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心血管系统疾病 >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中华心律失常学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Cardiac Arrhythmias 중화심률실상학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影响因子: 0.58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7-6638
  • 国内刊号: 11-3859/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北京市门头沟区冯村西里阜外医院西山园区A楼409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97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张澍
  • 类 别: 心血管系统疾病
期刊荣誉:
  • 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一级预防恰当治疗的多因素回归分析

    作者:梁淑敏;谢双伦;陈煜阳;苏子焯;袁沃亮;陈样新;周淑娴;王景峰

    目的 目前临床指南均采纳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35%作为植入心律转复除颤器(ICD)为心脏性猝死一级预防.然而基于此标准植入ICD的患者,获得恰当治疗率极低,本研究旨在通过对植入ICD作为一级预防患者进行分析,寻找其他临床相关指标,筛选出ICD一级预防恰当治疗的更高危患者.方法 本研究为单中心回顾性研究,连续收集2000年7月至2015年12月在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心血管内科植入ICD/心脏再同步治疗除颤器(CRT-D)的358例患者的资料.纳入2008年美国心脏病学会/美国心脏协会/美国心律学会(ACC/AHA/HRS)器械植入治疗心律失常的指南中植入ICD一级预防的Ⅰ类推荐、CRT-D的Ⅰ类和Ⅱa类推荐的患者.根据随访期间ICD/CRT-D是否有恰当治疗分成两组:无恰当治疗组99例,有恰当治疗组24例;对患者年龄、性别等基线资料,血生化、超声心动图、24h动态心电图等指标进行分析,并寻找ICD/CRT-D一级预防恰当治疗的独立危险因子.结果 本研究共入选123例患者,其中男性占78%,年龄(61±12)岁.随访(37±34)个月,ICD/CRT-D恰当治疗率为19.51%.通过多自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 <45 ml·min-1·(1.73 m2)-1(OR=2.749,95%CI 1.008~7.496,P=0.048)、心房颤动(房颤)(OR=3.141,95%CI 1.095~9.013,P=0.033)是ICD/CRT-D一级预防恰当治疗的独立危险因子.结论 房颤、eGFR<45 ml· min-1·(1.73m2)-1可能是ICD/CRT-D一级预防患者获得恰当治疗的独立危险因子.

  • 冷冻球囊消融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过程中肺静脉消融顺序对术中迷走神经反射的影响

    作者:丁建;梁明;杨桂棠;孙鸣宇;金志清;张萍;丁明英;张超凡;韩雅玲;王祖禄

    目的 阐述冷冻球囊消融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过程中,改变左、右侧肺静脉消融顺序对术中迷走神经反射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连续入选北部战区总医院心内科2017年1月~2017年5月应用第二代冷冻球囊消融的阵发性房颤患者90例,按人选时间顺序将患者依次分为对照组(以左上肺静脉为初始消融组,56例)和实验组(以右上肺静脉为初始消融组,34例).对照组行冷冻消融时,首先行左侧肺静脉冷冻消融治疗,再行右侧肺静脉冷冻消融;实验组首先行右侧肺静脉冷冻消融,后对左侧肺静脉冷冻消融.两组术中均记录迷走神经反射发生情况.比较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术前基础心率、术中参数(冷冻消融时间、冷冻次数)及迷走神经反射(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停搏以及房室传导阻滞)发生情况.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在合并高血压、糖尿病、脑梗死、左心房内径、心功能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手术时间、X线曝光时间、曝光量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在术前基线心率及术后心率变化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于术中消融左上肺静脉后球囊复温过程中出现迷走神经反射15例,实验组1例首先消融右侧肺静脉,后于首次消融左上肺静脉后、球囊复温过程中出现迷走神经反射.两组间迷走神经反射的发生率存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6.8%对2.94%,P=0.004).结论 冷冻球囊消融治疗阵发性房颤过程中,首先对左上肺静脉进行消融常可引起迷走神经反射;然而首先对右上肺静脉进行消融,可以显著减少消融左上肺静脉时迷走神经反射的发生.

