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1型糖尿病模型大鼠股骨骨代谢紊乱及唑来膦酸的影响

    作者:曹鲁宁;崔敏;于灵芝;张娜;赵旭

    背景:糖尿病引起的骨质疏松作为常见的继发性骨质疏松,近年来越来越受到重视;唑来膦酸作为新型治疗骨质疏松的药物,其对体内成骨细胞的作用尚未完全清楚。目的:观察1型糖尿病大鼠股骨干骺端骨形态发生蛋白2与Noggin的表达变化,以及唑来膦酸的干预作用。方法:随机取130只Wistar大鼠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建立1型糖尿病模型,3 d后连续3次血糖>16.7 mmol/L鼠为造模成功鼠,共120只,随机等分为模型组、预防组和治疗组。后2组大鼠分别在造模后当天和2周后一次性静脉给予唑来膦酸(0.1 mg/kg)。另取40只大鼠注射柠檬酸缓冲液作为对照组。结果与结论: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股骨骨密度、血清碱性磷酸酶水平、股骨骨形态发生蛋白2 mRNA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 <0.05),Noggin mRN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 <0.05)。与模型组相比,预防组和治疗组大鼠骨密度和骨形态发生蛋白2 mRN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 <0.05),Noggin mRNA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 <0.05),血清骨碱性磷酸酶水平也逐渐恢复。提示1型糖尿病大鼠骨代谢紊乱在病程早期即出现,而应用唑来膦酸可以促进骨形成,增加骨密度,改善骨代谢。

  • 构建瘤细胞模型:NS-398对低氧状态下MG-63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

    作者:王一凡;许永涛

    背景:研究表明缺氧环境中,肿瘤细胞的侵袭能力显著增加,这种侵袭能力的加强可能与包括尿激酶或基质金属蛋白酶的变化有关。低氧与肿瘤治疗尤其是对化疗影响的研究有了很大的进展,发现低氧诱导因子1是介导细胞低氧反应关键的核转录因子,也是低氧时调控细胞凋亡的重要因素。目的:观察低氧骨肉瘤细胞模型中环氧化酶2抑制剂NS-398对低氧状态下MG-63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实验应用化学性缺氧诱导剂氯化钴建立浓度梯度为0,100,200,400μmol/L化学性缺氧环境,再在200μmol/L氯化钴的浓度下建立NS-39830,60,90μmol/L的浓度梯度,将骨肉瘤细胞培养48 h时开始测定,使用定量PCR法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9 mRNA的表达和低氧诱导因子1α mRNA的水平,Western blot测定低氧诱导因子1α的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凋亡。结果与结论:PCR和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随着氯化钴浓度的增加,基质金属蛋白酶9 mRNA,低氧诱导因子1α mRNA及蛋白表达升高(P <0.05),呈浓度依赖性;而在氯化钴浓度为200μmol/L缺氧状态下,随着NS-398浓度的增加,基质金属蛋白酶9 mRNA,低氧诱导因子1α mRNA及蛋白表达均逐渐减小,呈浓度依赖性(P <0.05);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在400μmol/L氯化钴浓度下,细胞凋亡水平明显减少;在氯化钴浓度为200μmol/L缺氧状态下,随着NS-398的浓度上升细胞凋亡率增加(P <0.05)。结果证实,缺氧环境是骨肉瘤侵袭能力增加的一个重要因素,在缺氧环境下 NS-398可有效抑制骨肉瘤的侵袭能力并促进细胞凋亡。

  • 构建裸鼠皮下荷瘤模型:人骨肉瘤细胞株MG63、U2OS和143B

    作者:吴丽美;伍绍国;陈卫文;周兰;朱金妹;鲍蓓

    背景:多种细胞株参与骨肉瘤动物模型的和构建。目的:比较人骨肉瘤细胞株中MG63、U2OS和143B在裸鼠皮下的成瘤情况,为骨肉瘤的动物实验研究奠定基础。方法:将18只裸鼠随机等分成3组:MG63组、U2OS组和143B组,分别于各组裸鼠后侧背部皮下注射MG63、U2OS和143B三种细胞株,观察成瘤情况。结果与结论:MG63和U2OS细胞株注射的裸鼠未能成瘤。143B细胞株注射的裸鼠于(6±1) d成瘤,成瘤率100%(6/6),肿瘤生长较迅速,2个月时平均瘤体体积为(3475±1544) mm3,荷瘤裸鼠存活时间为(68±10) d。苏木精-伊红染色显示瘤体组织中可见癌细胞成巢,核大深染,多分裂。说明143B细胞株成瘤良好,可用于骨肉瘤动物实验研究。

