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中华实验和临床感染病(电子版)杂志

中华实验和临床感染病(电子版)

中华实验和临床感染病(电子版)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and Clinical Infectious Diseases(Electronic Version) 중화실험화림상감염병잡지(전자판)

  • 主管单位: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影响因子: 0.95
  • 审稿时间:
  • 国际刊号: 1674-1358
  • 国内刊号: 11-9284/R
  • 发行周期:
  • 邮发: http://zhsyhlcgrbzz.yiigle.com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2007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实验和临床感染病杂志(电子版)》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 主编: 毛羽 成军
  • 类 别: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 病毒性肝炎和肝炎肝硬化患者体表胃电图分析

    作者:陶明玲;刘素珍;金瑞

    目的 研究胃电图在伴有胃动力障碍的肝病患者中应用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急性肝炎(AH)、慢性活动性肝炎(CAH)、肝炎肝硬化(LC)患者各30例,经胃镜检查除外器质性疾病,进行体表胃电图检查.观察胃电主频率(DF)、主功率(DP)、胃电节律紊乱率(AR),比较分析3组患者各参数的差异.结果 LC患者餐前、餐后DP显著降低,AR增加,CAH患者餐后DP较AH组降低,3组患者餐前、餐后DF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LC患者胃电图表现明显异常,可能与消化道症状和胃动力紊乱有关,对于指导临床治疗有一定意义.

    关键词: 肝病 胃电图 胃动力
  • 自身免疫性肝炎和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肝组织和外周血单个核细胞Fas及FasL的检测

    作者:刘妍;闫惠平;张立洁;檀玉芬;冯霞;马冬梅;张欣;李伟华

    目的 观察自身免疫性肝炎(AIH)和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患者肝组织和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Fas、FasL的表达,探讨细胞凋亡在自身免疫性肝病(AILD)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对10例AIH、20例PBC患者肝组织和PBMC中Fas、FasL进行检测,正常对照为10例健康献血者.结果 AIH 患者PBMC中Fas、FasL检出率分别为100%和90%, Fas、FasL平均阳性细胞率分别为78%和65%;PBC患者PBMC中Fas、FasL检出率均为90%,平均阳性细胞率分别为62%和59%.在肝组织中Fas、FasL表达于肝细胞和淋巴细胞:9例AIH Fas阳性颗粒见于肝细胞浆,其中1例胞膜、胞浆同时阳性;8例FasL阳性颗粒表达于肝细胞浆;Fas、FasL阳性肝细胞多聚集于汇管区周围.同时在汇管区周围浸润的淋巴细胞中也可见Fas或FasL的阳性表达.17例PBC患者Fas阳性颗粒表达于肝细胞浆,其中4例胞膜、胞浆同时阳性;16例PBC FasL阳性,见于肝细胞浆,在肝组织中浸润的淋巴细胞浆中Fas、FasL均有表达.AIH和PBC患者Fas、FasL表达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结论 AIH和PBC患者的Fas、FasL表达增加,细胞凋亡可能在AIH和PBC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 肠源性内毒素血症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影响的研究

    作者:王坤铎;谢君

    目的 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肠源性内毒素与细胞免疫功能的关系,以寻找控制慢性乙型肝炎进展的有效途径.方法 选取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06例,健康对照组45例,检测血清内毒素、IL-2、TNF-α、CD4+、CD8+细胞因子水平,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 结果 慢性乙型肝炎组ET、TNF-α水平明显升高,IL-2水平明显降低,CD4+亚群明显降低,CD8+亚群明显升高,CD4+/CD8+比值明显降低(P<0.01).结论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内毒素水平明显升高,同时细胞免疫功能低下且紊乱.

  • 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50例的短期疗效观察

    作者:纪冬;陈国凤;李永纲;邵清;韩萍

    目的 分析恩替卡韦对慢性HBV感染患者的早期疗效,提高治疗水平.方法 根据化验结果选取慢性HBV感染患者,给予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将其分为HBeAg阳性组(30例)及HBeAg阴性组(20例)进行观察,在用药2周后检测血清HBV DNA水平及肝功能的变化.结果恩替卡韦在开始治疗2周后即有显著的抗病毒效果.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定量法检测患者HBV DNA的平均下降幅度,HBeAg阳性、阴性组分别为3.005 log10和3.410 log10,与用药前比较P值均<0.001.HBV DNA<500拷贝/ml者分别为1例及8例.没有发生药物相关的不良反应.结论恩替卡韦进行慢性HBV感染者抗病毒治疗,疗效确切,且起效快,安全性好.

