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与传统脓肿引流术治疗乳腺脓肿疗效对比

    作者:李勇

    目的:探究负压封闭引流技术与传统脓肿引流术在乳腺脓肿治疗中的实际效果.方法:自我院2017年2月-2018年2月收治的乳腺脓肿患者中选取60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实施传统脓肿引流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实施负压封闭引流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引流术围术期各项指标情况及引流术前后疼痛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引流术围术期瘢痕长度、愈合时间、换药次数、住院时间指标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对比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疼痛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对比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负压封闭引流术在乳腺脓肿的治疗中效果明显好于传统脓肿引流术,值得借鉴应用.

  • 负压封闭引流术在骨外科针对创伤软组织缺损的治疗效果研究

    作者:谈仁渊;叶娟

    目的:探究负压封闭引流术在骨外科针对创伤软组织缺损的治疗效果.方法:将收治于我院骨外科86例创伤软组织缺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入选时间为2014年3月-2016年3月,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治疗时间及首次植皮成功率.结果:从治疗有效率指标来看,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为69.77% 及95.35%,二者相比差异明显,两组数据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治疗时间及首次植皮成功率,对照组指标变化幅度与观察组相比差异明显,两组数据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骨外科创伤软组织缺损的过程中,实行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效果显著,能大大提高治疗有效率及植皮成功率缩短治疗时间.因此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及使用.

  • 负压封闭引流术联合TDP治疗肛周感染创面的护理体会

    作者:潘玲玲;宋垚垚

    目的 总结负压封闭引流术联合TDP局部照射在治疗肛周感染创面的护理体会.方法 以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海军总医院普外二科接受肛周感染创面治疗的20例患者为例,对负压封闭引流术联合TDP治疗20例肛周感染创面的护理体会进行总结.结果 经VSD联合TDP治疗及针对性的护理干预,20例患者的肛周感染创面均完全愈合,其中15例经1~2次VSD治疗后予以创面缝合.结论 负压封闭引流治疗联合TDP治疗肛周感染创面过程中加之相应的护理干预,有利于缩短创面愈合时间及促进患者康复,创面愈合效果良好.

  • 侧管冲洗法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中的临床效果观察

    作者:张梅馨

    目的 探讨侧管冲洗法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中的效果.方法 将80例行VSD术后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定时行侧管冲洗,并观察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对照组管道堵塞发生率为12.66%,实验组无发生堵管现象,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侧管冲洗能有效预防VSD术后引流管堵塞的发生,减少患者的痛苦及医疗费用,从而提高治疗的成功率.

  • 四肢严重开放性骨折患者行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加外固定器治疗的术后护理及对患者精神心理影响

    作者:潘亚英;王华;张萍;程艳琪;张兵;刘建荣

    目的:分析四肢严重开放性骨折患者行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加外固定器治疗的术后护理及对患者精神心理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5年1月在西安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就诊的四肢严重开放性骨折患者100例,均进行VSD加外固定器治疗,按术后护理方式的不同,将接受常规护理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将接受优质护理干预的患者作为观察组,每组50例.对比两组骨折愈合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并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焦虑、抑郁症状进行评定.结果:观察组干预后SAS、SD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骨折愈合有效率和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对四肢严重开放性骨折患者采取VSD加外固定器治疗,并配合优质护理干预,可改善患者心理状态,促进患者康复,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负压封闭引流术(VSD)在皮肤缺损合并感染创面的临床观察

    作者:万承俊;王新亮;邝炯祥;李玉春;李兴邦

    目的 观察创面治疗中使用负压封闭引流术(VSD)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在2015年9月-2018年1月收治的60例复杂皮肤缺损合并创面感染的患者,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分别为30例,对照组患者创面进行清创后予传统换药治疗,观察组患者清创后行VSD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有效使用抗生素时间、治疗前后创面面积、术后恢复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使用抗生素时间低于对照组(P<0.001);观察组在治疗后创面面积缩小范围上明显优于对照组(P<0.001);观察组创面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VSD能够缩短皮肤缺损合并创面感染患者抗生素使用时间,有效加速缩小创面面积,从而缩短整个创面治愈时间,而且治疗有效率高,方法简单有效.