  • 低位房间隔起搏对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心房同步性和功能的影响

    作者:陈康玉;严激;徐健;杨冬妹;苏浩;宇霏;王齐;朱红军;郭飞;朱静

    目的 旨在评价低位房间隔起搏对病态窦房结综合征(SSS)患者心房电学、机械同步性和功能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为随机对照研究,入选自2015年6月至2016年9月人住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具有永久起搏适应证的SSS患者100例,根据P波时限分为房间传导阻滞组(P>120 ms)和无房间传导阻滞组(P≤120 ms),通过随机分组软件分为无房间传导阻滞右心耳起搏组(A组)、无房间传导阻滞低位房间隔起搏组(B组)、房间传导阻滞右心耳起搏组(C组)和房间传导阻滞低位房间隔起搏组(D组).通过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评价不同部位起搏对心房电学、机械同步性和功能的影响,包括P波时限、P波离散度、左心房16节段从心电图QRS时限起点到左心房收缩小容积时间的标准差(Tmsv-16-SD)、RR间期校正的Tmsv-16-SD(Tmsv-16-SD%)和左心房射血分数(LAEF)等指标.结果 低位房间隔起搏可改善合并房间传导阻滞患者的P波时限[(130.4±8.3)ms对(118.2±7.8) ms,P<0.01]、P波离散度[(29.8±7.4) ms对(262±5.1) ns,P<0.01]和左心房Tmsv-16-SD[(134.2±35.1) ms对(110.9±21.7) ms,P<0.01]、Tmsv-16-SD%[(17.4%±4.3%)对(14.3%±2.7%),P<0.01],改善LAEF[(41.6%±6.6%)对(44.7%±7.5%),P<0.01]、纵向应变(mSs)[(39.9%±9.1%)对(41.2%±8.5%),P<0.01]、收缩期纵向应变率(mSRs)[(3.6±0.7)s-1对(3.9±0.7)s-1,P<0.01]和舒张晚期纵向应变率(mSRa)[(-2.8±0.4)s-1对(-3.1±05)s-1,P<0.01];右心耳起搏增加了SSS患者P波时限、P波离散度和Tmsv-16-SD、Tmsv-16-SD%(P<0.05),降低合并房间传导阻滞SSS患者的LAEF、mSs、mSRs、mSRe和mSRa(均P<0.01);心房P波时限、P波离散度和Tmsv-16-SD、Tmsv-16-SD%高度相关(均P<0.01).结论 低位房间隔起搏可改善合并房间传导阻滞SSS患者的心房电学和机械同步性,改善心房功能.

  • 尼非卡兰与伊布利特转复射频消融术终持续性心房颤动的疗效比较

    作者:崔海明;汤晔华;万文婷;张家友;廖德宁

    目的 观察持续性心房颤动(房颤)患者射频消融术终时,应用尼非卡兰与伊布利特复律的临床疗效.方法 本研究为前瞻性、随机对照法的单中心临床研究.选择2016年4月至2018年3月在海军军医大学长征医院心内科入院行射频消融术治疗的持续性房颤患者,充分消融后房颤仍然持续者49例,随机对照法分组并采用伊布利特(26例)和尼非卡兰(23例)药物复律,比较两组临床特点、校正QT间期(QTc)达峰与恢复时间、转复成功率及转复时间,并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临床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尼非卡兰组转复成功率60.9%(14/23)与伊布利特组57.7%(15/26)相似(P>0.05),但尼非卡兰组药后QTc达峰时间、恢复时间以及房颤转复时间[(6.8±2.6) min对(11.3±4.7)min,(P<0.05)]等均明显短于伊布利特组.结论 尼非卡兰与伊布利特均可有效转复射频消融术终仍然持续的房颤,但尼非卡兰起效更快、用药后QTc恢复时间及所需心电监测时间更短,可作为持续性房颤射频消融术终药物复律的优选方案.