  • 济南市传染病医院1997~2006年肾综合征出血热2164例分析

    作者:王昌源;杜磊;张立华;司爱华

    目的 探索近年来城市中心传染病医院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病例特点,为进一步制定防治策略和采取有效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济南市传染病医院1997~2006年10年间住院确诊HFRS患者的流行病学资料和近5年(2002~2006)住院HFRS患者的临床资料,建立数据库,应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164例HFRS患者,年龄为1~82岁,平均37.97岁,20~49岁占70.19%,男女比例3∶ 1,农村患者占78.51%,多数患者生活或工作环境中有鼠类活动;发病率逐年下降,未愈/病死率似有下降趋势;发病形式以全年散发为主,春季稍多.临床特点是不典型病例较多,重危患者较多,并发症和继发症复杂.多器官功能衰竭、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急性肾功能衰竭、颅内出血、DIC是主要死因.结论 HFRS仍然是危害人们健康的重要疾病,必须持续灭鼠、杀螨、防护重点人群,积极开展新的实验室诊断方法的研究,提高基层医疗机构诊断水平,加强城市中心传染病医院治疗研究.

  • 乙型肝炎病毒YMDD变异研究进展

    作者:张照华;孟红

    核苷(酸)类似物拉米夫定作用于乙型肝炎病毒(HBV)多聚酶活性部位YMDD基序(酪氨酸-蛋氨酸-天冬氨酸-天冬氨酸),抑制HBV DNA复制,抗病毒效果显著.但临床上部分患者可表现为无应答或随着用药时间的延长,HBV会发生突变并导致对拉米夫定耐药,影响拉米夫定的疗效,常见的突变位点在YMDD基序的第204位上,即蛋氨酸被缬氨酸或异亮氨酸取代(rtM204V或rtM204I),分别称为 YVDD和YIDD突变.目前对YMDD变异的研究是一个热点,本文就近年来该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蚊虫幼虫生物防治研究进展

    作者:张光学;王静;于爱莲;张忠

    蚊虫是重要的病媒生物,是登革热、疟疾、乙型脑炎等多种疾病的传播媒介.由于其传播疾病和骚扰吸血的原因,严重危害人类健康,蚊虫的防治一直受到人们重视.目前,人类一般用杀虫剂和驱避剂对其进行防治.但是随着人们对生存环境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高毒、 高残留、易产生抗性、易污染环境的化学杀虫剂正逐渐被淘汰,蚊虫生物防治开始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现在公认的生物防治的定义是:直接或间接地使用天敌或天敌的代谢产物,以防治包括人类疾病媒介在内的有害生物.蚊虫的生物防治,是通过增加蚊虫天敌的数量或种类,打破自然界的相对平衡,从而抑制蚊虫种群的增长,将蚊虫的幼虫和成虫数量控制在较低的数量,使之不致于传播疾病和搔扰人类.主要包括捕食性天敌(如食蚊鱼、中剑水蚤、捕食性蚊等),病原体(细菌、真菌、线虫),转基因工程蓝藻[1].

  • 隐匿性丙型肝炎病毒感染

    作者:杨玉英;郭江;刘庄;郎振为

    引起肝脏功能异常的原因很多,有感染(尤其是病毒感染)、化学物质(包括药物)、酒精、脂肪沉积、代谢疾病、自身免疫、肝脏肿瘤(原发或继发)、淤血性肝损害等,但临床上仍有5%~10%患者出现的肝功异常不能用上述病因来解释,被称为"隐源性肝炎"[1].在这类肝炎患者中,越来越多的研究资料证实隐匿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及丙型病毒性肝炎的存在,并引起了广大学者的关注.

  • 不同人群中分离的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性及多重耐药机制

    作者:叶英;李家斌

    目的 分析健康成人、儿童和患者3组人群中分离的大肠埃希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和耐药机制.方法 采用MicroScan-Walkway-40系统鉴定细菌,琼脂平皿倍比稀释法测定各种抗菌药物MIC(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on),对筛选出的215株MDR进行PCR扩增及序列分析检测这些菌株产AmpC和ESBLs的基因型.结果 大肠埃希菌对亚胺培南、阿米卡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显示较好的敏感性.健康成人和临床患者携带的MDR比例分别为58.3%和74.6%.PCR及序列分析表明本地区已出现CMY-2、DHA-1型AmpC酶和以CTX-M为主的ESBLs,并检测到1株新CMY型基因和1株ESACs菌株. 结论 健康人与患者肠道中病原大肠埃希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相当高,在MDR中检测出多种AmpC和ESBLs基因.应严格控制抗菌药物使用并养成良好卫生习惯以减少耐药株出现.