  • 负压封闭引流术(VSD)治疗一期缝合伤口的临床观察

    作者:尹星;李杰辉;唐乾利;葛斌;舒清峰;周洋

    目的 观察负压封闭引流术(VSD)治疗一期缝合伤口的临床效果.方法 以2014年8月-2016年12月海南省乐东县第二人民医院创伤骨科收治的68例一期缝合的污染伤口患者为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34例)与对照组(34例).治疗组患者伤口采用VSD治疗,对照组患者伤口采用常规换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在术后伤口感染率、住院天数、伤口愈合等级方面的差异.结果 治疗组术后伤口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40),住院天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愈合等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VSD治疗一期缝合伤口与常规换药相比,明显降低了伤口感染率,缩短了愈合时间,减少了住院天数,提高了伤口愈合等级,在临床上具有使用价值.

  • 外固定支架结合VSD治疗开放性胫骨骨折29例

    作者:李立东;陈志刚;林俊安

    目的 探讨外固定支架结合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的效果.方法 对GustiloⅢ度开放性胫骨中下段骨折29例采用外固定支架结合VSD治疗.结果 行VSD治疗平均9天,撤除引流经二期处理中厚片植皮25例,局部转移皮瓣4例,创面全部愈合,无一例发生深部感染和骨髓炎.随访为10~ 18个月,平均13.5月.骨折愈合4~15个月,平均6.5个月.外固定6个月后骨折端骨质吸收1例,改为内固定加植骨后愈合.所有患者膝、踝关节活动良好.结论 外固定支架结合VSD技术治疗下肢开放性骨折,既能达到骨折有效固定,又大限度地修复创面,减少感染的发生率,促进骨折愈合.

  •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创伤骨科的临床应用

    作者:罗湘平;周传晓

    目的 探讨负压封闭引流(VSD)技术在创伤骨科皮肤软组织缺损及感染创面的治疗作用.方法 对57例有皮肤软组织缺损的四肢创伤及感染创面患者采用VSD治疗,7~14 d后,在创面上行游离植皮或直接缝合伤口.结果 49例患者创面肉芽生长新鲜,行游离植皮或直接缝合修复创面,5例存在骨外露较多,3例因感染肉芽生长停滞行皮瓣修复治愈.结论 VSD技术能够充分引流创面坏死物质及渗液,促进创面的愈合.

  • 负压封闭引流治疗慢性骨髓炎的效果观察

    作者:苏福锦

    目的 观察负压封闭引流(VSD)在慢性骨髓炎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对17例慢性骨髓炎治疗患者先清除病灶,再给予负压封闭引流,Ⅰ期封闭创面、Ⅱ期植骨,伴有软组织缺损较多者植皮或皮瓣移植修复肢体.结果 17例患者病灶清除后创面肉芽组织生长良好,血液循环丰富,局部组织无水肿,通过Ⅱ期植骨、植皮或皮瓣移植修复,均愈合,无复发.结论 负压封闭引流治疗慢性骨髓炎,可使病灶清除后的创面在封闭状态下得到充分引流,既能避免持续滴注灌洗引流不畅的问题,又能免除患者换药的痛苦,同时也能有效防控创面的感染、改善局部血运、减轻局部水肿、促进创面肉芽组织生长,从而利于创面的修复.

