简单、术中出血量少、并发症少、固定稳定,对后期关节功能恢复起到了促进作用,值得在临床上开展使用。

  • 微创手术治疗36例股骨骨折效果观察

    作者:李晓飞

    反向使用股骨微创内固定系统治疗股骨转子下骨折,由于采用了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技术,创伤小,减少了骨折端血供的破坏,骨折愈合率高,加上早期髋关节主被动功能锻炼,并发症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 微创复位术结合加长型抗旋转型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下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

    作者:史广强;马健;陈承

    目的 深入探讨微创复位术联合加长型抗旋转型股骨近端髓内钉作用于股骨转子下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7月~2015年9月收治的40例转子下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4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实施加长型抗旋转型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PFNA),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微创复位术.结果 两组患者在治疗优良率、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上比较,观察组均占优(P<0.05).结论 采用微创复位术联合PFNA作用于股骨转子下骨折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恢复快,方法值得借鉴.

  • 微创内固定系统治疗股骨转子下骨折的护理

    作者:达雪萍

    我院自2006年7月~2008年12月使用微创内固定系统治病治疗股骨转子下骨折15例,由于其创伤小且骨愈合率高等优点,取得了满意疗效.在护理上术前做好心理护理、牵引护理及一般护理以保证手术顺利进行.术后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切口引流管护理、疼痛护理、预防并发症、指导功能锻炼等,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早日回归社会.

  • 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内固定术对股骨转子下骨折的治疗作用探讨

    作者:郎岩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内固定术对股骨转子下骨折的治疗作用.方法:选取2014-01-01~2015-12-31于我院骨科就诊的股骨转子下骨折的患者共10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和B组患者各50例,A组患者采用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内固定术进行治疗,B组患者采用常规直钢板固定复位术进行治疗,探讨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内固定术对股骨转子下骨折的治疗作用.结果:(1)A组50例采用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的患者在术中出血量、手术所用时长及住院时间等手术治疗指征上明显优于B组患者,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指征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具有明显差异(P<0.05).(2)A组50例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0%;B组50例患者总有效率为80%.A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要明显高于B组患者,组间治疗效果进行χ2检验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临床上在治疗股骨转子下骨折的患者时,应该采用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内固定术的治疗方法.

  •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在股骨转子下骨折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作者:贾绍龙;田鹏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在股骨转子下骨折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在医院2013-11~2015-07诊治的股骨转子下骨折患者中抽取107例作研究对象并随机分成2组,观察组( n=53)采取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对照组( n=54)采取动力髋螺钉治疗,对比两组患者骨折愈合优良率、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手术情况。结果:观察组骨折愈合优良率为96.23%,并发症发生率是3.77%,手术时间是(60.25±12.26)min,切口长度是(5.14±1.36)cm,术中出血量是(298.58±30.15) mL;对照组骨折愈合优良率为83.33%,并发症发生率是14.81%,手术时间是(74.29±14.59) min,切口长度是(12.26±1.88)cm,术中出血量是(348.93±37.89)mL;两组骨折愈合优良率、并发症发生率和手术情况的组间数据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股骨转子下骨折的效果显著,有助于改善患者骨折愈合效果,并降低其并发症发生率,减少手术切口、术中出血量,并缩短手术时间,是一种安全、高效的手术方式。

  • 老年股骨转子间及转子下骨折治疗

    作者:陈长生

    目的:分析动力髋螺钉以及在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及转子下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择取2013-10 ~2016-10我院收治的102例老年股骨转子间及转子下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2组,每组51例.分别使用动力髋螺钉以及在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对比治疗后髋关节优良率和手术情况.结果:DNS组髋关节功能优良率为78.43%,PFN组为96.08%.和DNS组相比,PFN组的术后髋关节优良率更高,组间数据存在显著差异(P<0.05).和DNS组相比,PFN组的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以及手术切口长度显著较好(P<0.05).结论:对于老年股骨转子间及转子下骨折患者,使用股骨近端髓内钉进行手术治疗,安全性强,治疗效果好,术中出血量少,有利于疾病转归,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 股骨近端锁定钢板与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治疗股骨转子下骨折的疗效

    作者:李新发;肖东民;叶明;黄军铭

    目的:探讨比较股骨近端锁定钢板(LPFP)治疗股骨转子下骨折以及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PFNA)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笔者所在医院近2年来收治的股骨转子下骨折48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采用PFNA固定术治疗)和对照组(采用LPFP固定术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及髋关节功能恢复效果。结果:两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患者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等情况均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Harris标准,观察组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95.8%)明显高于对照组(8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PFP、PFNA治疗股骨转子下骨折的临床疗效相当,均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式,但PFNA内定术切口更小,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较少,更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股骨转子下骨折的疗效分析

