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不同颈椎前路融合植骨92例并发症分析:钛网植骨与整块自体骨植骨比较

    作者:叶永平;陈丹;符臣学;尹承慧;徐皓

    背景:颈椎前路钢板能大程度地恢复椎间隙高度,扩大椎间孔,恢复颈椎的生理性前凸,同时能够预防单纯植骨时植骨面微小活动所带来的不稳定性,增加植骨融合率.但在应用颈椎前路钢板时,仍存在不同植骨物的选择:是取整块自体骨?还是运用钛网植骨?目的:分析比较3种不同颈椎前路融合植骨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方法:选择92例因颈椎间盘突出导致脊髓型颈椎病而行颈椎前路减压植骨的患者,均获得随访3个月以上.所有患者均行颈椎前路减压:6例行单纯植骨,21例行椎体间自体髂骨植骨内固定(Robinson植骨),65例行椎体间钛网植骨融合内固定.观察3种不同颈椎前路融合植骨相关并发症情况.结果与结论:6例单纯植骨患者中2例发生植骨块脱出,1例发生融合节段假关节形成,1例发生髂骨供区疼痛;21例椎体间自体髂骨植骨内固定患者中6例发生椎间高度丢失,3例发生髂骨供区疼痛;65例椎体间钛网植骨融合内固定患者中11例发生内植物下沉,椎间高度丢失,1例发生内固定断裂.结果显示单纯植骨因外固定时间长、并发症多目前较少使用;自体髂骨植骨内固定存在植骨吸收和供区并发症的缺点;椎体间钛网植骨融合内固定解决了供区并发症的问题,但仍存在钛网下沉、椎间高度丢失的缺点,术后6-9个月椎间高度丢失无明显增加,已获得椎间融合,多数患者无明显不适,不需要特别处理,由于它能从根本解决植骨供区并发症的问题,因此提倡使用钛网植骨内固定进行颈椎前路减压后的重建,但要注意适应证的选择和规范的操作.

  • 聚L乳酸/β-磷酸三钙可吸收材料体内降解过程中的生物力学特性

    作者:黄永辉;李大鹏;沈铁城;左华;田进;邹俊

    背景:临床应用的金属内固定材料初始弯曲强度及弹性模量约为皮质骨的4倍及20倍,其力学性能不能随骨愈合过程动态变化,出现医学上的"应力遮挡效应",影响骨愈合且需要二次手术取出.目的:观察β-磷酸三钙与聚L乳酸复合可吸收内固定材料在动物体内降解后的生物力学特性.方法:在30只新西兰大白兔腰背部左侧皮下植入聚L乳酸可吸收棒状材料为对照组,右侧植入聚L乳酸/β-磷酸三钙可吸收棒状材料作为实验组.于术前及术后4,8,12,16,24周观察两组材料的弯曲强度、剪切强度及扭转强度.结果与结论:降解过程中两组材料的弯曲强度、剪切强度及扭转强度随时间的延长呈逐步下降趋势;术后12,16,24周实验组材料弯曲强度均高于对照组材料(P < 0.05).术后4,8,12,16,24周实验组材料剪切强度均高于对照组材料(P < 0.05).术后各时间点实验组材料扭转强度均稍高于对照组材料,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说明聚L乳酸/β-磷酸三钙可吸收材料的体内降解速度较纯聚L乳酸慢,其力学强度能维持较长时间,可满足松质骨骨折的固定及骨组织愈合的要求.

  • 锁骨钩钢板置入治疗RockwoodⅢ型肩锁关节脱位56例

    作者:王光勇;张建华;敦先礼;李有方;周廷玉;钟斌

    背景:目前对Ⅲ型肩锁关节脱位的治疗是行保守治疗还是手术治疗,以及采用何种手术方式治疗,仍存在很大争议.目的:观察锁骨钩板置入治疗RockwoodⅢ型肩锁关节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5-12/2008-06宜昌市夷陵区医院骨科收治的RockwoodⅢ型肩锁关节脱位患者56例,男42例,女14例,年龄16~65岁,平均32岁.均采用锁骨钩钢板置入进行治疗,分别于术前、术后1年取出内固定前、取出内固定后3个月采用目测类比评分、美国肩肘外科医师评分、Constant and Murley评分系统进行评定,比较钢板置入前后患者肩关节功能的变化及有无并发症发生.结果与结论:全部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且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5~30个月,平均20个月.均在1年左右取出内固定,行喙锁韧带修复者32例,未行喙锁韧带修复者24例.取出内固定后肩锁关节脱位复发2例,均未行喙锁韧带修复.本组有2例出现肩痛、异物感,无内固定失败病例.术后1年取内固定前目测类比评分较术前降低,ASES、Constant and Murley 评分较术前升高(P<0.01);取内固定后3个月目测类比评分较术后1年取内固定前降低,ASES、Constant and Murley评分较术后1年取内固定前升高(P<0.05).提示锁骨钩板置入治疗RockwoodⅢ型肩锁关节脱位,操作简单,创伤较小,是一种比较理想的内固定.