  • 难愈创面肉芽组织病理变化与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的关系

    作者:唐海安;周强;钟展芳;雷伟华;冼爱华

    目的 探讨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对难愈创面肉芽组织病理变化的影响.方法 选取40例难愈创面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观察组给予封闭负压引流治疗,对照组给予碘伏凡士林纱布治疗.取标本时间1、3、9、14 d,活体标本大小5 mm×5 mm.采用光镜、免疫组化等方法,观察创面肉芽组织成分生长情况,新生毛细血管组织CD34、成纤维细胞SMA、淋巴细胞CD38、中性粒细胞MPO的表达水平,以及创面肉芽组织成熟程度及时间.结果 大体标本观察显示,观察组较对照组创面肉芽组织内毛细血管排列整齐,组织生长齐平,肉芽生长速度快,愈合质量好,创面基底平整;病理标本观察显示观察组较对照组明显促进新生毛细血管组织、成纤维细胞的生长,增加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等大量炎症细胞浸润.结论 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对难愈创面肉芽组织起到促进新生毛细血管组织、成纤维细胞的生长,增加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等炎症细胞大量浸润,诱导肉芽生长从而促进创面愈合;更使创面肉芽组织内毛细血管排列整齐,组织生长齐平,致创面基底平整,提高愈合质量.

  • 负压封闭引流术中管道堵塞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作者:韦宏文;黄少华

    我院2008年5月至2011年2月收治皮肤软组织缺损82例,创面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术进行治疗,疗效满意.在使用过程中,避免负压封闭引流术(VSD)管道堵塞、维持管道通畅是治疗的关键.现就VSD管道堵塞原因分析,报告如下.

  • 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感染创面的护理进展

    作者:王琦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accum sealing drainage,VSD)是指用含有引流管的聚乙烯酒精水化海藻盐泡沫敷料(VSD辅料)来覆盖或填充皮肤、软组织缺损的创面,再用生物半透膜进行封闭,使其成为一个密闭空间,后把引流管接通负压源,通过可控制的负压来促进创面愈合的一种全新的治疗方法.

  • 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四肢重度创伤的护理体会

    作者:尤福萍

    四肢重度创伤造成大面积皮肤或软组织缺损、骨和肌腱外露合并感染,甚至坏死.为了有效控制感染,刺激肉芽生长,及时修复缺损组织,防止坏疽、骨髓炎的发生,我科自2007年8月至2008年9月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术(vaccum sealing drainage,VSD)治疗四肢创伤、感染性软组织缺损53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 负压封闭引流与传统换药治疗烧伤创面疗效比较

    作者:白永强;邵洪波;孟令敏;堵亚茹;齐顺贞;张庆富

    目的:比较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与传统换药技术治疗烧伤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0例深度烧伤患者作为对照组(传统换药术),将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期间收治的50例深度烧伤患者作为观察组(VSD技术),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各项治疗指标以及组织生长、植皮成功、皮片存活、细菌培养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4.0%(47/50) vs 76.0%(38/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肉芽组织生长时间、创面愈合时间、疼痛评分、满意度评分及治疗费用均明显优于对照组[(4.1±1.4)分vs (7.8±1.9)分、(7.5±1.6)分vs (13.8±2.2)分、(3.0±1.5)分vs (5.8±1.6)分、(4.8±0.7)分vs (3.4±1.3)分、(0.6±0.4)分vs (1.7±0.7)],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肉芽组织生长良好率、植皮成功率、皮片优成活率、细菌培养阴性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100.0%(50/50) vs 78.0%(39/50)、98.0%(49/50) vs 76.0%(38/50)、94.0%(47/50) vs 70.0%(35/50)、100.0%(50/50) vs 88.0%(44/5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VSD技术治疗烧伤创面的疗效明显优于传统换药治疗,操作简单安全,不仅能有效促进烧伤创面的愈合,缩短植皮时间,还能减轻患者的疼痛,降低治疗费用,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 负压封闭引流术在骨科四肢创伤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分析

    作者:唐贤钧

    目的 对比负压封闭引流术和常规技术在骨科四肢创伤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潜江市某医院诊治的80例四肢创伤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技术治疗,实验组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 2组患者治疗前创面面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实验组患者创面面积为(26.45±10.35) cm2,小于对照组[(44.35±16.32) cm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后感染率为2.5%,低于对照组(3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患者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21.24士2.34)d,短于对照组[(44.56±1.67)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平均医疗费用为(10 673.34士204.35)元,少于对照组[(17 984.33±186.43)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上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骨科四肢创伤效果理想,该技术能够加快创面肉芽组织生长,促进创面愈合,值得推广.