    作者:曾立军;谢京平;郭光宇;肖练

    目的:探讨分析采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股骨转子下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抽取2010年1月-2014年6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80例股骨转子下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研究组患者采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动力髋螺钉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固定时间、固定时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切口长度以及Harris评分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固定时间平均(94.2±2.93)min,固定时出血量平均为(167.8±10.2)ml,术后引流量平均为(105.3±1.1)ml,切口长度为(8.6±2.5)cm,研究组患者的各项疗效指标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Harris评分优良率为90%,对照组为7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股骨转子下骨折的疗效显著,患者肢体功能恢复良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微创复位术联合加长型抗旋转型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下骨折的疗效观察

    作者:张建军;李金光;何世凯

    老年股骨转子下骨折患者主要因摔倒、碰撞等低能量损伤引起,中青年患者主要因交通事故、高处坠落、生产事故等高能量直接暴力损伤导致.患者常合并有其他部位的损伤,预后较差,死亡率约为15%[1].临床针对股骨转子下骨折主要采用手术治疗,治疗原则为修复和固定患处、纠正关节畸形、重建关节面、促进受损部位功能恢复,积极防治并发症[1].髓内钉、钢板螺钉、带锁髓内钉是临床常用的固定方法,但是单纯内固定术治疗术后容易出现关节畸形、移位等并发症,不利于患者的恢复.本文探讨微创复位术联合PFNA内固定术治疗股骨转子下骨折的疗效,报告如下.

  • 微创固定系统倒置、动力髁螺钉、伽码钉治疗股骨转子下骨折的疗效比较

    作者:周金华;刘杰;戴峰;郑志良

    本院2007年8月-2014年8月采用微创固定系统(LISS)倒置、动力髁螺钉(DCS)以及伽码钉(GN)治疗股骨转子下骨折(SFF)患者90例,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07年8月-2014年8月收治的股骨转子下骨折(SFF)患者90例,按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LISS组30例、DCS组28例和GN组32例.骨折分型采用Seinsheimer分型,Ⅰ、Ⅱ型及ⅢB型属于稳定性骨折,ⅢA、Ⅳ及Ⅴ型属于不稳定性骨折.

  •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在股骨转子周围骨折中的应用

    作者:洪敬轶;王金华

    股骨转子周围骨折是临床常见的髋部骨折,包括股骨转子间骨折及股骨转子下骨折,多由强大的直接或间接暴力所致,易出现骨折延迟愈合、髋内翻畸形等并发症[1-2],临床多采用外科手术治疗.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是在传统髓内钉基础上发展而成的新型内固定材料,其临床疗效已经得到广泛认可[3-4].本研究采用PFNA治疗40例股骨转子周围骨折,获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 加长型Gamma-3钉治疗股骨转子下骨折的临床研究

    作者:沈黎明;王文;吉跃平

    股骨转子下骨折[1]占髋部骨折的10%~30%左右,此类骨折属于不稳定骨折,尽管治疗方法较多,但仍然会发生各种并发症如骨折延迟愈合、骨不连和内植物断裂等.选取2008年1月一2013年2月收治的28例股骨转子下骨折患者应用加长型Gamma-3髓内钉固定取得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 髓内钉结合钢缆环扎治疗股骨转子下骨折临床观察

    作者:楼宇梁;李强;戚继伟;刘俊生

    股骨转子下骨折是指发生于股骨小转子到髓腔狭窄之间的股骨近端骨折,即从股骨小转子下缘至股骨近端与股骨干近端1/3交界处约5cm区域的骨折[1].常见于骨质疏松老年患者的低能量暴力和青壮年患者的高能量暴力,占髋部骨折的25%[2-3].研究[4]发现,人体高的承载负荷就位于股骨转子下区域,当发生骨折时,其骨折线位于股骨转子间骨折线和股骨干骨折线之间,因其承载复合较强加上独特的解剖导致复位较困难,常出现骨折复位不良,适用于股骨转子间和股骨干骨折的内固定物并不够以有效的固定转子下骨折.且当暴力导致后内侧骨折块粉碎时,会明显增加内固定物的应力,提升内固定失败、骨折不愈合及再次手术的发生率[5].本院2011年6月—2016年6月采用髓内钉结合钢缆环扎治疗股骨转子下骨折18例,取得满意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219 条记录 4/11 页 « 1234567891011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