  • 心室流出道及邻近结构室性心律失常优先与多通道传导再认识

    作者:李进;郑程;林佳选;李嘉;李岳春;林加锋

    目的 探讨心室流出道(VOT)及邻近结构间优先与多通道传导现象的心电图及电生理特征.方法 纳入2007年8月至2017年12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进行射频消融治疗的特发性室性早搏(PVC)/室性心动过速(VT)1 891例,其中1 346例起源于VOT及邻近结构[右心室流出道(RVOT)、肺动脉窦、左心室流出道(LVOT)、二尖瓣主动脉瓣连接区(AMC)及心大静脉远端(DGCV)移行区],仅44例(3.27%)符合VOT及邻近结构间优先与多通道传导现象的心电图及电生理特征者入选本研究,男20例,年龄(49.03±13.60)岁,年龄范围28~72岁.对比各例的消融靶点的激动标测,起搏标测和SR间期结果并进行分析.结果 ①优先传导共32例(72.73%),其中LVOT起源经RVOT,优先传导22例(50.00%),肺动脉窦上起源经RVOT或LVOT优先传导分别为5例(11.36%)及2例(4.55%),邻近DGCV延伸支起源经RVOT、左冠窦(LCC)起源经AMC优先传导2例(4.55%),AMC起源经左心室前壁(LVAW)优先传导1例(2.27%);②LVOT起源经LVOT及RVOT多通道传导及RVOT起源经RVOT及LVOT多通道传导共7例(15.91%);③肺动脉瓣上起源经RVOT优先与RVOT或LVOT多通道传导共存5例(11.36%).优先传导组和优先与多通道传导共存组的后消融靶点领先度优于初始消融靶点(P<0.O1),SR间期较初始消融靶点延长(P<0.01).结论 VOT及邻近结构间优先与多通道传导现象存在多种类型,消融PVC/VT的过程中会发生心电图的形态变化,激动标测的领先度和起搏标测的SR间期可以帮助判断有效靶点.

  • 基于双腔起搏器右心房-左心室间期实现心脏再同步治疗的可行性研究

    作者:蒲里津;赵璐露;何忠荣;王钰;华宝桐;代荣俗;丁旭萌;赵玲

    目的 探讨双腔起搏系统基于右心房·左心室间期(RAS-LVS)自动优化单左心室起搏房室间期(AVI)实现心脏再同步治疗(CRT)的可行性及算法.方法 入选2013年10月至2017年6月收住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符合CRT IA类适应证并植入双腔起搏器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CHF)11例,延长AVI后测定RAS-LVS,基于该间期在超声心动图下优化单左心室起搏的AVI,比较术前及术后间期优化后主动脉前向血流速度时间积分(AVVTI),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12节段达峰时间标准差(IS-SD12)、主肺动脉射血前时间差(IVMD)、二尖瓣反流面积(MRA)、QRS时限的差异.计算单左心室起搏优化的AVI与RA-LV间期比值(左心室优先系数ε).结果 与术前比较,AVVTI[(22.84±2.15) cm对(16.43±2.31) cm,P<0.05]、LVEF(37.2%±3.88%对27.61%±4.20%,P<0.05)、TS-SD12[(93.92±24.59) ms对(122.06±22.23) ms,P<0.05]、IVMD[(65.27±11.29) ms对(82.64±14.74) ms,P<0.05]、MRA[(3.10±1.12) cm2对(4.28±1.25) cm,P<0.05]、QRS时限[(135±11)ms对(187±21)ms,P<0.05]均明显改善,RAS-LVS为(300±41)ms,优化的AVI为(151±18) ms,ε为0.55±0.09.结论 双腔起搏器基于RAS-LVS优化AVI可实现CRT,佳AVI为RAS-LVS的55%.