  • 金属植入物及Ⅰ型胶原蛋白基因多态性与自体骨移植后脊柱融合效果的相关性

    作者:胡明涛;陈晓亮;周传利;王德春;刘涛

    背景:基础研究表明Ⅰ型胶原蛋白在骨生成、骨的质量及骨折方面作用突出,同时参与骨融合过程,但关于此基因多态性与脊柱融合的关系鲜见报道.目的:观察Ⅰ型胶原蛋白基因多态性,并探讨其与金属植入物及自体骨移植脊柱融合效果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择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住院患者中需行脊柱融合的自愿受试者200例,其中行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除减压自体髂骨植骨融合钛板内固定者102例,腰椎后路椎板切除减压横突间植骨融合内固定者98例,以223名健康正常人作对照.抽取受试者外周静脉血,并提取白细胞DNA;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扩增目的基因所在的DNA片段,扩增片段长度为293 bp;应用聚合酶链反应一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检测外周血白细胞基因组Ⅰ型胶原蛋白基因Pcol2位点多态性,扩增产物经限制性内切酶Eco31Ⅰ酶切,琼脂糖凝胶电泳观察,有酶切位点用G基因表示,无酶切位点用T基因表示;术前及术后3,6,12个月的X射线片观察植骨融合情况,按照快(<3个月)、中(3~6个月)、慢(7~12个月)分期进行对比.结果与结论:两组受试者均存在Ⅰ型胶原蛋白基因Pcol2位点-1997G/T多态性,GG型166例,GT型232例,TT型25例,并发现GG基因型与颈椎前路减压自体髂骨植骨融合有相关性(P=0.004),该基因型在快组中占50%,明显高于中组(33.3%)和慢组(16.7%):-1997G/T多态性与腰椎后路横突间植骨融合无相关性(P=0.831).结果提示Ⅰ型胶原蛋自基因Pcol2位点.1997G/T单核苷酸多态性GG基因型可能是促进颈椎前路自体髂骨植骨融合的重要遗传基因.

  •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钛板和死骨表面细菌生物膜的形成能力

    作者:张志宏;孙效棠;冯安平;王万明

    背景:细菌在金属植入物和死骨表面附着并形成的生物膜是造成骨骼肌肉系统的慢性感染的根本原因.目的:观察并比较细菌在钛板和死骨表面形成细菌生物膜的能力.方法:用改良的基质培养法制备细菌生物膜模型,将10块钛板圆柱和10片死骨随机配对,每一对放置在同一个培养瓶中用其菌液浸泡淹没,在同一个培养环境中培养.用荧光染料对各组细菌生物膜进行染色,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并采集图像.结果与结论:与死骨相比,钛板表面的细菌生物膜厚度较小(P < 0.05),其细菌生物膜中层和深层的活菌率较高(P < 0.05).说明细菌在死骨形表面成细菌生物膜的能力强于钛板.