  • 负压封闭引流术配合伤科黄水外敷治疗手背部皮肤逆行撕脱伤的临床研究

    作者:罗桦杰;詹晓欢;高峻青;胡陶;陈元荣

    目的 观察负压封闭引流术配合伤科黄水(纱布)外敷治疗手背部皮肤逆行撕脱伤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在佛山市中医院行急诊手术治疗的手背部皮肤逆行撕脱伤患者共64例,按就诊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彻底清创后行负压封闭引流术配合伤科黄水纱布外敷治疗,对照组彻底清创后行负压封闭引流术配合酒精纱外敷治疗.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术后第1天、第3天、第7天、第10天伤肢肿胀程度及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AS),并记录伤口愈合时间及撕脱皮肤存活情况.结果 术后2周观察组撕脱皮肤存活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第3天、第7天伤肢肿胀程度及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伤口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负压封闭引流术配合伤科黄水纱布外敷治疗手背皮肤逆行撕脱伤,可减少术后伤肢肿胀及疼痛,有利于促进伤口愈合,降低回植皮肤坏死率,安全有效.

  • 负压封闭引流对烧伤患者疼痛创面愈合影响

    作者:汪阳;任杰

    目的 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术对烧伤患者疼痛症状、创面愈合时间及术后感染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该院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80例烧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些患者分为传统换药治疗组(n=40)和负压封闭引流术组(n=40)两组,对两组患者的疼痛症状、创面愈合时间及术后感染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负压封闭引流术组患者的应用视觉模拟评分明显低于传统换药治疗组,植皮时间、创面清洁时间、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传统换药治疗组,局部用药费用明显高于传统换药治疗组,抗菌药物应用率、术后感染发生率分别为30.0%、7.5%,均明显低于传统换药治疗组的47.5%、15.0%,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负压封闭引流术较传统换药治疗能更有效改善烧伤患者的疼痛症状,缩短其创面愈合时间,降低其术后感染率.

  • 脉冲法与传统直冲法对预防负压封闭引流术后管道堵塞效果的对比研究

    作者:宋小妹;顾翠霞;朱鹏

    近年来,负压封闭引流(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外科,特别在骨科各种类型伤口的处理上,其有利于促进肉芽及上皮组织的生长,发挥抑菌的功能,达到促进伤口的快速愈合[1].引流通路堵塞是VSD应用中常见及棘手的问题[2].为了预防VSD堵管的问题,临床上常采用冲洗管道的方法.目前常使用的冲洗管道的方法为生理盐水持续冲洗的传统直冲法,而本院采用生理盐水脉冲法冲洗管道,即冲一下,停一下.通过对本院同期进行的脉冲法与传统直冲法对预防负压封闭引流术后管道堵塞的两组病例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以评价脉冲法对预防负压封闭引流术后管道堵塞可行性及临床优势.

  • 负压封闭引流术在软组织创面中的临床应用

    作者:张波;马娟;乔星

    目的 分析负压封闭引流术对软组织创面血管、神经生成的影响,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术在软组织创面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70例软组织创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先后顺序进行分组;观察组35例,采取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对照组35例,采取传统换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首次植皮存活率、细菌转阴率、创面修复时间、手术次数、愈合时间,根据治疗前、治疗后7、14 d的微血管数量、神经生长因子(NGF)阳性细胞数,综合评价患者的神经生成情况.结果 观察组首次植皮存活率、细菌转阴率均大于对照组,创面修复时间、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手术次数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微血管数量、NGF阳性细胞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7、14 d,观察组患者的微血管数量、NGF阳性细胞数均较治疗前明显增多,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负压封闭引流术可促进软组织创面血管、神经生成,对于促进软组织创面愈合,改善预后均具有积极作用.

380 条记录 14/19 页 « 12...111213141516171819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