  • 经静脉拔除导线严重并发症的相关危险因素

    作者:刘刚;李学斌;昃峰;段江波;王龙;李鼎;苑翠珍;姜陆洋;高卿;杨威;赵舟;韩增强;陈生龙;陈彧

    目的 探讨患者经静脉拔除心内电极导线过程中常见的严重并发症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所有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经静脉拔除心内导线患者资料,根据是否发生并发症将这些患者分为并发症组与对照组,记录所有患者的性别、年龄、植入器械类型,初次导线植入时间、拔除导线总数、拔除右心房导线数目、拔除右心室导线数目,拔除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导线数目,拔除左心室导线数目,拔除方法等变量.并应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这些变量是否与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相关.结果 研究期间共完成经静脉导线拔除手术922例,共拔除各类导线1 832根(其中右心房导线751根,右心室导线917根,左心室导线74根,除颤导线90根).共发生严重并发症16例(包括急性心脏压塞12例,需要外科手术的急性三尖瓣反流3例,急性肺动脉栓塞1例).本组资料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7%.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gc回归分析表明拔除右心房导线数目(OR=3.056,95%CI 1.174~7.958,P=0.022)、初次导线植入时间(OR=1.102,95%CI 1.029~1.180,P=0.005)是经静脉拔除导线发生严重并发症的危险因素(OR=1.102,95%CI 1.029~1.180,P=0.005;OR=3.056,95%CI1.174~7.958,P=0.022).结论 在经静脉起搏导线拔除工作中,急性心脏压塞是常见的严重并发症.右心房导线数目增加、初次导线植入时间延长是围术期发生严重并发症的危险因素.

  • 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在20例Brugada综合征患者中的临床疗效分析

    作者:闫丽荣;戴研;陈柯萍;李玉秋;李超;吴瑛;陈若菡;孙奇;华伟;张澍

    目的 本研究旨在总结分析国内Brugada综合征患者接受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连续人选2009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阜外医院植入ICD的Brgada综合征患者,收集并回顾性分析患者基线特征、ICD恰当治疗、不恰当治疗及ICD植入相关并发症等数据.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20例接受ICD治疗的Brugada综合征患者,平均年龄(47.6±8.6)岁,男18例(90.0%),女2例(10.0%). 7例(35.0%)患者有心脏性猝死家族史;既往晕厥患者9例,心脏骤停患者5例,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室速)患者1例,无症状患者5例.平均随访(51.4±40.4)个月,7例(35.0%)患者接受1次及以上的ICD恰当治疗,其中1例患者发生电风暴,ICD恰当治疗率为9.9%/年;有症状(晕厥、心脏骤停或多形性室速)患者ICD恰当治疗率高于无症状患者,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0.0%对20.0%,P=0.613).随访期间7例(35.0%)患者发生ICD不恰当治疗,ICD不恰当治疗率为7.7%/年.2例(10.0%)患者发生ICD植入相关并发症,随访期间无死亡事件发生.结论 Brugada综合征患者ICD恰当治疗率较高,尤其基线水平有症状患者,然而无症状患者中亦发生了ICD恰当治疗,尚需进一步研究完善危险分层从而指导临床治疗;不恰当治疗率亦较高,但多数可通过调整ICD参数得到解决.