  • 后凸成形和传统钉道骨水泥强化对骶骨钉松动的生物力学作用

    作者:周冬长;王丽冰;曾丽雯;黄阳亮;于滨生

    背景:后凸成形骨水泥强化可应用于骨质疏松患者的腰椎椎弓根钉固定.目的:评价松动的骶骨钉经后凸成形和传统钉道骨水泥强化后的固定强度.方法:纳入9具骨质疏松症患者的新鲜尸体标本.在同一骶骨标本上,分别测试单皮质和双皮质骶骨椎弓根钉大拔出力后,分别建立传统钉道骨水泥强化与后凸成形骨水泥强化椎弓根钉固定模型.在MTS材料试验机上,对螺钉尾部施加2 000次周期性压力载荷后,进行螺钉大拔出力测试.结果与结论:9个标本的骨密度均值为 0.71 g/cm2(0.61~0.77 g/cm2).4种骶骨钉固定技术单皮质、双皮质、传统钉道骨水泥强化和后凸成形骨水泥强化骶骨钉的平均大拔出力分别为203,325,437及565 N.双皮质骶骨钉的拔出力显著高于单皮质钉(P < 0.05);但此2固定均显著低于骨水泥强化组(P < 0.05).后凸成形骨水泥强化组的拔出力显著高于传统钉道骨水泥强化组(P < 0.05).此外,4种骶骨钉固定技术的大拔出力与骨密度值均呈现显著的正相关(P < 0.05).结果证实,传统钉道骨水泥强化技术和后凸成形骨水泥强化技术均可做为骶骨椎弓根钉松动的补救手段,但后凸成形骨水泥强化可获得更为坚强的锚定.

  • 双切口椎弓根螺钉置入可有效恢复胸腰椎骨折后的伤椎高度

    作者:黄异飞;佟敏;吴彦生;张斌;胡炜;董振宇;虎伟山

    背景:研究表明后路椎弓根螺钉是治疗屈曲压缩型骨折的首选治疗方式.目的:观察腰椎后路双切口内固定置入恢复胸腰椎骨折后的伤锥高度及临床效果.方法:经X射线及胸腰椎MRI确诊的屈曲压缩型胸腰椎骨折患者34例,均采用腰椎后路双切口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结果与结论:34例患者平均随访8.9个月,在随访期内,患者均未出现内固定物松动、断裂.疼痛疗效中,34例患者,完全缓解21例,部分缓解1例,轻微缓解1例.与治疗前相比,患者治疗后椎体高度丢失减少(P < 0.01),功能独立性评测评分升高(P < 0.01),疼痛目测类比评分降低(P < 0.01).结果证实,腰椎后路双切口内固定能有效恢复伤椎高度对患者肢体功能恢复及疼痛减轻方面确切有效,是胸腰段屈曲压缩型骨折患者有效的治疗方法.

  • 椎弓根钉棒系统治疗不稳定性Jefferson骨折的生物力学分析

    作者:蒋小红;肖增明;温洁明;唐林;蒋雄健

    背景:目前后路寰枢椎椎弓根螺钉有取代Magerl技术趋势,成为治疗寰枢椎不稳的新标准术式.目的:评价单、双侧椎弓根钉棒系统治疗不稳定性Jefferson骨折的力学稳定性,为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在6具完整枕骨颈椎(C0~4)湿润标本切断寰椎前后弓与侧块的联接部位,并切断寰椎横韧带,制成不稳定性 Jefferson骨折模型,分别安装单侧寰枢椎椎弓根螺钉系统和双侧寰枢椎椎弓根螺钉系统,通过摄像记录在1.53 N?m载荷下C1~2的三维运动,测定正常组、骨折模型组及各内固定组的三维运动范围,评价其重建寰枢椎即时稳定性的效果.结果与结论:在屈伸、侧屈及轴向旋转的运动中,单侧寰枢椎椎弓根螺钉系统组的三维运动范围均明显大于双侧寰枢椎椎弓根钉棒系统组(P < 0.05).提示在治疗不稳定性 Jefferson骨折时,双侧寰枢椎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稳定性好;单侧寰枢椎椎弓根螺钉系统固定效果不佳,尤其是抗旋转能力差,不能满足增强稳定性、植骨融合的要求,应尽量避免单独使用.

  • 个体化股骨模型的建立

    作者:王志钢;杨阳;马信龙;马剑雄;张园

    背景:个体化股骨模型的建立,能够准确、完整地描述出股骨的立体结构,有助于测量股骨的解剖形态,这样的模型有统一的密度和机械性能,去除了个体之间性别、年龄、种族、骨质疏松程度、是否有骨病等混杂因素,用于生物力学测试更有意义.目的:寻找一种精确建立个体化股骨模型的方法.方法:在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选取健康男性志愿者1例,采用16排螺旋CT对全股骨沿横断面连续扫描,在Mimics中重建符合Dicom 3.0标准的CT图像,用UG软件对工件进行分型,用cimatron数控编程软件排序,而后设置数控加工原点坐标系,装夹、校正工件并生成刀轨制作出模具.通过点云的方法比较模具制作出的模型和原股骨.结果及结论:制作出了个体化的股骨模型,点云比较结果显示误差在允许的范围内.此建立股骨模型的方法是可取的,能够实现预定的要求.