  • 非诺贝特和阿托伐他汀对ApoE基因敲除小鼠外周血单核细胞TLR4表达的影响

    作者:耿小勇;韩俊燕;朱柳园;刘舒;秦明照;曾辉

    目的 探讨非诺贝特和阿托伐他汀对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 AS)模型小鼠单核细胞Toll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 4, TLR4)表达的影响.方法 apoE基因缺陷(apoE deficient,apoE-/-)小鼠被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阿托伐他汀干预组、非诺贝特干预组、模型组,每组10只.前两组分别给予阿托伐他汀10 mg·kg-1·d-1和非诺贝特100 mg·kg-1·d-1,对照组给予等量蒸馏水灌胃.8周后,测定血清低密度脂蛋白(LDL)、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水平,并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小鼠外周血单核细胞表面TLR4的表达.结果 各组小鼠血脂水平无统计学差异.与单纯高脂餐喂养组相比,非诺贝特干预组小鼠TLR4表达明显降低(P=0.02);阿托伐他汀干预组TLR4表达轻度升高,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非诺贝特可降低TLR4表达,可能参与AS进程中介导的天然免疫反应.

  • 抗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小干扰RNA表达质粒构建及其对肝星状细胞的影响

    作者:李发武;卢放根;余治健;王文琦

    目的 研究靶向PDGF-B链的小干扰RNA(siRNA)对肝星状细胞(HSCs)细胞外基质分泌的影响.方法 根据PDGF-B链序列设计合成siRNA序列,将siRNA序列插入pSilencer 3.1-H1hygro质粒,酶切后测序鉴定;PDGF-B链siRNA表达质粒转染HSCs,潮霉素筛选阳性细胞株,RT-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PDGF Mrna和蛋白的表达;将各组筛选的阳性HSCs细胞株培养,MTT观察各组细胞增殖,放射免疫法检测HSCs细胞株上清液中透明质酸和Ⅲ型前胶原的表达. 结果 成功构建3种表达PDGF-B链siRNA表达质粒,RT-PCR和Western blot结果表明各siRNA表达质粒阳性HSCs细胞PDGF Mrna和蛋白表达均有明显抑制.PDGF-B链siRNA表达质粒HSCs细胞组较对照组能明显降低HSCs增殖,下调透明质酸和Ⅲ型前胶原表达.结论 靶向PDGF-B链的siRNA能降低HSCs增殖和分泌细胞外基质的能力,具有抗纤维化治疗的潜力.

  • 苦参碱含药血清对大鼠肝干细胞的影响

    作者:杨志云;姚树坤;殷飞

    目的 研究苦参碱含药血清对大鼠肝干细胞系WBF-344细胞的增殖及AFP、Notch1蛋白和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用MTT法检测苦参碱含药血清对WBF-344细胞增殖的影响,免疫细胞化学及RT-PCR方法检测苦参碱含药血清对WBF-344细胞AFP、Notch1蛋白和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 5%、10%、20%浓度的苦参碱含药血清作用于WBF-344细胞24 h、48 h、72 h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增殖作用,且存在时间、剂量依赖性.正常培养WB-F344细胞有少量AFP、Notch1蛋白和mRNA表达,肝癌前病变模型组血清培养后AFP、Notch1蛋白和mRNA表达上调,苦参碱含药血清培养后AFP、Notch1蛋白和mRNA表达较模型组血清AFP、Notch1蛋白和mRNA表达下调. 结论肝癌前病变模型组血清可能具有诱导WBF-344细胞向肝癌细胞方向分化的作用,苦参碱含药血清可逆转此作用,以上作用与调节Notch1表达关系密切.

  • 丙型肝炎病毒核心蛋白在大肠埃希菌中的表达及其纯化

    作者:刘秀财;王克霞;成军;洪源;王琦;杜佳菊;季生吉

    目的 建立稳定表达丙型肝炎病毒(HCV)核心蛋白的原核表达系统,获得高产量的纯化核心蛋白.方法 以HCV株全长Cdna 序列为模板,PCR扩增获得核心蛋白基因,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et-32a(+)-HCV-Core.转化大肠埃希菌DH5α,提取质粒,验证正确后,再次转化大肠埃希菌BL21中,IPTG诱导表达,SDS-PAGE、Western blot验证融合蛋白的表达.超声破碎表达菌,Ni+-亲和柱对表达蛋白进行纯化及柱上复性.结果 成功构建了原核表达载体Pet-32a(+)-HCV-Core,并表达了预期分子量大小的目的蛋白.结论 成功表达、纯化HCV核心融合蛋白,为进一步研究其生物学功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 腺苷蛋氨酸治疗酒精性肝硬化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王晓

    近年来,我国酒精性肝硬化的发病率逐渐提高,在肝病中仅次于病毒性肝炎位居第二,严重影响人民的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在戒酒的基础上,我们采用腺苷蛋氨酸针剂(思美泰)治疗酒精性肝硬化,取得较好疗效.