  • 左心房大小对磁导航指导下心房颤动射频消融的影响

    作者:刘晓宇;郑杰;李库林;钱玲玲;郁志明;王如兴

    目的 探讨左心房大小对磁导航(RMN)指导下心房颤动(房颤)消融的影响.方法 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43例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市人民医院接受RMN指导下的房颤射频消融治疗的患者.按照左心房内径大小分为A组(<40 mm,16例)和B组(≥40mm,27例).对比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射线应用、手术成功与术后复发等情况.结果 与B组相比,A组患者阵发性房颤比例高(15/16对13/27,P=0.002)、左心室射血分数高[63.9%±4.2%对61.1%±3.6%,P=0.026)],Carto 3系统建立的左心房模型容积小[(91.8±15.7) ml对(119.6±31.8)ml,P=0.002];A组消融治疗过程中,从建模至消融结束X线曝光时间[(77.3±115.9)s对(9.6±16.5)s,P<0.001]和剂量[(2.6±3.6) gycm2对(1.0±2.5)gycm2,P=0.0038]明显增加,且需要多次调整鞘管位置才能完成消融,但手术过程总时间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两组术中肺静脉隔离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随访发现,与B组相比,A组复发率低,维持窦性心律患者比例高(93.8%对66.7%,P=0.04).结论 RMN指导下的房颤消融手术安全、有效,但对左心房内径较小患者会增加手术操作难度,从而使X线曝光时间和剂量增加.

  • 束室旁路电生理特征与研究进展

    作者:张余斌;刘彤

    束室旁路(FVP)是Mahaim纤维的少见类型.束室旁路可合并其他类型的旁路和心动过速.束室旁路也可合并其他类型的心脏疾病,特别是有PRKAG2基因突变所致的糖原积累性心肌病时,其体表心电图表现和电生理特征常有别于典型FVP且预后较差.本文将从解剖、体表心电图及心内电生理特征,合并多旁路、合并其他类型心动过速、PRKAG2心脏综合征与FVP及外科手术获得性FVP等方面进行讨论.

  • 微小RNA与心脏再同步治疗

    作者:梁义秀;宿燕岗

    失同步心力衰竭(DHF)患者接受心脏再同步治疗(CRT)后约30%无反应,近期微小RNA(miRNA)相关研究为其发生机制与解决方案提供了更多信息.一方面,DHF发生的病理变化与某些miRNA特别是心脏特异性miRNA相关,这些miRNA参与了心肌细胞肥大、凋亡及心肌纤维化等,并在CRT后参与这些病理变化的逆转;另一方面,由于特异性与左心室壁张力(即CRT的作用靶点)相关,miRNA可能在将来对CRT适应患者筛选提供重要信息.

  • 心房间传导延迟对猪左心房血流动力学及机械功能的影响

    作者:蔡洁玲;陆婷;曹宾;黄少华;陶文其;徐志强;张雁;王骏;孙育民

    目的 探讨心房间传导延迟对小型猪的左心房血流动力学及机械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 8只巴马猪在三维电解剖标测系统指引下,在右心房内膜面尝试进行经导管射频消融Bachmann传导束,建立心房间传导延迟模型(消融建模不成功设立为对照组).通过超声心动图记录左心房机械功能参数,使用Swan-Ganz导管测定血流动力学参数,对比消融建模后即刻(急性期)以及消融后3个月(慢性期)与消融前左心房大容积、左心房扩大指数、肺毛细血管楔压及心排出量等参数的变化.结果 5只猪心房间传导延迟模型建模成功(延迟组),P波宽度从消融术前(69.4±2.9) ms延长至术后(113.4±4.5) ms及术后3个月(115.8±3.9) ms(P<0.001);另外3只猪P波未见明显改变(P=0.47).延迟组肺毛细血管楔压在消融术后慢性期较消融前明显增加[(18.0±1.8) mmHg(1mmHg=0.133kPa)对(11.2±1.3) mmHg;P<0.001],对照组肺毛细血管楔压则未发生显著变化[(12.3±0.5) mmHg对(12.0±1.0) mmHg;P=0.79].两组左心房机械运动功能参数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心房间传导延迟可导致肺毛细血管楔压显著升高,此可能是射血分数保留心力衰竭的发病原因之一.