  • 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的金属植入物治疗

    作者:林志金;曹烈虎;沈锋;黄建明;康一凡

    背景:骶髂关节骨折的治疗存在较大分歧,部分学者主张保守治疗,而有些学者则倾向积极的手术治疗,而方案的决定因素是骨盆稳定性.由于骶髂关节骨折、脱位破坏了骨盆的稳定性,易出现晚期不稳定和骨不连,引起骶髂关节疼痛,双下肢不等长,坐时疼痛和功能障碍,因此对不稳定型骨盆骨折金属植入物固定治疗预后明显优于保守治疗.目的:总结各种金属内外固定植入物置入治疗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的特点及其临床应用情况.方法:由第一作者检索1991-01/2009-12 PubMed数据库(http://www.ncbi.nlm.nih.gov/PubMed)及万方数据库(http://www.wanfangdata.com.cn).英文检索词为"Pelvic fractures,instability,surgical treatment",中文检索词为"骨盆骨折,不稳定,手术治疗".检索文献量总计115篇,选择植入物置入治疗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的特点及其临床应用方面的文献,排除陈旧及重复实验文章,同一领域文献则选择近期发表或发表在权威杂志的文章,终纳入30篇符合标准的文献.结果与结论:骶髂关节骨折脱位是一种严重的高能量创伤,在治疗上越来越重视,尤其是不稳定的骶髂关节骨折脱位.稳定型的骶髂关节骨折脱位采取保守治疗,不稳定骶髂关节骨折脱位宜行外固定、内固定重建骨盆的稳定性,内固定的治疗方法多种多样,但内固定的治疗效果有待于提高,各种内固定方法的生物力学特点如何,以及各种内固定后何时下地负重活动,有待于基础和临的床进一步研究.不稳定的骶髂关节骨折脱位内固定方法很多,包括前路固定及后路固定.后路经CT引导下的经骶髂关节拉力螺钉等微创治是发展的趋势.

  • 股骨颈骨折的组织修复:生物力学、数字化技术及其植入物治疗

    作者:宋雅伟;王昱;戎科;李广凯

    背景:随着生物力学,计算机科学的快速发展,目前治疗股骨颈骨折主要在计算机辅助下进行生物力学分析,采用植入物内固定,肌骨瓣、骨瓣或骨膜移植,假体置换等方法.目的:总结股骨颈骨折的治疗方法,通过股骨颈形态,生物力学分析,计算机模拟等方法更精确的分析出股骨颈位置的应力分布.方法:以Femoral neck fraclure为检索词,检索PubMed数据库(1999-01/2009-06).以股骨颈骨折为检索词,检索万方数据库(1999-01/2009-06).文献检索语种限制为英文和中文.纳入有关股骨颈骨测量的研究设备,股骨颈骨折的治疗方法研究,排除较为陈旧,重复性研究.结果与结论:计算机初检得到667篇文献,根据纳入排除标准,对42篇文献进行分析.在股骨颈骨折的研究方法上,国内外已经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主要内容包括:①股骨颈的形态用CT扫描,结合扫描CT图像测量,提取特征数据,建出生物力学分析可接受的股骨颈的三维形体.②通过计算机模拟对股骨颈的生物力学研究,可以得到它各部分的应力分布以及相应的变形.③运用分析结果指导股骨颈骨折的植入物内固定治疗,并结合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特点进行预防与康复.

  • 椎弓根钉置入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应用进展

    作者:王旭;李永民;谷守山

    目的:介绍椎弓根螺钉固定技术在胸腰椎骨折治疗方面的应用和进展.方法:第一作者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数据库(http://www.ncbi.nlm.nih.gov/PubMed)及CNKI数据库(www.cnki.net/index.htm),在标题和摘要中以"椎弓根螺钉,胸腰椎骨折,内固定"或"vertebral pedicle screw, thoracolumbar fracture, internalfixation"为检索词进行检索.选择文章与椎弓根螺钉固定的解剖学基础、生物力学分析、临床应用及优缺点相关,同一领域文献则选择近期发表或发表在权威杂志文章.共纳入31篇文献.结果:经椎弓根内固定器能有效地恢复椎体的高度及生理弧度,使移位的骨块回复原解剖结构并加以固定,从而使神经管得以持久有效的减压.椎弓根螺钉固定能提供坚强的内固定,可以矫正畸形和维持脊柱的三维位置,提供较好的生物力学稳定性.近年来各种技术的联合应用,微创技术的发展,使得用于治疗胸腰椎骨折的后路技术种类繁多,但椎弓根固定技术是多种治疗胸腰椎骨折后路技术的基础.结论:椎弓根螺钉固定是一种有效的胸腰椎内固定技术,它可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胸腰椎不稳,特别是胸腰椎骨折的治疗.