  • 构建腰椎手术失败综合征大鼠模型及肾俞磁刺激治疗的可能机制

    作者:吴峰;陈宣煌;黄漫为;林海滨;郑锦清

    背景:腰椎手术失败综合征出现的重要原因是术后硬膜外瘢痕粘连,因此,探索预防腰椎术后硬膜外瘢痕粘连的方法一直是脊柱外科研究的热点。目的:观察肾俞穴磁刺激疗法对腰椎手术失败综合征模型大鼠硬膜外粘连的作用。方法:60只SD大鼠应用椎板切除法建立腰椎手术失败综合征模型,建模成功后均分为2组,肾俞磁疗组于造模后1周开始进行双侧肾俞穴磁刺激,1周治疗5 d,连续6周;空白对照组不干预。造模后13周取材,光镜下观察两组硬膜外瘢痕所占面积比,粘连范围大小,胶原纤维形成情况,并计数成纤维细胞数量;并比较两组瘢痕组织中羟脯氨酸含量及转化生长因子β1表达量。结果与结论:肾俞磁刺激治疗后,模型大鼠硬膜外瘢痕形成少,仅少数成纤维细胞浸润,瘢痕羟脯氨酸含量与转化生长因子β1表达量少,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 <0.001)。提示肾俞磁刺激疗法能明显减少腰椎术后硬膜外瘢痕形成,是其治疗腰椎手术失败综合征的可能机制。

  • 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兔模型Ⅱ型胶原的表达变化

    作者:张向鑫;陈广祥;成亮;徐人杰;邹天明

    背景:轻度髋关节发育不良是导致成人骨性关节炎发病的主要原因,而髋臼软骨中胶原和蛋白多糖的变化可能是导致骨关节炎发生的直接原因.目的:观察早期髋关节发育不良兔模型髋臼软骨Ⅱ型胶原的表达变化.方法:将新西兰白兔左下肢作为实验侧,以膝关节伸直位、长腿管形石膏固定方法建立髋关节发育不良模型,右下肢为对照侧.结果与结论:兔实验侧髋臼软骨中可见局部软骨细胞簇集,细胞外基质甲苯胺蓝染色有失染现象,且Ⅱ型胶原阳性细胞数量与表达水平高于对照侧.提示Ⅱ型胶原表达可能与软骨退行性变有关.

  • 高龄小鼠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基因敲除后膝骨关节炎模型的建立

    作者:于斐;雷鸣;曾晖;李明华;肖德明

    背景:国内外学者对骨关节炎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近期发现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基因在骨关节炎的发病中有着重要的意义,但对其研究尚少,用于该基因研究的骨关节炎模型也鲜有报道.目的:建立特异性的高龄SIRT1基因敲除小鼠膝骨关节炎模型,以期为骨关节炎的研究提供便利条件.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分组的方法,将小鼠分为4组,即SIRT1+/+小鼠假手术组(A组)、SIRT1+/+小鼠骨关节炎模型组(B组)、SIRT1-/-小鼠假手术组(C组)及SIRT1-/-小鼠骨关节炎模型组(D组),每组6只.行单侧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横断加内侧半月板切除建立骨关节炎模型,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SIRT1基因敲除情况;苏木精-伊红染色、番红O-固绿双染色观察膝关节软骨形态结构改变,Mankin评分评价膝骨关节炎程度.结果与结论:SIRT1-/-小鼠SIRT1 mRNA表达量明显低于SIRT1+/+小鼠(P<0.01),说明SIRT1基因敲除成功.染色结果显示,B、D两组膝关节软骨破坏明显,Mankin评分明显高于A、C两组(P<0.01),并且SIRT1基因敲除后Mankin评分升高更明显(P<0.05).提示软骨组织特异性SIRT1基因敲除膝骨关节炎小鼠动物模型建立成功.