  • 脊神经在迷走神经刺激诱发犬心房颤动中的作用

    作者:张淑娟;黄从新;赵庆彦;张淑娣;代子玄;赵红宜;钱永生;张友京;王腾;王晞;唐艳红

    目的 探讨脊神经在颈部迷走神经刺激(VNS)诱发犬心房颤动(房颤)中的作用.方法 14只杂种犬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脊神经刺激(SCS)组和脊神经阻滞(SCB)组,各7只.SCS组给予脊髓T1~T2水平90%的阈电压刺激,SCB组于T2~T3水平硬膜外腔注射2%利多卡因.两组犬于基线期、VNS期、SCS期和SCS/SCB+VNS期测定有效不应期(ERP)、不应期离散度(dERP)和房颤诱发情况,并记录基线期及SCS后颈部左侧迷走神经(LVN)和左上心房神经节(SLGP)的神经活性.结果 与基线期比较,VNS期各部位ERP显著降低、dERP明显延长(P<0.05);SCS联合VNS后,VNS期各部位ERP进一步缩短、dERP进一步延长(P<0.05),且房颤诱发率较单独VNS时明显增加(P<0.05).SCB后,VNS期各部位ERP、dERP与基线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SCS后,LVN频率[(206.5± 20.5)次/min对(58.8±8j)次/min,P<0.05]和振幅[(0.022±0.004) mV对(0.017±0.003) mV,P<0.05]均显著高于基线期,而SLGP的频率[(108.6±12.9)次/min对(168.7±13.3)次/min P<0.05]和振幅[(0.015±0.003) mV对(0.023±0.004) mV,P<0.05]则显著低于基线期.结论 SCS可通过增强外周迷走神经的活性调控其对房颤易患性和心房电重构的影响.

  • 起搏器电池耗竭致起搏器综合征及T波记忆现象一例

    作者:赵爽;杨杰孚;齐欣;刘俊鹏;王志蕾;金鑫;张澍

    随着现代起搏器功能日趋生理化,起搏器综合征已愈发少见.我们收治1例主因“反复胸闷、咽部紧缩感3个月,加重伴夜间呼吸困难10余天”入院的患者,行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患者症状不能缓解,行起搏器更换术后恢复DDD起搏模式,患者症状明显改善,术后心电图示多导联T波倒置,考虑起搏器电池耗竭致起搏器综合征及T波记忆现象.现回顾该病例的特点及诊治过程并结合文献进行分析讨论,以期总结经验.

  • 心血管植入型电子器械的国内外现状及展望

    作者:宿燕岗

    通过起搏器功能和不同起搏部位避免右心室心尖部起搏是不衰的话题.希氏-浦肯野系统起搏应能使心室起搏依赖伴有心脏收缩功能降低的患者获益.无导线起搏器及非经静脉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以及两者的结合亦将是今后一段时间内临床医生关注的热点.心脏再同步治疗的进展和面临的问题同在,针对经静脉植入左心室导线失败及术后无反应的患者可进行希氏-浦肯野系统起搏的研究.希望可穿戴式除颤器尽快能在国内常规应用,并进一步推广使用植入式心电事件记录仪.心肌收缩力调节器和迷走神经刺激尚需等待大规模临床验证其疗效.国内心血管植入型电子器械术后的随访管理工作亟需加强.

  • 临床心脏电生理的未来发展:经典与规范携手、数据与创新并重

    作者:陈明龙;孙育民

    心脏电生理历经30年的历史,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对于绝大多数快速性心律失常来说,导管消融几乎无不能及,但未来5~10年是该领域的平台期.期间的电生理发展应聚焦于基础电生理培训、规范导管消融技术操作、基于大数据的临床研究与临床路径的探索、重视预防性策略研究.

  • 精彩2018——心律失常领域10大研究回顾

    作者:张澍

    “心律失常领域10大研究”迄今已走过7个年度.2018年编辑部再度会同国内相关专家遴选出我们认为具影响力的10大研究,内容涵盖心房颤动检测和导管消融的新研究,室性心律失常消融的新策略,心血管植入性电子器械治疗的新技术、新突破,希氏-浦肯野纤维系统起搏的新进展,围术期抗菌治疗的新依据,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的新分类,心脏骤停相关危险因素的荟萃分析.愿与同道们共同讨论心律失常领域的发展动态,探索新的发展方向.

中华心律失常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z1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1999 01 02 03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