  • 重建钢板置入内固定的抗剪力及稳定性和可塑性:在治疗髋臼骨折并关节内前方游离骨块中的作用

    作者:汤国良;陈涛;陈顺宝;韩利峰;黄协赞

    目的:探讨重建钢板置入内固定抗剪力及稳定性和可塑性,并认识其在治疗髋臼骨折合并关节内前方游离骨块中的作用.方法:应用计算机应用计算机检索Science Direct数据库、Ei数据库1960-01/2009-10期间的相关文章,检索词为"cetabular fractures,modified ilioinguinal approach,reconstruction plate",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English.同时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等1994-01/2009-10期间的相关文章,检索词为"髋臼骨折,内固定,重建钢板",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此外还手工查阅相关专著数部.纳入有关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髋臼骨折治疗方式研究,包括基础与临床实验.结果:髋臼顶部是人体负重区,术中力求骨折解剖复位.在重建钢板进行髋臼骨折内固定之前,可在直视下用骨钩、克氏针等作暂时骨折内固定,调整骨盆钢板弯度折弯塑形并与髋臼顶后壁外侧或与前壁内侧一致再拧入螺钉进行骨折内固定,术中还应当注意进钉角度避免入髋臼内.术中认为一块钢板内固定不是很满意时,可加用一至二枚皮质骨螺钉或克氏针作加强内固定,但克氏针针尾一定要折弯,防止克氏针松脱移位误入盆腔;也可加用一块重建钢板进行内固定等.重建钢板内固定在髋臼骨折治疗中的优点有可抵抗剪力,稳定性高,重建钢板可塑性强,可充分预弯来适应髋臼部位的特殊形态,术后钢板松动、断裂发生率低,复位满意,固定牢靠.游离骨块可用克氏针临时固定在获得满意固定后再用重建钢板进行固定.结论: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髋臼横行骨折合并关节前方游离骨块,临床效果好,并发症少.

  • 钢板置入内固定治疗四肢长骨骨折的特点

    作者:肖敏;张强

    目的:探讨钢板置入内固定治疗四肢骨折的应用效果及注意事项,以期对四肢骨折的治疗有所启示.方法:由第一作者采用电子检索的方式,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 2002/2009)及Medline数据库(Pubmed: 2004/2007)中检索有关钢板置入内固定治疗四肢骨折的文章,检索词为"四肢骨折,钢板,内固定".排除较陈旧的文章及重复性研究,共纳入符合标准的文献8篇.结果:四肢骨折的治疗方案应根据患者的年龄,一般状况、骨折的部位、局部软组织的情况、患者的要求等情况具体选定,即使同一部位的骨折也有不同的治疗方案,这种选择是个性化的.要充分理解钢板置入内固定与骨折愈合生物学特性的辨证关系,重视恢复骨骼连续性和完整性,掌握钢板内固定置入技术的技巧,保护骨折端周围的血液供应,权衡钢板张力侧固定与局部软组织条件的关系.结论:骨折钢板内固定置入过程中有很多可造成失败的隐患存在,再处理时应对骨折端情况做综合评价.钢板内固定应把握相关原则,重视技巧,以符合骨折愈合生物学特性的方法处理骨折端.康复期内遵照循序渐进的原则,重视随访.