  • 乙型肝炎病毒的夫妻间传播及其预防的研究

    作者:宗敏;闫香芹;侯春生;张岩

    乙型肝炎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研究发现,夫妻间传播也是乙型肝炎病毒(HBV)传播的重要途径之一.但由于目前缺乏大规模流行病学资料,HBV在夫妻间的传播长期被忽视.选择1999年1月至2006年12月我院门诊新婚体检中发现的HBV感染者的血清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HBV-M)全阴的配偶注射乙肝疫苗和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预防HBV传播,取得十分满意的预防效果,现报告如下.

  • 结肠灌洗治疗老年戊型肝炎疗效观察

    作者:程宁;程放

    老年戊型肝炎(HE)黄疸发生率高,黄疸程度深,持续时间长,肝内淤胆多见,重型肝炎比例高,并发症多见,病死率也较其他肝炎高[1].目前尚缺乏特效的治疗方法,一般采用综合治疗.因肝细胞膜上有内毒素及脂多糖类脂A的受体,所以内毒素可以直接作用于肝细胞引起肝脏损伤[2].用机械灌洗的方法清洗结肠能够减少内毒素和细胞因子进入体内,减少细菌易位,对机体有利[3].因此,我们对老年戊型肝炎患者采取结肠灌洗联合中药及金双歧保留灌肠,报告如下.

  • 超声引导下胃冠状静脉栓塞术治疗上消化道出血及盲穿栓塞术成功率与并发症的比较

    作者:黄桂芹;王志杰;徐航;马小允;辛洪英;李顺利;冯栓成;徐会选;李沧友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肝硬化门脉高压常见而严重的并发症,起病急,出血量大,止血困难,常可危及患者生命.近年来采用介入治疗食管-胃底静脉出血可有效止血和防止再出血,但放射造影辅助下的门静脉穿刺技术要求高,需要操作医师具有娴熟的操作技巧和深厚的放射解剖学知识,穿刺成功率得不到保证,有时需多次穿刺、造影才能进入门静脉,延长了患者的抢救时间,在盲穿情况下可能会误穿胆囊、穿破胸膜造成气胸、胆汁漏入腹膜腔等严重并发症,增加了患者的病死率,影响了该法在基层医院的推广.我院于2004年开展了超声引导下经皮门静脉穿刺胃冠状静脉栓塞术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大出血,在超声全程监控下进行门静脉穿刺,操作安全、简单,准确性高、术后并发症少且轻微,解决了经皮门静脉栓塞术的瓶颈问题和操作难度.

  • 普遍性预防措施在口腔门诊的应用

    作者:刘楠;孙玉娟;毛羽

    血液和体液传播是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和人免疫缺陷病毒(HIV)的主要传播途径.在临床诊疗过程中,认真、详细地收集患者病史可减少医源性感染.但部分患者并不知道自己感染过、并且血液或者唾液可能传播某些传染病,部分患者因为尴尬或怕遭歧视而隐瞒疾病.此外,慢性病毒携带者可能处于具传染性的亚临床期或无症状期.

  • 要充分重视乙型肝炎病毒耐药专家共识

    作者:成军

    全国感染病和肝病专家共同制订的<乙型肝炎病毒耐药专家共识>由<中华实验和临床感染病杂志>(电子版)2008年第2卷第1期一经发表,便引起了全国同行的高度关注[1].这一共识的形成,是继中国"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之后的又一份重要的指导性文献[2].这一共识的发表,必将推动乙型肝炎病毒(HBV)耐药的研究认识和临床处理,进一步推进我国慢性乙型肝炎(CHB)的防治研究.

  • 国际研讨会报告: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接受口服药物治疗的路线图

    作者:蔡晧东

    近25年来,尽管有了高效和安全的疫苗,但是,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仍是全球常见的肝病致死原因.每年大约有50~90万人死于肝硬化、肝脏失代偿和肝细胞癌.慢性感染者自然病史的研究显示,肝硬化和肝细胞癌的危险与病毒持续复制相关[1-3].

中华实验和临床感染病(电子版)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2010 01 02 03 04
2009 01 02 03 04
2008 01 02 03 04
2007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