  • 免股骨慢性骨髓炎模型的制作

    作者:陈金水;廖肇山;林松庆;卢桥平;王本海;黄文祺;林永炀;张慧浩

    背景:建立有效稳定的慢性骨髓炎动物模型是治疗慢性骨髓炎实验研究的基础.以往慢性骨髓炎模型常常建模成功率低,模型不稳定.目的:探讨运用金黄色葡萄球菌制备兔股骨慢性骨髓炎动物模型的实验方法.方法:健康成年新西兰兔40只,麻醉成功后在股骨大转子下2 cm剥离局部骨膜后用3.5 mm钻头的电钻,在该处钻2个纵向相连、部分重叠的骨洞,直达髓腔,孔洞用无菌骨蜡密封,实验组(20只)向髓腔内注射0.1 mL的5%鱼肝油酸钠,再向髓腔内注射0.5 mL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液(1×106 cfu);对照组(20只)则向髓腔内注射0.1 mL的5%鱼肝油酸钠,再向髓腔内注射0.5 mL的生理盐水.4周后观察,兔感染部位大体观察、体质量、体温、X射线放射检查、细菌培养及改良Norden骨髓炎评价动物模型的制备情况.结果与结论:实验组20只兔接种细菌1周后开始出现体温升高、食欲减退、跛行等症状,接种局部红肿;2周以后13只兔伤口局部出现渗液、流脓;4周后19只兔均有局部红肿、流脓和体温身高等症状;比对照组兔体温明显升高,体质量明显减轻;改良Norden骨髓炎评分也高于对照组;14只兔分泌物细菌培养试验阳性,结果显示均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造模成功率为95%.提示使用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鱼肝油酸钠骨髓腔注入的方法,可稳定可靠地制备出兔股骨慢性骨髓炎动物模型,是慢性骨髓炎模型制作的可靠方法.

  • 采用组织块移植法快速建立裸鼠原位骨肉瘤模型

    作者:周斌

    背景:骨肉瘤细胞起源于间叶组织这一特点使得骨肉瘤动物模型的构建存在较多困难,进展缓慢的问题.目的:采用组织块移植法建立裸鼠原位骨肉瘤模型,并观察和评价其生物学特性.方法:选用SPF级6周龄裸鼠15只,将制备好的MG-63骨肉瘤细胞悬液注射到裸鼠右前肢腋下,成瘤后连续传3代,待肿瘤生长稳定后将瘤块组织移植到裸鼠下肢胫骨髓腔内,评价其生物学特性,采用X射线观察裸鼠成瘤率和成瘤特点.并以正常裸鼠5只做对照.结果与结论:15只裸鼠造模过程顺利,造模后通过观察1只成瘤失败,成瘤率为93%;造模后观察发现采用组织块移植法三四周可见裸鼠下肢局部肿瘤状组织形成,四五周后X射线观察可见裸鼠胫骨中上段出现不明显的溶骨以及瘤样骨形成;骨肉瘤模型组碱性磷酸酶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 0.01).数据表明采用组织块移植法进行裸鼠原位骨肉瘤造模,其造模方法简单,成瘤率高,瘤体生长速度快,对骨皮质及周围软组织的破坏力较强,接近临床骨肉瘤患者的实际情况.

  • 温针对腰神经根受压模型大鼠组织形态的影响

    作者:谢艳艳;吴耀持

    背景:80%以上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早期患者通过非手术治疗可缓解或者治愈.针灸治疗是非手术治疗中很重要的方法之一,且疗效确切.温针是针灸疗法中很重要的一种方法,具有针刺促使气血调和、通经活络以及艾灸调和气血、舒筋通络、解瘀止痛的双重作用.目的:观察温针对大鼠腰神经根受压模型组织形态的影响.方法:纳入60只SD大鼠,平均分为5组,分别为正常组、模型组、美洛昔康组、针刺组和温针组,每组12只.通过将特制的硅胶片放置在右侧L5神经根出硬膜囊处,从而对大鼠的腰神经根造成压迫,建立大鼠腰神经根受压模型.正常组不予造模,不予治疗;模型组仅造模,不予治疗:美洛昔康组造模后予以美洛昔康治疗2周;针刺组造模后予以针刺治疗2周;温针组造模后予以温针治疗2周.造模2周后取材,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及光镜观察各组大鼠受压腰神经根组织形态变化.结果与结论:动物造模后2周,经病理切片观察神经损伤情况,确认腰神经根受压模型大鼠造模成功.温针组的神经纤维及背根节周围组织炎症反应改善较美洛昔康组和针刺组明显.提示温针比美洛昔康和针刺能更有效的改善大鼠受损神经根组织结构,降低大鼠腰神经根受压模型的炎性反应.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