  • 短节段金属植入物固定并经椎弓根植骨治疗胸腰段单节段骨折27例:随访效果评价

    作者:吴怀宝;刘志富;吴叶

    背景:对于青壮年和高龄单节段胸腰段骨折采用后路手术的患者,到底采用长节段还是短节段椎弓根螺钉系统崮定更为理想,目前国内外文献并没有一致的意见.目的:评价胸腰段单节段骨折短节段金属植入物固定并经椎弓根植骨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05-06/2008-06收治的资料完整并得到随访的胸腰段单节段骨折患者27例,所有患者骨折位置在T11~L2,椎体A型骨折,无严重神经功能障碍.按照年龄分为2两组,青壮年组12例,随访时间平均28.7个月;高龄组15例,随访时间平均31.4个月.采用胸腰段后路经椎弓根植骨及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治疗,按照固定范围分为长节段固定和短节段固定.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问、出血量、并发症及固定前、吲定后1周内、固定后1年后骨折椎体高度及骨折节段后凸角度变化.结果与结论:所有患者固定治疗后脊柱后凸角度均得到明显矫正,骨折椎体高度得到明显恢复.1年随访时,两组采用短节段固定者均发生一定程度的矫正角度丢失,但两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 05).在青壮年组虽然长、短节段固定患者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矫正角度丢失,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在高龄组采用长节段固定患者的矫正角度丢失程度低于短节段固定(P<0.05).提示青壮年单节段胸腰段骨折患者短节段金属植入物固定并后路经椎弓根植骨疗效满意,高龄患者选择经椎弓根植骨结合长节段固定疗效更为理想.

  • 钛金属后路椎弓根钉棒内固定系统联合椎间植骨治疗腰椎滑脱:5年同一科室36例随访

    作者:莫楚鸿;谭建基;唐灿锐

    背景:目前临床应用治疗腰椎滑脱症的方法主要有单纯减压、前路椎体间融合、后路椎体间融合、前后路联合360.融合等,它们都有各自的优缺点.目的:评价GSSII系统固定联合椎间植骨治疗腰椎滑脱的效果.方法:选择脊柱滑脱患者38例,采用标准置钉技术先在滑椎两侧的椎弓根置入2枚椎弓根螺钉,滑椎下位椎体置入2枚椎弓根螺钉,C臂机透视确认螺钉位置正确,然后咬除滑脱椎体的棘突、椎板,切除椎间盘,准备植骨床,安装连接棒,行滑椎复位.将椎板切除后的碎骨及所取髂骨植入椎间隙.调整GSS系统,扭紧连接螺钉,放置引流,关闭切口.术后8周及随访时观察手术前后脊柱放射线影像的改变,材料置入后临床症状和体征的变化,材料的生物相容性及术后骨融合情况.结果与结论:X射线观察38例患者中36例腰椎滑脱较术前改善,其中28例完全复位,10例术后仍存在1度滑脱:术后8周X射线观察可见椎弓根钉-棒内固定器械固定可靠,未见钉、棒松脱现象,无脊柱再滑脱,脊柱稳定性良好.随访36例患者中,未出现钉、棒松脱,植骨融合好,术前的症状均得到改善,疗效评价优33例、良3例.结果证明,GSS系统钛棒可内固定治疗腰椎滑脱,操作简单、提拉复位力及螺钉抗拔出力强,是较好的固定系统.

  • 膨胀式椎弓根螺钉置入内固定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同一机构1年16例18个月随访

    作者:肖伟平;钟发明;李勇;吕劲;柯桥宁;汤敏予

    背景:对于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患者,普通椎弓根螺钉的把持力不够或术后承载负荷过大容易造成椎弓根螺钉的松动或脱出,从而导致内固定失效或假关节形成.目的:观察膨胀式椎弓根螺钉置入内固定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的效果.方法:选择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16例,男6例,女10例,年龄73.6(59~83)岁;单椎体压缩骨折11例,两椎体骨折5例(无跳跃式骨折),其中爆裂骨折4例.累及椎体:T12 7个,L1 10个,L2 3个,L4 1个;术前脊髓和神经根受压4例.均采用膨胀式椎弓根螺钉置入内固定治疗,对于有脊髓神经压迫椎管占位>50%者,行椎板减压及后外侧植骨.安装好固定棒,依靠固定棒将内栓挤入外螺钉的中空内,安装预弯好的棒进行撑开,恢复椎体高度使骨折复位,爆裂骨折行自体髂骨作横突及关节突间植骨.结果与结论:16例术后伤口全部愈合,无伤口感染,无脑脊液漏,无术中、术后死亡,术后X射线及CT检查见骨折已复位,脊髓压迫解除.经过6~24个月随访,X射线片显示植骨均己融合,无内固定物松动、断裂,无假关节形成,无明显腰背部疼痛;术后椎体前缘、椎体后缘高度较术前明显提高(P≤0.01),后凸畸形纠正范围较术前恢复11°~27°.说明膨胀式椎弓根螺钉置入内固定在不增加螺钉长度和在椎弓根内直径,降低椎弓根处骨折风险的情况下,提供了较普通螺钉更加可靠的固定强度,是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理想的内固定器.

  • 置入棘突间稳定系统Wallis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与单纯腰椎管减压的比较

    作者:徐西强;吴华;李光辉;李峰

    背景:在早期,腰椎问盘退变性疾病的治疗临床常用髓核摘除或髓核摘除加刚性内固定融合技术,但是随着非刚性固定技术的发展,棘突间稳定系统固定和全椎间盘置换在脊柱非融合治疗中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其优点日益突出.目的:与单纯腰椎管减压相比,评价腰椎管减压并棘突间稳定系统wallis置入固定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的效果.方法:选择2007-12/2008-12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骨科收治的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40例,随机选取20例行单纯髓核摘除(对照组),20例行突出髓核摘除加棘突间稳定系统wallis固定(实验组).分别于置入后1周,1年对两组患者分别进行JOA评分、目测类比评分.结果与结论:两组患者置入后1周JOA评分及目测类比评分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术后1年JOA评分及目测类比评分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两术式即刻效果无差异,均取得良好的效果,此效果主要依赖于手术有效的减压.实验组中期效果明显优于乙组,主要是棘突间稳定系统Wallis发挥良好的生物学作用,有效缓解了患者残余的慢性下腰痛.

  • 金属植入物治疗老年肱骨远端骨折20例:与7例保守治疗的比较

    作者:汪正宇;徐祝军;胡旭峰;董利军;谢加兵;杨民

    背景:金属植入物内固定治疗年青肱骨远端骨折患者具有明显的优势,优良率为65%~100%.老年此类骨折患者由于骨质疏松和全身状况等原因,是否有必要接受金属植入物的内固定治疗干预,尚缺乏验证.目的:探讨金属植入物内固定治疗老年患者肱骨远端骨折手术效果,并与保守治疗及年青患者作比较.方法:选择2002-01/2007-06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骨一科收治的27例肱骨远端骨折老年患者,年龄68(60~76)岁;其中20例肘关节实施开放复位金属植入物内固定治疗,7例进行保守治疗.术后3,6,12周临床和影像学评估分析患者伸屈功能、关节面台阶和前倾角,并与文献中中青年患者内固定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与结论:27例均获得随访,随访7~28个月,其中26例骨性愈合.金属植入物内固定组1例不愈合,为非感染性骨不连,患者因全身情况而拒绝进一步治疗;无钢板断裂,2例存在螺钉松动,3例克氏针松动,但不需要手术干预.金属植入物内吲定组患者伸屈功能、关节面台阶和前倾角评定结果及优良率明显优于保守治疗组(P<0.01).内固定治疗组不愈合率(骨折部位和截骨部位)、感染、异位骨化、神经损伤以及和金属植入物相关的症状与文献中年中青年患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与其他关节内骨折一样,老年肱骨远端骨折患者也需要金属植入物内固定治疗干预,只要遵循基本的外科和内固定的原则,保持前倾角和关节的完整性,均能获得一定的恢复.

  • 骨小梁金属AVN重建棒植入配合中药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26例

    作者:王上增;孙永强

    背景:骨小梁金属AVN重建棒为多孔钽金属假体,为Michael Christie设计并发明,自2001-11在欧洲上市以来已有大量的假体植入,取得良好效果.中医药治疗股骨头坏死具有一定优势,特别是对早、中期患者的疗效良好,关键在于早期诊断与早期治疗是取得良好疗效的关键.目的:观察骨小梁金属AVN重建棒植入配合中药治疗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5-02/2007-06河南省中医院骨科收治的早中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26例,男16例,女10例;年龄18~56(40.0+2.2)岁;单侧股骨头坏死21例,双侧坏死5例;Ficat分期,Ⅰ期14例,Ⅱ期12例.所有患者均有患髋疼痛,腹股沟中点处深在性压痛,髋关节活动受限,能扶单拐行走者15例,扶双拐行走者8例,卧床不能行走者3例.26例术前采用Harris评分平均(61.5+1.0)分.全部患者均采用骨小梁金属AVN重建棒植入配合中药治疗.结果与结论:26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年.26例患者均顺利植入骨小梁金属AVN重建棒,植入时间10~18 min,平均15min.植入后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术后1年Harris评分平均(87.3+1.3)分,与植入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优21例,良3例,可2例,优良率92%.植入后均无深静脉栓塞、泌尿系统、肺部感染及压疮等发生.提示骨小梁金属AVN重建棒植入配合中药是治疗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有效方法.

27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